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砖混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胡燕[1](2021)在《相邻施工对某砖混住宅楼结构安全影响评估》文中认为文章以某砖混住宅楼工程为典型案例,对主体结构墙体及楼板裂缝普查及复查,对房屋四角顶点侧向位移观测及复测,结合裂缝及变形综合分析相邻施工对原主体结构安全的影响,并对安全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刘聪[2](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王波[3](2020)在《基于实际震害的结构倒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地震倒塌机理是土木工程师探索了百余年的世界难题。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程界逐渐达成了“弱柱强梁进而引发层屈服机制”的共识。然而,就我国的震害实践看,遵循这一原理设计的房屋在强震作用下的表现截然不同。大量房屋倒塌的现实反过来促使学者就倒塌机理问题继续探究。本文从汶川地震大量的震害实例入手,对比分析倒塌与不倒塌建筑后提出“假说”,再通过振动台模型实验和构件组合体拟静力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最后用结构力学理论统领,进而提出了可以概括为“内力凝聚”的倒塌机理新认识。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2008年汶川地震中两个极震区(北川和映秀)内近20栋典型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合震害现场调查结果,分析、对比了倒塌和未倒塌房屋的实际构造特点,发现结构底层纵向各轴线总刚度之间的差异是引起倒塌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结构倒塌机理的“内力凝聚”假说。2、以漩口中学教学楼为原型,设计制作了两组有、无落地剪力墙的外廊式框架模型,并实施了地震模拟振动台对比试验,获得了两模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应变响应以及宏观破坏现象。底层框架柱的内力分配特征表明填充墙严重影响了柱间地震剪力占比,特别是受半高连续填充墙约束的框架柱自由高度小,抗侧刚度大,地震时分配到的水平剪力是不受约束柱的6~8倍,这也验证了基于“内力凝聚”结构倒塌机理的合理性。3、通过在弱刚度轴线一侧增设落地剪力墙,平衡了底层纵向各轴线的抗侧刚度,使两轴线上构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比∑FA:∑FC由7.4:1降为0.7:1,避免结构因内力凝聚而发生倒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廊式框架结构抗倒塌设计方法。4、从底商多层砌体的实际震害特点出发,开展了无填充墙框架、先砌填充墙框架和后砌填充墙框架三组构件组合体的拟静力试验,分析表明底层各柱的约束条件不同,其抗侧刚度和延性差异巨大,少数构件会因内力凝聚而率先破坏,进而引发结构倒塌,而在此过程中,具备强延性特点的抗侧构件还尚未来得及发挥作用。
王海潮[4](2020)在《支撑结构及其对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砖混结构作为我国一种极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但随着大量的工程实践,其砌体材料抗弯、抗剪和抗拉性能差,砂浆粘结力弱,整体性一般的缺点逐渐显现。历次的地震灾害统计也表明,砖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或坍塌,抗震性能较差,因此,针对砖混结构进行震前加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砖混结构设计了多种支撑加固方案,研究各工况条件下砖混结构的破坏形式及特点,对比不同地震强度下支撑方案对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效果,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支撑结构设计。基于支撑结构的应用特点,确定木材为其构造材质,并介绍了选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依据砖混结构的破坏特点,并参考实际抗震及救援支撑工具的构造经验,设计了“门”式和“窗”式两大类各四种支撑结构形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几何尺寸及应用环境。(2)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位移控制的加载方式,对各形式支撑进行竖向承载力和抗侧向承载力分析;通过位移、应力的变化,获得支撑的竖向和侧向极限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对比研究各支撑的性能特点。(3)砖混结构模型建立。本文依据常见砖混住宅的建筑特点,设计了一栋三层砖混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其材质参数,并与规范对比,验证其设计合理性。同时利用ABAQUS软件,选择CDP模型及整体式建模方法完成砖混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支撑方案的加固效果分析。利用ABAQUS研究支撑加固前后,砖混结构模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墙体损伤及层间位移;对比发现:砖混结构破坏主要发生在门窗洞口处,一层底部墙体处,建筑拐角和墙体连接处,与实际震害表现相符;选用的四种支撑搭配使用对砖混结构有着较好的加固效果,其中C3M2组合效果最优;“窗”式和“门”式两类支撑替换或叠加使用对最终的加固效果影响有限;支撑布置于不同楼层对加固效果影响显着,但应保证在低楼层布置支撑;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支撑对砖混结构的加固效果会逐渐减弱。因此,采用支撑对砖混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是可行的。
翟延彬[5](2019)在《某砖混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火灾,是危害当今社会公众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进入二十世纪后,建筑物火灾案例数量也随之增多。建筑物火灾的发生,不仅对人类生命造成了威胁,还对经济财产产生了危害。如何能恢复火灾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人类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砖混结构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为研究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1)对于火灾结构现场进行火作用、构件损伤程度、残留物调查,从燃烧时间、构件损伤和残留物特征方面确定过火温度,并划分温度场;同时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构造措施核查。(2)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过火情况,选取符合该结构的检测方法。分别从基础、截面尺寸、烧结砖和砂浆强度、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构件强度等多方面进行性能检测,并将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对火灾后的砌体墙和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的计算,利用PKPM软件根据实测数据对工程进行承载力计算,将两者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吻合;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实际工程进行鉴定评级。(4)利用PKPM软件对火灾后的结构进行多方面计算分析,根据实际工程受损情况提出合理加固方案,将方案输入PKPM软件中进行加固设计验算,并进行加固前后的对比分析。
于亚利[6](2019)在《山区场地砖混结构基础形式对倾斜损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山区场地的利用率逐步增加,而山区场地较多存在不良地质条件,一旦地基处理欠佳或后期使用不当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砖混结构延性较差,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更易发生损伤。在地基处理和后期使用情况相同时,基础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因而山区场地砖混结构在不同基础形式下倾斜损伤的分析研究具有实践意义。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和相关工程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张家口地区某砖混结构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砖混结构住宅楼分别采用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时在不同倾斜量下的倾斜损伤进行分析。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建立地基土-基础-上部砖混结构共同作用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定义了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阐述了该模型单元、几何尺寸及相关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定;介绍了该工程实例有限元模型的网格、载荷、分析步、边界条件和接触约束的设定以及分析工况的设置。(2)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在0.1m、0.2m、0.4m和0.6m的倾斜量下,该砖混结构建筑分别采用宽度为1.4m、1.8m和2.2m,厚度0.4m、0.6m的条形基础对基础应力、上部结构位移、上部结构应力和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3)对在0.1m、0.2m、0.4m和0.6m的倾斜量下,该砖混结构建筑分别采用厚度为0.4m、0.6m和0.9m,筏板悬挑长度0.7m、0.9m和1.1m的筏板基础对基础应力、上部结构位移、上部结构应力和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4)对采用厚度0.4m,条形基础宽度1.4m与筏板基础悬挑长度0.7m,条形基础宽度1.8m与筏板基础悬挑长度0.9m和条形基础宽度2.2m与筏板基础悬挑长度1.1m这三种尺寸下的两种基础形式对上部结构倾斜损伤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5)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从结构安全和经济节约的角度为山区场地砖混结构基础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最后,总结了全部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昶[7](2019)在《既有砌体建筑调查分析与加固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既有建筑的存量与日俱增。其中很大一部分既有建筑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如耗能高、使用功能不完善、抗震能力差,房屋的适用性、节能性和舒适性不高等。如果将这些既有建筑拆除,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有悖于我国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对城市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符合我国国情。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全国部分城市既有建筑的数量、竣工年代、结构形式、使用性质等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分析了解了我国既有建筑不仅量大面广,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既有建筑所存在的弊病,满足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的正常使用要求,本文对既有砌体建筑的加固改造进行了深入剖析。(1)根据既有砌体建筑自身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时,要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的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加固方法。加固方案的选择要考虑不同的建筑类型,例如加固历史建筑要遵照“不改变原状、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论文通过具体实例对砌体建筑的加固方法在工期、造价、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2)针对某中小学校舍墙体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加固方案进行优选。首先确立评价指标集,然后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判断矩阵,再通过模糊线性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优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加固方法。(3)通过具体实例引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其加固改造进行策略性研究,目的是为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加固改造工程,避免既有砌体建筑在加固改造时的盲目性,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造价。
唐玉文[8](2018)在《某住宅小区现浇楼板裂缝调查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收缩变形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大都是由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引起的,而裂缝的大小则受到原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滨河小区12栋住宅楼楼板裂缝的调查、统计,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总结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易发部位和影响因素,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从而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艺,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解决一直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张永前[9](2018)在《RC托换体系在砖混结构顶升纠偏中的变形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既有建筑倾斜治理问题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建筑顶升纠偏技术作为既有建筑倾斜治理的重要分支,在建筑纠偏治理中的应用也愈渐成熟,关于顶升纠偏技术的研究日渐深入。通过查阅和学习有关文献,综述目前建筑纠偏的几种主要方法以及各个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国内外建筑纠偏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简单地介绍;指出目前建筑纠偏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北方地区某砖混结构住宅楼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技术资料,分析该建筑的倾斜原因;详细地阐述了该工程顶升纠偏设计原则、加固方案以及施工流程,总结出顶升纠偏的关键技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砖混结构的顶升纠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定义了该工程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条件;详细说明了该工程建模尺寸、建模方法、材料属性及相关参数设置;利用荷载幅值控制法将顶升纠偏缓慢的动态过程转换为静力分析过程,研究并分析了顶升纠偏中RC托换体系及上部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进一步复核纠偏加固方案的合理性,明确纠偏过程中的薄弱位置,为实际纠偏作业提供技术保障;详细地介绍了建筑顶升纠偏施工控制技术,有效地控制顶升纠偏过程中千斤顶的顶升力、顶升位移以及RC托换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对比工程实际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的顶升力、托梁应力变化情况,进行误差分析,验证有限元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工程方案的安全性;研究顶升纠偏中顶升平面位置、顶升纠偏速率、托梁高度对砖混结构顶升纠偏的影响,指导类似顶升纠偏工程。本工程顶升纠偏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成孔托换桩与RC托换体系的有机结合是治理砖混结构沉降倾斜危害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恢复建筑原有垂直度,从根本上治理原有地基不均匀的不良状况,同时能够合理控制砖混结构顶升纠偏中的受力及变形安全,是一种可控性强,准确性高的纠偏方法,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指导和施工经验。
林涛[10](2011)在《大震下防倒塌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历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而地震灾害,以及衍生的次生灾害,无疑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尽管人类付出了多少代人的努力,地震,就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乃至强度方面,依然是不能确知的世界难题。人类当前应对地震灾害,仍然是被动地进行抗震设防。我国现行的抗震设防措施是,根据我国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源,将我国不同地区划分为抗震设防区与非抗震设防区,而且各地抗震设防区又确定了高低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乃至强度方面依然是不能确知的世界难题,“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本身就存在无可争议的缺陷,事实上超过“抗震设防烈度”的“大震”时有发生,且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30多年前我国唐山大地震是如此,2005年我省“11.26”瑞昌地震是如此,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依然是如此。因此,建筑物抗震设防体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最高准则就是如何能做到建筑物的“大震不倒”,这也成为建筑物抗震设防最重要的实现目标。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导致人员死亡近7万人之多,伤亡之惨重,引起了世人震惊,更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对房屋在“大震”下所能具有的防倒塌性能相关科研的不懈努力。尽管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这场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的人员伤亡、城市乡村的满目疮痍,更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本文通过对指导老师震后深入四川灾区近三个月所采集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所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结合建筑结构抗震的两个重要方法:1、建筑抗震概念设计;2、结构鲁棒性原理。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含村镇民房)的震害案例进行了详细剖析,查找出引发震害的主要原因。(2)结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思想,针对各种结构可能发生的典型震害,论证并提出其在大震下可实现防倒塌的有效方法。(3)运用结构的鲁棒性原理,结合各种建筑结构的实际震害状况,创新性的系统提出各种建筑结构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主要有效途径。
二、某砖混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砖混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相邻施工对某砖混住宅楼结构安全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工程调查 |
1.1地质条件概况 |
1.2住宅楼设计概括 |
1.3在建高层设计概括 |
1.4在建高层基坑概况以及与住宅楼的相对位置关系 |
1.5基础沉降观测 |
2观测结果 |
2.1墙体和楼地面裂缝普查及复查 |
2.2建筑物四角顶点侧向位移 |
3评估结论 |
(2)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
2.2.1 外围护要素 |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
2.4 解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
3.1.1 大空间概念 |
3.1.2 构件组合 |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
3.2.3 分级装配 |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空间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
4.1.1 混凝土工程 |
4.1.2 模板工程 |
4.1.3 钢筋工程 |
4.1.4 脚手架工程 |
4.2 层次分析法(AHP) |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 |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模原则 |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
6.1.1 遗传算法 |
6.1.2 蚁群算法 |
6.1.3 退火算法 |
6.1.4 粒子群算法 |
6.2 问题表述 |
6.3 解决方法 |
6.3.1 路线图 |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6.4 解决问题 |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
7.1 竖向转运 |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
7.3 解决方法 |
7.3.1 路线图 |
7.3.2 萤火虫算法 |
7.4 条件预设 |
7.5 解决问题 |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 |
(3)基于实际震害的结构倒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层屈服机制”的结构倒塌机理研究 |
1.2.2 考虑填充墙-框架柱协同作用的建筑破坏机理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建筑物震害实例与倒塌机制分析 |
2.1 引言 |
2.2 震害实例分析 |
2.2.1 北川城区建筑震害 |
2.2.2 映秀镇漩口中学校内建筑震害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廊式框架结构倒塌试验 |
3.1 引言 |
3.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2.1 模型设计 |
3.2.2 材料性能 |
3.2.3 相似设计 |
3.3 试验方案 |
3.3.1 振动台性能 |
3.3.2 传感器及布置方案 |
3.3.3 加载工况 |
3.4 加速度响应 |
3.4.1 时程分析 |
3.4.2 频谱分析 |
3.5 位移响应 |
3.5.1 层间位移角分析 |
3.5.2 扭转分析 |
3.6 应变响应 |
3.6.1 应变可靠性分析 |
3.6.2 柱端应变对比分析 |
3.7 宏观破坏现象 |
3.7.1 模型破坏及倒塌过程 |
3.7.2 构件破坏细节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剪力墙的外廊式框架结构抗倒塌试验 |
4.1 引言 |
4.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4.2.1 模型设计 |
4.2.2 确定剪力墙截面尺寸 |
4.2.3 材料性能及相似设计 |
4.3 试验方案 |
4.3.1 传感器布置 |
4.3.2 加载工况 |
4.4 模态测试 |
4.4.1 脉动测试 |
4.4.2 敲击测试 |
4.5 加速度响应 |
4.5.1 时程分析 |
4.5.2 频谱分析 |
4.6 位移响应 |
4.7 应变响应 |
4.8 宏观破坏现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廊式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扭转效应分析 |
5.3 柱端弯矩计算 |
5.4 柱间地震剪力分配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倒塌机制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6.2.1 无墙平面框架(模型A) |
6.2.2 先砌墙平面框架(模型B) |
6.2.3 后砌墙平面框架(模型C) |
6.3 加载方案及传感器布置 |
6.4 应变响应分析 |
6.4.1 无墙平面框架(模型A) |
6.4.2 先砌墙平面框架(模型B) |
6.4.3 后砌墙平面框架(模型C) |
6.4.4 对比分析 |
6.5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6.6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6.7 宏观破坏现象 |
6.7.1 无墙平面框架(模型A) |
6.7.2 先砌墙平面框架(模型B) |
6.7.3 后砌墙平面框架(模型C) |
6.8 倒塌机制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支撑结构及其对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砖混结构的震害特点 |
1.2.2 砖混结构常见加固措施 |
1.2.3 支撑结构构造特点及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支撑结构的材质介绍及尺寸设计 |
2.1 支撑结构材质介绍 |
2.1.1 木材本构关系模型 |
2.1.2 木材弹性本构方程 |
2.1.3 木材屈服准则 |
2.1.4 木材的材料参数 |
2.2 支撑结构尺寸设计 |
2.2.1 支撑结构的截面尺寸 |
2.2.2 支撑结构的平面构造形式 |
2.3 本章小结 |
3 支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取 |
3.2 支撑结构模型的建立 |
3.3 支撑的竖向承载力分析 |
3.3.1 应力云图对比 |
3.3.2 承载极限对比 |
3.4 支撑的抗侧向承载力分析 |
3.4.1 应力云图对比 |
3.4.2 承载极限对比 |
3.5 支撑的承载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砖混结构有限元模型介绍 |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 |
4.2 砌体建模方法介绍 |
4.3 砖混结构的材料特性 |
4.3.1 材料破坏准则 |
4.3.2 砌体本构关系模型 |
4.3.3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
4.3.4 钢筋本构关系模型 |
4.4 砖混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1 模型尺寸及材质 |
4.4.2 建模参数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5 砖混结构支撑加固效果分析 |
5.1 砖混结构的模态分析 |
5.2 地震波选用及加载 |
5.3 支撑布置位置选取 |
5.4 砖混结构性能评价指标 |
5.5 不同支撑构造形式的加固效果对比 |
5.5.1 受拉损伤云图对比 |
5.5.2 墙体受拉损伤参数对比 |
5.5.3 墙体受拉损伤面积对比 |
5.5.4 层间位移角对比 |
5.6 不同支撑布置形式的加固效果对比 |
5.6.1 受拉损伤云图对比 |
5.6.2 墙体受拉损伤参数对比 |
5.6.3 墙体受拉损伤面积对比 |
5.6.4 层间位移角对比 |
5.7 不同支撑布置楼层的加固效果对比 |
5.7.1 受拉损伤云图对比 |
5.7.2 墙体受拉损伤参数对比 |
5.7.3 墙体受拉损伤面积对比 |
5.7.4 层间位移角对比 |
5.8 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支撑加固效果对比 |
5.8.1 受拉损伤云图对比 |
5.8.2 墙体受拉损伤参数对比 |
5.8.3 墙体受拉损伤面积对比 |
5.8.4 层间位移角对比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某砖混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火灾后结构安全性鉴定与加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灾后结构火作用与结构损伤调查 |
2.1 工程概况 |
2.2 火作用调查 |
2.2.1 火灾现场调查 |
2.2.2 火灾温度的判定 |
2.2.3 火灾温度场的划分 |
2.3 构件损伤调查 |
2.4 结构构造检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灾后结构性能检测 |
3.1 基础性能检测 |
3.2 烧结砖强度检测研究 |
3.2.1 烧结砖强度检测方法 |
3.2.2 烧结砖强度现场检测 |
3.3 砂浆强度检测研究 |
3.3.1 砂浆强度检测方法 |
3.3.2 砂浆强度现场检测 |
3.4 砌体强度检测 |
3.4.1 砌体强度检测方法 |
3.4.2 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
3.5 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 |
3.5.1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3.5.2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 |
3.6 钢筋配置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灾后结构承载力计算及构件鉴定评级 |
4.1 火灾后结构承载力的计算 |
4.1.1 火灾后砌体墙抗压承载力的计算 |
4.1.2 火灾后砌体墙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
4.1.3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
4.1.4 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
4.1.5 局部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
4.1.6 PKPM软件承载力的计算 |
4.2 火灾后构件鉴定评级 |
4.2.1 初步鉴定评级 |
4.2.2 详细鉴定评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灾后结构加固设计与分析 |
5.1 火灾后结构加固原则 |
5.2 火灾后结构加固设计方法 |
5.2.1 砌体结构直接加固法 |
5.2.2 砌体结构间接加固法 |
5.2.3 构造性加固方法 |
5.3 原结构模型计算分析 |
5.3.1 抗震计算 |
5.3.2 受压计算 |
5.3.3 高厚比 |
5.3.4 局部承压 |
5.4 火灾后结构加固方案的选择 |
5.5 火灾后结构加固构造措施 |
5.5.1 构造柱措施 |
5.5.2 钢筋网水泥砂浆法措施 |
5.5.3 增大截面法措施 |
5.5.4 纤维布粘贴法措施 |
5.6 结构加固前后对比分析 |
5.6.1 抗震计算 |
5.6.2 受压计算 |
5.6.3 高厚比 |
5.6.4 局部承压 |
5.6.5 加固前后计算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6)山区场地砖混结构基础形式对倾斜损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不均匀沉降的产生机理、原因及防治措施 |
1.3.1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产生机理 |
1.3.2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
1.3.3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实例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建筑物现状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1 有限元法原理 |
2.2.2 模型假定条件 |
2.2.3 相关材料本构关系 |
2.2.4 模型的几何尺寸 |
2.2.5 模型选择 |
2.2.6 网格划分 |
2.2.7 载荷定义 |
2.2.8 边界条件及接触约束设定 |
2.2.9 分析步设定 |
2.3 有限元分析工况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用条形基础的砖混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分析研究 |
3.1 条形基础宽度对基础应力的影响 |
3.2 条形基础宽度对上部结构位移的影响 |
3.3 条形基础宽度对上部结构应力的影响 |
3.4 条形基础宽度对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用筏板基础的砖混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分析研究 |
4.1 筏板基础厚度对砖混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
4.1.1 筏板基础厚度对基础应力的影响 |
4.1.2 筏板基础厚度对上部结构位移的影响 |
4.1.3 筏板基础厚度对上部结构应力的影响 |
4.1.4 筏板基础厚度对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
4.2 筏板基础悬挑长度对砖混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
4.2.1 筏板基础悬挑长度对基础应力的影响 |
4.2.2 筏板基础悬挑长度对上部结构位移的影响 |
4.2.3 筏板基础悬挑长度对上部结构应力的影响 |
4.2.4 筏板基础悬挑长度对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种基础形式下的砖混结构不均匀沉降对比分析研究 |
5.1 两种基础形式下的上部结构位移对比分析 |
5.2 两种基础形式下的上部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
5.3 两种基础形式下的上部结构变形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既有砌体建筑调查分析与加固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城市既有建筑调查分析 |
2.1 城市既有建筑现存概况 |
2.2 典型地区既有建筑调查与分析 |
2.2.1 辽宁省 |
2.2.2 山西省 |
2.2.3 哈尔滨市 |
2.2.4 成都市 |
2.2.5 上海市 |
2.2.6 重庆市 |
2.2.7 天津市 |
2.3 问题分析 |
2.3.1 抗震能力方面 |
2.3.2 功能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砌体建筑加固改造策略研究 |
3.1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的一般概念 |
3.1.1 加固改造的特点 |
3.1.2 加固改造的基本要求 |
3.1.3 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 |
3.1.4 加固改造工程的工作步骤 |
3.1.5 加固方法 |
3.1.6 加固方案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3.1.7 加固方案选择的侧重点 |
3.2 加固改造实例 |
3.3 本章小结 |
4 加固方案模糊优选决策 |
4.1.加固方案模糊优选决策基本原理与步骤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基本步骤 |
4.2.应用举例 |
4.3.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某住宅小区现浇楼板裂缝调查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项目概况 |
2 裂缝现状调查 |
3 裂缝成因分析 |
3.1 混凝土的收缩特性是引起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 |
3.2 施工操作不当是引起楼板裂缝的重要原因 |
3.3 配筋不合理是引起楼板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 |
4 结束语 |
(9)RC托换体系在砖混结构顶升纠偏中的变形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建筑纠偏的概念、背景及意义 |
1.1.1 建筑纠偏的概念 |
1.1.2 建筑纠偏的背景 |
1.1.3 建筑纠偏的研究意义 |
1.2 建筑纠偏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建筑纠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2 国内建筑纠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3 建筑纠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顶升纠偏技术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质水文条件 |
2.1.3 建筑倾斜原因 |
2.2 顶升纠偏设计思路及施工流程 |
2.2.1 纠偏加固准备工作 |
2.2.2 纠偏止倾加固 |
2.2.3 上部结构托换加固 |
2.2.4 顶升纠偏施工方案 |
2.2.5 后期修复与加固 |
2.2.6 顶升施工流程与要点 |
2.2.7 纠偏工程监测 |
2.3 顶升纠偏关键技术 |
2.3.1 结构托换技术 |
2.3.2 顶升方案设计 |
2.3.3 顶升纠偏施工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混结构顶升纠偏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模拟的各项假定条件 |
3.2.2 模型几何尺寸 |
3.2.3 结构建模 |
3.2.4 相关材料参数 |
3.2.5 单元类型 |
3.2.6 模型边界及荷载 |
3.3 顶升纠偏有限元分析 |
3.3.1 顶升纠偏前受力分析 |
3.3.2 顶升纠偏过程受力分析 |
3.3.3 顶升纠偏到位受力分析 |
3.3.4 顶升纠偏过程变形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砖混结构顶升纠偏受力及形态控制技术 |
4.1 概述 |
4.2 纠偏监测控制技术 |
4.2.1 受力监测 |
4.2.2 位移监测 |
4.2.3 应力监测 |
4.2.4 结构微观检测控制 |
4.3 工程试验监测结果 |
4.3.1 顶升力 |
4.3.2 RC托梁应力变化 |
4.3.3 RC托梁有限元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工程纠偏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顶升纠偏影响因素分析 |
5.1 概述 |
5.2 顶升纠偏控制因素 |
5.2.1 顶升平面影响 |
5.2.2 顶升速率的影响 |
5.2.3 RC托梁高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大震下防倒塌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震概念设计简介 |
1.3 "大震"定义及"大震不倒"的研究意义 |
1.4 工程结构的鲁棒性简介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实例及实现"大震不倒"的措施 |
2.1 砌体结构简介 |
2.2 主要结构构件及作用 |
2.3 汶川地震砖混结构震害实例及分析 |
2.4 实现砌体结构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2.5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实例及实现"大震不倒"的措施 |
3.1 框架结构 |
3.1.1 框架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及作用 |
3.1.2 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及分析 |
3.1.3 实现框架结构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3.1.4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3.2 剪力墙结构简介 |
3.2.1 剪力墙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及作用 |
3.2.2 汶川地震剪力墙结构震害案例及分析 |
3.2.3 实现剪力墙结构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3.2.4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3.3 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介 |
3.3.1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及作用 |
3.3.2 汶川地震中框架-剪力墙结构震害案例及分析 |
3.3.3 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3.3.4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第4章 钢结构和木结构震害实例及实现"大震不倒"的措施 |
4.1 钢结构简介 |
4.1.1 钢结构建筑主要结构构件及作用 |
4.1.2 汶川地震中钢结构震害案例及分析 |
4.1.3 提高钢结构抗震性能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4.1.4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抗震措施和手段 |
4.2 木结构简介 |
4.2.1 木结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 |
4.2.2 汶川地震木结构震害案例及分析 |
4.2.3 实现木结构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4.2.4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第5章 村镇民房震害实例及实现"大震不倒"的措施 |
5.1 村镇民房简介 |
5.2 村镇民房主要结构类型介绍 |
5.3 汶川地震村镇民房震害案例及分析 |
5.4 实现村镇民房大震不倒的抗震概念设计手段 |
5.5 根据结构鲁棒性原理提出的创新防倒塌措施和手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某砖混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相邻施工对某砖混住宅楼结构安全影响评估[J]. 胡燕. 安徽建筑, 2021(07)
- [2]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3]基于实际震害的结构倒塌机理研究[D]. 王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支撑结构及其对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效果的研究[D]. 王海潮.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某砖混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研究[D]. 翟延彬.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6]山区场地砖混结构基础形式对倾斜损伤影响的研究[D]. 于亚利.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08)
- [7]既有砌体建筑调查分析与加固改造策略研究[D]. 李昶.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某住宅小区现浇楼板裂缝调查及成因分析[J]. 唐玉文.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03)
- [9]RC托换体系在砖混结构顶升纠偏中的变形与力学性能研究[D]. 张永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5)
- [10]大震下防倒塌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研究[D]. 林涛. 南昌大学, 2011(0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筏板基础论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论文; 现浇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