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国有纺织企业发展软环境刻不容缓(论文文献综述)
陈熙[1](2021)在《黑龙江省政府推动营商软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原斌[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特定的人口现象,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东北三省人口流动形势发生了较大改变,从之前人口的主要流入区逐渐转变为流出区,而且流出的人口规模日益增大。东北三省大量人口的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东北三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实施。自2004年始,党和国家提出全面振兴东北战略。2018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要通过留住人等6个方面来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因此,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通过研究窥视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社会变迁情况,也可以为解决东北振兴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通过梳理人口外流历程和外流的基本情况指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流失是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突出特征。其次,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东北三省自身发展的弊病和东北三省民众社会压力的加大三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原因有: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移、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思想解放的不够彻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局、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缓慢,东北三省民众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再次,从使东北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社会治安不安定因素增多、社保体系负担压力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履维艰、社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等方面,探讨了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对地区经济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最后,针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所造成的困局,从解放思想、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实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内市场大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对策,指出东北三省要通过破除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摒弃僵化的“官本位”传统思想、祛除狭隘的短视眼光;优化人才环境,留住用好人才、落实创新举措,培养紧缺人才、利用政策导向,引进新型人才;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改造产业模式;建构规范严明的投资环境、创设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等举措遏制住人口外流的现象,以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
李璇[3](2021)在《沈阳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昕[4](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孙丹丹[5](2020)在《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结构性矛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十七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之下,我国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创新产出成果丰硕,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黑龙江省政府紧随政策步伐,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近年来的创新驱动成效并不显着,经济下滑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成功遏制。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与良好的工业基础,同时,黑龙江省高校与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丰富,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但是黑龙江省的创新驱动能力依旧低下,区域发展水平提升缓慢,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低下。因此,本文从创新驱动发展结构性矛盾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存在的更深一层的原因。本文以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其次,利用耦合协调分析方法,从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两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各个地级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之后,利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等步骤对访谈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识别出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结构性矛盾;最后,针对当前黑龙江省存在的科技部门与经济部门分立、创新产出丰富与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下、国有企业创新资源丰富与创新绩效低下三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张曦文[6](2019)在《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以促进市场经济繁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近年,中国营商环境的改革不断强势推进,为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全球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持续提升,但通过横向比较,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早期的经济发展高速主要是依靠粗放型政策,即提供廉价劳动力以及享用自然资源带来的红利,这种体制下的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本质性问题。发展至今,随着人口红利以及生产资料红利的不断减少以致消失,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新时代背景下,完善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营商环境的完善与优化已经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治理任务。政府一直以来都是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在当前转型背景下政府在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如何履责成为重中之重。一方面,政府责任履行不到位,治理能力不佳,这种情况下的营商环境必然难以服务市场主体,无法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要求政府责任的边界、内容、方式要随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当前的主要矛盾的改变而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以及经济体制的特殊性,还要求政府责任要兼具较强的中国特色。因此,如何尽快提升营商环境建设中政府的履责能力,是现阶段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在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行政效能理论和马太效应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和实践演绎两方面来阐述营商环境与政府责任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同时选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营商环境便利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营商环境水平的指标,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政府清廉指数以及企业通电天数四项指标作为自变量对二者间的互动加以实证分析,清晰呈现二者间的紧密联系,得出提升政府责任能够促进营商环境完善的实证结果。同时,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以下局限性: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越位、缺位现象严重;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务服务能力弱;政府与市场间关系不明确: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有待提高。最后,借鉴国际优秀经验,提出针对性措施: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二者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明确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增强营商环境优化意识,推进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的建立,以期构建提升完善良好营商环境政府责任的长效机制。
杜磊[7](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蒋莎莎[8](2019)在《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其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但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做好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扩大党的覆盖面,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法、听取报告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研究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概括出其工作的内涵和功能。其次,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被调查者对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认知情况以及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现状四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大、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不足、党支部结构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资源匮乏是当前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解析其原因是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企业领导层的认识未能适应新时代要求、企业党支部整体统筹能力不足造成的。最后,据此提出全面加强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策略,从明确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做好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这四方面着手,以此促进私营企业和其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江涛[9](2019)在《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客户经理的员工,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双重压力,主动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银行客户经理的流失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发展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目前对于如何预防客户经理流失的研究尚不多见,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共识。本文以Z银行K分行为研究对象,该银行近年来发展迅速,客户经理变动频繁,对于银行客户经理流失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笔者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内部文件数据的查阅及研究,其次克服了重重阻碍,通过多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包括管理访谈、调查问卷等。在这些资料梳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双因素理论,分别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 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提出了Z银行K分行预防客户经理流失的对策措施:构建客户经理流失预警系统、拓展客户经理职业发展通道、优化客户经理薪酬方案、加强建设企业软环境以及建立离职客户经理返聘制度。本文希望通过构建降低客户经理离职率预防机制,并配合相应的保障措施,能对Z银行K分行稳定客户经理队伍、保持商业银行的人才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作用,并能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启示。
陆栋生[10](2018)在《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研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模式创新》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等,在这些战略举措下,培育一批从本土成长起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将会是这些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跨国公司将是提升中国“走出去”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国跨国公司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较大的差距,在国际竞争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上差距较大。那么,如何针对现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加快培育中国跨国公司,壮大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力量,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跨国公司理论方面,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大都基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实践,对于后发国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后来者)指导意义不强。在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体系中,3L-3E理论应用较为广泛。但该理论在面对具有独特背景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人认为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发达国家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战略具有不同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依托其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以降低要素成本和扩张市场为导向,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曾经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承接地,中国跨国公司主要是以提升技术能力、培育技术优势和推动中高端升级为导向的对外投资扩展,基础条件和目标导向都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并且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全球新产业革命正在形成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格局,引发全球贸易和投资秩序格局重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交织对抗,使中国跨国公司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聚焦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原有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基于中国跨国公司实践,对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进行创新性探索和拓展,以理论创新支撑实践创新,从而在新的跨国公司理论体系下,研究分析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路径。本人认为当前中国独特的发展环境对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对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3L-3E理论)进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后发国家跨国公司向中高端升级的战略限制,这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从利用后发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变为限制后发国家的升级,这实际上要求中国跨国公司要拓展互联(Linkage)的内涵与外延。二是新产业革命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管控方式的升级,跨国公司以新的网络平台的模式控制产业链。这种方式更加注重对网络平台节点的控制,未来跨国公司对于价值链的竞争更多的是对网络平台节点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需要在此网络中成为具有掌控能力的“网主”,成为网络中重要的节点,借此控制整个网络体系,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促使传统的跨国公司互联(Linkage)向网络化(Network)推进。同时,基于新兴领域突破等发展机遇,跨国公司后来者将拥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在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利益分配中能够抢占一定的地位,促使传统的跨国公司平衡性(Equipoise)升级为稳定性(Stability)。三是“新常态”下的中国跨国公司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Learning)更进一步,从多方面加以升级,实现融合化(Integration)。包括深度学习(Depth learning),在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学习的同时,也要将自身企业的实践融合进去,做到内外融合;包括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从实践中主动增强自身的能力,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超越;包括本土化(Localization),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在达到传统跨国公司内生性(Endogenous)的基础上,将深度学习、干中学以及本土化等进行融合化(Integration)吸收,实现全方位的提升。按照上述理论的拓展,同时针对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化经验不足、社会服务体系缺失、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本人构建了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路径模式:立足“新常态”(New Normal)的大背景、实行双向推进(Bidirectional Advance)的战略路径、以三螺旋整合(Triple Helix Integrated)完善本土企业跨国经营的核心能力、充分聚焦四大战略(Four strategies)。以双向推进(BidirectionalAdvance),作为实现网络化(Network)的具体路径,推动中国跨国公司从低端和中高端同时迈进。以三螺旋整合(Triple Helix Integrated),作为实现稳定化(Stability)的具体路径,不仅是企业自身要提高能力,政府和社会服务同样要发挥功能,帮助企业真正有能力走出去。以四大战略(Four strategies),作为实现融合化(Integration)和稳定化(Stability)的具体路径,聚焦国内市场、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和产业集聚。与此同时,本人对成长路径进行了数据化处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制度环境的改善(对应“三螺旋”中的政府),社会服务的提升(对应“三螺旋”中的社会服务),企业规模、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融资能力和企业年龄(对应“三螺旋”中的企业)的增加都会有利于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行业集聚程度(对应“四大战略”中的产业集聚)的提高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发挥中国产业整体的优势,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潜在优势;互联网用户数量(对应“四大战略”中的新兴领域)的提升也会显着地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新兴领域的边缘突破给了中国跨国企业特别是小微型的跨国企业成长的机会;大国优势(对应“四大战略”中的国内市场)同样有利于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
二、改善国有纺织企业发展软环境刻不容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国有纺织企业发展软环境刻不容缓(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原因的研究 |
2.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现状及特征研究 |
3.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影响的研究 |
4.对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困局的对策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历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状况 |
1.人口外流规模逐渐增大 |
2.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原因 |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 |
1.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移 |
2.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东北三省自身发展的弊病 |
1.思想解放的不够彻底 |
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艰难 |
3.国有企业改革的缓慢 |
(三)东北三省民众社会压力加大 |
1.生存压力逐步加大 |
2.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的困局 |
(一)严重影响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 |
1.经济增长放缓 |
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
(二)制约东北三省民生问题的解决 |
1.社会治安不安定因素增多 |
2.社保体系负担压力加大 |
(三)滞缓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履艰难 |
2.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
四、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困局的对策 |
(一)解放思想 |
1.破除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 |
2.摒弃僵化的“官本位”传统思想 |
3.祛除狭隘的短视眼光 |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 |
1.优化人才环境,留住用好人才 |
2.落实创新举措,培养紧缺人才 |
3.利用政策导向,引进新型人才 |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1.更新换代产业结构 |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3.调整改造产业模式 |
(四)优化区域内市场大环境 |
1.建构规范严明的投资环境 |
2.创设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 |
3.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4.2 苏州工业园 |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结构性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总体思路与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 |
2.1.2 结构性矛盾的概念 |
2.2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体系 |
2.2.1 创新驱动发展构成要素 |
2.2.2 创新驱动发展过程模型 |
2.2.3 创新驱动发展目标 |
2.3 创新驱动发展结构性矛盾形成 |
2.3.1 体制层面 |
2.3.2 区域层面 |
2.3.3 企业层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驱动发展投入现状分析 |
3.1.1 创新人才投入 |
3.1.2 创新资本投入 |
3.2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产出现状分析 |
3.2.1 专利产出情况 |
3.2.2 新产品销售收入 |
3.2.3 科技论文产出 |
3.3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环境现状分析 |
3.3.1 创新硬环境 |
3.3.2 创新软环境 |
3.4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现状分析 |
3.4.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4.2 人民生活水平现状分析 |
3.4.3 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 |
4.1 方法与模型 |
4.1.1 研究方法 |
4.1.2 耦合模型 |
4.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收集 |
4.2.1 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收集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2 耦合协调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结构性矛盾识别 |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收集 |
5.2 创新驱动发展结构性矛盾提炼 |
5.2.1 开放式编码 |
5.2.2 主轴式编码 |
5.2.3 选择式编码 |
5.3 识别结果分析 |
5.3.1 体制层面的矛盾 |
5.3.2 区域层面的矛盾 |
5.3.3 企业层面的矛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化解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结构性矛盾的对策建议 |
6.1 化解科技部门与经济部门分立的矛盾 |
6.1.1 加强政产学研企合作 |
6.1.2 简化与明确各部门职责 |
6.2 化解创新产出丰富与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下的矛盾 |
6.2.1 建立新的科技评价体系 |
6.2.2 完善创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
6.2.3 建立新型产业创新试验区 |
6.3 化解国有企业创新资源丰富与创新绩效低下的矛盾 |
6.3.1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活力 |
6.3.2 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
6.3.3 提升创新绩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营商环境 |
2.1.2 营商环境优化 |
2.1.3 政府责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行政效能理论 |
2.2.3 马太效应理论 |
3 营商环境与政府责任间的互动 |
3.1 营商环境与政府责任间逻辑演绎 |
3.1.1 营商环境完善与优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历史演绎 |
3.1.2 营商环境完善与优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实践演绎 |
3.2 政府责任对营商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
3.2.1 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
3.2.2 实证分析 |
3.2.3 实证总结 |
4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履行责任的局限性 |
4.1 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越位、缺位现象严重 |
4.1.1 政府职能越位现象普遍存在 |
4.1.2 政府职能缺位现象频发 |
4.2 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务服务能力弱 |
4.2.1 政府行政审批制度落后,影响整体效率 |
4.2.2 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弱 |
4.3 政府与市场间关系不明确 |
4.3.1 政府未精准定位自身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地位 |
4.3.2 市场未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4.4 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
4.4.1 对标国际规则,中国距离国际化营商环境仍有差距 |
4.4.2 尚未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
5 基于政府责任—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国际经验借鉴 |
5.1 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国际经验 |
5.1.1 新西兰: 对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
5.1.2 新加坡: 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 |
5.1.3 丹麦: 政府简政增效 |
5.2 国际经验启示 |
5.2.1 推进“互联网+”,提升服务质量 |
5.2.2 深化简政放权,改善营商环境 |
6 基于营商环境—提升政府责任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6.1.1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
6.1.2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
6.2 提升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
6.2.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
6.2.2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6.3 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
6.3.1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
6.3.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4 加强政府对营商环境建设的认识 |
6.4.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增强营商环境优化意识 |
6.4.2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城市治理体系 |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
2.3.5 组合仿真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
3.2.1 外部投资型 |
3.2.2 城市扩张型 |
3.2.3 独立发展型 |
3.2.4 外贸口岸型 |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
7.1.1 智能Agent |
7.1.2 Multi-agent系统 |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
8.1.2 模型组合分析 |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私营企业的性质 |
2.1.2 私营企业的特点 |
2.1.3 私营企业党支部 |
2.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与功能 |
2.2.1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
2.2.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功能 |
第三章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分析 |
3.1 现状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相关说明 |
3.1.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 |
3.2.1 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大 |
3.2.2 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不足 |
3.2.3 党支部结构不完善 |
3.2.4 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资源匮乏 |
3.3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困难的原因 |
3.3.1 企业员工流动性强 |
3.3.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 |
3.3.3 企业领导层的认识未能适应新时代要求 |
3.3.4 企业党支部整体统筹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全面加强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策略 |
4.1 明确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
4.1.1 提高私营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
4.1.2 提高私营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
4.2 完善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4.2.1 注重理论学习宣传机制 |
4.2.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机制 |
4.2.3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软环境机制 |
4.3 创新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
4.3.1 工作体系创新 |
4.3.2 工作理念创新 |
4.3.3 工作形式创新 |
4.4 做好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 |
4.4.1 输送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 |
4.4.2 提供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资源 |
4.4.3 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Z银行K分行概况与市场背景 |
3.2 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现状 |
3.3 客户经理流失对Z银行K分行的影响 |
3.4 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原因分析 |
4 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问题的对策措施 |
4.1 银行客户经理流失预警系统建设 |
4.2 拓展客户经理职业发展通道 |
4.3 优化客户经理薪酬方案 |
4.4 加强建设企业软环境 |
4.5 离职客户经理返聘制度的建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研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
二、跨国公司的类型 |
三、跨国公司的特征 |
四、跨国公司的效应 |
五、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一、中国对外投资现状 |
二、从价值链角度分析 |
三、从投资地区角度分析 |
四、从投资行业角度分析 |
五、从投资主体角度分析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理论 |
一、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
二、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
三、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 |
四、中国跨国公司理论发展 |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影响因素与理论拓展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二、东道国因素 |
三、跨国公司内部因素 |
四、新兴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独特环境 |
一、大国优势 |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 |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理论拓展 |
一、理论拓展的必要性 |
二、对3L-3E理论体系的完善 |
第四节 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路径 |
第四章 中高端突破和中低端拓展的双向推进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双向推进的背景分析 |
一、传统比较优势的丧失 |
二、低端环节被锁定 |
三、高端环节受限制 |
四、高端突破新的挑战 |
第二节 低端拓展的战略与路径 |
一、通过贸易出口拓展海外市场 |
二、通过海外建厂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融合 |
三、通过并购实现品牌、资本与资源的结合 |
第三节 高端突破的战略与路径 |
一、通过创新实现价值链的跃升 |
二、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升级 |
三、通过逆向并购实现高端资源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三螺旋整合 |
第一节 塑造企业的主体作用 |
一、进一步塑造主体地位的背景 |
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路径 |
三、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践 |
第二节 明确有为政府职责 |
一、政府治理水平亟需提高 |
二、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中事后监管 |
三、完善境外投资立法 |
第三节 发挥社会服务协作机制 |
一、社会服务发挥桥梁作用 |
二、完善社会服务水平 |
第六章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 |
第一节 深耕国内市场 |
一、以电子商务为例 |
二、以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产业为例 |
第二节 聚焦国家战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例 |
第三节 布局新兴领域 |
一、新兴领域突破的重点 |
二、积极培育小微跨国公司 |
第四节 注重产业集聚 |
一、产业集聚的优势 |
二、发挥集聚优势的建议 |
第七章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影响中国跨国公司主要因素的实证检验 |
一、主要影响变量的选择与计量模型的建立 |
二、数据说明与统计特征 |
三、回归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四、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影响中国跨国公司的几大战略重点的实证检验 |
一、主要影响变量的选择与计量模型的建立 |
二、数据说明与统计特征 |
三、回归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四、主要结论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改善国有纺织企业发展软环境刻不容缓(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政府推动营商软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D]. 陈熙.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D]. 原斌. 渤海大学, 2021(02)
- [3]沈阳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及比较研究[D]. 李璇.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4]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及其结构性矛盾研究[D]. 孙丹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责任研究[D]. 张曦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7]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8]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蒋莎莎.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Z银行K分行客户经理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D]. 江涛. 云南大学, 2019(03)
- [10]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研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模式创新[D]. 陆栋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