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OpenManage Enterprise Networks 的守护神

Dell OpenManage Enterprise Networks 的守护神

一、戴尔OpenManage企业网络的守护神(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庆[1](2021)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文中指出篮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也是最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改革自1995年的“八强赛”开始,经过几代“篮球人”的共同努力、摸索和发展,至今已走过25个春秋,在此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梳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历程,汇聚成功经验,为职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剖析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化联赛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集中度C5率法、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比赛成绩、经费来源、联赛社会影响力、外籍球员的引进、职业化政策、赛程赛制演变、俱乐部名称队徽的演变、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等因素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分析,并结合管理学中企业管理的理论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的发展可分为:职业化“探索开拓”发展阶段(95-96赛季~03-04赛季)、职业化“改革创新”发展阶段(04-05赛季~08-09赛季)、职业化“平稳过渡”发展阶段(09-10赛季~15-16赛季)、职业化“重建求新”发展阶段(16-17赛季至今)。2.中国男篮参加国际大赛(世界杯、奥运会)的成绩逐渐下滑,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洲际赛场(亚洲杯、亚运会)的统治力也逐渐下降。通过比较集中度C5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结果得出,联赛竞争均衡性波动范围大,总体呈趋于均衡性缓慢发展。3.俱乐部队名队徽变更频繁。俱乐部名称大部分以“区域名称+企业名称+吉祥物”的形式命名,俱乐部队徽多以动物元素为主,设计呈现不断简化、抽象化的趋势。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中赛程赛制变动频繁,演变过程主要学习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并受国家队备战的影响。随着CBA五年发展规划的颁布,竞赛规则及赛程赛制趋于稳定。4.外籍球员引进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内线外援引进数量呈下降趋势,外线外援引进数量呈上升趋势。外援国籍的选择上以美国球员为主,达到84.64%。外籍球员连续效力时间较短,高水平实用性外援在各俱乐部之间流动性较强,共有134名外援效力于不同俱乐部。选择聘用外籍教练的俱乐部呈增多趋势,“土主洋辅”是目前职业联赛中较为流行的外籍教练使用模式。外籍教练执教主要受球队成绩波动的影响,连续任期时间短流动性频繁。5.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以俱乐部和体育局共同培养模式为主,学校体育培养模式为辅。随着CUBA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CBA选秀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大学生球员走上职业赛场的舞台,学校体育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6.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以来,逐步深化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离”。CBA公司成立以后,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在媒体转播权、商业赞助权、门票销售权和衍生品开发权方面的收入大幅提高。职业联赛上座率整体波动范围大且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基础设施、竞赛水平、门票价格上涨、新媒体转播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7.结合企业管理学中“企业管理六要素”,其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演变历程的指标分别对应为:“人”——外籍球员的引进和使用、外籍教练员的引进和使用、裁判员职业化;“财”——俱乐部的演变、经费来源;“物”——赛程赛制的演变、职业化政策法规文件;“产”——比赛成绩;“供”——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销”——职业联赛社会影响力(受关注度)。

唐超[2](2020)在《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是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普及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政府主导的转变,奠定了现代英国幼儿教育的基础。19世纪也是英国社会剧变的时期。经过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英国最早实现了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教派冲突和阶级斗争。经济的腾飞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改革进程。幼儿学校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剧变在历史时空上的重叠,赋予了本研究独特的意义。研究这一时期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化我们对英国幼儿教育史的认识,理清教育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为对象,在宏观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段教育史,本研究在纵向维度以幼儿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切入点,将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及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在横向维度主要考察了不同阶段幼儿学校的教学实践及其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学校从个人实验走向政府主导,是英国为解决学校数量不足问题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符合英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自下而上、荆棘丛生、充满斗争的道路,带有明显的中产阶级特性。中上层社会对幼儿学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保障是推动幼儿学校普及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学校体系方面,英国幼儿学校呈现出一种“进化”而非“进步”模式。怀尔德斯平的体系很好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幼儿教育观的转变和幼儿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致使幼儿学校的性质实现了从民间慈善到国家福利的转变,教育场所经历了从家庭、教会到社会的转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世俗化。论文共7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起,明晰研究意义,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方法。第一章追溯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重点阐述济贫院、育婴堂、主日学校等慈善机构中的贫困幼儿教育。通过对这些机构创办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致力于保育而非教育;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和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也比较低下。第二章考察欧文在新拉纳克的幼儿学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欧文所生活的环境出发,描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二是阐述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创办宗旨、理论基础、教学与管理;三是分析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影响。第三章探讨英国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幼儿学校运动期间,民间成立了一些幼儿学校组织,它们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传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怀尔德斯平作为幼儿学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完整地阐述了幼儿学校的理念,创造性地改进了幼儿学校的环境,并在全国建立了幼儿学校网络,奠定了英国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第四章研究民办公助下英国幼儿学校的推进。本章从国家资助幼儿学校的方式出发,把幼儿学校发展分为“申请资助”和“结果支付”两部分,分析了不同资助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其对幼儿学校的影响。在“申请资助”制度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逐年上升,国教派开始主导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数量得到提升,教学条件获得改善,幼儿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得到提升。在“结果支付”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急剧缩减,入学率逐渐提升,教学内容向读、写、算倾斜。第五章论述一系列教育法案影响下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本章选取1870年、1876年、1891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案,论述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幼儿学校的普及;同时探讨了在幼儿学校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规模及其内部体系的变化。第六章对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特征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绪论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杨晓培[3](2019)在《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通过的《监察法》(第11条第2款)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7条)均明确规定“利益输送”是一种职务违法行为,而随着法益保护的层升,现行刑法不仅存在文本意义上的阙如,司法实践亦是“同案异判”,难以公正。腐败是不当运用公权力而进行利益分配,实质为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交往关系中的一种利益失衡。“利益输送”则是腐败术语库中的一种“利他”而“没有装入口袋”的新型腐败基本形态,在公权力资源配置过程,通过公共权威或超估、虚估公共资源价值采用价格双轨制形式进行不法输送,主要表现为高权行为范式与公共资源交易范式。利益输送是公权力配置资源过程中的职务违背,严重侵害了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平性保护法益,阻止了公共资源合乎目的性的分配、使用,即破坏了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体系)之间交往关系的平衡秩序或状态。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结构性紧张”与社会心理失衡的“结构性怨恨”,表征出渎职犯罪的“家族相似性”。是故,“同等情况相同对待”,刑法理应从“现实关注”提升到系统的“理论自觉”,并做出一种妥当性因应。广义的利益输送是一种职务犯罪的模型集合——概括性范畴或“腐败之门”。而本文仅指狭义上的利益输送,即国家工作人员明知违背法律、法规或故意规避法律、法规而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且并未收受或者难以查明是否收受他人财物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有了行为“恶害”,就会有刑法的意义。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不仅在于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必要性、最后手段性、可行性以及价值澄清与价值认知,也在于刑法还是一种修复或恢复“权力与权利平衡”的结构性、功能性技术调控工具。本文通过对域内外“图利罪”、“背信罪”的梳理与适用分析,认为利益输送犯罪是图利罪、背信罪的特殊态样,且应采用方式灵活、程序便捷的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而归入“贪污贿赂罪”章。在“严而不厉”的刑罚政策下,基于利益输送的危害与刑罚对等,从而设置了“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不同档的法定刑幅度,且采取自由刑与财产刑、保安刑相互配合的刑罚体系。此外,辅之公务伦理法制化、权力监督体系与市场机制并行、执法机制相互衔接等治理政策,与刑法治理形成互动、协同,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推进”,力图提升犯罪阻力,增加犯罪风险,形成一种阻遏利益输送的秩序或状态,有效对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平性法益进行保护,达致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体系)交往的利益平衡,最终将利益输送的刑法治理态度与构想固化为一种“目的善”、“工具善”相互融合的“善治”。这既益于法治反腐从“厉而不严”转入“严而不厉”,也彰显了刑法哀矜勿喜的谦抑主义与“自我修正”机制,且还妥当地契合了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诉求。

侯帅[4](2017)在《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该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通过理论研究与科学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及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在理论研究部分,该文首先界定了廉洁意识教育的内涵是教育者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按照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要求,使社会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廉洁自律需要,升华为自身道德品质和能力素质的教育活动;区分了廉洁意识教育与其他相近概念的区别,其内涵较之“廉洁修身”而言不再局限于个体品性修养,研究视角较之“廉洁教育”而言更聚焦、侧重于精神意识,在推动廉洁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较之“廉洁文化”而言有所差异;辨析了廉洁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关系,二者不仅存在着目标同构、向度同一的关系,在教育实现路径、教育内容、教育实现手段、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等方面,二者还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该文梳理了廉洁意识教育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挖掘出了丰富多样的宝贵素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洁思想是当代中国廉洁意识教育的思想指南,其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为新时代廉洁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意识教育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中国古代所推行廉洁教育的重要举措仍有益于廉洁社会建设,为纯洁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廉洁意识教育提供了精神滋养和实践典范。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廉洁意识教育的核心观点,以及西方国家在实践廉洁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有益探索,也是当前开展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在实证分析部分,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诊断了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廉洁认知状况、意识与态度、立场与行为选择等,掌握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开展情况、学生满意度、不同教育路径的效果差异等。通过多元化的实证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视角对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问题及其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对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正向影响。通过模型建构的方法,构建了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路径实施的结构方程模型,呈现了“教育路径-意识与认知-态度与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文介绍了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架构,对教育的目标体系、基本原则、主要特征、结构体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廉洁意识教育的总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做到为人民服务、廉洁自律、爱国敬业,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具体而言是要实现大学生廉洁意识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示范与警示相结合、教育与养成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正确把握教育性质的前瞻性、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教育效果评价的延时性等主要特征。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高校教学工作者、高校辅导员、高校管理者等施教主体,由各级各类大学生构成的教育客体,课堂教学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网络交流平台等教育介体,以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教育环体。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该文为改善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提出合理化的实施路径。鉴于廉洁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构、耦合关系,该文提出将廉洁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廉洁意识教育。该文还建议多措并举、持续完善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实施路径,整合教育组织力量,发挥高校组织的主导作用、家庭组织的基础作用、社会组织的熏陶作用;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廉洁法规、廉洁文化等教育内容;丰富活动式教育、情感式教育、以文化人式教育、科技式教育、警示式教育等教育方式方法;优化育人的宏观、中观、微观环境,认清国际形势、构建廉洁社会、营造良好作风;增加组织载体、网络载体、文化载体等教育载体运用。

朱美娣[5](2017)在《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文中研究表明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阵营迅速扩大,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加引发美国对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展的忧虑。在“多米诺效应”理论影响下,美国开始重新审视紧邻新中国并且在越南北部己经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越南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间的战略意义,从而将越南视为亚洲反共产主义的桥头堡,试图将南越建构成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扩展的前沿阵地。在1954年至1973年美越“巴黎和平协定”签署的近20年里,美国政府在越南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心理战。其中越南文化、美国文化在美对越心理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对越南文化的理论认知,还是心理战产品利用越南文化的具体实践,美方都给予了极大重视。本论文基于国内外前辈时贤的研究,充分利用最近解密的档案文献资料,对1954-1972年间美国在越南的心理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系统探究。第一章考察越战前美国心理战的演进历程与其文化因素的运用。美国的心理战从独立战争起步,历经美西战争、一战、二战,至冷战早期(1946-1954),不断发展、成熟。它从最初无意识、无组织的实施,到心理战意识逐渐明确、机构初具规模,再到心理战理论认识进一步提升、建立常规指挥机构、培训专门从业人员,理论与配置都逐渐完备。在这个漫长的心理战演进过程中,文化因素逐渐为美方所重视。无论是宣传册、演讲稿、漫画、电影、广播等外在符号的运用,还是鬼神崇拜等内在价值观念的挖掘,都有了较为深入、熟练地运用。特别是将心理战攻势与娱乐文化巧妙结合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心理战“润物细无声”的特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第二章探讨美国介入越南事务及其心理战开展的历史进程与动因,并对美对越心理战中越南文化的利用进行总体概述。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不断扩大使美国十分担忧其远东利益受损。在“多米诺效应”理论指导下,美国开始重视越南反共、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继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决定在越南开展心理战以达到其政治目的。自1954年开始,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历届政府都在越南实施了广泛的心理战,参与心理战的机构包括美国新闻署、中央情报局、美国军方、美驻越大使馆、越南信息部、越南总政治战部等,且它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机制。美国十分注重利用越南文化来开展心理战,根据越南文化特点,美方运用越南的语言、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等文化样式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战。第三章探究美国心理战对越南儒学思想的利用。越南儒学深受中国儒学影响,虽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建树,但具有浓重的越南本土色彩,可以说是越南化的儒学。越南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家庭伦理思想。它以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及传承家族美德为三个重要维度,从而构成越南人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美方心理战产品多以翘首期盼的母亲、柔弱孤独的妻儿形象来极力宣扬男性缺席所造成的家庭、人生悲剧,希望激起男性越共对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回归家庭,归顺南越的“正义”政府。此外,还以陈兴道、黎利、阮廌这些越南历史上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来唤起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呼吁越南人反抗越共“奴役”,保卫国家与民族。另外,美方还借用孟子“制其恒产”主张及共产党“土地改革”的成功范例积极支持南越政府开展“土地改革”以实现儒家“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使越南农民大力支持南越政府。第四章是对美国在心理战中利用越南民间信仰情况进行探究。根据越南民间占星术流行的特点,兰斯代尔在1955年开展了“历书计划”,美方心理战机构也到处散播“程状元预言”,引诱民众南下,逃离北越专制统治。除此之外,还利用越南人丧葬、禁忌方面的传统习俗,实施“游荡的鬼魂”计划和“死亡牌黑桃A”计划。前者重在强调潜入南越的越共“客死他乡”及死后随意埋在“无名的墓地”导致鬼魂四处游荡永远得不到安息所带来的恐惧感、羞耻感,促使他们早日投降;后者意在通过散发“黑桃A”于被杀越共尸体及越共出没之处来制造死亡恐惧,瓦解敌人心理防线。第五章以春节和雄王节为例探讨美国在心理战中对越南节日文化的利用。美国利用越南春节合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发起“春节运动”来唤起越共和北越士兵的思乡、恋家之情以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并且在呼吁越共高层归正的“大团结运动”中借用越南人的“雄王”崇拜来唤醒越南人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支持南越政府反对北越、统一全国。第六章则探讨美国在对越心理战中对美国文化的运用。为了消解越南人视美国为“入侵者”、“殖民者”的观念,美方一再通过强调自身“和平使者”、“救世主”的使命来建构自己的“越南友邦”形象。他们通过“自由之路行动”来宣扬美国救世主的“慈善”及南越是“自由乐土”的观念;通过渲染南越在美国帮助下逐渐思想自由、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来彰显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发展的理念;通过培养越南民众公民意识、推动南越制定宪法及举行民主选举来推扬资本主义“优越的”民主政治体制。除此之外,美方还以展现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物质的富裕、文明的发达来使越南人相信美越联合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追随美国,反对共产主义,就会享受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为此,美国不遗余力资助南越发展医疗、改善卫生条件,发展农业、畜牧业,改革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等方面,努力改善越南的民生来赢得越南民众的好感。第七章综合分析美国在越南运用文化开展心理战的效果。虽然心理战的精确效果难以衡量,但是从心理战的主要对象:“敌人”(主要是越共和北越士兵)、非“敌人”(主要是南越普通民众)的反应来看,这些心理战既有成效显着之处,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美国在越心理战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越文化传统的差异、具体实施中诸如专业人员不足、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心理战机构互相的不协调、越共的反美心理战的开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效果的发挥。总之,美国在越心理战对文化的利用为心理战策略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及教训。它在思想上、理论上对越南文化的认真研究为心理战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尽量融进更多的越南民族文化元素,增强了亲和力、感染力。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方自身固有的文化优越感、南越政府的腐败、美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冲突与抵制,都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了心理战的威力。只有从理论到实践,都切实融合无间,文化才会成为心理战的杀手锏而不是绊脚石。

梁海军[6](2016)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指出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着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三)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着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扎拉加[7](2016)在《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研究 ——以青海湖南岸江西沟乡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着力探讨了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层面,并运用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方法,对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的变迁进行探讨与反思,深入分析了青海湖畔牧民在现代化语境之中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转型问题。本文择取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中的生计方式、婚姻、亲属制度和宗教生活等层面为研究视角,以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乡社区为研究视点,剖析了青海湖畔牧民的传统社会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探索了社会转型时期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的多向交流,其社会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及当地新时期社会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具体的章节划分如下。文章以绪论开头,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第一章中对江西沟地区的区域文化做了全景式的介绍,主要介绍了江西沟乡的地理与生态环境、人口分布、人群的划分状况和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历史发展脉络这一节中着重介绍了青海湖周围居住民族的更替过程,对清朝时期,由于蒙古部落的入侵而被迫迁移到黄河以南地区游牧的环湖部落,之后经过蒙藏势力和满清统治者的决策的改变,原先游牧于青海湖周围的藏族部落又陆续越河北上,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环湖八族局面的过程,通过史书和当地人的口述记忆来追溯他们迁徙的特点与经过,分析青海湖地区环湖八族社会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同时通过热啊给的特点来,了解当地牧民家庭的结构和德哇的组织形态。在第二章生产及技能的调适:生计方式中,我以当地的畜牧业、农业和服务业为视角,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牧民过去与现在的生计方式,其中包括传统畜牧业的草场划分与牧场转移、牲畜的构成比例与分类方式和国家主导下的农耕技术传入与农田归属纠纷问题,以及现代化背景下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性知识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当地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向现代的生计方式转变中的困境。第三章中本人按照传统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对当地牧民的婚姻和亲属制度进行了研究,在描述婚俗仪式的整个过程的前提下,对当地的婚俗文化特质进行了分析。还有对当地的传统的家庭类型和现代家庭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人口结构和通婚圈的变化,在最后一节中我将对当地牧民的亲属称谓方式与藏族其他农区的亲属称谓方式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其中的个性与共性,进而探讨了不同亲属称谓制度之下所蕴含的权利与义务。在第四章信仰与仪式:牧民宗教生活模式当中,笔者根据田野调研所得的材料描述了当地藏传佛教的信仰情况,即当地信仰圈之内的寺院组织结构与活佛系统,以及当地丰富的民间山神神话及寺院与牧民的互动。

历伟[8](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吴海云[9](2015)在《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文中研究指明在2008年前后,伴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话语的兴起与全球地缘政治的转变,中国关照“西方”的视角和态度也情随境变。在重新理解“中西”关系的迫切需求下,论文以分析当今中国西方想象与表征为主旨,但跳脱国际学术界现有“西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将其放置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视野之中。在对中国“西方观”的三种传统(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论文以“理想类型”为工具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以“感觉结构”去把握“西方”想象与表征独特的、暂时的稳定性,由此打开对当今中国社会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的探索。论文分为导论、结语和构成主体论述部分的四个章节。其中,导论介绍国内外学界对“非西方世界”西方观的研究现状,简要地梳理中国“西方观”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历史流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河殇》与《北京人在纽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众文化对于“西方”的建构,为进入“当今”的文化研究提供背景与参照;第二章关注与2010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化文本,重点考察中国官方对于“西方”的定位与表征,即一种将“西方性”与“现代性”剥离的策略;第三章讨论《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与评论,侧重于这两份新闻媒体围绕“国家至上论”与“市场至上论”对于“西方”话语权的争夺;第四章对《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四部电影进行文本细读,研究“西方”/“西方人”在“民族灾难叙事”与“当代故事”中承担的意义与功用,解析当今中国在世俗层面对于西方的“理想化”建构;结语在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将前文研究的有关发现放入一个更大的历史文本中进行思考。本文以对大众文化的“个案研究”来探究“当今中国”的“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变化,所选择的“案例”力图发挥“理想类型”的作用,既顾及从“电视”到“展览”到“报纸”再到“电影”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又对应从“官方”到“社会”再到“民间”的文化形态;再加上以“2008年”为标志直至今天还在发生变化的时间次序,由此三方面去分析当今中国大众文化中“西方性”的独特面貌与不同层理。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多个领域,因而尝试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处理。虽然借鉴了展览研究、媒体研究、城市研究和电影研究等多方面的成果,但整体上以文化符号与话语分析为主,力图发掘当今中国对于“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多重意涵。论文发现,当今中国对于“西方”的想象与表征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断点;“西方性”的“变”与“不变”,折射出中国始终处于“自己的历史”之内的前行;重建的“西方性”是中国进行下一轮自我重建与国家发展的参照,也将继续跟随中国主体性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进一步确立与扩展。

苑基荣[10](2010)在《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工复合体是以国防美元为核心以国家安全部门、军工企业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国会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主要委员会为主体的拥有共同政治、商业、心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不断变化的结合体。同时还有城市官员、固定资产投资者,产业工人,与国防相关的股民及其相关的商业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作为美国社会一股特殊的经济、政治势力兴起于冷战年代,其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对这一特殊利益集团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当代民主政治运作、深入认识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美国社会中这一神秘力量及林林总总隐秘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展现出来,揭示了这一力量在美国如何呼风唤雨,推动二战后的美国如何染上日益浓重的军事色彩,并如何在美国的政治制度框架中制造出国内民主与所谓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既成为帝国运行的支柱之一,又是帝国衰落的滥觞之一。军工复合体的兴起既是冷战作用的结果,也是美国民主体制演化的产物,其中还夹杂着公众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崛起及其结合的恐惧。自二战以来,作为美国社会中一个超级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已经发展成一个大社会,美国社会就是一个军工复合体。军工复合体通过各种渠道从国会和行政部门获取信息和情报满足自己需求,利用民主参政各种途径对选举、立法乃至整个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施加影响达到其目的。这些渠道和途径包括:各种顾问咨询委员会,金融机构网络,政治行动委员会,高层人员流动,草根运动,华盛顿办事处,广告,娱乐,制定国家战略,军售,军事援助,军事研发以及各种行业协会等。美国社会中民主秩序的稳定有赖于冲突与共识之间适度的平衡。从这个命题出发可以发现,军工复合体对帝国民主秩序构成了重大消极作用:第一,迎合了进步时代和新政以来的联邦集权化趋势,成为这一趋势的代表。第二,形成了一个垄断国家安全和武器采购的紧密小集团,排斥公众参与和可替代选择,混淆了公私界限,动摇了民主的根基。第三,成为国际暴力和不稳定的根源,走向了民主秩序的对立面,威胁到民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军工复合体又是帝国民主秩序稳定的根基之一:首先,美国军工复合体以国家安全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与集权体制斗争,维护民主秩序的繁荣与稳定。其次,从参政渠道来看,它冲击了帝国民主秩序,但依然是美国社会内各种冲突力量之一。第三,它是帝国战略的主要制定和执行力量之一。美国民主秩序的稳定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军工复合体在成为帝国支柱之一的同时也是帝国破坏性力量之一,成为帝国衰落的滥觞。

二、戴尔OpenManage企业网络的守护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戴尔OpenManage企业网络的守护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日益下滑
        1.1.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体育的需要
        1.1.3 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研究
        1.3.3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3.4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1.3.5 国外对“篮球职业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集中度C_5率
        2.2.7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
        2.2.8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论证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子项演变过程
        3.1.1 比赛成绩
        3.1.2 俱乐部的演变
        3.1.3 赛程赛制的演变
        3.1.4 重要政策法规文件
        3.1.5 外籍球员的引进与使用
        3.1.6 外籍教练员的引进与使用
        3.1.7 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
        3.1.8 职业联赛影响力、受关注度
        3.1.9 经费来源
        3.1.10 裁判员职业化
    3.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阶段过程
        3.2.1 职业化“探索开拓”发展阶段(95-96赛季~03-04赛季)
        3.2.2 职业化“改革创新”发展阶段(04-05赛季~08-09赛季)
        3.2.3 职业化“平稳过渡”发展阶段(09-10赛季~15-16赛季)
        3.2.4 职业化“重建求新”发展阶段(16-17赛季至今)
4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
5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1 “人”
    5.2 “财”
    5.3 “物”
    5.4 “产”
    5.5 “供”
    5.6 “销”
6 结论
附录A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附录B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指标影响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D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进程中引进的外籍球员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学校与幼儿园
        (二)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
        (三)英国与英格兰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研究
        (二)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研究
        (三)关于19世纪英国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五、研究问题与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幼儿慈善机构发展的背景
        一、中上层社会热衷于慈善事业
        二、中上层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三、中上层社会幼儿教育观的改变
    第二节 济贫院中的幼儿教育
        一、济贫院的生源
        二、济贫院的管理
        三、济贫院的教学
    第三节 育婴堂中的幼儿教育
        一、育婴堂的创办
        二、育婴堂的生源
        三、育婴堂的教学
        四、育婴堂的经费
    第四节 主日学校中的幼儿教育
        一、主日学校的创办
        二、主日学校的发展
        三、主日学校的教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
    第一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创办的背景
        一、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二、童工现象十分严重
        三、贫困幼儿入学率很低
    第二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
        一、幼儿学校的创办宗旨
        二、幼儿学校的理论基础
        三、幼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第三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影响
        一、促进英国一批幼儿学校的诞生
        二、推动其他国家幼儿学校的创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
    第一节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贫困幼儿教育问题的凸显
        二、政府对贫困幼儿教育的放任
        三、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冲突加剧
    第二节 民间幼儿学校组织的成立
        一、幼儿学校协会
        二、格拉斯哥幼儿协会
        三、本土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第三节 怀尔德斯平对幼儿学校运动的贡献
        一、创建幼儿学校体系
        二、建立幼儿学校网络
        三、改变社会幼儿教育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
    第一节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推进的背景
        一、英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二、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在英国的传播
    第二节 “申请资助”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一、“申请资助”制度的产生
        二、政府对幼儿学校的督查
        三、“申请资助”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支付”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一、“结果支付”制度的产生
        二、“结果支付”制度的内容
        三、“结果支付”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普及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的落后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三、社会财富的激增
    第二节 法律推动下幼儿学校教育的普及
        一、普及入学的启动:1870年《福斯特法案》
        二、强制入学的推动:1876年《桑登法案》
        三、免费入学的实现:1891年《免费初等教育法》
    第三节 幼儿学校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改革
        一、大力开办婴幼儿班
        二、逐渐去“国教化”
        三、借鉴福禄贝尔理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反思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
        一、上层社会需要推动幼儿学校发展
        二、经济发展为幼儿学校提供了条件
        三、法律为政府主导幼儿学校提供保障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特征
        一、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
        二、幼儿学校的发展模式自下而上
        三、幼儿学校发展带有明显的阶级特性
        四、幼儿学校发展延续怀尔德斯平体系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了幼儿学校从慈善到福利的转变
        二、推动了教育场所从家庭到社会的转移
        三、实现了幼儿教育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识别基准: 利益输送的基本图式
    第一节 利益输送的事实识别: 裁量权的滥用
        一、利益输送概念的原型与演进
        二、利益输送的分类: 基于“二分法”的表述
        三、利益输送的表征: 权力的不正当授受
        四、利益输送的态势: 裁量权中立的异化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法律识别: 出行入刑
        一、不法机能的触发: 个案举样
        二、行为不法的识别: 规范主义的“社会行为论”
        三、利益输送犯罪与相关罪名的共栖: 同一与差异
        四、利益输送与工作失误及“为民服务”的界别
    第三节 理论工具: 利益输送研究的模型集合
        一、社会平衡理论: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另一种叙事
        二、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行为的“经济人”假设
        三、法律保留理论: 裁量权的依法行政
        四、话语理论: 利益输送在刑法语境下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价值理性: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根据
    第一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必要性
        一、利益输送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二、利益输送的法益侵害
    第二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最后手段性
        一、利益输送规制的喧嚣: 过犯罪化的评价
        二、利益输送非刑罚的假设与证伪: 功能性供给不足
        三、利益输送犯罪化的“不得已”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可行性
        一、公共认同: 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二、国际反腐衔接的基础: 法律文本与实践
        三、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合宪性诠释
        四、制度创设: 基于新权利确认与保护的犯罪化拟制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政策: 严而不厉
        一、基于现行反腐“厉而不严”刑罚政策的平衡
        二、立法严密: 利益输送治理的“有法可依”
        三、刑罚的“最小侵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借鉴: 利益输送犯罪的立法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我国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立法沿革与经验
        一、利益输送相关罪名的文本梳理分析
        二、建国以来与利益输送相关的刑事立法分析
        三、利益输送相关犯罪的罪刑关系“钟摆效应”明显
    第二节 域外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文本与适用分析
        一、德、日等西方国家刑法中“背信罪”的基础考察
        二、我国台湾地区“公务员图利罪”的考察兼析其它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域外启示与借鉴
        一、图利罪是一种特殊的背信罪
        二、背信犯罪在我国的现实适用与意义延伸
        三、权力侵害公共利益的刑事责任: 普遍性与预防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逻辑展开: 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
    第一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 法律标准
        一、客观要件: 基于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不公平
        二、主体要件: 基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
        三、主观要件: 基于“利他”的直接故意
    第二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与共同犯罪
        一、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
        二、利益输送的共犯问题
        三、利益输送行为的一罪或数罪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实现形式
        一、权力不法犯罪化的实践: 以十个刑法修正案“贿赂罪名变化”为视角
        二、利益输送犯罪化的立法: 刑法修正案的选择
        三、利益输送犯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理性: 利益输送犯罪的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正义分配: “理”与“力”的融合
        一、刑罚之“理”: 源于刑法制度的公平
        二、刑罚之“力”: 立法与司法相结合
        三、刑罚技术与价值的统一: 最大化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目的: 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并合
        一、刑罚是基于一种正义的“利益衡量”
        二、功利为主兼采报应的并合主义
    第三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标准:罪刑均衡
        一、立法严密: 刑罚体系的明确规范
        二、裁量规范: 刑罚正义的基本保障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适配: 基于李斯特(Liszt)的“目的思想”
        一、规制方向: 刑罚的轻缓化与渐进性
        二、刑罚结构的优化: 以贪污贿赂罪为范式的调适
        三、刑罚的法定刑设置: 刑种与刑度的妥当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同机制: 社会防卫政策的衔接与适用
    第一节 权力自律: 公务伦理的法制化
        一、现实基础: 公务伦理的价值与式微
        二、国际经验: 公务伦理普遍法制化及方向
        三、公务伦理法制化的SWOT分析及调适
        四、公务伦理法制化的路径及趋势
    第二节 权力他律: 监督体系与市场机制并行
        一、党内监督法治化: 党内法规的纪律监督与纪法衔接
        二、国家监督制度化: 审计、监察、法律监督的机能整合
        三、社会监督规范: 媒体反腐与“非公”主体协作预防制度的建立
        四、市场治理机制的优化: 激励与规范
    第三节 执法衔接:构建利益输送的“三级预防”体系
        一、风险防范屏障: 公务伦理法规防患于未然
        二、风险控制端口: 行政法规对利益输送的一般违法行为吓阻
        三、风险管控底线: 刑法对利益输送的抗制
        四、“三级预防”的衔接: 关键信息共享与文本间衔接的功能进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廉洁的含义
        二、廉洁意识的内涵
        三、廉洁意识教育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廉洁意识教育相近概念界定
        一、廉洁修身
        二、廉洁教育
        三、廉洁文化
    第三节 廉洁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廉洁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构
        二、廉洁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向度归属
        三、廉洁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廉洁意识教育的相关论述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意识教育资源
        三、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廉洁意识教育的政治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实践借鉴
        一、中国古代推行廉洁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中国共产党开展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
        三、西方国家实践廉洁教育的有益探索
第三章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况
        一、问卷设计与编制情况
        二、抽样方案设计
        三、问卷施测过程
        四、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二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的廉洁意识状况
        二、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开展状况
    第三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家庭背景
        三、教育环境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廉洁认知状况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知状况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廉洁行为选择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反腐工作的信心
        五、思想政治教育正向影响大学生对待不廉洁行为的态度
    第五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实施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
        一、廉洁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廉洁意识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选取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比较
        四、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实施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四章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架构
    第一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提升廉洁认知
        二、培养廉洁情感
        三、强化廉洁意志
        四、践行廉洁行为
    第二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示范与警示相结合的原则
        三、教育与养成相结合的原则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教育性质的前瞻性
        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
        三、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四、教育方式的渗透性
    第四节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结构体系
        一、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主体
        二、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客体
        三、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介体
        四、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环体
第五章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把廉洁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将廉洁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将廉洁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
        三、将廉洁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教学管理过程
    第二节 整合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组织力量
        一、高校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家庭组织的基础作用
        三、社会组织的熏陶作用
    第三节 完善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理想信念
        三、思想品德
        四、廉洁法规
        五、廉洁文化
    第四节 丰富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活动式教育
        二、情感式教育
        三、以文化人式教育
        四、科技式教育
        五、警示式教育
    第五节 优化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育人环境
        一、优化宏观环境,认清国际形势
        二、优化中观环境,构建廉洁社会
        三、优化微观环境,营造良好作风
    第六节 增加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的载体运用
        一、组织载体
        二、网络载体
        三、文化载体
结束语
附录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意义及相关界定
        (一) 选题由来
        (二) 选题意义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一) 主要问题
        (二) 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越战前美国的心理战
    第一节 越战前美国心理战的演进
        一、发轫期:独立战争至美西战争
        二、发展期: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
        三、提升期:冷战期间(1946-1954)
    第二节 越战前美国心理战中文化因素的运用
        一、外在符号层:文学艺术与宣传
        二、内在价值层:民间信仰与禁忌
    小结
第二章 冷战与美国在越心理战
    第一节 越南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展与越南战略地位的提升
        二、冷战形势下美国对心理战的强化
        三、越南的内部形势
    第二节 美国在越心理战的演进及机构变迁
        一、以“爱民行动”为中心的初创期(1954-1959)
        二、以“反叛乱”为重心的发展期(1960-1963)
        三、以“绥靖”为首务的整合提升期(1964-1969)
        四、尾声(1969-1972):谋求和平
    第三节 越南文化与美国的心理战战略
        一、美国对越南文化的体认
        二、美国对越心理战运用越南文化概观
    小结
第三章 越南儒学思想与心理战
    第一节 “归正运动”与越南人的家庭伦理观念
        一、“归正运动”的设计及实施
        二、“归正运动”中的“家庭伦理”
    第二节 “民族英雄”宣传中的忠君爱国思想
        一、“陈兴道”
        二、“黎利”
        三、“阮廌”
    第三节 “土地改革运动”与儒家“制民恒产”思想
        一、“土地改革运动”的出台及实施
        二、“土地改革运动”与“制民恒产”
    小结
第四章 越南的民间信仰与心理战
    第一节 “预言”与占卜
        一、“1955历书”计划
        二、“程状元预言”
    第二节 “游荡的鬼魂”计划与丧葬禁忌
        一、“客死他乡”
        二、“无名墓地”
    第三节 死亡牌“黑桃A计划”
        一、“黑桃A”的由来
        二、“黑桃A计划”的实施
    小结
第五章 越南节日文化与心理战
    第一节 “春节运动”
        一、“春节运动”的开展
        二、“春节运动”中的文化符号
    第二节 “雄王节”与“大团结运动”
        一、“大团结运动”
        二、越南的“雄王”崇拜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文化”与心理战
    第一节 “友邦”形象的树立
        一、“和平使者”
        二、“救世主”
        三、强大可靠的“友邦”
    第二节 “自由世界”的建构
        一、“自由之路行动”
        二、“南越”:“自由的乐土”
    第三节 选举与民主制度
        一、公民意识的树立及宪法的颁布
        二、选举制度的推广
    小结
第七章 文化利用与冲突:美国在越心理战评估
    第一节 文化利用:美国在越心理战的成效
        一、“敌人”的反应
        二、南越普通民众的反应
    第二节 文化冲突:美国在越心理战的诸多问题
        一、文化观念的轩轾
        二、具体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三、越共的反美心理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域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鲁迅的法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法国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一、鲁迅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二、鲁迅科学启蒙思想观的形成
        三、法国艺术对鲁迅革命思想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敬隐渔的鲁迅译介
        一、敬隐渔与罗曼·罗兰
        二、敬隐渔的译介活动
        三、敬隐渔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的传播
    第三节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一、徐仲年简介
        二、徐仲年的鲁迅译介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文宝峰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二、文宝峰的鲁迅观
        三、局限性
        四、影响
    第三节 善秉仁的鲁迅研究
        一、善秉仁的《说部甄评》
        二、善秉仁的鲁迅观
    第四节 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
        一、布里埃尔的《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二、局限性
    第五节 明兴礼的鲁迅研究
        一、明兴礼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
        二、研究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毛主义者”的鲁迅译研
        一、“毛主义”简介
        二、译品的“毛主义”标签
    第三节“原样派”的鲁迅译介
        一、《原样》、“原样派”、索莱尔斯
        二、“原样派”的鲁迅译研
    第四节 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
        一、译介历程
        二、克莱布索娃的《鲁迅,生平与作品》
        三、局限性
    第五节 波伏瓦的鲁迅观
        一、波伏瓦的中国之行
        二、波伏瓦的《长征》
        三、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米歇尔·露阿的鲁迅译研
        一、鲁迅是“中国的西方学派诗人”
        二、鲁迅的《过客》与波特莱尔的《异乡人》
        三、《这样的战士》
        四、《抨击与讽刺文选:1925-1936》
        五、《女性不公正的生与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六、从《伤逝》到《这就是我对她所做的》
        七、巴黎鲁迅百年诞辰纪念会
        八、巴黎鲁迅翻译研究小组
    第三节 弗朗索瓦·于连的鲁迅研究
        一、于连简介
        二、鲁迅研究历程
        三、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译介历程
        三、文化交流中的鲁迅
    第二节 魏简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简介
        二、译介历程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
        一、创作活动简介
        二、接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
    第一节 译介历程
    第二节 译本比较研究
        一、《阿Q正传》的法译名比较
        二、《阿Q正传》的《序》的翻译
        三、俗语典故的翻译
        四、风格的翻译
        五、词语的翻译
    第三节 《阿Q正传》的解读
        一、沃瓦论阿Q
        二、艾玛丽解读阿Q
        三、沙戴尔论阿Q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争
    第一节 《野草》之争
        一、概述
        二、分歧
        四、《野草》译名之我见
    第二节 阿Q是否还存在?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三节 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四节 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
        一、信事件始末
        二、调查结果
    第五节 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
        一、鲁迅真的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吗?
        二、《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一文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一: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年表
附录二:Chronologie des recherches sur Lu Xun en francophonie
致谢

(7)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研究 ——以青海湖南岸江西沟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创新点
    二、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藏族社会文化研究回顾
    三、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西沟社区背景
    第一节 地理与生态
    第二节 历史与人文
    第三节 地域与人群的划分
第二章 生产及技能的调适:生计模式
    第一节 畜牧业
        一、草场分布与迁徙
        二、牲畜的构成与分类
        三、牧民的生产活动
    第二节 草场的开垦与土地的所有制
    第三节 现代场域下的别样生计
        一、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
        (一) 饮食文化
        (二) 住居文化
        (三) 宗教文化
    小结
第三章 个人与社会:婚姻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婚姻习俗
        一、通婚范围
        二、择偶与订婚
        三、婚姻缔结仪式
        四、牧民婚俗文化特点
    第二节 家庭
        一、传统的家庭类型
        二、家庭类型和规模的现状
    第三节 亲属称谓
        一、阿香
        二、什姆或者阿琪与阿巴或者阿加
    小结
第四章 信仰与仪式:牧民宗教生活模式
    第一节 牧民的宗教信仰
        一、藏传佛教
        (一) 千卜录贡巴
        (二) 元者贡巴
        (三) 拉姆智贡巴
        二、民间宗教
    第二节 牧民与寺院的互动
        一、宗教活动
        二、寺院的经济收入与成员的补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8)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缘起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引言
        一、期刊论文研究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三、着述、专题研究
        结语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三、专题研究阶段
        结论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本节结论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一、科技厌恶者?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本节结语
结论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文献综述
    二、从“方位”到“价值”:中国“西方观”的历史流变
    三、“2008年”对“当今中国”意味着什么?
    四、重建“大众文化”的视野:表征研究与“理想类型”
第一章 “拥抱蔚蓝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图景
    第一节 “黄河终将入海”:从《河殇》看1980年代中国的“西方”憧憬
        一、“河殇热”与“文化热”
        二、《河殇》批评视野中的“西方”
    第二节 “它是战场”:从《北京人在纽约》看1990年代中国的“西方”描绘
        一、流行的“美国梦”
        二、天堂与地狱
        三、战场与赌场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现代想象与作为现代化标杆的“西方”
第二章 展览的策略——“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方”表征
    第一节 “城市”概念的“去西方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
    第二节 美国馆:话语与场景
        一、“亲美”与“反美”:“美国馆风波”网络话语的民族志研究
        二、编码与解码:世博会现场的美国馆景观
    第三节 重编世界:以城市足迹馆为例
        一、主题馆中的博物馆
        二、中西互照:体系化与“真理化”
        三、奇观化西方
第三章 新闻的政治——中国报刊“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话语
    第一节 话语与描述:《环球时报》2012 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与“英美”
        一、《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泛政治化
        二、沿承与变形:《环球时报》的“西方”批判
        三、异质的“英美”
    第二节 抵制与战术:《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
        一、空白的抵制:《南方周末》的“反奥运”姿态
        二、策略与战术:《南方周末》的“西方”话语
    第三节 模糊的边界:“复杂中国”与“乡村英国”
        一、孰“左”孰“右”?——《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的话语反用
        二、殊途同归——《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文本中的英国形象
第四章 影像的建构——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西方”与“西方人”
    第一节 “救世主降临”——民族灾难叙事中的西方角色
        一、“自我东方化”与国际化
        二、西方“拯救者”
        三、高尚的基督教
    第二节 成功与幸福——执迷的“美国梦”
        一、资本力量与“攻陷美国”
        二、庸常化美国:从“战场”到“家园”
并非结语:在“变”与“不变”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ynopsi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工复合体研究文献来源
        二、军工复合体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 军工复合体的特征、原因及其演化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一、理论假定和概念
        二、军工复合体的特征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产生的原因
        一、反集权、反国家主义的传统
        二、二战和冷战的影响
        三、进步时代和罗斯福新政的遗产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的演变
        一、进步时代和一战:军工复合体的萌芽
        二、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休眠期
        三、军工复合体的建立与兴起:二战与冷战
第二章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关系网络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关系
        一、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平台
        二、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内容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主体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的“旋转门”
        一、政府高级官员和公司高管间的相互流动
        二、军工企业与国防部门间雇员流动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研发
        四、金融与会计审计机构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粘合剂:协会、委员会和娱乐
        一、军工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作用
        二、国防部门顾问委员会及其作用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粘合剂:娱乐
第三章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影响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与立法
        一、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
        二、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与立法
        三、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实例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与选举
        一、政治行动委员会的产生和发展
        二、军工企业政治行动委员会与选举
        三、格鲁曼政治行动委员会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的地方关系
        一、军工企业推动公众的力量:广告和草根运动
        二、在B-1 轰炸机项目上罗克韦尔的草根运动
第四章 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外交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外交军事化
        一、军事集团在美国外交地位的演变
        二、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
        三、制定和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军工企业与美国外交政策
        一、军工企业与国外市场的联系
        二、军工企业与美国对外决策过程
    第三节 美国军工企业与中东地区冲突
        一、军工企业与全球经济机构转变
        二、美国军工企业与中东“能源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戴尔OpenManage企业网络的守护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D]. 刘国庆.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D]. 唐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D]. 杨晓培. 厦门大学, 2019(07)
  • [4]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研究[D]. 侯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D]. 朱美娣. 武汉大学, 2017(06)
  • [6]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7]青海湖畔牧民社会文化研究 ——以青海湖南岸江西沟乡为例[D]. 扎拉加. 青海民族大学, 2016(02)
  • [8]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D]. 吴海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10]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D]. 苑基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标签:;  ;  ;  ;  ;  

Dell OpenManage Enterprise Networks 的守护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