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玉琳[1](2021)在《三面风幕式家用抽油烟机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烹饪过程一般会产生较多油烟,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烹饪人员吸入过多油烟将造成严重的健康隐患。日常烹饪活动中一般通过油烟机来及时排出油烟,而传统油烟机只能从排风罩底下排走油烟,当烹饪人员站立于灶台前或在灶台前走动时,可能会使油烟气流受到干扰而脱离油烟机吸力的作用范围并发生泄漏。为了减少油烟所受到的外界干扰和油烟泄漏量,本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三面风幕式抽油烟机,来提高厨房油烟机的排油烟效率和抗人员干扰能力。本研究按照实际家用厨房灶台的尺寸和结构,在实验室搭建了三面风幕式抽油烟机实验台。基于传统壁挂平板式油烟机,在油烟机操作面板正面和两侧面边缘分别设置一个条缝出风口,使三面风幕气流从抽油烟机底部向下吹出,并延伸到锅面以下区域,随后与油烟一起向上运动至油烟机排气口,最终被排出室外。基于风幕射流理论和初步实验,提出了理想的目标风幕和油烟气流流场,通过流场可视化实验对不同风幕射流条件下的风幕和油烟流场进行观察,并从流量配比的角度对风幕射流流量和油烟机排气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计算,最终确定了实现目标气流流场的适宜风幕射流条件。为进一步研究三面风幕式家用抽油烟机阻隔人员干扰和减少油烟泄漏的效果,分别在人体模型静止站立于灶台前的静态干扰和人体模型以1m/s的速度行走于灶台前的动态干扰条件下,进行了油烟流场可视化实验和示踪气体浓度测量实验,测量并计算了呼吸区浓度、呼吸区周围区域浓度、排气浓度和捕集效率等参数和指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本研究中所设计的风幕式油烟机减少油烟泄漏的效果进行了整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风幕射流角度在15-30°时有利于风幕气流抵抗油烟机的吸力作用,防止气流短路。风幕初始射流流量应尽可能小于油烟机的排气量,且相同初始射流流量下,较小的射流速度和较宽的条缝风口宽度(风幕厚度)将更有利于减小风幕射流对油烟气流的卷吸,使油烟机能够及时排出风幕和油烟的混合气体。合理设计的风幕能够有效阻挡人员静止站立或行走于灶台前对油烟气流的干扰作用,使呼吸区油烟浓度降低80%以上,同时,开启风幕时的油烟捕集效率比不开启风幕时提高了22%。
马文博[2](2021)在《电镀废气的扩散与控制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电镀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电镀作为当今世界三大污染工业之一,电镀车间内工业槽溶液受温度、化学反应、空气搅拌、气泡夹带、自身属性等原因,产生大量的酸雾、碱雾、含铬气体、氮氧化物、氰化氢等电镀废气,对人体、设备以及环境造成巨大影响。长期在没有通风措施的电镀车间作业,作业人员极易患有职业病,严重的甚至死亡。为了降低车间内电镀废气的浓度,减少废气对人体的伤害,有必要针对电镀废气扩散规律以及对其控制,进行研究。在本次研究中,以电镀车间常见的硫酸酸雾作为研究对象,对电镀车间内部进行实地考察、测量,研究电镀车间的职业危害情况。根据电镀车间实际尺寸利用ICEM软件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确定以流体力学为基础的控制方程;对比不同通风系统计算方法,最终选择林太郎提出的流量比法进行风量计算。利用CFD仿真模拟技术对酸雾的自由扩散和通风情况进行模拟,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酸雾的自由扩散主要集中在电镀车间中下部,排风罩与墙体周围。(2)无外界通风条件下,水平控制面人体呼吸区酸雾平均质量分数达到1.8×10-3(2320.2 mg/m3)。(3)施加外界通风,通过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因素(排风罩数量、法兰边长度、扩张角、排风量、风管长度等),模拟结果表明1个排风罩对酸雾控制效果优于多个排风罩;有法兰边的排风罩控制效果优于无法兰边的排风罩;扩张角的控制效果由大到小:60°>45°>30°;排风量越大,对酸雾的捕集效果越好。得出单个罩、设有0.5 m法兰边、扩张角为60°、排风量为66560 m3/h为单因素模拟中的较优组合。(4)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室内气流组织影响程度的大小:排风量>排风罩数量>扩张角>法兰边,通过方差分析验证极差分析结果,得到最优组合与极差分析一致,最终确定针对该车间排风罩最优组合为单个罩,风量为70000 m3/h,扩张角60°以及法兰边为0.2 m。(5)正交试验最优组合模拟在982秒时,控制面酸雾浓度降低到国家排放限值以下,对比企业提供资料,局部捕集效率达97.86%。
王珺[3](2020)在《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品质。厨房是居住建筑中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居民的烹饪习惯和通风量都会对厨房甲醛、VOCs的浓度产生影响。有效的排除厨房内甲醛与VOCs等污染物,改进厨房补风,优化居民烹饪习惯,对于缓解严寒地区厨房甲醛、VOC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厨房的污染问题与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入户测试的方式探究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的甲醛与VOCs污染现状,分析各个污染物的来源,研究甲醛与VOCs污染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补风量实验数据与问卷调查信息结合CFD模拟对厨房补风方式进行优化。本文选取严寒地区3个城市(沈阳、营口和抚顺)的33户住宅厨房,分别使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酚试剂分光光度计法、DNPH(2,4-二硝基苯肼)采样分析法测试了烹饪前密闭工况、烹饪初始工况以及烹饪期间的甲醛、VOCs的污染浓度,使用Ikair在线集成传感器和PPBRAE专业VOCs气体检测仪跟踪测试烹饪期间甲醛、VOCs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居民厨房装修情况、食用油种类等相关信息。由于严寒地区厨房内VOCs污染较其他功能区严重,在厨房密闭工况下、天然气空燃烧、天然气释放和烹饪期间四种工况下测试VOCs浓度,追踪污染物来源。利用测试得到的数据使用综合指数法对烹饪前密闭工况与烹饪期间厨房空气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分析厨房温湿度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采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方法对厨房甲醛与VOCs进行健康风险计算。通过分析结果推测厨房内严重的VOCs污染是由于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天然气泄露以及烹饪过程产生的。采取CO2示踪气体法测试了日常烹饪习惯下厨房的换气次数与不同窗户开度下(15°、30°、45°)开启油烟机时厨房的补风量。并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当前严寒地区住宅厨房使用现状,同时对比南北方住宅厨房使用习惯的差异。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厨房渗透工况和不同尺度开窗工况下的CFD模拟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同时为探究自然压差下最适宜严寒地区冬季厨房的吊顶补风形式,设计四种补风口形式,利用CFD模拟各形式下的温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为改善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合理的气流组织和营造适合厨房人员的热舒适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烹饪前密闭工况下厨房甲醛超标率为5.3%,超标并不严重。VOCs平均浓度为1.269mg/m3,高于住宅其他功能空间且高于其他气候区。烹饪期间的VOCs浓度均处于超标状态,主要特征为甲苯、柠檬烯和丁烷等物质浓度高,且存在醛酮类物质污染。烹饪期间甲醛与VOCs浓度变化主要与居民烹饪方式有关,炸和炒的烹饪方式比蒸和煮产生的污染物更多。烹饪前密闭工况下空气质量较好,大部分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状态,个别处于轻污染,而烹饪期间厨房污染严重,大部分处于轻污染和中污染等级,个别厨房处于重污染。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物浓度与补风量存在弱相关关系,湿度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更大。经计算,甲醛与苯的终生致癌风险分别为5.4×10-6、1.01×10-6,均大于美国环保署规定的国际致癌风险标准值1.0×10-6,风险度尚可接受,但已超过了安全限值。实验研究主要用于探究厨房补风现状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厨房变尺度开窗通风时的换气次数远大于仅靠门窗渗透通风时的换气次数,通风可提高污染物和热量的排放。开窗30°时即可满足严寒地区冬季厨房的补风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烹饪习惯与通风习惯是导致厨房污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补风形式的模拟结果分析,渗透情况下厨房处于令人不舒适的负压状态,开窗时尽管污染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室内温度低,气流组织差,而加设补风后气流组织合理,厨房静压在-19.66Pa上下波动,不会出现串味现象,室内CO2浓度在443ppm上下波动,是一种适合严寒地区经济适用的补风方式。
陈文华[4](2019)在《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烹饪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健康有多重暴露影响,有效地排出烹饪污染物十分重要。高效、适用的油烟捕集技术不仅可以维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还可以降低排风系统能耗和提高油烟过滤设备的效率。而研究烹饪区的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规律,是优化厨房局部排风系统气流组织和捕获性能的关键,也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测量六道典型中式菜肴颗粒物的时序浓度明确了烹饪颗粒物在0.01-10μm范围内的散发特征和衰减规律。对比西式烹饪,发现了中式烹饪会产生更多的超微米颗粒物。并提出了考虑颗粒物衰减影响的捕获效率计算方法。搭建预送示踪粒子PIV测量方法研究了烹饪热羽流的非定常流动特征。湍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热源附近的区域和撞击区域具有更高的湍流强度和间歇性。通过湍流结构分析得到了积分、泰勒和科尔莫戈罗夫空间/时间尺度,为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合适的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通过POD分析揭示了烹饪热羽流径向扩散和收缩运动主要由横向速度波动主导。建立了适用于烹饪区流场和颗粒物浓度场研究的PIV测量方法体系,实验验证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和PIV散射灰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烹饪区全局流场和浓度场的非侵入式准确测量,测量偏差均小于20%。基于流场测量发现了增大排风量和降低安装高度均可以降低流场的湍流强度,抑制热羽流的卷吸从而减少羽流摄动逃逸。基于浓度场探讨了颗粒物的迁移规律,反向浓度衰减系数和浓度半宽度膨胀扩散系数均随着粒径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随着排风量的增加而减小。耦合流场和浓度场引入了颗粒物净逃逸速度的概念,从气流组织方面提出了应加大油烟排风罩下边缘和锅附近区域的对流速度来提高系统的捕获效率。最后利用前面建立的测量方法研究了两种新型排风系统的捕获特性。分析了挡板比、吹吸风量、操作干扰等因素对排风系统流场和捕获特性的影响。基于流场测量提出了捕获速度增加系数,得到了最佳挡板比约为2/3。通过涡量识别方法表征热羽流和捕获射流耦合的涡量结构,分析了吹吸风量和操作干扰对热羽流和捕获射流卷吸的影响。基于无量纲分析,建立了排风量、热浮力和捕获射流特征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揭示了捕获射流的强制对流可以有效抑制烹饪热羽流的发展和提升污染物捕获效率的机理。
邢志博[5](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厨房环境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空气品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家用厨房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烹饪人员的影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厨房产生的高温油烟对厨房内的温度场与污染物浓度场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降低对烹饪人员的危害,有必要对厨房环境开展研究。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家用厨房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气流组织形式对厨房做饭时的温度及CO2浓度的影响,为厨房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指导。主要完成工作如下:本文采用FLUENT商用软件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家用厨房环境进行模拟。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建立典型厨房的物理模型,采用结构化网格对厨房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确立湍流模型,辐射模型,相应边界条件以及求解设置。对于仿真结果的处理采用渲染图观察温度场与CO2浓度场的变化情况,设置监测点监测特定位置的温度与CO2浓度变化。首先针对过渡季、夏季及冬季三种季节下的传统开窗通风方式厨房环境开展研究,得到温度及CO2浓度的变化规律。经分析可知,开始做饭后,高温油烟一部分被抽油烟机排出,另一部分逸散到厨房屋顶,形成高温烟气层。其温度不断升高并不断下移,最终从窗户扩散到室外。厨房内的温度随做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大约300s后,温度基本维持稳定。其次,在关窗且设置自然补风幕条件下对不同季节的厨房环境进行分析。由结果可知,在自然补风时,各季节的温度变化及CO2浓度变化趋势相近,即随着做饭时间的延长,厨房内温度与CO2浓度逐渐增加。各季节补风条件下的呼吸区最终温度高于开窗通风条件,CO2浓度则低于开窗通风条件。再次,在关窗设置自然风幕条件下加设移动空调一体机,研究此时不同季节的厨房环境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加设移动空调一方面使厨房的温度更加舒适,另一方面降低了人体呼吸区的CO2浓度,对厨房环境的改善效果令人满意。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常规开窗通风以及设置自然补风幕的气流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家用厨房炊事时的温度与污染物浓度需要,进而提出设置自然补风幕与一体化移动空调的通风方式,发现这种方式能够较好的改善厨房温度与污染物浓度分布。这为后续厨房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曹昌盛,吕立鹏,高军,孟永哲,艾希顺,盖其高[6](2019)在《家用吸油烟机捕集率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国内外吸油烟机捕集性能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及欧美吸油烟机标准中常态气味降低度对真实捕集性能描述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吸油烟机捕集率测试新方法:通过设定可控的特征污染稳定散发,以监测相对稳定的排风浓度和厨房空间特征污染浓度,计算出吸油烟机的污染捕集率;建立实验台,利用该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吸油烟机结构、排风量、热源强度及散发位置对捕集率的影响。对2种新型吸油烟机的多因素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捕集率测试方法稳定性好;在低风量范围内(排风量低于600 m3/h),排风量引起的捕集率差异高达20.6%,排风量达到600 m3/h后捕集率无显着变化。2种新型吸油烟机结构差异引起的捕集率差异达到7.3%;实验范围内热源强度变化引起的吸油烟机捕集率差异较小,仅为4.0%;散发位置不同所引起的捕集率差异为15.1%。
王萌[7](2019)在《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流场特性及污染物捕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局部排风是捕集工业建筑室内污染物、维持工业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局部排风的末端装置局部排风罩由于轴向气流速度衰减较快,控制范围十分有限,难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扩散。龙卷风等柱状空气涡旋具有很强的卷吸效果,将柱状空气涡旋原理应用到局部排风罩中,利用柱状空气涡旋强负压梯度、高轴向速度、长输送距离的特性,可使底部产生的污染物快速聚集并输运到上部位置的排风口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局部排风罩对污染物的捕集效率。当前存在的涡旋通风系统采用的多为顶吸式排风罩,而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污染物的位置需要在其上部进行操作、观察等活动,不能在其顶部设置排风罩。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利用涡旋通风的侧吸式排风罩。本研究根据柱状空气涡旋产生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旋侧吸排风罩,该排风罩利用送风射流与挡板的碰撞产生角动量气流,然后利用空气自身的粘性作用将角动量传递给底部平面气流,最后在排风口的抽吸气流作用下形成弯曲的柱状空气涡旋,从而将污染物控制捕集。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柱状空气涡旋的基本结构特征,分析了柱状空气涡旋的生成条件,并根据流动模式对柱状空气涡旋进行了区域划分,为将柱状空气涡旋应用于局部排风罩提供理论依据。随后,通过实验方法对新型涡旋侧吸排风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中首先通过流场可视化方法可观察到气流沿着挡板下方形成了弯曲的柱状空气涡旋,将其与传统侧吸排风罩进行对比,可观察到涡旋流场比仅有抽吸流场能够更快更高效地排出污染物,然后改变送风量和排风口位置,测量底部平面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得出送风量越大能够提供给底部平面气流更多的角动量,使得涡旋强度增大,且最佳排风口位置位于挡板边线上。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涡旋侧吸排风罩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流场中生成的弯曲柱状空气涡旋的结构,然后研究了送风口、排风口及挡板等设置形式对涡旋侧吸排风罩中涡旋流场的影响,并初步得出该新型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最佳设置形式,最后研究了送风量、排风量对涡旋侧吸排风罩捕集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送风口最佳长度为挡板圆弧对应半径的1/2。送风口长度太小,送风射流不能提供足够的角动量给底部平面气流,产生的涡旋强度较低;送风口长度太大,则送风射流会挤压底部形成的涡旋,使其产生变形,从而导致涡旋的强度降低。2)挡板宽度影响涡旋的强度,为减少涡旋流场卷吸罩外洁净空气,降低能耗,应使涡旋产生于挡板内部,本文根据涡旋在底部平面的产生位置确定最小挡板宽度为0.3m,即为挡板圆弧半径的3/10。挡板越宽,则涡旋的强度越大,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工业环境,尽量采用较大宽度的挡板。3)排风口的最佳位置为:排风口圆心正对于挡板边线,且排风口距离挡板上边缘的距离为挡板圆弧半径的3/10。排风口的位置主要影响涡旋在靠近排风口处的运动轨迹,当涡旋以较规则的圆柱体的形状垂直被吸入排风口,涡旋形状不发生扭曲,此时涡旋强度最大。4)在模型确定的条件下利用DPM模型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排风速度等因素耦合作用下新型排风罩的捕集效率,并确定了最佳送/排风比为0.3,为该新型涡旋侧吸排风罩的实际应用提供设计基础。
甘阳阳[8](2019)在《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M2.5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可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厨房烹饪是PM2.5的重要来源,深入研究PM2.5的散发及其运输和分布特征,对有效控制厨房内的PM2.5污染,减少人员暴露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于厨房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排放特征、油烟散发实测、浓度影响因素分析等,关于厨房内气流组织、温度和PM2.5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对L型厨房内的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其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总结不同烹饪活动对颗粒物的散发和浓度影响,包括烹饪方式、油和燃料等,论述厨房颗粒物污染情况。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了不同烹饪方式下厨房内PM2.5、PM10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增长趋势和平均浓度。第二,根据实测厨房建立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散发量和门窗开闭状态下,研究了厨房内的气流组织、温度分布和PM2.5浓度分布。定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厨房内和各截面的PM2.5平均浓度。得出了PM2.5散发和运动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三,为对厨房PM2.5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空气幕送风方式,以期改善厨房内的气流组织。建立模型,使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对厨房内的PM2.5和热流的控制效果,并对三种射流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射流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煎、炒时的浓度增长最为剧烈,PM2.5、PM10的峰值浓度为1400、1800μg/m3,增长倍数分别约为60倍和30倍。烹饪源散发率对厨房内PM2.5浓度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打开门或窗户会使PM2.5浓度显着降低,原因在于气流组织对PM2.5分布影响很大。(2)空气幕射流气流对烹饪区域产生了很好的包裹效应,可以阻隔PM2.5的扩散和热流的蔓延。运用空气幕送风可使厨房内平均降温1-2℃,PM2.5排除率提高到44-75%。当空气幕射流速度为0.6m/s时,控制效果最佳。
肖雪榕[9](2019)在《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厨房烹饪过程产生大量的油烟等污染气体,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于现代建筑气密性的提升,从某种角度上阻止了污染气体的排出,所以有效并且迅速地控制并排除厨房内的污染烟气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课题通过在灶台四周增设补风条缝对厨房排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本文搭建实验台对该厨房送排风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实验、观测及分析。测量不同工况下排风管风速以及不同条缝宽度时补风管风速,由流体流量公式求得各个工况下排风系统的排风量以及补风系统提供的补风量,并且根据测试计算结果分析得到补风量随条缝宽度的变化规律。测量不同工况下风幕断面流体流速。分析送风、补风系统同时开启时不同工况对风幕风速的影响规律,并且分析补风系统对污染物控制的作用效果。实验过程中,观测不同条缝宽度时无补风与有补风两种工况下污染物散发点距灶台不同高度时排风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情况。以此为依据分析厨房排风系统增设补风条缝后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以及条缝宽度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对比相同污染物控制情况时,分析系统优化后的排风系统的节能效果。通过观察被动补风时不同条缝宽度排风系统的作用效果,分析室内外压差对排风系统抽吸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工况下,增设“蝶翼环吸”并且调整其缝隙宽度进行实验,对比是否增设“蝶翼环吸”时排风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以及调整“蝶翼环吸”的条缝宽度观察条缝宽度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本研究的补风方式降低了室内外压差、提高了排风系统的工作效率,即节能的同时提升了室内空气品质。观测补风条缝对污染物控制实验可以得出补风工况及条缝宽度选取要适当,由它们决定的条缝流速过大时不仅不会更好的控制污染物,反而会将污染物带到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空气,这一结论也与模拟研究相符。本课题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模拟研究的准确性,为这一课题的其它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证据。
许昂[10](2018)在《基于烹饪热羽流对厨房颗粒物扩散影响及人员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厨房是室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厨房空间有别于住宅其他区域,如客厅、卧室等。长期烹饪活动会使大量的油烟颗粒残留在厨房区域,加重厨房空间中颗粒气溶胶(PM1、PM2.5及PM10等)浓度,使厨房中的颗粒浓度远高于住宅的其他区域。烹饪过程中即使控制了食材所散发的污染物,烹饪热羽流对空气中的颗粒气溶胶影响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内外大量学者针对厨房烹饪过程中食材所散发的烹饪污染物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污染物的种类、分布特性及相关的人员暴露量分析。本文主要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羽流对空气中的颗粒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掌握颗粒气溶胶及烹饪过程中热羽流形成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的烹饪热羽流上升速度,研究固体颗粒气溶胶与热羽流的相互作用及关系。构建环境质量计算模型下,建立固体颗粒气溶胶位移的数学模型分析颗粒物的迁移扩散。分析颗粒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受力情况,综合研究颗粒气溶胶的扩散、沉降等运动情况。为了更加全面的研究烹饪过程中烹饪热羽流对厨房空间中颗粒气溶胶扩的影响,选取我国两种常见排烟方式的厨房,通过使用TSI 9555-P通风测试仪及TSI 8530气溶胶检测仪,在不同热羽流上升速度下,监测在烹饪时长为5min时间段内,烹饪人员呼吸区处的温度及颗粒气溶胶(PM1及PM2.5)浓度变化,得出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侧吸式油烟机的厨房B的温度控制优于上吸式油烟机的厨房A,随着热羽流上升速度增大,呼吸区处的颗粒浓度也逐渐增大,厨房A呼吸区的颗粒气溶胶浓度均大于厨房B。运用CFD技术,对两间厨房空间颗粒气溶胶运动轨迹及浓度分布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得出采用上吸式油烟机的厨房A的颗粒气溶胶受到烹饪热羽流的影响向烹饪区迁移,大量聚集在烹饪人员呼吸区处,该处的颗粒浓度明显高于厨房B,且在烹饪热羽流上升速度为0.4m/s和0.6m/s时均出现超标现象。引入人员呼吸的数学模型,运用Crystal Ball软件预测颗粒气溶胶在烹饪人员肺部的沉积量,得出烹饪人员在厨房A的颗粒沉积量明显大于在厨房B的沉积量。运用Fluent软件对厨房A的两种补风优化方式进行模拟,得出吹吸式补风对烹饪人员处温度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工位补风,而对于人员呼吸区处颗粒气溶胶的稀释效果工位补风方式明显优于吹吸式补风。为今后改善厨房烹饪环境提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吹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吹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面风幕式家用抽油烟机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厨房油烟的产生与危害 |
1.1.2 家用抽油烟机的应用现状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风幕的应用现状 |
1.2.2 风幕应用于家用厨房排油烟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油烟泄漏分析及目标气流流场的提出 |
2.1 气体射流理论基础 |
2.2 油烟泄漏的理论分析 |
2.3 目标气流流场的提出 |
2.4 小结 |
3 三面风幕式抽油烟机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
3.1 风幕式抽油烟机的设计与实验台搭建 |
3.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3.2.1 模拟人员干扰的静态和动态干扰实验 |
3.2.2 流场可视化实验 |
3.2.3 示踪气体浓度测量实验 |
3.2.4 风幕效果的评价指标 |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 小结 |
4 适宜风幕设计参数的确定 |
4.1 不同风幕射流条件下的风幕气流流场观察 |
4.1.1 风幕出风角度对风幕气流的影响 |
4.1.2 风幕初始射流流量和射流速度对风幕气流的影响 |
4.2 不同风幕射流条件对油烟流场的影响 |
4.2.1 风幕射流流量与油烟机排气量的匹配计算与分析 |
4.2.2 流量比对油烟气流流场的影响 |
4.3 小结 |
5 风幕控制油烟泄漏效果的评价 |
5.1 静态干扰条件下对油烟气流流场的观察 |
5.2 静态干扰条件下对示踪气体浓度的测量 |
5.2.1 人体呼吸区浓度测量结果分析及时均浓度计算 |
5.2.2 灶台周围浓度测量结果分析及时均浓度计算 |
5.3 动态干扰条件下对油烟气流流场的观察 |
5.4 动态干扰条件下对示踪气体浓度的测量 |
5.4.1 人员呼吸区浓度测量结果分析及时均浓度计算 |
5.4.2 排气浓度测量结果分析及捕集效率计算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附录 B 风幕射流角度对风幕气流的影响 |
附录 C 干扰条件下的风幕效果评价 |
致谢 |
(2)电镀废气的扩散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室内污染物扩散的研究 |
1.3 局部通风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和车间参数设置 |
2.1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2.1.1 模拟软件模块组成 |
2.1.2 控制方程 |
2.1.3 湍流模型 |
2.1.4 气液两相流模型 |
2.2 车间参数设置 |
2.2.1 工艺流程及槽内参数 |
2.2.2 模型建立 |
2.2.3 物理模型的简化假设及边界条件 |
2.2.4 通风系统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镀废气自由扩散的模拟 |
3.1 模型网格的划分 |
3.2 网格数量无关性验证 |
3.3 电镀废气自由扩散模拟参数设置 |
3.3.1 硫酸参数设置 |
3.3.2 General各参数及条件设置 |
3.3.3 各模型参数设置 |
3.3.4 材料的简化设定 |
3.3.5 计算的简化设定 |
3.3.6 物理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3.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1 模拟情况介绍 |
3.4.2 除油槽酸雾自由扩散模拟结果 |
3.4.3 微蚀槽酸雾自由扩散模拟结果 |
3.4.4 酸浸槽酸雾自由扩散模拟结果 |
3.4.5 电镀槽酸雾自由扩散模拟结果 |
3.4.6 酸性镀铜生产线酸雾自由扩散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风情况下的硫酸酸雾分布规律的模拟分析 |
4.1 通风情况下的模拟参数设置 |
4.2 不同数量排风罩时硫酸酸雾分布情况 |
4.2.1 参数介绍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有无法兰边时硫酸酸雾分布情况 |
4.3.1 参数介绍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不同扩张角时硫酸酸雾分布情况 |
4.4.1 参数介绍 |
4.4.2 结果分析 |
4.5 不同排风量时硫酸酸雾分布情况 |
4.5.1 参数介绍 |
4.5.2 结果分析 |
4.6 不同风管长度时硫酸酸雾的分布情况 |
4.6.1 参数介绍 |
4.6.2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通风参数优化 |
5.1 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
5.2 正交试验设计 |
5.2.1 试验目的及指标 |
5.2.2 确定设计因素水平 |
5.2.3 编制正交试验组合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4 气流组织方案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厨房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厨房通风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厨房甲醛与VOCs的检测及数据分析方法 |
2.1 住户信息 |
2.2 测试方案 |
2.3 入户测试 |
2.3.1 甲醛入户测试方法 |
2.3.2 VOCs测试方法 |
2.3.3 换气次数测试方法 |
2.4 测试误差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2.6 主观调查问卷 |
2.7 本章小结 |
3 厨房入户测试结果分析与风险评价 |
3.1 厨房温度与湿度监测结果分析 |
3.2 厨房换气次数测试结果分析 |
3.3 甲醛入户测试结果分析 |
3.4 VOCs入户测试结果分析 |
3.5 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6 综合指数法评价厨房空气品质 |
3.7 健康风险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4 厨房补风实验与模拟的比较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1.1 住宅厨房基本信息 |
4.1.2 厨房使用习惯 |
4.1.3 居民主观感觉 |
4.1.4 南北方厨房使用情况对比 |
4.2 CFD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空气流动模型 |
4.2.3 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4.2.4 渗透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2.5 开窗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厨房补风形式模拟优化 |
5.1 设计模拟工况 |
5.2 数值模拟基本概念 |
5.3 厨房补风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烹饪颗粒物散发特征 |
1.3 厨房排风系统评价方法 |
1.4 厨房排风系统风量确定方法 |
1.5 油烟捕获特性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式烹饪颗粒物散发特性及捕获效率测试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颗粒物测量仪器 |
2.2.3 烹饪操作过程 |
2.2.4 颗粒物衰减率的测定 |
2.2.5 油烟机捕获效率计算方法 |
2.3 结果 |
2.3.1 颗粒物浓度的测量结果 |
2.3.2 衰减率和排放率 |
2.3.3 颗粒物暴露率 |
2.3.4 捕获效率 |
2.4 小结 |
第3章 烹饪热羽流流动特征的PIV与 POD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热羽流流动形态 |
3.3.2 湍流特征 |
3.3.3 涡量和湍流结构分析 |
3.3.4 本征正交分解(POD)分析 |
3.3.5 卷吸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油烟机驱动流的2D-PIV实验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验平台 |
4.2.2 实验装置 |
4.2.3 逃逸长度 |
4.3 结果 |
4.3.1 等温条件下的流场分布 |
4.3.2 加热工况下的流场分布 |
4.3.3 假定边界的溢出特征 |
4.3.4 瞬态速度场和涡量分布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推荐排风量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PIV散射灰度法的厨房颗粒物捕集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平台 |
5.2.2 颗粒物浓度的灰度值评估法 |
5.3 实验验证 |
5.3.1 颗粒物散发特性 |
5.3.2 图像处理 |
5.3.3 颗粒物浓度与灰度值之间的关系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速度场 |
5.4.2 浓度场 |
5.4.3 浓度湍流特征 |
5.4.4 净逃逸/捕获速度 |
5.5 小结 |
第6章 挡板排风系统汇流湍流特征实验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装置 |
6.2.2 挡板排风罩的几何形状 |
6.2.3 PIV测量系统 |
6.2.4 速度预测经验模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流动统计量信息 |
6.3.2 湍流特征信息 |
6.3.3 挡板油烟机模型验证 |
6.4 小结 |
第7章 吹吸式排风系统捕获气流特性与效率的实验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 |
7.2.1 实验平台 |
7.2.2 油烟机捕获效率测量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速度场与涡量场 |
7.3.2 捕获射流流动特征 |
7.3.3 颗粒物浓度场 |
7.3.4 颗粒物捕获效率 |
7.3.5 假定逃逸边界捕获速度 |
7.4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总结 |
8.2 论文的创新性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得荣誉 |
致谢 |
(5)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厨房环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厨房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
1.2.2 设置风幕补风及空调对于厨房环境影响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厨房环境数值计算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1.1 连续性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方程 |
2.1.4 组分输运模型 |
2.2 厨房模型建立 |
2.2.1 物理模型建立 |
2.2.2 计算模型 |
2.3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2.3.1 网格划分 |
2.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4 求解设置 |
2.4.1 边界条件设置 |
2.4.2 其他求解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规通风厨房环境模拟研究 |
3.1 过渡季常规通风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3.1.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3.1.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3.2 夏季常规通风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3.2.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3.2.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3.3 冬季常规通风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3.3.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3.3.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补风幕对家用厨房环境的影响 |
4.1 过渡季设置风幕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4.1.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4.1.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4.2 夏季设置风幕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4.2.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4.2.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4.3 冬季设置风幕条件下厨房环境仿真 |
4.3.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4.3.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体化移动空调对厨房环境的影响 |
5.1 过渡季安装空调对厨房环境影响 |
5.1.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5.1.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5.2 夏季安装空调对厨房环境影响 |
5.2.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5.2.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5.3 冬季安装空调对厨房环境影响 |
5.3.1 厨房环境温度分布特性 |
5.3.2 厨房环境CO_2浓度分布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家用吸油烟机捕集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吸油烟机捕集性能综述 |
2 吸油烟机捕集率定义 |
3 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
3.1 吸油烟机捕集率测试实验舱 |
3.2 污染源散发强度测试装置 |
3.3 实验仪器 |
3.4 吸油烟机捕集率测试新方法 |
3.4.1 污染散发速率测试 |
3.4.2 吸油烟机捕集率测试 |
3.5 吸油烟机常态气味降低度测试 |
4 实验结果分析 |
4.1 污染散发速率测试结果 |
4.2 不同吸油烟机捕集率测试结果 |
4.3 不同热源强度捕集率测试结果 |
4.4 不同散发位置捕集率测试结果 |
5 结论 |
(7)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流场特性及污染物捕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局部排风罩的研究现状 |
1.2.2 柱状空气涡旋的研究现状 |
1.2.3 涡旋通风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柱状空气涡旋的理论分析 |
2.1 柱状空气涡旋相关模型 |
2.1.1 平面涡模型 |
2.1.2 空间涡模型 |
2.2 柱状空气涡旋的生成条件 |
2.3 柱状空气涡旋的流场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涡旋侧吸排风罩流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涡旋侧吸排风罩的工作原理 |
3.2 涡旋侧吸排风罩的实验模型 |
3.3 送风口的均流设计 |
3.4 实验方案及测量仪器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测试仪器 |
3.4.3 流场可视化设备 |
3.5 实验测试 |
3.5.1 测点布置 |
3.5.2 实验工况 |
3.5.3 实验步骤 |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流场可视化 |
3.6.2 涡旋流场分析 |
3.6.3 送风速度的影响 |
3.6.4 风口位置的影响 |
3.7 实验测试误差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涡旋侧吸排风罩形式及捕集效率的数值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 湍流模型 |
4.2.2 数值模拟的基本控制方程 |
4.2.3 数值模拟的预处理设定 |
4.2.4 物理模型的简化假设 |
4.2.5 模拟计算离散格式及收敛问题 |
4.3 数值模拟模型介绍及设置 |
4.3.1 数值模拟模型介绍 |
4.3.2 数值模拟相关设置 |
4.3.3 网格的独立性检验 |
4.3.4 模型有效性验证 |
4.4 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流场结构分析 |
4.5 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流场特性研究 |
4.5.1 送风口长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5.2 挡板宽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5.3 排风口位置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6 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捕集效率分析 |
4.6.1 排风量对捕集效率的影响 |
4.6.2 最佳送排风比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8)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PM_(2.5)的标准限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居厨房颗粒物散发规律与污染分析 |
2.1 概述 |
2.2 厨房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
2.3 民居厨房颗粒物散发研究现状 |
2.3.1 不同烹饪活动的散发强度差异 |
2.3.2 烹饪风格差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房PM_(2.5)污染物浓度实测与分析 |
3.1 概述 |
3.2 实测目标与方法 |
3.2.1 测试对象及仪器 |
3.2.2 检测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模型建立 |
4.1 软件概述 |
4.2 数学模型 |
4.2.1 流体控制方程 |
4.2.2 湍流模型 |
4.2.3 颗粒相模型 |
4.3 数值模拟过程 |
4.4 厨房物理模型 |
4.5 网格划分及检验 |
4.5.1 网格划分 |
4.5.2 网格独立性检验 |
4.6 边界条件及颗粒相的设置 |
4.6.1 边界条件 |
4.6.2 颗粒相设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厨房内PM_(2.5)污染物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分析平面 |
5.3 烹饪源不同PM_(2.5)散发量的影响 |
5.3.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5.3.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5.3.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5.4 门窗开闭状态的影响 |
5.4.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5.4.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5.4.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气幕对厨房内PM_(2.5)污染物的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空气幕送风系统 |
6.3 不同空气幕射流速度的影响 |
6.3.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6.3.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6.3.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厨房通风系统现状 |
1.2.2 住宅厨房排风罩研究现状 |
1.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标准 |
1.3.1 空气品质标准的沿革 |
1.3.2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及其影响因素 |
2.1 烹饪油烟的形成及扩散 |
2.1.1 厨房油烟形成过程 |
2.1.2 厨房油烟扩散机理 |
2.2 住宅室内通风方式及评价 |
2.2.1 空气量平衡 |
2.2.2 补风方式 |
2.2.3 厨房通风系统的评价方法 |
2.3 厨房排风系统影响因素 |
2.3.1 不同灶具类型的影响 |
2.3.2 厨房补风组织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房排风系统优化实验研究 |
3.1 实验台搭建 |
3.1.1 试验台 |
3.1.2 实验设备及器材 |
3.2 测试仪器与测试对象 |
3.2.1 测试仪器 |
3.2.2 测试对象 |
3.3 实验方法 |
3.3.1 测量补风条缝风速 |
3.3.2 测量送排风管风速 |
3.3.3 增设补风条缝前后对比观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送排风系统风速测试实验 |
4.1 送排风系统各运行工况的风量确定 |
4.1.1 排风系统各工况下排风管风速测试 |
4.1.2 补风系统各工况下补风管风速测试 |
4.2 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
4.2.1 仅开排风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
4.2.2 仅开补风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
4.2.3 补风、排风同时开启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送排风系统污染物控制实验 |
5.1 排风系统工作时污染物的控制实验 |
5.1.1 实验观测 |
5.1.2 观测结果分析 |
5.2 补风和排风系统共同工作时污染物的控制实验 |
5.2.1 实验观测 |
5.2.2 观测结果分析 |
5.3 补风系统是否运行时污染物的控制情况和节能情况的对比分析 |
5.3.1 补风条缝10mm时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对比分析 |
5.3.2 补风条缝15mm时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对比分析 |
5.4 是否设置“蝶翼环吸”对比实验 |
5.4.1 不同“蝶翼环吸”缝隙宽度的对比实验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烹饪热羽流对厨房颗粒物扩散影响及人员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烹饪热羽流 |
1.1.2 烹饪热羽流对颗粒气溶胶影响 |
1.1.3 颗粒气溶胶对人体危害 |
1.1.4 颗粒气溶胶暴露水平研究 |
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颗粒物气溶胶理论分析 |
2.1 悬浮颗粒物气溶胶 |
2.2 影响厨房悬浮颗粒气溶胶浓度因素 |
2.3 厨房悬浮颗粒物气溶胶受力情况 |
2.3.1 重力 |
2.3.2 拖拽力 |
2.3.3 热泳力 |
2.3.4 附加质量力 |
2.3.5 Basset力 |
2.3.6 Saffman力 |
2.3.7 布朗力 |
2.3.8 空气压力梯度力 |
2.3.9 综合受力分析 |
2.4 颗粒物气溶胶运动物理特性 |
2.5 颗粒物气溶胶运动数值模拟研究 |
2.6 颗粒物气溶胶的危害及预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房烹饪期间工作区颗粒气溶胶污染测试 |
3.1 厨房空间颗粒气溶胶污染测试意义 |
3.2 测试对象介绍 |
3.2.1 测试地气候条件 |
3.2.2 厨房空间基本情况 |
3.2.3 厨房排烟设备参数 |
3.3 测点的布置 |
3.4 测试设备 |
3.5 测试方案 |
3.6 测试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颗粒气溶胶运动特性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4.1.1 质量守恒方程 |
4.1.2 动量守恒方程 |
4.1.3 能量守恒方程 |
4.1.4 流体基本运动方程(N-S方程) |
4.1.5 流体控制方程通用形式 |
4.2 基本湍流模型 |
4.3 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 |
4.3.1 离散相模型适用条件 |
4.3.2 离散相模型控制方程 |
4.4 流体以及颗粒计算边界条件概述 |
4.4.1 流体计算边界条件 |
4.4.2 离散相边界条件 |
4.5 数值模拟解算过程 |
4.6 厨房几何模型建立 |
4.6.1 厨房模型建立 |
4.6.2 数值模型简化假设 |
4.7 边界条件设定 |
4.7.1 数值解算模型 |
4.7.2 材料物理参数设置 |
4.7.3 边界条件设定 |
4.7.4 工况设定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1 烹饪过程温度场分析 |
5.1.1 厨房A温度场分析 |
5.1.2 厨房B温度场分析 |
5.2 颗粒气溶胶运动轨迹分析 |
5.2.1 厨房A颗粒轨迹分析 |
5.2.2 厨房B颗粒轨迹分析 |
5.3 厨房颗粒气溶胶浓度分析 |
5.3.1 厨房A颗粒气溶胶浓度分析 |
5.3.2 厨房B颗粒气溶胶浓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烹饪人员颗粒气溶胶沉积量预测 |
6.1 暴露量定义及计算方法 |
6.2 厨房烹饪期间空气颗粒气溶胶暴露量 |
6.3 颗粒气溶胶在人体呼吸系统主要沉积位置 |
6.4 蒙特卡罗对人体肺部颗粒沉积的风险预测 |
6.4.1 烹饪人员颗粒气溶胶浓度概率分布 |
6.4.2 厨房A中烹饪人员健康风险预测 |
6.4.3 厨房B中烹饪人员健康风险预测 |
6.4.4 烹饪人员颗粒沉积量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厨房空间补风方式优化模拟分析 |
7.1 厨房A优化策略 |
7.1.1 厨房A补风口方案 |
7.1.2 工况设定 |
7.2 工位补风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7.2.1 不同补风速度下温度场优化 |
7.2.2 不同补风速度下PM_1浓度场优化 |
7.2.3 不同补风速度下PM_(2.5)浓度场优化 |
7.3 吹吸式空气幕墙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7.3.1 不同补风速度下温度场优化 |
7.3.2 不同补风速度下PM_1浓度场优化 |
7.3.3 不同补风速度下的PM_(2.5)浓度场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吹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面风幕式家用抽油烟机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田玉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电镀废气的扩散与控制技术[D]. 马文博.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D]. 王珺.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D]. 陈文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5]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厨房环境模拟研究[D]. 邢志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家用吸油烟机捕集率实验研究[J]. 曹昌盛,吕立鹏,高军,孟永哲,艾希顺,盖其高. 暖通空调, 2019(07)
- [7]涡旋侧吸排风罩的流场特性及污染物捕集效果研究[D]. 王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D]. 甘阳阳.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9]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D]. 肖雪榕.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基于烹饪热羽流对厨房颗粒物扩散影响及人员健康风险评价[D]. 许昂.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