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酸盐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许健[1](2020)在《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酸镁是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聚丙烯酸盐水凝胶材料,但其吸水保水性较差、重复吸水能力低的缺陷限制了在农林保水、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推广应用。通过可控合成双交联结构或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丙烯酸镁复合水凝胶,不但能克服吸水保水等性能缺陷,还能提升其机械性能,从而得到兼具优异吸水保水性和机械性能的聚丙烯酸镁复合水凝胶材料。本文首先以丙烯酸镁为单体,过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研究获得了较优的制备工艺:丙烯酸镁40wt%、过硫酸钠0.25wt%、引发剂还原剂比例1:1,该条件下所制备的聚丙烯酸镁水凝胶具备一定的自愈性,12h之后拉伸性能可恢复约60%。在此基础上,引入丙烯酸钠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共价交联剂,制备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PAMgA/PASA)双交联水凝胶,并研究分析了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吸水保水性以及机械性能。结果表明,MBA作用下丙烯酸镁和丙烯酸钠形成了双交联结构的共聚水凝胶,离子配位和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使得水凝胶材料断裂面粗糙,提高了水凝胶在失水后维持网络结构的能力。当丙烯酸钠用量为20wt%,MBA用量为0.4wt%时,较单一离子交联的纯聚丙烯酸镁,共聚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提高400%,12h干燥后的保水率提高100%,断裂伸长率提高70%。而多次干燥-吸水溶胀以后,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仍高达300%。此外,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半互穿网络组分,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PAMgA/PVA)复合水凝胶。结果表明,随着PVA的加入,半互穿网络结构得以形成,且复合水凝胶的吸水保水性、机械性能、自愈性等性能显着提高。获得PVA的较优用量为18wt%,相应的复合水凝胶比纯聚丙烯酸镁吸水溶胀比提升90%以上,保水性提升约30%,拉伸强度提升接近200%,断裂伸长率提高近100%,自愈效率提高近20%。
胡健[2](2020)在《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可溶性淀粉和硅藻土为改性原料,制备三种不同的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丙烯酸(AA)为单体,以可溶性淀粉(SS)为接枝改性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AA-SS,考察了AA/SS质量比、AA中和度、APS用量、MBA用量对树脂吸水耐盐性能的影响。以AA单体质量为基准,AA/SS质量比4、AA中和度85%、APS用量0.15 wt%、MBA用量0.05 wt%时,在去离子水和0.9 wt%Na Cl溶液中吸水倍率和吸盐倍率分别为1365g.g-1和112 g.g-1。PAA-SS树脂对Pb2+的吸附容量为231.2 mg/g,对Cu2+的吸附容量为236.8 mg/g。(2)以丙烯酸为单体,引入无机粘土材料硅藻土(DE)改性制备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AA-DE,考察了AA/DE质量比对树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当AA/DE质量比为15:1时,所制备的树脂表面呈现出交联密度适中,大孔状三维网络结构,树脂对0.9 wt%Na Cl溶液的吸盐倍率达128 g.g-1;吸附重金属性能较好:对Pb2+离子的脱除率为86.74%,对Cu2+的脱除率为91.57%。(3)以丙烯酸为单体,可溶性淀粉、硅藻土为改性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复合改性的淀粉接枝/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AA-SS-DE,研究其制备参数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AA/SS/DE质量比为15:4:1,APS用量0.15 wt%,MBA用量0.05 wt%,AA中和度85%的优化制备条件下,所制得的PAA-SS-DE树脂对Cu2+的吸附选择性优于吸附Pb2+,相应的吸附容量和脱除率分别为236.0 mg/g,94.43%和247.2 mg/g,98.89%。
程莎[3](2020)在《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但是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沙地面积约26亿亩,但耕地却不足20亿亩,且可利用耕地还在逐年减少,因此,沙地的开发及利用对解决我国耕地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沙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荒漠化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所以,开发及利用沙地最大的障碍就是干旱缺水。降水量越少的地区,水分损耗中蒸发所占的比例越大。在干旱地区使用一些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率,提高土壤墒情,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生态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土条件。本论文以自然界大量存在的黄土和黏土为基本原料,添加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复合吸水材料,制备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在自然条件下考察其防蒸发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以黄土和红土以及生物质秸秆为原料,添加不同含量的植物胶(淀粉、糊化淀粉、纤维素)通过多位点原位缩聚制备了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通过FTIR,SEM和固体粒径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在自然条件下考察了高分子种类及含量对土基材料蒸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糊化淀粉制备的土基材料,其防蒸发性能均较优异,添加6.00%糊化可溶性淀粉的复合材料,在125.5 h内蒸发可降低44.65%;添加植物胶制备的土基复合材料,大多数防蒸发性能良好,添加1.00%黄原胶的复合材料,74.5 h内蒸发可降低31.54%;添加不同含量纤维素制备的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其性能较好,添加1.00%和2.00%羧甲基纤维素钠(300-800 mPa·s)的复合材料,70.5 h内蒸发分别可降低35.75%和41.71%;添加1.00%和2.00%羟甲基纤维素钠(600-3000 mPa·s)的复合材料,76.0 h内蒸发分别可降低34.24%和43.00%。2.为了研究复合吸水材料在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中的应用,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羟甲基纤维素钠-接枝-聚(丙烯酸-共聚-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红土(NaHM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1(CAM1);通过FTIR,SEM和TGA对CAM1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影响CAM1的吸水性能的因素。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的CAM1,在蒸馏水达到溶胀平衡只需15 min,其在蒸馏水、自来水和0.9 wt%NaCl溶液中的最佳吸水倍率分别为1329g/g,269 g/g和140 g/g。通过拟二级溶胀动力学模型和Ritger-Peppas模型解释了CAM1的溶胀动力学机理。研究了土壤类型,CAM1粒径和含量对土壤水分蒸发速率的影响。3.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羟丙基纤维素-g-聚(丙烯酸-共聚-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烷磺酸)/红土(HP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2(CAM2);通过FTIR,SEM和TGA对合成材料CAM2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AM2在不同盐溶液中的吸液倍率,证明了CAM2对盐溶液的敏感性很强;CAM2在蒸馏水中的吸水速率较快,在18 min时达到吸水平衡,蒸馏水、自来水和0.9 wt%NaCl溶液中的最佳吸水倍率分别为1427 g/g、272 g/g和143 g/g。用拟二阶溶胀动力学模型解释了CAM2的溶胀机理。在不同温度和转度下,其保水性较好。研究了红土与黄土配比对土壤水分蒸发,CAM2含量对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结皮收缩的影响。4.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共聚-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烷磺酸)/红土(HP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3(CAM3);通过FTIR,SEM和TG/DTG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CAM3在蒸馏水、自来水和0.9 wt%NaCl溶液的最佳吸水倍率分别为1294 g/g、177 g/g和119 g/g。研究了CAM3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性能和重复溶胀性能,其性能均较好。CAM3在蒸馏水中的吸水速率非常快,5 min时就达到溶胀平衡;用二级溶胀动力学模型和Ritger-Peppas模型解释了CAM3的溶胀机理;考察了水凝胶的添加量对土壤水分蒸发率的影响。
赵芬[4](2019)在《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的合成及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两步水溶液微波法聚合IPN技术制备了新型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半互穿网络聚合材料(St-AA-PULL),研究了原料配比、微波辐射强度等对产品吸水性、吸盐水性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最佳合成条件为:普鲁兰多糖添加量为淀粉质量的20%,丙烯酸与淀粉质量比为5:1,丙烯酸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分数的0.2%,交联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分数的0.15%,微波功率420 W,辐射反应时间3.5 min,合成的最佳产物在去离子水中的平衡溶胀率为1333 g/g,在生理盐水中的平衡溶胀率为126 g/g。在上述筛选的优化条件下合成St-AA-PULL,并在相同条件下,以不添加普鲁兰多糖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酸水凝胶(St-AA)作为对照,对二者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并测试其水合特性。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St-AA-PULL表面存在大量褶皱、沟壑,并存在大量孔状结构,与St-AA光滑平整的表面截然不同。红外光谱图显示St-AA-PULL中的O—H振动峰峰宽较St-AA的宽;St-AA-PULL与PULL在1025 cm-1附近均出现了C—O—C反对称伸缩峰,St-AA中不存在此峰,说明PULL已经穿插到接枝淀粉网络中。BET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St-AA-PULL与St-AA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热重分析结果表明,St-AA-PULL的热稳定性比St-AA的高。本研究合成的St-AA-PULL具优良的吸液溶胀性能,由于PULL的引入,半互穿网络结构的St-AA-PULL在耐盐性、耐酸碱性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保水性、重复操作性也大大的提高了,高温放置90 min后仍保有近30%的水分,重复吸水5次后吸水溶胀率仅下降了43%。St-AA-PULL对Cu2+的最高吸附率为85.9%,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盐、耐酸碱性,在pH 2.0时吸附量仍保有27.9 mg/g,吸附率为55.7%;在盐浓度达到0.10 mol/L时,吸附量仍保持在20.4 mg/g,吸附率为40.7%。与重金属离子Cu2+相比,St-AA-PULL对亚甲基蓝(MB)具有更加优良的吸附性,以及宽泛的应用性。St-AA-PULL对MB的最大吸附率为95.5%;在pH值为2.012.0的范围内,St-AA-PULL对MB均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和吸附率,pH 2.0时吸附量最低,但仍保有160 mg/g的吸附量,吸附率为90.9%,呈现出优良的耐酸碱性;同时产品也具有优良的耐盐性,在盐浓度达到0.10 mol/L的环境下吸附量仍保持在152 mg/g,吸附率为85.4%。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St-AA-PULL对Cu2+以及MB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吸附包含吸附的所有过程,并以化学吸附过程为主;等温吸附模型分析表明,St-AA-PULL对Cu2+以及MB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说明此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
郑优萍[5](2019)在《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吸水树脂是一种高度聚合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因其高吸水高保水性能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腐殖酸钠(SH)为原料,以过硫酸钾(KSB)为引发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AA)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吸水性能良好且具有SH缓释功能的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其吸液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TGA)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溶液pH、环境温度和粒径对其吸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其保水性能和重复吸水能力,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对其吸水过程进行拟合,探究其吸水过程及机理。将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和市售普通丙烯酸型树脂施用在土壤中,对比其不同用量下土壤相对含水量、pH值、团粒结构、容重、电导率(EC)和有机质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MC-g-PAA/SH最佳合成条件为:丙烯酸和CMC的质量比8.89,SH2.0 g,MBA 0.02 g,KSB 0.16 g,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75℃,在该条件下产品在蒸馏水、自来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901.4 g/g、470.8 g/g和341.6 g/g。(2)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在pH=8的溶液中吸水倍率最高,为851.3g/g;环境温度对树脂产品的吸水性能影响不大,树脂温度适应范围较宽;随着树脂粒径的不断减小,其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倍率都有明显的增加。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凝胶在自然条件下的保水率降到1%以下所需时间是300 h;当离心机转速达到4000 r/min时,树脂的保水率仍然高达88.80%。CMC-g-PAA/SH高吸水树脂五次使用吸水倍率为417 g/g,是第一次的46.28%。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动力学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树脂产品的初期吸液速率为蒸馏水>自来水>0.9%NaCl溶液。(3)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具有SH缓释功能,在前3天释放较快,之后速度趋于平缓,第5天之后基本没有SH再释放出来。(4)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和市售丙烯酸树脂施用量分别为0.5%和0.25%时,土壤的相对含水量最高。在土壤中多次使用后,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市售树脂。(5)CMC-g-PAA/SH高吸水树脂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增强了土壤电导率,对土壤的pH影响较小,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并有一定的疏松作用,改善了土壤容重和团粒结构,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杜丛会[6](2016)在《半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在衣着方面由原来的保暖型向舒适、健康、环保型逐渐转变。原有的服装面料多以合成纤维为主,其存在舒适度低、环保性差等缺点,而粘胶纤维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液处理成为粘胶纤维产业的瓶颈,尤其半纤维素废碱液可生化性较差,若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为初步解决此问题,本文以半纤维素废碱液为原料合成半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实现变废为宝之目的。为确定半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分别选用常规水浴加热法、微波辐射法及超声辅助微波辐射法,以半纤维素废碱液及AA为主要原料合成半纤维素接枝AA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法系统的研究了3种方法合成中的物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对半纤维素接枝效果及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分别得出了较适宜的配方及反应条件,通过FT-IR分析表明,3种方法均合成了目标产物。综合考虑3种方法合成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及产物的吸水性可知,实验室规模下,合成半纤维素接枝AA高吸水树脂的较适宜方法为微波辐射法,该法反应速率较快,产物吸水性较好,其中吸蒸馏水率637g.g-1,吸自来水率321g.g-1,吸生理盐水率95g.g-1,吸人工尿液率为35g.g-1,吸水速率较快,约需100min,吸水即可达到饱和状态,且保水能力及复用性能较好。为改善常规水浴加热法合成的半纤维素接枝AA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分别引入SSS、NMA、HPA及TEGDA功能单体对其进行改性,合成4种改性树脂,通过探讨功能单体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用量,并将改性树脂与改性前的树脂进行吸水性对比,表明,改性树脂的吸水性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引入SSS的改性树脂的吸水率及吸生理盐水率分别为862g.g-1、132g.g-1,均可达到改性前树脂的3倍左右,且吸水饱和时间从原来的200min缩短到120min,吸水速率提高近1倍;引入HPA的改性树脂失水8h后,保水率高达40%左右。因此,功能单体的特殊结构对树脂的吸水性有一定的影响,结合树脂表面结构进行分析可知,一定范围内,随树脂表面粗糙程度及比表面积的增加,树脂的吸水率、吸水速率有所提高。综上可知,利用半纤维素废碱液,合成了半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该类树脂的成功合成,意味着半纤维素废碱液有望得以高效利用,既可解决粘胶纤维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又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吸水树脂。
纪彦玲[7](2014)在《耐盐性吸水膨胀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选用不同单体、交联剂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出耐盐性吸水膨胀微球,并对吸水微球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出吸水膨胀微球P(AM-AMPS-NMBA)。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对微球形态的影响,以及各组分对吸水膨胀微球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吸水微球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及矿化水中均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第二部分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引进新型交联剂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合成出吸水膨胀微球P(AA-AM-PEGDA)。考察了分散剂对反应体系稳定性和产品形态的影响,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提高和增加分散剂用量能有效降低微球粒径,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吸水微球在0.9%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达到82g/g。第三部分以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吸水膨胀微球P(AA-AM-PEGMA-NMBA)。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对产品形态与产率的影响,吸水微球的耐盐性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分散剂为Span60-Span80时,得出粒状产品,产率达到80%以上,产物耐盐性及热稳定性较好。
张恩瑞[8](2013)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系共聚吸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是一种以丙烯酸单体聚合得到的具有一定交联度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广泛运用于卫生用品行业以及农业等领域。丙烯酸系吸水树脂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但吸生理盐水以及模拟人体血液不是很理想。吸生理盐水倍率不高,吸液速率不够快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拟在合成一种丙烯酸盐高吸水树脂,既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水速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共聚,探讨聚合条件与吸水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红外光谱证明了树脂发生共聚、交联反应,并通过热分析,树脂内不存在结晶。在丙烯酸盐高吸水树脂的基础上,根据丙烯酸聚合条件与性能之间的联系,采用淀粉为原料聚合得到淀粉接枝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并具有较好的吸水倍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吸液速率,通过红外分析证明发生了接枝反应,并通过DSC、TG对树脂热性能分析,树脂没有结晶。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盐)、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盐吸水树脂,通过探讨控制合成条件以及工艺对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以及保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发现,最大吸蒸馏水倍率为1390g.g-1,最大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0g.g-1,5分钟内吸蒸馏水340g.g-1,吸生理盐水倍率为41g.g-1,得到最佳聚合工艺。本文在丙烯酸盐树脂的基础上,以糊化淀粉为原料,以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单体,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共聚得到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主要研究了聚合工艺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以及保水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树脂最大吸蒸馏水倍率721g.g-1,最大吸生理盐水倍率为80g.g-1,5分钟内吸蒸馏水倍率107g.g-1,吸生理盐水倍率37g.g-1。
罗情丹[9](2012)在《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是一类水溶胀型高分子聚合物,由于独特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农林园艺等领域。目前关于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虽有很多报道,但耐盐性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工艺一直没有突破。本文以提高聚合体系稳定性、改善产物吸水性能和耐盐性能为目标,对聚合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为如下三部分:(1)吸水树脂(PAANa)的合成以H-261为分散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NaHSO3)为低温引发体系,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PAANa。以体系的稳定性和产物吸水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了单体中和度、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并运用二次正交实验(L1837)和(L934)对聚合工艺进行多因素多指标优化,制备了吸纯水量为1000g/g,吸盐水量(0.9%NaCl)为54g/g的产物。(2)耐盐性吸水树脂(P(AA/AM)Na)的合成为改善产物的耐盐性能,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非离子共聚单体丙烯酰胺(AM)或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C)。通过对共聚单体加入量、还原剂种类等聚合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了吸纯水量为1400g/g,吸盐水量为72g/g的产物。(3)耐盐性高吸水树脂(P(AA/MA)Na)的合成以马来酸酐(MA)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尿素(APS-U)为低温引发体系,运用单因素分析对MA中和度、H-261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合成了吸纯水量为2069g/g,吸盐水量为107g/g的耐盐性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DTA)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OH基团且单体都已完全聚合;样品(P(AA/AM)Na)的粒径最大,产物(P(AA/MA)Na)分散最好且内部孔隙最致密;三类丙烯酸树脂具有相似的热性能且在100℃内热稳定性都比较好。另外,从保水性、吸水速度、耐候性、耐电解质等角度对产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不但具有较高的吸水性与保水性,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和耐候性。通过HPLC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单体残留量,测试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本论文还对大粒径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以丙烯酸为主单体,AM为共聚单体,APS-保险粉为引发剂,采用二次聚合法成功合成了吸水后粒径为46mm的树脂。
王开明[10](2012)在《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高吸水树脂的应用要求,结合国内外关于高吸水树脂的研究成果,以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银离子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为抑菌添加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壳聚糖高吸水树脂(CTS-g-PAA)、羧甲基壳聚糖高吸水树脂(CMCTS-g-PAA)、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Ag+复合材料(PAA/Ag+)和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复合材料(PAA/BP)4种具有抑菌性能的高吸水树脂,对树脂的合成条件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种抑菌型吸水树脂各方面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几种材料各自存在的优势和缺陷,为具有抑菌性能高吸水树脂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指导。最后,对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和降解性进行研究,提高吸水树脂产品的性能。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获取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高吸水树脂为目的,采用壳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具有抑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说明了壳聚糖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在适宜合成条件下,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及良好的抑菌性能,吸水倍率为685g/g,接枝率为84.2%,在65℃鼓风干燥条件下,2h后保水率为67.2%;树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抑菌率范围为6575%。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了各参数对树脂吸水性能、抑菌性能影响的模型关系,通过验证证明模型是有效的。2.通过对CTS-g-PAA、CMCTS-g-PAA、PAA/Ag+和PAA/BP几种抑菌型吸水树脂抑菌性、吸水性、降解性、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发现,PAA/Ag+的抑菌性能最好,但其吸水性能差,难降解,在空气中不稳定,使用过程中易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反应而失去抑菌性能,成本较高,存在较多的缺陷,难以在实际中应用;PAA/BP的抑菌性能较好,吸水性能也较好,但其在自然环境中较难降解,如果大规模应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CTS-g-PAA和CMCTS-g-PAA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抑菌性能,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生产成本低,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开发CTS-g-PAA和CMCTS-g-PAA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以壳聚糖高吸水树脂为例,通过引入非离子型亲水单体丙烯酰胺,可以提高树脂的耐盐性能,丙烯酰胺添加量为0.20g时,树脂的吸盐水率为69g/g,通过改性,吸盐水率提高了将近20g/g。4.选取PAA、CTS-g-PAA和纤维素吸水树脂(C-g-PAA)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吸水树脂在土壤微生物中的降解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壳聚糖吸水树脂降解前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引入纤维素、壳聚糖结构单元可提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相同条件下,C-g-PAA和CTS-g-PAA的降解率高于合成树脂系产品PAA。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壳聚糖吸水树脂降解前后的形态变化发现:树脂降解前后的表面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降解前,高吸水树脂的表面比较平滑均匀;降解后,高吸水树脂的表面结构凹凸不平,出现了许多沟壑、孔洞,在高倍条件下甚至能观察到树脂未降解部分的骨架结构,说明高吸水树脂中的部分成分已被降解。
二、丙烯酸盐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酸盐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水凝胶概述 |
2.1.1 水凝胶定义 |
2.1.2 水凝胶分类 |
2.1.3 水凝胶吸水机理 |
2.1.4 水凝胶的应用 |
2.2 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2.2.1 本体聚合法 |
2.2.2 溶液聚合法 |
2.2.3 反相悬浮聚合法 |
2.2.4 辐射聚合法 |
2.3 聚丙烯酸类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3.1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改性研究 |
2.3.2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4 双网络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4.1 氢键交联 |
2.4.2 离子交联 |
2.4.3 其他方式 |
2.5 双重交联水凝胶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反应试剂与仪器 |
3.3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 |
3.3.1 丙烯酸镁单体的制备 |
3.3.2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微观结构分析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3.3.6 拉伸性能测试 |
3.3.7 吸水溶胀比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体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3.4.2 引发体系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3.4.3 分析表征与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共聚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4.3.1 共聚水凝胶的制备 |
4.3.2 共聚水凝胶的性能表征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4.1 MBA用量对水凝胶的影响 |
4.4.2 丙烯酸钠含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4.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水凝胶的制备 |
5.3.1 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 |
5.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4.1 PVA用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5.4.2 PVA对水凝胶保水性的影响 |
5.4.3 PVA对水凝胶自愈性的影响 |
5.4.4 PVA对水凝胶耐盐性的影响 |
5.4.5 水凝胶的表征及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性树脂 |
1.1.1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特点 |
1.1.2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 |
1.1.3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1.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
1.1.5 高吸水性树脂存在的问题 |
1.1.6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
1.2 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研究 |
1.2.1 提高耐盐性 |
1.2.2 提高凝胶强度 |
1.2.3 改善降解性能 |
1.3 淀粉接枝改性高吸水性树脂 |
1.3.1 反应机理 |
1.3.2 淀粉接枝改性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1.4 硅藻土改性高吸水性树脂 |
1.4.1 反应机理 |
1.4.2 硅藻土改性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设备 |
2.2.2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2.2.3 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试 |
2.2.4 高吸水性树脂微观结构及形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的优化 |
2.3.2 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的优化 |
2.3.3 保水性能 |
2.3.4 吸附性能 |
2.3.5 红外光谱表征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设备 |
3.2.2 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3.2.3 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试 |
3.2.4 高吸水性树脂微观结构及形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
3.3.2 丙烯酸与硅藻土质量比对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3 保水性能 |
3.3.4 吸附性能 |
3.3.5 红外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淀粉接枝/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设备 |
4.2.2 淀粉接枝/硅藻土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4.2.3 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试 |
4.2.4 高吸水性树脂微观结构及形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淀粉接枝/硅藻土改性树脂吸附条件的优化 |
4.3.2 淀粉接枝/硅藻土改性树脂制备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宏观性能比较 |
4.3.4 红外光谱表征 |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
(3)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西北地区水土分布概述 |
1.3 土壤水分蒸发的机理和过程 |
1.3.1 土壤水分蒸发的物理机理 |
1.3.2 土壤水分蒸发的过程 |
1.4 防蒸发材料概述 |
1.5 天然高分子材料概述 |
1.6 复合吸水材料材料概述 |
1.6.1 复合吸水材料的吸水机理 |
1.6.2 提高复合吸水材料性能的方法 |
1.6.3 复合吸水材料的应用 |
1.6.3.1 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 |
1.6.3.2 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6.3.3 在农林方面的应用 |
1.6.3.4 在荒漠化治理方面的应用 |
1.6.3.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土基天然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土基天然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制备 |
2.2.2.1 土的提纯 |
2.2.2.2 土基(糊化)淀粉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3 土基植物胶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4 土基纤维素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土基天然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防蒸发性能测定 |
2.2.4 表征方法 |
2.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2.4.2 扫描电镜(SEM)形貌表征 |
2.2.4.3 粒径分布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土基(糊化)淀粉防蒸发复合材料的性能 |
2.3.1.1 FTIR表征分析 |
2.3.1.2 SEM形貌表征分析 |
2.3.1.3 粒径分布分析 |
2.3.1.4 (糊化)淀粉含量对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防蒸发性能的影响 |
2.3.2 土基植物胶防蒸发复合材料的性能 |
2.3.2.1 FTIR表征分析 |
2.3.2.2 SEM形貌表征分析 |
2.3.2.3 粒径分布分析 |
2.3.2.4 植物胶含量对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的防蒸发性能的影响 |
2.3.3 土基纤维素防蒸发复合材料的性能 |
2.3.3.1 FTIR表征分析 |
2.3.3.2 SEM形貌表征分析 |
2.3.3.3 粒径分布分析 |
2.3.3.4 纤维素含量对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防蒸发性能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羟甲基纤维素钠制备具有快速吸水速率的复合吸水材料及其防蒸发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NaHM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复合吸水材料的制备 |
3.2.3 粘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表征方法 |
3.2.5 复合吸水材料的性能测试 |
3.2.5.1 膨胀行为的测定 |
3.2.5.2 溶胀动力学测定 |
3.2.5.3 不同温度下保水率的测定 |
3.2.5.4 反复膨胀能力测试 |
3.2.6 复合吸水材料在土壤中的防蒸发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结果 |
3.3.2 SEM结果 |
3.3.3 TGA结果 |
3.3.4 复合吸水材料(CAM1)的合成条件对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1 NaHMC含量对CAM1 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2 AMPS含量对CAM1 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3 APS含量对CAM1 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4 MBA含量对CAM1 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5 AA中和度对CAM1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6 反应时间对CAM1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4.7 红土含量对CAM1吸水(盐)性的影响 |
3.3.5 复合吸水材料(CAM1)的性能测试 |
3.3.5.1 CAM1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性能 |
3.3.5.2 CAM1在蒸馏水中的重复溶胀性能 |
3.3.5.3 CAM1在蒸馏水中的溶胀动力学 |
3.3.5.4 CAM1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性能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高吸水速率的新型复合吸水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HP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CAM2)的制备 |
4.2.3 土基材料的制备 |
4.2.3.1 混合土基材料的制备 |
4.2.3.2 土基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 |
4.2.5 复合吸水材料的性能测试 |
4.2.5.1 膨胀行为的测定 |
4.2.5.2 反复膨胀能力测试 |
4.2.5.3 溶胀动力学测定 |
4.2.5.4 不同温度和转速下保水率的测定 |
4.2.5.5 复合吸水材料在土壤中的防蒸发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结果 |
4.3.2 SEM结果 |
4.3.3 TGA结果 |
4.3.4 复合吸水材料(CAM2)的合成条件对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1 HPC含量对CAM2 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2 AMPS含量对CAM2 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3 APS含量对CAM2 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4 MBA含量对CAM2 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5 AA中和度对CAM2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4.6 红土含量对CAM2吸水(盐)性的影响 |
4.3.5 复合吸水材料(CAM2)的溶胀性能测试 |
4.3.5.1 CAM2在蒸馏水中的重复溶胀性能 |
4.3.5.2 CAM2在各种盐溶液中的溶胀性能 |
4.3.5.3 CAM2在蒸馏水中的溶胀动力学 |
4.3.6 复合吸水材料(CAM2)的保水性能测试 |
4.3.6.1 CAM2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性能 |
4.3.6.2 CAM2在不同转速下的保水性能 |
4.3.7 复合吸水材料(CAM2)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性能的测试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可快速溶胀的复合吸水材料的性能,溶胀动力学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HEC-g-P(AA-co-AMPS)/laterite复合吸水材料(CAM3)的制备 |
5.2.3 土基材料的制备 |
5.2.4 表征方法 |
5.2.5 复合吸水材料的性能测试 |
5.2.5.1 膨胀行为的测定 |
5.2.5.2 不同温度下保水率的测定 |
5.2.5.3 反复膨胀能力测试 |
5.2.5.4 溶胀动力学测定 |
5.2.6 溶胀的凝胶在土壤中的防蒸发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TIR结果 |
5.3.2 SEM结果 |
5.3.3 热稳定性分析 |
5.3.4 复合吸水材料(CAM3)的合成条件对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1 HPC含量对CAM3 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2 AMPS含量对CAM3 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3 APS含量对CAM3 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4 MBA含量对CAM3 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5 AA中和度对CAM3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4.6 红土含量对CAM3吸水(盐)性的影响 |
5.3.5 复合吸水材料(CAM3)的性能测试 |
5.3.5.1 CAM3在蒸馏水中溶胀后的保水性能 |
5.3.5.2 CAM3在蒸馏水中的重复溶胀性能 |
5.3.5.3 CAM3在蒸馏水中的溶胀动力学 |
5.3.5.4 溶胀的水凝胶对防止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性能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的合成及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概述 |
1.1.1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定义 |
1.1.2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分类 |
1.1.3 制备方法 |
1.2 IPN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1.2.1 IPN水凝胶的概述 |
1.2.2 IPN水凝胶的制备 |
1.2.2.1 天然高分子IPN水凝胶 |
1.2.2.2 合成高分子IPN水凝胶 |
1.2.3 IPN水凝胶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的合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St-AA-PULL的合成原理 |
2.2.2 St-AA-PULL的制备 |
2.2.3 St-AA-PULL溶胀率的测定 |
2.2.4 PULL质量分数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5 AA质量分数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6 AA中和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7 引发剂用量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8 交联剂用量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9 微波强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2.10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ULL质量分数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3.2 AA质量分数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3.3 AA中和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3.4 引发剂用量对St-AA-PULL溶胀性能的影响 |
2.3.5 交联剂用量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3.6 微波强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的表征及性能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Semi-IPN聚合材料的制备 |
3.2.2 扫描电镜分析 |
3.2.3 红外光谱分析 |
3.2.4 比表面积分析 |
3.2.5 热重分析 |
3.2.6 吸液性能评价 |
3.2.6.1 平衡溶胀率 |
3.2.6.2 溶胀动力学 |
3.2.7 耐盐性耐酸碱性测试 |
3.2.8 保水性及重复操作性 |
3.2.9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Semi-IPN聚合材料的表面形貌 |
3.3.2 Semi-IPN的红外光谱图 |
3.3.3 Semi-IPN的比表面积 |
3.3.4 Semi-IPN的热重分析 |
3.3.5 Semi-IPN的吸液性能 |
3.3.5.1 Semi-IPN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胀率 |
3.3.5.2 Semi-IPN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速率 |
3.3.6 Semi-IPN的耐盐性耐酸碱性 |
3.3.6.1 Semi-IPN的耐盐性 |
3.3.6.2 Semi-IPN的耐酸碱性 |
3.3.7 Semi-IPN的保水性及重复操作性 |
3.3.7.1 Semi-IPN的保水性 |
3.3.7.2 Semi-IPN的重复操作性 |
3.4 总结 |
第四章 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对铜离子的吸附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铜离子浓度的测定 |
4.2.2 铜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2.3 吸附速率的测定 |
4.2.4 不同pH条件下的铜离子吸附量 |
4.2.5 不同盐浓度下的铜离子吸附量 |
4.2.6 等温吸附模型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铜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3.2 吸附动力学 |
4.3.2.1 吸附速率 |
4.3.2.2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3 不同pH条件下的铜离子吸附量 |
4.3.4 不同盐浓度下的铜离子吸附量 |
4.3.5 等温吸附模型 |
4.4 总结 |
第五章 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亚甲基蓝浓度的测定 |
5.2.2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5.2.3 吸附速率的测定 |
5.2.4 不同pH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吸附量 |
5.2.5 不同盐浓度下亚甲基蓝的吸附量 |
5.2.6 等温吸附模型 |
5.2.7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5.3.2 吸附速率及吸附动力学 |
5.3.2.1 吸附速率 |
5.3.2.2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3.3 不同pH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吸附量 |
5.3.4 不同盐浓度下亚甲基蓝的吸附量 |
5.3.5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5.4 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吸水树脂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3.1 淀粉系 |
1.3.2 纤维素系 |
1.3.3 合成树脂系 |
1.4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1.4.1 溶液聚合法 |
1.4.2 反相悬浮聚合法 |
1.4.3 辐射聚合法 |
1.5 腐殖酸简介 |
1.5.1 腐殖酸概述 |
1.5.2 腐殖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
1.5.3 腐殖酸制备高吸水树脂研究进展 |
1.6 高吸水树脂在农林业的应用 |
1.6.1 抗旱保水 |
1.6.2 保肥增效 |
1.6.3 改善土壤性能 |
1.6.4 防止土地沙漠化及绿化沙漠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2.2.2 正交试验设计 |
2.2.3 吸水性能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合成工艺研究 |
2.3.2 正交试验 |
2.3.3 吸液率测试 |
2.4 小结 |
第3章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性能评价与表征 |
3.1 试验方法 |
3.1.1 不同因素对吸水能力的影响 |
3.1.2 吸液速率 |
3.1.3 保水性能 |
3.1.4 重复吸水性能的测定 |
3.1.5 吸水动力学研究 |
3.1.6 高吸水树脂中SH缓释性能的测定 |
3.1.7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因素对吸水能力的影响 |
3.2.2 吸液速度 |
3.2.3 保水性能 |
3.2.4 重复吸水性能 |
3.2.5 吸水动力学研究 |
3.2.6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中SH缓释功能的测定 |
3.2.7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3.3 小结 |
第4章 CMC-g-PAA/SH高吸水树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2 高吸水树脂重复使用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3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4.2.4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pH的影响 |
4.2.5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2.6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2.7 高吸水树脂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一) |
致谢(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半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 |
1.1.1 高吸水树脂的国外研究进展 |
1.1.2 高吸水树脂的国内研究进展 |
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2.1 淀粉类高吸水树脂 |
1.2.2 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 |
1.2.3 合成类高吸水树脂 |
1.3 高吸水树脂的主要合成方法 |
1.3.1 常规合成方法 |
1.3.2 辐射聚合法 |
1.4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吸水机理及吸水性改进方法 |
1.4.1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特点及吸水机理 |
1.4.2 外部溶液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的影响 |
1.4.3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改进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半纤维素接枝AA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技术方案 |
2.3 半纤维素的接枝效果及树脂的吸水性测试方法 |
2.3.1 半纤维素的接枝效果测试方法 |
2.3.2 树脂的吸水性测试方法 |
2.4 仪器分析方法 |
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常规水浴加热法及微波辐射法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对半纤维素接枝效果及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2.5.2 超声辅助微波辐射法中超声功率及反应时间对半纤维素接枝效果及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2.5.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4 不同方法合成所得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过程 |
3.1.1 实验主要原料 |
3.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实验技术方案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SSS用量对半纤维素-AA-SSS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3.2.2 NMA用量对半纤维素-AA-NMA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3.2.3 HPA用量对半纤维素-AA-HPA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3.2.4 TEGDA用量对半纤维素-AA-TEGDA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3.2.5 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6 共聚改性高吸水树脂与改性前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耐盐性吸水膨胀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高吸水树脂的发展 |
1.3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4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 |
1.5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5.1 高吸水树脂中的水 |
1.5.2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过程 |
1.5.3 Flory 凝胶吸水理论 |
1.6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1.6.1 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基本原料 |
1.6.1.1 单体 |
1.6.1.2 分散介质 |
1.6.1.3 交联剂 |
1.6.1.4 引发剂 |
1.6.1.5 表面活性剂 |
1.6.1.6 洗涤剂 |
1.6.2 高吸水树脂制备的基本原理 |
1.6.2.1 自由基聚合反应 |
1.6.2.2 离子型聚合反应 |
1.6.2.3 逐步聚合反应 |
1.6.3 高吸水树脂合成方法 |
1.6.3.1 本体聚合 |
1.6.3.2 溶液聚合 |
1.6.3.3 反相悬浮聚合 |
1.6.3.4 反相乳液聚合 |
1.7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
1.7.1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7.2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形态 |
1.7.3 改善耐盐性的方法 |
1.7.3.1 亲水基团多样化 |
1.7.3.2 选用合适交联剂 |
1.7.3.3 互穿网络结构 |
1.7.3.4 高吸水性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 |
1.7.3.5 高吸水树脂与无机凝胶的复合物 |
1.8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
1.8.1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在农林业的应用 |
1.8.2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 |
1.8.3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在日用化学方面的应用 |
1.8.4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在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 |
1.8.5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 |
1.9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10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反应装置图 |
2.3 高吸水树脂合成工艺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1 吸水率的测定 |
2.4.2 SEM 测试 |
2.4.3 吸水树脂红外光谱测试 |
2.4.4 热失重分析测试 |
第三章 AM/AMPS 吸水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吸水微球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散剂的选择 |
3.3.2 单体配比对吸水率的影响 |
3.3.3 交联剂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
3.3.4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
3.3.5 微球在不同矿化度矿化水及 NaCl 溶液中吸水率的变化 |
3.3.6 吸水微球红外测试 |
3.3.7 吸水微球的热失重分析 |
3.3.8 吸水微球的凝胶强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A/AM/PEGDA 吸水微球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吸水膨胀微球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散剂的选择 |
4.3.2 不同搅拌速度下分散剂浓度对微球粒径影响 |
4.3.3 单体配比对吸水率的影响 |
4.3.4 AA 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
4.3.5 交联剂用量对吸水率影响 |
4.3.6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率影响 |
4.3.7 吸水微球红外测试 |
4.3.8 吸水微球的热失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A/AM/PEGMA 吸水微球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吸水膨胀微球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散剂的选择 |
5.3.2 不同搅拌速度下分散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影响 |
5.3.3 反应温度对产物特征影响 |
5.3.4 单体配比对吸水率的影响 |
5.3.5 AA 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
5.3.6 交联剂用量对吸水率影响 |
5.3.7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率影响 |
5.3.8 吸水微球红外测试 |
5.3.9 吸水微球的热失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完成课题 |
(8)淀粉接枝丙烯酸系共聚吸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树脂的概述 |
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3 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 |
1.4 丙烯酸类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5 丙烯酸类吸水树脂的改性 |
1.5.1 提高树脂的吸水速率 |
1.5.2 改善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 |
1.6 高吸水树脂的发展 |
1.7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验药品及仪器 |
2.2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 |
2.2.1 丙烯酸的精制 |
2.2.2 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2.2.3 树脂干燥后处理 |
2.3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2.3.1 玉米淀粉糊化 |
2.3.2 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2.3.3 淀粉吸水树脂干燥后处理 |
2.4 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
2.4.1 吸水性能 |
2.4.2 耐盐性 |
2.4.3 保水性 |
2.4.4 热重分析 |
2.4.5 红外光谱图分析 |
2.4.6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2.4.7 扫描电镜分析 |
第三章 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合成 |
3.1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理论基础 |
3.2 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工艺条件 |
3.2.1 丙烯酸浓度 |
3.2.2 丙烯酸的中和度 |
3.2.3 交联剂的浓度 |
3.2.4 引发剂用量 |
3.2.5 聚合温度 |
3.2.6 丙烯酰胺的含量 |
3.3 市售和实验聚合的吸水树脂吸水性能以及保水性能的比较 |
3.4 微观结构分析 |
3.4.1 红外光谱测试 |
3.4.2 树脂热性能分析 |
3.4.3 树脂形貌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 |
4.1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理论基础 |
4.1.1 接枝聚合理论 |
4.1.2 接枝率 |
4.1.3 引发剂的选择 |
4.1.4 交联剂的选择 |
4.2 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树脂合成的工艺条件 |
4.2.1 淀粉浓度 |
4.2.2 丙烯酸的中和度 |
4.2.3 引发剂的浓度 |
4.2.4 交联剂的浓度 |
4.2.5 聚合温度 |
4.2.6 丙烯酰胺含量 |
4.2.7 硝酸铈铵含量 |
4.3 市售和自合成的吸水树脂比较 |
4.4 微观结构分析 |
4.4.1 红外光谱测试 |
4.4.2 树脂热性能分析 |
4.4.3 树脂形貌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高吸水树脂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2.1 淀粉类高吸水树脂 |
1.2.2 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 |
1.2.3 合成类高吸水树脂 |
1.3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1.3.1 四大传统方法 |
1.3.2 反相悬浮聚合法 |
1.3.3 辐射交联聚合法 |
1.4 高吸水树脂的聚合机理 |
1.4.1 链引发反应 |
1.4.2 链增长反应 |
1.4.3 链终止反应 |
1.4.4 链转移反应 |
1.5 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与吸水过程 |
1.6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影响因素 |
1.6.1 单体浓度(单体稀释比)的影响 |
1.6.2 共聚单体的影响 |
1.6.3 分散剂的影响 |
1.6.4 交联剂的影响 |
1.7 提高吸水树脂耐盐性能的方法 |
1.7.1 调节聚合物的交联结构 |
1.7.2 引入非离子共聚单体 |
1.8 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引言 |
1.实验部分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样品的制备 |
1.3.1 聚丙烯酸钠 PAANa 的制备 |
1.3.2 耐盐性树脂 P(AA/AM)Na 的制备 |
1.3.3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P(AA/MA)Na 的制备 |
1.4 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表征 |
1.4.1 红外(FT-IR)表征 |
1.4.2 聚合物形貌观察 |
1.4.3 热性能分析(TG-DTA) |
1.5 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吸水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 |
2.1.1 聚丙烯酸钠(SAP1)的表征 |
2.1.2 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工艺研究 |
2.1.3 工艺条件的初步优化 |
2.1.4 单因素分析 |
2.1.5 聚丙烯酸钠工艺条件的优化 |
2.1.6 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小结 |
2.2 耐盐性树脂 P(AA/AM)Na 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 |
2.2.1 耐盐性树脂 P(AA/AM)Na(SAP2)的表征 |
2.2.2 耐盐性树脂 P(AA/AM)Na 的聚合工艺研究 |
2.2.3 耐盐性树脂 P(AA/AM)Na 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小结 |
2.3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P(AA/MA)Na 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 |
2.3.1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P(AA/MA)Na(SAP3)的表征 |
2.3.2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P(AA/MA)Na 的聚合工艺研究 |
2.3.3 耐盐性高树脂 P(AA/MA)Na 的聚合工艺研究与表征小结 |
第三章 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性能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保水性能测试 |
3.3.2 反复吸水性能测试 |
3.3.3 吸水速率测试 |
3.3.4 耐候性测试 |
3.3.5 耐电解质性能测试 |
3.3.6 单体残留量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粒径树脂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性能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微球的形貌观察 |
4.3.2 聚合物热性能分析(TG-DTG) |
4.3.3 大粒径树脂合成条件的研究 |
4.3.4 大粒径树脂聚合工艺条件确定 |
4.3.5 大粒径树脂染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1.1 按原料来源 |
1.1.2 按交联反应的类型 |
1.1.3 按亲水基团引入的方法 |
1.1.4 按制品形态 |
1.2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2.1 高吸水树脂在水中的溶胀过程 |
1.2.2 高吸水树脂水凝胶结构模型 |
1.2.3 Flory 弹性凝胶理论 |
1.3 高吸水树脂抑菌性能的研究 |
1.3.1 高吸水树脂/抑菌剂复合材料 |
1.3.1.1 无机抑菌剂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 |
1.3.1.2 有机抑菌剂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 |
1.3.2 壳聚糖系高吸水树脂 |
1.4 高吸水树脂耐盐性的研究 |
1.4.1 引入非离子型亲水基团 |
1.4.2 与无机物复合 |
1.4.3 互穿网络 |
1.4.4 紫外、微波等引发聚合 |
1.5 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能研究 |
1.6 高吸水树脂的其他改性方法 |
1.7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
1.7.1 农林及园艺中的应用 |
1.7.2 沙漠改造中的应用 |
1.7.3 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
1.7.4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1.7.5 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1.8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壳聚糖-g-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壳聚糖吸水树脂的制备 |
2.2.4 壳聚糖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2.2.5 壳聚糖吸水树脂的性能测定 |
2.2.5.1 吸水倍率的测定 |
2.2.5.2 接枝率的测定 |
2.2.5.3 吸水速率的测定 |
2.2.5.4 保水性能的测定 |
2.2.5.5 抑菌性能的测定 |
2.2.6 均匀设计法在吸水树脂制备中的应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不同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2.3.2.1 引发剂用量 |
2.3.2.2 交联剂用量 |
2.3.2.3 壳聚糖用量 |
2.3.2.4 中和度 |
2.3.3 壳聚糖吸水树脂的抑菌性能 |
2.3.3.1 中和度对树脂抑菌性能的影响 |
2.3.3.2 壳聚糖添加量对树脂抑菌性能的影响 |
2.3.4 具有抑菌性能的壳聚糖吸水树脂合成条件的确定 |
2.3.5 吸水树脂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 |
2.3.6 均匀设计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几种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2.4 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和产率的测定 |
3.2.5 羧甲基壳聚糖吸水树脂的制备 |
3.2.6 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Ag+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7 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8 高吸水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甲基壳聚糖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
3.3.1.1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3.1.2 羧甲基壳聚糖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3.3.1.3 羧甲基壳聚糖用量对树脂抑菌性能的影响 |
3.3.1.4 羧甲基壳聚糖吸水树脂合成条件的确定 |
3.3.2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3.3.2.1 Ag+的抑菌性能 |
3.3.2.2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Ag+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 |
3.3.3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3.3.3.1 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添加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3.3.3.2 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添加量对树脂抑菌性能的影响 |
3.3.3.4 合成条件的确定 |
3.3.4 几种抑菌型吸水树脂的性能比较 |
3.3.4.1 抑菌性能 |
3.3.4.2 吸水性能 |
3.3.4.3 理论降解性 |
3.3.4.4 稳定性 |
3.3.4.5 成本 |
3.3.4.6 几种抑菌型吸水树脂性能的综合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和降解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耐盐性壳聚糖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4.2.4 耐盐性壳聚糖高吸水树脂的吸盐水性能测定 |
4.2.5 吸水树脂的土壤降解试验 |
4.2.5.1 试验方法 |
4.2.5.2 SEM 观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壳聚糖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改进 |
4.3.2 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能 |
4.3.2.1 土壤微生物降解试验结果 |
4.3.2.2 高吸水树脂降解前后的形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5.2.2 提高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能 |
5.2.3 提高吸水树脂的凝胶强度 |
5.2.4 合成高性能、廉价的高吸水树脂 |
5.2.5 加强高吸水树脂应用开发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丙烯酸盐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许健.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胡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程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4]淀粉—丙烯酸盐—普鲁兰多糖Semi-IPN的合成及特性[D]. 赵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CMC-g-PAA/SH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郑优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半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杜丛会.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4)
- [7]耐盐性吸水膨胀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纪彦玲.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8]淀粉接枝丙烯酸系共聚吸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恩瑞. 湖北工业大学, 2013(03)
- [9]丙烯酸系列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罗情丹.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10]抑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王开明. 华侨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