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下)(论文文献综述)
姚娟[1](2015)在《“前四史”族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民族多样化的国家,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很多的民族。族名,即民族的称呼,属于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它的出现是民族形成的标志,也是民族共同体内部凝聚力得以维系的纽带。目前,学界对族名研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以“二十四史”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的族名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文字学、词汇学、社会文化学、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对“前四史”中族名的形、音、义及结构进行本体描写和分析,探讨其命名理据及文化内涵。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前四史”族名的语言特征:一是族名语音特征,主要包括音节构成情况和平仄分布规律;二是族名用字问题,涉及音译结果分析和汉字用字考辨;三是族名词义特征,即民族性、形象性、稳定性;四是族名结构特征,涉及结构成分与构成方式。第二部分探讨“前四史”族名的命名理据:一是据自然因素命名,即山、水、动物、植物;二是据社会因素命名,即行政区域、人名姓氏、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特色;三是据其他因素命名,即方位、数字。第三部分揭示“前四史”族名透视的文化:一是物质文化,即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活动;二是制度文化,即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其他制度。三是心理文化,即方位观念、图腾崇拜、色彩文化、数词文化。
王禹浪,王俊铮[2](2015)在《海外的靺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靺鞨族是东北亚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俄、日、朝、韩等国学者对靺鞨研究抱有极大兴趣。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在对靺鞨族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涉及文献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领域。日本于1660年出土的多贺城碑,以及我国旅顺黄金山脚下发现的册封靺鞨鸿胪井碑,蒙古国于2009年出土的仆固乙突墓志铭,对深入研究靺鞨的历史,厘清与靺鞨相关的一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对俄、日、朝、韩、美等国学者对靺鞨研究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与综合比较,并对日本多贺城碑和蒙古国仆固乙突墓志铭的情况加以评述,以使我们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海外各国的靺鞨研究现状,为我国学者的靺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秀莲[3](2014)在《女真建国前的“国相”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明来历的"国相"是女真完颜部建国前重要的官职,景祖以币马从雅达手里买来后,委任于肃宗颇剌淑。从《金史》的记载到后来的研究者都认为"国相"是部长的辅佐,部落军事征伐时代,权力出于胜利者,居于联盟首领地位的完颜部竟用币马以和平的手段买来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国相"头衔,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国相"涉及部落联盟的关系,涉及联盟内部的权力分配,甚至涉及女真民族的构成等
施芳[4](2012)在《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文中指出中国民族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史学史的高度,进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民族史发展全景式的回顾和描述,梳理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各项成果,可以明其得失,探索中国民族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民族史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史鉴今,对政府部门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支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阐述了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构想。正文包括四章。鉴于理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因此首先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辨过程及学术思想和流派的形成,展现了中国民族史理论从学习西方、复制苏联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民族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史理论的探索历程。本文的重点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民族史的发展分为古代、民国、建国后三个时期,借助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多元时间”法,通过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不同视角,分别回顾了不同时代的民族史观、发展的内外动因、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通过系统、全面、清晰地叙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起源、创建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分析了每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和缺陷。从中国民族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严格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四夷传》,此后历代史书都恪守为少数民族立传的传统,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留下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丰富而宝贵的史料。民国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是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构建民族国家、振奋民族精神为目的,由梁启超开其端,涌现出了王桐龄、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李济等一批学者及其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使中国民族史研究成为一门现代意义的学科。建国后为了建设一个各民族真正平等的新中国,学者们从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伴随着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民族史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突飞猛进,在民族源流史、民族关系史、区域民族史和民族史理论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促使中国民族史研究逐步完善,走向系统化、学科化、特色化。总体而言,中国民族史研究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我国的地理、自然环境特点和多民族的社会结构等长时段因素决定了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由分裂走向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基于这一现实,任何政权都必须重视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始终为建立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服务。而政治变动、战争、历史人物、着名学者等短时段事件使各个阶段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不同特点。展望未来,不变的长时段因素决定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仍将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将围绕复杂的国际民族问题和国内动荡的边疆局势,不断提升理论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推陈出新,突出社会主义民族史研究特色,为今天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提供历史的借鉴,促进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平等团结。
斯哈娃特[5](2011)在《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文中认为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全文总结。绪论中主要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意义、材料来源等内容。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罗布人族源,第三章罗布泊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第一章导论部分由引言、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研究概况等两节组成。第二章罗布人族源部分内容分以下五节进行了阐释即一、史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二、语言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三、罗布人分布区域地名族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四、罗布人与吐谷浑人之间的文化遗韵;五、罗布人的种性特征。通过以上五方面论证后得出,罗布人族源即吐谷浑人的观点。第三章罗布泊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部分又分四个小节进行了对比分析即一、罗布泊方言与土族之间的共有词;二、蒙古语族语言独有词;三、蒙古语族语言古旧词;四、蒙古语族语言和突厥语族语言共有词,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后得出,罗布泊方言中与蒙古语族语言音、义相同相近的词应属于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的观点。同时采用统计学、图例显示法对上述研究词汇的比重进行了说明。全文总结主要基于正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本文中心观点即罗布人的核心是以土族先民吐谷浑部组成,其方言里的与蒙古语相同或相近的词多数为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罗布人的吐谷浑族源是罗布泊方言独特性的形成与其方言词语同蒙古语族语言同源的社会历史根源。从族源历史角度来看,操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的群体是由一部分东胡系鲜卑民族后裔吐谷浑人,在十世纪以后融入突厥语族语言群体后融合的结果。罗布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该方言独特性的形成以及吐谷浑语言底层的保留而言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通过本文研究笔者对下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西域历史中的“仲云”族属和“康国人”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仲云”是吐谷浑万人部落的吐蕃之称是正确的,而“康国、康居”应该指的是融入吐蕃里的吐谷浑人后裔,也就是“藏族”名称来源,并非印欧人种。2.吐谷浑在蒙古语族语言民族、突厥语族语言民族和汉藏民族里均有融合。3.从满通古斯语族先民的族名、语言信息角度研究西域历史地名具有重要的意义。4.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研究过程中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文献记的重要性。5.在古丝路研究中应重视蒙古语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王文棣[6](2010)在《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贺志凌[7](2009)在《从箜篌与宗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文中认为箜篌在佛教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被大肆推崇、传播,促使其在古西域、古河西、古中原三地呈现出不同的形制和文化样态。箜篌在祆教中虽然不具有鲜明的宗教意义,却由于同属塞人,其民族亲和力和共融性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地区原箜篌形态(且末、善鄯箜篌)与波斯系竖箜篌的融合、发展,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从箜篌与佛教、与祆教或促进、或限制、时同步、时相异的关系入手,研究这一外来乐器在我国的发展,进而窥探本土音乐文化与他族文化相互传播、融合并得以不断创新的发展规律。
其其格[8](2005)在《中国北方民族研究索引2002——2003》文中研究指明[编辑说明]为了使广大研究北方民族的学者及其感兴趣的读者能方便快捷地查阅有关中国北方古、现代少数民族的论文、文章、信息资料等,我们从2004年第2期就开始将凡涉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学科的论文及资料篇目汇集成索引供大家参阅。一、本索引包括2002—2003年在国内中央及各省地市各地方重要报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北方古代、现代少数民族的论文、文章和信息资料等。二、本索引所选的内容为以下两大方面:
贺志凌[9](2005)在《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考古发现箜篌的实物标本之前,有关这种外来古乐器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文献和图像等资料的基础上,所以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以1996年在中国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地区出土的箜篌(公元前5世纪左右)和2003年在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箜篌(公元前7世纪前后)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音乐考古学的方法对这两次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国文献关于箜篌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代(前206——公元25);而中国一些佛教洞窟壁画中的图像资料则是公元4世纪才有的产物。新疆出土的6件实物标本,将箜篌进入中国的时间由原来的汉提前了将近500年。其直观的型制构造和所体现的清晰的文化内涵,为中国音乐史和中国乐器史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美索不达米亚、亚述、伊朗壁画及阿尔泰地区出土的巴泽雷克竖琴相比较,新疆出土的箜篌在型制和风格上既存在相当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些共性和个性,体现了它在完成异文化演变为自文化的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属性。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使箜篌成为中西音乐文化、音乐审美的重合体,为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视野。 本文的研究,力图结合箜篌跨跃2000年的中国古代文献和遍布中国各地的近200幅图像遗迹,对这种古老乐器的传入、发展及消隐的历程,作一完整的阐述。
丁石庆[10](2003)在《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划分为母语文化、双语文化、方言文化三个子系统,以中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语言作为分析样本,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及田野调查材料,运用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方法,构建了一个语言文化的类型解释模式,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系统纳入或还原至原生与次生的文化环境中,试图阐释人类各种文化组成部分中,语言文化的特殊性、自成体系性、其类型上的多样性、语言文化演变历程的浑沌衍变规律,以及双语族群在其语言文化演变历程中所一般采用的调适与重构方法。 论文共十章,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的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选题的学术研究价值、写作原则与方法等。论文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语言学研究理念和采纳“特定环境适应说”文化定义的理由,阐述了以语言与文化“同构”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语言学手段,以及文化人类学及非线性思维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典型的全民性双语族群—达斡尔族的母语文化、双语文化、方言文化进行个案课题研究的多重学术价值。 第二部分(第二章):以导论部分建立的理论与方法论框架为基础,分三个层次阐述了对语言的文化本质的认识。第一层次,语言文化及其构成体系、各系统的特点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语言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切入,将语言文化划分为母语文化、方言文化、双语文化等类型或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特征及其功能加以阐述:所谓母语文化即指本民族固有语言文化,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稳定性等特点;双语文化指在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异质语言文化的融合形式,具有双重性、兼容性等特点;方言文化指各种语言在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基于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亚文化特征的语言文化系统,具有地域性、变异性等特点。第二层次,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的源与流:从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资料论述契丹语言文化与达斡尔族母语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第三层次,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化的结构及演化特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主要特征,认为母语文化是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主流,并贯穿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历史的始终;清代中期始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出现了达斡尔一满双语文化现象,而自清末以来则主要表现为在全民性达斡尔一汉双语文化现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各方言区局部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方言文化现象。 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根据文化的“特定环境说”及“语言与文化同构”的基本理论,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词汇材料以及其他旁证材料,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等三个层次解析了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系统反映了达斡尔族多元的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以父系家族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和以具象思维及多神信仰为特征的观念体系。 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以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为纵轴,具体分析了达斡尔族社会各转型时期母语文化与异质语言文化之间接触、交流、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双语文化现象,其中包括清代达斡尔族与满族的民族关系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达满双语文化现象、清末以后达斡尔族的达汉双语文化现象、民国时期达汉蒙双语文化现象等,并论述了达斡尔族在双语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选择与调适、认同与借鉴、整合与重构等方面的方法与整体文化品格。 第五部分(第八、九章):综合学术界对达斡尔族方言划分的意见,将达斡尔语言划分为布特哈、齐齐哈尔、海拉尔、新疆四个方言,并就各方言区的语言变异现象和亚文化特征以及各方言区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语文化现象进行了描述与综合分析。 第六部分(第十章):系全文的结语部分,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一层次,运用浑饨学的原理分析和概括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发展规律;第二层次,总结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的几个重要启示。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拥有大量优秀的双语人群、复合型双语思维优势等;第三层次,概括总结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四个发展趋势:l、母语文化趋于弱化;2、双语文化日益泛化;3、方言文化渐显个性;4、非母语文化发展迅速。 本文首次尝试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系统划分为母语文化、双语文化及方言文化三个子系统.同时将上述三个子系统的发展衍变历程视为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过程.并对具体的浑淹演变轨迹进行了新的文化诠释。
二、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下)(论文提纲范文)
(1)“前四史”族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族名研究意义 |
(二) 族名研究现状 |
(三) “族名”概念界定 |
(四)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研究范围 |
2.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一、“前四史”族名的语言特征 |
(一) 族名语音特征 |
1.音节特征 |
2.平仄特征 |
(二) 族名用字特征 |
1.音译结果不同 |
2.汉字用字考辨 |
(三) 族名词义特征 |
1.民族性 |
2.形象性 |
3.稳定性 |
(四) 族名结构特征 |
1.族名结构成分 |
2.族名构成方式 |
二、“前四史”族名的命名理据 |
(一) 据自然因素命名 |
1.依山命名 |
2.依水命名 |
3.依动物命名 |
4.依植物命名 |
(二) 据社会因素命名 |
1.依行政区域命名 |
2.依人名姓氏命名 |
3.依生产生活方式命名 |
4.依风俗习惯命名 |
5.依民族特色命名 |
(三) 据其他因素命名 |
1.依方位命名 |
2.依数字命名 |
三、“前四史”族名的文化透视 |
(一) 族名透视的物质文化 |
1.族名与地理环境 |
2.族名与经济生产活动 |
(二) 族名透视的制度文化 |
1.族名与政治制度 |
2.族名与宗法制度 |
3.族名与其他制度 |
(三) 族名透视的心理文化 |
1.族名与方位观念 |
2.族名与图腾崇拜 |
3.族名与色彩文化 |
4.族名与数词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海外的靺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罗斯及前苏联、蒙古国学者对靺鞨研究的主要成果综述 |
(一)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对靺鞨研究的起步阶段 |
(二)20世纪50年代至今对靺鞨的系统深入研究 |
二、日、朝、韩、美等国学者研究成果综述 |
(一)日本学者研究综述 |
(1) 民族学方面。 |
(2) 考古学方面。 |
(3) 靺鞨称谓及渤海国问题。 |
(4) 关于黑水靺鞨的研究。 |
(5) 对旅顺唐鸿胪井刻石的研究。 |
(二)朝鲜、韩国学者研究综述 |
(三)美国学者研究综述 |
三、国外出土有关“靺鞨”碑文与靺鞨研究 |
四、结语 |
(3)女真建国前的“国相”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相”从雅达家族到完颜家族 |
二国相的职能 |
三国相的来历 |
四雅达的身份 |
五结语 |
(4)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民族史学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相关范畴 |
一、民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学术研究 |
二、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
三、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理论 |
一、南北民族差异研究的学术历史 |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学术历史 |
第三节 中国民族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一、民族源流研究的学术历史 |
二、民族政策研究的学术历史 |
三、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与迁徙研究的学术历史 |
四、民族关系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
五、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
六、中国民族史的分期和民族分类问题研究的学术历史 |
对中国民族史的问题研究的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史研究 |
第一节 先秦时期文献中的民族历史——零碎的民族史料记载阶段 |
一、《诗经》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民族众多、往来密切 |
二、《尚书》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四方民族、分类管理 |
三、《春秋》中的民族史撰述——分化融合、史料丰富 |
四、《国语》中的民族史撰述——国别史体例的民族史记载 |
第二节 汉晋时期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阶段 |
一、《史记》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先河 |
二、《汉书》、《后汉书》中的民族史研究——继承体例、丰富内容 |
三、《三国志》、《晋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侧重区域民族史、首创“载记”新体例 |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
一、南朝四史对民族史的研究——政治动荡中的民族史记载 |
二、《魏书》、《北齐书》、《周书》对民族史的研究——侧重西、北方民族史记载 |
三、《北史》、《南史》对民族史的研究——通史性质的民族史记载 |
第四节 隋、唐、宋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丰富拓展阶段 |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民族交往频繁,记载重北轻南 |
二、五代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分裂割据时期的民族关系史 |
三、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体例丰富、内容详尽 |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阶段 |
一、《元史》的民族史研究——保留大量原始史料,首创按行政区划记述民族史 |
二、《明史》的民族史研究——记载详尽广泛,首创“土司传” |
三、《清史稿》的民族史研究——史料广博、记载翔实 |
第六节 地方史志、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民族史研究的别样洞天 |
一、《华阳国志》中的民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的重要代表 |
二、《蛮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云南和东南亚民族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
三、相关方志与纪事本末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角度各异、丰富多彩 |
对古代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
一、理论体系的创建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 |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
四、民族史研究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
第二节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创近代民族史研究先河 |
一、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梁启超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 |
三、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缺憾 |
第三节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附表众多的中国汉族史研究 |
一、关于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 |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
第四节 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以考据见长的各民族发展简史研究 |
一、关于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 |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
第五节 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体例创新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
一、关于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 |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
第六节 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古今二重分类法的民族源流史研究 |
一、关于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
第七节 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 |
一、关于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 |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
第八节 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多学科方法融汇的民族史研究 |
一、关于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 |
二、对各章内容的具体分析 |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民族史研究工作 |
一、民族识别 |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简史志的编写 |
三、近年来对民族识别的研究 |
第二节 通史性质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
一、萧君和的《中华民族史》——第一部中华民族史着作 |
二、田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首部个人独着的中华民族史 |
三、尤中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史 |
四、徐杰舜的《中国民族史新编》——建国后第一部中国民族史专着 |
五、江应梁的《中国民族史》——按王朝顺序编写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
六、王锺翰的《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史概要》——集思广益的中国民族史大作 |
七、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按地理区划撰述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
八、王文光的《中国民族发展史》——重在理论提升的中国民族史力作 |
九、白寿彝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
十、邱树森、匡裕彻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通史性少数民族发展史 |
十一、众多学者合着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断代史体例的中国民族史着作 |
第三节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 |
一、翁独健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一部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综合性学术专着 |
二、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西北古代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
三、王文光、龙晓燕、陈斌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深度剖析西南古代民族关系的优秀着作 |
四、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南蛮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
五、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的《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百越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269 |
六、杨策、彭武麟的《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史》——民国阶段民族关系史专着 |
七、任一飞、周竞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专着#272 |
八、龚荫的《中国民族政策史》——古代民族政策史研究开拓之作 |
九、崔明德的《中国古代和亲通史》——民族史专项研究的权威着作 |
第四节 区域民族史研究 |
一、李德山、栾凡的《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东北民族源流发展史之佳作 |
二、林斡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之典范 |
三、朱学渊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西方研究范式下的民族史着作 |
四、杨建新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西北民族发展史的全景图册 |
五、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第一部系统研究西南各族通史 |
六、张雄的《中国中南民族史》——中南六省古今民族史专着 |
七、王文光的《中国南方民族史》——汇集西南、中南、东南民族史的综合性专着 |
对建国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研究概况 |
一. 族源研究概况 |
二. 方言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罗布人族源 |
第一节 史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 |
一. 罗布人历史溯源指向“吐谷浑万人部落” |
二. 考古发现注宾城遗址 |
三. 历史交通方面 |
四. 罗布人分布区的gurgu 地名 |
五. 吐谷浑人与罗布人的时间跨度 |
第二节 语言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 |
一. 试探罗布人内部部落称呼 |
二. 文献记载、 专家学者对罗布泊方言特征的判断与罗布人族源 |
第三节 罗布人分布区域地名、族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 |
一. 地名关联 |
二. 族名关联 |
第四节 罗布人与吐谷浑人之间的文化遗韵 |
一. 狮子舞 |
二. 饮食 |
三. 宗教 |
第五节 罗布人的种性特征 |
第三章 罗布泊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 |
第一节 罗布泊方言与土族语之间的共有词 |
第二节 蒙古语族语言独有词 |
第三节 蒙古语族语言古旧词 |
第四节 蒙古语族语言和突厥语族语言共有词 |
全文总结 |
参考书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背景简介与理论评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设计 |
五、研究组织 |
第一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 |
一、秦汉以前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二、秦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四、隋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
五、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民族活动 |
六、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发展特征 |
第二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特征 |
一、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生态和自然特征 |
二、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
三、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三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二、社区经济生活 |
三、社区政治生活 |
四、社区社会及文化生活 |
五、社区评价 |
六、相关分析 |
七、社区调查反映的社区特征 |
第四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 |
一、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性目标 |
二、内源动力的激发 |
三、内源动力的导引:基层民主的实现 |
第五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二源动力耦合 |
一、二源动力的耦合:扩散—增长极理论 |
二、城乡统筹: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核心 |
三、城镇化建设:扩散—增长极理论的落脚点 |
四、掌握大众传媒: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保证 |
五、发展旅游业:扩散—增长的可能突破 |
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调适: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2 民族社区访谈提纲(干部) |
附录3 民族社区观察及座谈提纲 |
附录4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城镇) |
附录5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农村) |
附录6 部分访谈资料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箜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古文献中的箜篌 |
2、箜篌的研究 |
二、箜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型制的界定 |
2、型制的源流 |
3、新疆出土箜篌的型制归属 |
三、箜篌研究的意义 |
1、对中国音乐史的意义 |
2、箜篌和中国文化史 |
第一章 新疆出土箜篌的型制归属 |
第一节 型制判定的关键——弦杆与共鸣箱的角形结构本质 |
一、鄯善洋海墓地箜篌型制分析 |
1、鄯善洋海一号墓地箜篌型制 |
2、鄯善洋海二号墓地箜篌型制 |
3、鄯善洋海箜篌收缴品 |
4、鄯善三件箜篌型制比较分析 |
5、鄯善箜篌的演奏方式 |
二、且末扎滚鲁克墓地箜篌型制分析 |
1、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箜篌型制 |
2、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箜篌型制 |
3、且末三件箜篌型制比较分析 |
4、且末箜篌的演奏方式 |
三、新疆箜篌的型制和演变 |
1、型制 |
2、地域特点 |
第二节 斯基泰文化的指向 |
一、鄯善箜篌的文化解析 |
1、墓葬的葬式 |
2、墓葬共存器物的文化内涵 |
二、且末箜篌的文化解析 |
1、所在墓葬葬式文化 |
2、箜篌所在墓葬的人种 |
3、所在墓葬同葬器物文化 |
第三节 箜篌的声学性能 |
一、箜篌的结构和音乐性能 |
二、箜篌的声学原理 |
小结 |
第二章 新疆箜篌在古代竖琴体系中的定位 |
第一节 新疆箜篌与古代竖琴体系的所属关系 |
一、箜篌在弦鸣乐器之竖琴体系中的定位 |
1、弦鸣乐器的构造和分类 |
2、竖琴的型制分类 |
3、新疆箜篌在竖琴型制分类中的定位 |
二、角形竖琴的发展 |
1、竖琴的滥觞地——美索不达米亚 |
2、角形竖琴的遗失者——古埃及、古印度 |
3、角形竖琴的继承人——古伊朗 |
第二节 新疆箜篌与巴洛雷克古代竖琴的比较研究 |
一、巴泽雷克竖琴型制分析 |
1、型制构造 |
2、型制归属 |
二、巴泽雷克竖琴的文化内涵 |
1、墓葬概况及墓葬文化概况 |
2、鲜明的斯基泰文化指向 |
三、巴泽雷克竖琴与新疆出土箜篌的型制比较 |
1、型制构造 |
2、演奏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出土箜篌与内地箜篌的演化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各类箜篌的型制 |
一、卧箜篌 |
二、竖箜篌 |
1、波斯系龟兹风竖箜篌 |
2、波斯系汉风竖箜篌 |
3、带有凤首装饰的波斯系汉风竖箜篌 |
4、近世的竖箜篌 |
三、凤首箜篌及弓形箜篌 |
1、凤首箜篌 |
2、弓形箜篌 |
第二节 新疆出土箜篌与其竖箜篌图像的比较研究 |
一、新疆地区的竖箜篌 |
1、竖箜篌型制在新疆的发展演化 |
2、比较研究 |
二、甘肃和中原地区的竖箜篌 |
1、竖箜篌型制在甘肃及中原地区的发展演化 |
2、比较研究 |
三、新疆出土箜篌对当地弓形箜篌的影响 |
1、弓形箜篌在新疆的型制特点及演化轨迹 |
2、比较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出土箜篌的渊源 |
第一节 新疆出土箜篌的渊源 |
一、先丝绸之路的存在 |
1、中西交通的开辟 |
2、斯基泰之路 |
3、穆王西游的记载 |
二、乘斯基泰之风 |
1、斯基泰文化中的亚述因素 |
2、新疆出土箜篌的斯基泰文化内涵 |
第二节 中国箜篌溯源 |
一、箜篌的语源 |
1、西来说 |
2、中原说 |
二、箜篌型制溯源 |
1、竖箜篌 |
2、凤首箜篌及弓形箜篌 |
小结 |
第五章 箜篌与中国音乐文化史 |
第一节 箜篌与其发展的直播车——佛教 |
一、同步传播中的阶段性文化 |
二、箜篌与佛教的同步消长 |
1、新疆的箜篌和佛教 |
2、中原箜篌的演变和繁荣 |
三、衰落中的宗教乐器 |
第二节 箜篌与其新疆风格形成的催化剂——祆教 |
一、同步传播的促进 |
二、异步发展的非促进 |
第三节 箜篌在历史上消隐的原因 |
一、乐器性能的局限 |
二、与中国传统审美标准的背离 |
1、视觉层面 |
2、听觉层面 |
三、与社会实际音乐需求的脱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10)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言 |
1.1 论题缘起与基本思路 |
1.1.1 语言学—人学 |
1.1.2 文化——“特定环境适应说” |
1.1.3 “同构”——语言与文化结构自相似观 |
1.1.4 语言思维模式探究——文化语言学的终极目标 |
1.1.5 非线性思维科学——语言文化研究的新维度 |
1.2 论题的学术研究价值 |
1.2.1 达斡尔族—中国境内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 |
1.2.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学术研究价值 |
1.3 写作原则与主要方法 |
1.4 其他须说明的问题 |
二 语言文化:初始与演化 |
2.1 语言文化概说 |
2.1.1 语言文化及其子系统 |
2.1.2 语言文化各子系统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
2.1.2.1 母语文化 |
2.1.2.2 双语文化 |
2.1.2.3 方言文化 |
2.2 当今世界与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特定环境” |
2.2.1 文化全球化形势下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趋势 |
2.2.2 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环境下的语言关系 |
2.3 达斡尔族母语文化源流 |
2.4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结构及演化特征 |
三 母语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的重建 |
3.1 早期物质文化的“特定环境”及其相关史料记载 |
3.1.1 对早期物质生产活动的专类记载 |
3.1.2 对早期物质生产活动的综合记载 |
3.2 渔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2.1 渔捞词汇特点 |
3.2.2 渔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材料 |
3.2.3. 与东北渔猎民族渔业词汇的初步比较分析 |
3.2.4 渔业文化的“原始景象” |
3.3 猎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3.1 狩猎词汇特点 |
3.3.2 猎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语料 |
3.3.3 狩猎业形成的动因及发展的综合分析 |
3.3.4 猎业文化的“历史再现” |
3.4 牧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4.1 畜牧词汇特点 |
3.4.2 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语料 |
3.4.3 牧业文化的“真实图景” |
3.5 农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5.1 关于“达斡尔”一词的讨论 |
3.5.2 农耕词汇特点 |
3.5.3 农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材料 |
3.5.4 农业文化的“区别性特征” |
四 母语文化:父系家族社会关系的再现 |
4.1 哈拉、莫昆名称与自然环境 |
4.2 哈拉、莫昆:氏族内部规约 |
4.3 哈拉、莫昆制度的社会作用 |
4.4 哈拉、莫昆与传统居住方式 |
4.5 哈拉、莫昆与亲属称谓制度 |
4.5.1 氏族制度与亲属关系 |
4.5.2 亲属称谓的语义结构特点 |
4.5.3 亲属称谓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特点 |
五 母语文化:语言思维及价值观念模式的浇铸 |
5.1 母语结构与母语思维基础 |
5.1.1 合成词的构词理据及其思维特点 |
5.1.2 其他构词方式的理据及其思维特征 |
5.2 母语思维延伸的起始点 |
5.2.1 语言联想及词义引申的文化规约 |
5.2.2 民歌衬词的文化规约 |
5.2.3 抽象词语的文化规约 |
5.3 多神信仰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 |
5.3.1 诸神名称及其文化认知根基 |
5.3.2 与信仰相关的价值观念 |
六 双语文化:达—满族际语言关系的历时衍化 |
6.1 清初达斡尔族社会转型及达—满族际关系 |
6.2 达斡尔语言中的满语成分 |
6.2.1 达斡尔语中的满语借词 |
6.2.2 满语借词的音义“本土化” |
6.2.3 满语借词的文化功能 |
6.3 清代达—满双语文化发展历程 |
6.3.1 达—满双语文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基础 |
6.3.2 清代达斡尔人姓名的“满洲化” |
6.4 清代“达呼尔文”的形成与发展 |
6.4.1 “达呼尔文”的由来 |
6.4.2 “达呼尔文”的应用 |
6.4.3 “达呼尔文”的历史文化价值 |
6.5 清代达斡尔族的达—满双语书面文学 |
6.5.1 清代达斡尔族的满语文学 |
6.5.2 清代达斡尔族的“达呼尔文”文学 |
七 双语文化:达—汉—蒙族际语言关系的历时衍化 |
7.1 清代达斡尔语与满—汉语言关系 |
7.1.1 达斡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 |
7.1.2 清代达斡尔族人名系统中的汉文化 |
7.2 清末达—汉族际语言关系 |
7.2.1 清末达斡尔族社会转型及达—汉族际关系 |
7.2.2 汉语借词的“达斡尔化” |
7.2.3 达斡尔族姓名的“汉化” |
7.3 “达呼尔文”文学语言中的汉文化 |
7.4 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社会转型与达—汉—蒙族际语言关系 |
7.4.1 达斡尔人与《蒙古秘史》研究 |
7.4.2 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双语人名系统衍变 |
八 方言文化:环境变迁与语言变异 |
8.1 达斡尔语方言成因 |
8.2 达斡尔语方言及其分布格局 |
8.3 达斡尔语方言变异 |
8.3.1 方言的语音变异 |
8.3.1.1 各方言元音系统比较 |
8.3.1.2 各方言辅音系统比较 |
8.3.1.3 其他方面比较 |
8.3.2 方言的语法变异 |
8.3.3 方言的词汇变异 |
九 方言文化:区域性族际关系的共时考察 |
9.1 各方言区语言使用情况的田野调查 |
9.1.1 布特哈方言区 |
9.1.2 齐齐哈尔方言区 |
9.1.3 海拉尔方言区 |
9.1.4 新疆方言区 |
9.2 达斡尔语方言的亚文化特征 |
十 语言文化:历史与现实 |
10.1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浑沌衍变历程 |
10.1.1 非线性思维科学与文化语言学研究 |
10.1.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浑沌演变历程 |
10.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史启示录 |
10.2.1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纵横谈 |
10.2.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启示录 |
10.3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渔猎民族渔业词汇简明对照表 |
附录二: 东北渔猎民族猎业词汇简明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前四史”族名研究[D]. 姚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2)
- [2]海外的靺鞨研究综述[J]. 王禹浪,王俊铮. 满族研究, 2015(01)
- [3]女真建国前的“国相”问题研究[J]. 李秀莲. 地域性辽金史研究, 2014(00)
- [4]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D]. 施芳. 云南大学, 2012(05)
- [5]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D]. 斯哈娃特. 新疆师范大学, 2011(07)
- [6]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棣. 兰州大学, 2010(06)
- [7]从箜篌与宗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J]. 贺志凌. 中国音乐学, 2009(01)
- [8]中国北方民族研究索引2002——2003[J]. 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03)
- [9]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 贺志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06)
- [10]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D]. 丁石庆.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