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购买果树苗要注意十点(论文文献综述)
杜鸿[1](2021)在《第三方》文中研究表明一荞香村都三月中旬了,春寒还没有退下去的意思。掖在四个大男人心底的诗和远方,全被这春寒冻得片甲不留。荞香村的夜本来就和油墨一样。嫩怏怏的太阳,还没完全从对面山顶的大龙坪落下去,油墨就迫不及待从紫砚山上往下灌。山底的马渡河,孕育了一整天的水雾,仰仗着峡谷的庇护,带着反抗的意思,拼命往紫砚山上铺,但是仍然赶不上油墨下垂的速度。很快,整个荞香村就被油墨胶住了,寒气也随之把村子裹得密不透风。刘西学、曾想鱼、芦清泉和我,
李京泽[2](2020)在《《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以《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一书为基础撰写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的作者为自然纪录片制作人朴洙容,他是世界上拍摄到野生西伯利亚虎家庭的第一人。该书是朴洙容所拍摄的纪录片《西伯利亚虎三代之死》的文字衍生品,由韩国金宁出版社于2011年9月10日负责出版发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此书为纪实动物文学作品,是对一只叫做血腥玛丽的雌虎家族三代进行观察的记录,也讲述了乌苏里土着民把西伯利亚虎当作神信奉的故事。全书共计435页,内容分为五章,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一章《血腥玛丽》、第二章《森林之神——阿姆巴》、第三章《相遇,还有离别》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翻译,原文为294页,共计126460字,译文总计116573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介绍,阐述翻译重点及难点;第三部分为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具体说明译前分析与准备、报告撰写流程;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翻译案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词层、句子层进行,词层翻译则分别根据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语义对应理论应用了音译法与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依据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采用了加词法和减词法;句子层翻译以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了移位法与替换法,并选取翻译文本中的典型例句,理论结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介绍了笔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自然纪录片类文本的实践报告,可以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翻译能力的同时,为日后翻译相同文本类型的译者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也期待通过笔者翻译的文本内容,为国内拍摄自然与动物纪录片的业内人士、关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与读者、对韩国动物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陆赏铭[3](2020)在《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计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计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自己的生存需求。在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时,出于自身生存及发展的考虑,人们通常会改变原有的生计方式。为深入研究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与产生原因,以及探讨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耿马华侨农场为调查点开展研究。耿马华侨农场前身为原国营耿马农场、咖啡农场、云丰农场三个农场组成的新国营耿马农场,1978年接收并安置从越南回来的归侨之后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归侨进入农场之后,由于身份的转变,其个体化的生计方式统一为农场集体化的生计方式,因此在后来的发展中,归侨的生计就是农场的生计。在不同时期,其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也不一样,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受到一些内部或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迁。通过研究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及其变迁过程,展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以及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之后发生变迁的过程,说明变迁过程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同时分析影响当地归侨生计变迁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而内部因素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农场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时期来自政策、市场方面的影响,还有当地职工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具体因素共同形成了推动其生计变迁的力量。通过探讨当地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目前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利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去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农场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耿马华侨农场的生计方式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尤其在接纳安置归侨之后,其变迁过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归侨生计方式的变迁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推动了生计方式的转型升级。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包括政策实施与管理方面、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以及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耿马华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基建配套和服务等途径,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摆脱当前困境,进一步打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局面。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娜[5](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刘盈[6](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壤改碱工作与地方社会 ——以文水谢家寨和平遥北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更是着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服务。在此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山西粮棉生产基地的汾河灌区却因盐碱问题造成农业产量不增反降,尤其是麦、棉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种植面积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将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作为实现农业增产的手段,这一手段具体应用到汾河灌区则主要表现为盐碱地的改良。综上,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955)汾河灌区的土壤改良工作是一次农业技术的革新过程,同时因改碱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也是一项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的社会运动。文水县谢家寨和平遥北营村作为汾河灌区较为典型的碱化村庄,1953年被选为改碱基点村成为改碱工作的主要基地。从自然环境来看,二者均有优良的水热条件适合农业种植,但有不同程度的碱化现象,在具体成因上有所不同。从社会环境来看,两地均耕地多劳动力少,历史上耕作粗放没且缺乏良好的引退水渠道,到1953年两村的互助合作运动有了一定发展。综合考虑下组成了土壤改良工作队,并成立了改碱试验工作站专门负责改碱工作。改碱工作人员巧妙地将科学实验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通过开座谈会、树立典型、开办学习班等方法向当地干部和群众介绍先进的改碱思想和改碱技术,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改碱成效;同时在应对改碱试验的理想化与现实不确定性间的矛盾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博弈与调整。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农业耕作、“地方”建设以及管理制度,并随着改碱经验的普及推动了汾河灌区整体的现代化发展。由此,借文水谢家寨和平遥北营两村的改碱工作为切入点来还原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955)汾河灌区改碱工作,并试图窥探地方社会在农业技术等外界因素的介入下而产生的变化,从而将学术视角聚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技术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该次改碱试验工作的研究探讨能够丰富山西地方社会史的研究,也期盼能为日后的农业技术推广和乡村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林云帆[7](2019)在《旅居模式下的养老小镇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大步跨进老龄化社会,到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2.4亿人,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底,老年人口预计达到4.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约27%左右。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需要发展的趋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乎养老方式的问题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抱有美好的期盼,美好的想象必然伴有更高的要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养老方式的结合催生出了旅居养老方式的发展,满足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生活的需求。本文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研究旅居型养老小镇景观设计。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型旅居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特殊性景观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包含老年社会学、景观生态学、园艺疗法等相关理论。首先阐述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及需求,为专项性的养老小镇景观设计提供依据。其次,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观察等方法,论述了我国养老小镇适老化匮乏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逐项分析并对调研区域进行不足总结,为构建旅居型养老小镇景观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最后,通过论述老年人特征、结合老年人需求、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设计方法提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旅居型养老小镇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结合以上原则及策略,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兰河养老小镇项目的实地调研,了解场地历史文脉、区位特点、周围环境等一系列条件,有针对性的设计出与之相符的旅居型养老小镇景观。并为上述原则及策略的实践意义做出有力论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了运用设计的方法让养老小镇景观符合旅居养老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原则及策略,丰富了养老小镇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并带来参考价值。
向涓涓[8](2019)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 ——以三锹人工营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性生态知识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性的总结,是在不断的试误过程中获取的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适应的改造体系。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科学知识一样,都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批判西方科学技术弊端的价值,也有实际应用价值。地方性生态知识在生态保护、资源管理、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人工营林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进行田野调查,阐释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内涵、类型、局限及路径。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指的是扩大地方性生态知识被利用的范围。这不仅包括跨越所处生境与文化去扩大利用,还包括在民族生境及文化内部的利用。为促进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首先应对当前处于劣势地位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进行保护和传承,如固态保护、活态保护或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等等。这是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基础;其次,应通过对地方性生态知识进行提升和创新,获得科学的解释,以促进其与现代科技接轨;再者,地方性生态知识应与现代管理接轨,使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现代管理能够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同时,在提倡地方性生态知识通过共享去扩大利用范围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地方性生态知识具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性和文化归属性;由于建构背景的缘故,地方性生态知识并不完美,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再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共同构成了其共享的局限。因此在对地方性生态知识进行利用时,应反对盲目照搬,提倡谨慎为之。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日益重要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应遵循国际公认的惠益分享制度,以保障地方性知识和相关遗传资源的获取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因利用资源而获得的惠益。
袁绍光[9](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李明奎[10](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提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二、春季购买果树苗要注意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季购买果树苗要注意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方(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2)《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2.3 翻译重点及难点 |
第三章 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 |
3.1 译前分析与准备 |
3.2 报告撰写流程 |
第四章 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 |
4.1 翻译理论的选择 |
4.2 词层翻译案例分析 |
4.2.1 音译法 |
4.2.2 直译法 |
4.2.3 意译法 |
4.2.4 加注法 |
4.2.5 加词法 |
4.2.6 减词法 |
4.3 句子层翻译案例分析 |
4.3.1 移位法 |
4.3.2 替换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B原译文对照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
(二)西南地区边民流动史概况 |
二、学术回顾 |
(一)华侨农场归侨研究现状 |
(二)生计变迁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耿马华侨农场人口源流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第二节 归侨结构 |
第三节 归侨安置 |
第三章 农场归侨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纯农业生产 |
一、粮食作物种植 |
二、经济作物种植 |
三、养殖业 |
四、农业生产设备 |
第二节 华侨农场时期从纯农业到工农业相结合 |
一、产业重心的转移 |
二、制糖工业的发展 |
三、工业技术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混合生计方式 |
一、新作物种植 |
二、农业合作社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第四章 影响归侨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变迁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自然灾害影响 |
三、气候变化影响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市场因素 |
第三节 自身因素 |
第五章 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耿马华侨农场经济发展困境 |
一、政策实施与管理问题 |
二、基建配套与土地问题 |
三、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策 |
一、对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 |
二、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 |
三、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 |
四、完善相关基建配套和服务 |
五、小结 |
结论 |
一、生计变迁是历史发展及选择的结果 |
二、生计变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合力影响所导致 |
三、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壤改碱工作与地方社会 ——以文水谢家寨和平遥北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土壤改良工作队 |
一、汾河灌区 |
二、改碱基点村的确定 |
三、改碱试验工作队 |
第二章 土壤改良工作队的改碱工作 |
一、谢家寨洗碱试验 |
(一)洗碱准备工作 |
(二)洗碱工作的开展 |
(三)洗碱工作的巩固 |
二、北营抗碱经验调查 |
(一)耕作调查 |
1、秋耕调查 |
2、春耕调查 |
3、其他 |
(二)作物栽培调查 |
1、小麦 |
2、棉花 |
第三章 土壤改良与农村社会 |
一、土壤改良与农业耕作 |
(一)灌溉方式的转变 |
(二)种植方法的改变 |
(三)种植结构的调整 |
二、土壤改良与“地方”建设 |
(一)土壤改良与灌区景观 |
(二)土壤改良与人民群众 |
(三)土壤改良与干部群体 |
三、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 |
(一)生产管理组织化 |
(二)生产管理标准化 |
(三)生产管理科学化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旅居模式下的养老小镇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 |
1.1.2 适老景观的需要 |
1.1.3 养老方式改革需要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关联理论支撑 |
1.4.1 老年社会学 |
1.4.2 环境心理学 |
1.4.3 景观生态学 |
1.4.4 园艺疗法 |
1.4.5 康复景观 |
1.5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调研分析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旅居养老模式 |
2.1.2 养老小镇 |
2.1.3 医养结合式养老 |
2.1.4 老年人 |
2.2 养老小镇使用者特征 |
2.2.1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需求 |
2.2.2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需求 |
2.2.3 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 |
2.3 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的景观需求分析 |
2.3.1 自理型老人对景观类型的需求 |
2.3.2 介助型老年人对景观类型的需求 |
2.3.3 介护型老年人对景观类型的需求 |
2.4 调研对象 |
2.4.1 调研对象的选取原则 |
2.4.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2.5 调研方法 |
2.5.1 文献查阅法 |
2.5.2 实地观察法 |
2.5.3 案例分析法 |
2.5.4 问卷调查法 |
2.5.5 访谈法 |
2.5.6 实际案例实践法 |
2.6 调研现状及分析 |
2.6.1 嘉兴市乌镇雅苑养老小镇调研分析 |
2.6.2 开封市龙亭区养老小镇调研分析 |
2.6.3 开封市鼓楼区养老小镇调研分析 |
2.6.4 北京市太阳城养老小镇调研分析 |
2.7 选址景观环境现存问题 |
2.7.1 景观布局不均匀 |
2.7.2 景观元素单一 |
2.7.3 景观未体现适老化 |
2.7.4 损坏及被占用情况严重 |
2.7.5 景观与老年人缺少交互 |
2.7.6 户外缺少无障碍设计 |
2.7.7 环境因素考虑不足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景观设计策略 |
3.1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中景观设计原则 |
3.1.1 可持续性原则 |
3.1.2 舒适性原则 |
3.1.3 无障碍原则 |
3.1.4 安全性原则 |
3.1.5 开放性与易交往性原则 |
3.1.6 人文关怀性原则 |
3.1.7 功能性原则 |
3.2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景观格局营建与规划设计策略 |
3.2.1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场地规划设计策略 |
3.2.2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场地设计区域设定策略 |
3.2.3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场地空间营造策略 |
3.3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户外空间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3.3.1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软质景观设计 |
3.3.2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硬质景观设计 |
3.3.3 照明系统设计 |
3.4 旅居模式下养老小镇空间景观安全性与维护办法 |
3.4.1 车辆通行管理 |
3.4.2 空间环境安全性 |
3.4.3 场地设备维护 |
3.4.4 场地清扫维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应用——以太康县兰河区养老小镇景观设计为例 |
4.1 项目概况及前期调研分析 |
4.1.1 基地气候资源分析 |
4.1.2 基地历史文脉分析 |
4.1.3 基地区位分析 |
4.1.4 基地交通分析 |
4.1.5 基地周围环境分析 |
4.1.6 基地现状分析 |
4.2 基地SWOT分析 |
4.2.1 潜力分析 |
4.2.2 限制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挑战分析 |
4.3 太康县旅居型养老小镇项目设计总则 |
4.3.1 项目设计依据 |
4.3.2 项目设计原则 |
4.3.3 项目设计定位 |
4.3.4 项目设计理念与主题——“道情流水韵,怡养康乐歌” |
4.4 太康县旅居型养老小镇景观总体设计 |
4.4.1 养老小镇空间结构情况 |
4.4.2 养老小镇总平面图 |
4.4.3 养老小镇功能布局 |
4.4.4 养老小镇交通分析 |
4.4.5 养老小镇视线分析 |
4.4.6 养老小镇绿道分析 |
4.5 太康县养老小镇景观分区设计 |
4.5.1 姓氏广场设计 |
4.5.2 滨水景观带设计 |
4.5.3 植物疗养花园设计 |
4.5.4 文化宣传区设计 |
4.5.5 中心住宅区设计 |
4.5.6 商业街区设计 |
4.5.7 农事体验区设计 |
4.5.8 湿地康养区设计 |
4.6 太康县养老小镇景观专项设计 |
4.6.1 植物景观设计 |
4.6.2 动物景观设计 |
4.6.3 水体景观设计 |
4.6.4 消防设计 |
4.6.5 地形设计 |
4.6.6 照明灯光设计 |
4.6.7 服务设施设计 |
4.6.8 健身设施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片索引 |
附录:图表索引 |
附录:《养老小镇景观空间》满意度调查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 ——以三锹人工营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地方性生态知识研究的兴起 |
二、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价值凸显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概念 |
二、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类型及特征 |
三、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价值 |
四、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及其路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文献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 |
一、地形地质 |
二、气候条件 |
三、土壤条件 |
第三节 社会文化 |
一、村寨选址、布局及房屋结构 |
二、民间信仰 |
第四节 人工营林 |
第二章 三锹人工营林的地方性生态知识 |
第一节 三锹人工营林技术体系 |
一、林木生产 |
二、采伐运输 |
第二节 三锹传统营林制度体系 |
一、乡规民约 |
二、林业契约 |
三、宗族文化 |
四、民间信仰 |
第三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类型 |
第一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内涵 |
第二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类型 |
一、根据范围分类 |
二、根据类型分类 |
第四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局限 |
第一节 地域性和文化性 |
第二节 地方性生态知识本身的局限 |
第三节 认识上的偏颇 |
第五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路径 |
第一节 加强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
第二节 与现代科技接轨 |
第三节 与现代管理接轨 |
第六章 地方性生态知识共享的惠益分享 |
第一节 惠益分享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节 惠益分享制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三节 中国地方性生态知识惠益分享的现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春季购买果树苗要注意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方[J]. 杜鸿. 芳草, 2021(02)
- [2]《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京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3]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D]. 陆赏铭. 广西民族大学, 2020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壤改碱工作与地方社会 ——以文水谢家寨和平遥北营为中心[D]. 刘盈. 山西大学, 2019(02)
- [7]旅居模式下的养老小镇景观设计研究[D]. 林云帆.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8]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共享 ——以三锹人工营林为例[D]. 向涓涓. 吉首大学, 2019(03)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