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城”造成“空壳城”(论文文献综述)
严梦露[1](2019)在《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沙地区位于湘江流域下游和长浏盆地的西面,其传统市镇聚落因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相似的社会生态;又在近现代经历了水陆转运的剧变,具有较为相似的演变进程。传统市镇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物资交换通道上的节点,其分布之广,类型之多,是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城乡社会经济纽带。长沙地区的传统市镇由于相对与较低的开发强度,使其保留了较完整的聚落空间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湘江流域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的典型区域。首先,本文以传统市镇空间为切入点,在变迁的视野下研究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变迁历程。本文在对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进行田野调査与历史地理研究后,通过把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分为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这三类,并选取3个传统市镇聚落作为典型研究的样本聚落。其次,对样本聚落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査后,获得关于其传统街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历时性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依照其空间发生变化的重大时间节点,将从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两方面着手,空间形态分为祭祀空间、民俗空间、商业空间,进而按此分类通过图示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类空间的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将置于整体视角之下,总结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比较其在各样本间的差异。同时,从空间变迁的进程中,分析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综合这些分析,在民国至今这段时间,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由民国时期形成的街市结构转变为现在小城镇复杂化的空间结构,即由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传统市镇的空间形态表现出相似的演变特征,由有机、复杂、可持续、传统乡土特征转向简单化、趋同化、现代化和城市描摹化。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静态的方式研究传统街巷空间,本论文将侧重于动态研究,将“时间”加入到空间研究过程中。第二,由于传统的“就空间而论空间”的方法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因为当代小城镇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异常复杂。在这一情况下,本文提出从空间变迁的演变进程入手,从而分析其空间症结。
吴框框[2](2018)在《基于土地发展权博弈的农村留用地制度探析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为城市国有土地,失地农民如何获得合理的补偿以及保障长期生产生活的收益成为重要的问题。从地方实践的“土地返还”演变而来的留用地制度受到广为推行,对安置失地农民和保障农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该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在实践中产生的的问题暴露出制度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的内容正是通过辨析留用地制度在实践中土地发展权博弈矛盾及其转移方向,论证该制度未来可能会向留用物业制度发展。第二章首先对我国留用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和总结,解释了该制度产生的根源正是为了调和我国经济制度转型时期的城乡矛盾,并从土地发展权的角度解释了该制度的本质是城市和农村土地发展权的让渡与共享。第三章、第四章结合广州市南沙区为实证研究案例,并以土地发展权博弈为切入点,对政府和村集体两大主体的角色特征、博弈诉求和二者的博弈状态进行分析,重点对关于留用地权属、用地性质、划定比例、区位和开发强度的博弈进行解释,总结留用地制度陷入的种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土地置换的不可持续性、国有和集体权属二元对立的隐患,以及政策僵化的困境,市场扰乱的风险和产生利益寻租空间等内容。研究表明,当前留用地制度面临的困境逐步显示出了制度的不可持续性,而政府和村集体对留用地的利益诉求也发生了转变。政府的目标由原先快速推进征地工作转变为减少实际留地比例,村集体的目标从原先获得价值更高的土地转变为尽快获得实际收益。对此,本文在第五章创新性地提出:留用地制度未来会向留用物业制度转变。留用物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以捆绑在政府分期进行的土地出让开发中的配建物业,对村集体进行分阶段兑现补偿,代替原有的一次性划定固定比例的留地补偿。通过分析认为,该制度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原留用地制度中的区位问题和土地权属问题,充分调动市场机制,减小政府征地补偿的资金及土地压力和行政管理成本,又能够保证村集体获得明确的收益补偿。在提出留用物业制度的同时,本文结合广州市目前采用的土地出让“竞配建”方式,对留用物业制度可采用的操作方式进行具体构想。其操作内容是核定村集体征地补偿的物业价值,并将其分批次捆绑在政府计划出让的土地中,以“限地价、竞配建”的方式由开发商建设留用物业并将产权转交给村集体以产生收益。政府获得限定额度的土地出让金,但留用物业安置压力减轻;开发商能够付出较低的拿地成本;村集体的留用物业兑现得到开发商的背书得以稳定实现。分阶段兑现的方式减轻了政府的补偿兑现压力,实现了村集体收益的梯度增值。研究认为,该操作方式对广州市已具备成熟的适用环境,对其他地区亦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最后本文对完善留用物业制度的相关保障内容进行了探讨。
马海明[3](2015)在《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成为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课题。基于我国的政府体制,在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治理及行为具有突出作用。目前关于农村城镇化和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方式、作用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多为规范性和阐释性的研究,缺乏深入的与理论体系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同时对农村城镇化与政府治理互动关系研究不多,而把研究视角定位在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则更少。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不同的经验、道路和模式,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就会和发达地区不同。通过考察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治理和作用,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提供素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政府治理为视域,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从新型城镇化与政府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引入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在对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行为和效能这几个方面对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与政府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政府治理的有机结合,研究政府介入农村城镇化的作用途径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寻求优化政府治理行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具体来看,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导论。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同时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如城镇化、政府治理等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为此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背景与条件。主要从区位条件与发展优势、区域困境与发展难题、政策机遇与宏观背景这三个角度来阐述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条件。第三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战略与政府统筹。重点分析政府统筹在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政府的战略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等层面详细论述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第四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起步中的政府角色。主要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新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非均衡城镇化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冲突、区域统筹与政府角色转变等方面阐释城镇化初始阶段中的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第五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主要从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与农民博弈、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社会服务中的政府与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政府与群众参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阐述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方式与逻辑。第六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效能。主要分析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政府绩效以及政府的局限性,通过具体的绩效评估,分析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最后进行结论分析。主要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有一定的限度和城镇化的有效实现需要内外动力的有机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结论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这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更凸显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一方面,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政府需要在城镇化发展的启动与初期阶段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为城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府统筹,从区域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城镇化战略进行谋篇布局,防止和避免区域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地方性”行为;通过政府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确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财、物的浪费和恶性竞争;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政府的特殊优势,引导资源和要素的优化布局;通过政府扶持,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经济等外部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外部力量需要逐步减弱,而应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与机制,以此来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通过结论分析,认为农村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杨斌[4](2013)在《基于绿道“基因”移植的城乡空间有机脉络重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筹城乡是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快速发展期,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逐步踏上了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然而,随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城市功能构成越发复杂,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背后,一个积蓄已久的矛盾正在急剧膨胀。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重要生产要素配置都以城市为核心,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城乡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倾斜,矛盾由此产生。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出现严重的二元化发展趋势,城乡经济收入差距逐年增大,城乡发展效益失衡、各种社会、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时至今日,这样的对立已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障碍。为此,党中央适时的提出了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试图通过统筹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积极引导城乡共建协调一体化机制来缓解对立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呼吁社会各个领域各显神通、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论文对城乡空间重构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展开的,充分利用了城市规划领域对城乡空间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从空间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城乡空间二元结构的解决方案。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从传统空间研究套路出发,对城乡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此同时,论文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当前规划的热点领域,结合绿道在空间上优势属性,创造性的提出了以绿道为实体印证参照的有机脉络空间重构模型。有机脉络空间重构模型的推导来源于两条思路。其一,从城乡关系演变的客观属性与动力出发,分析城乡关系变迁过程中不同时期表现在空间上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乡空间的结构关系进行预测,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空间结构关系,并从构思推演和理论借鉴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然后将网络结构比对现状的空间结构,提出了要实现两者之间的顺利过渡,最好的方法是在现状对立的城乡空间之中引入介质空间,发挥“承上启下”的媒介作用,重构城乡之间密切的关联。与此同时,针对该介质空间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其空间功能构成的五大功能模块,作为其构成的理论依据,对其定性。其二,针对介质空间的理论构成依据,寻找一种对应的空间映射实体,作为介质空间空间形态与特征的参照,以达到对该介质空间空间定型的目的。论文选取了以绿道为参照实体,提取了绿道在功能扩展与形态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客观规律,总结成为绿道“基因”的三个内涵,分别对应了绿道在空间形态特征、空间构成属性与空间作用机制上的三项基本属性,并将之作为对介质空间空间属性和特征,即定型的依据,同时对这种参照和移植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通过将以上两条思路推论结果进行融合,即对介质空间的理论定性和空间定型的统一,提出一种新的介质空间概念,即有机脉络的概念。最后,再依据思路一中对城乡空间重构的构思,提出本文的核心成果,即有机脉络空间重构模型,并对模型的理论构成与空间机制分别予以详细的阐述。有机脉络模型最核心的作用有三个方面。首先,引导城乡空间关系从二元分异过渡到一体化,建立起城乡空间相互渗透的网络空间系统。其次,借鉴绿道的属性,对城乡空间的优势资源和关键资源予以系统的整合,保护和开发。最后,梳理整合乡村优势力量,引导建立乡村空间发展的基本格局,为乡村发展提供依附和支撑。有机脉络模型的构筑既遵循了城乡空间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又融入了绿道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优势,思路清晰而又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对于我国城乡空间发展演变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很好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从另外角度挖掘了绿道功能与作用发挥的新衍生领域,对于绿道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唐红涛,徐志耀,朱艳春[5](2011)在《新型城镇化和流通创新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城镇化主要集中在土地和人口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产业和消费城镇化,流通创新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关联,并从建设专业市场等多个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
倪荣远[6](2010)在《谨防急功近利的城镇化》文中指出落后地区要加快发展,尽快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适度的城镇化是必要的,但必须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而绝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严重脱离当地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一切违背经济规律、违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措施,终究是不可能成功的。城镇化本身不是目的,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才是目的。近年来,我们的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距离美好生活这个目标却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般的城镇化进行认真的反思,彻底摒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为城镇化让路的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探求真正有利于本地百姓的发展之策。
郁枫[7](2006)在《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 ——对中部地区五镇变迁的调查与探析》文中提出在当前快速城镇化及乡村产业格局变迁的背景下,我国中部地区村镇聚落正处于剧烈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其空间重构过程也呈现出加速的迹象,这其中既有理性的改进,也浮现出“建设性破坏”的无序躁动。论文以问题为导向,引入了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双向视角,指出村镇聚落中空间与社会同时发生的巨大变革均不是孤立的现象,两者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论文首先对我国中部地区五镇进行了案例比较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在村镇聚落变迁的空间——社会两个层面上进行深层次挖掘,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两者相互影响的关键机制,并从社会视角探讨了对空间重构的评价。论文通过对“唯空间论”的反思倡导一种新型价值观,还从建筑规划专业角度,就空间重构如何适应和促进社会转型提出了一些空间营建策略。论文总结了中部地区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之间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研究的核心是探求“过程”的动态机制,而不是研究一种静态的“模式”。通过该领域的研究,人们可以洞察社会转型引发和深化空间变革的机制。本文认为,对于中部地区村镇聚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的空间问题,应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视野下来看待它,三者是一个紧密联系又相互有别的“共同体”,简单地就空间而论空间无助于解决问题。研究表明,虽然中部地区的村镇大都源自于农业聚落,但在不同的区位条件、发展时段、资源禀赋和政策背景下,各村镇聚落经历了不同的社会转型或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走向了不同的空间重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所提炼的社会——空间互动机制是不同类型村镇聚落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参数。总体而言,当代我国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的发展态势已由过去的“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而目前许多建设主体(包括规划技术部门)经常采取几种固定的“模式”去套用到村镇聚落中。这些村镇建设工作往往忽略了形塑空间的社会背景与内涵,也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以及人(尤其是掌握了一定社会资源的人或作为利益群体代表的人)的主观意识带来的干扰。基于这种理解,论文提出中部地区村镇聚落应保持差异性发展路径和多元化发展目标。
陈君佑[8](2006)在《“造城”造成“空壳城”》文中提出
徐松竹[9](2005)在《“四轮”推动浏阳市村镇建设》文中研究说明从“70年代造房、80年代造厂”到“90年代造城”,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如何走出“一条马路两排房,有场无市空壳城”误区,实现建一座城镇,兴一种产业,富一方百姓?浏阳市首创“四轮兴城”,坚持规划、政策、基础、产业“四个轮子”齐转,成功破解了这道难题。
胡际权[10](2005)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专题论述了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支撑、土地利用、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环境协调和农民市民化转化等六个重大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道路,以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论文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发展观念,合理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发展思路,网络化的城镇体系,适宜的推进方式和策略,多元推进主体等,共同构成科学的城镇化理念。按新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中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立集约型经济与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城镇功能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镇规模协调、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协调、城镇产业协调、城镇环境协调、城镇社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引导、协调和支持的职责,而企业和个人是城镇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主体。
二、“造城”造成“空壳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城”造成“空壳城”(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梳理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
1.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研究综述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框架 |
第2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概况 |
2.1 传统市镇的背景分析 |
2.1.1 历史沿革 |
2.1.2 社会职能的演变 |
2.1.3 产业结构的调整 |
2.2 传统市镇的空间格局 |
2.2.1 传统市镇组成要素变迁 |
2.2.2 传统市镇的山水格局 |
2.3 传统市镇的空间构建 |
2.3.1 传统市镇空间结构 |
2.3.2 传统市镇空间形态 |
2.4 传统市镇分类 |
2.4.1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以靖港镇为例 |
2.4.2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以镇头镇为例 |
2.4.3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以榔梨为例 |
第3章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 |
3.1 靖港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
3.1.1 村镇结构扩散模式的演变 |
3.2 靖港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
3.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
3.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
3.2.3 节点空间变迁 |
3.3 靖港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
3.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
3.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
3.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
3.3.4 工业空间形态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 |
4.1 镇头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
4.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
4.2 镇头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
4.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
4.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
4.2.3 节点空间变迁 |
4.3 镇头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
4.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 |
5.1 榔梨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
5.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
5.2 榔梨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
5.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
5.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
5.2.3 节点空间变迁 |
5.3 榔梨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
5.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
5.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
5.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态势及相关建议 |
6.1 传统市镇空间变迁总体态势 |
6.1.1 宏观镇域结构的变化 |
6.1.2 中观空间结构的变化 |
6.1.3 微观空间形态的变化 |
6.2 通过探究空间变迁分析其问题 |
6.2.1 行政力量的主导性 |
6.2.2 传统市镇面貌的同质化 |
6.2.3 居民“社会生活”的单一化 |
6.3 传统市镇空间营建的建议 |
6.3.1 共同参与下的小城镇建设 |
6.3.2 历史风貌的传承 |
6.3.3 空间意向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历史地图整理 |
附录B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资料整理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概况 |
附录D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概况 |
致谢 |
(2)基于土地发展权博弈的农村留用地制度探析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已有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梳理 |
1.4.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留用地制度发展历程及其本质解释 |
2.1. 留用地制度的缘起及其概念 |
2.2. 留用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各地实施模式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各地实施模式比较 |
2.3. 制度认识:制度转型时期城乡矛盾化解的地方模糊尝试 |
2.3.1. 制度转型时期的城乡矛盾及留用地产生的根源 |
2.3.2. 渐进式改革下留用地制度的模糊尝试 |
2.3.3. 留用地制度在转型时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
2.4. 本质解释:城市和农村土地发展权的互相让渡与共享 |
2.4.1. 土地发展权的概念 |
2.4.2. 土地的发展空间特质及其留用地背后的土地发展权认识 |
2.4.3. 土地发展权的不对等 |
2.4.4. 土地发展权的让渡与共享 |
第三章 案例引入——广州市南沙区留用地划定的案例研究 |
3.1. 南沙区简介 |
3.2. 南沙区留用地划定和开发基本情况 |
3.3. 村留用地的开发模式 |
3.3.1. 直接出租土地的模式 |
3.3.2. 自建物业出租的模式 |
3.3.3. 自主经营模式 |
3.3.4. 合作开发模式 |
3.3.5. 新型开发模式:“货币加物业”兑现村留用地开发 |
3.4. 南沙留用地划定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留用地落实困难:历史欠账与用地供需矛盾的双重问题 |
3.4.2. 用地布局碎片化:以村为单位的就近安置直接导致留用地分布零散 |
3.4.3. 土地低效利用:招商引资困难和粗放式开发并存 |
3.4.4. 资产升值困难:以村集体为主的基层管理滞后导致收益可持续性差 |
第四章 留用地制度背后的土地发展权博弈——结合广州和南沙案例的分析 |
4.1. 博弈主体 |
4.1.1. 地方政府 |
4.1.2. 村集体 |
4.2. 博弈状态 |
4.2.1. 激进博弈:突破制度约束,直接争夺土地租金 |
4.2.2. 动态平衡:在认同政策利好和约束下对土地发展权本身进行博弈 |
4.2.3. 博弈转变:双赢诉求下寻求政策约束范围内的突破和创新 |
4.3. 博弈内容 |
4.3.1. 留用地的权属性质 |
4.3.2. 留用地的用地性质 |
4.3.3. 留用地的比例 |
4.3.4. 留用地的区位 |
4.3.5. 留用地的开发强度 |
4.4. 博弈困境 |
4.4.1. 土地困境:土地置换的不可持续性 |
4.4.2. 权属困境:国有和集体权属二元对立的隐患 |
4.4.3. 政策困境:原始政策上的不断强化最终导致操作僵化 |
4.4.4. 市场困境:市场机制引入不足与扰乱土地市场的潜在风险 |
4.4.5. 管理困境:存在利益寻租空间和土地违法现象 |
4.5. 博弈目标和诉求的转变 |
第五章 制度转换方向:从留用地制度走向留用物业制度 |
5.1. 已有制度改进意见与实践创新的不足和局限 |
5.1.1. 学界对留用地制度的改进意见的局限性 |
5.1.2. 制度内的创新和局限:以南沙“货币加物业”兑换留用地为例 |
5.1.3. 制度转型的探索和难点:佛山市停止实施留用地政策 |
5.2. 制度演变方向:放弃留用地制度,走向留用物业制度 |
5.2.1. 留用物业制度构想 |
5.2.2. 制度评价 |
5.2.3. 制度的生长土壤:存量规划时代中的城中村征地补偿应对 |
5.2.4. 制度的难点认识与推行时机 |
5.3. 操作创新可能:土地出让“竞配建”物业方式兑现留用物业 |
5.3.1. 广州市实行的土地出让“竞配建”方式 |
5.3.2. “竞配建”兑现留用物业的思路构想 |
5.3.3. 操作的适用性与推广的可能 |
5.4. 相关制度保障:完善留用物业制度的若干建议 |
5.4.1. 历史遗留问题优先纳入物业兑现补偿,实现留用制度的顺利接轨 |
5.4.2. 制定政策刚性原则和弹性空间,充分调动市场机制 |
5.4.3. 建立留用物业管理机制,以台账方式明确村集体的资产分布和收益 |
5.4.4. 建立收益分配约束机制,保障留用物业补偿的公平分配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留用地制度的发端及其本质解释 |
6.1.2. 留用地制度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 |
6.1.3. 留用制度的提出、对策及建议(可能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论文集、研究报告 |
二、学位论文 |
三、学术期刊 |
四、电子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广州市留用地制度的主要政策文件内容梳理 |
附件二: 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文件目录及来源整理 |
附件三: 2018年2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及其专项解读 |
致谢 |
(3)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
(一) 城镇化 |
(二) 新型城镇化 |
(三) 治理与政府治理 |
(四) 政府治理与城镇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二) 城镇化发展模式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三) 城镇化动力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四) 城镇化发展思路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五)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治理的实证研究 |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背景与条件 |
一、区位条件与“黄河金岸” |
(一) 地理区位优势 |
(二) 经济与产业区位优势 |
(三) 生态与旅游区位优势 |
(四) 文化与人文区位优势 |
二、区域困境与发展难题 |
(一)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低且非均衡 |
(二)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
(三) 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四)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滞后 |
(五) 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三、发展机遇与宏观背景 |
(一)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国际机遇 |
(二)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 |
(三) 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机遇 |
第二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战略与政府统筹 |
一、“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的战略选择 |
(一) 战略规划的提出及内涵 |
(二) 构建战略规划思路 |
(三) 确立规划的重点与着力点 |
二、政府统筹与空间布局 |
(一) 空间布局的制约因素 |
(二) 合理规划空间结构 |
(三) 优化空间格局 |
(四) 科学统筹城乡布局 |
三、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 |
四、政府统筹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起步中的政府角色 |
一、发展新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一) 政府的规划角色 |
(二) 政府的统筹角色 |
(三) 政府的扶持角色 |
二、非均衡城镇化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冲突 |
三、区域统筹与政府角色转变 |
四、城镇化初始阶段中的政府角色 |
第四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
一、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与农民 |
(一) 土地开发利用的困境 |
(二) 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制度与政策 |
(三) 政府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永宁模式” |
二、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
(一)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与市场 |
(二) 产业集聚中的政府与市场 |
(三) 产业发展中的县域案例 |
三、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社会功能 |
(一) 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 |
(二) 政府引导社会公共服务建设 |
(三) 政府引导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社会治理中的政府与群众参与 |
(一) 宁夏沿黄经济区社会治理困境 |
(二) 社会治理中的农民参与 |
(三) 社会治理中的政府功能 |
第五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效能 |
一、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 |
(一) 政府功能定位 |
(二) 政府功能转变的案例分析 |
二、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绩效 |
(一) 城镇化中政府治理的成效 |
(二) 政府治理中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
(三) 政府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三、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治理绩效的提升 |
(一) 推进土地产权改革,完善配套政策 |
(二) 保障服务均等化,赋予农民发展能力 |
(三) 提升农民再组织化水平 |
(四) 完善社会保障,以有效覆盖实现生活市民化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一、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 |
二、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有一定的限度 |
三、城镇化的有效实现需要内外动力的有机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绿道“基因”移植的城乡空间有机脉络重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城乡空间分异 |
1.1.2 城乡规划探索 |
1.2 初始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思维与视角的切换 |
1.3.1 绿道步入全球化阶段 |
1.3.2 国内绿道研究与实践热潮 |
1.3.3 绿道在我国应用的进一步思考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5.1 技术路径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城乡空间重构 |
2.1 重构的逻辑起点 |
2.1.1 统筹城乡概况 |
2.1.2 统筹城乡的内涵分析 |
2.1.3 统筹城乡的发展要求 |
2.2 城乡空间的演变机制 |
2.2.1 城乡关系变迁的哲学分析 |
2.2.2 城乡关系变迁的空间解读 |
2.3 空间重构的思路解析 |
2.3.1 空间重构的构思起点 |
2.3.2 城乡一体化结构设想 |
2.3.3 城乡一体化结构论证 |
2.3.4 城乡空间引导介质的提出 |
2.4 空间重构的演进分配 |
2.4.1 发展初期——倾向阶段 |
2.4.2 发展中期——渗透阶段 |
2.4.3 发展后期——融合阶段 |
2.4.4 现有工作总结和基本任务 |
3 绿道“基因”提取与移植 |
3.1 绿道的源起与概念 |
3.1.1 绿道的源起 |
3.1.2 绿道的概念 |
3.2 绿道的发展进程 |
3.2.1 功能的类型整理 |
3.2.2 功能的演进归类 |
3.2.3 绿道的进程划分 |
3.2.4 绿道发展过程总结 |
3.3 绿道发展的本质 |
3.3.1 绿道“基因”的提取 |
3.3.2 绿道“基因”的内涵分析 |
3.4 绿道“基因”的移植 |
3.4.1 移植的源起 |
3.4.2 移植的可行性判析 |
3.4.3 移植的思路与结论 |
4 城乡空间重构的有机脉络模型 |
4.1 新的介质空间——有机脉络 |
4.1.1 有机脉络的定义 |
4.1.2 有机脉络的功能构成 |
4.1.3 有机脉络的空间特征 |
4.1.4 有机脉络的作用机制 |
4.2 模型概况 |
4.2.1 模型的提出 |
4.2.2 理论基础 |
4.2.3 概念界定 |
4.3 模型的理论原型 |
4.3.1 理论结构 |
4.3.2 构成要素 |
4.4 模型的空间机制 |
4.4.1 有机脉络体系的空间属性 |
4.4.2 有机脉络体系的作用机制 |
4.4.3 有机脉络体系空间选型 |
4.4.4 有机脉络体系与绿道网络体系的辨析 |
4.4.5 有机脉络空间系统与现有城镇体系空间系统的对比 |
4.5 模型的应用方式 |
4.5.1 植入现有规划体系,引导城乡空间发展 |
4.5.2 以有机脉络模型为依据,编制城乡空间重构发展规划 |
5 模型的应用——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
5.1 应用说明与任务分析 |
5.2 发展概况 |
5.3 城乡空间资源现状 |
5.3.1 自然资源 |
5.3.2 社会经济资源 |
5.3.3 文化旅游资源 |
5.3.4 现状空间优势资源整理 |
5.4 城乡空间发展概况 |
5.4.1 统筹城乡发展历程 |
5.4.2 统筹城乡成果总结 |
5.4.3 现状城乡空间格局 |
5.4.4 现状城乡空间结构的问题 |
5.5 有机脉络空间系统的构建 |
5.5.1 有机脉络模型应用的步骤 |
5.5.2 对大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预测 |
5.5.3 有机脉络体系引导城乡空间重构 |
5.5.4 有机脉络体系引导农村居民点重构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永川区市域山体资源属性整理表 |
2. 永川区市域河流资源属性整理表 |
3. 永川区市域空间优势资源明细表 |
4. 行政村撤并一览表 |
5. 中心村、行政村规划一览表 |
6. 行政村发展规划一览表 |
7.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6)谨防急功近利的城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
二、城镇化实践的扭曲 |
三、城镇化道路的纠偏 |
四、结语 |
(7)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 ——对中部地区五镇变迁的调查与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研究缘起——社会视角的空间重构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1.1.2 城乡差距——二元分割问题的历史解读 |
1.1.3 中部崛起——区域统筹发展的现实选择 |
1.1.4 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双向视角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一篇 背景 |
第1章 概念界定 |
1.1 村镇聚落相关概念 |
1.1.1 聚落 |
1.1.2 小城镇 |
1.1.3 乡村 |
1.2 空间重构相关概念 |
1.2.1 空间重构 |
1.2.2 空间结构 |
1.2.3 空间形态 |
1.3 社会转型相关概念 |
1.3.1 社会转型 |
1.3.2 社会变迁 |
1.4 小结 |
第2章 社会变迁背景下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的空间—历史谱系 |
2.1 背景说明 |
2.1.1 时间范围的界定 |
2.1.2 历史标点的定位 |
2.2 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的历史分析 |
2.2.1 封建社会中期至晚期(唐代~清1840 年鸦片战争) |
2.2.2 晚清至民国(1840 年鸦片战争至1949 年) |
2.2.3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1949 年~1978 年) |
2.2.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978 年至今) |
2.2.5 乡镇企业发展兴衰的影响(1984 年至今) |
2.3 小结 |
第3章 前我国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宏观图景 |
3.1 村镇聚落社会转型的背景 |
3.1.1 产业结构调整:单一农业经济——三产并举 |
3.1.2 社会形态演变:传统小农社会——现代社会 |
3.1.3 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
3.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 |
3.1.5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尖锐 |
3.2 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的多元化表象 |
3.2.1 乡村住区 |
3.2.2 集镇住区 |
3.2.3 乡村都市混合区 |
3.2.4 新集体农庄 |
3.2.5 旅游服务+农业社区 |
3.3 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空间重构当前面临的问题 |
3.3.1 我国村镇建设相关主体的“唯空间论”认识观 |
3.3.2 城乡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拉美化”的隐患 |
3.3.3 中部地区农村主要矛盾由“税费”向“空间”问题的转移 |
3.3.4 自上而下的空间重构安排与基层实际问题的冲突 |
3.3.5 空间营建策略对地区差异性的忽视 |
3.4 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及研究 |
4.1 建筑规划与地理学科相关研究 |
4.1.1 乡村城镇化研究 |
4.1.2 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研究 |
4.1.3 乡村空间形态与景观风貌研究 |
4.1.4 区域视角下的村镇聚落空间结构研究 |
4.2 社会学科相关研究 |
4.2.1 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
4.2.2 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 |
4.3 小结 |
第二篇 剖析——五个案例村镇的田野调查研究 |
第5章 瑶里镇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5.1 空间——社会互动中的“蓄势”现象 |
5.2 社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整体影响 |
5.2.1 产业结构特点:农业向旅游业转型 |
5.2.2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改变 |
5.3 社会转型背景下瑶里镇的空间重构过程 |
5.3.1 “微观”层面主导作用下的空间重构 |
5.3.2 宏观镇域结构层面 |
5.3.2.1 聚落之间关系:孤立发展——协作与竞争 |
5.3.2.2 村镇聚落空间扩散模式演变 |
5.3.3 中观镇区结构层面 |
5.3.3.1 新区与旧区空间关系 |
5.3.3.2 公共服务空间结构演变 |
5.3.4 微观空间形态层面 |
5.3.4.1 空间容量的变革 |
5.3.4.2 环境意向的变迁 |
5.3.4.3 聚居模式的变迁 |
5.4 小结 |
第6章 鹅湖镇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6.1 空间——社会互动中的“整合”态势 |
6.2 社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整体影响 |
6.2.1 产业结构特点:农业向商贸业转型 |
6.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 |
6.2.3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6.3 社会转型背景下鹅湖镇的空间重构过程 |
6.3.1 “中观”层面主导作用下的空间重构 |
6.3.2 宏观镇域结构层面 |
6.3.2.1 小城镇首位度变化 |
6.3.2.2 鹅湖镇辐射区域变动 |
6.3.3 中观镇区结构层面 |
6.3.3.1 旧区向新区的空间跃迁 |
6.3.3.2 商贸用地空间拓展方式 |
6.3.3.3 核心与边缘的互动 |
6.3.4 微观空间形态层面 |
6.3.4.1 马路经济的反思 |
6.4 小结 |
第7章 洪源镇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7.1 空间——社会互动中的“失衡”隐患 |
7.2 社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整体影响 |
7.2.1 产业结构特点:农业向工业转型 |
7.2.2 土地资源稀缺与农民失地 |
7.3 社会转型背景下洪源镇的空间重构过程 |
7.3.1 “宏观”层面主导作用下的空间重构 |
7.3.2 宏观镇域结构层面 |
7.3.2.1 城镇化的总体态势 |
7.3.2.2 村镇体系的演化 |
7.3.2.3 “网络内外”视角下的村镇聚落 |
7.3.3 中观镇区结构层面 |
7.3.3.1 公共服务空间结构演变 |
7.3.3.2 产业土地利用格局演变 |
7.3.4 微观空间形态层面 |
7.3.4.1 圈地现象的泛滥 |
7.4 小结 |
第8章 黄麓镇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8.1 空间——社会互动中的“共生”关系 |
8.2 社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整体影响 |
8.2.1 产业结构特点:地方乡镇企业的“一支独秀” |
8.2.2 现行管理体制下空间重构的随机性 |
8.3 社会转型背景下黄麓镇的空间重构过程 |
8.3.1 “中观”层面主导作用下的空间重构 |
8.3.2 宏观镇域结构层面 |
8.3.2.1 巢西城镇带的组群发展模式 |
8.3.3 中观镇区结构层面 |
8.3.3.1 镇区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 |
8.3.3.2 企业办社会背景下的空间割裂 |
8.3.3.3 新旧商业街的发展更替 |
8.3.4 微观空间形态层面 |
8.3.4.1 新农村建设“鱼或渔”的路径选择 |
8.3.4.2 乡镇企业对集镇空间营建的推动 |
8.4 小结 |
第9章 铜闸镇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9.1 空间——社会互动中的“变革”局势 |
9.2 社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整体影响 |
9.2.1 产业结构特点:农业向综合工贸转型 |
9.2.2 行政区划与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变 |
9.3 社会转型背景下铜闸镇的空间重构过程 |
9.3.1 “宏观”层面主导作用下的空间重构 |
9.3.2 宏观镇域结构层面 |
9.3.2.1 镇区异地新建——“革命式”的空间重构 |
9.3.2.2 支离破碎的空间布局 |
9.3.2.3 迷惘的产业定位 |
9.3.3 中观镇区结构层面 |
9.3.3.1 造镇运动+马路经济的实效反馈 |
9.3.4 微观空间形态层面 |
9.3.4.1 历史“碎片”的未来 |
9.3.4.2 村集体对空间约束力的下降 |
9.4 小结 |
第三篇 凝炼 |
第10章 村镇聚落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的案例研究总结 |
10.1 社会转型背景下空间重构的总体态势:同质同构——异质异构 |
10.1.1 空间构成要素的变化 |
10.1.2 空间结构关系的变化 |
10.1.3 空间尺度与风貌的变化 |
10.1.4 聚落内外关系的变化 |
10.2 空间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载体 |
10.3 社会转型、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重构三者关系探讨 |
10.4 社会转型背景下村镇聚落多元化的空间重构方式 |
10.4.1 行政主导下的“造镇运动” |
10.4.1.1 新镇开发 |
10.4.1.2 撤并乡镇 |
10.4.1.3 迁村并点 |
10.4.1.4 移民建镇 |
10.4.2 市场调节下的自适应更新 |
10.5 小结 |
第11章 村镇聚落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互动机制 |
11.1 互动机制的分类剖析 |
11.1.1 行政范畴 |
11.1.1.1 行政干预与市场调控的并存 |
11.1.1.2 城乡户籍制度的空间阻隔 |
11.1.1.3 地方政府、村民组织、村民的权利博弈 |
11.1.2 市场范畴 |
11.1.2.1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 |
11.1.2.2 乡镇政府“法团化”过程中的利益驱动 |
11.1.2.3 “草根经济”的本土性与企业集聚推动城镇化的矛盾 |
11.1.3 社会范畴 |
11.1.3.1 空间重构集体意识——“亢奋”与“彷徨” |
11.1.3.2 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碰撞 |
11.1.3.3 空间“个体消费”与“集体消费” |
11.2 通过分析“参数化”互动机制对五镇提出发展建议 |
11.2.1 参数的多样混合作用导致的差异性变迁路径 |
11.2.2 互动机制对各村镇聚落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
11.2.3 在各类变迁过程中对相应机制加以抑制或倡导 |
11.3 小结 |
第12章 从社会视角探讨对空间重构的评价 |
12.1 新型价值观的确立 |
12.1.1 “唯空间论”发展观的反思 |
12.1.2 在建设项目中对空间重构的社会意义进行评估 |
12.2 社会转型背景下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的阶段划分 |
12.2.1 静态稳定阶段 |
12.2.2 不平衡阶段 |
12.2.3 动态均衡阶段 |
12.2.4 晚期相对稳定阶段 |
12.3 村镇聚落社会——空间关联效应评价 |
12.3.1 正向关联 |
12.3.2 负向关联 |
12.4 小结 |
第13章 基于社会——空间互动的空间营建策略 |
13.1 社会——空间互动背景下的空间营建关键步骤 |
13.1.1 通过探究社会——空间互动机制分析空间症结 |
13.1.2 促进村镇聚落正向关联的空间策略 |
13.1.3 消解村镇聚落负向关联的空间策略 |
13.2 社会转型背景下小城镇空间营建的分类指导 |
13.2.1 以地理环境与发展区位为分类依据 |
13.2.2 以产业类型为分类依据 |
13.3 中部地区村镇聚落发展的政策建议 |
13.3.1 中部地区村镇聚落空间意向的多元化 |
13.3.2 谨防陷入追求城镇化率的数字“陷阱” |
13.3.3 中部地区乡村不能复制东部的发展模式 |
13.3.4 应尊重特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和习俗 |
13.3.5 兼顾乡村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的特殊性 |
13.3.6 新农村建设的社区重建 |
13.4 小结 |
第14章 结语 |
14.1 差异性变迁路径和多元化发展目标的提出 |
14.2 政府—市场—社会视野下的乡村空间重构 |
14.3 未来村镇聚落空间重构过程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案例小城镇统计调查资料 |
附录 B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造城”造成“空壳城”(论文提纲范文)
“空壳城”的百态 |
“空壳城”的恶果 |
城市化道路的三点提示 |
(9)“四轮”推动浏阳市村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四轮兴城”的基本操作模式 |
“四轮兴城”有待完善的问题 |
加快“四轮兴城”的对策 |
(10)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总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1.1.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1.1.3 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 |
1.4.2 集镇 |
1.4.3 城镇和城镇辖区 |
1.4.4 城镇化和城市化 |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论文总体框架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镇化的理论借鉴 |
2.1 发展理论 |
2.1.1 发展的理念 |
2.1.2 发展的目标 |
2.1.3 发展的目的 |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应用 |
2.3 空间结构理论 |
2.3.1 空间结构的演变 |
2.3.2 空间开发理论 |
2.4 城镇区位与布局理论 |
2.4.1 城镇区位理论 |
2.4.2 城镇布局理论 |
2.5 城镇系统理论 |
2.5.1 城镇的层级结构 |
2.5.2 城镇群的空间组织 |
2.5.3 各级城镇的功能 |
2.5.4 城镇间的关联和功能的互补 |
2.6 创新理论 |
2.6.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6.2 创新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
2.7 社会保障理论 |
2.7.1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发展 |
2.7.2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稳定 |
2.7.3 社会保障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
第3章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3.1 城镇化的定义 |
3.1.1 社会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2 经济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3 地理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4 政府部门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5 本文对城镇化的定义 |
3.2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
3.2.1 区位优势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技术进步 |
3.2.4 传统文化 |
3.2.5 制度与政策 |
3.3 城镇体系 |
3.3.1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
3.3.2 城镇功能类型结构 |
3.3.3 城镇地域空间结构 |
3.4 城镇化发展轨迹 |
3.4.1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
3.4.2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
3.4.3 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
3.5 城镇化的推进 |
3.5.1 城镇化推进方式 |
3.5.2 城镇化的推进动力 |
3.5.3 城镇推进机制 |
第4章 世界城镇化的规律分析 |
4.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
4.1.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镇化历程 |
4.1.2 工业革命与二战之间的城镇化历程 |
4.1.3 二战后的城镇化进程 |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及其启示 |
4.2.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
4.2.2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启示 |
4.3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3.1 典型国家的城镇化 |
4.3.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启示 |
4.4 国外城镇化的趋势 |
4.4.1 城镇体系的多极化 |
4.4.2 城市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
4.4.3 组团式城市发展活力增强 |
4.4.4 世界城镇网的形成 |
4.4.5 生态型城市的兴起 |
第5章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反思 |
5.1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
5.1.1 我国城市发展历程 |
5.1.2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状况 |
5.1.3 我国城镇经营的现状 |
5.1.4 我国城镇劳动与社会保障现状 |
5.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2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5.2.3 城镇化水平区际差异大 |
5.2.4 城镇化发展质量亟待提高 |
5.3 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5.3.1 发展观的偏差 |
5.3.2 体制制约因素 |
5.3.3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
5.3.4 人口制约因素 |
5.4 我国城镇化滞后的不利影响 |
5.4.1 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2 城镇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 |
5.4.3 城镇化滞后强化经济社会的二元化 |
5.4.4 城镇化滞后制约市场化进程 |
5.4.5 城镇化滞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第6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
6.1.1 全球化 |
6.1.2 市场化 |
6.1.3 信息化 |
6.1.4 生态化 |
6.2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原则 |
6.2.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 |
6.2.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3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6.3.1 城镇规模协调 |
6.3.2 城镇布局协调 |
6.3.3 城镇功能协调 |
6.3.4 城镇产业协调 |
6.3.5 城镇环境协调 |
6.3.6 城镇社会协调 |
6.3.7 区域发展协调 |
6.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6.4.1 市场利益驱动机制 |
6.4.2 政府规划引导机制 |
6.4.3 政策促进机制 |
6.4.4 制度保障机制 |
6.5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主体 |
6.5.1 企业 |
6.5.2 民众 |
6.5.3 中央政府 |
6.5.4 地方政府 |
第7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 |
7.1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 |
7.1.1 经济集约化发展指标 |
7.1.2 社会和谐发展指标 |
7.1.3 政治文明发展指标 |
7.1.4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 |
7.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1 总人口数量增长预测 |
7.2.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3 地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4 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7.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7.3.1 城镇体系网络化重构战略 |
7.3.2 交通网络带动战略 |
7.3.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战略 |
7.3.4 生态城市战略 |
7.3.5 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
7.3.6 城镇化制度创新战略 |
第8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与策略 |
8.1 城镇扩张方式 |
8.1.1 依托全国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 |
8.1.2 依托区域性城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
8.1.3 依托重要小城市建设中等城市 |
8.1.4 依托县城建设小城市 |
8.1.5 依托重要集镇发展中心镇 |
8.1.6 依托产业发展建设新城镇 |
8.2 东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集群发展 |
8.2.1 城市集群策略选择依据 |
8.2.2 城市集群策略实施——以长江三角洲城市集群为例 |
8.3 中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链建设 |
8.3.1 城市链策略选择依据 |
8.3.2 城市链策略实施——以长株潭城市链为例 |
8.4 西部城镇化策略——中心城市带动 |
8.4.1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选择依据 |
8.4.2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实施——以重庆为例 |
第9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
9.1 城镇规划 |
9.1.1 城镇规划的理念 |
9.1.2 我国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3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
9.1.4 城镇体系规划 |
9.1.5 单个城镇规划 |
9.2 城镇建设 |
9.2.1 我国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2.2 特色城镇建设 |
9.2.3 城镇的文化特色 |
9.3 城镇管理 |
9.3.1 城镇管理的内容及主体 |
9.3.2 城镇管理的核心——社区管理 |
9.4 经营城镇 |
9.4.1 经营城镇的内涵 |
9.4.2 经营城镇是城镇化的催化剂 |
9.4.3 经营城市模式比较 |
第10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10.1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
10.1.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
10.1.2 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
10.1.3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10.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 |
10.2.1 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10.2.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 |
10.3 新型工业与城镇化 |
10.3.1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10.3.2 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
10.4 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 |
10.4.1 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 |
10.4.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10.5 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
10.5.1 城镇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10.5.2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
10.5.3 不同类型城镇的产业选择 |
第11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1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起源 |
11.1.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探讨 |
11.1.3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
11.2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11.2.1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2.2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的原因 |
11.3 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3.1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
11.3.2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
11.4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11.4.1 评价内容 |
11.4.2 评价方法 |
11.4.3 评价指标 |
第12章 新型城镇化与和谐社会创建 |
12.1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2.1.1 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 |
12.1.2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
12.1.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
12.1.4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对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政治文明 |
12.2.1 城镇化需要民主政治建设 |
12.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 |
12.2.3 城镇进程中的法制建设 |
12.3 新型城镇化与精神文明 |
12.3.1 精神文明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
12.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对策措施 |
12.4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稳定 |
12.4.1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表现 |
12.4.2 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剖析 |
12.4.3 推动城镇化社会稳定的对策 |
第13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1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13.1.2 我国城镇发展的迫切需要 |
13.1.3 生态城市的呼唤 |
13.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13.2.1 加强污水的处理 |
13.2.2 空气污染治理 |
13.2.3 发展循环经济 |
第14章 农民市民化转变的素质提升 |
14.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2 农民市民化的意义 |
14.2 农民与市民的差别分析 |
14.2.1 思想观念的差别 |
14.2.2 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别 |
14.3 农民市民化的第一阶段——经济上的非农化 |
14.3.1 进城农民就业的特殊性 |
14.3.2 促进农民就业的措施 |
14.3.3 改善进城农民居住条件 |
14.4 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市民社会的构建 |
14.4.1 加大教育投入 |
14.4.2 引导进城农民进行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 |
第1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5.1 基本结论 |
15.1.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热 |
15.1.2 城镇化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准则 |
15.1.3 选择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
15.1.4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 |
15.1.5 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城镇层级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
15.1.6 因地制宜选择具体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策略 |
15.1.7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城镇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
15.1.8 政府主要职能在于构建城镇化制度平台 |
15.2 政策建议 |
15.2.1 就业政策建议 |
15.2.2 户籍制度创新 |
15.2.3 土地制度创新 |
15.2.4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5.2.5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四、“造城”造成“空壳城”(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D]. 严梦露. 湖南大学, 2019(07)
- [2]基于土地发展权博弈的农村留用地制度探析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D]. 吴框框. 厦门大学, 2018(07)
- [3]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D]. 马海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基于绿道“基因”移植的城乡空间有机脉络重构模型研究[D]. 杨斌. 重庆大学, 2013(02)
- [5]新型城镇化和流通创新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A]. 唐红涛,徐志耀,朱艳春. 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 2011
- [6]谨防急功近利的城镇化[J]. 倪荣远.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5)
- [7]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 ——对中部地区五镇变迁的调查与探析[D]. 郁枫. 清华大学, 2006(06)
- [8]“造城”造成“空壳城”[J]. 陈君佑.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 [9]“四轮”推动浏阳市村镇建设[J]. 徐松竹. 城乡建设, 2005(10)
- [10]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际权.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