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合并高校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邓文勇[1](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陈沛酉[2](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高山[3](2010)在《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学科文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其指引着学科建设与发展,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并能为学科发展提供不易被其他大学学科所模仿的、而且是最基本与最持久的竞争优势。事实上,不同学科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符号系统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带来了学科文化之间的隔阂、矛盾与冲突,严重制约着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深刻认识学科文化差异,化解学科文化冲突和矛盾,推进多元化学科文化整合,使其既有利于本学科的深化与发展,又有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还有利于维系大学组织的发展,是大学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高等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大学学科文化体系、学科文化差异、学科文化融合、学科文化创新、学科文化建设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大学学科文化的独特性,界定了学科文化研究范畴:学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是学者、学科、知识三者在动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产物,是社会文化在学科中的发散和分支,也是大学学术传统或学术文化体系向外发散的分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2)借鉴企业文化层状结构理论,构建了由学科精神文化、学科制度文化、学科行为文化、学科物质文化组成的四层次结构模型,并探究了四层次文化在该结构模型中的相互作用:学科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核心,学科制度文化是条件和保障,学科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学科物质文化是载体和基础。学科文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四种层次文化形态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发挥文化的育人效应。(3)探明了学科主体变化、学科交叉、行政合并三类学科文化异质来源,分析了学科价值取向不一、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冲突等学科文化的异质表现,构建了吸纳式、渗透式、分离式和消亡式四种学科文化融合的模式。通过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学科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模式,即在文化的积累、批判、发现、发明中层层推进学科文化创新,阐明了可以通过营造开放合作的学科环境、支持“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倡导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建立团结合作的学术梯队等方面开展学科文化力培育的理念。(4)鉴于对大学学科文化定量研究较少,在对大学学科文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发现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各类人员对学科文化认知的异同:学科文化的核心是学科精神文化,与学生比较而言,教师和管理群体对学科文化建设更为关注;不同性别的被调查对象在学科文化的观念和态度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调查对象对学科文化核心认识存在显着差异;被调查对象的职称越高越倾向于将学科文化观念的核心视为一种制度文化,职称越低则越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行为文化,并且职称越低对学科文化核心的认识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不同学科类型的被调查对象除了对学科文化概念的接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外,在其余关于学科文化观念看法上均存在显着和极显着的差异。提出学科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模型,确定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影响程度最大的依次是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和科研、学科管理、学术交流、学术梯队、学科制度。(5)在深入分析大学管理与学科文化建设的关系基础上,揭示学科文化在大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大学管理模式下学科文化建设策略和实施途径。学科是大学管理的基础,大学管理服从于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指导大学管理活动的主方向。学科文化建设要通过学科精神文化、学科制度文化、学科行为文化、学科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的合力来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学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调整大学组织结构、建立大学学术交流制度、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曾欢迎[4](200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迫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在即,于是出现了优势互补的高校合并这一社会现象。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社会发展赋予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因此,鉴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合并高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份量要求我们关注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殊性;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实践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研究具有了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是为什么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研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内在规律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三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尤江东,马增军[5](2008)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综合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中指出本文简要论述了目前综合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指出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及相应步骤。
陈进东[6](2008)在《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凝聚力是反映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和对群体成员身份予以重视的程度,它是组织中全体成员意志和行为扩张性的有机重组和升华。群体凝聚力的强弱是一个群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其显着标志之一是相当多的高等院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重组合并。这些原来独立建制、发展和层次各异的学校合并后,由于各方面的差异,面临着诸多冲突。教职工作为学校的主体,其凝聚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参与合并院校建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在推动合并高校实现1+1>2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将有助于合并高校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合并高校的实质性融合。本文以合并高校为研究背景,选取重庆师范大学为合并高校的个案,对合并高校中强弱合并(兼并)类型的教职工队伍凝聚力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影响合并高校教职工凝聚力的因素:群体目标因素、领导与管理因素、个人利益因素、学校形象因素、个性与情感因素、规章制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合并后高校科学的目标体系、增强合并后高校领导干部的感召力、整合与重构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规范合并后高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力、提高合并后高校的民主化程度、健全合并后高校的分配体制、整合合并后高校的校园文化等七条增强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的应对策略,供类似合并高校进行参考。
杨枫[7](2007)在《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合并后,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增加,人才队伍得到了壮大,但随之也出现了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分编数据格式不一,多个图书管理系统并存,机构设置重叠等问题,且绝大部分高校呈现多馆并存的局面,图书馆资源整合问题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选择了南京市三所高校图书馆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网络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对南京地区合并高校的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用户反馈情况进行了实例研究。本文采取数据挖掘思想从深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出了合并后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期望图书馆改进的服务,以及用户可以接受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改进方案。第二,基于文献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方案。本研究一是确立了图书馆合并后的管理模式,比较了一馆制、联邦馆、总分馆的优缺点,同时考虑到院系资料室的特殊性,最后制定了“总分馆+专业分馆”这一适用面最广的管理模式,同时,本着机构精简的原则设立相关隶属机构,并引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念。二是探讨了如何整合硬件设施资源,从服务器整合、网络整合、存储方案选择等几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方法。同时,根据合并后图书馆的需求和现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特点,制定了选择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和根据标准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三是针对纸质馆藏资源和电子馆藏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详细的整合方案,其中包括书的剔旧、索书号的统一、各校区纸质资源的馆藏布局的调整、如何选择和购买数据库、基于OPAC整合电子资源、建立数字资源导航和选择跨库检索系统等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四是根据图书馆多馆并存的局面,对“通借通还”这一特殊服务形式做了详细的论述。以南京地区“211工程”的几个多校区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以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这一服务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力求结合实际,对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方案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各建议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述,对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建设以及多校区图书馆各分馆间的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叶君[8](2007)在《论合并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要抓住合并之机,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从服务内容及方式、服务环境方面创新,真正提高服务质量,为合并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
乔硕功,罗颖[9](2006)在《论合并高校和谐形象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合并高校和谐形象是合并高校实现实质融合后应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一个克服种种障碍、积极建设的过程。合并高校应本着以发展为追求目标、以创新为基本保障、以传播为主要形式、以沟通为主要手段等原则,从形象定位、形象本体建设、形象战略和形象危机预警等方面进行和谐形象建设。
沈辉,王湘云[10](2006)在《论合并院校图书馆期刊采购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期刊选购是图书馆一项业务性基础工作。合并办学是高校谋求发展的一种优化形式。如何搞好采购工作,应该从合并后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藏书结构、工作任务、职能等方面来加以认真研究,根据教学科研需求制订适当的采购原则和订购计划。
二、论合并高校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合并高校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职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协同发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协同共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2.1 大学文化研究述评 |
1.2.2 学科建设研究述评 |
1.2.3 大学文化管理研究述评 |
1.2.4 学科文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从企业文化管理到学科文化管理的理论迁移 |
2.1 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1.3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2.1.4 企业文化差异与融合 |
2.1.5 企业文化变革与创新 |
2.2 企业文化管理和学科文化管理的比较研究 |
2.2.1 企业文化管理与学科文化管理的联系 |
2.2.2 企业文化管理与学科文化管理的区别 |
2.3 企业文化管理对学科文化管理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文化体系的理论分析 |
3.1 学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3.2 学科文化的要素分析 |
3.2.1 学科文化的组成要素 |
3.2.2 学科文化要素及作用分析 |
3.3 学科文化的层次结构模型 |
3.3.1 文化及其结构研究 |
3.3.2 学科文化层次结构模型 |
3.4 学科文化的功能分析 |
3.4.1 导向教化功能 |
3.4.2 激励约束功能 |
3.4.3 凝聚维系功能 |
3.4.4 辐射传播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科文化的差异融合与创新 |
4.1 学科文化差异 |
4.1.1 学科文化的异质来源 |
4.1.2 学科文化的异质表现 |
4.2 学科文化融合 |
4.2.1 学科文化融合的制约因素 |
4.2.2 学科文化融合的过程 |
4.2.3 学科文化融合的模式 |
4.3 学科文化创新 |
4.3.1 学科文化创新的价值 |
4.3.2 学科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模式 |
4.3.3 学科文化创新的途径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文化管理的实证分析 |
5.1 学科文化管理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编制目的 |
5.1.2 问卷编制流程 |
5.1.3 问卷主要内容 |
5.2 学科文化管理问卷调查的实施 |
5.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2.2 样本构成 |
5.3 学科文化管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2 学科文化的观念与态度分析 |
5.3.3 学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5.3.4 学科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5 学科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科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大学管理与学科文化建设 |
6.1.1 大学管理对学科文化建设的影响 |
6.1.2 学科文化建设对大学管理的作用 |
6.1.3 大学校长与学科文化建设 |
6.2 学科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
6.2.1 学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6.2.2 学科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
6.2.3 学科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
6.3 学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6.3.1 调整大学组织结构 |
6.3.2 建立大学学术交流制度 |
6.3.3 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选题意义 |
1.2.1 论文选题依据 |
1.2.2 论文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分析研究方法 |
1.3.2 文献分析研究方法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 |
2.1 合并高校自身的(不和谐)特点,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2.1.1 合并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影响自身和谐的主要因素 |
2.1.2 合并高校教职工和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影响学校内在和谐的关键因素 |
2.1.3 合并高校在地域、规模、结构等多方面的特点,构成合并高校实现自身和谐的难点 |
2.1.4 合并高校的"发展中特性"和办学宗旨特点,决定其重点在于解决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现象 |
2.1.5 合并高校自身的不和谐特点,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2.2 思想政治教育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师生对合并高校"共同体"的认同度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用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营造积极氛围作用 |
2.2.4 思想政治教育为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作用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征与内在规律 |
3.1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征 |
3.1.1 内部系统性更强 |
3.1.2 继承的多元性 |
3.1.3 多校区与周边环境联系的直接性与复杂性 |
3.1.4 办学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性 |
3.2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规律 |
2"规律'>3.2.1 "1+1>2"规律 |
3.2.2 以人为本规律 |
3.2.3 和而不同规律 |
3.2.4 师生与学校的协同进化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 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学科融合问题的挑战 |
4.1.1 学科融合的概念 |
4.1.2 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
4.1.3 学科融合面临的难点 |
4.2 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校园文化融合问题的挑战 |
4.2.1 校园文化融合问题的表现 |
4.2.2 校园文化融合问题的特点 |
4.3 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教职工融合问题的挑战 |
4.3.1 教职工融合的重要性 |
4.3.2 教职工融合障碍的表现 |
第5章 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
5.1 和谐理念建设 |
5.1.1 人和第一的理念 |
5.1.2 师生第一的理念 |
5.1.3 全面发展的理念 |
5.2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建设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的概念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 |
5.2.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
5.3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队伍建设 |
5.3.1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5.3.2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和谐素质建设 |
5.4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 |
5.4.1 信息化对和谐校园建设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
5.4.2 信息化条件下和谐校园建设教育方式的转换 |
5.4.3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6章 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6.1 立足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转换 |
6.1.1 互动、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发展 |
6.1.2 互动不足或不成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弱势 |
6.1.3 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
6.2 主体间性教育:互动思想政治教育重中之重 |
6.2.1 主体间性互动教育的类型 |
6.2.2 主体间性互动教育的特征 |
6.3 加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 |
6.3.1 合并高校: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
6.3.2 理解与沟通: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 |
第7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2.1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研究及启示 |
2.2.1 高校合并的历史回顾 |
2.2.2 关于高校合并的研究 |
2.2.3 关于凝聚力的研究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和本研究的意义 |
2.3.1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2.3.2 本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的范围 |
3.2 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方法 |
四、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因素分析 |
4.1 重庆师范大学合并学校情况概述 |
4.2 访谈结果整理与分析 |
4.3 影响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的因素 |
五、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培育和增强的途径 |
5.1 建立合并后高校科学的目标体系 |
5.2 增强合并后高校领导干部的感召力 |
5.3 整合与重构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 |
5.4 规范合并后高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力 |
5.5 提高合并后高校的民主化程度 |
5.6 健全合并后高校的分配体制 |
5.7 整合合并后高校的校园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校合并的背景 |
1.2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基本概念 |
1.2.1 图书馆资源的概念 |
1.2.2 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概念 |
1.3 高校图书馆合并的优势 |
1.3.1 馆藏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 |
1.3.2 图书馆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
1.3.3 特定范围的资源共享得到落实 |
1.3.4 图书馆的作用得到加强 |
1.4 高校图书馆合并面临的挑战 |
1.4.1 文献资源共享困难 |
1.4.2 读者需求变化带来的压力 |
1.4.3 分编数据难以兼容 |
1.4.4 多种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存 |
1.4.5 图书馆部门机构设置重叠 |
1.5 全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南京地区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情况调查 |
2.1 2000年以来南京地区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分布 |
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2.2.1 调查对象 |
2.2.2 调查表的回收 |
2.2.3 受访对象的身份 |
2.2.4 读者分布 |
2.3 调查问卷分析 |
2.3.1 使用跨校区服务资源的分析 |
2.3.2 受访人员经常借阅的外专业书籍的类别 |
2.3.3 图书馆资源分配状况的评价 |
2.3.4 纸质和电子馆藏资源整合的优先度分析 |
2.3.5 提高各分馆的纸质资源利用率方案的分析 |
2.3.6 提高各分馆的电子资源利用率方案的分析 |
2.3.7 合并后高校图书馆对各分馆资源共享利用的宣传状况分析 |
2.3.8 各校区所提建议的Pearson相关矩阵分析 |
2.4 其它问题的分析 |
2.4.1 图书乱架,读者经常找不到在OPAC上显示在馆的书 |
2.4.2 书店以及其它校区的书在本馆不能顺利通过门禁系统 |
2.4.3 读者对如何选择资源非常茫然 |
2.4.4 用户对电子数据库的使用不熟悉 |
2.5 调查总结 |
第三章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确定 |
3.1 高校合并后管理模式的确定 |
3.1.1 一馆制 |
3.1.2 联邦馆 |
3.1.3 总分馆制 |
3.2 “总分馆+专业分馆”的管理模式 |
3.2.1 院系资料室的整合 |
3.2.2 “总分馆+专业分馆”管理模式 |
3.2.3 机构整合 |
3.3 基于职能模块的垂直矩阵组织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整合与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选择 |
4.1 服务器的整合 |
4.2 网络整合 |
4.2.1 统一网络出口 |
4.2.2 连接各校区网络 |
4.2.3 重新布局局域网的技术 |
4.3 存储方案的选择 |
4.3.1 DAS存储 |
4.3.2 NAS存储 |
4.3.3 SAN存储 |
4.4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选择 |
4.4.1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种类 |
4.4.2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系统选择标准 |
4.4.3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选择综合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纸质馆藏资源的整合 |
5.1 书的剔旧 |
5.1.1 背景 |
5.1.2 剔旧的对象 |
5.2 索书号的统一 |
5.2.1 分类号的统一 |
5.2.3 书次号的统一 |
5.2.4 统一索书号的方法 |
5.3 书目数据的合并与重建 |
5.3.1 统一编目细则 |
5.3.2 回溯建库 |
5.3.3 查重 |
5.3.4 新书目数据库生成 |
5.3.5 新旧系统的交替阶段 |
5.4 各校区纸质资源的动态配置原则 |
5.4.1 动态配置的原则 |
5.4.2 动态配置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馆藏资源的整合 |
6.1 合并后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类型 |
6.2 选定购买数据库 |
6.2.1 数据库的删减 |
6.2.2 合理使用经费 |
6.2.3 慎重选购试用数据库 |
6.3 基于馆藏书目数据库(OPAC)系统的电子资源整合 |
6.3.1 OPAC的概念 |
6.3.2 OPAC数据库的整合与Z39.50协议 |
6.3.3 CNMARC的856字段的利用 |
6.3.4 开放资源系统之间的参考链接技术 |
6.4 建立数字资源导航 |
6.5 使用统一的检索平台 |
6.5.1 境外系统 |
6.5.2 国内跨库系统 |
6.6 关于电子资源整合方案的网络调查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校区馆间的通借通还服务 |
7.1 定义 |
7.2 存在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
7.2.1 办理时间的限制 |
7.2.2 无法真正实现网上预约 |
7.2.3 通知方式不及时 |
7.2.4 两地借阅时间的真空地带 |
7.2.5 附书光盘的限制 |
7.3 缓解目前“通借通还”务带来的工作压力解决办法 |
7.3.1 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 |
7.3.2 与周边高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创新与展望 |
8.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对高校合并后的图书馆用户使用状况调查表 |
致谢 |
(8)论合并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现四个转变, 树立在服务观念上创新 |
1.1 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 |
1.2 以注重管理到注重服务的转变 |
1.3 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
1.4 从“单一的借阅服务”向“多元化信息服务”转变 |
2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在服务人才管理上创新 |
3 拓展服务项目, 更新服务手段, 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创新 |
3.1 丰富实用的图书馆主页 |
3.2 读者信息技能培训服务 |
3.3 个性化服务模式 |
3.4 特色数据库建设 |
3.5 特色数据库建设 |
4 软硬兼优, 服务环境上创新 |
4.1 特色数据库建设 |
4.2 美化软环境 |
5 结束语 |
(9)论合并高校和谐形象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并高校和谐形象的障碍分析 |
二、和谐形象构建的基本原则 |
1.以发展为追求目标。 |
2.以创新为基本保障。 |
3.以沟通为主要手段。 |
4.以传播为主要形式。 |
三、合并高校和谐形象构建的途径 |
1.科学定位目标形象 |
2.加强形象本体建设 |
3.导入形象战略, 构建系统的和谐形象 |
4.积极预防, 建设形象危机预警机制 |
四、论合并高校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2]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3]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 高山. 中南大学, 2010(01)
- [4]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D]. 曾欢迎. 南昌大学, 2009(05)
-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综合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 尤江东,马增军.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7)
- [6]合并高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问题研究[D]. 陈进东. 西南大学, 2008(09)
- [7]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D]. 杨枫.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6)
- [8]论合并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J]. 叶君. 皖西学院学报, 2007(02)
- [9]论合并高校和谐形象的构建[J]. 乔硕功,罗颖.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3)
- [10]论合并院校图书馆期刊采购策略[J]. 沈辉,王湘云.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