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祝秋爽[1](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性”减速和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随着出口和投资的疲软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转型需求,消费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仍存在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致使消费没有履行好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责,反而成为了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深入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可见,消费结构的提升也是促进内需扩大,实现经济转型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学者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因其依附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而具有扩大金融服务范围,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等功能,能通过增强农村地区金融可获得性和扩大金融包容度,达到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目的,从而产生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效果。对重庆而言,其“大城市大农村”特性使其面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农村居民内需不足等问题。虽然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远超过城镇居民,但是就消费结构来看,重庆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升级。由此,本文以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有助于理清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弥补了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空缺。同时,有助于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而发挥其巨大效用,实现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精确调整,为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理论研究出发,本文首先对数字普惠金融和消费结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分析了相关理论;其次,本文分别梳理了我国和重庆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重庆农村居民不同种类消费支出的关联性分析。此后,本文首先进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以及发展和享受型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产业结构、财政支农力度和城镇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固定效用模型,借助stata16.1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旨在引出针对重庆地区影响结果可能出现的三点假设,另一方面,将全国实证结果作为对比参照对象,突出重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当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重庆3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和对比深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且促进效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重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效力更显着,其显着程度高于全国水平,但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促进效用不及全国以及西部地区水平;(3)从数字普惠金融结构的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对于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性;(4)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重庆不同消费水平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极端情况,但对不同消费水平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5)从影响效果的检验结果来看,支付、投资、保险、信贷是促进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渠道,其中信贷是适用于促进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不适用于促进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殊因素。为了更好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果,本文根据重庆与全国的对比分析,总结了重庆地区的独特性,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六点对策建议。
王雨[2](2021)在《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于201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利用2000—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利用Eviews 9.0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格兰杰检验,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可促进农民收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0.01%,农民则增收3.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关注农民利益,对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制定长期计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各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全民小康社会的建设。
肖雄[3](2020)在《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至上世纪后期以来,我国人口性别结构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理想状态,出现了失衡的异常现象,尤其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成为了人口结构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新世纪里,党提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热点,本文聚焦在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关影响因素上,积极思考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集了2000-2018年重庆市人口普查、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医疗等相关数据,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利用单因素检验、显着性检验以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时间、分区域、城乡与孩次等方面了解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经济学中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分区域、城乡、孩次三方面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贡献率,来衡量其对整个重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作用程度大小,发现重庆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二孩的贡献率相对较高,且对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大;其次,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相关文献研究,影响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因素从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最后,将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因素具体操作化为经济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因素(城镇化率、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文化因素(人均受教育年限)、政策因素(政策生育率)、医疗因素(每万人所拥有的卫生服务机构数),经相关性与显着性检验发现,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各指标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数据间存在显着的线型相关关系,适宜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经过逐步回归发现人均GDP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重庆市人均GDP的升高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降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重庆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上升也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政策生育率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政策生育率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增加;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出生人口性别比=-14.063×人均GDP+36.892×人均受教育年限+110.044×政策生育率+158.963。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降低,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并长期保持在正常值域内,重庆市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继续努力,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社会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文化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制度方面:完善社会政策,发挥利益导向作用;管理方面:重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二孩人为性别选择等相关对策思考。
季红颖[4](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王文思[5](2020)在《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 ——地票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供给侧最基本的要素,承载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土地更是重要的“沉睡”资源、资本和资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坚定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并首度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从土地问题入手,建立土地合理利用与农民增收的有效机制至关重要。而我国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特征一直是加剧城镇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化的扩张迫切需要土地,却受制于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难以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出产生了大量闲置的建设用地却无法出让、出租或用于非农建设,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打破城乡间发展的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农民贫困的难题?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渠道,当前农村土地市场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地票制度的实施是实现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的政策创新,那么,地票制度是否会对地区产生一定的减贫效应?如果地票制度具有减贫效应,是否通过一些中间路径产生?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与深入分析。本文将重庆地票制度的实施当作一项准自然实验,由此展开该政策对地区减贫效应的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对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地票制度和减贫效应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对地票制度、减贫效应的概念及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然后,理论分析地票制度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7年除已实施地票制度的四川省之外的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开展了实证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地票制度的实施对地区的减贫效应分析;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地票制度对地区减贫效应的中间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票制度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地票制度降低了重庆的贫困发生率,缩小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贫困人口的内部差距。(2)地票制度的实施能够通过提高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劳动力转移及增加农业收入等中间路径显着增强地区的减贫效应。因此,应加快推进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的实施,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特点,参考地票制度设计适合当地的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政策,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政府与企业应关注土地在减缓贫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找准地区减贫着力点,将土地利用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提升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土地扶贫工作的效率。另外,国家应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扶贫政策,合理配置扶贫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扶贫政策与扶贫资源的效益。
苏承凤[6](2020)在《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建设的成效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党中央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三农问题。2017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导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中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2018年,重庆市建立了252项重点任务、71个重点项目、159项政策措施工作台账,重点项目规划投资达2351亿元,对乡村振兴建设进行全方位推进。重庆市政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推动各类主体、各种要素聚焦乡村振兴的举措,开展了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这些措施得到了各金融机构的纷纷响应。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仍然存在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促进重庆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重庆市乡村振兴建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金融资源和各类资金引入乡村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首先对金融服务重庆市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和作用机制进行详尽的阐述,分析表明:金融的发展作用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的传导路径是通过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就直接作用机制而言,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为农户提供储蓄服务、信贷服务和保险服务来增加农户的收入,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就间接作用机制而言,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其次,本文采用2014-2018年重庆市17个区县的数据构建了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重庆市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门槛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来看,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金融对重庆乡村各类设施的状态的结果呈现出了一个u型的结果,但是重庆市金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回报存在滞后作用所以呈负相关关系;从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来看,重庆市金融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建设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二,重庆市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说明重庆市各区县金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该区县的乡村振兴建设,还有助于相邻区县乡村振兴建设。最后本文结合重庆市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侯翔[7](2020)在《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时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以实现晋升为主要动机的持续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政治和经济竞争背后的作用机理,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表现形式和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特征,即构建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广义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2000-2016年期间地方政府“政绩性竞争”、“公共性竞争”、“显性竞争”、“隐性竞争”、“自主性竞争”、“依赖性竞争”等不同竞争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本分析时段内,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已逐步从竞争转向竞合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和改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供了定性、定量上的分析依据,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一,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理清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二,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刻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和表征,结合学界和政府已有成果,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到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中去。其三,引入三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相邻、人均产出、外商直接投资)以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
刘燕[8](2020)在《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制度变革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推动下,原本分割、对立、扭曲的城乡关系向一体、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转型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历史欠账累积过久,城乡区域人地资源错配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过去的经验表明,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权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制度选择。目前,我国进入发展增速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强联系、强互动驱使城乡关系条件、环境和发展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发展阶段。地票交易作为重庆探索城乡关系转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启了城乡之间人地要素流远程耦合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可复制推广性。结合当下城乡关系转型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以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系统判断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政策执行效果,对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修正地票交易不足,对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在类似欠发达地区推广复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建立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的系统联动界面,从理论上揭示重庆地票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联动机理。结合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现实条件及目标要求,从时间视角分析地票交易政策内容特点及演进特征;从空间视角分析地票市场供需规模的区域异化特性;从农户视角评价地票交易收益分享政策执行效果;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审视地票交易风险,提出完善地票交易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依据,可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维度建立耦合关系。从“分”的视角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在于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互动的阻力因素,兼顾要素流动制度建设、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城乡居民同步发展综合目标。地票交易制度中蕴含了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显化、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地租地价等理论含义,以市场化机制激发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等要素远程耦合作用。从“合”的视角来看,地票交易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时序演进相互嵌套、空间结构深度耦合和城乡发展目标统一的多维耦合关系;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基础、耦合联动的要素媒介和发挥合力的路径渠道。(2)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的协调性增强,部分区县城镇地域人地增长脱钩、乡村地域人地退减脱钩现象依然存在,典型乡镇出现了乡村地域人增地增新态势。利用全市、各区县以及乡镇人口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人口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尺度方差分析、典型样带分析发现:当前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土地发展权城镇化在土地乡城转换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地票使用量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中的比重已占25.5%。2008-2018年,城镇人口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从0.58提高至0.95,人口乡城流动速度滞后于土地乡城转换速度的失调矛盾出现缓解势头。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形成人地乡城转换协调性由高到低递变的“圈层-外围”结构,城镇人地增长脱钩的空间单元依然存在。乡村地域依然存在农村人口减少但农村居民点增长的不协调单元。在渝东南山区、渝东北山区气候条件、旅游自然优势突出的地域,出现了人增地增等新型乡村人地关系。(3)地票交易政策内容构成、发展演变和执行特点表明,其适应了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在欠发达地区适用性更强。对43份地票交易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发现:内容特征上,地票交易政策文本的发布力度水平较为接近;对复垦目标重视度最高;综合运行了控制、激励、引导三种工具类型。阶段特性上:地票交易初步形成阶段(2008-2010年),中央政府和重庆地方政府紧密互动,在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但也引发地方政府之间府际联动不足、对农民诉求反馈不足等问题。地票交易完善阶段(2011-2016年),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控制、激励等手段综合运用促成了“重庆市—区县—乡镇”纵向一体的政策高效执行网络。2017年以来,地票交易功能向生态修复、脱贫攻坚等拓展,开始了转型发展。执行特征上,地票交易形成的社会环境、政策基础区别于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模式,体现出偏市场的混合型治理结构。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市场价格和收益分配等特性比较发现,地票交易在欠发达地区适应性更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交融性更强。(4)区域地票流入流出趋势与区域城镇人口流入、乡村人口流出趋势基本吻合。采用地票复垦生产及落地使用数据,运用重心迁移、区位基尼系数、热点分析、空间重叠性分析、空间趋势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发现:2009-2018年,65.25%的地票落地使用分布在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规模区位基尼系数由0.9734下降至0.7557。地票落地使用重心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但向东北迁移了35km。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极核功能正在弱化,主城外围区域正在形成新的地票流入极核。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也由单一的地票产出极核发展为以产出为主、兼具购买功能的复合型区域。渝东北、渝东南分别占地票复垦生产总量的48.24%、22.79%。地票复垦生产热点区域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频次出现,而渝西地区则呈现间断性、爆发式产出现象。地票落地使用和区域城镇人口流入空间趋势一致。但近年差异化的落地政策鼓励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使用地票,造成了地票流入与城镇人口流入错位。(5)基层执行者造成了地票交易政策设计意图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偏差,降低了复垦农户满意度。采用复垦农户投诉建议,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范式,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模式,逐级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农民感知视角下地票执行效果发现:大多数农户更加关注地票交易中一次性直接收入的短期效应。农户对地票政策的认知程度、市场期望形成了农户对市场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是农户满意度形成的前提;参与过程中工程进度、分配标准、面积认定等事关农户收入额和收入实现时效的关键因素,是形成农户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基层政府的执行程序偏差会激化满意度感受;有效的意见反馈渠道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农户意见的反馈态度差、时效长等会激化农户不满意的情绪。(6)现有地票交易制度风险源通过干扰、约束、扩散、侵害等胁迫作用于城乡融合发展各子目标系统,要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需求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综合文献观点、调查专家意见,采用序值分析法,再识别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地票交易风险点。将现有研究中体现的地票交易中47个基础风险点映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可归识为5个风险因素。其影响排序为:腾退空间数量及质量失序>交易程序有失公正>落地区域超额使用地票失控>农民当前和长久利益受损>地票价格有失公平。以往研究中认为的地票交易价格调控风险已经得以控制,农民权益保障风险问题也有所缓解。复垦生产耕地数量和质量问题、使用区和生产区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为有效应对以上风险,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提升、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强化风险防控措施。综上,地票交易制度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要素的远程耦合作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重庆市城乡关系正在发生重要转型,地票交易政策发展完善要和城乡关系的展变趋势相一致。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检视地票交易政策运行的综合效果,发现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收益共享等方面,地票交易制度都还有有待完善之处。未来地票交易制度发展,既有来自制度环境改变、发展水平提升和乡村发展动力增强等机遇,也面临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转型等挑战。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降低、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进行防控措施强化。
熊仁恺[9](2020)在《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建筑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建筑业急需在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做出转变,从而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息息相关,然而建筑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暴露出的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转化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削弱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因此,文章以建筑业创新为切入点,探究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文章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并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其次,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信度和验证性因子的效度检验;再次,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依次测度并分析了指标体系权重、系统发展水平评价值、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遴选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随后,文章通过ArcGIS和Geoda软件建立了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而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文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一致性,自西向东呈现梯度递增的格局,北京、江苏建筑业创新水平最高,广东、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2)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为濒临失调建筑业创新滞后型,内部差距缩小但区域差异显着,江苏、北京、上海、广东耦合协调度最高;(3)建筑业创新环境、建筑业创新成果和经济发展规模是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两系统和三系统障碍模式出现频次最高;(4)我国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显着集聚,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呈H-H分布,西部地区呈L-L分布,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江苏集聚特征显着。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出并论证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观点,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罗慧琳[10](2020)在《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建国七十周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城镇化也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通过人口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借助产业升级的优化机制,就业转变的激励机制和收入增加的增长机制对经济发展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体现在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等方方面面,进而拉动经济逐渐朝向健康、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的问题,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提升。西部地区在国家不断开发和政策扶持下逐渐发展,城镇化水平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逐渐完善,改善了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质量有待改善,且内部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增长点,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对于城镇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为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本文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概念,以及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城镇化可通过人口集聚、收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选择城镇化中的人口、经济、产业和就业四个方面,构建衡量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复合指标。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分析得到产业升级和收入增长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影响较大。通过运用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衡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仍然滞后于全国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地区内部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为进一步研究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和拉动程度,选取1999-2018年西部地区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软件Eviews7.0,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性分析,建立西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得知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总结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影响,为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改善社会发展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
1.3.2 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文献综述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 |
2.1.2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定义及衡量标准 |
2.2 相关理论 |
2.2.1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2.2 流动性约束理论 |
2.2.3 消费需求层次理论 |
2.2.4 效用论 |
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与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1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
3.1.2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3.2 重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
3.3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 |
3.3.1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分析 |
3.3.2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性分析 |
4.1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直接影响 |
4.1.2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间接影响 |
4.2 数字普惠金融与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
4.2.1 数字普惠金融与重庆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趋势分析 |
4.2.2 数字普惠金融与重庆农村居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趋势分析 |
4.2.3 数字普惠金融与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分析 |
第五章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的确定 |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过程 |
5.3.1 基准回归 |
5.3.2 区域异质型分析 |
5.4 面板分位数回归 |
5.5 效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5.1 效果分析 |
5.5.2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计量模型的确定 |
6.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取 |
6.2.3 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过程 |
6.3.1 基准回归 |
6.3.2 区域及数字普惠金融结构异质性分析 |
6.4 面板分位数回归 |
6.5 效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5.1 效果分析 |
6.5.2 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结论 |
7.2 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和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 |
7.3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7.3.1 促进大都市区带动大农村协调发展 |
7.3.2 补齐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
7.3.3 大力发展重庆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 |
7.3.4 建立具有丰富产品和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
7.3.5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多渠道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
7.3.6 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相关变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相关分析 |
2.2.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3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
3 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实证分析 |
3.1 相关分析 |
3.2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及消除自相关 |
3.3 平稳性检验 |
3.4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3)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概况 |
1.2.1 影响因素 |
1.2.2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域研究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1.3.1 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研究 |
1.3.2 出生人口性别影响因素 |
1.3.3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后果与治理对策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性别比 |
2.1.2 出生人口性别比 |
2.1.3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口均衡理论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社会性别理论 |
2.3 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理论推导 |
第3章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 |
3.1 全国与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时间变化情况 |
3.1.1 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间变化基本情况 |
3.1.2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时间变化基本情况 |
3.2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区域变化情况 |
3.3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孩次特征及变化 |
3.3.1 全市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幅分析 |
3.3.2 城乡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幅分析 |
3.4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贡献率 |
3.4.1 贡献率指标 |
3.4.2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区域贡献率 |
3.4.3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城乡贡献率 |
3.4.4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孩次贡献率 |
第4章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经济因素 |
4.1.1 重庆市经济发展较快 |
4.1.2 产业结构相对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
4.1.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
4.2 社会因素 |
4.2.1 城镇化率逐渐增加 |
4.2.2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与毛入学率逐渐提高 |
4.3 文化因素 |
4.3.1 男女平等思想观念较浓 |
4.3.2 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上升 |
4.4 政策因素 |
4.4.1 生育政策 |
4.4.2 政策生育率 |
4.5 医疗因素 |
4.5.1 医疗技术的发展 |
4.5.2 每万人所拥有的卫生服务机构数 |
4.6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机制分析 |
第5章 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 |
5.2 变量检验 |
5.3 因素显着性分析 |
5.4 线性回归分析 |
第6章 综合治理与稳定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对策思考 |
6.1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
6.2 社会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
6.3 文化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 |
6.4 制度方面:完善社会政策,发挥利益导向作用 |
6.5 管理方面:重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二孩人为性别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
一、二元结构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城乡推-拉理论 |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
一、演化经济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协同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
一、脉冲响应分析 |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完善动力体制 |
三、释放协同效应 |
四、转变发展模式 |
五、推动多规融合 |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 ——地票制度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难点 |
1.8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土地流转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相关研究 |
2.1.3 国内地票制度相关研究 |
2.2 减贫效应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减贫效应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减贫效应相关研究 |
2.3 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对减贫的影响研究综述 |
2.4 研究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
3.1 理论研究 |
3.1.1 地票制度实施背景 |
3.1.2 地票制度理论概述 |
3.1.3 减贫效应理论概述 |
3.2 现状分析 |
3.2.1 地票运行现状分析 |
3.2.2 减贫现状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地票制度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估计方法 |
4.4 研究变量设定 |
4.4.1 减贫效应的度量 |
4.4.2 减贫效应的测算 |
4.4.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7 实证分析 |
4.7.1 贫困广度h的实证分析 |
4.7.2 贫困深度pg的实证分析 |
4.7.3 贫困强度spg的实证分析 |
4.8 小结 |
第5章 稳健性检验 |
5.1 有效性检验 |
5.2 安慰剂检验 |
5.2.1 基于地区的安慰剂检验 |
5.2.2 基于时间的安慰剂检验 |
5.3 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结果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地票制度减贫效应的中间机制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 估计方法 |
6.4 研究变量的设定 |
6.5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6 实证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建设的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的内涵 |
2.1.2 金融服务的内涵 |
2.2 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约束理论 |
2.3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作用机制 |
2.3.1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直接作用机制 |
2.3.2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间接作用机制 |
第3章 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重庆市乡村振兴的发展概况 |
3.1.1 重庆市产业方面的发展概况 |
3.1.2 重庆市乡风方面的发展概况 |
3.1.3 重庆市生态和治理方面的发展概况 |
3.2 重庆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 |
3.2.1 重庆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既有政策 |
3.2.2 重庆市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
3.2.3 重庆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成效 |
第4章 重庆市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门槛效应研究 |
4.1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门槛特征的作用原理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2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 |
4.2.3 门槛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的构建 |
4.4 描述性统计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实证研究结果 |
4.6.1 基准回归结果 |
4.6.2 工具变量方法的回归结果 |
4.6.3 门槛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5.1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
5.1.1 知识溢出效应 |
5.1.2 辐射效应 |
5.2 指标的选取 |
5.3 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1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立 |
5.3.2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分析 |
5.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
5.4 空间依赖性检验 |
5.5 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5.1 模型的构建 |
5.5.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5.3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策建议 |
6.1 实证部分的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满足多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 |
6.2.2 完善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机制,解决金融组织重心偏移的问题 |
6.2.3 发挥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打造数字农业 |
6.2.4 引进大量金融人才,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资源 |
6.2.5 防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风险,拽牢风险防范的安全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2.1.2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
2.2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政策沿革及发展历程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2.3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 |
2.3.1 五大发展理念 |
2.3.2 产业升级和“效率” |
2.4 小结:研究现状评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 |
3.1.2 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
3.2 作用特征 |
3.3 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竞争方式的分析 |
3.3.1 支出竞争 |
3.3.2 税收竞争 |
3.3.3 晋升竞争 |
3.4 影响机理:基于生产要素层面的分析 |
3.4.1 区域异质性 |
3.4.2 流动性 |
3.4.3 外部性 |
3.5 数理模型演绎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事实描述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
4.1.2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体系 |
4.2 方法论和数据来源 |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步骤 |
4.4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描述 |
4.5 地方政府竞争评价结果呈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2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5.2.1 基准回归 |
5.2.2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2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3 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重庆地票交易研究 |
1.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5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3章 理论机制: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联动机理 |
3.1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及目标 |
3.2 地票交易原理、流程及规则 |
3.3 地票交易的理论含义 |
3.4 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联动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基础: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时序特征及空间效应 |
4.1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时序特性 |
4.2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 |
4.3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空间效应尺度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内容解构:地票交易政策特征分析 |
5.1 政策文本选取及分析方法 |
5.2 地票交易政策内容三维解析 |
5.3 地票交易政策阶段性特征及演进逻辑 |
5.4 比较分析视角下地票交易政策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源配置效果:地票交易规模时空特性及其与人口流动耦合态势 |
6.1 诊断思路及方法 |
6.2 地票市场成交规模、购买主体及价格变化 |
6.3 地票交易量时空特性 |
6.4 人口流与土地流空间耦合态势 |
6.5 价值显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空间差异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收益共享效果:基于扎根理论的收益共享政策执行断裂带 |
7.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7.2 地票交易促进农民收益共享的理论机理 |
7.3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共享收益政策执行断裂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风险审视与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地票交易制度再思考 |
8.1 已有地票交易风险识别局限性 |
8.2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评估 |
8.3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应对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9)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发展机理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建筑业创新 |
2.1.2 区域经济发展 |
2.1.3 耦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协调发展理论 |
2.2.3 空间统计理论 |
2.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置 |
3.2.2 建筑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2.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指标体系优化 |
3.2.4 信度效度检验下的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3.3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置 |
3.3.2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3.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指标体系优化 |
3.3.4 信度效度检验下的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模型构建 |
4.1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
4.1.2 权重计算模型构建 |
4.2 发展水平评价值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
4.2.1 发展水平评价值模型构建 |
4.2.2 发展水平评价值评价标准 |
4.3 耦合度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
4.3.1 耦合度模型构建 |
4.3.2 耦合度评价标准 |
4.4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
4.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4.2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
4.5 障碍度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实证检验 |
5.1 数据搜集及权重结果分析 |
5.1.1 数据搜集 |
5.1.2 建筑业创新权重结果分析 |
5.1.3 区域经济发展权重结果分析 |
5.2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
5.2.1 建筑业创新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
5.2.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测度及分析 |
5.3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测度及分析 |
5.3.1 耦合度测度 |
5.3.2 耦合度分析 |
5.4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分析 |
5.4.1 耦合协调度测度 |
5.4.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5 耦合协调发展障碍度诊断及分析 |
5.5.1 障碍度诊断 |
5.5.2 障碍度分析 |
5.6 基于实证检验的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5.6.1 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协调发展 |
5.6.2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鼓励差异化创新模式 |
5.6.3 增强建筑企业横向合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
5.7 本章小结 |
6 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分析 |
6.1 数据准备及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6.1.1 数据准备 |
6.1.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6.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6.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6.3.1 Moran散点图分析 |
6.3.2 Lisa集聚分析 |
6.4 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的耦合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6.4.1 构建双区域联动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 |
6.4.2 加强区域规划衔接、放大集聚扩散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B 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C 标准化数据表 |
附录D 发展水平评价值聚类谱系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西部地区的概念 |
2.2 城镇化的概念 |
2.2.1 传统城镇化的概念 |
2.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2.2.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
2.3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3.1 人口集聚 |
2.3.2 收入增长 |
2.3.3 产业优化 |
2.3.4 就业激励 |
第3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地区生产总值增加 |
3.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
3.3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第4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1 单一指标下的城镇化水平分析 |
4.2.2 复合指标下的城镇化水平分析 |
4.3 西部地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4.3.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推动力不足 |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
4.3.3 区域内部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
4.3.4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偏低 |
第5章 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选择及检验 |
5.1.1 变量的选择 |
5.1.2 面板数据的检验 |
5.2 模型的选择 |
5.2.1 Hausman检验 |
5.2.2 协方差分析检验 |
5.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祝秋爽.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J]. 王雨. 农业与技术, 2021(10)
- [3]重庆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因素研究[D]. 肖雄.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4]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建设用地跨城乡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 ——地票制度的准自然实验[D]. 王文思. 深圳大学, 2020(10)
- [6]金融服务重庆乡村振兴建设的成效研究[D]. 苏承凤.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7]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D]. 侯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D]. 刘燕. 西南大学, 2020
- [9]建筑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D]. 熊仁恺. 西华大学, 2020(01)
- [10]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罗慧琳.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性别比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