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1](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刘凯[2](2020)在《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位于我国东北温带森林区,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长期过量的采伐严重降低了阔叶红松林的质量,大部分阔叶红松林退化为过伐林、次生杨桦林。由于人类对红松松籽的采食,加之红松的天然更新较差,导致其优势度急剧下降。恢复红松的优势地位是当前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管理的重要目标。为了恢复阔叶红松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国家林业局先后于1998年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2015年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政策。目前小兴安岭森林较为年轻,以中龄林为主,有着较高的固碳潜力。在没有干扰发生的情况下,大量次生杨桦林会在未来50-100年内陆续达到寿命死亡,从而造成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损失。损失的生物量是否会超过森林生长累积的生物量而降低小兴安岭林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累积速率?干扰发生有利于维持森林景观的多样性,而停止商业采伐减少了对森林景观的干扰,是否会降低景观水平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此外,停止商业采伐是否利于恢复地带性树种红松的优势地位?尽管多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阔叶红松林区未来温度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将有助于红松生长,但是这些预测结果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并且温度和降水均升高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干旱胁迫尚不清楚。未来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恢复地带性树种红松优势地位的不确定性。普遍接受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策略包括抗性管理和适应管理,其中抗性管理策略注重减少林分密度,适应管理策略注重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气候变化背景下,红松对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策略的响应如何尚不清楚。此外,调整采伐限额、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了木材经济收入。鉴于松籽的经济价值,松果采摘更加成为阔叶红松林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已有研究表明松果采摘是当前影响红松更新和优势度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将会促进红松的生长和建群,而松果采摘将会直接减少红松的种源丰度,进而会对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产生不利影响。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果采摘如何影响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尚不清楚。气候变化能否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不利影响?演替、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哪个是影响红松优势度和更新变化的主导因素?松果采摘是否减缓了红松分布前缘向高纬度地区迁移?本文基于四个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环流模型(GFDL-CM3,HadGEM2-ES,MIROC5和MRI-CGCM3)在RCP8.5情景下预测的未来气候逐日数据和当前气候逐日数据参数化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3.0),以模拟树种和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林相图等森林调查数据和树种生物学特性等数据参数化了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7.0),以模拟演替和干扰(采伐和松果采摘)等对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耦合LINKAGES模型和LANDIS PRO模型回答了以上科学问题。本文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分类经营管理方案作为基准,评价了全面停止商业采伐政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的影响。然而长期停止商业采伐可能会降低景观水平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鉴于停止商业采伐的潜在风险,本文考虑通过增加抚育缓解该潜在风险。因此本文设计了分类经营管理、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个管理情景,应用上述模型耦合框架在当前气候背景下评价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政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降低林分密度或者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经常被考虑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一般看来,降低林分密度能够减少树种对光、水分等资源的竞争,因此能够用来维持当前树种组成;通常认为高的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能够确保森林有更广泛的潜力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本文设计了基准管理情景(无管理)、抗性管理情景(减少林分密度)、适应管理情景(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三种管理情景,通过模型耦合在四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RCP8.5情景下评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策略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气候变化(当前气候、RCP8.5情景两个水平)和松果采摘(有、无两个水平)两因素的全因子实验,通过模型耦合在四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RCP8.5情景下评估了松果采摘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LANDIS PRO模型模拟2010年的总截面积与同期森林调查数据有着较高的相关性(r=0.71)并且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p<0.05),方差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F=1.90,p=0.17>0.05),因此模型模拟的总截面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树种截面积的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各个树种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因此模型对树种组成的预测也较为可信。(2)停止商业采伐利于提高老龄林丰度、增加区域碳储量。但是长期停止商业采伐会导致森林地上生物量累积速率降低,不利于恢复小兴安岭林区红松等珍贵受保护树种的优势度,此外也不利于森林提供多样化的生境,进而可能不利于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抚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止商业采伐的不利影响。但增加抚育优先采伐小树,未能缓解小兴安岭森林中老龄林自然死亡而导致生物量累积速率降低的不利影响。(3)气候变化背景下红松对不同管理策略响应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是逐渐增加的,并且更新决定了红松对不同管理策略响应的不确定性存在滞后现象。抗性和适应管理策略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有利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珍贵受保护阔叶树种与红松之间的竞争抵消了抗性和适应管理策略的积极作用。适应和抗性管理策略均明显促进了红松分布前缘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而对其分布后缘影响较小。由于适应管理策略最能够促进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因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推荐使用适应管理策略来恢复红松的优势地位。(4)松果采摘降低了红松的优势度、减少了其更新。气候变化能够缓解但未能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的不利影响,能够在短期、中期内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的不利影响,但是在长期未能抵消。演替是影响红松优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模拟短期内演替对红松更新的重要性显着高于松果采摘,而在模拟中期、长期内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起着主导作用。气候变化始终没有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起到主导作用。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对红松优势度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性。尽管气候变化促进了红松向高纬度地区迁移,但是松果采摘减缓了迁移的趋势,这将不利红松改变其分布范围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5)鉴于停止商业采伐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不能够长期停伐,停止商业采伐40年后可以考虑采伐一些老龄林以避免因先锋树种自然死亡而导致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损失。不能为了最大化森林地上碳储量而保存过多的老龄林,既要保证森林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固碳量,也要注重增加森林的固碳潜力。此外,采伐老龄林可以释放大量生长空间,有利于维持高水平的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进而可以提高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松果采摘严重阻碍了红松更新、降低了其优势度,未来在天然红松林中必须严格限制松果采摘等人为干扰,以确保红松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依然能够恢复和维持其优势度和更新。
李名扬[3](2020)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涉及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与森林资源管理行政权力移交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天保二期工程即将结束。在此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评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探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问题,对于完善深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改进天保工程宏观决策机制,提升下—步天保工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森工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黑龙江省40个国有森工企业层面入手,综合考量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成效以及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可能对天保工程实施产生的影响,评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分析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及后续天保工程工作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与后续政策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背景,结合研究对象综述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动态,然后对本文相关研究范围进行阐述,梳理行文理论依据,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与后续政策研究奠定可行性基础。其次,从自然资源、经济产业、社会民生三个方面阐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体概况;查阅有关资料,从实施历程、投资概况、政策变动、实施成效四个方面阐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概况;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从体制改革、权力移交、资金结构、职工收入、政策标准等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多种方法从生态、经济、社会、改革4个层面识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在遵循全面相关、动态连续等原则基础上,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赋权,而后对得分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综合得分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准则层中社会效果所占权重排名第—,改革效果排名第二;指标层中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所占权重排名第—、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排名第二、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占比排名第三。最后,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相关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遇到的问题,从科学调整后续天保政策,推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加大天然林保护工作认识与宣传力度等3个层面提出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后续天保工程实施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理论评价,深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及下一步天然林资源修复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建议。
秦会艳[4](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乔丹[5](2018)在《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林是功能强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复杂的结构,稳定的群落,其生物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在我国包括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物种安全、生存安全和国土安全的维护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从1998年开始实施针对天然林保护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天然林资源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然而就资源增长速度和新时期生态建设的要求来看,天然林保护需要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就怎样保证资源提升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的问题需做好新的解答。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大尺度范围出发,开展了我国天然林保护理论与技术问题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古以来,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而建国以后,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这种消耗的情况有所好转,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我国现有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占国家森林总面积的58%;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国家森林总蓄积的83%;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南方集体林区也有大量分布;天然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面积1.18亿公顷,约占天然林面积的96%;从龄组的角度来看,中幼林的面积占比大,但蓄积占比还是以近成过熟林为主,各龄组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人工林;以优势树种(组)的角度来看,天然乔木林面积占比排名前十的天然林面积及蓄积之和的占比均占天然乔木林总量的半数,在体量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天然林面积及蓄积的增加进入平缓状态,这对于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来说是不容忽视的。(2)本文针对天然林保护经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天然林保护而言,在技术实践层面主要以分类保护为主,主要涉及三类,包括以自然特征、林种划分及天然林定性为主的天然林类型划分,森林经理活动中的经营类型划分以及根据经营目的和类型确定的经营措施类型,经过研究探讨,三种类型对于当下天然林保护需求的呼应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综合考量天然林保护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国家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规划要求,经综合分析后,本文针对天然乔木林为主,从天然林本质特性以及天然林生态系统发生两大层面进行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选取3类指标,包括优势树种(组)、天然林发生状态(受干扰程度)、天然林发生过程(演替状况),针对10种优势树种(组)的天然乔木林进行了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得到67种以优势树种(组)为主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对于新时期要求下的我国大尺度天然林保育工作而言,寻求以天然林本质出发,针对不同优势树种进行对应状态下的经营在精准林业和严格保护天然林的要求下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在不颠覆当下以主导功能划分的森林类型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选择之一。另外,通过对于不同发生下,以优势树种(组)划分的天然林进行以转化为主要思想的保育经营对于承接未来森林资源适应社会结构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3)天然林保护及其实施保护工程的本质是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不再受到破坏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使其在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天然林保育措施及策略的研究必须考虑到天然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天然林演替的全周期考虑,本文针对10种优势树种所划分得到的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了 8种保育措施及相关策略的制定,并针对当下天然林保护的要求及天然林的特性提出了4种森林抚育作业法,根据不同的优势树种(组)的具体情况及划分的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保育策略及森林抚育作业法的选取和对应,完成了 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的保育决策设计。(4)本文选取了 10种保育类型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进行了保育方案的分析设计,共得到7种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分别就其差异性进行了相关保育措施及抚育作业法的制定。栎类在我国天然林面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对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在不同类别的经营保育上,既存在共性亦存在差异,但在总体上应遵循“转化”的理念,针对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根据森林的不同演替状态,结合当下的经营需求以及客观现实进行“萌生→混生→实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栎类天然林资源的质量。
董玮[6](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米拉地力·阿不力米提[7](2017)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收集1990年、2009年2014年三期二类调查资料和每年调查更新的数据以及当地的自然概况、生态环境建设等资料,论文从林业用地面积、各林种森林面积和蓄积、各龄组森林面积和蓄积、各林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各龄组单位面积蓄积量、采伐量和可采森林资源等角度,对板房沟林场从1990年至2014年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十多年中,通过GIS结合现地调查等方法重新区划界定林场范围,调查林业用地面积发生变化,据2014年调查统计,林地总面积74030.96hm2,其中:乔木林林地 27788.97 hm2,疏林地 1144.02 hm2,灌木林 26433.89 hm2,苗圃10.65 hm2,宜林地18653.43 hm2。活立木总蓄积3981981.77m3,其中:有林地蓄积3881122.17 m3,疏林地蓄积100859.6 m3。经过17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板房沟林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蓄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近熟林的面积和蓄积都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蓄积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喜的是,板房沟林场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1990年至2014年增加了 13.3m3,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总体达到了 137.6m3/hm2的水平。这些森林资源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自2000年新疆开始全面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重视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管护工作,从而提高了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再从各龄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减少了 8.7m3、5.5m3和3.7m3。只有近熟林和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增加了 1.5 m3和1.8 m3,但还有很大的生长空间,因此应加强幼、中龄林的抚育,采取合理的抚育及经营措施,加快林木的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另外需要通过合理采伐,不断调整林分结构,缩短培育期,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赖家明[8](2016)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已实施近20年,其实施的成效如何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森林监测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监测需求。随着卫星对地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监测范围、监测内容和监测时效及精度上都独具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川西甘孜地区道孚研究区1989年、1997年TM影像,2015年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森林资源信息,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资源消长、景观格局动态、水土流失变化、森林固碳能力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遥感监测;以夹金山研究区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逐级分层提取天然林破坏信息,选设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对天然林破坏类型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危险性等级区划。旨在为川西林区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为我国天保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基于e Congnition 8.64遥感图像处理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针对不同破坏类型筛选最优分割尺度和参数,建立了一种适合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分类识别规则集,自动提取各种天然林破坏信息。结果表明:提取地质滑坡点48个,地质滑坡面积为6.6113 hm2,道路长度19.7146km,道路面积为8.1295hm2,民居数量275处,民居面积为4.5982 hm2,总体分类精度都超过87%。(2)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采用线性、非线性和多元回归法,基于多种遥感植被指数和遥感因子,建立了川西亚高山林区最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最优乔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127.340 TM2+93.835 TM3+344.518 TM5-75.505 WVI+0.339 V13-226.322 BVI+9.664(R2=0.888,P<0.05);最优灌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49.469 TM2-141.236 TM3+0.056 BVI+16.468(R2=0.790,P<0.05)。(3)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布信息,建立了适宜于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壤侵蚀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结果表明:在天保实施前(1989~1997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2.38%上升到14.73%,微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9.32%下降至7.42%,土壤侵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4.73%下降到11.89%,土壤侵蚀恶化状况得到改善。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土壤侵蚀。(4)经Gram-Schmidt变换,对研究区影像融合,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三期影像分类解译,提取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分布位置和面积。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由65.06%下降到62.60%,下降了2.46%;1997~2015年,天保工程实施近20年,森林覆盖率由62.60%回升至65.34%,上升了2.74%。研究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5)基于融合影像解译结果,提取了1989、1997和2015年三个时期森林景观类型分布位置,运用ENVI5.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Fragstats4.0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监测了研究区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研究区景观基质都是灌木林地,面积比例分别为:34.09%、34.27%和33.89%;乔木林地为第二重要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30.11%、26.75%和30.61%。灌木林和乔木林组成复合景观类型控制着区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在时间动态上,从斑块类型水平格局看,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以及最大斑块面积,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下降,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增加,破碎化程度出现波动,其它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变化不明显;从景观水平格局看,三个时期边缘密度依次为32.7588、36.0567和35.2637,集合度指数依次为95.1919、96.5094和96.2046,香农多样性指数依次为0.733、0.7126和0.7523。它们均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10年间增加,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近20年间下降。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景观整体连通性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更顺畅,生物多样性提高,有利于生物群落的演化和发展。(6)采用建立的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测算了森林固碳能力,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森林固碳总量分别为:2828529.7 Mg、2623878.8 Mg、4130166.9Mg。其中,乔木林固碳量在总固碳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80.17%、77.35%和79.16%。这说明乔木林影响着研究区森林固碳能力的整体发挥。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森林固碳能力呈下降趋势,而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固碳能力呈上升趋势。说明天保工程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7)利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监测了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中等覆盖度(40%~60%)面积比例由70.56%降为59.90%;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明显回升,中高等覆盖度(60%~80%)面积比例由19.26%上升为31.09%,增幅11.83%。这说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8)使用信息量模型法,根据破坏类型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不同单项评价因子数据,计算信息量值,评估了各种破坏类型的危险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内沟谷密度大于7km/km2、坡度大于50°且道路缓冲距离在100m以内的裸地区域,最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坡度在20°以内,且与居民地缓冲距离在100m到500m之间的草地区域,人为农牧活动是天然林破坏的主要类型;在高程为3500~3800m区间且郁闭度小于0.5的西北坡的有林地区域风损自然灾害是最易发生破坏类型;高程3500m以上、坡向为北坡、树种为云杉或冷杉的乔木林区最易发生雪损自然破坏。(9)基于各种破坏类型危险性信息量值,以自然断点法,区划了研究区天然林破坏危险性等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各危险等级面积分布中,极重度危险性区面积707.9519hm2,占总面积的14.49%;极轻度和轻度区域面积为1968.060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28%;中度和重度区域面积2209.6133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23%。监测数据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破坏整体危险性处于中间状态,只要加强保护措施,改善外部环境,危险性降低,天然林资源将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陈家民[9](2016)在《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建立在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恢复平衡,促进我国生物物种的平衡,从而提供给我国经济可以稳定的、生态的、环保的发展的基础上。是我国近期林业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总结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国家政策方面没有建立森林后续发展和森林发展监测体系、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经济评价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林区企业还存在着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政策倾斜、地位不对等、地方资金投入不到位、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的职工利益等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保护实施的相关利益者产生利益冲突等。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持泰安市生态的平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成为了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工程带来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以后,以期对症下药,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给于有效开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泰安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泰安市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发展环境。本论文以山东泰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天然林保护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工程目标、施工长度、施工概括、林区发展概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森林资源维护、林场职工安排、公益林建设、物种生态结构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资金投入问题、森工企业经营问题等进行总结,在国外天然林保护建设经验的汲取和国内天然林保护的进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林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原则,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如从法律上落实职工养老保障问题,工程资金来源合理配置问题、加强天然林自我恢复和市场供给双向能力建设,规范天然林保护设施效果评价等。为泰安市的天然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维护,为泰安经济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保证了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天然林建设目标实现打下基础。
陈卫洪[10](2016)在《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2015年全国森林植被总的碳储量达到了84亿吨。到2018年,西部地区五省(市、区)的碳储量将达到38.4亿吨,丰富的森林碳储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多地碳汇交易试点的建设,全国碳汇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加强森林碳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森林碳汇储备除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森林经营管理、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重视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然系统是能否发展森林碳汇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森林碳汇的储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系统是推进森林碳汇建设的动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森林碳汇发展相对完善和完备,经济的发展为森林碳汇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社会系统则是实现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社区的历史传承、人文制度、风俗习惯及个人能动意识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农户作为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要素,随着意识能动性的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人类纳入经济活动范围,社会系统则成为农户发展的承载基础。农民作为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对待森林资源管理和营林生产的相关行为对碳汇储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索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的微观动机与相关行为,促进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对于提高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系统的分析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在对森林碳汇储备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和集体行为角度,运用案例剖析了森林管理、农户营林及传统知识等在森林资源储备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农户潜意识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性。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四川、重庆、云南与贵州等地区农户的林业生产行为。三是从潜意识文化传承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对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侧面证实了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对于森林碳汇储备作用巨大且具有低成本与可持续性。四是针对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表现出的微观动机和有意识行为与潜意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要继续发挥农户的潜意识行为,运用正确的手段引导激励农户的有意识行为,并逐渐将有意识行为变为潜意识行为,最后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使森林碳汇储备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本能意识。通过对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个主要结论。一是森林资源的权属和林地资源的管理方式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碳汇市场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森林碳汇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生态效益。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我国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林业政策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根据资料和调查显示,林农生计、林业政策、林地流转制度和森林采伐部分限制条款以及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有意识的营林行为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因为生存的需求使林业经济效益成为农户造林营林决策的主因,森林碳汇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在当前还未充分被农户认识和重视。而农户有意识的选择营林行为还基于机会主义的思想,农户的有意识营林行为缺乏一定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三是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正确发挥市场与政府的配置作用。当前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没有任何激励引导的前提下,生态较好区域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其林业生产中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占据主导作用,森林碳汇储备还是依靠人数众多的小农林业来实现,不仅与市场脱节,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许多传统手段还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削弱了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的潜意识行为。因此,森林碳汇储备必须发挥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四是加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改革。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很多林区,森林碳汇还只停留在顶层设计方面,中观群体(县级、乡(镇)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也只是少部分人了解概念,微观群体农户对森林碳汇更是一无所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完全脱节,导致农户在面对林业市场时,除了传统的林产品外,还未感触到森林碳汇在未来林产品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森林碳汇储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农户的需求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内因,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则是引发行为的外因。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将农户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对农户行为分类进行了拓展。传统农户行为多是依据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分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等体系,在森林碳汇储备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选择性营林行为外,还有一种受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氛围影响的自发性森林管护和营林行为。为更好的阐述农户行为,本研究将农户基于市场利益的选择性营林行为定为有意识行为,而将农户的自发性营林行为定为潜意识行为。二是明确提出了森林碳汇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对于森林碳汇的阐释多集中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也是一种可以进入碳汇市场的商品。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重要性,本文将森林碳汇定义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三是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以倡导发扬传统文化等为主的选择性激励机制等建设内容。本文从农户需求、微观动机而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机制出发,侧重农户营林行为、政策需求等微观群体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表现,提出了关于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相关建设机制和对策措施来提高小农参与森林碳汇储备的积极性,优化其营林造林行为。提出了通过构建健康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实施者(农户)既有碳汇这种特殊资产的资产性收益,又让其在系统内实现其自我价值与拥有社区荣誉感,进而促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从有意识经济行为上升到潜意识的自然追求行为。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木材供给理论 |
2.1.2 均衡理论 |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
2.2.7 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
3.3.2 供需预测方法 |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
3.4 小结 |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
4.4 小结 |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
5.1 理论分析 |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
6.1 理论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
6.4 小结 |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
7.1 理论分析 |
7.1.1 研究理论 |
7.1.2 分析框架 |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
7.2.1 基础数据收集 |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
7.2.3 模型参数估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
7.3.2 灵敏度分析 |
7.4 小结 |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
8.4 小结 |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
9.3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
1.2.2 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 |
1.2.3 森林管理对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1.2.4 森林动态模拟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干扰与利用历史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气候数据 |
2.2.1.1 历史站点观测气候数据 |
2.2.1.2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 |
2.2.2 森林物候数据 |
2.2.3 土壤数据 |
2.2.4 数字高程数据 |
2.2.5 森林调查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LINKAGES 3.0模型 |
2.3.1.1 LINKAGES 3.0模型原理 |
2.3.1.2 LINKAGES 3.0模型结构 |
2.3.2 LANDIS PRO模型 |
2.3.2.1 模型设计与原理 |
2.3.2.2 演替模块 |
2.3.2.3 采伐模块 |
2.3.3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 3.0与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耦合 |
第三章 当前气候背景下停止商业采伐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LINKAGES 3.0模型参数化 |
3.2.1 树种参数 |
3.2.2 气候参数 |
3.2.3 土壤参数 |
3.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
3.3.1 树种组成图 |
3.3.2 土地类型图 |
3.3.3 管理区图 |
3.3.4 树种生命史属性 |
3.4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 3.0与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耦合 |
3.4.1 树种定植概率 |
3.4.2 最大生长空间 |
3.5 预案设计 |
3.6 数据分析 |
3.7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
3.8 结果 |
3.8.1 模型结果验证 |
3.8.2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森林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 |
3.8.3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树种优势度的影响 |
3.8.4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各年龄组丰度的影响 |
3.8.5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3.9 讨论 |
3.10 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管理策略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预案设计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红松重要值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
4.4.2 红松优势度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
4.4.3 红松更新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预案设计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的影响 |
5.4.2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的影响 |
5.4.3 演替、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相对重要性 |
5.4.4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
5.4.5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空间分布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范围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范围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协调发展理论 |
2.2.3 系统方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体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经济产业概况 |
3.1.3 社会民生概况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
3.2.1 实施历程 |
3.2.2 天保工程投资分析 |
3.2.3 天保工程实施内容与政策分析 |
3.2.4 天保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 |
3.3.1 天保工程投资结构尚待优化 |
3.3.2 企业职工收入及人员结构有待调整 |
3.3.3 工程政策标准灵活性欠缺 |
3.3.4 林区职能移交改革困难重重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4.1.2 生态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及指标选取 |
4.1.3 经济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及指标选取 |
4.1.4 社会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及指标选取 |
4.1.5 改革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及指标选取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评价方法选取、原理与步骤 |
5.3 具体评价过程 |
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权重结果排序分析 |
5.4.2 历年综合效果得分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后续天保工程实施的政策建议 |
6.1 创新天然林资源管理保护政策法规 |
6.2 优化天保工程资金支出结构 |
6.3 大力推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改革转型 |
6.3.1 明确改革要素流向 |
6.3.2 完善国有资源经营管理制度 |
6.3.3 结合实际林情合理调整改革政策 |
6.4 加大天然林保护工作认识与宣传力度 |
6.4.1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工作认识 |
6.4.2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森林生态 |
2.1.3 林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2. 国内外天然林及天然林保护研究述评 |
2.1 重要概念辨析 |
2.1.1 森林、天然林及天然林资源的内涵 |
2.1.2 大尺度天然林的定义 |
2.1.3 天然林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
2.2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天然林保护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实践与技术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资料来源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历史演变过程 |
4.1.2 天然林资源现状分析 |
4.2 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2.1 我国天然林分类的历史与问题研究 |
4.2.2 基于大尺度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3 不同类型天然林保育决策方案设计 |
4.3.1 设计依据 |
4.3.2 指导思想及原则 |
4.3.3 方案总体设计 |
5. 案例分析——栎类天然林保育方案 |
5.1 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组)的天然林现状 |
5.2 目的与意义 |
5.3 指导思想 |
5.4 编制依据 |
5.4.1 法律法规相关文件 |
5.4.2 规划区划 |
5.4.3 技术规程 |
5.5 遵循原则 |
5.5.1 特征差异性原则 |
5.5.2 保护为主,综合发展原则 |
5.5.3 可操作性原则 |
5.5.4 正向转化原则 |
5.6 栎类经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7 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林分类及其经营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天然林未来发展展望 |
6.2.2 基于本研究下的天然林保育发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林业生态经济 |
二、林业公共政策 |
三、政策贡献度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内涵及目的意义 |
1.1.3 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1.2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 |
1.2.1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 |
1.2.2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1.2.3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过程 |
1.3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方法 |
1.3.2 国外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1.3.3 国外天然林保护概述 |
1.3.4 我国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2 研究地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概况 |
2.3 土壤概况 |
2.4 植被概况 |
2.5 水文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 |
3.2 数据处理 |
4 结果分析 |
4.1 林地面积动态 |
4.2 各类森林、林地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4.3 林种动态变化 |
4.4 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4.5 灌木林动态变化 |
4.6 森林质量动态分析 |
4.6.1 乔木林各龄组单位蓄积动态变化 |
4.6.2 乔木林各龄组年生长量动态分析 |
4.6.3 灌木林疏、中、密盖度动态变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8)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1 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概述 |
1.1.2.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技术在林业专项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
1.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研究进展 |
1.2.3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
1.2.3.1 资源变化监测 |
1.2.3.2 灾害及健康评估监测 |
1.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固碳效益中的研究进展 |
1.2.4.1 森林固碳的计算方法 |
1.2.4.2 森林固碳效益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 |
2.1.3 土壤概况 |
2.1.4 森林资源 |
2.2 数据获取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森林的分类 |
2.3.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
2.3.3 遥感数据处理 |
2.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3.3.2 遥感影像分类及处理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植被覆盖动态特征 |
3.1 植被覆盖度 |
3.1.1 植被指数 |
3.1.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
3.1.1.2 归一化植被指数换算植被覆盖度 |
3.1.2 植被覆盖动态分析 |
3.2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分布状况 |
3.3 各土地覆盖类型面积转移 |
3.3.1 1989~1997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
3.3.2 1997~2015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
3.4 植被类型地形分异特征 |
3.4.1 坡度分异特征 |
3.4.2 坡向分异特征 |
3.4.3 高程分异特征 |
3.5 森林覆盖率动态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森林景观格局 |
4.1 景观类型面积 |
4.1.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面积及其变化 |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转移特征 |
4.1.2.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1.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2 景观格局指数 |
4.2.1 计算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景观指数结果 |
4.2.2.2 景观指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侵蚀变化 |
5.1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技术路线 |
5.2 土壤侵蚀强度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因素、因子权重确定 |
5.2.3 土壤侵蚀强度的综合评价及其等级 |
5.2.4 各因素、因子的提取 |
5.2.4.1 降雨量 |
5.2.4.2 坡度、坡长和沟谷密度 |
5.2.4.3 土壤质地 |
5.3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动态分析 |
5.3.1 研究期内各时段土壤侵蚀状况 |
5.3.2 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森林生物量与固碳效益 |
6.1 数据的处理 |
6.1.1 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
6.1.2 地形数据提取 |
6.1.3 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2 森林生物量与不同遥感因子的相关性 |
6.3 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的建立 |
6.3.1 乔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
6.3.1.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1.2 生物量数据与各植被指数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1.3 生物量与各遥感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6.3.1.4 最佳乔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3.2 灌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
6.3.2.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各植被指数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2.2 生物量与各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6.3.2.3 最佳灌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生物量 |
6.4.1.1 生物量的计算 |
6.4.1.2 生物量的结果分析 |
6.4.2 固碳效益 |
6.4.2.1 森林固碳量的计算方法 |
6.4.2.2 森林固碳量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及危险性评价 |
7.1 研究方法 |
7.1.1 天然林破坏类型划分 |
7.1.2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 |
7.1.2.1 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法 |
7.1.2.2 实地调查走访法 |
7.1.3 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的选择与数据提取 |
7.1.3.1 评价方法 |
7.1.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7.1.3.3 各破坏类型评价因子数据的提取 |
7.1.4 信息量值的计算与危险性区划 |
7.1.4.1 信息量值计算 |
7.1.4.2 危险性区划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 |
7.2.1.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 |
7.2.1.2 信息提取精度评价 |
7.2.2 各破坏类型的面积及信息量值 |
7.2.2.1 地质滑坡破坏类型 |
7.2.2.2 农牧活动破坏类型 |
7.2.2.3 雪压损毁破坏类型 |
7.2.2.4 风倒损毁破坏类型 |
7.2.3 危险性分级评价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参与式林业理论 |
2.3 社会林业的相关理论 |
2.3.1 天然林保护工程 |
2.3.2 退耕还林工程 |
3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泰安市建设现状 |
3.1.1 工程目标 |
3.1.2 首要任务 |
3.1.3 施工长度 |
3.1.4 施工范围 |
3.1.5 施工内容 |
3.1.6 投资和费用 |
3.1.7 施工进度 |
3.2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泰安市建设效果 |
3.2.1 泰安市森林资源得到改善 |
3.2.2 合理分流和安置泰安市林场工作人员 |
3.2.3 圆满完成泰安市公益林建设任务 |
3.2.4 泰安市物种生态结构得到改善 |
4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问题分析 |
4.1.1 工程投资额不足 |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条件不足 |
4.1.3 职工社会保障权益不足 |
4.2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问题分析 |
4.2.1 公益林建设问题 |
4.2.2 养老保险费用发放问题 |
4.2.3 森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
4.2.4 其他相关涉及问题 |
4.3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的影响分析 |
4.3.1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4.3.2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5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 |
5.1.1 国外国有林的分类经营管理问题 |
5.1.2 国外对天然林实施工程保护 |
5.1.3 国外对天然林采用分类经营,培育采伐人工林 |
5.1.4 国外发展近自然林业 |
5.1.5 国外划定特定的保护区域 |
5.1.6 国外实施天然林禁伐或限伐措施 |
5.2 国内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 |
5.2.1 国内天然林资源现状 |
5.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进展情况 |
5.2.3 我国森林环境建设 |
6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策略选择 |
6.1 合理设计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投入问题 |
6.1.1 落实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给付 |
6.1.2 落实森林养护管护资金给付 |
6.1.3 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配套建设费用 |
6.1.4 落实天然林保护基础设施道路、通讯等投入 |
6.2 规范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职工社保权益保障 |
6.3 规范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4 做好森林分类经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
6.5 加强森林权属管理和森林安全管理 |
6.6 保护天然林的同时,促进人工林发展规模 |
6.7 转变林业所有权权属,稳定推动生态移民 |
6.8 加快天然林区自我调节和自我供给能力 |
6.9 动员群众参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社区建设 |
6.10 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有法可依 |
6.11 天然林保护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
6.12 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示范建设工作 |
6.1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测评 |
7 结论和展望 |
7.1 项目研究得出的结论 |
7.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性发展 |
7.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问题 |
7.1.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
7.1.4 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中注重引进和学习 |
7.2 展望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森林碳汇与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
1.2.1 碳汇与森林碳汇 |
1.2.2 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
1.2.3 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
1.2.4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相关行为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权理论 |
2.1.2 需求理论 |
2.1.3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1.4 集体行动的逻辑 |
2.1.5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2.1.6 系统论与控制论 |
2.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研究理论假设 |
2.2.1 假设1 |
2.2.2 假设2 |
2.2.3 假设3 |
2.3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动机分析逻辑框架 |
2.3.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需求动机 |
2.3.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动机的特征 |
2.4 农户参与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三章 森林碳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碳汇 |
3.1.1 全球森林资源状况 |
3.1.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1.3 西部森林资源现状 |
3.1.4 中国森林碳汇 |
3.2 森林碳汇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2.4 制度因素 |
3.3 农户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影响 |
第四章 西部森林碳汇的优势及国家战略 |
4.1 西部地区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 |
4.1.1 自然条件 |
4.1.2 国际生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
4.2 碳汇交易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
4.2.1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4.2.2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
4.2.3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意义 |
4.3 中国碳汇交易情况与国家战略 |
4.3.1 中国碳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4.3.2 中国碳汇市场交易情况 |
4.3.3 碳汇建设与国家战略部署 |
第五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
5.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概况和样本特征 |
5.1.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区域概况 |
5.1.2 调查问卷设定与样本特征分析 |
5.2 农户碳汇林投入生产意愿描述性分析 |
5.3 农户参与碳汇生产意愿研究假设 |
5.3.1 农户自身素质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3.2 农户生产的特征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3.3 社会经济状况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4 计量模型选择与实证 |
5.4.1 模型选择 |
5.4.2 变量描述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5 参与意愿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
5.6 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需求行为分析 |
5.6.1 本研究对象在林业生产需求的现实特征与模型分析 |
5.6.2 林业生产对农户家庭发展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
5.6.3 林业生产与农户发展需求的研究概况 |
5.6.4 数据分析及其解释 |
5.6.5 计量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有意识行为分析 |
6.1 农户林业生产投资行为 |
6.2 农户林业信息获取行为 |
6.3 农户林业生产销售行为 |
6.4 农户林业技术应用行为 |
第七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潜意识行为分析 |
7.1 风水文化是潜意识行为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
7.2 基于风水文化为基础的潜意识行为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作用分析 |
7.3 树神文化强化了森林资源管护中的潜意识行为 |
7.4 文化与制度的冲突 |
7.4.1 对门寨村冲突案例 |
7.4.2 板底村冲突案例 |
7.4.3 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
7.5 森林管理中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
7.6 森林资产性权属及采伐许可等制度安排的困境 |
7.7 林产品品种单一的困境 |
7.8 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碳储备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
8.2.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建设 |
8.2.2 促进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对策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2]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D]. 刘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D]. 李名扬.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5]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D]. 乔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7]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D]. 米拉地力·阿不力米提.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赖家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 [9]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D]. 陈家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4)
- [10]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陈卫洪.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