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

无声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

一、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烁[1](2021)在《解析《无耻混蛋》中的戏剧张力》文中研究说明戏剧冲突是电影艺术魅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剧烈的戏剧冲突并不总是以尖锐的语言碰撞、剧烈的身体冲突为表现形式。成熟的剧本创作者往往善于在剧作中通过平淡甚至其乐融融的表象剧情传达暗流涌动、张力极强的人物冲突。这种冲突感通常是以人物的"潜沟通"塑造的,这种手法比直接具象的冲突表达方式高级,更加震撼人心。本文以电影《无耻混蛋》中的三个经典场景为例,剖析通过"潜沟通"制造戏剧张力的技巧和原理。

冯晶[2](2021)在《“抒情传统”视野下的汪曾祺戏曲创作》文中研究指明自陈世骧于1971年提出中国“抒情传统”一论以来,这一学说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复杂的学术谱系,其后被王德威转化为对“现代抒情主体”之历史丰富性的展示,引入现代文学视野当中。作为现代抒情小说的承续者,汪曾祺并未出现在王德威“史诗”与“抒情”的构架中,而事实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抒情传统”的赓续和扩展,汪曾祺是绕不开的人物。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汪曾祺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小说和散文,而他的戏曲创作作为五十到八十年代最主要的文学实践却鲜有人问津,汪曾祺延续了现代抒情小说传统这已是学术界共识,作家创作本身便具有整体性,小说、散文的创作风格不可避免地被移植到戏曲作品中,并且由于戏曲特殊的创作背景,其中所体现的“抒情传统”更为复杂,由此,在“抒情传统”视野下对汪曾祺戏曲创作进行研究自然也是必要的。在此论文中,笔者将以汪曾祺的戏曲文本为中心,以陈世骧提出并由王德威引入现代文学中的“抒情传统论”为视野,综合分析汪曾祺戏曲创作内容方面对“诗”与“史”的融合及其文本形式所体现出的跨文体抒情特征,并在汪曾祺“京剧现代化”实践和现代“被压抑的抒情传统”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戏曲现状和发展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绪论部分主要是汪曾祺选择戏曲创作的原因及学术界目前对其戏曲创作的研究概况,在最初与戏曲结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汪曾祺的创作转型背后既有早期教育环境的原因,也显露着时代转变的症候,同时在传统戏曲在现代冲击下而日渐衰落之时,以文人的高度自觉为“戏曲现代性”的发展所做出的改良探索。第一章主要是对汪曾祺戏曲创作与抒情传统关系的分析。首先汪曾祺作为一个自觉的文体家,一直尝试从文体自立的观点出发,将剧本变成和小说、散文、诗歌一样的抒情文学;其次,戏曲本身作为植根于抒情诗土壤上的传统艺术,其本质与内涵正与中国抒情传统一脉相承;最后,在汪曾祺个人主体与时代的碰撞中,戏曲作为其“心理宣泄”的窗口和“自我疗救”的药方,具有王德威笔下“抒情与史诗”的辩证内涵。第二章是从内容入手分析汪曾祺戏曲创作的抒情传统,也是对第一章第三节(“在‘个人’和‘历史’之间”)的延伸和细化,主要选取了四部与时代变迁相关的戏曲文本进行细读,结合汪曾祺个人经历,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汪曾祺剧本创作或改编所表现的抒情内涵。第三章是从形式入手对汪曾祺戏曲创作的抒情传统进行分析,通过对汪曾祺戏曲创作在“人物”“语言”“情节”三方面所显示出的跨文体实验的探究,进一步审视其剧本的审美内涵。第四章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困境进行求索,这部分联系汪曾祺在“内容”“形式”两方面的创作理论,并结合当下历史环境,对“戏曲现代性”问题进行思考。余论部分主要从汪曾祺“最后一位士大夫”和“京派最后一个文人”这两个称号入手,分析其对“人道主义”和京派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抒情传统”早已熔铸在汪曾祺个人的主体精神之中,大大拓宽和延展了现代文学抒情传统的内涵。

李东明[3](2020)在《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之柔性嬗变及其应对》文中指出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通过柔性嬗变以不断适应政治环境,呈现出内容生活化、手段巧妙化、传播隐性化等病征,反映出政治虚无主义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和存活力。需要清醒认识政治虚无主义无论如何变换样态,其虚无信仰、虚无人民、虚无党的领导的实质与危害却未曾丝毫改变。因此,根据政治虚无主义的新样态新特征新动向,提出应对之策,筑起抵御政治虚无主义的钢铁长城,从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风险。

孙洲[4](2019)在《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文中认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相较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三大不同症候:一是议题设置上强化生活化、大众化议题;二是虚无手法上惯用隐性化、中性化、感性化等软性方式;三是内容呈现上与景观媒介融为一体,并借助于网络平台隐蔽化、碎片化散播。虽然其在表象上更为含蓄和隐晦,但本质上的意识形态性并没有丝毫弱化。其沿着"虚无——颠覆——重构"的逻辑递进关系,以摧毁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根基为逻辑起点,以瓦解执政合法性基石为逻辑展开,最终妄图达及资本主义制度普世化的逻辑归旨。因此,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系统批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其进行"整体解蔽",从而扞卫历史的本真之貌。

李奕源[5](2016)在《重复:由四个文本看杜拉斯小说的艺术》文中研究表明“小说与重复”作为一个文学命题日益被关注。在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文本中,重复亦是一个显着的特征。作家先期小说文本的重复艺术主要体现为某些意象、细节、事件等在同一个或不同文本间的反复出现,以《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为代表。该文本与布朗肖的《等待,遗忘》出版于同一年,其中某些哲学观念相互呼应,阐释了等待的运动性、等待与欲望和死亡的联系。该文本之后,杜拉斯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实验性的小说文本,其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大量的语句重复现象的出现便是其变化之一。近三万字的文本《阿巴恩,萨巴娜,大卫》仅用四百多个不同的单词写成,其中语句重复的表现形式、关键词重复都独具杜拉斯特色。在作家转向十年的电影、戏剧创作再次回归到小说的时候,写下《坐在走廊里的男人》。该文本蕴含的繁复交错的重复意象,将其主题指向一种极端的男女爱欲。以其为界,杜拉斯笔下指涉爱欲主题的文本被划分为前后两类,各类中重复出现的事件、空间均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重复艺术的角度看,该文本成为杜拉斯小说文本体系的转折点。到了晚年,杜拉斯创作了《中国北方的情人》,对早些年的《情人》、先期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情人事件”进行重述,同时作家还通过拼贴、注解的互文性手法再现其他文本中的细节。这三个文本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互文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归因于作家不同写作动机的转化和解构手法的运用。上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展示了杜拉斯小说文本中重复艺术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从整体上看,其重复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可归结为两点:一是作家在文本中不断复现、又不断打乱自己的生命痕迹;二是以杜拉斯式的互文性和“纯粹回忆”构建起自己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文本之源。而这两点,与杜拉斯建构文本的虚构权威的话语策略密切相关。

刘晋晋[6](2014)在《图像与符号 ——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哲学中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符号学随之兴起。在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理论中,符号学成为了重要的方法论。但是形象或图画是否是一种符号这一问题还未被充分解决。在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图画转向和图像转向的提出,语言学转向和符号学转向被抵制,形象研究中的反符号学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焦点。在这种思潮之下,形象不是被看做一种特殊的符号,而是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和自治的身份。本文意在澄清符号和形象之间的关系,并期望这种澄清能有助于解答“什么是一个形象?”这个基本的艺术理论和形象研究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细读并分析了潘诺夫斯基、夏皮罗、马林、圣-马丁等早期的和结构主义的符号学艺术史家的相关着述。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符号学艺术家诺曼·布列逊的理论发展以及前辈理论家对他的影响;当代最重要的视觉符号学和文化批评学者米克·巴尔的《阅读“伦勃朗”》及其后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以及二人在艺术史界激起的争论。第三部分分析和对比了米切尔、波姆等人的图画转向和图像转向,以及埃尔金斯的反符号学研究。通过调查符号学艺术史和反符号学研究双方的学术史,本文提出符号在形象中的存在依赖于观者主观的授予。人可以把形象看做符号,也可以拒绝符号学视角,把形象看做自身的在场和呈现。由此本文对艺术理论、文学理论和哲学中的一些流行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评估和批评。

孟晓红[7](2013)在《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阈下的《荷兰人》》文中研究指明着名的非裔美国剧作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伊玛目·阿米利·巴拉卡,是美国黑人戏剧和美国黑人艺术运动的先驱和积极倡导者。他的代表作《荷兰人》倡导了民族身份和自我实现的主题,为巴拉卡赢得了奥比奖,并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这部戏剧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描述了一位中年白人妇女和一位黑人青年在地铁从相互调情到产生争执,最后黑人被白人无情杀害的过程。巴拉卡向我们呈现了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黑人所遭受的社会不公和偏见。与巴拉卡的其他作品一样,在该剧中,他积极主张黑人联合起来,为获得平等的民主权利而战。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期,它打破了传统的把对话囿于修辞学的观点,把对话确立为一种说话者和听者、作者与读者不同观点间相互交流、争论、创造的过程。论文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如“他者”、“大型对话”、“微型对话”、“未完成性”等,探讨《荷兰人》的革命主题和组织结构,分析巴拉卡的民族意识和革命主张。论文除引言与结论部分外,分为四章。引言部分概述了剧作家伊玛目·阿米利·巴拉卡以及他的主要作品,介绍了国内外对《荷兰人》的研究现状,并点明该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发展和理论的主要概念作了介绍。巴赫金将对话从修辞学的领域解放出来,从具体对话中提取出了富于交流精神的“对话性”的概念,并重新确立了一种说话者与听者的平等对话关系。“他者话语”的出现为对话的进行提供了前提。而对戏剧中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两种模式的分析,则探讨了戏剧的组织结构和主人公意识的发展。另外,未完成性和潜对话赋予了复调型作品开放性的特征。第二章从对话基础和对话目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荷兰人》中人物间不同层次的差异,以及他们进行对话的意图。作为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卢拉和克雷在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和文化意识上的差异,为对话的进行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语言争执现象正是双方试图合理化己方文化信仰、排斥对方信仰的表现。第三章在对话的两种模式之内,分析了《荷兰人》的组织结构和人物意识的发展。从大型对话的角度分析卢拉和克雷从调情到斗争的过程,论文揭示了双方心理活动的发展。而微型对话反应了克雷代表的非裔美国民众的斗争意识和革命激情。第四章运用未完成性和潜对话的概念,解读了《荷兰人》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分析卢拉和克雷变幻莫测的人物形象、语言的未完成性以及巴拉卡的潜对话,论文揭示了《荷兰人》的深刻现实意义。最后是结论部分。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角度解读巴拉卡及其剧作《荷兰人》,能更好地探讨戏剧中的对话性、对话关系、未完成性等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应该摒弃文化歧视和文化压制的态度,将差异付诸对话,有效地解决文化争端的问题。

杨霞[8](2010)在《《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地理学与文化研究诸学科呈现出交叉互渗的态势。跨学科的空间视角也逐渐为许多研究领域所采用。文学地理学,特别是我国不同民族、不同语种文学之间的多元、平行、互动的比较研究,为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多民族文学关系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本文以阿来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为个案,以小说文本的空间因素和文化多样性研究为切入点,以空间理论和“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等理论作为基本方法论,主要采用个案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辅之以田野调查、作家访谈与文献资料的整合,将作家研究与作品研究相结合,解读和阐释阿来及其文学创作。《尘埃落定》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理和文化的过渡地带,这个独特的地理空间,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合交融地带。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在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多维的、立体的混合空间。从文学与文化空间关系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具有文化人类学意义和文学生态学意义的多元文化生态区。本文力图在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其所处的族群、地域、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立足空间理论和多元文化平行互动理论,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化、语言、叙事、社会、政治的多维视角出发认识作家,解读文本。《尘埃落定》表层叙述的是麦其土司家族覆灭的故事,其深层叙述则呈现了特殊历史境遇下藏民族广大地域空间中的特殊区域——“嘉绒藏区”——一个汉藏结合部的藏族山地农区特定的族群历史和文化变迁,以及个体生命与群体归宿的精神困惑。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作家的成长地与文学发生地出发,分析了“嘉绒藏区”的地理空间与历史文化空间对阿来创作的决定意义,并对阿来的文学创作经历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嘉绒藏区的地理空间及其自然脉息是构成阿来精神世界的基础性因素,并铸造了阿来的空间感与空间意识。嘉绒藏族的族群史、宗教史,以及民间文化资源对作家阿来的成长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章探寻了阿来的多元文化身份与其空间背景的密切关联,以及文化身份对作家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血缘和族别是身份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无法回避的两个核心问题。作为“嘉绒藏人”,阿来始终要面对族群——文化身份认同的尴尬与困惑。在《尘埃落定》中,阿来以隐含的方式,通过有着混杂血统的“傻子”少爷的反复质疑,对这种困惑与焦虑做了深刻地展示。第三章“第三空间语言”是对“第三空间”概念的延伸。笔者使用“第三空间语言”这个概念,意在立足于两种语言文化空间的交叉或中间地带,阐释、解读身处地理和语言文化过渡地带的作家在跨语言、跨文化创作中的多语言混合现象。第四章分析了《尘埃落定》独特的复调叙事视角。作品采用的是一个主人公以不同的声音自问自思的对话式叙事。从根本上看,复调的核心是多元价值观、多重独立思想的平行并存。这恰恰切合了阿来所经历的这个世界的多元、暧昧、模糊的状态。第五章,探讨了《尘埃落定》与多元文学文化传统的关系。阿来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文学文化元素共存杂糅的特点,阿来不仅承袭了藏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学文化传统,也深受汉语文学传统以及世界文学特别是美国黑人文学、美国南方文学、拉美文学的影响。

刘能军[9](2003)在《语境适应对话语理解的影响》文中指出语境是当前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古今中外,人们对语境的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境,而且也同时在做适应语境的工作。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也日益把语用学,尤其是语境适应理论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便是口头语言的交际能力和书面语的理解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过程离不开话语所处语境条件,否则语文教学就失去了一个根本的支撑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从谈起。 本文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语境的含义作了概要分析。对语境的构成进行了分类,力图使之有序化,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语境的本质。另外,本文对古今中外的语境适应理论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提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和借鉴。最后,本着以教学为出发点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语境构成因素中,本文着眼于语境在理解中的活动形态和功能,从外显性和内隐性语境两个角度,以中学语文课文为语料,分析上下文、语用的时间、地点、话语语体以及主体的背景知识、文化环境、民族心理等因素对话语理解的影响,说明语境适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论证语境适应规律对话语理解、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黄曦耘[10](2001)在《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文中提出潜对话的涵义性依赖于语境。通过制造对话和潜对话之间的语义差异强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暗示 ,并使读者承受到基于想象的心理张力 ,这是潜对话最有价值的审美功能

二、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1)解析《无耻混蛋》中的戏剧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耻混蛋》剧情简介及研究主题
二、片段解构
    (一)法国农场
    (二)巴黎餐馆
        00:55:30-00:56:18
        01:00:14-01:00:51
    (三)那丁酒吧
三、解构分析
四、提出问题
五、理论依据
六、深入解析

(2)“抒情传统”视野下的汪曾祺戏曲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肇始:耐人寻味的起点
        0.1.1 “纯粹偶然”的结缘
        0.1.2 时代氛围的使然
        0.1.3 戏曲改良的自觉
    0.2 回顾:汪曾祺戏曲创作研究动态
        0.2.1 汪曾祺戏曲创作与小说的亲缘性研究
        0.2.2 汪曾祺戏剧观研究
        0.2.3 汪曾祺京剧剧本的研究
第一章 探源:汪曾祺戏曲创作与抒情传统之关系
    1.1 “汪式文体”与抒情传统的承续
        1.1.1 “抒情传统”谱系及其发展困境
        1.1.2 汪曾祺的抒情建构
    1.2 “诗本体”与“情本体”的俗成
        1.2.1 戏曲文化与“诗的传统”
        1.2.2 戏曲的“抒情”本质
    1.3 在“个人”与“历史”之间
第二章 “在叙事中抒情”——剧本内容的历史投影
    2.1 《范进中举》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实施
        2.1.1 边缘化的读书人
        2.1.2 “暴力”压制下的“面子”
    2.2 《沙家浜》与“革命样板戏”的实践
        2.2.1 “红色抒情”与乌托邦想象
        2.2.2 民间文化改写的失度与适度
    2.3 《一捧雪》与“人道主义”的张扬
        2.3.1 奴性的遗传
        2.3.2 “人”的重构
    2.4 《大劈棺》与“文学主体性”的倡导
        2.4.1 “禁欲”的反思与疗救
        2.4.2 个人意志的自由抒写
第三章 “用抒情的笔触叙事”——创作形式的文学折射
    3.1 人物的多元性格
        3.1.1 复杂的心理刻画
        3.1.2 “正邪两赋”的人物性格
    3.2 语言的抒情意味
        3.2.1 贴合人物情绪的唱词
        3.2.2 古典诗词的点化
        3.2.3 民间俗语的巧用
    3.3 情节的日常氛围
        3.3.1 矛盾冲突的淡化
        3.3.2 细节艺术的强调
第四章 求索:中国传统戏曲的现代性思考
    4.1 传统与现代的纠葛
        4.1.1 现代抒情的异质与可能
        4.1.2 “场上之作”与“案头之曲”的悖论
        4.1.3 传统戏曲发展困境
    4.2 传统戏曲的现代性探索
        4.2.1 何谓戏曲现代性
        4.2.2 内容的现代性立场
        4.2.3 形式的现代性表达
余论:“人间送小温”——“抒情”的和谐与温情
    1.“最后一位士大夫”与抒情的人道主义
    2.“京派最后一个文人”与人文精神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之柔性嬗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柔性嬗变之诱因
    (一)委曲求全的策略转向
    (二)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
    (三)自我续命的迫切需要
二、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柔性嬗变之病征
    (一)内容生活化
    (二)手段巧妙化
    (三)传播隐性化
三、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柔性嬗变之危害
    (一)虚无信仰:弱化思想基础
    (二)虚无人民:消解政治根基
    (三)虚无党的领导:软化政治保障
四、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柔性嬗变之应对
    (一)增强政治辨别力和斗争意识,牢筑抵御政治虚无主义防线
    (二)聚焦社会现实和破解社会难题,增进民众政治认同
    (三)加强网络舆论治理,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4)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出场语境
    (一)现实语境:以退为进的策略应对
    (二)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感性化转向
    (三)理论语境:虚无主义消亡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多元症候
    (一)议题设置生活化:以生活之题吸大众之睛
        1. 迎合热点,制造“爆点”型。
        2. 以小见大,炒作“卖点”型。
    (二)虚无手法软性化:以软性之法遮硬性之体
        1.“隐而不显”的隐性化手法。
        2.“含糊其辞”的中性化手法。
        3.“以情动人”的感性化手法。
    (三)内容呈现隐蔽化:以隐性之形散虚无之果
        1.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图像等景观媒介互交互融。
        2.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网络新媒体平台隐蔽散播。
三、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之政治实质
    (一)虚无历史:摧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根基
    (二)颠覆历史: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石
    (三)重构历史: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普世化和永恒化
四、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举措
    (一)增强鉴别力和批判力,清除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1. 学术界、舆论界要加强研判,揭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貌。
        2. 大力开展党史国史的教育,清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二)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三)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完善信息传播的法制建设

(5)重复:由四个文本看杜拉斯小说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内在构思”与重复
    第一节 等待与“墨之花”
        一、作为重复意象的紫丁香及其象征意义
        二、行为序列的重复与等待的运动性
    第二节 无法遗忘的等待
        一、被遗忘之物与细节描写的重复
        二、欲望中复现的“费德尔式焦虑”
第二章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言语与重复
    第一节 语句重复的“共震”效果
        一、语句的二度重复及其作用
        二、语句的多度重复及其作用
    第二节“静默”:关键词重复
        一、文本自重复生长的“胚胎”
        二、关键词重复的意指:痛苦
第三章 《坐在走廊里的男人》:类型转折与重复
    第一节 光色交错中复现的爱欲主题
        一、反复出现的“明/暗”对比与性别对立
        二、象征虚弱男性的“暗紫色”
    第二节 爱欲主题的类型转变
        一、由重复的通奸事件到重复的开放式情欲
        二、由重复的开放性空间到重复的封闭性空间
第四章 《中国北方的情人》:互文性重复
    第一节“情人事件”的重述与动机转换
        一、情人形象与情人关系的流变
        二、“形象”的变化与爱欲言说
    第二节 互文性重复的其他手法
        一、拼贴与注解
        二、解构与新文本建构
第五章 杜拉斯式的重复与虚构权威构建
    第一节 珀涅罗珀织品式的自画像
        一、杜拉斯小说文本的自传性与重复
        二、在真实与虚构间震颤的重述艺术
    第二节 现代女性作家的文本之源
        一、“毁掉写作由来”的杜拉斯式互文性
        二、无意识写作与重复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图像与符号 ——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题解
    第二节 术语说明
    第三节 选题意义
    第四节 研究范围
    第五节 方法论
第一章 早期符号学艺术史
    第一节 潘诺夫斯基与象征
        一、作为象征内容的艺术意志
        二、艺术的阐释、图像学及符号学
        三、潘诺夫斯基与形象
    第二节 夏皮罗的框架
        一、差异的语法
        二、画中题铭
        三、绘画的非模仿元素
    第三节 《诗画》与法国艺术符号学研究
        一、穆卡罗夫斯基与艺术符号学
        二、克里斯特娃与颜色
        三、路易斯·马林与再现之再现
    第四节 圣-马丁与《视觉语言的符号学》
第二章 新艺术史
    第一节 布列逊的研究
        一、《语词与图像》:形式主义的双重化妆
        二、《视觉与绘画》:影响的焦虑
        三、从视觉性到视觉文化研究
    第二节 米克·巴尔的“伦勃朗”
        一、理论概述
        二、回应社会问题
        三、图像志,现实主义与不协的细节
        四、米克·巴尔与视觉符号学
    第三节 《符号学与艺术史》及其争议
        一、艺术史的符号学转向
        二、争论
    第四节 米克·巴尔与布列逊的近期视觉符号学研究
        一、布列逊的《前言》
        二、米克·巴尔的近期研究和影响
第三章 反符号学理论
    第一节 米切尔的后符号学
        一、语词与形象
        二、图画转向
        三、元图画
        四、生物图画
        五、形象-图画关系
    第二节 埃尔金斯的反符号学
        一、反符号学与图画的标记
        二、埃尔金斯与米克·巴尔的争论
        三、细读的不可能性
        四、形象领域的三分法
    第三节 波姆的图象科学
        一、图象的回归
        二、图像转向与图画转向
        三、图像差异
        四、在场与图象的生命
        五、贝尔廷的图象科学及其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译名对照表
附录:2、图表目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7)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阈下的《荷兰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ialogism of Bakhtin
    1.1 Dialogue and Dialogicality
    1.2 The Basis of Dialogue: Other's Discourse
    1.3 The Modes of Dialogue: Great Dialogue and Microdialogue
    1.4 Unfinalizability
Chapter Two Two Voices from Lula and Clay
    2.1 Clay as an "Other" in a White-dominated Society
    2.2 Respective Purpose of Dialogue
Chapter Three Two Modes of Dialogue in Dutchman
    3.1 Great Dialogue: From Flirting to Battling
    3.2 Microdialogue: Clay's Manifesto
Chapter Four An On-going Dialogic Process
    4.1 Unfinalizability of Dialogue
    4.2 Potential Dialogu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8)《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空间视野下的《尘埃落定》
    二、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尘埃落定》
    三、《尘埃落定》研究综述
    四、研究意义、方法
第一章 嘉绒藏区地理文化空间与阿来其人其作
    第一节 嘉绒藏区地理空间
    第二节 嘉绒藏区历史文化空间
    第三节 阿来其人其作
第二章 《尘埃落定》与文化身份寻踪
    第一节 文化身份与“ 流浪”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寻根”
    第三节 文化身份建构
第三章 《尘埃落定》的“第三空间语言”特征
    第一节 “第三空间”与“第三空间语言”
    第二节 嘉绒藏语——“第三空间语言”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第三空间语言”特征
第四章 《尘埃落定》的复调叙事
    第一节 复调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复调叙事方式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狂欢化书写
第五章 《尘埃落定》与多元文学文化传统
    第一节 《尘埃落定》与藏文学文化传统
    第二节 《尘埃落定》与汉文学文化传统
    第三节 《尘埃落定》与世界文学传统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1 阿来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阿来照片
    附录3 阿来作品照片
    附录4 中国藏地三区分布图、嘉绒藏族分布图、“藏彝走廊”图
    附录5 嘉绒藏区田野调查图片资料

(9)语境适应对话语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一、 正确语言运用和语境的关系
    二、 正确认识构成语境的基本因素及规律
    三、 正确认识语境适应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 国内外的语境适应理论概说
    一、 我国的语境适应理论
    二、 国外学者的语境适应理论
第三章 语境适应对话语理解的影响
    一、 话语理解的语境策略
    二、 外显性语境的影响作用
    三、 内隐性语境的影响和作用
结束语

四、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析《无耻混蛋》中的戏剧张力[J]. 李烁. 品位·经典, 2021(18)
  • [2]“抒情传统”视野下的汪曾祺戏曲创作[D]. 冯晶. 山西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政治虚无主义之柔性嬗变及其应对[J]. 李东明. 思想教育研究, 2020(11)
  • [4]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J]. 孙洲.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1)
  • [5]重复:由四个文本看杜拉斯小说的艺术[D]. 李奕源.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图像与符号 ——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D]. 刘晋晋.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7]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阈下的《荷兰人》[D]. 孟晓红. 郑州大学, 2013(11)
  • [8]《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D]. 杨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9]语境适应对话语理解的影响[D]. 刘能军. 江西师范大学, 2003(02)
  • [10]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J]. 黄曦耘.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6)

标签:;  ;  ;  ;  ;  

无声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