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座式独轨转向架国产化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贺显林[1](2020)在《XDC65型牵引电机车》文中研究表明蓄电池电机车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地铁施工、煤炭及隧道施工窄轨铁路场所的物料牵引运输。以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8.8 m盾构施工配套的XDC65型牵引电机车例,对XDC65型牵引电机车的主要参数、结构组成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现场使用证明,使用XDC65型牵引电机车配套8.8 m盾构施工,可满足一环管片盾构施工物料的运输要求,相比配套两台牵引电机车作业节省时间,且方便施工组织,提高了盾构施工效率。
钱艳[2](2019)在《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文中指出跨座式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典型制式,具有线路占地少、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造价低、安全性好、乘坐舒适等特点。现行的重庆市轨道交通车辆适用于大运量的城市使用,为了适应中小型城市的中小运量市场,所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轴铰接式转向架的跨座式轨道交通车辆总体设计方案。本文围绕该方案中的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在研究重庆市跨座式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铰接式转向架结构特点的分析。2.分析目前已经存在的铰接式转向架的结构类型,研究不同结构的工作原理,分析该类铰接式转向架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进行总结;结合跨座式轨道车辆独特的运行机理,分析不同结构的铰接式转向架运用到跨座式轨道车辆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合跨座式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的耦合方式,设计一种适用的铰接结构,并分析其利弊。3.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单编组车辆进行了实测试验,并对该车辆进行建模以及动力学仿真,并比较两者振动频率,从而验证了利用动力学建模仿真进行动力学性能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的动力学建模。创建列车拓扑关系结构模型,分析列车建模和轨道建模,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MD ADAMS,建立了三车四转向架编组的列车动力学仿真模型。4.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分析。研究提出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评价指标,对铰接式单轨列车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运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为该结构单轨列车的实际运用奠定了基础。5.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参数设计研究。对影响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曲线通过的主要因子,并以走行轮垂向力及导向轮径向力为目标,以车辆倾覆系数和抗脱轨为约束条件,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与相关评价准则联合计算仿真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设计,获得一组较优的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铰接式单轨列车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和运行稳定性。
刘潇[3](2016)在《基于橡胶轮对结构的悬挂式独轨车辆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悬挂式独轨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形式,已在德国和日本运营。该种车辆具有施工简单、费用低、工期短、造型美观、噪声低等优点,现已有国内机车生产厂商对该型车辆进行研发,并于国内首次开展了针对该型车辆的整车方案研究项目。本文着重介绍了悬挂式独轨车辆的技术特点,对车辆转向架结构、轨道梁、车体尺寸进行了分析,并对橡胶轮胎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合轮胎的力学特性,对轮胎的侧偏、外倾及回正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弹性轮对结构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法及瞬态响应分析法对临界速度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轮对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轮胎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单节车辆14自由度的横向动力学模型及单节车辆14自由度的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瞬态响应分析方法对单节车辆临界速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导向轮结构车辆与无导向轮结构车辆轮对、构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响应量,评价了导向轮对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外倾角及无外倾角情况下车辆的位移响应量,得出了在当前参数情况最优的外倾角设置值。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对车辆临界速度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研究了不同悬挂参数和车辆运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悬挂式独轨车辆走行轨道的平顺性条件,分析了应用美国六级轨道谱于该型车辆垂向加速度响应分析的可行性。以转化后的美国六级功率谱为路面不平顺激励,推导出车辆加速度功率谱响应函数。通过功率谱密度曲线,研究了橡胶轮胎径向刚度、车辆运行速度、车辆悬挂刚度对车辆垂向加速度振动功率谱密度的影响。
田丽[4](2015)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装备制造业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人口持续增多,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给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装备制造技术水平方面。因此,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轨道交通装备业是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城轨装备制造业又是轨道交通装备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直受政府支持。因此掌握其现状、明晰其瓶颈、把握其路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结合产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从产业内部能力的优势、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进行具体、全面、条理化的分析。最后得到其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从而更加直观的了解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产业,确定其未来发展大方向。然后运用产业链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进行分析。得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图,并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从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市场两个方向分析其发展路径。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对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从时间、区域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获得其专利图,进一步分析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再通过对我国城轨装备市场需求与市场现状的具体研究,得到其市场发展路径。最后,结合文中得到的技术发展路径与市场发展路径,得到我国城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产业发展路径实施的保障措施。
潘西湘[5](2014)在《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以能耗低、污染小、运输能力大和服务性强等显着特点备受各大中小城市青睐。悬挂式单轨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目前,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的研究探索阶段,缺少悬挂式单轨系统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而轨道梁作为悬挂式单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具有其独特性。对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结构进行尝试性设计优化,设计合理轨道梁的结构和最优的参数组合形式,对我国制定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的标准规范和未来发展悬挂式单轨系统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工程实用意义。本文概述了悬挂式单轨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阐明了进行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详细介绍了轨道梁的设计理论、参数优化方法及轨道梁荷载分布情况。借助SolidWorks三维软件和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直线轨道梁和100m半径的曲线轨道梁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即轨道梁跨度、加强筋间距和钢板厚度取不同值时,以1km悬挂式单轨系统的梁架桥用钢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钢结构设计所需满足的稳定性、强度、刚度和截面几何尺寸等设计要求。对不同参数的轨道梁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比较各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了在满足强度、刚度的设计要求前提下,直线梁和100m半径曲线梁的最优组合参数结果,减少了轨道梁用钢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木。本文分析了直线和半径为100m的曲线轨道梁整梁的垂向挠度、走行面的翻转及轨道梁扭转等变形情况。讨论了轨道梁在自重、静活荷载、列车冲击荷载和横向导向力的受力情况下,不同跨度、加强筋间距和钢板厚度对轨道梁变形和1km梁架桥用钢量的影响。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胡晓玲[6](2013)在《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快速、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备受瞩目。由于地铁造价高、工期长,许多城市纷纷把目光投向占地少、工期短、造价相对较低的单轨交通系统。悬挂式单轨交通因其独特的构造,在分担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还具备游览观光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营将近百年的伍珀塔尔线便是一个成功实例。但我国国内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做了一个初步研究,目的仅在于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悬挂式单轨车辆结构分析,提取车辆系统中转向架构架、走行轮、导向轮、摇枕、中心销、悬吊装置、车体等主要构成部件,根据相互作用关系和相对运动情况,在SIMPACK中建立动力学模型,设置不同条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不同超高、不同质心高度、不同预导向力等),其曲线通过时系统中导向轮径向力、走行轮等载荷、车体质心的加速度、车体侧滚情况以及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研究的内容、得出的结果主要包括:1)通过对悬挂式单轨车辆整车模型在由直线、曲线共同构成的线路上的仿真运行,得到走行轮上垂向力和横向力、导向轮上径向力受力变化大致规律,车体侧滚、质心加速度变化情况等结果:2)通过改变曲线超高量,得到不同超高情况下车体侧滚角、车体相对转向架摆角、导向轮径向力、走行轮胎横向力变化曲线,分析得出超高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3)通过改变车辆运行速度,得到车体侧滚角与导向轮径向力曲线,得出速度变化对车体侧滚与导向轮径向力的影响;4)考察悬挂式单轨车辆多种预导向力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验证二系悬挂等弹性元件的参数合理性:5)车体质心位置变化,考察车体侧滚角变化与导向轮最大径向力变化曲线,得出车体质心位置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
杜子学,桑文波[7](2013)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转向架作为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结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基于HyperWorks/Optistruct平台并结合拓扑优化技术,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进行结构改进和拓扑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满足其工作性能的条件下减少构架用材并提高结构刚度,为构架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刘羽宇[8](2011)在《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与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建立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车辆-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车辆与轨道梁之间的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考虑了所有轮胎的侧偏特性及振动对侧偏力的影响,并考虑了轮胎可能与轨道梁分离的情况。在该模型基础上加入横风荷载,建立了车辆-轨道梁-风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详细分析橡胶充气轮胎的结构、振动特性和侧偏特性等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的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轮胎径向振动的非线性特性;考虑了轨道梁振动因素对轮胎侧偏特性和纵向滑转的影响;考虑了轮胎脱离轨道面时对车辆-轨道梁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2)建立了15个自由度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D’Alembert原理推导了相应的振动微分方程;将轨道梁简化为欧拉梁,建立了轨道梁的振动微分方程;结合轮轨接触关系,采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车辆-轨道梁系统的耦合运动控制方程。基于本文的分析理论,采用Visual Fortan6.5编制了车辆-轨道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大型计算程序,并给出了程序的具体流程。(3)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牛角沱至李子坝区段的一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Z206-25梁)为研究对象,模拟了跨座式单轨列车从驶入到驶出轨道梁的全过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轨道梁和车辆的各项动力响应,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做了比较,以验证本文建立的分析模型及计算程序的可靠性。同时,还对施加在导向轮和稳定轮的预压力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探讨。(4)将本文建立的车辆-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与已有的常用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了不同车速下各模型的轨道梁和车辆的各项动力响应,并将其结果作对比,以了解各种模型的适用情况。同时,对各轮胎的侧偏特性对车辆-轨道梁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5)在车辆-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横风荷载,建立了车辆-轨道梁-风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车辆和轨道梁在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影响下的横向动力响应,并研究了横风荷载对车辆和轨道梁动力响应的贡献。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基本能描述实际的车辆-轨道梁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应用到类似的轨道梁的设计和计算中;风速小于15m/s时,对导向轮和稳定轮施加10kN的预压力可以使各轮胎始终贴靠轨道滚动;车辆和轨道梁的响应总体上随车速和风速的提高而增大,车速小于80km/h,风速小于20m/s时,列车能够安全、舒适地通过轨道梁;走行轮的侧偏特性对车辆和轨道梁的响应影响较导向轮和稳定轮大;研究轮胎有较大变形量的工况时,应该考虑轮胎的非线性特性。
李宁[9](2011)在《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座式单轨车辆有别于传统钢轮—钢轨制式的轨道交通车辆,其走行部构造独特,走行、导向机理和轮轨接触关系均不同于其他轨道交通工具,因此对其进行动力学性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系统的对跨座式单轨车辆作了介绍,着重介绍了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系统的特点,对单轨车辆独特的转向架及轮轨系统作了深入的分析,说明了对这种特殊形式的轨道车辆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必要性。2.以日本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为主,查阅大量文献,参照一般轨道车辆的动力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系统总结了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思路打下了基础。3.基于对单轨车辆结构的深入了解,分析了车辆的运动学关系以及系统作用力,进而建立车辆的空间动力学模型,根据获得的车辆参数,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单节车辆以及列车的仿真模型。4.对所建立的车辆模型进行了各方面的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包括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运行稳定性以及平稳性,并参照一般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评价标准,探讨了适合于单轨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贺观[10](2010)在《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国产化进程和实践》文中提出阐明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特点和实施国产化工作的必要性,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跨座式单轨车辆国产化的四步走方案:第1步,引进整车学习实践;第2步,车体及其内装国产化;第3步,转向架国产化;第4步,牵引控制系统的配套任务国产化。通过对单轨车辆走行轮胎、集电装置、车钩等部配件的国产化实践及其效果分析,认为:尽管跨座式单轨车辆是国内首次引进,但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已能适应和满足车辆车体、空调、传动装置、转向架构架等的国产化制造要求;单轨车辆牵引控制系统在总价中所占比例较高,应加大这部分系统的国产化力度;与牵引控制系统关联的制动系统也是国产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部件;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方式解决国产化进程中的困难、障碍;要特别注重那些使用数量少、保存期有限的备件、配件的国产化。
二、跨座式独轨转向架国产化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座式独轨转向架国产化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XDC65型牵引电机车(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技术参数 |
2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 车架总成 |
2.2 转向架总成 |
2.3 驾驶室 |
2.4 制动系统 |
2.5 传动系统 |
2.6 电气控制系统 |
2.6.1 控制电路 |
2.6.2 控制系统 |
3 试验与检测 |
4 结束语 |
(2)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铰接式转向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铰接式城轨车辆结构分析 |
2.1 转向架结构分析 |
2.1.1 带摇枕的铰接式转向架 |
2.1.2 无摇枕的铰接式转向架 |
2.2 车体铰接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铰接式跨座式单轨车辆方案设计 |
3.1 铰接式单轨车辆总体方案设计 |
3.2 铰接式单轨车辆车体方案设计 |
3.3 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方案设计 |
3.4 铰接式单轨车辆载荷传递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
4.1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及试验验证 |
4.1.1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建模 |
4.1.2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
4.1.3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试验验证 |
4.2 铰接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4.2.1 铰接式单轨车辆系统运动学关系分析 |
4.2.2 铰接式单轨车辆空间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参数 |
4.2.3 线路模型的建立 |
4.2.4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五章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 |
5.1 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
5.1.1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标准 |
5.1.2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标准 |
5.2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
5.2.1 铰接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
5.2.2 铰接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分析 |
5.2.3 铰接式单轨车辆运行稳定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橡胶轮对结构的悬挂式独轨车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悬挂式独轨车辆应用现状 |
1.2.1 悬挂式独轨车辆分类 |
1.2.2 德国悬挂式独轨车辆应用现状 |
1.2.3 日本悬挂式独轨车辆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相关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轨道车辆相关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2 汽车橡胶轮胎相关研究现状 |
1.3.3 跨座式独轨车辆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4 悬挂式独轨车辆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橡胶轮对的悬挂式独轨车辆结构 |
2.1 轨道梁结构 |
2.2 转向架结构 |
2.2.1 导向轮 |
2.2.2 橡胶轮对 |
2.2.3 悬挂减震装置 |
2.2.4 一系减震装置 |
2.3 车体尺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橡胶轮胎轮对力学分析 |
3.1 橡胶轮胎特性 |
3.1.1 轮胎的功能 |
3.1.2 轮胎的结构 |
3.2 橡胶轮胎的力学特性 |
3.2.1 轮胎的侧偏特性 |
3.2.2 轮胎的回正力矩 |
3.2.3 外倾角与外倾侧向力 |
3.2.4 轮胎的刚度特性及垂向振动模型 |
3.3 橡胶轮对结构力学模型 |
3.3.1 橡胶轮对运动分析 |
3.3.2 橡胶轮对纵向滑转和摇头力矩 |
3.3.3 橡胶轮胎的侧偏力及回正力矩 |
3.3.4 橡胶轮对结构力学模型 |
3.4 橡胶轮对结构瞬态响应分析 |
3.5 橡胶轮对结构模态稳定性分析 |
3.6 基于临界速度的橡胶轮胎结构力学模型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悬挂式独轨车辆横向动力学分析 |
4.1 单节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 |
4.2 单节车辆模态分析 |
4.2.1 单节车辆临界速度分析 |
4.2.2 单节车辆悬挂参数优化 |
4.3 转向架瞬态响应分析 |
4.3.1 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 |
4.3.2 瞬态响应结果分析 |
4.3.3 车辆轮对外倾角对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悬挂式独轨车辆垂向动力学分析 |
5.1 轨道不平顺研究 |
5.1.1 美国轨道的不平顺功率谱密度表示 |
5.1.2 空间谱与功率谱的转化 |
5.2 悬挂式独轨车辆垂向动力学建模 |
5.2.1 系统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
5.2.2 单节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 |
5.3 垂向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
5.3.1 各轮对轨道不平顺激励关系 |
5.3.2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及转化 |
5.3.3 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与功率谱密度 |
5.4 悬挂式独轨车辆车速影响分析 |
5.5 悬挂式独轨车辆悬挂参数影响分析 |
5.5.1 轮胎径向刚度对转向架振动影响 |
5.5.2 悬挂参数对转向架振动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的宏观背景 |
1.1.2 我国的中观背景 |
1.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微观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产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1 产业链研究文献综述 |
1.4.2 高端装备制造业文献综述 |
1.4.3 我国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的文献综述 |
1.4.4 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
2.1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简介 |
2.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史 |
2.2.1 兴起阶段 |
2.2.2 停滞阶段 |
2.2.3 快速发展阶段 |
2.3 产业发展现状 |
2.3.1 宏观环境 |
2.3.2 产业现状 |
2.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SWOT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分析 |
3.1 产业链的科学涵义 |
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构成 |
3.2.1 产业链上游环节 |
3.2.2 产业链中游环节 |
3.2.3 产业链下游环节 |
3.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分析 |
3.3.1 车辆系统装备 |
3.3.2 牵引供电系统装备 |
3.3.3 通信信号系统装备 |
3.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路径 |
4.1 专利地图的应用 |
4.1.1 选取我国城轨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数据分析 |
4.2 基于专利地图的关键技术分析 |
4.2.1 永磁同步电机 |
4.2.2 列车信号系统中的ATO系统 |
4.2.3 列车信号系统中的ATP系统 |
4.2.4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制动技术 |
4.2.5 转向架技术 |
4.2.6 结论分析 |
4.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路径 |
4.3.1 突破核心装备的关键技术瓶颈 |
4.3.2 建立技术研发和技术检测平台 |
4.3.3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 |
4.3.4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4.3.5 加强专利技术转化,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体系 |
4.3.6 技术的区域差异化发展 |
4.3.7 加强国际合作,技术国际接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发展路径 |
5.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分析 |
5.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
5.1.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现状 |
5.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市场现状分析 |
5.2.1 市场集中度分析 |
5.2.2 市场分布情况 |
5.2.3 结论分析 |
5.3 产业的市场发展路径 |
5.3.1 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
5.3.2 开发国际市场 |
5.3.3 创建国际化品牌 |
5.3.4 增加产品多样化,各地区差异化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思考 |
6.1 构建产业发展路径模型 |
6.1.1 产业发展目标 |
6.1.2 产业发展路径模型 |
6.2 产业路径发展的保障措施 |
6.2.1 深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
6.2.2 确定发展路径实施责任主体 |
6.2.3 争取国家支持,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
6.2.4 落实产业发展方案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悬挂式单轨系统 |
1.2.1 悬挂式轨道交通概念 |
1.2.2 悬挂式轨道交通的构造特点 |
1.2.3 悬挂式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 |
1.2.4 悬挂式轨道交通的性能特点 |
1.3 悬挂式轨道交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架设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选型设计 |
2.1 轨道梁的设计特点 |
2.2 轨道梁的设计理论 |
2.3 轨道梁的设计原则 |
2.4 轨道梁钢结构选型设计 |
2.4.1 结构选型 |
2.4.2 列车主要技术参数 |
2.4.3 轨道梁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 |
2.4.4 轨道梁技术参数及标准 |
2.5 轨道梁的主要设计荷载 |
2.5.1 荷载分类和设计规定 |
2.5.2 轨道梁各设计荷载 |
2.5.3 轨道梁荷载分布 |
2.6 轨道梁的校核标准 |
2.6.1 稳定性校核 |
2.6.2 强度验算标准 |
2.6.3 轨道梁刚度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有限元建模 |
3.1 有限元法和ANSYS概述 |
3.1.1 有限元法 |
3.1.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概述 |
3.2 轨道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建立轨道梁实体模型 |
3.2.2 材料属性及单位制 |
3.2.3 单元选择 |
3.2.4 网格划分 |
3.2.5 模型加载 |
3.3 轨道梁的有限元直线和曲线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 |
4.1 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流程 |
4.1.1 优化设计方法 |
4.1.2 优化设计拓扑分析流程 |
4.2 轨道梁优化设计方案 |
4.2.1 直线轨道梁参数优化方案 |
4.2.2 曲线轨道梁参数优化方案 |
4.3 直线轨道梁优化设计 |
4.3.1 不同加强筋间距的直线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2 跨度30m的三种直线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3 跨度35m直线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 曲线轨道梁优化设计 |
4.4.1 跨度30m的曲线轨道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2 跨度25m的曲线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变形分析 |
5.1 直线轨道梁变形分析 |
5.1.1 最优组合直线轨道梁变形分析 |
5.1.2 钢板厚度对直线梁变形的影响 |
5.1.3 加强筋间距对直线梁变形的影响 |
5.1.4 跨度对直线梁变形的影响 |
5.2 曲线轨道梁变形分析 |
5.2.1 最优组合曲线轨道梁变形分析 |
5.2.2 几种曲线梁变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单轨交通系统 |
1.2.1 单轨交通系统简介 |
1.2.2 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发展与现状 |
1.3 悬挂式单轨车辆研究内容与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简介 |
2.2 多体动力学分析过程 |
2.3 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 |
2.3.1 运动方程的建立 |
2.3.2 静力学、运动学及初始条件分析 |
第3章 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 |
3.1 建模基础 |
3.2 车辆结构 |
3.2.1 转向架结构分析 |
3.2.2 拓扑构型 |
3.2.3 模型参数的获取 |
3.2.4 模型主要特征参数 |
3.2.5 SIMPACK软件动力学模型 |
3.3 轨道梁建模 |
3.3.1 轨道梁结构 |
3.3.2 轨道梁几何建模 |
3.3.3 轨道不平顺 |
第4章 仿真分析 |
4.1 一般轨道车辆动运行安全性及运行品质评价标准 |
4.1.1 车辆运行安全性及其评估标准 |
4.1.2 车辆运行品质评价标准 |
4.1.3 曲线超高与限速 |
4.2 SIMPACK动力学模型仿真 |
4.2.1 曲线通过性能仿真 |
4.2.2 不同曲线半径下的运行状况 |
4.2.3 不同超高下的运行状况 |
4.2.4 同一线路下的变速 |
4.2.5 不同预导向力下车辆运行平稳性 |
4.2.6 车体质心位置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
2 转向架构架结构改进及设计空间确定 |
3 建立拓扑优化模型 |
3.1 转向架构架材料 |
3.2 载荷和约束 |
3.3 拓扑优化模型 |
4 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
5 结束语 |
(8)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与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简介 |
1.2.1 车辆及转向架 |
1.2.2 轨道梁结构 |
1.3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1.3.1 传统轨道交通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
1.3.2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与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橡胶充气轮胎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橡胶充气轮胎的结构及分类 |
2.3 橡胶充气轮胎的力学特性 |
2.3.1 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力矩及轮胎标准坐标系 |
2.3.2 轮胎的纵向力学特性 |
2.3.3 轮胎的径向振动特性 |
2.3.4 轮胎的侧偏特性 |
2.3.5 轮胎有外倾角时的受力特性 |
2.4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轮胎模型 |
2.4.1 轮胎径向振动模型 |
2.4.2 侧向模型 |
2.4.3 纵向滑转产生的力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轨道梁系统振动分析模型 |
3.1 引言 |
3.2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动力学模型 |
3.2.1 跨座式单轨车辆振动的基本型式 |
3.2.2 跨座式单轨车辆模型的基本假设 |
3.2.3 跨座式单轨车辆振动微分方程 |
3.3 轨道梁动力学模型 |
3.3.1 轨道梁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2 轨道梁的振动微分方程 |
3.4 轨道梁表面不平度 |
3.5 车辆-轨道梁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3.6 车辆-轨道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程序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系统动力响应计算 |
4.1 引言 |
4.2 工程背景与算例介绍 |
4.3 计算条件 |
4.4 车辆-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计算分析 |
4.4.1 轨道梁自振特性分析 |
4.4.2 导向轮和稳定轮预压力分析 |
4.4.3 行车速度对车辆和轨道梁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文建立的车辆-轨道梁耦合模型与现有模型的比较分析 |
5.1 引言 |
5.2 采用不同轮胎侧向模型的对比 |
5.2.1 轨道梁位移的对比 |
5.2.2 轨道梁加速度的对比 |
5.2.3 车辆加速度的对比 |
5.2.4 讨论与总结 |
5.3 采用不同轮胎径向模型的对比 |
5.3.1 预压力相同车速不同的情况对比 |
5.3.2 车速相同预压力不同的情况对比 |
5.3.3 讨论与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荷载作用下车辆与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 |
6.1 引言 |
6.2 风荷载的模拟 |
6.2.1 风速场的简化 |
6.2.2 作用在车辆和轨道梁上的风荷载 |
6.3 风荷载作用下车辆-轨道梁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
6.4 计算条件 |
6.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6.5.1 有风荷载时导向轮和稳定轮预压力分析 |
6.5.2 风荷载作用下车辆-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响应分析 |
6.5.3 横风对车辆和轨道梁动力响应的影响 |
6.5.4 有风荷载作用时非线性和线性轮胎径向模型的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车辆和轨道梁模型的自由度及下标意义 |
附录B:车辆参数及其物理意义 |
附录C:轨道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工程实践 |
(9)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发展简况 |
1.2.2 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内容及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机理研究 |
2.1 跨座式单轨车辆结构特点分析 |
2.1.1 概述 |
2.1.2 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
2.2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走行系统 |
2.2.1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结构分析 |
2.2.2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与导向机理 |
2.3 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系统 |
2.3.1 轨道梁 |
2.3.2 道岔 |
第三章 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基本理论 |
3.1 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
3.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
3.1.2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
3.2 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的一般过程 |
3.3 SIMPACK 多体动力学建模理论 |
3.3.1 SIMPACK 软件简介 |
3.3.2 SIMPACK 软件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四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 |
4.1 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运动学关系分析 |
4.1.1 车辆运动自由度分析 |
4.1.2 车辆系统作用力分析 |
4.2 跨座式单轨车辆空间动力学模型以及计算参数 |
4.2.1 车辆空间动力学模型 |
4.2.2 车辆模型的拓扑结构 |
4.2.3 车辆建模元素及计算参数 |
4.3 线路模型的建立 |
4.3.1 线路主要特点 |
4.3.2 线路建模 |
4.4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5 列车模型的建立 |
第五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 |
5.1 一般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
5.1.1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标准 |
5.1.2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标准 |
5.2 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及评价 |
5.2.1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时的受力仿真分析 |
5.2.2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的最高车速分析 |
5.2.3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车体侧滚角分析 |
5.2.4 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评价 |
5.3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
5.3.1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蛇行运动稳定性 |
5.3.2 跨座式单轨车辆脱轨分析 |
5.3.3 导向轮稳定轮预压力分析 |
5.3.4 跨座式单轨车辆倾覆稳定性分析 |
5.4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仿真分析及评价 |
5.4.1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仿真 |
5.4.2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分析 |
5.4.3 跨座式单轨车辆振动舒适性评价分析 |
5.5 列车模型仿真分析 |
5.5.1 工况一的仿真结果 |
5.5.2 工况二的仿真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国产化进程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化实施的必要性 |
2 单轨车辆的国产化进程 |
2.1 第一步:引进整车学习实践 |
2.2 第二步:车体及其内装国产化 |
2.3 第三步:转向架国产化 |
2.4 第四步:牵引控制系统的配套任务国产化 |
2.5 小结 |
3 单轨车辆部配件的国产化 |
3.1 走行轮胎的国产化 |
3.2 集电装置、车钩的国产化 |
3.3 其他部分的国产化 |
4 经验和体会 |
四、跨座式独轨转向架国产化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XDC65型牵引电机车[J]. 贺显林. 工程机械, 2020(05)
- [2]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D]. 钱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基于橡胶轮对结构的悬挂式独轨车辆动力学研究[D]. 刘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田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5(12)
- [5]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 潘西湘.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6]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研究[D]. 胡晓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7]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优化设计[J]. 杜子学,桑文波. 中国铁路, 2013(03)
- [8]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与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 刘羽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1(10)
- [9]跨座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与评价研究[D]. 李宁.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10]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国产化进程和实践[J]. 贺观. 都市快轨交通, 2010(05)
标签:转向架论文; 动力学论文; 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论文; 跨座式单轨论文; 单轨列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