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金世宗昭德皇后(论文文献综述)
彭赞超[1](2021)在《金代女真后族研究》文中认为在金代,女真后族(建国前称世婚家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金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代女真后族这一群体,对于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金代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同时,还注重运用计量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尽量多的采用正史资料以外的文人笔记和金石材料进行整合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讨论了本文的缘起、研究范围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同时还对前辈学者有关女真后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证了本文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正文共分为四章,分别从女真后族的产生形成与谱系梳理、女真后族的婚配、女真后族在中央和地方任官的情况以及女真后族的封爵与赠谥进行研究。第一章,金代女真后族的形成与谱系。女真后族作为特殊的政治群体是在完颜部统一生女真诸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与按出虎完颜部酋长家族通婚的生女真家族,随着完颜氏生女真酋邦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特殊的“世婚家族”。金朝建立后,世婚家族转变成为女真后族集团。为清晰了解女真后族的构成,运用文献资料和石刻资料首次制作出金朝女真后族的谱系。第二章,女真后族的婚配。女真后族婚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女真后族女性嫁与金帝为后妃,以及女真后族女性嫁与宗室为正室、侧室的研究;二是女真后族家族男子娶公主的研究。金朝建国前自昭祖到康宗五位完颜部大酋长与建国后九位帝王,除宣宗娶妻王皇后外,正室皆来自世戚家族;金朝的驸马都尉一般是从女真后族的男性成员中选娶。这体现了女真后族与金朝统治者婚姻关系的“恒定性”。女真后族与金朝统治者的婚姻关系中,多为从表婚,这种婚制使得结姻双方的关系亲上加亲,进一步的巩固了后族与皇族两大集团的政治联系。第三章,女真后族成员的仕宦。女真后族成员的入仕主要有军功、门荫、猛安谋克、承应人出职和姻亲授官五种途径。建国初期女真后族以军功入仕为主,金朝中期女真后族以任承应人入仕为主。女真后族成员的仕宦情况与金朝统治者对女真后族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金朝末年由于女真后族成员生活腐化,丧失了昔日的武功,逐渐被淘汰出高层官僚集团。第四章,金朝女真后族的封爵和赠谥。金朝统治者通过对女真后族成员封授女真世爵和汉爵,对已故女真后族成员赐配享、谥号、赙赠的方式,褒奖效忠朝廷,贡献卓着者,但是所授爵位封号不高,配享人数较少。说明女真统治者对女真后族实行既拉拢又防范的政策。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女真后族是金朝统治的重要基石之一。到金中后期,随着政权中原化程度的提高,世婚制度受到了来自渤海、契丹和汉人的冲击,最终导致世婚制的衰落。随着世婚制的瓦解,女真后族在金朝政坛中的地位也就随之下降,直至最终被淘汰出女真高层官僚集团。
陈铭浩[2](2020)在《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取得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清前期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段时期在清朝甚至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朝以及清前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清代尤其是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吸收继承了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历代思想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可以说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集历代民族关系思想之大成。清前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识,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他们以民族关系思想为指导,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汉、蒙、藏、回等民族的关系,而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乎清朝发展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清前期统治者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特点,满族形成初期满族文化的二元特质又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二元性特点。清前期统治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前期各类历史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梳理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包含绪论、总结及六章的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清太祖、清太宗、岳托、宁完我等人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这一时期的“恩威并用”、“诚信”、“参汉酌金”等思想成为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石。第二章是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本章探讨了多尔衮、史可法、范文程以及洪承畴的思想,其中多尔衮的“一统”思想为清朝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总结了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康熙帝的“大一统”、“中外一体”、“尚德不尚威”等思想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梳理了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为“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雍正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帝为例,他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六章比较了清前期统治者与前代着名帝王思想的异同,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理清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总结共包含五大部分,一是总结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以汉治汉”、“以汉攻汉”等不同于前代的思想体系;二是分析了清朝入关前与入关后民族关系思想的不同之处;三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是概括了清前期统治者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五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叶帅[3](2019)在《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真在11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崛起,建立政权国家并成功入主中原。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终享国祚120年,开创了与南宋隔淮而治的局面。终金一朝,女真人都在如何面对、处理和利用汉人、汉地、汉文化的问题上煞费苦心。其成败得失也成为了后世学者着重思考和仔细探究的议题。但相关史料有限且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完全基于史料的观察愈发难以打开局面。尤其是在金代考古成果颇丰的今天,将考古材料引入,进行充分的、多维的、客观的整合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试以考古学为主要研究视角,综合考察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对金代女真汉化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本文提出了以考古学为主要视角对金代女真汉化问题展开研究这一议题,对相关的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于金代考古的发现和前人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第二,本文全面收集了金代考古现有材料,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族属上的辨认。然后运用考古学的方法,以城址、建筑、女真墓葬、手工业和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宗教活动为主要类别,用类型学等考古学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期和分区的研究,并针对其中一些尚未辨明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索。第三,本文在充分掌握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以考古学为主要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形成动因和突出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其分为四期,详细阐述了演进过程中各阶段的发生、发展、演变、结果、表现、特征。并对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所反映出的重要问题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然后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对于金代女真汉化的驱动因素进行考察。最后,本文依据前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对金代女真汉化的模式进行概括,揭示并强调了金代女真汉化模式以及取得的成就对中国后世新的多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产生了导向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总之,金代女真汉化和金文化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的融合、中华文明圈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代也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张冰[4](2018)在《金代诸京留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代沿袭辽朝京制管理体系,在地方建立诸京体制。金代诸京所处地理位置均为金朝军事政治的要冲之地,故诸京留守的选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朝统治者对诸京的重视程度和掌控力度。本文通过对金代诸京留守这一官员群体进行系统研究,梳理金代各时期诸京建置情况和诸京留守的职掌,对金代诸京留守官员名录进行考补和更正,确定诸京留守人数及人次数,分析诸京留守的民族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对留守的前任职官进行分类统计,对留守的任期、考课及去向情况作出归纳探讨,进而揭示金代诸京留守在金朝史上的作用及地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部分,绪论中阐明了该文的选题意义,对诸京建置的变化及研究范围进行了简述和界定,并对与本文相关的学术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金代诸京建置和金代诸京留守职掌。首先,分三个时间段,即前期、中期、末期对金代诸京建置的变化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次对金代诸京留守的职掌进行论述,诸京留守具有军事防务、行政司法管理、参与经济、营建地方工程等方面的职掌,同时受皇帝的派遣,还具备奉旨出使、行使册封等临时性差遣。第二章,金代诸京留守考补。通过对《金史》等史料进行细致挖掘,结合学术界对金代诸京留守的研究成果,对被授予金代诸京留守的官员进行辨别考证,相对于前人的研究,增补一部分官员,同时排除一部分官员,对金代诸京留守名录进行重新的确定。第三章,金代诸京留守选任研究。金代诸京留守是金朝重要的职官群体,其民族、家庭出身、入仕途径、前任职官及品级、官员个人能力等都构成诸京留守的选任要素,本章对上述内容进行重点阐述,亦根据金朝不同时期发展的政治形势特点,进行诸京留守选任的分析说明。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可知女真族,特别是宗室贵族在出任该职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汉族、契丹、渤海、奚族等出任诸京留守人数之和亦难以与其匹敌。第四章,金代诸京留守的任期、考课及去向研究。根据《金史》、《金方镇年表》等史料,对各个京留守的任期进行考证,并通过整体平均数方法与分期平均数方法对诸京留守的任期进行计算和分析,推断出诸京留守的任期在2年左右;另通过发掘史料,对诸京留守的奖惩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论述诸京留守的去向主要包括调往他任、卒于任上、致仕等三种情况。第三部分,结语。根据各章节所述,通过图表对金代诸京留守官员人数,及人次分布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并对诸京留守在金代政治运作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中央对诸京留守的掌控等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王立[5](2018)在《《诸史夷语音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诸史夷语音义》是明代学者陈士元自撰的一部对“诸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词汇进行标音和释义的工具书。其本是为了方便当时的孩子们阅读史籍中的汉译民语内容而编写的,但到清代,由於当时朝廷大兴“夷政”,越来越多的民族问题开始被认识和研究。为了顺应这种学术趋势,该书也在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後,被重新翻刻成了新的“节选本”,并被更名为《诸史夷语解义》。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两部不同的书,但《解义》在内容上除了有所删减之外,完全“继承”了《音义》的内容而没有进行任何更改。因此,这两部书应该被视为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且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同胞们和汉族一起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历史文化同样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该书正是一部可以用来打开民族文化及历史大门钥匙的着作。该书虽然是对诸史中与“夷语”有关内容的摘抄辑录,而且在抄录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讹误,但其在文献学、文化史、社会史、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以及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诸多领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该书所具有的诸多研究价值使该书成为了开展相关研究所必须的一部重要的工具书,然而该书民语词汇进行的介绍和分析都太过简略,甚至还有不少讹误;同时,由於该书是私人着述,难免出现审校不精的情况,这些都对当今的研究者使用这部“宝贵的”工具书造成了障碍,这就使得对该书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校注研究颇有必要。而校注研究除了对其中的错误进行订正,也需要对其分析阐释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再研究,从而为学界提供一个可资参考使用的优质校本。
王姝[6](2016)在《20世纪以来金代妇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对涉及金代妇女发式、服饰、婚姻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近百年间,金代妇女相关方面研究硕果累累,主要体现在金代妇女社会地位、婚姻家庭、社会习俗、教育与作品成就、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但存在着学科化、理论化不强的特征,有待日后加强研究。
王聪聪[7](2014)在《周必大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表明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又字洪道,少自号省齐居士,中年曰青原野夫,晚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前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从政四十五年,历仕高孝光三朝,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卒諡文忠。着述宏富,有二十七种着作传世,共计二百卷。以一代儒宗自期,在南宋中叶的词臣中居於领袖地位在校勘、刻印书籍方面也颇有建树,被誉为一代图书名家。以宰相之尊主盟文坛,所交游者多当世贤逹。研究他,对於了解南宋中叶的社会风尚、政治环境,对於研究南宋诗人群体的交游唱和、文学创作的普遍生态,乃至版本文献学方面的发展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有代表性的全能型士大夫,所受之关注与其在南宋政坛和文坛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尤其缺乏一部资料说实、全景展现的年谱作为研究的基石。本论文以《周益国文忠公集》二百卷为主线,细致梳理其制诰韶令、奏识策问,经筵讲义、游记日记以及信劄、题跋、笔记等相关资料,参考《宋史》、《三朝北盟汇编》、《建炎以来系年要缘》等史书中所述时事,旁及其交游诸人的诗文、信劄,爬梳剔抉、按年编次,撰成初稿。以再现周氏生平经历、完整勾勒其读书、治学、从政、交游等活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年谱记录周氏生平,分为以下五卷。一:流从中动学。从靖康元年(1126)到绍兴二十年(1150),一岁至二十五岁。其中十三岁前随母亲读书,十三岁後随伯父宦游湘赣,主要接受家庭教育及师友熏陶。二:入仕。从绍兴二十一年(1151)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十六岁到三十七岁。其间,周必大登造士第,又举博学宏词科,出任馆辙,深为高宗、孝宗赏识。三:两度奉祠。从隆兴元年(1163)到乾道九年(1173),三十八岁到四十八岁。因反对潜邸旧人及外戚的任命,周氏两度奉祠,前後逹十一年之久。四:入相。从淳熙元年(1174)到淳熙十六年(1189),四十九岁到六十四岁。被孝宗召还後,周必大历仕馆职,同时担任六部长官,由参知政事、机密使而丞相,被选定为颇命大臣,参与孝宗禅位之事。五:淡出与归隐。从绍熙元年(1190)到嘉泰四年(1204),六十五岁到七十九岁。光宗即位不久,周必大即被罢相,出守潭州,五年后致仕。其後归隠乡里,饮酒赋诗,着述频出,校书不辍,直至七十九岁去世。年谱五卷之外,亚缀《谱前》、《谱後》,以述周氏家世渊源及身後状况。
贾淑荣[8](2012)在《金代武将群体研究》文中认为金代以武立国,武将作为金王朝政治的重要支柱和立国安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统管军队、维护国家秩序和国防安全等重要职责,在金朝的建立、发展及对外交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代武将群体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恰当地评价武将群体在金代政治、经济、军事中的作用;制定选拔、约束武将的政策措施;探讨武将整体实力的盛衰与金代国运的关系等,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历史上武将群体的了解,有利于全面地认识金代社会,而且有助于从全新的视角看待金朝的兴亡,梳理出金朝政治史的一条新线索。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予以阐述:绪论:介绍本论文选题意义及武将概念的界定,梳理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已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并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金代武将群体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历程。本章论述了金代武将群体由单一的女真族,逐渐演化为契丹、渤海、汉族等多民族的集合体。并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考证,整理出叛辽降金、叛宋降金武将近150名。在这个集合体中,女真武将一直是金代武将群体的主体,金代中期以后,武将群体在构成上出现了显着的变化,在重要的军事机构中,虽仍以女真武将为主,但已经出现契丹族、汉族、渤海族武将担任元帅左、右监军以及元帅左、右都监及枢密副使之职的现象,甚至到金后期都元帅及左、右副元帅等军事机构中较高级别的军事长官,也出现了由非女真族将领担任的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金代武将群体金初的能征善战、勇立军功、以军功选拔为主到中期武举选拔、女真武将渐趋汉化及金代后期的武将群体渐趋弱化的特点是相辅相成的。第二章:金代军事建制与武将的官阶和职能。本文对金代的军事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金代的军事建制中,无论是中央直属军还是地方治安军,金代对其统领的武将,主要通过官阶确定其主要的职责。金代在不同时期,武将的官阶都有变化。同时,在金朝军事管理机构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武将官阶和爵位制度。而其官阶与爵位又与其军功密不可分,不同官阶和爵位享受不同的俸禄和待遇,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武将的积极性,使其在建立和扞卫金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武将的官阶和职能,得出武将对外统兵作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对内镇压征讨各种反叛势力,维护了金朝的统治秩序;宿卫京师稳定了金朝的统治中心,保障了皇权的安全与稳定;戍边防守既巩固了金的边防又有效地防止外敌入侵;而外交职能,特别是武将作为使节出使,在军事外交中,也显示了金朝的震慑力。第三章:金代武将的选任与管理。本章对金代武将的选任途径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金代武将把军功作为入仕主要途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由于女真习俗是“贵壮贱老”,“壮者皆兵”,勇立军功已成为常态。其二,频繁的战争,客观上给武将凭借军功入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其三,军功入仕的武将不需寒窗苦读,较容易升迁,是金代武将比较容易选择的途径。其四,统治阶级尚武,使武将因军功入仕成为最佳首选。同时对金代武将的武举入仕、荫补入仕及换授入仕进行了分析,认为多数荫补的武官与军功入仕的武官相比,缺少必要的实战经验,通过贵族官僚的身份坐享这种荫补特权,其实质是为了保证和维系上层官僚集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世袭特权。本章还探讨了金代对武将的管理,认为无论是机构的设立还是具体的考核、奖惩、致仕等方面的制度,都体现了金朝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和有序性。金代对武将在制度上考核、惩黜等方面的管理,对武将过渡嚣张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从而使金朝武将的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后世的官吏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第四章:金代武将的军事战略战术。本章主要探讨了金代女真武将在对辽、宋作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以辽、宋将帅为主要目标,引导和控制其心理活动,使其判断失误,决策失措的军事谋略心理战;以及通过示形造势,使辽、宋将帅产生恐惧、疑虑和动摇而放弃与金作战的军事威慑心理战的运用,使金多次出奇制胜,打败强大的对手,出色完成了军事战略任务的军事心理战术,而金朝南下攻宋获胜,也得益于武将精湛的骑兵战术。同时,金代武将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战略战术,并加以创造,形成了独具女真特色的攻城战略战术,并多次打败了擅长防御战术的宋王朝,成为中国军事战略战术史上的奇观。第五章:金代女真武将的经济来源与社会生活。本章论述了武将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金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并分析了武将的经济来源,除了正常的俸禄、赏赐、及土地经营外,还包括对外征伐中的掠夺。尤其是非正规经济的来源,刺激了武将对外征伐的欲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亡辽灭宋。武将除征伐、镇戍等军事活动外,也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作为金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饮食、服饰、住居还是文化娱乐等活动,在具备女真族特征外,又有自己的武将特色,并得出武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使其在豪放中亦不失细腻,细腻中又独具豪放的特色。金代武将对中原文化的仰慕,特别是追求奢侈腐化的生活,使女真族的尚武精神逐渐丧失,世宗虽为此进行过“女真化”运动,但却没有唤回渐趋淡化的民族意识,勇武强悍的武将精神,逐渐被文弱儒雅的气质所代替,金代武将群体逐渐走向衰弱,金朝的昔日雄风已不复存在。第六章:金代武将与金朝国运的兴衰。本章论述了在冷兵器时代,武将的整体实力与政权强大的关系。认为金初,在大批有谋略、有胆识、能征善战武将的辅佐下,政权得以建立并迅速发展,其国运也随之兴盛。金朝中期,较为和谐的内外政策及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使武将渐趋汉化。同时贪图安逸享受的奢靡之风的盛行,使金代武将尚武精神趋于衰退。金朝末年,由于武将整体实力的下降,以武立国的金王朝,最终“亦以兵终”,其国运也走向了衰亡。从而得出,金代国运的兴盛取决于军事实力是否强大,而军事实力的强大又与武将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金代武将从逐渐强大到渐趋衰亡,恰恰是金代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金代武将的颓变,亦是金代国运衰亡的动因之一。结语:在前面几章对武将群体具体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阐述金代武将群体的基本面貌,金代武将群体的演进态势,金朝武将群体与国运兴衰关系等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并阐述金代武将不同时期在构成、特点、选任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同特色以及金代武将的兴衰与金朝国运兴亡密切相关。
马晓林[9](2012)在《元代国家祭祀研究》文中认为元代国家祭祀是学界长期未予足够重视的重要课题。国家祭祀,是中国古代五礼制度之首,是古代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在蒙——汉二元文化、游牧——农耕二元文化的剧烈碰撞与交融之下,元代国家祭祀呈现出显着的时代特色。元代国家祭祀不仅在具体仪式、祭品等细节上,更在国家祭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都体现出以蒙、汉二元为中心,兼容多元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此为视角,努力展现元代国家祭祀的框架体系,从章节内容上展开史实考证与专题探索。天,在蒙古人、汉人而言都是最高的崇拜对象。在汉文化传统中,祭天为郊祀。许多汉文文献将元宪宗二年(1252)祭天作为有元一代礼乐之肇始,然而这段史实有不明晰之处。本文通过考证日月山地望,分析蒙哥、忽必烈的行迹,阐明日月山神主的下落,最终认为1252年祭天是蒙哥汗主持、藩王忽必烈参与的一次蒙古式祭天,而汉式的郊祀礼仪仅在其过程中有尝试性的应用。正式的郊祀是在忽必烈即位之后才出现的,到成宗朝后期才较为完备。本文论述了郊祀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出整个元朝的郊祀之举,探讨了郊祀的核心——主神位问题,最后总结了元朝郊祀的特征。蒙古式祭天,以洒马湩仪式为主要特色。本文从《蒙古秘史》出发,勾稽中西史料,对整个蒙元时代的蒙古式祭天做了全面整理,总结出其祭祀仪式、日期、地点的规律与特点。并指出六月祭天的特殊性,阐述其产生原因,指出其受到汉地礼仪文化的影响。祖先,也是蒙、汉民族共通的重要祭祀对象。汉式祭祖最主要的形式是太庙,本文以蒙汉文化碰撞与交融、太庙室次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这两个视角,对元代太庙室次的变迁做了全面梳理和考证。对前人未注意的世祖朝后期太庙、成宗朝太庙提出了解决方案或考证出了结果。首次阐明了武宗对太庙室次改制的动因,论证了在泰定帝重整昭穆之后元代太庙制度对中国礼制史产生的鲜为人知的影响。蒙古祭祀祖先的主要形式是烧饭,而火室制度与烧饭密切相关。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对火室(qo i)的蒙古语词义、火室制度之源——成吉思汗斡耳朵祭祀、火室在世祖以降累朝的变迁作了补充和发挥,最后将火室与烧饭结合起来,利用蒙古语史料,对烧饭祭祀的日期、地点、蒙古语名称等问题提出一点新的见解。国俗旧礼,是元代蒙古人对自身祭祀文化的保持。在蒙古统治者有着鲜明的自我文化意识的元朝,国俗旧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祭祀志·国俗旧礼》条的内容与史源,蒐集整理了一些散见的国俗旧礼,将国俗旧礼划分为植入型、独立型两种类型,探讨了国家祭祀体系中两种类型国俗旧礼的地位;最后以射草狗为例分析了国俗旧礼对参加者身份的限制,指出其具有保护本族文化、加强族群认同的意义。岳镇海渎是蒙元统治者最先主动施行的汉式祭祀。岳镇海渎祠庙分布于各地,有大量的石刻史料传世。本文先追溯元代岳镇海渎祭祀的汉、蒙二重渊源;其次梳理元代岳镇海渎祭祀的沿革,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再次从祭祀地点、代祀路线、祭祀礼物、祭祀仪式等方面论述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的内容;最后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视角阐述了岳镇海渎祭祀的纽带作用。由朝廷推广、通行天下的祭祀项目,个中最能体现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本文将元代的天下通祀划分为两大系统。坛壝系统包括:社稷、风雨雷师。本文先分析了它们在元代的建立过程,并置诸历代礼制中考察其地位,最后对两件实物史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祠庙系统包括:宣圣、三皇、八思巴帝师。本文以元大都、上都、曲阜阙里三座宣圣庙为例,探讨了元代宣圣祭祀的恢复与发展;研究了制度中南北差异的整合。阐述了三皇祭祀的建立在元代天下通祀体系中起到了由宣圣庙向帝师殿的过渡性作用。考证了八思巴帝师殿祭祀制度的设立过程,配享、祭祀日期、建筑形制等制度内容;分析了元朝设立帝师殿祭祀的原因、推广情况、其与蒙古字学的关系。通过对天下通祀的考察,最后探讨了元代意识形态的独特性。元代大黑天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真武是源于上古、兴起于北宋的道教神。这两位本不相干的神在宋元之际的战争故事中有了交锋。本文梳理了这个故事的文本流传,分析了各版本故事的形成背景,由此认为大黑天在1240年代就已在蒙古人中传播,早于过去通常认为的八思巴、胆巴的传法。本文分析了真武在宋、元、明朝廷中的不同面相,发现其面相在宋、明王朝之间的连续性,而又分析了大黑天在元、明代蒙古、清之间传承性,点出不同的祠神信仰与不同王朝的政治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遁甲神祭祀体现的是国家祭祀中阴阳数术的一面,同时也与道教有一定关系。通过对元代两都的太一教、遁甲神宫观的分析,纠正了前人将太一教与遁甲祭祀混同的观点,并重新厘正遁甲祭祀的概念,认为其极度倚靠国家权力,不属于独立的宗教派系,而属于国家祭祀。祈雨这一实践活动,在元代上自朝廷、中到地方官府、下至民间皆很兴盛。在祈雨活动中,形形色色的祠神祭祀不一而足,汉地传统礼法、佛、道、基督、巫种种文化因素纷纷呈现。通过对元代祈雨的考察,元朝蒙、汉二元、内蒙外汉的统治体制,元朝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蒙汉天佑、天命观的趋同,由朝廷至民间祠神祭祀实用主义的深化,皆有所体现。最后,我们从宗教功能、政治策略、文化倾向三个方面总结元代国家祭祀的特点。泛宗教的实用性功能、收服汉地的政治策略是蒙元早期接受汉地传统祭祀过程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自元世祖以降,元代逐渐形成了以蒙、汉二元文化为核心、兼容多元文化的国家祭祀体系。元中后期国家祭祀的发展,体现出对二元传统的双向悖离,这或许是元朝走向灭亡的一大动因。
徐洁[10](2012)在《金代祭礼研究》文中提出金朝雄踞北方百二十年,继承了中原王朝的礼制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礼制体系,与南宋共同发展着中华礼仪文明。祭礼在王朝礼制中所占分量最重,而金代祭礼几乎是无人拓荒的学术领域,本人以此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中以祭礼中最重要的郊、宗庙、社稷、孔庙等几项进行重点考察,并结合金代祭礼的特点,将女真旧有的礼俗纳入本文的研究范畴。本文除绪论之外,分六大部分:一、阐述金代祭礼建设及演变过程,指出金代祭礼经历了金前期的初创、金中期的发展及金后期的衰落三个阶段;明确了其中的关键阶段和重要事件,全面展示了金代祭礼演化的概貌。二、在祭天礼部分,对金代极具民族特色的俗与礼接合的祭天方式进行考察,将金代女真传统的朝日、拜天与汉化的郊天三种祭天礼纳入一个祭祀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纠正了有些学者关于金代“没有采纳汉族的祭天礼”的错误认识,指出金代不仅继承了华夏的祭天礼,而且在重要仪节上,往往比唐宋等朝代更加注重直承古礼,这是金代祭天礼的一个显着特点。三、在祭地礼部分,主要考察方丘祭皇地只、社稷祭礼和山林川泽之祭,纠正了目前某些学者认为金代未设北郊方丘祭地礼的错误认识,考清金代有很规范的北郊礼;在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又发现并纠正了《大金集礼》中的几处史料错误;另外,笔者对金代长白山祭礼进行了专门考述,得出金代长白山祭礼规格隆于五岳的结论。四、在皇家宗庙祭礼部分,对史乏详载的金代庙制进行具体考辨、解读,提出整个金代基本实行“七庙”礼制名义下的“七世之庙”的观点,并指出金代帝王对中原礼制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根据本朝实际需要“缘情制礼”,太庙制度也曾出现过八世十二室的局面;明确了金代太庙、原庙的制度渊源及二者的区别,并对金代原庙制度进行了具体考实,认为金代“原庙”有别于“太庙”,原庙是太庙之外的另一种皇家祭祖的宗庙体系,与太庙共同构成金王朝的祭祖系统,二者在皇帝倡导孝治天下的政治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对金朝先代帝王庙、武成王庙及孔庙祭礼,尤其孔庙祭礼进行重点考察,认为金朝在相对落后的北方推行尊孔祭孔礼,实施礼义教化,不仅有利于建立理想化的礼制秩序,而且还加速了“蛮夷之地”各族人的文明进程。六、阐述金代祭礼的管理与功效,考察礼部与太常寺这两个祭礼的专门管理机构的职能,同时对礼官的选任情况加以简介;从祭礼的制度观念和行动实践两个层面揭示其实际功效;阐述金朝统治者为强化君臣等威,实施民众教化,对违礼者采取的惩戒措施。总之,本文通过追溯金代各种祭礼的思想渊源,梳理其沿革损益,解读其实践功效,探究其精神内涵,力图使读者对金代祭礼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金代祭礼的演化过程及全面认识金代社会,还有助于从祭礼的视阈来审视我国北方地区文明发展的历史。
二、小议金世宗昭德皇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金世宗昭德皇后(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女真后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代女真后族”问题的提出 |
二、本选题相关概念的厘定及研究范围的限定 |
三、本选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
四、国内外学界对本题目研究的相关问题综述 |
(一)金代女真世婚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
(二)女真后族的家族与族系研究 |
(三)金代后妃与妃嫔制度的研究 |
(四)金代公主、驸马研究 |
(五)金代女真后族仕宦问题研究 |
(六)金代女真后族爵位问题研究 |
五、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金代女真后族家族的形成与谱系 |
第一节 金代女真后族家族形成与范围 |
一、建国前女真世婚家族的形成 |
二、建国后女真后族的变化 |
第二节 金代女真后族谱系 |
一、徒单氏家族 |
二、蒲察氏家族 |
三、唐括氏家族 |
四、乌古论氏家族 |
五、乌林答氏家族 |
六、仆散氏家族 |
七、裴满氏家族 |
八、纥石烈氏家族 |
九、拿懒氏家族 |
第二章 金代女真后族的婚配 |
第一节 金代女真后族女子的婚配 |
一、金朝的后妃制度 |
二、女真后族女子与女真帝王的婚配 |
三、女真后族女性与宗室男子的婚配 |
第二节 金代女真后族男子的婚配 |
一、尚主为驸马 |
二、驸马都尉的任职 |
第三节 金代女真后族的婚制与婚俗 |
一、世婚家族传承女真婚俗 |
(一)收继婚 |
(二)从表婚与错辈婚 |
二、女真后族婚制破坏与重新确立 |
第三章 金代女真后族成员的仕宦 |
第一节 女真后族成员的入仕途径 |
一、军功入仕 |
二、门荫入仕 |
三、继承猛安谋克官职入仕 |
四、承应人出职 |
五、姻亲入仕 |
六、其他入仕方式 |
第二节 金代女真后族在中央官僚集团中的地位 |
一、出任中央行政部门官职 |
二、出任都元帅府及枢密院官职 |
第三节 金代女真后族在地方官僚集团中的地位 |
一、担任诸路长官 |
二、担任府、州长官 |
第四章 金代女真后族成员的封爵与赠谥 |
第一节 金代女真后族成员的封爵 |
一、受封女真世爵 |
二、受封汉爵 |
第二节 金代女真后族的丧葬礼仪与赠谥 |
一、丧礼与配享 |
二、谥号 |
三、赙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1:金代女真后族谱系 |
附表 2:金代后妃统计表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2)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清太祖至清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清太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宁完我的“参汉酌金”思想 |
第四节 岳托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祖可法和张存仁的“伐明三策” |
第二章 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多尔衮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范文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史可法的“联清灭寇”思想 |
第四节 洪承畴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章 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陈名夏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党争中的异化 |
第三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黄宗羲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第六节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章 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圣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施琅的“大一统”思想 |
第三节 蓝鼎元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吕留良对“夷夏之辨”的认识 |
第五章 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年羹尧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岳钟琪的“以夷攻夷”和“畏威怀德”思想 |
第四节 鄂尔泰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曾静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六章 清前期帝王与历代着名帝王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清太祖与金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二节 清太宗与金太宗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三节 清圣祖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节 清世宗与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总结 |
附录 清前期民族关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 |
一、相关概念界定: 汉化 |
二、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 |
第三节 金代女真的考古学文化及女真汉化的发现与既往研究 |
一、金代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二、东北地区金代中小城址及相关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
三、金代女真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
四、金代女真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相关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五、金代女真汉化问题的既往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女真建国前的文化面貌 |
第一节 女真先世及发展源流 |
第二节 早期女真的考古学文化 |
第三节 早期女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面貌 |
一、生业方式 |
二、丧葬习俗 |
三、原始信仰 |
四、与汉文化的关系 |
第三章 金代女真的城址、居址和建筑 |
第一节 金代都城 |
一、金代前期的都城: 金上京 |
二、金代中后期的都城: 金中都与金汴京 |
第二节 金代的行宫遗址 |
一、北京大葆台金代遗址 |
二、河北崇礼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 |
第三节 金代的祭礼体系与相关遗存 |
一、阿城刘秀屯朝日殿遗址 |
二、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长白山神庙遗址 |
第四节 东北地区的金代中小城址和聚落址 |
一、东北地区金代古城的分布及特点 |
二、东北地区金代古城的建筑、形制和级别 |
第五节 金代的界壕、边堡及其他建筑 |
第四章 金代女真墓葬 |
第一节 金代皇陵 |
一、上京的金代皇陵 |
二、北京房山金陵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贵族墓葬 |
一、分布情况 |
二、墓葬形制 |
三、随葬品 |
第三节 金代其他女真墓葬 |
一、分布情况 |
二、墓葬形制 |
三、随葬品 |
第四节 金代女真墓葬的特点与分期 |
第五章 金代女真的手工业和社会生活 |
第一节 矿冶与铸造 |
一、铁器的冶铸与金代女真的生产生活 |
二、铜器的冶铸、使用与管控 |
第二节 制瓷业与用瓷习惯 |
第三节 盐业遗存与制盐业 |
第四节 齐国王墓与金代女真服饰 |
第六章 金代女真的精神文化和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女真的语言文字及相关材料 |
第二节 金代女真的文学艺术 |
第三节 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及相关遗存 |
第七章 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 |
第一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分期 |
第二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 |
一、初期: 太祖太宗时期(1115-1138) |
二、中期: 熙宗海陵王时期(1138-1161) |
三、后期: 世宗章宗卫绍王时期(1161-1214) |
四、末期: 宣宗哀宗时期(1214-1234) |
第八章 金代女真汉化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特征 |
一、从多元并蓄,到以汉为主 |
二、女真汉化的阶层性差异和地缘性差异 |
三、保留了一定民族审美和习俗并对汉文化产生反哺 |
第二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动因 |
一、生业方式的相似性 |
二、多民族长时间、跨区域的互动与交流 |
三、女真统治者的主客观需要 |
第三节 金的覆亡与女真汉化对后世的影响 |
一、金的覆亡及女真民族的流向 |
二、金代女真汉化的模式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歒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金代诸京留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金代诸京建置变化与本文研究范围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金代诸京建置与诸京留守职掌 |
第一节 金代诸京建置 |
第二节 金代诸京留守职掌 |
第二章 金代诸京留守考补 |
第一节 金代上京、东京留守考辨 |
一、金代上京留守考辨 |
二、金代东京留守考辨 |
第二节 金代北京(中京)、西京留守考补 |
一、金代北京(中京)留守考补 |
二、金代西京留守考补 |
第三节 金代中都(燕京)、南京(汴京)、金末中京留守考补 |
一、金代中都(燕京)留守考补 |
二、金代南京(汴京)留守考补 |
三、金代末期中京留守考补 |
第三章 金代诸京留守选任研究 |
第一节 金代诸京留守民族家庭出身 |
一、金代诸京留守民族家庭出身整体情况 |
二、金代诸京留守民族家庭出身个体情况 |
三、金代诸京留守民族家庭分布特点及成因 |
第二节 金代诸京留守入仕途径 |
一、宗室外戚身份入仕 |
二、降附 |
三、女真字学生及科举入仕 |
四、军功入仕 |
五、吏员出职 |
六、世袭 |
七、荫补与赐第 |
八、其他及不详 |
第三节 金代诸京留守前任职官 |
一、金代上京留守前任职官 |
二、金代东京留守前任职官 |
三、金代北京(中京)留守前任职官 |
四、金代西京留守前任职官 |
五、金代中都(燕京)留守前任职官 |
六、金代南京(汴京)留守前任职官 |
七、金末中京留守前任职官 |
第四章 金代诸京留守的任期、考课及去向 |
第一节 金代诸京留守任期 |
第二节 金代诸京留守考课 |
一、金代职官考课制度简述 |
二、金代诸京留守相关考课规定 |
三、金代对诸京留守的奖惩 |
第三节 金代诸京留守去向 |
一、金代诸京留守的转迁 |
二、金代诸京留守的死亡 |
三、金代诸京留守的致仕 |
四、金代诸京留守的其他去向 |
五、金代诸京留守去向特点 |
结语 |
一、金代诸京留守人次分布基本情况 |
二、留守在金代政治运作系统中的地位 |
三、金中央对诸京留守的掌控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诸史夷语音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综述 |
第三节 《诸史夷语音义》及《诸史夷语解义》版本研究 |
第四节 写作体例 |
第二章 《诸史夷语音义》第一卷研究 |
诸史夷语音义叙 |
诸史夷语音义序 |
诸史夷语音义目録 |
诸史夷语音义卷之一 |
史记 |
汉书 |
後汉书 |
三国志 |
晋书 |
载记 |
宋书 |
南齐书 |
梁书 |
陈书 |
南史 |
第三章 《诸史夷语音义》第二卷研究 |
诸史夷语音义卷之二 |
魏书 |
北齐书 |
周书 |
隋书 |
北史 |
唐书 |
新五代史 |
四夷附录 |
第四章 《诸史夷语音义》第三卷研究 |
诸史夷语音义卷之三 |
宋史 |
辽史 |
第五章 《诸史夷语音义》第四卷研究 |
诸史夷语音义卷之四 |
金史 |
元史 |
诸史夷语音义後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20世纪以来金代妇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 |
(一)金代妇女社会地位综论 |
(二)金代妇女政治地位研究 |
(三)金代妇女经济与法律地位研究 |
(四)金代奴婢、姬妾与娼妓地位研究 |
(五)金代的辽、北宋被掳宗室妇女地位研究 |
二、金代妇女婚姻家庭研究 |
(一)收继婚、世婚制的研究 |
(二)贞节观问题的研究 |
三、金代妇女社会生活习俗研究 |
(一)金代妇女服饰研究 |
(二)金代妇女发饰研究 |
(三)金代生活习俗研究 |
四、金代妇女教育与文学研究 |
(一)金代妇女教育研究 |
(二)金代妇女作品研究 |
五、金代妇女宗教信仰研究 |
六、研究反思与展望 |
(7)周必大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前言 |
一. 周必大的家世、生平与着述考述 |
(一) 周必大的家世 |
(二) 周必大的生平与仕宦 |
(三) 周必大着述考 |
二. 选题及论文结构 |
(一) 研究综述 |
(二) 选题意义 |
(三)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凡例 |
谱前 |
卷一:流徙中勤学[靖康元年(1126)——绍兴二十年(1150)] |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 丙午 1126一岁 |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 丁未 1127二岁 |
建炎二年 戊申 1128三岁 |
建炎三年 己酉 1129四岁 |
建炎四年 庚戌 1130五岁 |
绍兴元年 辛亥 1131六岁 |
绍兴二年 壬子 1132七岁 |
绍兴三年 癸丑 1133八岁 |
绍兴四年 甲寅 1134九岁 |
绍兴五年 乙卯 1135十岁 |
绍兴六年 丙辰 1136十一岁 |
绍兴七年 丁巳 1137十二岁 |
绍兴八年 戊午 1138十三岁 |
绍兴九年 己未 1139十四岁 |
绍兴十年 庚申 1140十五岁 |
绍兴十一年 辛酉 1141十六岁 |
绍兴十二年 壬戌 1142十七岁 |
绍兴十三年 癸亥 1143十八岁 |
绍兴十四年 甲子 1144十九岁 |
绍兴十五年 乙丑 1145二十岁 |
绍兴十六年 丙寅 1146二十一岁 |
绍兴十七年 丁卯 1147二十二岁 |
绍兴十八年 戊辰 1148二十三岁 |
绍兴十九年 己巳 1149二十四岁 |
绍兴二十年 庚午 1150二十五岁 |
卷二:入仕 [绍兴二十一年(1151)——绍兴三十二年(1162)] |
绍兴二十一年 辛未 1151二十六岁 |
绍兴二十二年 壬申 1152二十七岁 |
绍兴二十三年 癸酉 1153二十八岁 |
绍兴二十四年 甲戌 1154二十九岁 |
绍兴二十五年 乙亥 1155三十岁 |
绍兴二十六年 丙子 1156三十一岁 |
绍兴二十七年 丁丑 1157三十二岁 |
绍兴二十八年 戊寅 1158三十三岁 |
绍兴二十九年 己卯 1159三十四岁 |
绍兴三十年 庚辰 1160三十五岁 |
绍兴三十一年 辛巳 1161三十六岁 |
绍兴三十二年 壬午 1162三十七岁 |
卷三:两度奉祠 [隆兴元年(1163)——乾道九年(1173)] |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 癸未 1163三十八岁 |
隆兴二年 甲申 1164三十九岁 |
乾道元年 乙酉 1165四十岁 |
乾道二年 丙戌 1166四十一岁 |
乾道三年 丁亥 1167四十二岁 |
乾道四年 戊子 1168四十三岁 |
乾道五年 己丑 1169四十四岁 |
乾道六年 庚寅 1170四十五岁 |
乾道七年 辛卯 1171四十六岁 |
乾道八年 壬辰 1172四十七岁 |
乾道九年 癸巳 1173四十八岁 |
卷四:入相 [淳熙元年(1174)——淳熙十六年(1189)] |
淳熙元年 甲午 1174四十九岁 |
淳熙二年 乙未 1175五十岁 |
淳熙三年 丙申 1176五十一岁 |
淳熙四年 丁酉 1177五十二岁 |
淳熙五年 戊戌 1178五十三岁 |
淳熙六年 己亥 1179五十四岁 |
淳熙七年 庚子 1180五十五岁 |
淳熙八年 辛丑 1181五十六岁 |
淳熙九年 壬寅 1182五十七岁 |
淳熙十年 癸卯 1183五十八岁 |
淳熙十一年 甲辰 1184五十九岁 |
淳熙十二年 乙巳 1185六十岁 |
淳熙十三年 丙午 1186六十一岁 |
淳熙十四年 丁未 1187六十二岁 |
淳熙十五年 戊申 1188六十三岁 |
淳熙十六年 己酉 1189六十四岁 |
卷五:淡出兴归隠 [绍熙元年(1190)到嘉泰四年(1204)] |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 庚戌 1190六十五岁 |
绍熙二年 辛亥 1191六十六岁 |
绍熙三年 壬子 1192六十七岁 |
绍熙四年 癸丑 1193六十八岁 |
绍熙五年 甲寅 1194六十九岁 |
庆元元年 乙卯 1195七十岁 |
庆元二年 丙辰 1196七十一岁 |
庆元三年 丁巳 1197七十二岁 |
庆元四年 戊午 1198七十三岁 |
庆元五年 己未 1199七十四岁 |
庆元六年 庚申 1200七十五岁 |
嘉泰元年 辛酉 1201七十六岁 |
嘉泰二年 壬戌 1202七十七岁 |
嘉泰三年 癸亥 1203七十八岁 |
嘉泰四年 甲子 1204七十九岁 |
谱後 |
开禧元年 乙丑1205 |
开禧二年 丙寅1206 |
开禧三年 丁卯1207 |
嘉定元年 戊辰1208 |
平园交游人物小传 |
附录 |
一. 谱主传记资料 |
《周文忠公行状》 |
《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赠太师周文忠周公神道碑》 |
《宋史》本传 |
二. 发表的相关论文 |
周必大《玉堂杂记》单刻本版本探源 |
周必大与范成大交游考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书籍 |
二. 论文 |
後记 |
(8)金代武将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武将”概念的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金代武将群体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金代初期武将群体的形成 |
一、 金代初期武将群体的构成 |
二、 金代初期女真武将群体的特点 |
第二节 金代中期武将群体的发展和变化 |
一、 金代中期武将群体的构成 |
二、 金代中期武将群体的发展 |
三、 金代中期武将群体的特点 |
第三节 金代后期武将群体的演变 |
一、 金代后期武将群体的构成 |
二、 金代后期武将群体的特点 |
第二章 金代军事建制与武将的官阶和职能 |
第一节 金代的军事建制和武将的官阶封爵 |
一、 金代的军事建制和官阶 |
二、 金代武将的封爵 |
第二节 金代武将的职能 |
一、 对外统兵作战 |
二、 对内镇压征讨 |
三、 宿卫京师 |
四、 戍边防守 |
五、 外交职能 |
第三章 金代武将的选任与管理 |
第一节 金代武将的选任 |
一、 以军功入仕 |
二、 以武举入仕 |
三、 以荫补入仕 |
四、 换授武将 |
第二节 金代武将的管理 |
一、 金代武将的考核制度 |
二、 金代对武将的奖赏 |
三、 武将的惩黜 |
四、 武将的致仕 |
第四章 金代武将的军事战略战术 |
第一节 金代武将的实战战术 |
一、 武将的骑兵战术 |
二、 武将的攻城战略战术 |
第二节 金代武将的军事心理战 |
一、 金代女真武将军事谋略心理战 |
二、 金代女真武将军事威慑心理战 |
第五章 金代女真武将的经济来源与社会生活 |
第一节 金代女真武将的经济来源 |
一、 地租收入 |
二、 战争掠夺及战利品的分配 |
三、 武将的俸禄与赏赐 |
第二节 金代女真武将的社会生活 |
一、 武将的饮食生活 |
二、 武将的服饰 |
三、 武将的住居 |
四、 武将的娱乐生活 |
第六章 金代武将与金朝国运的兴衰 |
第一节 金初能征善战的武将与金初国运的兴盛 |
第二节 金中期渐趋汉化的武将与国运的平稳发展 |
第三节 金后期渐趋颓变的武将与金代国运的衰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元代国家祭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综述 |
(一)综论性研究 |
(二)专题性研究 |
四 篇章结构、史料与方法 |
(一)篇章结构 |
(二)史料与方法 |
五 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郊祀与蒙古式祭天 |
第一节 蒙古 1252 年日月山祭天考 |
一 史料分类与辨析 |
二 日月山地望 |
三 蒙哥、忽必烈行迹 |
四 日月山神主 |
五 结论 |
第二节 元朝郊祀 |
一 元朝郊祀制度的建立 |
二 元朝郊祀年表 |
三 郊祀主神位问题 |
四 元朝郊祀的几点特征 |
第三节 蒙古式祭天——兼论其与汉地礼仪的关系 |
一 蒙古最早的祭天 |
二 大蒙古国前四汗时期的祭天 |
三 入元以后的蒙古式祭天 |
四 蒙元春秋祭天的几点特征 |
五 元代一种特殊的蒙古式祭天——六月祭天 |
六 蒙元六月祭天与汉地礼仪的关系 |
七 小结 |
第二章 太庙与火室烧饭 |
第一节 元朝太庙演变考——以室次为中心 |
一 燕京太庙 |
二 大都太庙的建立 |
三 成宗的继承 |
四 武宗的改制 |
五 仁宗的无为与英宗的更新 |
六 泰定帝的重整 |
七 文宗与顺帝的维持与微调 |
八 小结 |
第二节 火室与烧饭祭祀 |
一 火室的词义 |
二 火室制度之源:成吉思汗斡耳朵祭祀 |
三 忽必烈朝的祭祖与火室 |
四 蒙元诸帝斡耳朵的变迁 |
五 入元以后成吉思汗斡耳朵的守宫者 |
六 火室与烧饭祭祀 |
七 小结 |
第三章 国俗旧礼 |
第一节 国俗旧礼的内容 |
一 《国俗旧礼》的内容与史源 |
二 《国俗旧礼》以外的国俗旧礼 |
第二节 国俗旧礼在元朝的地位和意义 |
一 国俗旧礼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地位 |
二 国俗旧礼对参加者身份的限制及其意义 |
第四章 岳镇海渎 |
第一节 蒙元岳镇海渎祭祀的渊源 |
一 汉地传统的岳镇海渎祭祀 |
二 蒙古传统的山川信仰 |
第二节 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的沿革 |
一 萌芽:大蒙古国前四汗时期 |
二 形成:世祖、成宗时期 |
三 成熟:元代中后期 |
第三节 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的内容 |
一 祭祀地点 |
二 祭祀路线 |
三 祭祀礼物 |
四 祭祀仪式 |
第四节 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 |
一 中央与地方的纽带 |
二 道士与儒士的推动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天下通祀 |
第一节 坛壝系统:社稷、风雨雷师 |
一 元代坛壝祭祀系统的建立 |
二 历代礼制中的元代坛壝祭祀 |
三 元代社稷神位考——基于实物的探讨 |
第二节 祠庙系统(上):宣圣庙 |
一 元代宣圣祭祀的恢复与发展 |
二 宣圣祭祀制度南北差异的整合 |
第三节 祠庙系统(中):三皇 |
第四节 祠庙系统(下):帝师殿 |
一 八思巴帝师祭祀的设立过程 |
二 八思巴帝师祭祀制度的内容 |
三 元朝设立八思巴帝师祭祀的原因 |
四 八思巴帝师祭祀的推广情况 |
五 八思巴帝师殿与蒙古字学的关系 |
六 小结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大黑天与真武 |
第一节 十三世纪前真武、大黑天信仰的传播概况 |
一 真武的传播 |
二 大黑天的传播 |
第二节 真武—大黑天故事的文本流传——兼论大黑天始传蒙元的时间 |
一 故事在南宋的版本 |
二 故事在元代的两个版本 |
三 汉藏文献中的元代大黑天故事 |
四 真武神降故事的形成背景 |
第三节 真武、大黑天在元朝——一种长时段视角 |
一 真武与宋元易代 |
二 真武在元代 |
三 由元入明的真武 |
四 大黑天在元朝 |
第七章 遁甲神祭祀 |
第一节 从《世祖本纪》的一条史料出发 |
第二节 刘秉忠与太一教 |
第三节 遁甲神祭祀 |
第八章 祈雨中的祭祀与社会 |
第一节 朝廷祈雨 |
一 传统礼法祈雨 |
二 巫术祈雨 |
三 基督教士祈雨 |
四 佛教祈雨 |
五 道教祈雨 |
第二节 地方官府祈雨 |
一 官员祈雨之治绩 |
二 祷祀神只之繁多 |
三 祈雨仪式之丰富 |
第三节 民间祈雨 |
一 民间祈雨之实例 |
二 士人之作用 |
本章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史料 |
(一)汉文传统文献 |
(二)民族语文 |
(三)西文 |
(四)石刻、出土文献 |
二 近人研究 |
(一)汉文论着 |
(二)汉文论文 |
(三)译着 |
(四)日文论着论文 |
(五)西文论着论文 |
后记 |
附录:史料篇 |
史料篇简目 |
《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订补笺注 |
郊祀上 |
《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订补笺注 |
宗庙上 |
《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订补笺注 |
太社太稷 |
先农 |
宣圣 |
岳镇海渎 |
郡县社稷 |
郡县宣圣庙 |
郡县三皇庙 |
岳镇海渎常祀 |
风雨雷师 |
武成王 |
古帝王庙 |
周公庙 |
名山大川忠臣义士之祠 |
功臣祠 |
大臣家庙 |
《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笺注 |
国俗旧礼 |
《太常集礼》辑佚 |
太常集礼稿序 |
郊祀 |
社稷 |
官署职掌 |
诸臣请谥 |
元代太庙乐章集录 |
元代太庙祝文集录 |
个人简历 |
(10)金代祭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金代祭礼的建设及演变 |
第一节 金代祭礼的初创 |
一、 太祖、太宗实行女真传统祭礼 |
二、 熙宗、海陵初创汉仪 |
第二节 金代祭礼的发展 |
一、 世宗、章宗倡行文治 |
二、 议礼机构的设置及礼典的编撰 |
三、 规范国家祭祀的神只体系 |
第三节 金代祭礼的衰落 |
第二章 金代祭天礼 |
第一节 本族特色的拜日礼俗 |
一、 源于原始的萨满教 |
二、 蕃俗汉礼的杂糅 |
三、 拜日礼与祭天礼的关系 |
第二节 女真“拜天射柳”礼 |
一、 金承辽“射柳”礼俗 |
二、 金代拜天礼制 |
第三节 金代南郊祭天礼的确立及演化过程 |
一、 “祀天莫大于郊” |
二、 金代南郊合祀天地 |
第四节 金代南郊祭天的仪节 |
一、 奏告礼 |
二、 郊祀设位 |
三、 祝册文 |
四、 坛制及郊祀方式 |
五、 郊祀用乐 |
六、 郊祀用玉 |
七、 郊祀用牲 |
八、 追复古礼的“一祖配天” |
第三章 金代祭地礼 |
第一节 金代北郊方丘祭地 |
一、 金代北郊方丘仪考实 |
二、 史料之误厘正 |
三、 北郊方丘祭地礼 |
第二节 金代社稷祭礼 |
一、 金朝社稷坛的建立 |
二、 坛制 |
三、 配位、祝文及祝版 |
四、 社稷祭祀 |
五、 金代社稷祭礼的意义 |
第三节 金代山水祭礼 |
一、 金代岳镇海渎之祭 |
二、 封册长白山 |
三、 其他山林川泽的封册 |
四、 金代山水祭礼的特点 |
第四章 金代皇家宗庙祭礼 |
第一节 金代太庙制度 |
一、 上京之太庙初建 |
二、 盛世之中都太庙 |
三、 在因循中变通的汴京庙制 |
四、 金代太庙祀典 |
第二节 金代原庙制度 |
一、 金代原庙误识厘正 |
二、 原庙制度溯源 |
三、 金代原庙之立 |
四、 “衍庆宫”认识之证误 |
第五章 金朝先代帝王庙、武成王庙及孔庙祭礼 |
第一节 金朝先代帝王庙祭礼 |
第二节 金朝武成王庙祭礼 |
第三节 金朝孔庙祭礼 |
一、 皇帝亲祭与庙学并建 |
二、 金代孔庙祀典 |
三、 封册孔子后裔 |
第六章 金代祭礼的管理与功效 |
第一节 金代祭祀的管理与施行 |
一、 管理机构的设置 |
二、 金代礼官的选任 |
三、 “惩戒之严”防违礼 |
第二节 金代祭礼的功效 |
一、 彰显王朝合法性 |
二、 树立皇帝权威 |
三、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
四、 推行伦理教化 |
五、 促进政通人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小议金世宗昭德皇后(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女真后族研究[D]. 彭赞超. 长春师范大学, 2021(02)
- [2]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陈铭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3]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D]. 叶帅. 南京大学, 2019(01)
- [4]金代诸京留守研究[D]. 张冰. 吉林大学, 2018(12)
- [5]《诸史夷语音义》研究[D]. 王立.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2)
- [6]20世纪以来金代妇女研究综述[J]. 王姝. 妇女研究论丛, 2016(02)
- [7]周必大年谱长编[D]. 王聪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金代武将群体研究[D]. 贾淑荣. 吉林大学, 2012(03)
- [9]元代国家祭祀研究[D]. 马晓林. 南开大学, 2012(07)
- [10]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 吉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