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物图解复习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许开义[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各阶段复习课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Q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韦梦杰[2](2020)在《以学历案为依托的一轮复习实践探索——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为例》文中认为全面展示"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学历案公开课的设计思路、教学实况并阐述相应的设计意图,旨在以此为范本,为其他章节的一轮复习提供研究思路。
陈程[3](2019)在《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的探查》文中研究表明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外界事物或人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感知活动。实验观察是观察共同体依据观察目的,采取恰当的观察规则和工具,对对象进行观察和表征观察结果的活动过程。化学实验观察作为化学实验活动实施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但资料显示,化学教育领域有关实验观察内涵和要素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关中学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探查的研究也不够系统,这势必会影响实验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针对性。为此,笔者进一步理清了实验观察的内涵和特征,建构了实验观察的要素和结构,分析了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化学实验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查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初中生实验观察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初中生对化学实验观察目的的认识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2)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中对象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倾向性;(3)初中生已掌握了 一定的化学实验观察规则;(4)众多因素,如学生的观察动机、观察能力、观察品质、学习风格以及实验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影响着实验观察过程。基于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优化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过程的教学建议:(1)观察目的显性化;(2)观察内容结构化;(3)观察方法系统化。
方海清[4](2019)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评价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21世纪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2017版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之配套中学生物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在高中阶段已经迅速铺开,并取得了系统性进展。且与高考改革配套的江西省中考生物水平质量测评改革也于2018年3月份公布,但与之对接的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相对滞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待提高。本文通过“调查法”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采用“文献资料法”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来研究本课题实施方法和策略。在课题实施之前,本文对“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等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鉴定,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是核心素养教学的课程标准,并重点研究了初中生物教材中与“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对接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核心概念”。本文基于“认知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大基础上,充分运用概念图、STSE和合作性学习三种教学策略分别设计了三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磨刀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性,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故在教学设计之后重点研究表现性教学评价和纸笔测验性教学评价。通过本文实施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慢慢发展的同时,学生学业水平也将得到稳步提高。
孔娜娜[5](2019)在《高三生物学复习中数学模型建构法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生物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等内容组成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将数学方法用于解决生物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模型建构的活动有望达到新课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数学模型的构建在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中都应受到重视,但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复习课中数学模型建构法的研究案例很少,大多学者致力于将研究方向放在新授课上。但笔者认为复习课不是知识的复述,要想上好一节复习课,亦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的思维逻辑展开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师生在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的情况进行调查以及进行相关教学设计和有效课堂教学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践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知网和图书馆各种纸质资源对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理论综述。对模型、模型教学的概念;数学模型的概念、分类、构建;本研究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数学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设计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分析可知目前学生对构建数学模型较为有兴趣,但是独立完成模型分析和构建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数学模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性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老师自身的模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接着是研究模型建构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的实践。筛选适合进行数学模型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实践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自变量为是否以数学模型建构的方式进行复习课教学,控制无关变量。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前后,分别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生物课的兴趣和自信心,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模型建构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数学模型在复习课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数学模型在复习课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并主动学习利用。论文最后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对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提出了尝试性建议,希望本研究对高三生物教学和高考复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马元理[6](2016)在《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掌握不仅要进行初步的学习,还要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更好地将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主要研究高考生物有效复习的方法以及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王静晓[7](2016)在《应用微专题提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效率》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当下"高大全"的复习现状,顺应当今微产品互动性强的特点,从考点、重点、疑点、热点、典型题型等角度出发设计小而精,小而准的微专题穿插进行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固其根本,浚其源泉,使复习有见微知着之效。
荀胥[8](2014)在《如何提高生物总复习效率》文中指出课堂是教师复习的主战场,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复习中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复习效率。
常建鹤[9](201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式结构复习法》文中提出网络式结构复习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围绕核心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卢蒙[10](2009)在《问题解决法教学在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考生物复习中应用“问题解决法”进行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生物学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复习方式的改变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在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问题解决法”的“二轮”复习模式,即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第一轮的“地毯式”拉网复习和第二轮的专题式复习。具体的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确定解决方案→搜集资料,回归教材内容,突破难点及重点,得出结论→及时练习,深化理解。针对每一轮复习的特点和复习内容,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同时,联系“问题解决法”复习的实际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本文以包头市田家炳中学两个高三理科平行班,随机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三轮”复习法,实验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二轮”复习法,结果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两个班的中测成绩(P<0.01)和后测成绩(P<0.001)均具有极显着差异,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复习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部分学生认为浪费时间,个别学生到实验后期,甚至不再愿意参加活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效果不显着。本研究结果表明,将“问题解决法”引入高考复习中,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被动接受式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策略。同时“问题解决法”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从机械式的传统复习中解脱出来,树立学好生物的自信心,并为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在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中学生物图解复习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物图解复习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的探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课题的提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1 化学实验观察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1.1.2 初中化学实验观察实践中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
1.1.3 有关实验观察的研究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 |
1.1.3.1 有关实验观察研究取得的成果 |
1.1.3.2 有关实验观察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创新之处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的思路 |
1.2.3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课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 化学实验观察的内涵特征 |
2.1.1 从化学实验构成要素的视角分析 |
2.1.2 从观察本质的视角分析 |
2.2 化学实验观察要素和结构分析 |
2.2.1 化学实验观察的构成要素 |
2.2.1.1 化学实验观察的目的 |
2.2.1.2 化学实验观察的对象 |
2.2.1.3 化学实验观察的规则 |
2.2.1.4 化学实验观察的共同体 |
2.2.1.5 化学实验观察的结果 |
2.2.2 化学实验观察的结构 |
2.3 初中化学实验观察的内容和目标 |
2.3.1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 |
2.3.2 从教材的角度分析 |
2.4 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 |
2.4.1 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 |
2.4.2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2.4.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4.4 脑认知科学 |
3 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查 |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1 研究的设计 |
3.1.1.1 探查的总体思路 |
3.1.1.2 探查的操作性工具设计 |
3.1.2 研究的实施 |
3.2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3.2.1 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 |
3.2.1.1 实验观察目的的认识缺乏一定广度和深度 |
3.2.1.2 实验观察对象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
3.2.1.3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规则 |
3.2.2 影响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的因素 |
3.2.2.1 学生因素的影响 |
3.2.2.2 教学因素的影响 |
3.2.2.3 实验方式的影响 |
4 优化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过程的教学建议 |
4.1 实验观察目的显性化 |
4.2 实验观察内容结构化 |
4.3 实验观察方法系统化 |
5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得到的结论 |
5.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查的个案研究 |
致谢 |
(4)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评价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分析 |
1.1.2 2017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分析 |
1.1.3 2018年江西省中考改革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有关核心素养框架界定 |
1.2.2 国内核心素养研究方向及新课程标准修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核心素养下教学设计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支撑 |
2.1 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概念的梳理 |
2.1.1 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 |
2.1.2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
2.1.3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
2.2 建立教学设计立足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皮亚杰认知理论 |
2.2.3 建构主义(支架教学) |
第3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主、客体和教学方法的分析 |
3.1 学习者需要(主体)分析 |
3.1.1 学习态度的分析 |
3.1.2 学习认知方式分析 |
3.2 教学目标(客体)分成 |
3.2.1 生命观念 |
3.2.2 科学探究 |
3.2.3 科学思维 |
3.2.4 社会责任 |
3.3 学习内容(客体分析) |
3.3.1 深挖教材中“大概念”,形成生命观念 |
3.3.2 深挖教材中“核心概念”,建立科学思维 |
3.3.3 深挖教材中“技能训练”和“探究”,提升探究能力 |
3.3.4 深挖教材中“STSE”,拥有社会责任 |
3.4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3.4.1 STSE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3.4.2 概念图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皮亚杰认知理论) |
3.4.3 合作性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第4章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案例 |
4.1 案例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
4.2 案例2:“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
4.3 案例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
第5章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
5.1 表现性教学评价 |
5.2 纸笔测验式评价 |
5.2.1 纸笔测验内容注重命题依据性 |
5.2.2 纸笔测验内容的测试注重核心素养的指向性 |
5.2.3 纸笔测验注重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的权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展示 |
6.1.1 教育理论成果 |
6.1.2 教学实践成果 |
6.1.3 参与试题命制成果 |
6.2 研究结论 |
6.2.1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特点的结论 |
6.2.2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评价策略的结论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2017年江西省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作品“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
附录B “初中教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了解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C “初中教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了解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
(5)高三生物学复习中数学模型建构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复习教学中数学模型建构的重要性 |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3. 高考对教学的要求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3. 本文创新点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二、数学模型应用于生物复习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1. 国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2. 国内有关数学模型教学的研究进展 |
(二) 概念界定 |
1. 模型的概念 |
2. 数学模型概念 |
3. 数学模型教学 |
4. 数学模型分类 |
(三) 数学模型的建构 |
1. 建构的原则 |
2. 建构的过程 |
(四) 相关教学理论综述 |
1. 建构主义 |
2. 认知理论 |
3. STEM教育 |
三、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现状调查研究 |
(一) 调查问题 |
(二) 调查对象 |
(三) 问卷设计 |
(四) 问卷结果分析 |
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四、数学模型建构在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旳教学实践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教学设计及案例呈现 |
1. 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原则 |
2. 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
(1) 基于问卷调查 |
(2) 基于高考的要求 |
(3) 基于对课本中数学模型的分析 |
(4) 参考实习老师的意见 |
3. “减数分裂”复习课教学设计 |
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
(四) 实践研究相关数据分析 |
1. 实践研究前测分析以及调查问卷的编制 |
2. 实践研究后测分析 |
3. 研究结果 |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1. 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可以促进深度学习 |
2. 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
3. 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可以增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
4. 复习课中应用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
(二) 建议 |
(三) 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6)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 |
1. 注重图文并茂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
2. 通过以点带面法巩固每个知识点 |
3.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专题式复习方法 |
4.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复习 |
二、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
1. 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 回归教材,规范答题 |
3. 打破定式思维,强化创新思维 |
(8)如何提高生物总复习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 |
二、研读教材、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 |
三、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
(10)问题解决法教学在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解决法概述 |
1.1 问题的概念 |
1.1.1 问题的定义 |
1.1.2 问题的类型 |
1.2 问题解决法的概念 |
1.3 问题解决法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问题解决法复习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问题解决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
2.1 问题解决理论 |
2.1.1 桑代克的试误说 |
2.1.2 格式塔的顿悟说 |
2.1.3 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论 |
2.2 认知结构理论 |
2.2.1 韦特海墨的格式塔理论 |
2.2.2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
2.2.3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2.3.2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
2.3.3 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观 |
3 问题解决法教学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
3.1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知识及能力的培养目标 |
3.1.1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知识及能力的要求 |
3.1.2 高中生物考试大纲对高中生知识及能力的培养目标 |
3.1.3 “两纲”在高考复习中的作用 |
3.2 高中生物复习中问题解决法教学的特征 |
3.2.1 主动性 |
3.2.2 深刻性 |
3.2.3 针对性 |
3.3 高考复习中问题解决法的设计原则 |
3.4 高考复习中问题解决法的设计特点 |
3.5 高考复习中问题解决法的操作步骤 |
3.5.1 高考一轮复习中的教学案例 |
3.5.2 高考二轮复习中的教学案例 |
4 问题解决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问题解决法复习教学的实验效果 |
5.1.1 学生对问题解决法复习的评价与反应 |
5.1.2 问题解决法复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学生不同层次 |
5.1.3 问题解决法复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5.1.4 问题解决法复习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
5.2 问题解决法模式复习的注意事项 |
5.2.1 问题解决法复习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5.2.2 问题解决法复习过程中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 |
5.3 反思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卷(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
附录 2 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卷(包头市高考一模试卷) |
附录 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卷(包头市高考二模试卷) |
致谢 |
四、中学生物图解复习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各阶段复习课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Q中学为例[D]. 许开义. 西南大学, 2021
- [2]以学历案为依托的一轮复习实践探索——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为例[J]. 韦梦杰. 中学生物教学, 2020(22)
- [3]初中生化学实验观察现状的探查[D]. 陈程. 扬州大学, 2019(02)
- [4]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评价探究[D]. 方海清.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5]高三生物学复习中数学模型建构法的应用研究[D]. 孔娜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研究[J]. 马元理. 新课程(下), 2016(11)
- [7]应用微专题提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效率[J]. 王静晓. 中学生物学, 2016(03)
- [8]如何提高生物总复习效率[J]. 荀胥. 教育教学论坛, 2014(07)
- [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式结构复习法[J]. 常建鹤. 新课程(下), 2011(02)
- [10]问题解决法教学在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卢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