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机械式温控阀在实验室热水系统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芮骥才[2](2018)在《用于低温两相回路传热的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微型流体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散热(MPTL)技术是通过机械泵驱动流体工质循环于换热器之间进行相变实现热量传输的技术。作为新型的主动热控制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效率以及较高的可靠性,能适应空间载荷日益增长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在空间热管理以及电子元器件温控领域有着良好的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应用于两相流体回路泵的开发相对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款磁致伸缩驱动的隔膜式金属微泵。通过理论以及仿真分析,得到了整机的设计参数以及优化方案,研制样机并对其流动性能进行了测试,最终搭载微槽道换热器同时以氨为工质进行了多温区传热性能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泵流体散热技术的背景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和归纳,并对其驱动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用于流体回路的泵的驱动形式多采用旋转动力类,如离心泵及齿轮泵,鲜有关于往复位移式的泵用于两相传热回路的报道。在详细比较微泵结构形式、材料物性以及驱动方式的优劣基础上,分析了隔膜振动式微泵用于流体回路的可行性,进而确定磁致伸缩驱动的金属隔膜泵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在交变磁场中可发生周期性地应变,其变形规律由压磁方程决定,该材料配合驱动线圈即可组成磁致伸缩致动器(GMA)。根据选定的致动器与后端隔膜泵的耦合方式,在低频工况下对磁致伸缩材料的控制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建立了整泵的电-机简化模型。分析GMA的磁路结构,并基于ANSYS Maxwell电磁分析软件对整个致动器的磁路进行了磁场分布仿真,并利用形状因数作为判据对几何结构取最优值,结果表明线圈内外径分别为20mm与50mm时致动器有最低的铜损。搭建了激光位移测试平台对致动器进行位移输出测试,验证了磁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致动器位移输出达到了1000ppm以上的设计值,但需偏高的95W输入功耗。为了降低致动器功耗,分析了使用永磁体作磁偏置的方案,就可行的四种永磁体空间结构布置方案进行了磁场分布及输入功耗的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中间均布两段磁体的方案能提供最合适的偏置。随后对永磁体偏置方案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永磁体偏置方案可将整个致动器的功耗降低至41.6W,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位移损失。基于磁致应变的线性化以及场强的正弦化假设,仿真结果定量地解释了该位移损失发生的机理。对分析确定的隔膜泵结构形式,从设计所需流量及驱动压力出发,对泵体组成部件中的连杆、隔膜以及微型阀门结构,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详细设计。结合有限元仿真,从应力分布、振动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参数校核,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材料物性及密封工艺,得到了整个微泵的设计参数。从振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原理样机的机械耦合方式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提取了包括GMA在内的所有关键弹性参数,对响应函数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隔膜刚度及合理设计连杆刚度的情况下,泵体可实现共振,在理想情况下系统能够实现超过100的位移放大比。搭建了开式的流体测试平台,测试并分析了在不同驱动电压和频率下的泵流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以乙醇为工质时,泵具有2ml/s以上的体积流量输出,压头高于0.2MPa,达到了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所需的条件,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体积流量输出与驱动频率近似呈线性关系。通过对三款阀片与泵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刚度越小的阀片,可使微泵的工作频率范围更宽。对设计的共振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聚酰亚胺的隔膜在10mm接触直径下能实现22.6倍的输出位移放大。使用上述设计的GMA驱动金属隔膜泵为压力源,以斯特林制冷机为冷源,乙醇为工质,搭载微槽道换热器组成流体回路,在0℃-60℃条件下进行单相回路测试,对系统漏热进行标定,对大气条件下实验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此后使用氨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磁致伸缩隔膜泵驱动两相流体换热系统的启动特性、在不同的外热流条件下的温度响应特性以及稳态传热特性。以氨为工质,在-30℃工作温度和1m传输距离时,系统可具有150W以上的传热能力。本文最后,对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器隔膜泵的设计以及实验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泵的进一步优化思路。
张建国[3](2018)在《发动机动力附件载荷分布式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发动机台架试验是厂商在开发过程中检测发动机性能和耐久性是否满足需求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台架试验也可以为之后产品的改进提供思路。因此,发动机台架测试是发动机开发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由于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厂商所进行的发动机台架试验中发动机动力附件处于空载状态。发动机在台架试验的运行环境与整车实际使用环境相差较大,这造成了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发动机的性能,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也无法在台架试验中表现。为了在发动机进行性能和耐久性台架试验时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发动机动力附件载荷分布式加载系统,可以在台架试验中施加不同的动力附件载荷来模拟整车上的运行工况,以强化发动机与前端轮系载荷的性能考核。主要内容包括:1.载荷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根据台架试验要求,设计了以上位机为核心的模块化控制系统,并且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控制和测量方式,完成传感器和执行器选型。2.测控单元硬件系统设计。基于飞思卡尔微处理器设计测控系统电控单元,基于Codewarrior编写了测控单元的控制程序采用任务调度机制,为每一个任务设置标志位,在主控制函数中调用相关控制函数对负载系统进行控制。3.测控系统后台管理软件设计。基于Visual Studio编译环境开发了后台管理软件,通过与各控制单元的通信,配合发动机台架测控系统实现动力附件的加载控制。主要功能模块有参数设置、串行通信、数据存储、试验状态显示、实时监测以及故障报警功能。此外,在后台软件内加入可编程电子负载控制模块用于发电机负载模块控制。4.调试与试验。在完成系统机械和测控系统设计后,进行了测控系统上位机与分布式负载单元调试。完成调试后进行发动机动力附件的手动独立加载和循环综合加载两种试验。
李秀军[4](2016)在《热计量技术的应用及能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到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秋冬季节雾霾等空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严重的考验,所以压减化石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等清洁能源成为今天的主要课题,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解决目前建筑能耗高的必然趋势,我国建筑节能起步晚,任务重。但从“十一五”后期国家建设部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既有非节能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即我们所说的对老旧楼房进行穿衣戴帽,更换楼内老旧管路,同时对满足分户热计量条件的供暖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科利源公司所管辖的2000万平米供暖范围内,近三年已经完成190万平米的热计量改造,加上130万新建热计量小区,目前热计量收费面积已经达到320万平方米,石景山区的重兴嘉园就是我公司的热计量改造的示范小区之一,对该小区热计量改造情况进行了能耗和供暖收费情况进行总和分析。首先对该小区的供暖系统进行了彻底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该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方案,并对居民居室改造前后的舒适性进行对比,对近几年的综合能耗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实施热计量改造后的能耗情况进行核算,并根据能耗情况进行系统平台的相关功能开发,对能耗高的楼栋居室进行能耗分析,找到能耗损失的途径,并想办法去处理解决,并利用相关的数据进行水力工况的调节,努力做到由用户我要用热向按需供热方向过渡和转变。通过典型的分户热计量改造项目进行能耗、收费以及可推行等各方面进行详实总结,并为科利源公司以至热力集团全面实施热计量积累必要的经验,找到努力改进方向,增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信心。
马映坤[5](2015)在《集中供热及分户节能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在当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有效利用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费构成的重要部分,减少建筑能耗具有现实意义,但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与日俱增,对高耗能设备如空调、地暖等需求增加,在节能的基础上提高居住舒适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集中供热作为供热的中间环节,在节约能源,提高居住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个人用户作为供热的终端环节,既满足其供热需要又实现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供热控制与分户室温控制分别在供热的过程与终端控制节能,是建筑节能研究的两个热点。分户热计量是分户室温控制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楼宇内供暖管网的不同类型以及分户室温控制所需要的计量、调控设备。其次依据热学原理,建立了室温数学模型。根据史密斯预估器原理,设计了控制室内温度的改进模糊PID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对Smith预估控制室温系统与结合了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室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比较分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主要包括热力站、热水管网、换热站、用户等几个部分。换热站作为连接热力站与用户的中间环节,热力交换作用突出,是实现能耗控制的关键一环。本文以威海市羊亭花园换热站为工程实例,设计了换热站供暖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换热站硬件控制部分选择西门子S7-300PLC,采用STEP7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监控上位机组态功能采用KingView实现,采用Internet实现数据的交换传输,达到了设计目标,实现了换热站供暖系统的智能控制。
毛阳[6](2014)在《高铁路基激振器电液伺服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而高速轨道路基动力响应试验研究的不足已严重制约高速铁路的发展,研究高速轨道路基动力响应试验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了更好的模拟高速轨道路基服役过程中机车施加的动静载荷,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提供有效工具,本文开发一套电液伺服激振试验系统,同时编制相应的试验控制与数据采集软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试验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文设计的电液伺服激振系统采用流量型和压力型的国产伺服阀,组成力控制回路,并根据测试技术指标,设计了激振系统液压回路。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对激振系统的研究:一是从理论上分析采用压力阀和流量阀设计的合理性;二是选用合理的控制策略实现系统能大载荷以及高频响输出,从而优化激振系统性能。为了优化激振系统的跟随性、频响特性、抗干扰性等性能目标,本文采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首先提出将模糊参数自调节PID控制与Bang-Bang控制器并联对系统进行控制,能迅速调定大偏差,但基于模糊控制参数调节繁琐以及抗干扰性不强等缺点,系统引入鲁棒控制器,与其他控制器相比较,鲁棒控制具有跟随性好,结构简单,无需人工干预等优点。最后根据对激振系统液压缸以及伺服阀的选型,搭建了激振系统试验台,应用LabVIEW软件编写实验测试平台,实现计算机系统对激振系统的实时信号发生与响应,实时控制以及信号存储分析等。采用LabVIEW测试平台验证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激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为开发研究液压激振系统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范文辉[7](2014)在《基于变流量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大力开展,供热体制的不断完善,对集中供热热计量的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也日趋完善。本文以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理论为依托,针对该计量装置对分摊用户热量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用户“等舒适度,等热费”的用热理念。供热系统管网的水力平衡直接决定着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的准确性,本文结合通断式供热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系统在正常水力工况运行时热用户流量变化对其它用户的影响,并通过LabVIEW仿真计算得出了用户在用户流量改变化其它用户流量的波动情况。用户流量的变化对热用户分摊热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应用的通断时间计量方法没有考虑用户流量变化对分摊热量的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情况,分析了以铝制散热器作为散热末端时,流量的增减对散热量影响的大小。通过对散热器的不同供回水温度,不同室温的工况下测试以及散热器散热特性理论推导,提出对现有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分摊方法的修正,从而使基于通断式热计量的热量分摊更精确,热计量收费更公平。
李晓雷[8](2012)在《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仪表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供水工程运行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和控制的设备复杂,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和相应辅机设备的操作缺-不可,所以安全的操作与控制对于供水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仅仅依靠工作人员巡回人工采集仪表的显示数据及对设备进行现场手动控制难以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并且工作人员长期保持一种劳动强度大,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机组的潜在隐患很容易被疏漏。如何确定机组在某一运行工况下是否高效,能否通过在计算机上设定程序而使机组运行过程中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等问题,是摆在供水工程自动化运行前的重要课题。而供水工程综合自动化运行与监控系统是集控制、保护、运行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通过自动监控、运行优化和故障诊断可以大大提高供水工程的运行安全与效率。本论文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自动化建设,以太原理工大学211建设3期工程供水实验室自动化运行与监控系统的开发为依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供水工程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供水工程自动化的实验系统搭建、监控系统结构,参数测量技术、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软件编制,试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整个系统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实现了面向对象的自动化设计理念,把整个供水系统的液位测量、流量测量、压力测量、水泵控制、闸门控制、电气保护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从实验室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搭建实验室系统结构;监控系统结构;进行硬件选型;对多种信号采集方式的比较和从实验室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集散式监控系统结构,通过以太网通讯方式实现上位机及PLC系统的实时信号传输;开发组态软件人机界面;利用VB程序编制仿真模拟软件,将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误差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测量阀门特性曲线的试验,检验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在硬件技术层面上选择的是成熟的、可靠的工业产品设备,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软件技术层面上选用的是成熟可靠的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采用的多任务实时控制的系统,数据库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使用方便;软件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及时发现自身故障并指出,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充功能和修改参数、画面和操作流程。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工程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水泵、阀门自动控制、连锁与报警、过程参数就地数字显示、电机软启动与软停机,机组变频运行的目的,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行,稳定可靠,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能够充分满足实验室教学实验的目的,为今后大水网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实际功能需要有限,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本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的是更适合本实验室规模的集散式控制技术,而非当今大型远距离供水工程通常采用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由于本实验室仅能模拟一级泵站运行情况,而对大型梯级引水泵站影响较大的上下级泵站间流量匹配及水量调度等因素尚无足够的模拟研究能力,但是对于供水工程中的单级供水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现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胡晓敏[9](2012)在《基于位移法的高压共轨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柴油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现代柴油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经成为了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喷油系统,是柴油发动机的必然发展趋势。高压共轨系统能实现对燃油喷射过程的精细控制,能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实现多次受控喷射,在稳态工况下的平均燃油流量小,喷射过程持续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且随着每循环受控喷射次数的增加以及喷油持续时间的缩短,各次喷射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小,因此具有高频间歇喷油的特点。在对共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生产、检验、使用和维修保养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试验系统对其进行检测,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总成本。高频间歇喷油量是该检测任务中最为重要的测量参数之一,喷油量的确定是分析喷油规律、建立准确的喷油脉宽与喷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检验各喷油器间喷油一致性的关键。而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系统能实现对每循环喷油量或多段喷射中的每段喷油量及喷油次数的精确测量。因此,研发高精度的高压共轨喷油量测量系统是内燃机测试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共轨系统的高品质,研究动态性能高、测量精度高、效率高的适用于电控高压共轨的喷油量测量系统,对促进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降低柴油燃油消耗与排放、提高柴油机各项性能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量测量方法及典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介绍了喷油量测量系统的研究对象——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成及特点。针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高频间歇喷油量的测量,分析了测量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位移法原理的测量方案及具体实现方法,构建了测量系统,设计了喷油器组件、位移测量缸组件等部件;提出了利用可完全浸在油中使用的、抗污染能力强、耐振动的球栅位移传感器测量实时位移、为活塞添加顶盖和底盖、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补偿及设置三条冷却回路等方法。建立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装置仿真计算用的数学模型。最后,建立了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和PLC的上下位机结构,并对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系统中的其他组成进行了设计。该喷油量测量系统能够用于多种共轨喷油器每循环喷油量的测量,当存在多段喷射时,可分别测量每一段喷射的燃油量。
徐明昊[10](2011)在《600kN/1500kN·m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锻造操作机是锻造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响应快速,控制精度高等特点,而且容易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本文针对600kN/1500kN?m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的特点,采用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PLC系统,实现锻造操作机的大车行走和夹钳旋转等动作的自动化控制,并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对锻造操作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基于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非线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强大的运算能力和AMESim完善的模型库,通过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采用普通PID算法和模糊自整定PID算法,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对比操作机自动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控制系统鲁棒性更好,控制精度更高。结合锻造操作机的控制特性和用户的生产需求,采用工控机,西门子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监视器组成操作机的控制系统,可实现操作机的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以及和压机的联动控制。操作机大车最高运行速度达800mm/s,精度±5mm;夹钳旋转速度最快15r/min,精度±1°。控制系统采用Step7编写,通过存储器间接寻址的方式,在PLC上实现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自动控制,有效的提高了操作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二、国产机械式温控阀在实验室热水系统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机械式温控阀在实验室热水系统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2)用于低温两相回路传热的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微型流体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泵流体回路特性及研究现状 |
1.3 微型流体泵研究现状 |
1.3.1 常见隔膜式微型泵以及研究进展 |
1.3.2 本课题隔膜微泵基本结构形式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2.1 磁致伸缩材料简介 |
2.2 磁致伸缩致动器理论分析以及参数化设计 |
2.2.1 GMA解析磁路分析 |
2.2.2 电磁参数理论分析以及优化依据 |
2.2.3 电磁有限元分析 |
2.3 GMA实验测试以及研究 |
2.3.1 致动器测试系统介绍 |
2.3.2 通电线圈直流偏置GMA实验测试 |
2.4 永磁体偏置致动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
2.4.1 基于永磁体提供磁偏置的方案设计 |
2.4.2 永磁体偏置方案的有限元仿真校核 |
2.4.3 包含永磁体偏置的GMA实验测试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隔膜泵的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
3.1 微泵设计理论 |
3.1.1 压缩比 |
3.1.2 基于小挠度理论的隔膜变形分析 |
3.1.3 微型泵内部耦合场分析 |
3.2 微型阀门理论分析及设计 |
3.2.1 微型阀门的相关研究进展 |
3.2.2 阀门设计理论 |
3.3 微泵参数设计及有限元仿真 |
3.3.1 隔膜与导杆参数 |
3.3.2 泵腔高度 |
3.3.3 阀门结构 |
3.4 基于共振系统的微泵优化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MA隔膜泵流体驱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测试系统 |
4.1.1 测试仪器布局方案 |
4.1.2 测试步骤 |
4.2 流动特性测试 |
4.3 基于共振弹性系统的隔膜泵实验探究 |
4.3.1 隔膜刚度校核测试 |
4.3.2 具有不同螺旋臂的弹性连杆的刚度测试 |
4.3.3 螺旋臂导杆与铍青铜隔膜的耦合振动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MA隔膜泵驱动流体散热回路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介绍 |
5.1.1 系统冷源 |
5.1.2 蒸发器 |
5.1.3 冷凝器 |
5.1.4 氨充装系统 |
5.2 基于乙醇工质的单相回路测试以及漏热标定 |
5.2.1 系统方案 |
5.2.2 实验测试结果 |
5.2.3 回路漏热分析 |
5.2.4 误差分析 |
5.3 氨工质两相散热回路实验研究 |
5.3.1 系统方案 |
5.3.2 氨回路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发动机动力附件载荷分布式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文章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附件载荷系统设计及部件选型 |
2.1 载荷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2 发电机负载单元 |
2.2.1 汽车电源系统概况 |
2.2.2 发电机结构与原理 |
2.2.3 发电机载荷模拟模块 |
2.2.4 直流可编程电子负载 |
2.2.5 发电机负载实验装置改进 |
2.3 动转泵负载单元 |
2.3.1 转向泵加载模块设计 |
2.3.2 液压系统设计 |
2.3.3 动转泵负载控制过程 |
2.4 空调加载单元 |
2.4.1 空调附件加载原理 |
2.4.3 空调压缩机控制过程 |
2.5 真空泵系统 |
2.5.1 真空泵系统原理 |
2.5.2 真空泵系统附件特性与控制过程 |
2.5.3 真空泵负载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第三章 分布式负载单元测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
3.1 负载单元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
3.2 动转泵负载单元测控系统设计 |
3.2.1 动转泵控制单元功能要求 |
3.2.2 动转泵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2.3 控制器系统初始化 |
3.2.4 动转泵负载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3 空调加载系统 |
3.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3.3.2 空调系统加载控制程序 |
第四章 后台控制软件设计 |
4.1 后台控制软件功能介绍 |
4.2 发电机加载后台管理界面 |
4.2.1 可编程电子负载通信协议 |
4.2.2 可编程电子负载测控程序设计 |
4.2.3 串口通信线路连接与测试 |
4.2.4 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4.3 串口通信及试验参数设置 |
4.4 动力附件报警限值设置 |
4.5 数据存储、显示与回放 |
4.6 加载试验设置 |
4.6.1 手动加载 |
4.6.2 循环加载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台架试验 |
5.1 电气系统设计 |
5.2 附件加载测控系统调试 |
5.2.1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调试 |
5.2.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调试 |
5.2.3 报警功能模块验证 |
5.3 加载试验 |
5.3.1 手动加载实验 |
5.3.2 自动加载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热计量技术的应用及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热计量发展现状 |
1.3 国内热计量发展现状 |
1.4 我国供热计量发展历程 |
1.5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对比 |
1.6 我国热计量现有问题 |
1.7 热计量技术的现状综合分析不尽如人意 |
第2章 供热计量方法及热计量改造 |
2.1 节能的意义 |
2.2 节能建筑的定义 |
2.3 我国供热节能的主体对象 |
2.4 供热计量方法 |
2.4.1 户用热表法的应用范围和工作原理 |
2.5 热计量实施和改造 |
2.5.1 改造的总体情况 |
2.5.2 科利源公司热计量具体情况 |
2.5.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2.5.4 科利源公司实施热计量的目标 |
第3章 重兴嘉园热计量改造 |
3.1 重兴嘉园热计量改造的具体情况 |
3.2 供热计量技术方案指导理念 |
3.3 技术方案 |
3.3.1 系统采用通断时间面积法 |
3.3.2 技术要点 |
3.4 系统构成 |
3.4.1 通断时间面积法主要设备参数及性能 |
3.4.2 系统整体示意图 |
3.5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优劣 |
3.6 热计量数据平台 |
3.6.1 管理平台功能强大,数据界面较多 |
3.6.2 数据平台主要实现的功能 |
3.7 热计量试运方案 |
3.7.1 总体安排 |
3.7.2 测试目的 |
3.7.3 测试楼栋 |
3.7.4 测试时间 |
3.7.5 测试流程 |
3.7.6 应急措施 |
第4章 热计量改造的数据采集和能耗分析 |
4.1 数据平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4.2 改造前后的耗能对比 |
4.3 热计量满意度的调查 |
4.4 影响热计量能耗的因素 |
4.5 降低能耗的做法和思路 |
第5章 热计量对供暖收费的影响 |
5.1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收费原则 |
5.1.1 通断时间面积法公式 |
5.1.2 热计量计费公式 |
5.1.3 热量分摊合理检查 |
5.2 热计量收费分析 |
5.3 用户的热费结算方式 |
5.4 实施热计量对供暖收费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集中供热及分户节能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室内温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室内温度控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分户热计量系统 |
2.1 分户热计量的意义 |
2.2 分户热计量系统安装方式 |
2.2.1 分户式 |
2.2.2 总表分配式 |
2.3 分户计量系统调控设备 |
2.3.1 温度调节装置 |
2.3.2 热计量仪表 |
2.4 本章小结 |
3 分户室内温度控制的研究 |
3.1 室温相关热学基础 |
3.2 室温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
3.2.1 室内温度的热能平衡知识 |
3.2.2 散热器的热能平衡共识 |
3.2.3 室温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
3.2.4 室温数学模型的Simulink仿真 |
3.3 Smith预估与模糊PID的联合控制方法 |
3.3.1 史密斯预估控制 |
3.3.2 模糊PID与史密斯预估器联合控制 |
3.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3.4.1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3.4.2 室温控制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4.3 精确量转换为模糊量及其逆过程 |
3.4.4 确定控制策略 |
3.4.5 选择量化因子,比例因子 |
3.4.6 建立模糊控制查询表 |
3.4.7 模糊PID-Smith室温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 |
3.4.8 干扰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集中供暖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 |
4.2 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 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1 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的设计 |
4.3.2 监控系统就地控制部分的硬件设计 |
4.3.3 监控系统就地控制部分的软件设计 |
4.3.4 监控系统远程数据的传输方式 |
4.4 监控系统上位机组态 |
4.4.1 组态软件介绍 |
4.4.2 组态界面 |
4.5 监控系统自动调节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高铁路基激振器电液伺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课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振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常用控制策略 |
1.2.3 基于 LabVIEW 的虚拟仪器技术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液伺服激振系统设计与建模分析 |
2.1 电液伺服激振系统技术要求 |
2.2 电液伺服激振液压系统设计 |
2.3 间隙密封双腔液压缸结构 |
2.3.1 伺服液压缸活塞行程计算 |
2.3.2 动压腔参数计算 |
2.3.3 静压腔参数计算 |
2.4 伺服阀的选型 |
2.5 激振伺服系统建模 |
2.5.1 激振动力机构建模 |
2.5.2 负载力平衡方程 |
2.5.3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
2.6 激振系统阀控缸建模 |
2.6.1 伺服放大器与传感器环节 |
2.6.2 系统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振系统 BANGBANG 与 FUZZYPID 并联控制 |
3.1 模糊控制策略 |
3.2 参数自调节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3.3 参数自调节模糊控制模型搭建 |
3.4 BANG-BANG 控制的应用 |
3.5 系统 SIMULINK 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棒控制在电液伺服激振系统中的应用 |
4.1 鲁棒控制的概念及系统不确定性描述 |
4.1.1 结构不确定性模型 |
4.1.2 非结构不确定性模型 |
4.2 H∞鲁棒控制理论 |
4.2.1 H∞鲁棒控制理论的概念 |
4.2.2 小增益定理 |
4.2.3 标准 H∞控制问题 |
4.3 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
4.3.1 被控对象的补灵敏度函数和灵敏度函数 |
4.3.2 H∞混合灵敏度问题的概念 |
4.3.3 H∞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的选择问题 |
4.4 H∞混合灵敏度在激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 |
4.4.1 广义被控对象的简化 |
4.4.2 加权函数的选取以及鲁棒控制的设计 |
4.4.3 鲁棒控制器与模糊控制器仿真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平台设计 |
5.1 激振系统实验介绍 |
5.2 实验辅助设备 |
5.2.1 移动液压站 |
5.2.2 反力支架的设计 |
5.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5.4 基于 LABVIEW 的激振测试平台开发 |
5.4.1 基于 PID 控制的 LabVIEW 实验平台设计 |
5.4.2 基于鲁棒控制的 LabVIEW 实验平台设计 |
5.5 后期实验方案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基于变流量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 供热计量与建筑节能 |
1.1.2 国外分户热计量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分户热计量现状 |
1.2 通/断调节法热计量发展现状 |
1.2.1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应用 |
1.2.2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的特点 |
1.2.3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需要进一步完善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研究 |
2.1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原理 |
2.2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的构成 |
2.3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分摊方法 |
2.3.1 热计量分摊公式 |
2.3.2 热计量收费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水力工况分析 |
3.1 水力失调的概念 |
3.1.1 供热管网水力失调 |
3.1.2 水力失调的形式 |
3.1.3 水力失调产生的原因 |
3.2 水力工况分析 |
3.2.1 供热系统的阻力 |
3.2.2 热水系统水力工况计算 |
3.2.3 热水网路流量发生改变后其在分配原理 |
3.3 基于通断调节水力工况计算 |
3.3.1 网络图论 |
3.3.2 模型建立 |
3.3.3 供热系统的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流量变化对供热量的影响分析 |
4.1 末端设备的分析 |
4.2 供热介质温度对散热量变化的分析 |
4.3 分摊热量的综合修正 |
第五章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的改进 |
5.1 新型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 |
5.2 对分摊模式进行修正 |
5.2.1 各用户正常运行时的热量分配方案 |
5.2.2 用户进行通断调节时的热量分配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 |
2.1 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及一般原则 |
2.1.1 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
2.1.2 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
2.2 自动化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分类 |
2.2.1 集中式控制系统 |
2.2.2 集散式控制系统 |
2.2.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硬件选型 |
3.1 工程简介 |
3.1.1 太原理工大学自动化供水实验室工程简介 |
3.1.2 山西大水网工程简介 |
3.2 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硬件设计选型 |
3.2.1 上位机系统 |
3.2.2 现场监控级 |
3.2.3 监控对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监控软件的选择 |
4.1.1 系统监控软件的选择 |
4.1.2 软件实现功能 |
4.1.3 用组态王建立应用程序项目的一般过程 |
4.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监控软件运行 |
4.2.1 监控系统开启 |
4.2.2 初始画面 |
4.2.3 自动化监控系统主画面 |
4.2.4 系统控制操作 |
4.2.5 历史曲线查询 |
4.2.6 实时曲线 |
4.2.7 报警窗口 |
4.2.8 组合曲线 |
4.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
4.3.3 编程方法选择 |
4.3.4 本系统PLC编程的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实验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
5.1 不同工况下的变频运行数值模拟与实测比较 |
5.1.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5.1.2 水泵变速调节稳态运行的数值模型 |
5.1.3 Visual Basic 6.0语言简介 |
5.1.4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5.1.5 本实验小结 |
5.2 电动蝶阀与电动调节阀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
5.2.1 电动蝶阀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
5.2.2 电动调节阀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
5.2.3 本实验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位移法的高压共轨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发展 |
1.1.1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
1.1.2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发展 |
1.2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高频间歇式喷油 |
1.3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量的测量 |
1.3.1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测试技术 |
1.3.2 燃油喷射系统试验台 |
1.3.3 共轨喷射系统高频间歇喷油量的测量 |
1.4 燃油喷射系统喷油量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喷油系统喷油量测量方法 |
1.4.2 国外喷油系统喷油量测量装置 |
1.4.3 国内喷油系统喷油量测量装置 |
1.5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
2.1 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 |
2.2 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 |
2.2.1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传感器 |
2.2.2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 |
2.2.3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高压油泵 |
2.2.4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共轨管总成 |
2.2.5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共轨高频间歇位移法喷油量测量系统设计 |
3.1 国家和行业对喷油量测量系统的技术要求 |
3.2 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分析 |
3.3 基于位移法的测量方案及基本原理 |
3.4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系统设计 |
3.5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系统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共轨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机械单元设计 |
4.1 机械单元设计基本参数的确定 |
4.1.1 位移法测量装置单位喷油量的确定 |
4.1.2 位移法测量装置相关测量参数的初步确定 |
4.1.3 位移测量缸下腔背压的初步确定 |
4.1.4 位移测量缸上腔压力极限的确定 |
4.1.5 位移测量缸总容积的确定 |
4.2 EFS 公司 EMI2 存在的问题 |
4.3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
4.3.1 喷油器组件基座设计 |
4.3.2 位移测量缸组件设计 |
4.3.3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底板 |
4.3.4 被测喷油器的连接方法 |
4.4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中位移传感器的选型 |
4.4.1 光栅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
4.4.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
4.4.3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
4.4.4 球栅式位移传感器 |
4.5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的使用说明 |
4.6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的创新与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系统其余部分设计 |
5.1 驱动系统设计 |
5.2 燃油供给系统设计 |
5.3 测试组件设计 |
5.4 测控系统设计 |
5.4.1 相位同步模块设计 |
5.4.2 上位机及软件设计 |
5.4.3 下位机设计 |
5.5 温控系统设计 |
5.6 润滑系统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压共轨高频间歇喷油量位移法测量装置的建模 |
6.1 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装置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假设 |
6.2 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1 比例流量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2 高速排油电磁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3 位移测量缸组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4 仿真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
6.3 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装置仿真计算步骤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600kN/1500kN·m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和现状 |
1.3 锻造操作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液压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锻造操作机概述 |
2.3 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 |
2.4 锻造操作机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3 控制算法 |
3.1 PID 控制算法概述 |
3.2 数字PID 控制算法 |
3.3 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技术 |
3.4 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3.5 小结 |
4 控制系统仿真 |
4.1 系统仿真方法概述 |
4.2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位置控制系统建模 |
4.3 基于 AMESim 和 MATLAB/Simulink 的联合仿真建模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组成 |
5.2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3 监控系统设计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国产机械式温控阀在实验室热水系统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2]用于低温两相回路传热的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微型流体泵的研究[D]. 芮骥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8(05)
- [3]发动机动力附件载荷分布式控制系统开发[D]. 张建国.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4]热计量技术的应用及能耗分析[D]. 李秀军.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6)
- [5]集中供热及分户节能控制技术的研究[D]. 马映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6]高铁路基激振器电液伺服系统研究[D]. 毛阳.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7]基于变流量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的研究[D]. 范文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4(12)
- [8]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D]. 李晓雷.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9)
- [9]基于位移法的高压共轨高频间歇喷油量测量研究[D]. 胡晓敏.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10]600kN/1500kN·m锻造操作机控制系统研究[D]. 徐明昊.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