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高梅媛[1](2021)在《《边城》中的牧歌与中国形象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城》具有自身独创性的艺术特征,沈从文在小说中以东方湘西小镇淳朴自然、宁静安闲的生活状态回应着西方文学中牧歌,体现着东方对于现代化的回应。《边城》中塑造了一群纯美善良的人物形象,为读者们勾勒了一幅幅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湘西小镇画面,这些都构成了《边城》在艺术上的独特与成功。
李慧[2](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边城》是沈从文表达“美”和“爱”的文学理想的代表之作,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这部伟大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直至上八十年代国内外“沈从文热”影响下,《边城》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作用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如今《边城》一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人性教育”“文学教育”等教育思想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兴起,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小说文本的深刻认知,这个认知体现在两个方向上的研究,一是对文本阐释及阐释史了解与研究,二是对小说文本教学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运用阐释学理论,梳理《边城》的阐释史,得出有助于《边城》教学的启示,从中摸索出《边城》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围绕着上述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的名家对《边城》的评论与阐释。这部分从《边城》的创作背景、主题、人物、情节出发,综合各家的评述,了解在历时语境中《边城》所呈现的多元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还原一个历史的、立体的、真实的“边城形象”。第二部分是各家《边城》教学的一个具体化的论述,主要从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三个方向上去研究《边城》教学实践与现状,选取了人教版、苏教版、部编版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尽量在掌握了《边城》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边城》的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同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名家的阐释作比较,希望借阐释史作基点,找到阐释史与教学的切合点,借此来拓宽教学视野与思路。第三部分是结合《边城》的阐释史和教学研究,提出《边城》教学的新思路。首先,比对《边城》阐释史与教学史,分析两者互补性内容及其依据,思考如何将《边城》阐释史的合理化内容引入教学实践;其次,根据《边城》所体现的“爱与美”的教育思想,将读、看、编、写、演这五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用《边城》阐释史丰富内容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希望在拓宽现下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
张志成[3](2020)在《关于《边城》中牧歌风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边城》是沈从文的一篇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中篇小说,在1934年首次出版。主要描写的内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所有的故事从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开始,作者在翠翠的情感故事当中充分融入地区的特色,以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充分地展现出来,此外,我们还从故事的细节当中感受到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中,作者充分的融入了湘西地区的各种风格,其中牧歌风格是《边城》的主要特征,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边城》是牧歌式小说的代表。那么本文主要针对《边城》牧歌风格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高爽[4](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徐雨婷[5](2020)在《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文中提出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路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范例,具有多重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立足“发生学”视角,通过“重返历史现场”,追溯时代语境和作家个人境遇的交互影响,将沈从文湘西书写的不同面貌与历史情境联系起来。在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作家自身的认知文化语境中,试图梳理出沈从文的湘西书写在现代性语境中的生成过程。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沈从文研究成果的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撰写本篇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湘西地理文化空间与沈从文的生命体验。从湘西自然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中,追溯沈从文在湘西的生命体验,主要论述湘西空间作为沈从文放置“现代性”张力叙述空间的文化源起。第三部分为湘西书写与1920年代现代语境。沈从文最初以创作融入现代语境,从北大歌谣运动与乡土小说的创作实践中,开掘出湘西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话语资源,并自觉在湘西书写中展现原型湘西的面貌。第四部分为现代性语境下理想湘西的建构。沈从文在现代性语境中反思文学创作,建构自我“乡下人”的身份,并自觉独立于文坛主流话语进行湘西书写,通过开掘湘西“地方性”文化,书写“人性”中生命力的核心动力。沈从文将自我对“现代”的诉求,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从湘西文化与现代的文化肌里中,建构“理想湘西”的书写面貌。第五部分为现代性语境下的现实湘西。以沈从文两次返乡为契机,湘西书写在战时语境下不可避免的转向对现代性的理性反思,随着沈从文对湘西“常”与“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深入思考,开始将湘西书写由边缘放置于时代主流中。一方面,书写出湘西在现代性语境下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中国民族国家”的整体性思考。结语中综合阐述了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的书写,从社会、时代、民族、个人等多重文化肌理中生成而来,随着时代与自身语境变迁,湘西书写也经历了从由“自在”到“自为”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在现代性语境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面向。沈从文在中国文学通往现代文学的艰难进程中,充分自觉地开拓出一条本土化的书写路径。由此探讨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过程,为深化认识湘西书写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视角。从文学生成的层面上来讲,如何将现代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相联系形成生成关照,以及文学如何通过多重文化肌理生成作家对现代中国的文学想象,将是本文在现代性语境下对沈从文湘西书写的生成研究中试图寻找的答案。
邓齐平[6](2019)在《沈从文《边城》与人类情感形式创造》文中指出《边城》研究史显示,无论是"牧歌说"还是"空虚说",观点分歧集中在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上。他们所理解的人性都与沈从文所理解的不同。沈从文所理解的人性是"把道理包含在现象中"的人性,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完整人性。沈从文在《边城》中所创造的人生形式和"爱"的情感形式,具有人类普遍的情感形式意味。《边城》中的人类情感形式创造,具有"人类的文学"的普遍价值和意义。
甘凌博[7](2019)在《诗意的哀歌:试析《边城》审美意境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沈从文是浪漫抒情的乡土叙事模式的代表人物。其代表着作《边城》着力促进"乐园"的建立,在意境建构上展现出田园牧歌气息。在小说悲剧内核的表达上,《边城》表现出较强的诗化色彩,采用弱叙事的叙事方式,通过淡化故事情节的现实冲突,增添大量有益性话语,采取冲突因素的意象隐喻,尽量避免对不和谐因素的直接描述,着力刻画一个"桃源"式的湘西世界。
明晶[8](2018)在《乡关何处—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村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平凹是当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他对于乡村的书写已经长达四十余年。本文以贾平凹小说为基础,将作家早期写作的作品至新世纪以来的作品进行梳理研究,不仅要呈现作家对乡村书写,更重要的是归纳和总结出三类乡村图景,并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作品展开分析。从作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起,作家的写作一直和乡村息息相关,商州是作家的写作根据地,同时地域因素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作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笔下的乡村呈现出三类不同的乡村图景:“牧歌”式的乡村、城乡冲突之下的乡村以及“失去记忆”的乡村。从早期作品中书写美好人性和和谐的乡村生活,到“牧歌”式的乡村逐渐消失;在书写城乡冲突中的乡村时,作家着重呈现出了乡村的弊病和问题,以及对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批判;《秦腔》之后的写作,传统的乡村正在逐渐走向消亡,对土地的背离带来了家园的荒芜,对礼法的漠视带来了秩序的失衡,失去记忆的乡村已经无法成为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通过对贾平凹乡村书写的研究可以看出,作家将乡村想象成精神的家园,作家对人的命运的追问和家园的追寻,实际上都指向了他对于乡村牵扯不断的情感,落叶归根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归,对于作家来说,乡关何处是作家最沉重的追问。
刘莹[9](2018)在《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从文的《边城》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具有诗化风格的小说,在它问世后的八十多年里,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21世纪初,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节选了《边城》的片段,课外阅读中也增添了安排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并将《边城》列入江苏文科高考的名着阅读篇目。但一直以来奉行的传统小说类型化的教学削弱了《边城》独具的诗化风格,它有故事,但是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它有人物,但是人物没有太明显的性格;作者讲故事,写人物主要是为营造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因此教学抓诗化风格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那么美的山水,那么美的风土人物,那么美的人情人性,融合成那么美的诗意湘西。作为教研者,我们有必要结合《边城》的思想艺术价值,思考从语文教学角度切入的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包括三部分。首先,阐明本论文的选题理由,也就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结合语文新课标关于文学教育、文化传播、教材编订等方面的要求,对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进行思考和探索。其次,重点陈述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的研究起点。最后,总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及<边城>的世界影响》)研究作家公众形象和艺术精神溯源,突出强调《边城》的艺术价值是诗体乡土小说的代表。第二章(《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以作品的艺术特色为参照,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当代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复杂叙事的写作训练范本”、“诗意忧伤的审美体验来源”、“展现民俗的社会文化宝库”是本论文探讨的小说《边城》的四个教育价值点。第三章(《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诗化风格》)以“诗化”为关键词,研究了诗化的世界、诗化的意境、诗化的语言、诗化的结构以及诗化生活拂不去的忧郁,在关注小说外表的诗化后,进一步剖析《边城》优美形式掩盖下的忧郁和寂寞,完善对《边城》诗化的整体认识。第四章(《沈从文小说<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与教学案例评析》)尝试以苏教版课文节选为例,既进行文学赏析,也开展名师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将看到,同课异构激发教研火花,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正藉此传播。第五章(《突显诗化风格的沈从文<边城>的教学实践研究》)注重应用研究。该章将综合运用前四章的研究成果,以突显诗化风格为重点做教学设计,并给出《边城》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建议。结语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且再次阐释沈从文《边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张卓亚[10](2016)在《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积极推动文学(文化)外译以促进中外交流,期望实现不同文化的互为参照和补充,从而促进中国以及世界精神文化的发展。该举措引发人们对文学外译模式、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问题的探讨。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9年出版的《边城》金介甫译本契合中外现代化发展语境,被收录在该集团中国文学经典之列。其原因首先在于,该作品的牧歌叙事具有崇高价值,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当下能够触及人类心灵深处;其次因为,金介甫以其早期对沈从文的文史互证研究、跨文化阐发研究、作家作品对比研究为基础,在翻译中对《边城》进行叙事建构(framing narratives in translation):在译作中重新建构牧歌叙事特征,并促使译作叙事参与对译入语社会现实的建构。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设定闭合地点、创造回环时间节奏、降低故事发展速率构建恒定时空体;同时通过诗化语言描写,直观场景呈现,象征性人物与意象的设置构造诗化意境填满时空体。上述叙事特征构成该小说的牧歌叙事:作为牧歌赞扬人性的真善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作为挽歌引发读者反思现代化发展对人性的负面诱导、对环境的破坏。金介甫在译文中首先引导读者进入《边城》的闭合地点,接着利用英语语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强调性地翻译小说中的历时时间刻度、回环叙事标志、在译文中暗示小说的历史时空背景,由此重新建构恒定时空体。接着,金介甫通过对田园牧歌体裁的指示性翻译、乡民形象的标志性翻译、文化单位的选择性增译重新建构诗化意境。此外,金介甫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其在译序、译后记对沈从文的详细介绍和对牧歌叙事的深刻解读,与Border Town的封面设计共同构成副文本辅助译作叙事。金介甫的叙事建构活动有助于引导译作读者联系文本与社会现实,进而推动译作在异域实现建构功能。金介甫能够较成功地对《边城》进行叙事建构的深层原因,在于其通过多年的沈从文及中国社会文化研究形成“多重文化身份”、“间性主体身份”、“间性文化身份”。三种身份极大地影响其翻译实践:他采用解释性翻译策略有效传达中国文化;在翻译三个阶段从原作者、读者等角度审察译文使之促进主体间经验共享;在阐释中认知两种文化之共性,并通过重点翻译深化文本价值。三种身份特征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得以强化,成为汉学家作为译者在推动中西交流中的优势所在。文学(文化)外译应当以译作叙事在异域实现其建构功能为成功的标志。为此,可选择汉学家、本土译者、中国文学研究者合作翻译的模式保证译作的文化性、叙事性;同时建立对译作的叙事评估系统,帮助分析不同诗学语境的特征、认识两种或多种文化的“间性”地带;进而以建立并更新中译外文学经典、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学的动态更新为目标。
二、《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边城》中的牧歌与中国形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城》中对于牧歌情调的整体营造 |
(一)借助自然景物营造牧歌情调 |
(二)借助人物形象营造牧歌情调 |
(三)借助山歌营造牧歌情调 |
(四)借助传统文化营造牧歌情调 |
二、《边城》中对于中国形象的重塑 |
(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形象”的变化 |
(二)两派文人对于中国形象的论争 |
(三)《边城》中塑造的中国形象 |
结语 |
(2)《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构架 |
第一章 各家说《边城》 |
第一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
一、不同历史背景下各家对《边城》的褒贬 |
二、各家说《边城》的主题 |
第二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人物和情节 |
一、各家说《边城》的人物 |
二、各家说《边城》的情节 |
第三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艺术手法 |
一、各家评说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 |
二、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 |
三、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意象与意境 |
第二章 各家教《边城》 |
第一节 三个版本《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三)统编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第二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第三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的教学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第四节 说《边城》与教《边城》的互补性 |
一、教与说的对比 |
二、教对说的提炼与落实 |
三、说对教的开拓与延展 |
第三章 《边城》阐释史对教学的启示及实践 |
第一节 《边城》阐释史的理论性、经典性与多元性 |
一、《边城》阐释史带来的阐释学与互文性理论启迪 |
二、名家说《边城》的经典性启示 |
三、名家说《边城》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启示 |
第二节 《边城》阐释史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一、《边城》阐释史前期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二、《边城》阐释史后期对美与爱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对《边城》阐释史的借鉴 |
一、将相关理论引入《边城》教学 |
二、《边城》阐释史对读、观、编、演、写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关于《边城》中牧歌风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边城》的牧歌情调背景 |
2.《边城》描述的独特的湘西 |
2.1独特的形象主体 |
2.2独特的想象功能 |
2.3独特的形象载体 |
3.《边城》的牧歌情调分析 |
3.1乐园式的理想化乡土 |
3.2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3富于神韵的“善”的悲剧结局 |
3.4风格独异的乡风乡情 |
结束语: |
(4)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湘西地理文化空间与沈从文的生命体验 |
2.1 湘西的地理文化空间 |
2.1.1 湘西的地理空间 |
2.1.2 湘西的文化空间 |
2.2 沈从文在湘西的生命体验 |
2.2.1 童年的湘西体验 |
2.2.2 生命的最初感知 |
2.2.3 人生的自觉萌动 |
第三章 湘西书写与1920年代现代语境 |
3.1 新文学创作与现代语境 |
3.1.1 公共多元的“文学场域” |
3.1.2 现代社会里“独立的人” |
3.2 民间话语资源里对湘西的找寻 |
3.2.1 民俗学的兴起——北大歌谣运动 |
3.2.2 歌谣运动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乡土小说 |
3.3 原型湘西的书写 |
3.3.1 湘西生活的书写 |
3.3.2 湘西民间文化的书写 |
第四章 现代性语境下理想湘西的建构 |
4.1 现代语境中反思文学创作 |
4.1.1 “理想湘西”的时代语境 |
4.1.2 “乡下人”的自我建构 |
4.2 现代话语里的边缘书写 |
4.2.1 “人性”的呼唤 |
4.2.2 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4.3 “理想湘西”的书写 |
4.3.1 湘西书写中的理想人性 |
4.3.2 《边城》理想化社会的建构 |
第五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现实湘西 |
5.1 重回现实湘西 |
5.1.1 两次重返湘西之行 |
5.1.2 回归湘西的“知识分子” |
5.2 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反思 |
5.2.1 湘西“不变”的恒常性 |
5.2.2 湘西“变”的必然性 |
5.3 现实湘西的书写 |
5.3.1 湘西的现实 |
5.3.2 湘西的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沈从文《边城》与人类情感形式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7)诗意的哀歌:试析《边城》审美意境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牧歌意境的诗化建构 |
二、悲剧内核的诗化表达 |
三、结语 |
(8)乡关何处—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贾平凹与乡村 |
(二)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一、“牧歌”式的乡村 |
(一)“牧歌”与乡村书写 |
(二)贾平凹早期小说的“牧歌”色彩 |
(三)“牧歌”式乡村的危机 |
二、城乡冲突中的乡村 |
(一)城乡冲突的书写变化 |
(二)城乡冲突下的乡村图景 |
(三)贾平凹的矛盾态度 |
三、“失去记忆”的乡村 |
(一)书写“失去记忆”的乡村 |
(二)贾平凹的追寻与乡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及《边城》的世界影响 |
第一节 沈从文公众形象的建立 |
第二节 沈从文的艺术精神溯源 |
第三节 《边城》——诗体乡土小说的代表 |
第二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 |
一、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 |
二、复杂叙事的写作训练范本 |
三、诗意忧伤的审美体验源泉 |
四、展现民俗的社会文化宝库 |
第三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诗化风格 |
第一节 诗化的世界 |
第二节 诗化的意境 |
第三节 诗化的语言 |
第四节 诗化的结构 |
一、圆形循环结构 |
二、重复叙事结构 |
第五节 诗化生活中拂不去的忧郁 |
第四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与教学案例评析 |
第一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 |
第二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教学案例评析 |
第五章 突显诗化风格的沈从文《边城》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沈从文《边城》名着导读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20世纪后期以来国内外翻译研究 |
(二) 国外沈从文作品英译及评论 |
(三) 国内对金介甫译《边城》的研究 |
(四) 国内对汉学家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 |
第一节 文史互证研究 |
第二节 跨文化阐发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一、与国内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二、与国外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第二章 金介甫对《边城》牧歌叙事的建构 |
第一节 金介甫对《边城》恒定时空的建构 |
一、《边城》的恒定时空 |
二、Border Town的恒定时空 |
第二节 金介甫对《边城》诗化意境的建构 |
一、《边城》的诗化意境 |
二、Border Town的诗化意境 |
第三节 Border Town副文本:叙事建构的助力 |
一、《边城》牧歌叙事的功能 |
二、Border Town副文本推动牧歌叙事 |
第三章 汉学家的译者身份 |
第一节 汉学家的多重文化身份 |
第二节 汉学家的间性主体身份 |
第三节 汉学家的间性文化身份 |
第四章 本研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 |
第一节 汉学家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一、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
二、汉学家为译者的利弊 |
第二节 建立对译文的叙事评估系统 |
一、考察译者的“充分理由”与译文的忠实性 |
二、考察译文的连贯性及其对读者的引导 |
第三节 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 |
一、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的必要性 |
二、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城》中的牧歌与中国形象探析[J]. 高梅媛. 中国文艺家, 2021(08)
- [2]《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3]关于《边城》中牧歌风格的研究[J]. 张志成. 青年文学家, 2020(29)
- [4]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5]现代性语境下沈从文湘西书写生成研究[D]. 徐雨婷. 延边大学, 2020(05)
- [6]沈从文《边城》与人类情感形式创造[J]. 邓齐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7]诗意的哀歌:试析《边城》审美意境建构[J]. 甘凌博. 汉字文化, 2019(14)
- [8]乡关何处—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 明晶. 云南大学, 2018(01)
- [9]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D]. 刘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D]. 张卓亚. 安徽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