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1](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钱添艳[2](2021)在《南通话“喊”字句研究》文中提出
封秋蒙[3](2020)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给”用法偏误分析》文中指出偏误分析指的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偏误的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对偏误分析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语言学家逐渐发现学习者母语的干扰并不是致使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唯一原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研究的重点从对学习者的母语和学习者的目的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转向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说语言的本身进行直接研究,其中重点研究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语句,将这些错误的语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学习者目的语的习得过程。科德是偏误分析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在对学习者的语言进行偏误分析后,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程度以及学习者目前到达的阶段;同时研究者也可通过偏误分析了解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以及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步骤和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偏误分析对自己学过的语言规则而做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和检测。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介词“给”的偏误语料,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有关介词“给”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将偏误归类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地说明,最后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介词“给”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吕叔湘主编(1980)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将“给”界定为动词、介词和助词的兼类,本文不分析“给”作为动词和助词的用法,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给”的错词、缺词、多词偏误语料中作为动词和助词的偏误情形予以剔除,只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作介词的偏误现象进行分类描述。文章首先从“给”作为介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等方面入手概括其语法规则,为偏误分析提供规则支撑;然后把分拣出的偏误语料进行概括,总结其共同的偏误特征,分误用、冗余、遗漏和错序四种类型例举分析介词“给”的偏误现象及其特征;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对介词“给”进行偏误分析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标明了文中语料的来源。第二部分是介词“给”的使用规则说明部分,通过对介词“给”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说明将介词“给”的使用规则清晰得列举出来。第三部分要对介词“给”的偏误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个部分对搜索到的语料进行数量统计、归类和分析。第四部分在对介词“给”的偏误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类型偏误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汉语学习者的使用偏误和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我们对介词“给”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
杜可风[4](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常乐[5](2019)在《山西方言量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语义语法理论”指导下,从“量”这一语义范畴入手,考察量范畴在山西方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各种不同形式的语义特征,并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量范畴结构进行解释。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选题的意义及依据。在详细回顾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有关量范畴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量范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找到本研究的切入点。其次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最后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量类系统与量值系统。本章主要介绍量范畴系统,所说的量范畴包括物量、动量、性状量。所谓物量是计算事物数量的量范畴,比如“一本书”“一匹马”等;动量是指所计量动作在时空环境下的表现,主要有:动作的时长、活动的幅度、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反复的次数,比如:“看了一个半小时”“去了趟北京”“咬了一口”“敲了三四下”等;性状量是量的载体,表现为事物与动作的性质或状态,比如“三米深”“高一头”“喝得多了”等。在此基础上,将量范畴区分为量类系统与量值系统。所谓量类系统是指量的类别系统,比如“物量、动量”等;所谓量值系统是指量的取值系统,比如“四十七人”“比上次好”“班上最高”等。第三章,山西方言的物量范畴。本章主要对山西方言物量表征范畴进行描写,一方面描写山西方言的物量表征,另一方面从词汇、句法层面描写山西方言量词。具有山西方言特征的物量表征主要有:(1)词汇层面,山西方言物量词具有一定的习俗性、多义性,如:“一口井”“一眼井”“一根棍子”“一根葡萄”“一根西瓜”“一根道儿”等;(2)词法层面主要表现为:物量词形态丰富,可与“圪”“卜”“儿”“子”组合,比如“圪把”“圪截”“圪堆”;(3)句法层面的表现为:一,不定量词可以重叠,如:“一点点”“一些些”“这点点”“这些些”。二,量词可以单独使用,主要有:量词+NP与介词+量词+NP,比如“喝了壶壶奶”“买了双双鞋”“把个娃娃毁了”等。并描写了数量结构的句法功能。第四章就山西方言动量范畴的表征进行描写和解释。一,探讨了动词与“量”的关系。动词沿着时间轴展开,其中指称动作的动词具有时间性,动词除指称动作外还指称行为、状态与属性,如“走”“病”“姓”等,因此,不同动作在时间性上表现不同,如状态动词和属性动词一般不加“着”,比如无“他死着”“他姓着马”的说法。受人类认知有界性的限制,人们倾向于将无界的动作、行为或状态有界化,使其成为事件。二,由于动词本身不同,因此使无界动作、行为、状态、属性等有界化的手段也不相同,从语义上大致可分为:计数、计时、计时数与计量动作力度以及所涉及范围动量词,其中,山西方言动量计数、山西方言的计数量词主要有“次”“回”“顿”“卜气”等,计时量词主要有“春起春天”“前晌上午”“后晌下午”等,计时数量词主要有“下”,计动作力度以及所涉及范围动量词主要来自借用动量词,如“剪子”“笤帚”“嘴”“圪都拳头”等。三,这些有界化手段有的是直接的,即直接表达动量的形式,如与动量结构相关的形式,比如“吃了三顿包子”“一跑没影儿”等,有的是间接的,即间接表达动量的形式,如用物量、时间量表达动量以及动词的重叠形式,比如“等上一晌晌”“买了两箱子苹果”“说说”“看看”等。第五章描写山西方言的性状量范畴的表征形式,计量事物或动作的性质或状态。一,将山西方言中特殊的形容词分为表属性、空间、相貌、评价等小类,并从词法、句法角度描写具有山西方言形容词特色的形容词,如“猴小”“圪出皱”“日里巴脏”“黑洞洞地”等。二,山西方言对性状量分为数值型性状量与非数值型性状量,其中数值型性状量的常见形式有“数词+量词+形容词”“形容+数词+量词”“形容词+下+数词+量词”,如“三米深”“长短有个两米”“短下三公分”“大下一圈圈”等;非数值型性状量则是通过形容词词汇意义来表现,如“个子高”“衣裳净干净”等,并从语义上将性状量分类为性状极量、性状大量、性状等量与性状小量,描写了不同语义表现的句法结构。三,初探山西方言表性状的拟声词类,如“咚咚咚咚地敲门子”“嗖地一下跑没影了”等。结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出山西方言量范畴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郭慧[6](2019)在《老挝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文中认为介词数量有限,使用频率比较高。介词在句子中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对谓词进行补充、修饰。“给”在汉语中用法比较复杂,可以作动词、介词和助词,介词“给”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是留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个介词,主要功能是表示关涉对象。关于介词“给”的偏误研究比较多,国别化研究也比较丰富,但是针对老挝国家的介词“给”偏误研究存在空白。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通过对自然语料库和调查问卷中语料的分析,了解了初、中、高三个等级老挝留学生介词“给”偏误的整体情况。利用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老挝留学生使用介词“给”时会出现多种偏误,主要分为:遗漏、混用、误加和错序四种类型,其中混用的偏误比率最高。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偏误应该重视,因此在本文最后从教师、教材编写和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之后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老挝留学生减少介词“给”的偏误,更好地习得汉语。
谌艳姣[7](2019)在《英语背景留学生“给”及相关句式的习得研究》文中提出“给”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词,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本文首先对“给”与其相应英语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运用“汉语格局+碎片化语法”的语法教学理论对“给”字句式进行碎片化处理。最后借助中介语语料库,对英语背景留学生习得“给”及相关句式时产生的相关中介语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其“给”的使用情况,描写分析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给”的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语料说明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分析词典中“给”的意义及用法,归纳整理出本文中“给”的意义及用法;然后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方面将其与相应的英语形式“give”“for”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基于“给”与相应英语形式的对比分析,根据“给”的词性,将“给”构成的句式整理为13个常用句式;运用“汉语格局+碎片化语法”的语法教学理论对13个常用句式进行了碎片化处理。第四章整理分析中介语语料库中英语背景留学生的语料,具体分析其习得“给”及相关句式的偏误情况。我们将偏误分为六类,对每一种偏误类型进行详细地描写,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教材和教学两个角度出发对留学生“给”及相关句式的教学提出建议。
汤燕[8](2018)在《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语言事实,运用普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重点考察动作行为尝试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编码形式,考察范围包括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尝试范畴语义性质分析;尝试范畴表达系统研究;典型尝试标记的历时演化研究;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首先,分析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认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体现了言者的主观性和目的性,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了尝试范畴与时、体以及情态等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尝试范畴具有的非现实性特征使其有别于体范畴,故不宜将其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尝试范畴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之后,描写、分析并比较了三类主要尝试表达形式:“看”类助词、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以“看”为代表的助词是尝试范畴的语法形式,可不依赖于语境的帮助,无条件地表达动作行为的尝试意义。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形式是短时量的主要表达手段,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也可衍生出尝试意义,尝试意义应该看作是这两种形式的语用推理义。本文据此构建了以“看”类助词为原型核心形式,以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为外围边缘形式的尝试范畴层级表达系统。随后,本文考察了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的历时演化,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从句法方面对尝试标记“看”的演变动因提出了新的解释。最后,本文将汉语尝试范畴置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与民族语言,以及境外其他语言进行了关照,认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全文共由绪论和结语在内的九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分析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依据和研究价值,说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分析。基于普通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视角分析得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体现了言者的目的性和主观性,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其与时、体、情态等范畴的关系问题,认为不宜将尝试范畴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它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第三章考察以“看”为代表的这类尝试标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方言中的使用情况。首先分析“看”作为尝试标记在普通话中的句法表现和使用特点,然后考察“看”以及“看”类对应词在汉语方言中使用情况,得出“看”类标记在现代汉语中已发展成为专职的尝试语法标记的结论。第四章将关注的焦点置于“看”类尝试标记前附的VP结构类型,通过对普通话及汉语方言“VP看”类形式中“VP”结构类型的梳理归纳,发现“看”类尝试标记在前附的VP结构类型上呈现出以短时表达形式为主的特点,并对这一现象的原因给予了解释。本章的研究还发现,普通话“VV看”结构已经构式化,并向汉语方言中强势渗透。第五章主要围绕动词重叠与尝试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先是介绍动词重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汉语方言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重点就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尝试意义并非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只有置于“查看动作行为结果”这样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尝试义。因此尝试意义应看作是动词重叠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语用推理义,这一看法在汉语方言中同样得到了验证。第六章主要考察“V一下”形式与尝试意义的关系问题。现代汉语中的“V一下”结构并非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这一结构主要用来表达短时意义。其中“一下”已经在部分方言中发生了语法化,成为短时的语法标记。“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的关系是,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间或表达尝试意义,尝试意义是“V一下”结构的衍生意义,而非其本身固有的语法意义。第七章考察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变。先由汉语方言中的个案说起,指出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来源于视觉动词的普遍性。然后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分析认为,“看”类尝试标记之所以能由视觉动词用法发展出尝试的语法意义,是因为其在句法结构上经历了“VP+看+S”的关键性阶段,S为疑问小句,口语互动语境下疑问小句S脱落,从而形成“VP看”格式,“看”的尝试义用法在这一结构中得以成形。句法和语义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看”尝试义用法的产生。第八章是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对汉语尝试范畴的进一步关照。本章先是归纳尝试范畴在汉语方言中的大致表现,之后考察了我国境内民族语言在尝试意义表达上的的特点。发现,民族语中普遍存在着表达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尤其是在那些与汉语有着密切接触的民族语言中,存在着与汉语极为相似的尝试表达系统。随后,本章考察了更为广阔的范围,发现其他语系中尝试范畴并不多见,本章据此得出可能性结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汉语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语,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不足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叶琳琳[9](2018)在《汉语终结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 ——以双宾结构的情状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动词中心论”“句式中心论”大环境下,学界大都过于强调动词或句子的特质性,忽略了 VP层“情状体”(situational aspect)成分间的互动——尤其是[+终结性](telicity)情状属性对复杂结构,如双宾结构或述补结构的生成与解读的影响;因此某种程度上,汉语终结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即[+终结性]情状义的语义编码及句法表征机制尚未引起学界足够关注。本研究试从无标双宾结构的情状分析入手,证明其表达的传递类事件的[+终结性]、[-过程性]及成就类情状身份,揭示其区别于“拥有义”或“领属转移义”的隐、现状态的实际结果蕴涵,进而显示双宾结构复杂事件属性的语义来源——传递事件的非同质性;鉴于Hoekstra(1992)的“语义复杂性由句法复杂性体现”,以及双宾动词为活动类动词,其无法通过组合规则与内论元等成分构成成就类情状的句法现实,本研究认为双宾动词“V”后普遍存在一个虚化结果补语“R”。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朱德熙(1979)S1(“V-V’”)类如“他送给我一份礼物”、S4(“V”)类如“他送我一份礼物”两类双宾结构分类的句法冗余性以及双宾结构与动结式述补结构间的句法语义平行性;然后根据事件句法学相关思想,重点吸收Travis(2010)“内部体投射”假设的精神,揭示汉语[+终结性]情状属性的语义编码及句法表征机制,明确其对结构生成与解读的制约,重新探讨汉语广义动结式述补结构的生成机制。文章指出,虚化及实义结果补语的语法化差异也由句法合并位置的高低反映——内部体中心Aspin、底层结果小句PreP。故汉语双宾结构和一般动结式结构(如“他喝醉了酒”等)在[+终结性]的表征方式上存在直接、间接之分,并分别产生[+终结性]特征范畴参数对——Rtelic和(?)telic,导致句法上的终结性凸显及结果凸显的解读差异。最终,文章试图初步归纳终结性、结果补语以及内部体投射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汉语[+终结性]形态标记的存在性及其从语义向句法的映射——即汉语终结性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机制。此外,本研究认为汉语重视“结果”表达的语言特性也源于其与[+终结性]情状属性的潜在互动作用。
周阳[10](2017)在《“V给+O”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文中认为"V给+O"是典型的给予义复合格式,文章试图揭示该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动词V[+外向性][+终点性]等语义属性,对于"给"的隐现,具有制约作用;另外,"给"的虚实性质、"V给"双音化倾向以及"V给+O"的标题语境等也是影响"给"隐现的重要因素。能够隐去"给"的动词V,一般是具备[+方向性][+终点性]、以双音节为主的给予义动词。
二、“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4 语料来源 |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1 句法形式研究 |
1.1.1 双宾语的研究 |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
1.1.3 “给”字句的研究 |
1.2 授受动词研究 |
1.3 授受意义研究 |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
1.3.2 其他语义 |
1.4 相关研究评述 |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
2.1.2 共性和差异 |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
2.3.1 主动性 |
2.3.2 移动性 |
2.3.3 方向性 |
2.3.4 得失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
3.2 核心要素 |
3.2.1 授受主体 |
3.2.2 授受对象 |
3.2.3 授受行为 |
3.3 非核心要素 |
3.3.1 时间要素 |
3.3.2 空间要素 |
3.3.3 结果要素 |
3.3.4 方式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
4.4.1 使用频率差异 |
4.4.2 隐喻能力差异 |
4.4.3 语体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
6.1 实现的条件 |
6.1.1 需要条件 |
6.1.2 主体条件 |
6.1.3 语境条件 |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
6.2.1 激活原则 |
6.2.2 简洁性原则 |
6.2.3 得体性原则 |
6.2.4 信息分布原则 |
6.2.5 凸显性原则 |
6.2.6 词语组配原则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给”用法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介词“给”的本体研究 |
1.2.2 介词“给”的教学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的来源和标注 |
第二章 介词“给”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则描述 |
2.1 句法功能 |
2.1.1 介词“给”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
2.1.2 介词“给”组成的介词短语作补语 |
2.2 介词“给”的语义功能 |
2.2.1 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
2.2.2 引进动作的受益者 |
2.2.3 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
2.2.4 表命令语气 |
2.2.5 引进动作的指向 |
2.2.6 表示被动 |
2.3 介词“给”的语用表达 |
2.3.1 成分和位置的变化 |
2.3.2 语境 |
第三章 介词“给”的偏误与定量统计分析 |
3.1 介词“给”的偏误语料选取与结果统计 |
3.2 “给”的偏误类型 |
3.2.1 “给”的误用 |
3.2.2 “给”的冗余 |
3.2.3 “给”的遗漏 |
3.2.4 “给”的错序 |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
4.1 造成偏误的原因 |
4.1.1 汉语本身的复杂性 |
4.1.2 学习者自身因素 |
4.1.3 母语负迁移 |
4.1.4 目的语知识泛化 |
4.1.5 教师的因素 |
4.1.6 教材 |
4.2 教学策略 |
4.2.1 重视介词“给”的本体研究 |
4.2.2 重视汉外语言对比,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 |
4.2.3 重视语法讲解,注意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
4.2.4 注意区分异同 |
4.2.5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山西方言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1.2 量范畴研究现状 |
1.2.1 普通话量范畴研究现状 |
1.2.2 汉语方言的相关研究 |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对量的涵义认识不够明确 |
1.3.2 方言量范畴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 |
1.4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材料来源 |
1.5.2 发音人情况 |
1.6 符号体例说明 |
第二章 量类系统与量值系统 |
2.1 量类系统 |
2.1.1 事物的量 |
2.1.2 言语情感的量 |
2.2 量值系统 |
2.2.1 单个量取值 |
2.2.2 通过与他量配置关系取值 |
第三章 山西方言的物量范畴 |
3.1 物量词 |
3.1.1 个体量词 |
3.1.2 集合量词 |
3.1.3 度量量词 |
3.1.4 不定量词 |
3.1.5 临时物量词 |
3.2 物量词构词形式 |
3.2.1 圪头词 |
3.2.2 量词重叠 |
3.3 数量短语 |
3.3.1 数值型数量短语 |
3.3.2 非数值型数量短语 |
3.4 数词单用 |
3.4.1 比例关系 |
3.4.2 “一+NP” |
3.4.3 货币/年龄/分值 |
3.5 量词单用 |
3.5.1 量词+NP |
3.5.2 介词+量词+NP |
3.5.3 指量结构 |
3.5.4 量词重叠后单用 |
3.6 数词与物量词的关系 |
3.6.1 X+物量词 |
3.6.2 数词+X |
3.6.3 数词与物量词相互制约的原因 |
3.7 山西方言物量词的特点 |
3.7.1 个体量词不丰富 |
3.7.2 丰富的量词形态 |
3.7.3 事物量词的通用性较强 |
3.8 “数词+量词+名词”的句法功能 |
3.8.1 作主语 |
3.8.2 作谓语 |
3.8.3 做宾语 |
3.8.4 作定语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方言的动量范畴 |
4.1 动词与动作量的关系 |
4.1.1 动词的本质 |
4.1.2 山西方言中常用动词 |
4.1.3 活动与事件 |
4.2 动量表达要素 |
4.2.1 计数量词 |
4.2.2 计时量词 |
4.2.3 时数量词 |
4.2.4 计量动作力度或涉及范围的量词 |
4.3 山西方言动量的直接表达形式 |
4.3.1 与动量结构相关的形式 |
4.3.2 副词+动词 |
4.4 山西方言动量的间接表达形式 |
4.4.1 通过时间量间接表达动量 |
4.4.2 通过物量间接表达动量 |
4.5 固定动量格式 |
4.5.1 表示动量小的结构 |
4.5.2 表示动量加大的结构 |
4.6 动词的重叠形式与动量 |
4.6.1 山西方言动词重叠的形式 |
4.6.2 重叠形式的句法分析 |
4.6.3 山西方言动词重叠的功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方言的性状量范畴 |
5.1 山西方言中特殊的形容词 |
5.1.1 山西方言独有的形容词 |
5.1.2 山西方言与普通话不一致的形容词 |
5.2 山西方言形容词的形态 |
5.2.1 中缀型 |
5.2.2 后缀型 |
5.2.3 重叠型 |
5.3 性状量的计量方式 |
5.3.1 数值型性状量 |
5.3.2 非数值型性状量 |
5.3.3 山西方言性状大量的表述 |
5.4 拟声词表性状 |
5.4.1 表性状变化快 |
5.4.2 表动作性状程度 |
5.4.3 拟声词+VP |
5.4.4 拟声词+数量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6.3 文章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山西方言常用量词与名词搭配表 |
附录 2:山西方言行为量词语搭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6)老挝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选题缘由 |
第2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节 研究现状 |
1.3.1 介词“给”的本体研究 |
1.3.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介词“给”的主要研究 |
1.3.3 老挝语对应“给”的相关研究 |
第4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老挝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调查与分析 |
第1节 问卷设计及数据统计 |
2.1.1 调查对象的介绍 |
2.1.2 问卷设计 |
2.1.3 数据分析 |
第2节 语料库数据分析 |
2.2.1 老挝留学生介词“给”总体偏误情况 |
2.2.2 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情况 |
2.2.3 中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情况 |
2.2.4 高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介词“给”的偏误情况 |
2.2.5 调查问卷和语料库中介词“给”偏误情况对比 |
第3节 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2.3.1 偏误的类型 |
2.3.2 偏误原因总结 |
2.3.3 小结 |
第3章 老挝留学生介词“给”的教学建议 |
第1节 对教师的建议 |
3.1.1 强化各级教学重点 |
3.1.2 重视对比教学策略 |
3.1.3 注重课堂练习 |
第2节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3.2.1 初级汉语教材应该重视介词“给”的语法点 |
3.2.2 初级汉语教材应该合理安排介词“给”语法点 |
第3节 对学生的建议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英语背景留学生“给”及相关句式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学界研究综述 |
1.2.1 “给”的本体研究现状 |
1.2.2 “给”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语料说明和研究方法 |
1.3.1 语料说明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给”与其相应英语形式的对比 |
2.1 “给”的义项情况 |
2.1.1 工具书中“给”的义项情况 |
2.1.2 本文中“给”的用法及分类 |
2.2 动词“给”与give的对比 |
2.2.1 动词give的义项分布情况 |
2.2.2 动词“给”与give的对比分析 |
2.3 介词“给”与for的对比 |
2.3.1 介词for的义项分布情况 |
2.3.2 介词“给”与for的对比分析 |
第3章 “给”字句式碎片化分析 |
3.1 “给”字单宾句 |
3.2 “给”字双宾句 |
3.3 “给”字兼语句 |
3.3.1 兼语句 |
3.3.2 双兼语句 |
3.4 “给”字谓词宾语句 |
3.5 “V给”句式 |
3.5.1 N_施+V+给+N_与+N_受 |
3.5.2 N-施+V+N_受+给+N_与 |
3.5.3 N_施+给+N_与+V+N_受 |
3.6 “给”字被动句 |
3.7 “给”字连动套兼语句 |
3.8 “把……给V了”句式 |
小结 |
第4章 留学生“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
4.1 留学生习得“给”的偏误用例统计 |
4.2 留学生习得“给”的偏误类型分析 |
4.2.1 语义类偏误 |
4.2.2 近义词混用类偏误 |
4.2.3 “V给”结构类偏误 |
4.2.4 句法成分类偏误 |
4.2.5 语序类偏误 |
4.2.6 滥用类偏误 |
4.3 留学生习得“给”的偏误原因分析 |
4.3.1 母语规则的影响 |
4.3.2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使用 |
4.3.3 学习和交际态度的影响 |
4.3.4 教学的影响 |
4.4 留学生习得“给”的教学建议 |
4.4.1 关于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4.4.2 关于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尝试范畴界定和归属的研究 |
1.3.2 对尝试范畴表现形式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点与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
1.5.2 综合全面的比较法 |
1.5.3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1.5.4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1.5.5 多种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
1.6 本文结构安排及语料说明 |
2 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 |
2.1 对尝试的理解 |
2.2 尝试范畴的语义特征 |
2.2.1 非现实性 |
2.2.2 将来时 |
2.2.3 目的性 |
2.2.4 主观性 |
2.2.5 动量小 |
2.3 尝试范畴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
2.3.1 尝试范畴与时 |
2.3.2 尝试范畴与体 |
2.3.3 尝试范畴与情态 |
2.4 本章小结 |
3 “看”类尝试标记(一) |
3.1 普通话的尝试标记——助词“看” |
3.1.1 助词“看”的句法分布 |
3.1.2 助词“看”的使用限制 |
3.1.3 “看”的语义特点和句法表现之间的关系 |
3.2 尝试标记“看”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 |
3.3 汉语方言中的其他“看”尝试标记 |
3.4 “看”类尝试标记的语法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看”类尝试标记(二) |
4.1 方言中的“VP看”类结构 |
4.1.1 江淮官话的“VP瞧”结构 |
4.1.2 吴语的“VP看”结构 |
4.1.3 汉语方言中的“V看”与“VV看” |
4.2 “V一下看”结构 |
4.3 “VV看”的构式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动词重叠与尝试表达 |
5.1 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形式的判定 |
5.2 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 |
5.3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 |
5.4 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4.1 动词重叠能表达尝试意义 |
5.4.2 尝试意义是动词重叠的语用推理义 |
5.5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6 “V一下”结构与尝试表达 |
6.1 普通话的“V一下”结构 |
6.2 “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 |
6.3 方言中的“V一下”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看”类尝试标记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化 |
7.1 尝试标记——“瞧” |
7.1.1 两种用法 |
7.1.2 内在关联 |
7.2 尝试标记——“睇” |
7.2.1 两种用法 |
7.2.2 “睇”的流变 |
7.3 从视觉动词到尝试标记 |
7.3.1 “看”的演变研究分析 |
7.3.2 语法化语境理论简介 |
7.3.3 “看”的演化动因考察 |
7.4 本章小结 |
8 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 |
8.1 汉语方言的尝试表达 |
8.2 境内民族语言的尝试表达 |
8.3 境外其他语言的尝试表达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方言及民族语言介绍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汉语终结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 ——以双宾结构的情状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传统描写研究 |
一、双宾结构的定性研究 |
二、“V给”与“给”的关联性研究 |
三、S1与S4类双宾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
第二节 生成机制研究 |
一、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转换分析 |
二、词汇分解——“致使拥有”分析 |
三、事件分解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语义基础——Smith“双部理论” |
第二节 句法基础——Travis“内部体投射”假说 |
第四章 双宾结构的复杂事件属性:终结性及结果蕴涵 |
第一节 汉语双宾结构的界定 |
一、“取得类”的准双宾结构身份 |
二、间接宾语的有生性限制 |
三、直接宾语的无定效应 |
第二节 情状属性及情状类型 |
一、Vendler的动词四分体系 |
二、终结性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三、终结性的构成性 |
第三节 双宾结构的终结性及成就情状 |
第四节 双宾结构结果蕴涵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与格结构的过程性与完成情状 |
第五章 双宾结构的复杂谓词“VR”:S1、S4类的同构性 |
第一节 结果补语对终结性的构成性 |
第二节 补语谓词R的普遍存在性:方式—结果的独立映射 |
第三节 R的词汇属性和句法功能:阶段补语VS趋向补语 |
第四节 R的隐现及虚化机制 |
一、结果补语R的隐现 |
二、结果补语R的虚化:[+终结性]形态标记 |
第六章 终结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终结性,结果补语和内部体 |
第一节 跨语言终结性的一般实现途径:量化述题 |
第二节 汉语终结范畴的特殊实现途径:结果补语 |
一、双宾结构的生成分析:虚化结果补语—终结性凸显 |
二、一般动结式述补结构的生成分析:实义结果补语—结果凸显 |
第三节 情状分析对终结范畴句法语义接口的观照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V给+O”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V给+O”的构成情况、句法分布 |
(一) V的构成与音节数量 |
(二) O的构成与音节数量 |
(三) “V给+O”的句法分布 |
二、“V给+O”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 |
(一) V的语义属性对“V (给) +O”的制约 |
1. 动词V的“外向性” |
2. 动词V的“终点性” |
(二) “给”的虚化程度对“V (给) |
(三) 韵律配置对“V (给) +O”的制约 |
(四) 语体环境对“V (给) +O”的影响 |
三、“给”隐现机制的层级性 |
结语 |
四、“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南通话“喊”字句研究[D]. 钱添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给”用法偏误分析[D]. 封秋蒙.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山西方言量范畴研究[D]. 常乐. 山西大学, 2019(02)
- [6]老挝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D]. 郭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英语背景留学生“给”及相关句式的习得研究[D]. 谌艳姣. 湖南大学, 2019(07)
- [8]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D]. 汤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9]汉语终结范畴的句法语义接口 ——以双宾结构的情状分析为例[D]. 叶琳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10]“V给+O”格式中“给”的隐现机制[J]. 周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