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立维[1](2021)在《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厄他培南虽然对非发酵菌几乎无抗菌活性,但有文献报道厄他培南引入医院后其应用在群体和个体水平均能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对碳青霉烯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影响,似乎能改善医院生态环境。本研究观测了厄他培南体外干预两种非发酵菌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的临床分离非重复耐亚胺培南或者美罗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10株和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10株,经VITEK MS飞行质谱仪鉴定后用10mg/mL、5mg/mL、2.5mg/mL的厄他培南进行体外干预,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药敏分析,观察两种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变化。选取本院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2株和铜绿假单胞菌1株,以及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用10mg/mL、5mg/mL、2.5mg/mL、125μg/mL、62.5μg/mL、31.25μg/mL厄他培南进行体外干预,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药敏分析,并用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出现耐药的菌株KPC、OXA-48、VIM、IMP、NDM碳青霉烯酶表达情况。结果:1、厄他培南体外干预CR-PA和CR-AB研究结果如下:厄他培南持续8周体外干预,1株仅对亚胺培南耐药的CR-PA在连续体外干预8周后对美罗培南耐药,1株仅对美罗培南耐药的CR-PA在连续体外干预8周后亚胺培南抑菌圈直径缩小至中介范围。所有的CR-AB未观察到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的变化。2、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的PA和AB敏感性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浓度为125μg/mL、62.5μg/mL、31.25μg/mL的厄他培南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全敏感的2株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干预14天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没有变化。发生耐药性变化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检测均不产KPC、OXA-48、VIM、IMP、NDM这5型碳青霉烯酶。结论:1、使用厄他培南体外干预持续14天,可以诱导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全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转变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但是不能诱导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2、厄他培南体外干预铜绿假单胞菌后产生耐药的机制不是通过产KPC、OXA-48、VIM、IMP、NDM碳青霉烯酶。
龚丽英[2](2021)在《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的长期结局。了解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进一步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管理,并为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9年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术后发生感染的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受者的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肾脏原发病及合并症情况等),肾移植手术相关信息(供肾类型及免疫抑制方案等)及感染信息(病原体种类、药敏试验及相关临床指标等)。研究结果共有119名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累计感染142次,共分离出214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革兰阳性球菌47株及真菌21株,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10株。1.肾移植术后病原体分布情况:肾移植术后3个月是病原体检出高峰阶段,总体而言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是术后6个月内最常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检出率最高的细菌。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泌尿系感染,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非发酵菌是主要致病菌,而6个月后,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对于肺部感染,非发酵菌是其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2.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多重耐药的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SMZ的耐药率均高于90%,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耐药率分别为4%、13%及23.3%。所有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耐药,只有33.3%的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耐药。多重耐药的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耐药,其耐药率均大于94%,而对利奈唑胺耐药性最低,其次是万古霉素,其耐药率分别为0%及5.3%;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5.7%,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7.1%。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变化: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总体检出率(P=0.02)及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P=0.04)的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P=0.023)呈降低趋势。4.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女性(OR=3.597,95%CI=1.564-8.272,P=0.003)、感染病原体大于 1 种(OR=3.957,95%CI=1.505-10.496,P=0.003)及术后 1 个月后(OR=3.158,95%CI=1.401-7.122,P=0.006)是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2.多重耐药的肠杆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也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对于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是首选方案,但针对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利福平也可作为替代方案。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但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4.女性、病原体大于1种和肾移植术后1个月后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巧媚,陆丹倩,赖贵龙,彭明[3](2020)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该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监测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的黏液型PA 82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别检测其4种β-内酰胺酶,产酶组与非产酶组间药敏差异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82株黏液型PA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12种抗菌药物中敏感率最高的是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均为92.7%),最低的是左氧氟沙星(51.2%)。β-内酰胺酶阳性的黏液型PA一共19株,占23.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2株,占14.6%,产C类头孢菌素酶(AmpC)5株,占6.1%,产A类碳青霉烯酶2株,占2.4%,产B类碳青霉烯酶即金属酶(MBLs)4株,占4.9%,其中有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3株同时产ESBLs和MBLs。产酶与非产酶组之间的药敏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黏液型PA产β-内酰胺酶以ESBLs为主,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提高。
王巧媚,陆丹倩,赖贵龙,彭明[4](2020)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到的82株黏液型PA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2株黏液型PA中,有63株来自50~80岁人群,占76.8%,9株来自<50岁人群,占11.0%,10株来自>80岁人群,占12.2%;82株黏液型PA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75株,91.5%),其中分离自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1株(4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株(24.0%);12种抗菌药物中,黏液型PA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4%,对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35.4%,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黏液型PA有21株,占25.6%。结论黏液型PA体外耐药率总体不高,其易感人群主要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临床在诊疗时应重视黏液型PA生物被膜的形成诱因,注意加以预防;明确黏液型PA感染时建议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鱼腥草等可抑制生物被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赵则月[5](2020)在《磷霉素联合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体外研究磷霉素(Fosfomycin,FOM)单用及联合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B)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抗菌活性的影响;体内抗菌实验通过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评价FOM单用及联用PB的体内抗菌作用。为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实验室依据。方法:(1)分别测定FOM、PB、多尼培南(Donipenem,DOR)、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及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W)对 117 株 MDR-PA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其中 FOM 的测定方法为琼脂平板稀释法,其他抗菌药物均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5株待测PA对PB的耐药基因。应用96孔板棋盘法测定FOM联用PB对28株MDR-PA的联合抗菌活性,进一步评价两药联合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通过时间-杀菌曲线实验观察FOM联合PB的协同杀菌活性。(2)选取对6株MDR-PA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构建细菌生物膜模型并采用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评价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及FOM单用和联用PB对生物膜的作用效应。(3)建立粒细胞减少小鼠MDR-PA感染的急性肺炎模型,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切片及细菌菌落计数情况来评估两药单用及联用的体内功效。结果:(1)受检的117株MDR-PA大部分对DOR、CRO、LEW三种抗菌药物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三代头孢菌素CRO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LEW,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DOR耐药率为74.36%,FOM的敏感率为88.03%,PB表现出最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4.02%,仅有5株从表型和基因型均对PB表现为耐药。对28株MDR-PA进行FOM与PB的联合应用后,大多数表现出协同作用,没有拮抗作用。时间-杀菌曲线研究显示,FOM和PB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和杀菌活性,在0.5×MIC和1×MIC药物浓度下的杀菌活性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且在与FOM联合应用后PB的再生现象均受到抑制。(2)所测6株细菌均能形成生物膜,在MDR-PA生物膜载体中经FOM和PB单药作用24小时后,生物膜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测得的OD值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药联合处理组OD值与各单药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3)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FOM+PB组合较单药组的组织肺泡壁、支气管等结构清晰,未观察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研究证实了 FOM和PB组合对MDR-PA具有体内和体外协同增效作用,并协同抑制MDR-PA产生的致病性生物膜。这些研究将为MDR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王巧媚,陆丹倩,彭明,邓冲,邓聚辉[6](2020)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将送检的各类样本中分离到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在24 h、48 h、72 h时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结果:8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是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91.5%,尿液占6.1%,血液占1.2%,分泌物占1.2%;24 h与48 h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与72 h药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较慢,药敏结果的判读应延长至48 h后。
高光娟[7](2018)在《济南某医院住院病人中主要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科室病人中采集的各类标本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规范合理选用提供科学指导与实验依据,降低耐药菌的发生机率,有效控制临床感染,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13年~2016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有科室住院病人的尿液、分泌物、痰液、渗出液、血液、穿刺引流液、脓液、咽拭子各类标本共计13714份,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的初步接种培养与分离,然后利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同时进行药敏分析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09年判断标准,即依据各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来分析菌株的敏感性。所有数据均用SAS9.1软件数据包进行处理。结果1.标本来源及分布(1)标本种类尿液5250份、痰液4614份、渗出液1114份、脓液891份、穿刺引流液636份、分泌物477份、血液477份、咽拭子255份共计13714份。(2)时间分布1~3月2947份;4~6月3208份;7~9月3871份;10~12月3688份。2.病原菌检出情况(1)病原菌检出13714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880株,首先革兰阴性菌最多,共计2772株,占71.4%(2772/3880),其中前三位是大肠埃希菌(899株),肺炎克雷伯菌(461株)和铜绿假单胞菌(411株)。其次为革兰阳性菌770株,占19.8%(770/338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48株)较多。真菌338株,占8.7%(338/3880),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三类致病菌的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主要致病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中,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中最大,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小的为鲍曼不动杆菌。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检出率及流行病学特征(1)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6%(899/13714),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占16.2%;痰液标本和尿液标本中检出最多,分别占42.2%和31.6%,其时间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7~9月份采集的标本中检出较多,近四年来的检出率分别为:2013年7.1%,2014年6.0%,2015年8.2%,2016年5.4%,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3.4%(461/13714),在重症医学科检出率较高,占18.0%,主要存在于痰液和尿液标本中,分别占54.7%和26.9%,其时间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检出较多,且近四年来检出率总体有所下降,分别为 2013 年 4.4%,2014 年 3.1%,2015 年 3.9%,2016 年 2.0%。(3)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0%(411/13714),科室分布中重症医学科为主,占28%;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最多,检出率为37%;其时间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检出较多;近四年来的检出率分别为2013年4.1%,2014 年 3.1%,2015 年 2.8%,2016 年 2.2%。4.三种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这两种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代头孢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85%。(2)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接近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耐药率为9%;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7%,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0%和23%。结论2013年~2016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病人中三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主要科室分布是呼吸科,以痰液和尿液标本检出最多;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以痰液标本中检出最多。这三种菌耐药性相对稳定,在临床用药时应以药敏试验为指导,应用耐药率相对较低的药物,同时应加强监控细菌耐药性力度,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避免产生多重耐药菌株,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
潘俊均,修宁宁,邓沛汶,庄云菁,朱雪云,温海生,隋洪[8](2018)在《某地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本地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与药物敏感性的差别,为临床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出88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和320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的体外药敏结果相比较敏感,尤其是多黏菌素B,碳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黏液型与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间的差异性,根据药敏结果,可以为医院感染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提供可靠依据。
庞彩莲[9](2017)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对该院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培养出的7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同时进行K-B法和MIC药敏试验,在35℃培养48h后读取结果,K-B法手工正确测量抑菌环直径,MIC法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读取。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中,除全耐药的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舒巴坦两种全耐药外,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两种方法相差小于5%,其余结果相差在10%左右,MIC法普遍比K-B法敏感性高。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派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敏感率为88%96%,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50%80%。结论 K-B法在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MIC法更稳定、更可靠。在日常检测工作中选择K-B法检测更合适。
谢银[10](2016)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B法分别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对哌拉西林和复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91.9%,对头孢吡肟和舒普深的敏感性为92.9%,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3%、93.7%、87.1%、87.1%。结论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敏感性较强,且明显强于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但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有生物膜的影响因素,使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药物与能抑制细菌表面生物膜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二、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某三甲医院2016年-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常用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耐2类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非2类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药敏鉴定方法 |
1.4 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
1.4.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
1.4.2 C类头孢菌素酶(AmpC)检测 |
1.4.3 碳青霉烯酶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82株黏液型PA的药敏情况 |
2.2 82株黏液型PA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及药敏结果比较 |
2.2.1 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 |
2.2.2 产酶与非产酶组的药敏差异 |
2.2.3 各产酶株的药敏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4)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菌株分布情况 |
2.1.1 标本来源分布 |
2.1.2 标本性别及年龄来源分布 |
2.1.3 标本临床诊断分布 |
2.2 药敏试验结果 |
3 讨论 |
(5)磷霉素联合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磷霉素联合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和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4 抗菌药物的配制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接种 |
2.2.2 细菌的冻存 |
2.2.3 菌液的制备 |
2.2.4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2.2.5 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检测 |
2.2.6 联合药敏试验 |
2.2.7 时间杀菌曲线实验 |
3 判读标准和实验结果 |
3.1 判读标准 |
3.1.1 最低抑菌浓度的判定 |
3.1.2 联合药敏实验结果的判定 |
3.1.3 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结果的判定 |
3.2 实验结果 |
3.2.1 最低抑菌浓度实验结果 |
3.2.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3.2.3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3.2.4 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磷霉素联合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生物膜的体外作用效应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药品及培养基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膜形成能力实验 |
2.2.2 体外生物膜协同测试 |
3 实验结果 |
3.1 MDR-PA分离物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
3.2 FOM/PB对MDR-PA生物膜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磷霉素联合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急性肺炎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与生长条件 |
2.1.2 实验动物 |
2.1.3 抗菌药物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悬液的制备 |
2.2.2 急性小鼠肺炎模型的建立 |
2.2.3 抗菌药物对急性肺炎小鼠的体内联合效应研究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表现 |
3.2 小鼠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 |
2.2 不同时间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7)济南某医院住院病人中主要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某地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与采集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9)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厄他培南体外干预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 赵立维.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龚丽英. 山东大学, 2021(12)
- [3]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及耐药性研究[J]. 王巧媚,陆丹倩,赖贵龙,彭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13)
- [4]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J]. 王巧媚,陆丹倩,赖贵龙,彭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5)
- [5]磷霉素联合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D]. 赵则月. 郑州大学, 2020(02)
- [6]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研究[J]. 王巧媚,陆丹倩,彭明,邓冲,邓聚辉. 吉林医学, 2020(01)
- [7]济南某医院住院病人中主要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D]. 高光娟. 山东大学, 2018(01)
- [8]某地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潘俊均,修宁宁,邓沛汶,庄云菁,朱雪云,温海生,隋洪.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01)
- [9]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比较[J]. 庞彩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05)
- [10]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 谢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