一、关于生态伦理观的人文理性尺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陈娟,唐雪琼,王红崧,吕光耀[2](2020)在《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特征识别与传承——以大研古镇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根据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构建大研古镇景观基因指标体系,并识别提取其景观基因特征,分析传统聚落的地域景观特质。旨在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认识和保护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拓展景观基因理论的应用领域与内容体系,并为大研古镇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基因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景观基因理论为指导,选取丽江大研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从物质形态基因与文化承载基因两方面构建大研古镇景观基因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景观基因的构成属性与提取方法,将大研古镇景观基因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与变异基因,识别传统聚落的地域文化特质。【结果】大研古镇的物质形态基因可从环境特征、民居建筑、公共空间、官府衙署4个角度考量,文化承载基因可以从纳西文化、茶马文化、宗教信仰、曲艺舞蹈、节庆习俗5个角度考量。然后根据景观基因的构成属性识别提取结果为: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纳西民居凝聚了古镇的文化精髓,成为核心影响因素,是古镇的主体景观基因;木府、四方街、三眼井与桥市空间是依附于纳西文化而存在的附着基因,并对大研古镇的主体景观基因起到补充作用;背山面水的村落选址与顺水布街有机生长的空间格局是混合基因;富有纳西民族特色的"三朵节"是大研古镇的变异基因。【结论】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形成及演变,是其权利机制与文化演变的体现。通过提取与识别大研古镇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可揭示与凝练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性和传统聚落的社会文化性。
康玲玲[3](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元博[4](2020)在《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沉淀下来的精华,反应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品质和风采。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历史长河数千年冲刷和沉淀后,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与意识形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GDP位居世界前列,我党和人民群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高。商周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商周时期青铜文化中的可应用于当代的元素研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本民族精神得以升华的来源。商周青铜文化经由新石器时代中精华发展而来,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前行,形成独特的体系,成为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青铜文化元素就一串像古老神秘、精妙绝伦的密码,若能破解运用,加以开发,设计转换成为现代人能接受并欣赏的艺术,必定是艺术长河中无与伦比的瑰宝。文明发展到如今,各种类艺术之间的对立逐渐朝着相互融合借鉴的方向发展,当代形式的展示空间作为在上世纪中期才逐渐被我国认知接受的艺术展示形式,不局限于特定展馆,而是深入大众的生活中,其价值就在于反思,反思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倾向在新环境下的新意义,反思艺术欣赏场所和公共空间下使用距离和互动的思维来反思日常的行为和思想。展示空间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具有不可忽视的颠覆性意义,而展示空间在商周青铜文化元素的影响下,之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希望通过商周青铜文化元素影响例如当代展示空间这样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尝试传统符号和现代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做出贡献,满足现代人对空间概念的更高文化需求以及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证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价值以及其理论的指导意义。
罗志勇[5](2019)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东方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哲学思想。以儒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道家"道法自然"万物公平的生态公正观和墨家"俭而有度"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邃思考和真知灼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对于推进公民生态伦理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生态公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陈方芳[6](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徐燕飞,余贵忠[7](2018)在《生态法治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作为中华民族多元生态法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不仅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的本土资源和智慧源泉,更与当代的生态法治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我国生态文明法治构建的困境,在阐释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从生态伦理、社会优位、生态法治三个方面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对当代生态文明法治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潘丹丹[8](2016)在《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生态伦理问题的产生缘于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特别是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深层反思。加强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唤起更多的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伦理研究属于跨学科、新学科的研究,奠基于以往生态学、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与传统伦理相比,生态伦理的研究视野从人际领域扩展到种际领域。在生态伦理实践方面则试图用道德约束人对自然存在物的态度、活动和行为。这是笔者对于这项研究的基本定位。本文在对生态伦理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清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基本原则、生态伦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思考,初步建构起关于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论架构。在理论基础方面的讨论中,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实践的渠道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其次,从“弱式人类中心论”、动物平等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四个角度阐述了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最后,从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家自然无为的价值理念、佛家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自然价值的概念、自然价值的分类、自然价值的尺度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然价值的思想。然后,从自然权利的含义、自然权利的特点、尊重自然权利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然权利的思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可持续性的当代价值、可持续性的整体意识、可持续性的生存意识、可持续性的公正意识四个维度探讨了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其次,从敬畏生命的逻辑起点、敬畏生命的重要特征、敬畏生命的理论基础、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最后,从适度消费的概念界定、适度消费的思想传统、适度消费的现实价值、绿色生产与循环经济四个方面探索了适度消费的基本原则。生态伦理实践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归宿,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其内容。首先,从建设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两个维度探讨了生态伦理的政治实践。其次,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标准以及优化日常生活的消费模式两个维度探索了生态伦理的经济实践。再次,从推进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施与引导价值信仰理念的变革两个方面展开生态伦理的文化实践。最后,从建设生态伦理的评价机制、建设生态伦理的约束机制两个方面探索了生态伦理的社会实践。关于生态伦理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加强生态环保的信息公开、加强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加强公众舆论的媒体监督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公众舆论监督途径。其次,从生态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生态组织建设的国外经验、生态组织建设的发展途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组织建设途径。再次,从科学技术创新的现实诉求、科学技术创新的体系建构、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尺度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中的科学技术创新。最后,从环境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环境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环境法治建设的现存问题以及环境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实践的环境法制建设。生态伦理问题研究是一项远未定型和成熟的领域,本文的探讨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朱小明[9](2014)在《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人类已经迈入了“第二个轴心时代”,全球意识、跨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对话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运动的兴起,儒学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对话的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对话也终于能够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历程。儒耶对话中,独断论、排他论的对话模式渐趋被包容论、多元论、融合论所取代,儒耶之间从彼此之间的碰撞、冲突、对抗、甚至仇视逐渐走向了理解、对话、沟通、甚至融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契机下,对于儒耶对话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现代化或者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有何意义可言?儒学与基督教之间有何异同会通之处?儒耶之间如何实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对话和融合?以人文、道德为主要特色的儒学对于基督教有何意义可言?它又可以从基督教的真理中学习到什么?以神学、启示为主要基调的基督教对于儒学有何价值可言?它又能够从儒学的智慧中借鉴什么?如何在儒耶对话中实现彼此理论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儒耶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以及生态危机起到何种启迪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本选题产生的缘由,同时又是本论文的主要论旨所在。本论文在充分吸纳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积极借鉴了经典文化诠释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宗教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并充分采用了古今对照与中外比较彼此对照的论证方式,尝试对于以上论旨进行条贯而系统的论释。追本溯源,本文主要以孟子和保罗作为儒耶对话的核心代表人物,以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时期和西方历史上的罗马和平年代作为历史脉络,以原始儒学和早期基督教的哲学突破为主要文本依据,以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作为基本理论框架,既紧扣经典着作,遵守原始含义,又充分吸纳多种参考文献,挖掘时代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幽表微地论述了儒耶哲学各自的思想优越性和历史局限性,多视角、多维度地阐述了彼此之间的异同和融会之处,并积极探讨了儒耶对话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启示。就论文架构而言,本文是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是本论文的提纲性介绍和概括性说明,以及相关学术背景的介绍,具体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其意义和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孟子和保罗各自的时代背景、生平简历、思想来源和思想架构。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人与神圣者之关系”,本章主要涉及宗教学,是整篇论文的本体论,也是论文其他部分的神圣来源和根本根据。详细分析了孟子言下之天和保罗笔下之上帝,解读出二者神圣者的共性以及各自的不同特质;细致论证了天和上帝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孟子的人禽之辨和保罗的神人之辩所体现的人性观的不同视角;结合儒耶对话的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天和上帝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儒耶哲学对于神圣者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不同侧重;结合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仔细辨析出儒学与基督教各自不同的宗教特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参照之处。第二章“人与自我之关系”,这一章重在探讨人自身的身心、灵肉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内圣部分。详细解读了孟子的大体、小体之别以及保罗的灵肉之争,总结出二者对于生命本真的共同诉求;深入阐释了孟子的性命之辨和保罗的德福关系,解读出二者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详细比较了孟子的仁与礼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总结出二者思想中外在规范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孟子的成圣观和保罗的成圣观,论析出二者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关注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的不同路径。第三章“人与社群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即内圣之后的外王部分。具体解读了孟子思想中“仁”的观念与保罗思想中的“爱”的观念及其各自的宗教性来源,解读出这两个概念所共同蕴含的关系内涵;从政治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王霸之辨和保罗的“罗马和平”与“基督和平”所蕴含了政治理念,总结出孟子的道德政治与保罗的神学政治各自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以及二者的政治理念对于现实政治的借鉴意义;从家庭关系的视角具体解读了孟子之孝与保罗之孝,分析出孟子之孝的亲情性、血缘性和道德性含义以及保罗之孝的启示性、契约性和神学性特征,并积极探讨了二者孝道观之间的相互对照与借鉴之处;从经济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义利之辨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总结出孟子经济思想中表现出的重义轻利特征以及保罗经济思想中所隐含的出世性、禁欲主义倾向,并且指出各自的经济思想和价值倾向对于各种传统的不同影响。第四章“人与自然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析人与自然之问的相互关系,即外王之中的生态伦理部分。本章深入解读了孟子的生态思想以及保罗的生态神学,解读出孟子生态思想对于道德、政治的附属性以及保罗生态思想对于神学的依赖性,并指出各自生态思想对于各自传统的生态观、消费观、科技观的不同影响,进-步通过梳理和判析当今学术界对于儒家和基督教生态伦理观的不同程度的误读和偏见,指出儒家和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之间的异同与融合之处。第五章“理想国度”,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和保罗思想中关于理想国度的一种终极图景。详细解读了孟子理想中的“大同之世”与保罗盼望中的“新天新地”,分析出孟子大同之世中所体现出的尚古传统以及一治一乱的历史观与保罗末世论天国的末世论传统以及直线型的历史观,并藉此指出孟子理想国度的道德性、政治性特色以及保罗理想国度的神学性、启示性特征,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参照和互补之处。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于仝篇论文的归纳性总结以及对于儒耶对话的未来远景的展望。结语总结道,儒耶之间的异同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会通是可能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精神内容的差异,而是描述精神的语言的差异。儒学是一种伦理的言说,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神学的言说。二者都是真理之言的聆听者,彼此之间应该透过象征性语言的差异去领略精神深处的会通,二者应该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积极建立起一种“你——我”的相互关系,在与对方的相互见证、启迪、激发中实现自我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在彼此的相遇、开放和会通中共同追求终极真理的奥秘。
蒋忠华[10](2013)在《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自近现代以来,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巨大破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西方古希腊自然目的论、基督教的神学目的论以及机械原子论自然观等,是造成这种丧失的根源。要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根本上解决这一危机,人们须转变西方这些既有观念,摄纳不同的概念框架和思想体系,汲取其它文明的智慧成果。不同于以上西方观念多导致人们掠夺自然、征服万物、破坏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的儒家,则深度引导同规约着人们尊重自然、关怀万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发掘和梳理儒家文化中这些智慧,对于当今人们在西方传统观念之外重新定义自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持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都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举动。本文以儒家气、和、礼、仁四范畴作为主要发掘与梳理对象。儒家气论认为,作为万物本原之“气”,以其生生之德性和能力永续不已地孕育纷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通过自我整合、自我调节令所有生命与物种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和充足的物质资源条件上有序地共生、和谐地并存。自然呈现生物多样性是气化的必然结果,而有序和谐地共存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本然存在状态;生物多样性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现代概念中的无机物,它们与人类一样都为“气“所生化和构成,都蕴涵着独立的价值、目的与主体性,同人类存在根本的一致性,而非惰性的、可操纵的、异己性的和工具性的存在物一—以这些形象呈现之生物之“是”,为人类尊重和爱护它们之“应该”奠定夯实了稳固的基础;世界因都为连续无间的“气”所充盈和贯彻,不存在任何完全模块化的实体和原子式的分立单元,所以人类也绝非超然于其它生命和物种之上,而是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地存在于与万千它物形成的有着内在而非外在关系的生命共同体中。在此之中,爱护其它生命和物种,尊重它们的多样性,不使一物失其性,不令一物受其害,不但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障,更是“气”本原命之于人的先天道德规定和人在后天生活中成就、完善自我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在儒家“和”论的场域中,“和”首先昭示的便是天之道,或者说和之“是,”:一,所有生命与物种的生成有赖于异质多样元素的协同统一;二,所有生命与物种生化后以既相互独立又同是一体、既各行其道又相互促进的形式共在着。其次,“和“昭示着人之道,或者说和之“应该”,要求人们致“和”而忌“同”、趋“多”而弃“一”,即维护事物的多样性而避免同一性与单一性,使物各止其所、各遂其长、各正性命,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实现这种目标的理念与方法主要有四点:效法天地德性包容多样万物;契合天地气候变化的时序性,严格遵守自然万物的季节节律;仔细辨别、归类和区分事物,使所有生命与物种能处其当处;调节平衡所有生命与物种之间的比例,太多的要减少,太少的要增加。在“和”观念的长期熏陶同深层浸染下,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等实践领域的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也随之显现和发展出了生物多样样的智慧——这一点在农业系统上体现得尤为集中和明显。在传统农业中,无论是农业三宜论,还是动植物养种的形式,抑或病虫害的防治理念与技术,无不与生物多样性智慧暗相谋合。现代农业要从根本实现生物多样性,应汲取儒家“和”观念的智慧内容。儒家“礼”论指出,“礼”虽然是人道形式,但却是天道实质。人们尊“礼”与否或“礼”之兴显与否,不但关乎着人与人,也关乎着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礼”之兴起出现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无限人欲和有限资源的平衡,保障包括各类生命与物种在内的自然万物的繁荣稳定。等级化的物质分配制度给这种目的的实现提供了良好途径;以月令模式、时禁意识和儆戒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教令,有效地引导和规约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物种灭绝等行为的发生;政制则通过生态化的职官设置、法度化的资源维护、职责化的辨物制度和地方化的为政理念,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与保护更加稳固有效。与他文化祭祀多是出于对自然神灵的畏惧崇媚不同的是,儒家礼制中的祭祀则主要是缘于对自然万物一种真切而又平实的感恩情怀和报答意识——自然万物造就、滋养、惠育了人们,人们通过祭祀之礼回报它们、恩记它们。祭祀活动虽对自然资源有所消耗,但儒家认为这种小范围的消耗有利于培养与维持住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从而以此敬畏和感恩来防范对自然资源的更大破坏。而且,即便祭祀过程会贡献祭品,儒家也处处拥有着珍惜自然资源、关怀生物物种的宝贵生态意识。在儒家“仁”论中,“仁”的本始规定性是爱人。但儒家认为“仁”的意义范围又不止于爱人,还包括爱物。人指所有人,物指天下万物。人除了爱人,还需仁爱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天下万物,实现爱的多样性与广博性。惟有如此,人才能完整化“仁”,成其为人,才能契合内在于主体的天地生生仁德,才能体认“万物一体之仁”。为达到这个目的,儒家认为人们应该:一,遵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推恩机制,即先爱父母亲人,而后再爱朋友他人,而后再爱天地万物。因为,仁爱只有在差异性中才能成就其统一性,只有在次第性中才能实现其普遍性;二,要克服私欲。人有私欲,就有就会有所爱而有所不爱;若私欲克服,所爱就没有界限,也没有完成,天下万物都将被涵容于入仁爱之中而无一遗漏。另外,儒家“仁”论指出,“仁”以爱为主,爱是“仁”的根本倾向,“仁”发用流行于自然万物上的本质形态就是爱。正由于此,儒家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我们这个时代极为欠缺的活泼灵明切己由衷的爱。因为有爱,因为爱着,人们就不忍心破坏任何生命与物种,更勿庸说灭绝物种了。总之,儒家蕴涵着深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这些智慧对于保护和维持传统社会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今,虽然人类早已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虽然工业文明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更为复杂,但是儒家的这些智慧仍然存在着重要价值,它为当今人们在西方传统观念之外重新定义自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持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稳定,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可能的选择途径和实现方法。
二、关于生态伦理观的人文理性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生态伦理观的人文理性尺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特征识别与传承——以大研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来源 |
2 大研古镇景观基因特征识别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大研古镇景观基因特征识别结果 |
2.2.1 物质形态基因 |
2.2.1. 1 环境特征因子 |
2.2.1. 2 民居建筑因子 |
2.2.1. 3 公共空间因子 |
2.2.1. 4 官府衙署因子 |
2.2.2 文化承载基因 |
2.2.2. 1 纳西文化因子 |
2.2.2. 2 茶马文化因子 |
2.2.2. 3 宗教信仰因子 |
2.2.2. 4 曲艺舞蹈因子 |
2.2.2. 5 节庆习俗因子 |
3 大研古镇景观基因分类提取 |
3.1 主体基因 |
3.1.1 东巴文化 |
3.1.2 纳西古乐 |
3.1.3 纳西民居 |
3.2 附着基因 |
3.2.1 木府 |
3.2.2 四方街 |
3.2.3 三眼井 |
3.2.4 桥市空间 |
3.3 混合基因 |
3.4 变异基因 |
4 结论与讨论 |
(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现状背景 |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的方法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5 结论 |
2 社会的政治背景和复杂进化下的商周青铜文化衍变 |
2.1 商周青铜时期文化背景 |
2.2 商代的青铜文化 |
2.3 西周的青铜文化 |
2.4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 |
3 商周青铜文化应用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元素 |
3.1 造型与装饰 |
3.1.1 造型装饰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
3.1.2 造型之美 |
3.1.3 可用于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造型元素 |
3.2 纹样与装饰 |
3.2.1 纹样装饰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
3.2.2 纹饰之美 |
3.2.3 可用于展示空间设计中的纹样元素 |
3.3 社会功能与内涵 |
3.3.1 功能内涵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
3.3.2 内涵之美 |
3.3.3 可用于展示空间中的功能内涵元素 |
4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思想和应用 |
4.1 商周青铜元素中符合当代展示空间文化内涵的设计思想 |
4.1.1 天人合一 |
4.1.2 刚柔并济 |
4.1.3 寓意祥瑞 |
4.2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
4.2.1 变化与统一 |
4.2.2 整合与节奏 |
4.2.3 尺度与比例 |
4.2.4 对称与反复 |
5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的价值 |
5.1 文化价值 |
5.2 社会价值 |
5.3 艺术价值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
6.1.1 区位分析 |
6.1.2 项目概况 |
6.1.3 青铜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 |
6.2 案例二——毕业创作 |
6.2.1 基本概况 |
6.2.2 设计理念 |
6.2.3 设计分区规划 |
6.2.4 商周青铜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 |
6.2.5 设计总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目录 |
(5)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生态伦理思想流派概述 |
1.“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 |
2.“道法自然”:万物公平的生态公正观 |
3.“俭而有度”: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观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公正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 |
四、结 语 |
(6)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
2.2.2 何为“生态化” |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
3.1.1 理论适切性 |
3.1.2 实践适切性 |
3.1.3 方法适切性 |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
3.4.1 理论可行性 |
3.4.2 应然可行性 |
3.4.3 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7)生态法治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现实困境 |
(一) 现实生态伦理的困境 |
(二) 社会优位理念的缺失 |
(三) 生态法文化传统的忽视 |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的意蕴 |
(一) 万物同源的生态伦理理念和万物有灵的生态存在理念 |
(二)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理念和万物相依的生态秩序理念 |
(三) 寡欲节用的生态实践理念和万物共生的生态和谐理念 |
三、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的当代价值 |
(一) 价值基点———生态伦理 |
(二) 价值取向———社会优位 |
(三) 价值目标———生态法治 |
结语 |
(8)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生态伦理的涵义 |
1.3 论文的创新与重点难点 |
1.3.1 创新之处 |
1.3.2 重点难点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 |
2.1.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实践的渠道探索 |
2.2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 |
2.2.1 弱式人类中心论 |
2.2.2 动物平等论 |
2.2.3 生物中心论 |
2.2.4 生态中心论 |
2.3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
2.3.2 道家自然无为的价值理念 |
2.3.3 佛家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 |
3 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 |
3.1 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
3.1.1 自然价值 |
3.1.2 自然权利 |
3.2 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3.2.1 可持续性原则 |
3.2.2 敬畏生命原则 |
3.2.3 适度消费原则 |
4 生态伦理实践的主要内容 |
4.1 生态伦理的政治实践 |
4.1.1 加强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 |
4.1.2 引导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 |
4.2 生态伦理的经济实践 |
4.2.1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标准 |
4.2.2 优化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模式 |
4.3 生态伦理的文化实践 |
4.3.1 推进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施 |
4.3.2 引导价值信仰理念的变革 |
4.4 生态伦理的社会实践 |
4.4.1 构建生态伦理的评价机制 |
4.4.2 建立生态伦理的约束机制 |
5 生态伦理实践的重要途径 |
5.1 加强公众舆论监督 |
5.1.1 倡导生态环保的信息公开 |
5.1.2 加强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 |
5.1.3 强化公众舆论的媒体监督 |
5.2 强化生态组织建设 |
5.2.1 生态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 |
5.2.2 生态组织建设的国外经验 |
5.2.3 生态组织建设的发展途径 |
5.3 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5.3.1 科学技术创新的现实诉求 |
5.3.2 生态科技创新的体系建构 |
5.3.3 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尺度 |
5.4 完善生态法治建设 |
5.4.1 生态法治的基本原则 |
5.4.2 生态法治的主要目标 |
5.4.3 生态法治的现存问题 |
5.4.4 生态法治的创新路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孟子和保罗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简介 |
四、孟子和保罗的思想概论及其学术源渊 |
第一章 人与神圣者之关系 |
第一节 孟子之天与保罗之上帝 |
一、孟子的“不言之天” |
二、保罗的“启示”之上帝 |
小结 |
第二节 神圣者与人性 |
一、孟子的人性论 |
二、保罗的人性论 |
小结 |
第三节 超越与内在之间 |
一、孟子天道观的超越与内在 |
二、保罗上帝观的超越与内在 |
小结 |
第四节 “神道设教”与“宗教” |
一、孟子的心性教化之教 |
二、保罗的宗教信仰之教 |
小结 |
第二章 人与自我之关系 |
第一节 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 |
一、孟子的大体、小体之辨 |
二、保罗的灵肉之分 |
小结 |
第二节 德福之间 |
一、孟子的性命之辨 |
二、保罗末世论的报应观 |
小结 |
第三节 内在精神与外在秩序之间 |
一、孟子的仁与礼 |
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 |
小结 |
第四节 自我超越与精神境界 |
一、孟子的成圣观 |
二、保罗的成圣观 |
小结 |
第三章 人与人之关系 |
第一节 “仁”与“爱” |
一、孟子之“仁” |
二、保罗之“爱” |
小结 |
第二节 家庭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的孝亲观 |
二、保罗的孝道观 |
小结 |
第三节 政治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道德政治关系中的人 |
二、保罗神学政治关系中的人 |
小结 |
第四节 经济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的义利之辨和劳心劳力说 |
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和均平观念 |
小结 |
第四章 人与自然之关系 |
第一节 孟子的道德之生态与保罗的宗教之生态 |
一、孟子的道德之生态 |
二、保罗的宗教之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理想国度 |
第一节 孟子的三代之治与保罗的末世天国 |
一、孟子的三代之治 |
二、保罗的末世天国 |
小结 |
结语 |
一、儒耶的异同与会通——语言的不同,不是精神的不同 |
二.儒耶对话的障碍及其现代性突破 |
三、儒耶对话对于儒耶哲学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意义 |
四、在相互融合中重建关系中的和谐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不足之处 |
(一) 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
1 儒家人物与典籍生态思想研究 |
2 儒家重要范畴生态思想研究 |
3 整体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
(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 |
(三)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
(四)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 |
(五)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儒家“气”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第一节 “多”如何可能 |
一、组合说:阴阳刚柔,杂糅万变 |
二、种子说:万物之种,一本皆具 |
三、形态说:何气所生,则宜何气 |
四、变化说:絪缊变易,物各不肖 |
五、动力说:阴阳交感,机之由也 |
六、“多”是必然结果 |
第二节 “多”怎样被自然容纳 |
一、一物两体:增减并存的数量控制模式 |
二、仇以和解:各得其利的生物竞争机制 |
三、理寓气中:物各有序的先天秩序规定 |
四、气形互化:质量均恒的物质循环体系 |
五,“多”完全容于自然 |
第三节 “多”为什么受到尊重和爱护 |
一、从人而言 |
(一) 人性气命 |
二、从物而言 |
(一) “多”是倾向 |
(二) “通一无二” |
三、从人物关系而言 |
(一) 人物一体 |
(二) 同本同构 |
(三) “目的论”的否定 |
四、“多”受到普遍尊重和爱护 |
第二章 儒家“和”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第一节 和之“是”:“多”生成存在的基础与形式 |
一、“和实生物”:“多”生成流布的必然基础 |
(一)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二) 晏婴:“和如羹焉” |
(三) 《易传》:天地和合,其益无方 |
(四) 后儒:“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
二、“保合太和”:“多”协同共在的实然形式 |
(一)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
(二)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
(三) 生于“和”,存于“和” |
(四) “物以和为常” |
第二节 和之“应该”:“多”并育不害的理念与方法 |
一、“中孚贞正,厚德载物”:“多”无不包容 |
二、“物与无妄,对时育物”:“多”各得其养 |
三、“以同而异,辨物居方”:“多”各得其所 |
四、“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多”平衡协调 |
第三节 和之“实践”:富涵生物多样性智慧的传统农业 |
一、三宜论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 得天之和 |
(二) 得地之和 |
(三) 得物之和 |
二、动植养种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 动植多样:“和”形式要求之一 |
(二) 动植协同:“和”形式要求之二 |
三、虫害防治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 虫害观念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二) 防虫技术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四、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启示:“和”之普遍觉悟 |
第三章 儒家“礼”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第一节 礼:天道的显现 |
第二节 节制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节制的根本目的:欲不穷乎物 |
二、节制的主要形式:分配等级化 |
第三节 教令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月令相应,灾害不起 |
二、以时禁发,财物不屈 |
三、取物以礼,万物蕃育 |
第四节 政制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生态化的职官设置 |
二、法度化的资源维护 |
三、职责化的辨物制度 |
四、地方化的为政理念 |
第五节 祭祀与生物多样性智慧 |
一、“报本反始”:礼赞与感恩自然 |
二、祭祀对象的多样性 |
三、祭献物品的生态性 |
四、祭祀方式的等级性 |
第四章 儒家“仁”论中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
第一节 仁之本:需要爱“多” |
一、仁(人)之内在要求 |
(一) 孔子:“仁者乐山” |
(二) 孟子:“仁者无不爱也” |
(三) 董仲舒:“不爱奚足为仁” |
二、生生仁心的自然发用 |
(一) 二程:“生之性便是仁”——爱及万形 |
(二) 张载:天心在人心——体物不遗 |
(三) 朱熹: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无所不爱 |
三、一体之仁的契证效应 |
第二节 仁之方:爱能及“多” |
一、“仁民爱物”:由近及远的推恩机制 |
二、“克己复礼”:去私存公的境地工夫 |
(一) 孔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二) 孟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三) 张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
(四) 二程:“公”、“诚”、“敬” |
(五) 朱熹:“惟公然后能仁” |
(六) 王阳明:“克其私,去其蔽” |
第三节 仁之质:予“多”有爱 |
一、“仁主于爱” |
二、以爱待“多” |
三、“多”需被爱 |
结语: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关于生态伦理观的人文理性尺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特征识别与传承——以大研古镇为例[J]. 陈娟,唐雪琼,王红崧,吕光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10)
- [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元博. 海南大学, 2020(07)
- [5]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公正思想探析[J]. 罗志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7]生态法治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法治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徐燕飞,余贵忠.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研究[D]. 潘丹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9]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D]. 朱小明. 武汉大学, 2014(06)
- [10]论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基于气、和、礼、仁四范畴的研究[D]. 蒋忠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标签:生态文化论文; 孟子思想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政治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