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山流寓石柱事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廷法[1](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贺鹏飞[3](2019)在《贺贻孙《水田居诗文集》校注及其遗民心态研究》文中指出贺贻孙,字子翼,号水田居士,永新人,明末副榜贡生。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卒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江西“豫章社”成员,与万时华(1590-1639)、徐世溥(1608-1657)、陈弘绪(1597-1665)、艾南英(1583-1646)等人交谊颇深。明亡,隐匿不出。顺治七年(1650),学使樊缵前素慕其名,特列贡榜,不应。顺治十四年(1657),御史笪重光以博学宏词特荐,贺贻孙曰:“吾逃世而不逃名,名之累人实甚,吾将从此逝矣!”遂入禾山隐居。康熙朝之初,犹屡获征辟,然绝意仕进,拒不应征。晚年家益落,布衣蔬食无愠色,惟日以着述自娱。着作颇丰,有《水田居文集》《水田居存诗》《激书》《诗筏》《骚筏》《诗触》《易触》等,以《水田居文集》《水田居存诗》《激书》三种最为重要,集中反映了贺氏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其《水田居文集》因未注明刊刻时间,故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康熙十六年(1677)刻本、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刻本、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刻本三种观点。笔者采用避讳原则,以及贺氏其他着作的序跋、地方志的相关记载,认为《水田居文集》初刻于乾隆年间,且在乾隆四十年(1775)之前。同时,笔者结合各大图书馆所藏《水田居文集》的收文数量及个别文章的刻迹差异,对《水田居文集》的增刻、翻刻时间做了推测。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水田居文集》《水田居存诗》作了详细校注。校注以江西省图书馆藏《水田居全集》本《水田居文集》和《水田居存诗》为底本。《水田居文集》凡五卷,分史论、序、策、记、传、颂、赋、启、疏、书、辨、字说、祭文、墓铭、行述、纪事十六种文体,共215篇文章;《水田居存诗》刊刻于同治九年(1870),凡三卷,附有《诗余》及贺稚圭《眠云馆诗集》。康熙初年,随着大规模反清运动的结束,清廷的统治得以加强,社会由乱而治,遗民渐趋分化。延至三藩之乱后,在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下,清朝初具繁荣之象,遗民社会趋于解体,遗民大多由反清变为附清。贺氏终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个体,其对清廷态度的渐次软化在所难免。在校注贺氏诗文集的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方志、贺氏亲友的诗文集,对其入清后遗民心态作了研究:国变后,贺氏大致经历了从“遗民”到“遗隐”——兼具“遗”“隐”两重身份者,再从“遗隐”到“隐士”的心理嬗变,其最初强烈的遗民意识,最终极大程度地淡化,并基本承认了清王朝的统治。三藩之乱时,其遗民意识虽有所悸动,但终于在三藩殄破之际再次熄灭。
马宇[4](2018)在《《西溪丛语》研究》文中认为《西溪丛语》是南宋学者姚宽的一部考辩笔记作品。姚宽生于南北宋交替之期,是南宋名流,浙江望族,一生经历丰富,具有传奇色彩。四库全书赞其为“一代博洽工文之士”,他不仅善于注书、着书,还善于融汇贯通,提出质疑、创新的观点,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务实学风。《西溪丛语》作成于南宋初期,内容多为先秦至唐宋的经典解读、诗文订释、文章拾遗等知识考证内容,特点是不载俗学常讲,但以俏僻新奇为主;诗书经义信手拈来,野史杂学暗以为趣。目前学术界对姚宽和《西溪丛语》的研究较为寥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西溪丛语》进行细致考察形成系统归纳。具体来说,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分析《西溪丛语》的文体特征,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论文的研究价值,以及简要介绍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作者姚宽的生平家世,和《西溪丛语》完成时间、卷数、版本的概述;第二章论述《西溪丛语》中的思想特点,具体从“无一字无出处”的务实学风思想、“山水自然”的现实关怀思想、“疑今辨古”的质疑创新思想三个小节进行探讨;第三章阐述《西溪丛语》中的价值和影响,分别从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文化价值三方面进行举列论证;第四章对《西溪丛语》中原文存在的和孔凡礼点校本中的某些舛误进行纠谬;结语再次梳理、补充全文不足之处。在“知人论世”的文学视野下,姚宽留下的足资考证的生平事迹文字记载较少,这就造成了他名声不显,研究者少,对《西溪丛语》整体价值的挖掘和研究也几乎趋于空白;然而明清时候大量文人的翻刻、点评、争议,近二十年百来篇论文中涉及的参考资料,都可说明《丛语》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阅中华书局点校本《西溪丛语》,可见上下二卷,269条,论文尝试作初步分析、归纳、综合认识,有创新性研究意义:一是有利于全面了解姚宽的思想,突出重点,起抛砖引玉之能,引领后续研究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阐明《西溪丛语》在考据学、音韵字义学、文学等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审视古代历史民俗、制度的发展意义,剖析《西溪丛语》记载这些资料的后续影响;三是不断完善中华书局版本,对内容进行补充。
李莫若[5](2017)在《破山海明批判聚云吹万事件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巴蜀历来与禅宗渊源深厚,《蜀中高僧记》有“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之语。巴蜀对禅宗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涌现过一大批海内外着名的禅宗巨匠。如:马祖道一、圆悟克勤等。在巴蜀发展的禅宗派系,唐代有“净众——保唐禅派”,宋代有昭觉克勤禅派,明代有天成绍奇禅派,明清之际则有双桂与聚云禅派。因此,巴蜀禅宗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破山海明批判聚云吹万事件的探究”为题,紧密围绕发生在破山派祖师破山海明与聚云派祖师聚云吹万之间的一系列论诤,力图梳理两大禅派之间存在的禅理差异,各自的发展轨迹以及批判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批判事件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引言介绍了选题缘起,破山海明禅师与聚云吹万禅师的生平,回顾了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破山禅师对聚云禅师的批判》按时间顺序介绍两次批判事件,对批判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并结合明末禅门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了两位禅师在法统问题上的开明派与坚持派立场。第二章《批判事件的发展》介绍两大禅派的其他禅师对于批判事件的态度与应对,其中破山禅派风波大起,而聚云禅派静默处之。第三章《批判原因的探析》回顾前人对批判事件发生原因的种种猜测,并通过列举史实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批判事件是由禅师内在思想差异而非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第四章《批判事件之后的两大禅系》结合两大禅系的发展状况,厘清学界对批判事件的误解,公正看待批判事件的实际影响,对批判事件作出准确的历史定位,认为批判事件虽对两大禅派有影响,却算不上是其发展的转折点。结论回顾与总结全文内容,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李常生[6](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贾晓峰[7](2017)在《北宋佛寺与北宋诗歌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时期的佛教在义理的探究上没有太多的进展,但是它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相比唐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过程中,北宋文士与佛寺有了密切的联系,也创作了大量的与佛寺相关的诗歌。本文力图揭示佛寺这一独特空间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北宋佛寺与北宋诗歌综论,共有五章;下编为北宋诗文中佛寺辑考。第一章探讨北宋佛寺概貌。北宋时期的佛寺数量极为庞大,到熙宁年间大约有三万六千余座,形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北宋王朝的佛教政策的允许和国家及社会财力的支持。数量庞大的佛寺在北宋疆域内,整体上形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发达的促进、山水秀美的吸引、通都大邑提供便利,另外还有民风所向,以及历史延续的原因。按照地理位置和构建方式,北宋佛寺可分为城市型、山林型、综合型三类。第二章探讨北宋文士的游寺习尚与诗歌创作。北宋文士的游寺习尚有了新的内容,分别是:前往沐浴、科考所需和买卖书籍。佛寺园林环境优美,文士前往佛寺,多为游赏秀丽的山水景致。优美的佛寺园林成为诗人吟咏的素材。文士间常结伴游寺,又游必有诗,只是多数情况下,佛寺只是这类诗歌的创作背景,体现不出佛寺空间的独特意义。士僧间的交游在当时也形成风尚,交游的情形生动地反映在了诗歌中,还表现出文士对佛理的体悟、白莲社的情结以及对尘世的感悟。北宋文士常选择在佛寺避暑纳凉,他们创作的避暑诗与唐人相比,一方面是数量多,另一方面是在描写上,北宋诗歌比唐诗更为直接,反映了北宋诗歌不避凡俗的创作倾向。佛寺与茶风有密切的联系,文士的品茗过程和所见寺僧的高妙茶艺成为诗歌反映的内容。第三章探讨佛寺景观与诗歌创作。佛寺山门隔开了佛国与俗世,从而也形成两个不同的景观世界和意义世界。北宋诗歌中写出了佛寺山门的意境,还掘发出山门的栖隐意义。殿宇楼阁是佛寺建筑的主体,北宋的诗人既注意到这些建筑的宏丽,又基于耗费巨大,于国于民无益的认识,对佛寺中的殿宇楼阁没有很多的吟咏,更多是把它们作为登临送目的视点,也由此生发出丰富的感怀。北宋诗人对佛寺中精雅的亭台关注较多,所作诗歌中呈现着它们及周边风貌,一些诗歌还寄寓着诗人的精神品格。佛塔是寺中高峻的建筑,北宋诗歌从仰观和登高远望的视角呈示了佛塔及其周边的景观形貌,并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怀。壁画是佛寺中重要的人文景观,题材丰富,并且许多壁画艺术高妙。佛寺壁画的内容对北宋诗歌的意蕴产生感发,壁画艺术在诗歌中得以反映。同时,壁画艺术也对诗歌艺术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剧情性和奇幻性两个方面,同时壁画也触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怀。佛寺中有大量的题壁诗,这些诗歌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意趣,也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由于题壁易受到风霜的侵蚀,所以许多名士的题诗被转刻到石碑上。这些题壁诗和石刻诗,又成为后来者的唱和对象。第四章探讨佛寺氛围与诗歌创作。佛寺的清寂幽境在北宋诗歌中得以表现,特别是寺僧的诗篇表现出对幽境更深入的体察。而当遭遇挫折的诗人来到佛寺时,佛寺幽境有利于他们反躬自省,也增强了所作诗歌的情感强度。北宋佛寺有了明显的“世间化”倾向,它的政治色彩使佛寺诗歌有了政治和社会的批判性。佛寺的繁华集市在诗歌中得以呈露,同时这些诗歌中也表现出诗人对商品贸易的矛盾心态。喧阗佛寺中的俗众和僧侣的日常活动,在诗歌中呈现,也使诗歌更为生动。在喧阗的“世间化”佛寺中,还有一些幽寂的空间,在其中创作的诗歌表现出喧嚣外的幽致与诗情。第五章从整体上探讨佛寺对北宋诗歌的意义。佛寺促进了北宋诗歌内涵的禅化,表现出超脱尘俗、闲适情态和更深刻的佛禅体悟。幽寂的佛寺还有利于北宋诗人静观体物方式的生成。在佛寺中形成的虚静心理状态,使对物象的体察更为细腻,而当诗人遭际坎坷时,佛寺使诗人对物象的静观体察更为深入。佛寺空间还使北宋诗歌产生清逸的风格特征,主要是佛寺中的清丽物象、幽寂氛围、交游对象使然。下编是对北宋诗文中佛寺的辑考,主要辑考佛寺的名称、方位、创建、历史沿革,以及与之相关的北宋诗文。
陆光杰[8](2017)在《破山海明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破山海明是明代着名高僧,梁山县双桂堂禅院创始人,善书法,现有《破山禅师语录》存世。现今学界对破山海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研究的重点以破山海明的生平传记、法脉、诗歌、思想、书法等为突出热点,对当前取得的成果进行一次梳理,对推动破山海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和论述。
黎氏垂庄[9](2014)在《越南南河地区十六至十九世纪中国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及相关文献的考察》文中提出佛教是越南历史上传播最为悠久,迄今仍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宗教。早在公元三世纪前,佛教便开始传入越南,并在多数时期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扶助和支持,不但成为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因为信徒众多,佛教的思想也深入到了民众的心理和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越南佛教以禅宗为主。追溯越南佛教历史上诸多祖师的修行历程,我们不难感觉到他们遵循的修行道路,与禅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人们常以“禅宗之佛教”来概括越南佛教的特点。然而,从越南古代的历史来看,禅宗传入越南后,几经兴衰,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才最终成为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的。那么,这个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呢?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主要的宗派和禅师呢?禅宗的传播,在佛教之外,对越南社会历史的发展,曾经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南佛教的发展与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十五世纪以后,由于明朝政府对于儒家文化大力推崇,以及道教等宗教对越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统的佛教思想发展受到限制,及至16世纪开始,多位中国禅师前往越南北河与南河地区弘扬佛法,对越南佛教事业发展起到了显着的推进作用。以南河地区为例,禅宗不仅重新扎根於社会各阶层,而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来自中国的临济派、曹洞派的中国禅师渡海赴越,多年留在南河各省市传播禅法。众多禅师不仅为南河禅宗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禅学氛围重新得以活跃,在弘法的过程中,也为南河培养了众多出色的禅师。经过诸多南河禅师的努力与创新,逐渐形成了新的禅派,如临济元韶禅派、了观禅派、祝圣禅派等。这个时期的佛教发展特点是,禅理进一步得到发挥广大,信徒多深入用心研习佛法,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上自帝王以及朝延贵族,下及社会各阶层民众,热忱信奉,笃信教义。同时,佛教的理念,在南河社会各层面广为传播的同时,深深地影响了南河地区人民日常行为中的价值取向等,成为深植于南河地区社会文化内容的基本元素之一。论文即选取南河禅宗为研究对象,并置之于16世纪之后,至19世纪西方殖民入侵时期,郑阮纷争以及该地区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详细论述自16世纪以降,中国禅宗在南河传播与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对南下诸多禅师生平事迹和禅学思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寻绎16世纪以降越南禅宗发展脉络的同时,对于禅宗在越南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选题缘起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二、古代越南佛教的基本情况和明清时期中国禅师南下弘法的历史。三、以元韶禅师与南河临济禅派,以及曹洞宗等各主要禅派为例,阐述十六世纪初期越南北河、南河地区禅宗的发展。四、以了观禅师和明海禅师的生平、主要事迹、禅学思想的特点等研究个案,探讨南河禅宗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包括对顺化时期禅宗的作用等,并对其影响辐射范围进行分析和研究。五、论文并就佛教对南河地区民俗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佛教不仅为稳定社会生活增添了友善和谐的因素,同时,也为构建健康的道德风尚有着积极的贡献。限于笔者对于论文题目所涉的社会背景以及佛教理念认识程度的有限,且虽经多方努力,文献资料的搜集亦常有不足之慨,语言能力亦需进一步提高,论文尚有许多留有未得准确表达或论证不足的遗憾,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王亚男[10](2013)在《破山海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破山海明,四川大竹人,明末清初高僧。他对西南禅宗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西南地区佛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早年出川学习参悟佛法,后回蜀地传法,创立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双桂禅派。在佛教界,破山海明禅师是一位精研佛法的高僧大德。但是他的成就不仅仅只在佛学方面。在文学领域,他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诗人。他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各种际遇之下,写下了许多诗歌。他用诗歌的形式,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特征和他内心的情感。目前,学术界对破山的研究多是综合性的研究,且多侧重其生平事迹、佛学思想方面的研究,专题探讨其诗歌成就的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破山海明的诗歌创作,通过对其诗歌的研究,力争在文学成就方面,给破山予足够的重视、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本文主要从题材内容、创作风格及演变成因方面对破山诗歌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将破山的诗歌创作,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进行梳理,分为四类:以禅喻诗、描写现实、咏叹抒怀和赠答追悼。在分类探讨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诗歌文本,分析其诗歌的特色。破山海明身处明末清初的特殊历史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晚明文学思潮、明亡清兴的战乱和清初社会的逐步稳定。本文主要以其人生经历为主线,探讨其诗歌创作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分析其诗歌风格的演变与时代文化之间的关联。将破山海明的诗歌创作与其人生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探讨,有利于避免在研究破山海明诗歌作品的过程当中,单纯进行诗歌文本研究而忽视其人生经历和时代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通过对其诗歌作品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管窥其寄托在诗歌世界中的真实情感、明末清初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特色,还可以了解他在朝代更替的特殊时代里,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二、破山流寓石柱事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山流寓石柱事略(论文提纲范文)
(1)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
一、偈与诗的合流 |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
二、七绝:游戏三昧 |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
一、僧俗交往诗 |
二、山居诗 |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
三、创作原因蠡测 |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
一、创作渊源 |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
结论 |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贺贻孙《水田居诗文集》校注及其遗民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上篇:《水田居文集》版本考及叙例 |
一、《水田居文集》版本考 |
(一)《水田居文集》之汇编 |
(二)《水田居文集》的初刻 |
(三)《水田居文集》的增刻与翻刻 |
(四)小结 |
二、叙例 |
中篇:《水田居诗文集》校注 |
一、《水田居文集》校注 |
文集自序 |
《水田居文集》目录【计五卷】 |
水田居文集一卷 |
水田居文集二卷 |
水田居文集三卷 |
水田居文集四卷 |
水田居文集五卷 |
二、《水田居存诗》校注 |
序 |
永新贺子翼先生诗集序 |
水田居存诗目录【文水李谦庵先生选】 |
水田居存诗卷一 |
水田居存诗卷二 |
水田居存诗卷三 |
下篇:贺贻孙遗民心态研究 |
一、子翼遗民观 |
二、从“遗民”到“遗隐” |
(一)甲申写怨,流寇为忧 |
(二)心系故国,志存恢复 |
(三)复明无望,超然远遁 |
(四)追思明亡,罪究食肉 |
三、从“遗隐”到“隐士” |
(一)“遗隐”之持,因穷而动 |
(二)遗民意识淡化,基本认同清廷 |
(三)恢复之心,悸而复息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西溪丛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五、解决方法 |
第一章 《西溪丛语》简介 |
1.1 《西溪丛语》的作者姚宽 |
1.2 《西溪丛语》的一些考究 |
第二章 《西溪丛语》的思想特点 |
2.1 “无一字无来处”的务实学风思想 |
2.1.1 杜甫诗评 |
2.1.2 资料索引 |
2.2 “山水自然”的现实关怀思想 |
2.2.1 青州记事 |
2.2.2 以史为鉴 |
2.3 “疑古辨今”的质疑创新思想 |
2.3.1 楚辞发端 |
2.3.2 疑以见仁 |
第三章 《西溪丛语》的价值和影响 |
3.1 学术价值 |
3.1.1 诗文考辩 |
3.1.2 诗文订正 |
3.1.3 唐代诗文 |
3.2 史料价值 |
3.2.1 药物医方 |
3.2.2 科研文献 |
3.2.3 官制仪礼 |
3.3 文化价值 |
3.3.1 易的补充 |
3.3.2 祆教和牧护歌 |
3.3.3 宋朝国风 |
3.3.4 案头器物 |
第四章 纠谬 |
4.1 后世学者对《丛语》的纠谬 |
4.2 笔者对孔凡礼点校本的纠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破山海明批判聚云吹万事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破山禅师对聚云禅师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聚云禅学思想的批判 |
一、批判的时间 |
二、批判的内容 |
第二节 对聚云法统问题的批判 |
一、聚云禅师的嗣法源流 |
二、破山禅师的批判理由 |
三、围绕法统问题的不同阵容 |
四、聚云与破山的立场差异 |
第二章 批判事件的发展 |
第一节 破山禅系的反应 |
一、破山禅系的内部争论 |
二、破山禅系的灯录编写 |
第二节 聚云禅系的反应 |
一、聚云禅系的静默处之 |
二、聚云禅系的灯录编写 |
第三章 批判原因的探析 |
第一节 为争夺法席的看法 |
第二节 政治环境使然的看法 |
第三节 站队“密云一汉月之诤”的看法 |
一、聚云禅师与“密云一汉月之许” |
二、破山海禅师与“密云一汉月之诤” |
三、批判事件与“密云—汉月之诤”无关的其余佐证真 |
第四节 观点相异所致的看法 |
第四章 批判事件之后的两大禅系 |
第一节 破山禅系的发展 |
一、破山禅系的高僧辈出 |
二、破山禅系的广泛传法 |
第二节 聚云禅系的发展 |
一、聚云禅系发展的第一阶段 |
二、聚云禅系发展的第二阶段 |
第三节 从禅系发展反观批判事件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北宋佛寺与北宋诗歌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北宋佛寺与北宋诗歌综论 |
绪论 |
第一章 北宋佛寺概貌 |
第一节 北宋佛寺的数量 |
第二节 北宋佛寺的分布 |
第三节 北宋佛寺的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宋文士的游寺习尚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文士游寺习尚的新内容 |
第二节 园林适心与诗歌抒写 |
第三节 交游雅集与诗歌创作 |
第四节 避暑纳凉与诗歌不避凡俗的表现 |
第五节 佛寺茶风与诗歌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佛寺景观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佛寺山门在北宋诗歌中的意蕴 |
第二节 佛寺亭台楼阁的审美呈现与诗人感怀 |
第三节 佛塔与诗人的情怀 |
第四节 佛寺壁画对北宋诗歌的意义 |
第五节 佛寺题壁诗的意趣和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寺氛围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清寂幽境的呈现与诗歌情感的增强 |
第二节 “世间化”的喧阗与诗歌的新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寺对北宋诗歌的意义 |
第一节 佛寺与北宋诗歌内涵的禅化 |
第二节 佛寺与北宋诗人静观默察的体物方式 |
第三节 佛寺与北宋诗歌的清逸风格 |
本章小结 |
下编 北宋诗文中佛寺辑考 |
凡例 |
东京 |
西京 |
南京 |
北京 |
京东东路 |
京东西路 |
京西南路 |
京西北路 |
河北西路 |
永兴军路 |
秦凤路 |
河东路 |
淮南东路 |
淮南西路 |
两浙路 |
江南东路 |
江南西路 |
荆湖南路 |
荆湖北路 |
成都府路 |
梓州路 |
利州路 |
夔州路 |
福建路 |
广南东路 |
广南西路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破山海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平传记 |
二、法脉 |
三、诗歌 |
四、思想 |
五、书法 |
六、影响 |
(9)越南南河地区十六至十九世纪中国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及相关文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大纲 |
第一章 越南佛教综观 |
第一节 佛教传入越南路线与时间 |
一、越南佛教史相关之说 |
二、《岭南摭怪》之说 |
三、小结 |
第二节 越南李-陈朝代禅宗之发展 |
一、李朝(1010-1225年)三大禅派 |
二、陈朝(1225-1400年)禅宗 |
三、小结 |
第三节 禅宗对越南社会的影响 |
一、人生观的影响 |
二、文化的融入 |
三、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明末清初禅宗情况 |
第一节 明末清初中国佛教的概括 |
一、佛教各宗派的基本情况 |
二、禅宗的去向 |
三、小结 |
第二节 明末清初临济与曹洞禅派的状况 |
一、临济宗 |
二、曹洞宗 |
三、小结 |
第三章 十六世纪越南禅宗情况 |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北河佛教情况 |
一、郑阮纷争的社会背景 |
二、北河佛教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节 南河禅宗情况 |
一、南河禅宗概括 |
二、赴南河进行传播活动的中国禅僧 |
三、小结 |
第四章 南河临济禅派与元韶禅师 |
第一节 从中国临济禅派到南河临济禅派 |
一、中国临济禅派 |
二、南河临济禅派的由来 |
三、小结 |
第二节 元韶禅师与临济禅派的传承 |
一、元韶禅师史传 |
二、元韶禅师在南河居住的寺院与禅派传承 |
三、小结 |
第三节 元韶临济禅派禅修风格 |
一、继承中国农禅思想 |
二、变化-融合净土念佛法门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了观禅派成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了观禅师生平 |
一、了观禅师史传 |
二、了观禅师的塔 |
三、小结 |
第二节 天台禅宗寺 |
一、寺院简略 |
二、传承历史 |
三、小结 |
第三节 了观禅派发展 |
一、了观禅派禅谱 |
二、了观禅派的禅风 |
三、小结 |
第六章 明海禅师与临济祝圣禅派的成立 |
第一节 明海禅师生平 |
一、明海禅师生平简介 |
二、明海禅师与开创临济祝圣禅派的法偈 |
三、有关明海禅师待深入研究之处 |
四、小结 |
第二节 明海禅师建立的祝圣寺 |
一、寺院简略 |
二、传承历史 |
三、祝圣寺的经典保存 |
四、小结 |
第三节 临济祝圣禅派发展 |
一、祝圣禅派在广南省的传承 |
二、祝圣禅派在广义省的传承 |
三、祝圣禅派在平定省的传承 |
四、祝圣禅派在富安省的传承 |
五、小结 |
第四节 祝圣禅派的禅风 |
一、祝圣禅派修行方法与行道宗旨 |
二、祝圣禅派在南河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曹洞宗在南河传播 |
第一节 中国曹洞宗的形成及其主张 |
一、中国曹洞宗的形成 |
二、曹洞宗的传承 |
三、曹洞宗的法脉 |
四、曹洞宗的禅学思想 |
五、小结 |
第二节 石濂禅师与南河的曹洞禅派 |
一、石濂禅师的生平与事迹辩 |
二、关于石濂禅师赴南河史事 |
三、石濂的禅风——以《海外纪事》为主 |
四、石濂禅师的弟子 |
五、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破山海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破山及其诗歌的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破山及其禅派 |
1.1.2 研究破山人生经历 |
1.1.3 研究破山思想 |
1.2 研究破山及其诗歌的意义 |
第2章 破山及其诗歌创作 |
2.1 破山所处时代及其生平 |
2.1.1 破山所处时代 |
2.1.2 破山生平 |
2.2 破山诗歌创作 |
2.2.1 以禅喻诗 |
2.2.2 描写现实 |
2.2.3 咏叹抒怀 |
2.2.4 赠答追悼 |
第3章 破山诗歌的创作风格及演变成因 |
3.1 破山诗歌的创作风格 |
3.1.1 早期—洒脱不羁 |
3.1.2 中期—沉郁忧愤 |
3.1.3 晚期—圆融通脱 |
3.2 破山诗歌创作风格演变成因 |
3.2.1 明末启蒙思想 |
3.2.2 明亡清兴的战乱 |
3.2.3 清初社会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破山流寓石柱事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贺贻孙《水田居诗文集》校注及其遗民心态研究[D]. 贺鹏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西溪丛语》研究[D]. 马宇. 西藏大学, 2018(11)
- [5]破山海明批判聚云吹万事件的探究[D]. 李莫若. 厦门大学, 2017(07)
- [6]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北宋佛寺与北宋诗歌考论[D]. 贾晓峰. 西北大学, 2017(01)
- [8]破山海明研究综述[J]. 陆光杰. 明日风尚, 2017(01)
- [9]越南南河地区十六至十九世纪中国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及相关文献的考察[D]. 黎氏垂庄.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破山海明诗歌研究[D]. 王亚男. 重庆工商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