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诱发的立体诱发电位特征

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诱发的立体诱发电位特征

一、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姜婷婷,胡越[1](2020)在《儿童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由单纯的方格条栅图形逐渐发生成高分辨静态、动态立体图形刺激,是儿科视力主要检测方法。本文就针对双眼视觉发育关键期实施分析,并探讨儿童视觉诱发电位当前状况与进程,从而为儿童视觉功能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檀思蕾[2](2018)在《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单眼视力下降时双眼视功能变化的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初步探索多种测试方法联合运用于双眼视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用插片法在正常受试者主导眼前放置试验透镜,诱导下述两眼视力:A组双眼视力正常(均≥0.8);B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轻度视力损害(≥0.3,≤0.5);C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视力中度下降(≥0.1,<0.3);D组一眼视力正常(≥0.8),另一眼视力重度下降(≥0.05,<0.1)。分别测试其左眼、右眼及双眼的视力、对比敏感度、P-VEP的P100峰的振幅及潜伏期、立体视锐度,并进行对比敏感度BSR及视觉电生理VEPBS计算。结果(1)中心视力:随着单眼视力水平的逐渐下降,双眼视力水平亦随之相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B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4%(P>0.05);C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17%(P<0.05);D组双眼视力较A组双眼视力下降了21%(P<0.05)。(2)对比敏感度:(1)空间频率为1.5cpd时,C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了17%(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了23%(P<0.05);空间频率为3.0cpd时,C组双眼CS值显着较A组下降30%(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6%(P<0.05);空间频率为6.0cpd时,C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2%(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下降29%(P<0.05);空间频率为12.0cpd时,各组双眼CS值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空间频率为18.0cpd时,B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15%(P<0.05),C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21%(P<0.05),D组双眼CS值较A组双眼CS值下降27%(P<0.05);单眼视力与双眼CS值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P<0.05)。(2)A组、B组全频段BSR>1;C组在18.0cpd空间频率下BSR<1;D组在3.0cpd、6.0cpd、12.0cpd、18.0cpd空间频率下BSR<1。(3)P-VEP:(1)6’视角刺激下,B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9.81%(P<0.05),C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27.41%(P<0.05),D组双眼P100峰的振幅较A组振幅下降了35.48%(P<0.05)。双眼P100峰振幅与单眼视力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P<0.05);(2)各组双眼P100峰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视角刺激下,A组VEPBS大于B组,B组VEPBS大于C组,C组VEPBS大于D组(P<0.05)。(4)立体视:随着单眼视力下降加重,双眼能识别的立体视锐度阈值提高,立体视敏度下降加重。B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1.44倍,C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1.53倍,D组立体视锐度阈值较A组增加了2.17倍(P<0.05)。(5)立体视锐度与双眼视力、双眼CS、双眼VEP振幅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单眼视力下降程度加重,双眼视功能损害加重。在较高空间频率下,双眼视功能损害明显。双眼CS值及6’刺激下的双眼P100峰振幅可以用于单眼视力下降程度的推测。立体视与双眼对比敏感度及双眼VEP振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联合运用于评估和预测双眼视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地[3](2017)在《3D显示视觉感知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有80%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图像传递作为信息传输的主体。3D显示技术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逼真震撼的视觉体验,也能为需要立体显示的行业和环境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支持,例如3D远程手术,3D地图等。3D显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研究领域,涉及到3D显示设备的设计和3D内容的制作等。对3D显示效果的评价也多集中于显示参数的提高和优化,如超高分辨率,超大视角,高清晰度等等。然而3D显示的最终受众是人类,并且3D技术发展的目标是逼真准确的再现真实场景,因此,应该在提高3D显示性能的同时关注人眼对3D显示的视觉感知特性,使3D显示更符合人的生理视觉特点,从而让这一技术真正的被大众接纳,进而有更长远的发展。本文针对3D显示视觉感知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3D显示环境的视觉感知特性研究研究要点1:在观看3D内容时,观看者总是处于一种特定的观看环境中,包括观看距离、观看角度、屏幕大小,以及室内的光线设置等。视觉刺激的参数也复杂多变,如色彩亮度、3D内容的复杂程度等。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因素对立体视觉感知的影响通常是由被试者的主观感受得出(如问卷调查),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观看环境设置对视觉感知系统的影响,但被试者心理或经验方面的差异会对统计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用垂直视差的融合能力作为定量评估指标,快速便捷的评估外界观看环境(包括光照、观看距离、屏幕尺寸)以及视觉刺激参数设置(包括背景亮度、3D内容复杂度)对人眼视觉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各个因素间的相关性及对视觉感知能力影响的显着性,为优化3D显示环境提供更贴近实际显示情况的参考。研究要点2:以往研究中给出的关于垂直视差对立体视觉感知影响的取值范围比较笼统,并没有充分考虑观看环境对人眼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影响。本文根据在研究要点1中找出的观看环境对人眼感知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亮度和视网膜成像大小),进行了数据拟合建模,从而使对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预测更贴近真实测试情况,使评估更具有针对性。(2)人眼对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深度信息感知阈值的研究研究要点3:在日常生活中,人眼接收到的视点数是趋于无穷大的,而在很多穿戴式3D显示器上,人眼只能看到两个视点。这种视点数的差异对人眼深度信息感知能力的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利用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对比了人眼在2视点和28视点时的深度信息感知阈值,并且考虑了不同视觉刺激(轮廓立体图和随机点立体图)对深度信息感知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视点数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深度信息感知阈值,并且人眼对轮廓立体图和随机点立体图的深度信息感知能力在裸眼3D显示器上具有显着差异。研究要点4:对于分光式3D显示器,人眼始终聚焦在显示屏幕上,而辐辏功能会跟随视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与真实情况中聚焦和辐辏跟随物体同步变化是不一致的,即辐辏调节冲突。这种辐辏调节冲突通常会造成人眼视觉系统感知特性的变化。本文将3D目标物体置于显示屏幕位置,通过改变背景在深度中的位置,使辐辏和调节在深度上的位置达到一致,从而减弱辐辏调节冲突对立体感知的影响,进而对比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人眼深度信息感知阈值变化。结果表明,减弱裸眼3D显示器上的辐辏调节冲突并不会显着提高静态立体视觉感知能力。(3)人眼对于3D深度运动信息的感知特性研究要点5:生活中的三维立体感包括人眼对物体之间静态深度关系的判断以及对物体在深度空间中运动状态的感知。而以往研究表明认知系统对静态和动态立体信息的处理机制并不相同。拥有正常静态立体感知能力的观看者并不一定具备同样的动态立体信息识别能力。本文首次测试了没有视觉经验的被试者对动态随机点在深度运动中的感知情况,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感知训练方法对这些被试者进行视觉训练,有效的提高了被试者对深度运动方向的感知能力(正确率提高54.8%),验证了视觉经验对深度运动感知能力的重要影响。研究要点6:3D视觉刺激的设计对人眼是否能够正确舒适的感知3D深度运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视觉刺激参数,测量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对深度运动方向的感知能力变化(参考物设置、对比度、相对视差等),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找出了影响人眼深度运动感知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为今后进行3D视觉刺激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罗秀梅,周晓东,瞿小妹[4](2016)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外斜视类型,可对远近立体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矫正眼位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立体视功能为评估双眼合作不协调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提供了一个评估双眼视功能的有效方法,且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双眼功能恢复评价有指导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前后立体视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彦君[5](2016)在《偏光3D显示器对视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眼位患者在观看偏光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后视功能参数的改变,并探讨参数改变与视疲劳的关系,并根据引起视疲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视疲劳。方法1.随机抽取在校学生51名,其中男15人,女36人,年龄1926岁,平均(21.04±1.36)岁。根据近见隐斜量(Near phorias,NP)分为三组:正位组(-6Δ≤NP≤0)20例,外隐斜组(NP<-6Δ)16例,内隐斜组(NP>0)15例。2.使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对被检者行屈光检测。3.分别测量观看3D影像前、半小时和一小时的视功能参数,使用视疲劳调查问卷进行视疲劳程度统计。4.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结果按眼位分:1.正位组和内隐斜组观看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相比于观看前调节反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P=0.001)。2.正位组观看3D影像半小时及一小时相比于观看前AC/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3),随着观看3D影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内隐斜组观看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立体视锐度小于观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3)。4.正位组观看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视疲劳得分大于观看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32、P=0.031)。5.外隐斜组和内隐斜组随观看时间的增加视疲劳得分呈增大的趋势。二、结果按时间分:1.正位组观看3D影像一小时后调节反应大于外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内隐斜组观看3D影像前正相对融像性辐辏大于外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观看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正位组和内隐斜组正相对融像性辐辏均大于外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24,P=0.006、P=0.037)。3.观看3D影像前正位组AC/A值小于内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4.观看3D影像半小时和一小时后,正位组注视视差小于外隐斜组,内隐斜组注视视差也小于外隐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P=0.02、P=0.007)。5.观看3D影像一小时后,正位组和内隐斜组的注视视差坡度均小于外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3)。6.观看半小时,外隐斜组视疲劳得分大于正位组和内隐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5)。三、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正位组观看3D影像前,注视视差与视疲劳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看3D影像半小时,注视视差斜率绝对值与视疲劳得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内隐斜组观看3D影像前和观看半小时,调节反应与视疲劳得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35);观看3D影像前,注视视差斜率绝对值与视疲劳得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1.正位组和内隐斜组的视疲劳是调节过强引起的。2.由于看近因素、观看3D影像时过多的负视差、3D电影自身的设计特点等因素增大了大脑的融合负荷,所以需要更多的正融像性辐辏,因此容易引起视疲劳。3.正位组AC/A的增大打破了被检者原有的双眼视平衡,导致调节和集合功能的不同步,所以这可能是引起3D视疲劳的一个危险因素。4.立体视的检查应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对于立体视功能较差者,可通过观看3D影像训练以提高立体视功能。5.观看3D影像后各组注视视差均有所改变,外隐斜组最大,正位组次之,内隐斜组最小。6.观看3D影像一小时后,外隐斜组的注视视差坡度大于正位组,差异与统计学意义。注视视差坡度越大,越容易表现出视疲劳症状。7.对于观看3D电影所引起的视疲劳症状,可以通过正确的屈光处方、正镜附加、棱镜附加或前期的视觉训练,强化双眼视功能,以降低在观看3D电影时出现的视疲劳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用眼舒适度。

姚婕颖[6](2014)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斜视是引起立体视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很多研究表明斜视患者,特别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在手术后有自行恢复的趋势,用普通的立体视图谱测定甚至可达到正常水平,但考虑到目前常用的立体视图谱均有各自的不足,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待商榷。因此,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自然恢复有无一定规律,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敏感性的比较,斜视患者自然恢复正常的立体视功能与正常人的立体视功能在更细微的视差阈值处究竟有无差异,是本次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术后眼球正位且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使用Titmus图谱、Randot图谱和Frisby立体板分别进行立体视功能的检测,术后半月,1个月,3个月,1年随访恢复情况。从以上78例中筛选出20例立体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成人患者作为斜视组,门诊随机选取2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本实验组自行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视差敏感度曲线的测试。对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三种立体视检测方法测出的结果绘制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相对应的评价参数,评价三种方法测定立体视功能的敏感性。对两组间的正确率采用t检验(T-Test),组内各不同视差下的正确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1)术后1年内复查,32例患者(41.03%)获得中心凹立体视,21(26.92%)获得黄斑立体视,16例(20.51%)获得周边立体视,余9例(11.53%)立体视盲。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32例中,14例在术后半月内恢复正常,占43.75%;12例在半月到1个月内恢复正常,占37.50%;3例在1个月到3个月内恢复正常,占总9.38%;3例在3个月到1年内恢复正常,占9.38%;(2)对两组测得的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三种方法(Titmus图谱、Randot图谱、Frisby立体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7±0.078、0.682±0.076和0.750±0.069,提示诊断效能:Frisby立体板>Randot图谱>Titmus图谱;(3)斜视组在各级视差下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敏感时期,超过1个月恢复率明显下降,超过3个月恢复正常的可能性更低。术后可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若3个月近立体视锐度仍未到正常,则可开始相关功能训练;(2)在斜视术后随访立体视的过程中,建议将Titmus、Randot与Frisby三种方法相结合,综合客观地评价患者的立体视功能;(3)间歇性外斜术后自然恢复立体视的患者,部分仍存在融合功能异常,在更精细的视差值下的立体视锐度低于正常人。

肇龙[7](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同视机辐辏训练,观察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三棱镜度数(33cm和6m),同视机一二三级功能和集合近点的影响,探讨同视机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可行性,以及训练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三棱镜度数(33cm和6m)与集合近点和同视机三级功能变化差值的改变,为研究间歇性外斜视规范化治疗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并评价同视机辐辏训练治疗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同视机训练后的视疲劳症状,及其穴位按摩治疗后缓解的情况。方法:病例来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2家参研单位的患者,选取诊断明确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1例(52.5%),女19例(47.5%)。年龄6~13岁,平均9.4岁。治疗组男21例(52.5%),女19例(47.5%)。年龄7~12岁,平均9.5岁。治疗组治疗方案:同视机辐辏训练,选用二级画片,20分钟每次,每日1次,共3个月。同视机辐辏训练:选用二级画片,患儿将两张融台画片融合以后,在重合点处锁定为单臂,转动水平旋钮,使镜筒做慢速的辐转运动,两只眼也随之做辐辏运动,由研究者移动单臂向内至画片分开临界处,病人感觉融合画片逐渐变小、变远而且变模糊,最后,两张画片突然分离,移向两侧。临界处进行融合注视强化训练,然后至临界处稍过5-10。。20分钟每次,每日1次,共3个月。每月复查,三棱镜度数(33cm和6m),同视机一二三级功能和集合近点等指标。选用眼周穴位攒竹、承泣、睛明、丝竹空、鱼腰,用手指按摩穴位,轻揉、指压。每次同视机训练后1次,每次10分钟。对照组治疗方案:不采取任何治疗。每月复查,三棱镜度数(33cm和6m),同视机一二三级功能和集合近点等指标,共3个月。两组患者入组时三棱镜度数(33cm和6m),同视机一二三级功能和集合近点数值情况:治疗组三棱镜度数10△-25△,平均18.10±3.82△,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0△~25△,平均18.10±3.3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33cm三棱镜度数有可比性。治疗组三棱镜度数10△-25“,平均18.73±3.90△,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0△-25△,平均18.93±3.77△。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336m三棱镜度数有可比性。治疗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8°--15°,平均10.73°±1.99°,对照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7°--140,平均10.33°±1.6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有可比性。治疗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6°-11。,平均7.48±1.66°,对照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60~11。,平均7.65±1.6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同视机三级功能。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同视机三级功能有可比性。治疗组集合近点7~12cm,平均9.88±1.44cm,对照组集合近点7-12cm,平均9.9±1.39cm。两组组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3(P>0.05),说明两组患者入组时集合近点有可比性采用SPSS14.0完成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各时间点的33cm三棱镜度、6m三棱镜度、同视机1-3级功能和NPC及各时间点测量指标相对于基线的差值完成统计描述。对各时间点两组间各测量指标及各指标相对于基线的差值进行秩和检验,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数据分布特征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进行统计描述。等级资料和分类变量采用例数(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本研究课题入选患者共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不同时点三棱镜度数(33cm和6m),同视机一二三级功能和集合近点等6个指标在4个时点(共3个月)的动态变化和不同观察时点各观察指标与原始指标差值(开始入组时与每个时点的差值)的变化。1个月后33cm三棱镜度数:治疗组8△-23,平均15.38±3.79△,对照组三棱镜度数8△-25△,平均18.63±3.34△。两组组间33c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6m三棱镜度数:治疗组三棱镜度数6△-25△,平均16.48±4.22△,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0△-25△,平均19.6±3.82△。两组组间6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6△-0△,平均-2.73±1.62△,对照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2△-5△,平均0.53±1.26△。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10△-0△,平均-2.25±1.95△,对照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5△-5△,平均0.68±2.08△。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6°~-16°,平均9.18°±2.15°,对照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80~-14°,平均10.68°±1.56°。两组组间同视机一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60~16°,平均9.53±2.68°,对照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6°-11°,平均7.4±1.37°。两组组间同视机二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同视机三级功能。两组组间同视机三级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40例都具有三级视功能,对照组40例中36例具有三级视功能,占90%,而其余4例双眼视功能丢失,占10%。两组组间3个月时同视机三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41(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集合近点7~11cm,平均9.25±1.19cm,对照组集合近点7-12cm△,平均9.98±1.33cm。两组组间1个月时集合近点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6(P<0.05)。2个月后33cm三棱镜度数:治疗组三棱镜度数0△-22△,平均10.8±6.63△,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0△-30△,平均20.48±4.07△。两组组间2个月时33c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6m三棱镜度数:治疗组三棱镜度数0△-25△,平均12.8±5.84△,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5△~30△,平均21.4±3.65△。两组组间6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疗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16△-0△,平均-7.3±4.4△,对照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0△-5△,平均2.38±1.93△。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20△-0△,平均-5.93±4.76△,对照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2△~8△,平均2.48±2.34△。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5°~-14。,平均8.48°±2.21°,对照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8°~-15°,平均11°±1.750。两组组间同视机一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7°-20。,平均12.75±3.35。,对照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6°-10。,平均7.28±1.34。。两组组间同视机二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同视机三级功能。两组组间三级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P>0.05)。2个月时,治疗组集合近点6~11cm,平均8.18±1.11cm,对照组集合近点7-13cm△,平均10.25±1.65cm。两组组间2个月时集合近点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3个月后33c n三棱镜度数:治疗组三棱镜度数0△~25△,平均8.8±7.59△,对照组三棱镜度数15△~35△,平均22.73±4.43△。两组组间3个月时33c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6m三棱镜度数:治疗组三棱镜度数0△~25△,平均10.55±6.47△,对照组三棱镜度数20△~30△,平均24.18±3.15△。两组组间3个月时6m三棱镜度数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17△~0△,平均-9.3±5.38△,对照组33cm三棱镜度数差值0△~10△,平均4.63±2.52△。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20△~0△,平均-8.18±5.59△,对照组6m三棱镜度数差值0△~10△,平均5.25±2.57△。两组患者三棱镜度数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5°--14。,平均8.48°±2.21°,对照组同视机一级重合点度数-8°--15。,平均11.38°±1.78°。两组组间3个月时同视机一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7°~20°平均12.75±3.35°,对照组同视机二级融合功能范围5°~10。,平均7.18±1.39。。两组组间3个月时同视机二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40例都具有三级视功能,对照组40例中36例具有三级视功能,占90%,而其余4例双眼视功能丢失,占10%。两组组间3个月时同视机三级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41(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集合近点6~11cm,平均8.18±1.11cm,对照组集合近点8-14cm△,平均10.48±1.65cm。两组组间3个月时集合近点功能对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P<0.05)。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同视机训练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通过穴位按摩都得到了缓解。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类进展性疾病,斜视角度可能会逐渐增大,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破坏双眼的融合功能,导致立体视觉的丢失。本研究对间歇性外斜视采取同视机辐辏训练,有效的减少了偏斜角度,扩大了双眼融合范围,维持了正常的立体视觉,避免了手术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方法安全有效。同视机训练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通过穴位按摩可得到有效缓解。

刘艳丽[8](2010)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影响因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立体视功能损害程度、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非匹配型。2009年10月~2010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筛选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组1:4岁≤年龄<8岁,组2:8岁≤年龄<18岁,组3:年龄≥18岁,每组30例,其中男55例,女35例。基本型66例,集合不足型24例,假性分开过强型并入基本型。每位患者术前、术后6周及以上复诊时检查斜视度、眼球运动,用Worth四点灯检查视远的中心凹融合功能,同视机猫捉蝴蝶画片检查视远的周边融合功能;用Titmus、Frisby、颜少明编着《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Digital Stereoscopic Test Charts, DSTC)检查近立体视觉;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画片(random-dot stereograms, RDS)、OPTEC6500、FD2 (Frisby Davis Distance Stereotest)检查远立体视觉。比较各年龄组术前立体视觉损害情况、术后立体视觉重建情况及影响其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1)、术前Frisby、Titmus:各年龄组间无差别(P>0.05)。DSTC:组2立体视视锐度小于其它两组,后二者无差别。术前OPTEC6500、同视机RDS:组2立体视视锐度小于其它两组,后两组无差别。术前FD2:组2、组1、组3立体视视锐度依次增大。发现年龄:组1最小,其余两组无差别。病程随年龄组别依次增长,斜视度依次增大。(2)、术后Frisby、Titmus:各年龄组间无差别(P>0.05)。术后DSTC:组1立体视视锐度大于其它两组,后两组无差别。术后OPTEC6500、FD2:各年龄组间无差别。同视机RDS:组2立体视视锐度小于其它两组,后二者无差别。(3)、手术前后立体视视锐度Titmus无变化,Frisby、DSTC、OPTEC6500、同视机RDS、FD2明显改善。(4)术后视近眼位过矫、欠矫均会影响术后近立体视的重建,以过矫影响最大,欠矫影响相对较小;术后视远眼位过矫、欠矫对术后远立体视重建的影响,不同检查方法得出结论不同:同视机RDS结果是均没有影响;OPTEC6500结果是均有影响;FD2结果是欠矫没有影响,过矫有影响。术后远立体视视锐度同视机RDS结果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OPTEC6500、FD2结果均与发现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三者均与轻度眼球运动异常、近斜视度、远斜视度无相关关系,同视机RDS、FD2结果均与术前远周边融合范围呈负相关关系,OPTEC6500结果与术前远中心凹融合功能呈负相关关系。结论:(1)、术前间歇性外斜视近立体视损坏轻,远立体视损坏严重,发现年龄越早,病程越长损坏越重。(2)、术后远近立体视觉均有改善,但以远立体视改善明显。(3)、远立体视和融合功能减退可作为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对其预后估计和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4)、不同立体视觉检查仪器侧重于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不同方面,各有优缺点,应通过不同方面的检查给予综合评估。(5)、发现年龄越大、病程越短的术后立体视重建得越好。(6)、成功的矫正手术可明显改善立体视觉,过矫可阻碍立体视的重建。

王玲,王淮庆[9](2007)在《儿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总结了三级功能的定义与分类,其次阐述了双眼视觉发育和关键期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双眼视觉的检查方法现状,最后介绍了双眼视觉研究在儿童斜、弱视的应用现状与进展,从而为儿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胡小凤,吴夕,鲍永珍,黎晓新[10](2006)在《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特点及视功能检查方法,及时发现患儿视功能障碍,掌握最佳治疗时机。视功能检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为心理物理方法,另一种为客观检查法。①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检查或电生理方法[如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等。②对立体视的检查方法有Titmus偏振光立体图、颜少明立体视检查图及随机点立体图、计算机立体觉检测和视差诱发电位(disparity evoked potentials,DEP)检测法等。③分析综述国内外常见眼病如斜视、弱视的最新动向和研究现状。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具有规律性和特殊性,采用适合于各年龄段视觉功能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和检查,才能真正落实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儿童眼病的防治水平。

二、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级功能发育期
2 如今双眼视觉检查方法进展状况
    2.1 同时知觉
    2.2 融合功能
    2.3 立体视觉的检查方式
    2.4 立体视觉的主观心理物理检测
3 双眼视觉在弱视、斜视的应用价值
4 小 结

(2)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P-VEP表现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立体视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双眼视力、双眼CS、双眼P-VEP及立体视的相关性分析及法医学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眼视功能损害对双眼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3D显示视觉感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人眼立体视觉感知原理
        1.2.1 单眼线索机制
        1.2.2 双眼线索机制
    1.3 3D显示研究现状
        1.3.1 3D显示方式
        1.3.2 3D显示技术的视觉感知特性
    1.4 影响3D视觉感知的关键因素
    1.5 视觉感知的评价方法
        1.5.1 主观评价方法
        1.5.2 客观指标测量方法
    1.6 3D显示视觉感知特性的研究意义
    1.7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人眼立体视觉感知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人眼的生理结构及基本视觉功能
        2.1.1 人眼的生理结构
        2.1.2 人眼基本视觉功能
    2.2 中央凹视觉和周围视觉
    2.3 人眼双目视觉理论
        2.3.1 双目视差
        2.3.2 双眼视觉的形成
        2.3.3 立体视力
    2.4 深度运动感知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D显示环境对立体感知的影响
    3.1 影响人眼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3D环境参数
        3.1.1 常见环境参数对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影响
        3.1.2 视网膜成像大小和观看距离对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影响
    3.2 3D显示环境关键因素对垂直视差融合能力影响的建模研究
    3.3 3D内容颜色对垂直视差融合能力的影响
        3.3.1 视觉刺激颜色设置和实验方法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引入垂直视差对观看舒适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眼对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深度信息感知阈值的研究
    4.1 深度信息感知阈值概述
        4.1.1 常用视觉刺激种类
        4.1.2 深度信息感知阈值测量方法
    4.2 基于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的深度信息感知阈值研究
        4.2.1 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的显示特性
        4.2.2 用于深度信息感知阈值测试的视觉刺激设计
        4.2.3 深度信息感知阈值的测量
    4.3 辐辏调节冲突对深度信息感知阈值的影响研究
        4.3.1 减弱辐辏调节冲突影响的方法
        4.3.2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眼对于3D深度运动信息的感知特性
    5.1 视觉经验对人眼深度运动信息感知能力的影响
        5.1.1 深度运动感知视觉刺激设计方法
        5.1.2 感知训练及深度运动视觉感知能力的测量
        5.1.3 深度运动感知数据分析方法
        5.1.4 结果分析和讨论
        5.1.5 视觉经验对深度运动感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5.2 深度运动视觉刺激关键参数的研究
        5.2.1 视觉刺激参数选择及测试
        5.2.2 视觉刺激参数对深度运动感知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内容与创新
    6.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视觉发育的年龄特性
2 远近立体视检查方法
3 间歇性外斜视的立体视功能
4 手术干预对立体视恢复的作用
5 展望

(5)偏光3D显示器对视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中西医结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影响因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结果
    1.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结果
    2.手术前后立体视觉的变化
    3.术后立体视视锐度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立体视觉功能的分类
    2.间歇性外斜视的自然病程
    3.间歇性外斜视术前立体视损害情况
    4.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重建情况
    5.影响术后立体视重建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间歇性外斜视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儿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三级功能的发育和关键期
2 双眼视觉的检查方法现状与进展
    2.1 同时知觉
    2.2 融合功能
    2.3 立体视觉的主观心理物理检查
    2.4 立体视觉的客观检查
3 双眼视觉研究在斜、弱视的应用
    3.1 双眼视觉对弱视治疗的意义
    3.2 双眼视觉对斜视治疗的意义

(10)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视觉发育的规律性
    1.1 儿童屈光的变化特点
    1.2 儿童视力的变化特点
    1.3 儿童立体视觉形成的特点
2 婴幼儿视力及视觉功能的检测方法具有独特性
    2.1 视力检测
    2.2 立体视觉检查
3 儿童弱视斜视筛查、检测体系
4 儿童低视力调查及高危人群问题
5 关于斜弱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四、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J]. 姜婷婷,胡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3)
  • [2]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D]. 檀思蕾. 苏州大学, 2018(12)
  • [3]3D显示视觉感知特性研究[D]. 张地. 北京邮电大学, 2017(10)
  • [4]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研究进展[J]. 罗秀梅,周晓东,瞿小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04)
  • [5]偏光3D显示器对视功能影响的研究[D]. 王彦君.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6]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规律的研究[D]. 姚婕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7]中西医结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D]. 肇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8]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影响因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D]. 刘艳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9]儿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研究现状与进展[J]. 王玲,王淮庆. 国际眼科杂志, 2007(03)
  • [10]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的研究进展[J]. 胡小凤,吴夕,鲍永珍,黎晓新. 眼视光学杂志, 2006(04)

标签:;  ;  ;  ;  ;  

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诱发的立体诱发电位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