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鉴,谢雨宸[1](2022)在《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长效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指乡村学前教育系统的内生发展,它不仅与城市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而且要突出乡村生态与文化特色,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跨越式发展。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确立了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重塑乡村学前教育质量观、完善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深化乡村学前教育特色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建"家园社"三级联动体系,最终形成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战承[2](2019)在《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公平指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遵循,其中共享发展是核心。同时,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要求的价值内核,是中国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享发展和社会公平学说展开深入研究,厘清共享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内在联系基础上,提出共享发展是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路径。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为着手点进行剖析,提出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以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要求的价值内核,使得通过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有效路径的理论可行性得以确立。其次,共享发展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路径。从政治、经济、理论三个视角围绕共享发展作深入探究,并对共享发展在社会公平层面的反映进行解析;由共享的范围、内容、实践、进程四个方面论证社会公平在共享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提出共同富裕作为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基础。最后,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旧有社会公平理论带来的影响、建立完善科学的社会公平保障体制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公平学说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共享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丰富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论的同时,致力于建设并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
刘旭明[3](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巨荣庆[4](2019)在《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战略规划作为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大学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的大学实践中,战略规划发挥的作用却少有正面。为了能使我国大学更好的利用大学战略规划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本文探究了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这不仅能够丰富大学战略规划理论还能为我国大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提供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依据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是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构建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理论框架。其次,设计案例研究的思路。通过分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与发展阶段。将与教师资源相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物质资源、财政资源相关的战略策略确定为本文的五个条件变量和将大学跨越式发展阶段确定为本文的结果变量,并确定变量的赋值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如下的分析思路:首先进行条件变量的必要性分析,以此判断所选取的条件变量是否合理;其次分析条件变量的组合,确定关键条件变量的组合,为探究战略规划中战略策略的逻辑结构作补充;最后进行方案分析探究战略规划中战略策略的逻辑结构,并结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发展历程总结战略策略与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规律。最后研究表明:(1)本文确定的条件变量均能很好的解释大学的跨越式发展;(2)存在两个关键条件变量组合;(3)方案分析表明存在两种大学战略规划策略的逻辑结构均能够实现大学跨越式发展。结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策略的逻辑结构表明:部分战略规划策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与战略规划目标的适应性,部分战略规划策略则与时俱进,将外部环境和战略规划目标更加紧密的结合。最后据此结论为我国大学制定战略规划提出建议。
马金保[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由此,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一导向的指引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相并列的新领域。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以民生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原点,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价值诉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态度、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实践措施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形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过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社会民生建设的基本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其基本内容有: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根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培育民生文化、发展文化民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民生、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建设的优先领域。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建构及其强大的、能动的指导性,得益于其特有的理论品格,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和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还为国际民生发展和世界民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魏超[6](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刘冠军[7](2013)在《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潜力大、产业融合性强、资源消耗低与科技含量高的特性。在全球化与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自身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球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金的效益,而且以5%的速度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发展状态,随着参与主体的扩大和互动,一个以知识、文化和创意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凭借自身特殊、优良与多维的经济特性,已经超出了它原始内涵与行业范畴,演化成了重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的特殊力量形态,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博弈体系中的构造性元素。美国依托版权和高科技为战略制高点,欧洲建设“创造性的欧洲”作为战略目标,日本首推动漫大国为战略方向,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为战略手段,都是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新兴业态演变规律来实现创新发展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发展中国家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空前重视和大力推崇。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创意概念在全球范围日益升温,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园区在许多国家和城市陆续组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是,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如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定义纷繁芜杂,不加区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也是千差万别,从实际研究需要纵向切割产业划分;注意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性,但是对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带动的作用机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巨大作用,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的;特别是当前的研究忽略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两者的互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特点。这对于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不足和缺憾。因此,本文拟就搭建一个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系统化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互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多层面、双向性、互动化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丛林”入手,结合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其概念的来源与演化进行研究,在得出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进而剖析其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以演化经济学为视角,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工具,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上展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然后,展开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比较分析,为其后的机理分析夯实经验研究的现实基础。在经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践经验研究之后,就深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互动机理的研究结果的指导下,提出一种全新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构建思路。本文的研究结构是按照上面研究思路逻辑展开的,共由五大块组成:研究准备、理论模型、经验分析、机制研究与政策安排。首先,研究准备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就本文研究展开准备工作,一方面就相关的背景给予介绍,对其理论与实践意进行阐释。另一方面进行相关国内外相关进行梳理与评述,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理论模型部分,包括第三章。这一部分对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与内在逻辑进行论述。主要是将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展开逻辑分析,把“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作为理论分析的视角,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论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提升、分解优化、横向延长、纵向增厚、首尾链接、网状扩散,最终形成外形庞杂、内部紧密联系的、互动演化发展的价值创造星系模式,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最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再次,经验分析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第四章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由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引出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历史逻辑,在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来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制度逻辑,进而理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演进脉络与整体现状。接着,将研究视角投向当前产业发展的横向剖面态势——新兴业态的焦聚分析与产业空间发展扫描——各区域发展状况分析。最后,在发展立体化分析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趋势预测。第五章是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首先,回顾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动力、梳理产业发展历程、摸清产业布局、分析产业整体特点与判断产业发展趋势。接着,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性分析基础上,对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介绍,并进行发展背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管理、发展政策以及发展特点的比较分析,理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其发展经验做出科学的判断。最后,分析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和总结经验启示。然后,机理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第六章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内在机理分析,由五个视角分别展开,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引致与推动:制度变迁机制,这五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第七章是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在机理分析,由四个视角分别展开,经济基础支撑机制、市场环境培育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机制、需求结构拉动机制,这四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经济发展促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机理。这样,就在前文构建出的两者互动理论模型研究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与国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最后,政策安排部分,包括第八章。这一部分是对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首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反思与总结。接着,基于本研内容与结论,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思路: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政策目标,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持政策内容的政策安排思路。
夏泽宏[8](201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恩格斯有非常深刻、丰富的文明思想。他们的文明思想通常以三种不同的叙述形式散藏于文献:直接的叙述形式、半直接的叙述形式、间接的叙述形式。鉴于存在形式上的特殊性,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将直接的、显现的文明思想挖掘出来,将间接的、暗含的文明思想明示出来,将个别的、零散的文明观点系统整合起来,而后构建体系,生成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叙述整体。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是“划时代的理论体系”。应该说,整个西欧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其理论来源,其中卢梭的文明批判理论、傅立叶的文明批判理论、科瓦列夫斯基的文明起源理论、摩尔根的文明起源理论是其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摒弃了卢梭、傅立叶等文明观中的空想成分、欠缺之处。在人类文明思想史中,它是第一个完全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文明理论,第一个多维揭示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理论,第一个指导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文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经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根据理论逻辑的发展梯度,可将其细分为三个阶段:1833至1852年——初步形成阶段、1853至1880年——多维发展阶段、1881至1895年——整体完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由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范畴体系与文明理论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明范畴体系是建构文明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在他们看来,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进步、开化的价值及其社会实现成果的总和。他们先后从九种不同的语义使用了“文明”-范畴。基于范畴进一步形成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主要由文明起源思想、文明发展思想、文明结构思想和文明形态思想四大块组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起源表现为一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其可从追溯人的起源开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创造了各种文明要素,出现了文明要素的起源。当文明要素累积到一定程度,人类由野蛮跳入文明阶段,文明正式起源。文明的起源受劳动、分工、交流等多种动力因素的驱动。文明的起源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而表现出一系列的标志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这些标志之于东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差异,并最终确立了以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使用等为核心的科学的文明标志体系。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制度理论、氏族演化理论、私有制起源理论、国家起源理论等理论——为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点。在文明发展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许多的一般性认识。他们认为,文明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即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动力协同驱动的结果,包括实践动力、生产力动力、需要动力、交流动力、改革动力等。文明的历史发展呈现出某些特定的规律,如有序渐进规律、异步共进规律、世界趋向规律、阶级对抗规律等。此外,文明的发展还显现出一定的维度:在时间维度上,它总是由奴隶制文明、封建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共产主义文明递进上升发展;在空间维度上,它总是由地域文明发展为世界文明;在价值维度上,它以共享、民主、自由、和谐为未来发展走向。依据产业、社会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展开了间接解构。于社会构成上,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支配着其他文明的性质乃至变革。马克思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提出“政治文明”-术语之人,他和恩格斯介绍了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为内在精神核心的政治文明主张。将哲学、科学、艺术等上层类要素视为精神文明的主要构成,并揭示了它对物质文明发展的反作用问题,提出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利用自然生产力、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张,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他们将生态问题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内,将生态矛盾的解决归结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之道。就社会文明问题,他们亦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认识。在社会主体文明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在社会关系文明上,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真正和谐为内在规定;在社会生活文明上,以实现每个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为基本格调。马克思恩格斯按照民族、国家、地域、产业、时间、社会形态等多种标准细分出了多种文明形态。基于此,他们揭示了部分文明地域形态、民族国家形态的主要特质与成就;考察了文明历史形态的演化进程、社会性质与主要内容;间接阐明了文明历史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传承性与革新性相统一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文明形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性、现实性很强的理论,显现出了强大的时代价值。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时代建设指明了有针对性的建设路径:从借鉴引进到自主创新——优选之路、从异步改革到同步改革——必经之路、从发展、分享失衡到整体平衡——康庄之路、从政府推进到社会自主——理想之路。应该说,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时代现实并给出具体的建设思路,是整项研究的落脚之处。
熊颖[9](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对于知识与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发展形成大学的办学高水平是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型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了一批高水平建设的大学。改革开放给予了大学发展良好的契机,这些大学的崛起也给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纵观这些大学,其在学术科研、师资建设、科研产业化、制度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的进步。论文以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迅速崛起的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迅速崛起的相关理论基础,并结合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历史背景、校长分析、区域作用、社会契合度等方面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大学的实际发展历程,总结其崛起之原因,得出其发展的共同点,根据这些特征及共同点作者进行了大学迅速崛起的对策讨论,探究大学发展捷径。研究这些学校的崛起的成因及特征,对于现今大学建设具有非常独特和重要的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不仅拓宽了大学建设问题研究领域而且完善了大学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现实意义在于研究这些从本土迅速崛起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可以找出一条塑造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有效路径,塑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办学规律,对我国大学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魏嘉璟[10](2012)在《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将面临者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一直以来,铁路运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公司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与其员工的素质紧密相连,但是,目前列车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提高列车员的素质成为了当前铁路业发展的关键,由此,需要设立有效地列车员培训模式。铁路行业的培训观念还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影响了职工的培训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本文以昆明铁路局为例,分析其当前列车员的培训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云南地处边疆,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缓慢,而对于昆明铁路局而言,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其人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昆明铁路局必须要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模式的建设,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的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员工培训的基本理论,根据昆明铁路局目前的员工培训情况及公司的发展方向,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昆明铁路局列车员的培训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对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依据企业培训管理理论,提出了建立列车员培训基地,既而对列车员的培训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培训的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保障措施进行了设计分析,通过对列车员培训体系的设计可以有助于企业对列车员进行高效率的培训,将员工培训的知识、技能、态度转化到现实工作中去,适应当前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下对人才的需求,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二、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长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三)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二、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一)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
(二)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 |
(三)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
三、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建构 |
(一)重塑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
(二)完善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制度 |
(三)深化乡村学前教育特色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
(四)创建“家园社”三级联动育人体系 |
(2)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公平指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公平概述 |
1.1 共享发展 |
1.1.1 共享发展的含义 |
1.1.2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 |
1.1.3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
1.2 社会公平 |
1.2.1 社会公平的含义 |
1.2.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 |
1.2.3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的特征 |
1.3 共享发展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
1.3.1 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 |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基础 |
1.3.3 共同富裕的追求目标 |
第二章 共享发展与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要求 |
2.1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2 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 |
2.2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
2.2.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
2.2.2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价值核心 |
第三章 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
3.1 共享发展的社会公平视角 |
3.1.1 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视角 |
3.1.2 深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功能的经济视角 |
3.1.3 对“真实的集体”呼唤的理论视角 |
3.2 社会公平在共享发展理念中的体现 |
3.2.1 全民共享体现社会公平的主体范围 |
3.2.2 全面共享体现社会公平的内容要素 |
3.2.3 共建共享体现社会公平的实践方式 |
3.2.4 渐进共享体现社会公平的建设进程 |
3.3 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
3.3.1 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
3.3.2 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
第四章 共享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现实意义 |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社会公平理论提出新要求 |
4.1.1 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化对传统社会公平观的冲击 |
4.1.2 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对传统社会公平观的冲击 |
4.1.3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对传统社会公平观的冲击 |
4.2 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公平保障体制机制 |
4.2.1 建立并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
4.2.2 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
4.2.3 催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
4.3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公平理论 |
4.3.1 社会发展价值主体由“物”转向“人” |
4.3.2 社会公平的追求由“理想”转向“理性” |
4.3.3 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社会公平理论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4)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大学战略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大学战略规划与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理论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世界一流大学 |
2.1.2 大学战略规划 |
2.1.3 大学跨越式发展 |
2.2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 |
2.2.1 大学战略规划的结构 |
2.2.2 大学战略规划的要素 |
2.2.3 大学战略规划要素关系分析 |
2.3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2.3.1 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发展的影响 |
2.3.2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分析 |
2.3.3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案例的选择 |
3.1.3 定性比较分析法及可行性分析 |
3.2 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的测量 |
3.2.1 大学战略规划文本分析 |
3.2.2 Carnegie Mellon Factbooks分析 |
3.2.3 大学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
3.3 卡内基梅隆大学跨越式发展阶段的确定 |
3.3.1 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展历程 |
3.3.2 卡内基梅隆大学跨越式发展阶段 |
3.4 数据分析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影响的案例研究 |
4.1 变量赋值及真值表构建 |
4.1.1 变量赋值 |
4.1.2 真值表的构建 |
4.2 条件变量分析 |
4.2.1 条件变量必要性分析 |
4.2.2 条件变量组合分析 |
4.3 案例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影响方案的分析 |
4.3.1 三类方案的结果及解释 |
4.3.2 分析结果的讨论 |
4.3.3 案例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影响方案的解释 |
4.4 对我国大学战略规划的启示 |
4.4.1 注重战略规划策略的协调统一 |
4.4.2 重视战略规划策略的逻辑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性研究 |
1.2.2 主要观点述评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生成逻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生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和历史形态 |
2.1.2 民生问题、民生保障与民生建设 |
2.1.3 民生思想、民生观和民生理论 |
2.2 中国民生思想的历史逻辑 |
2.2.1 古代民生思想 |
2.2.2 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
2.4.1 改革开放前的民生探索 |
2.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问题 |
2.4.3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1 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 |
3.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 |
3.1.3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4 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 |
3.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2.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2.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3.2.3 就业是民生之本 |
3.2.4 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 |
3.3.1 “三为民”思想是基本原则 |
3.3.2 社会和谐是衡量尺度 |
3.3.3 科学发展是重要路径 |
3.3.4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
3.4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3.4.2 形成“民生三感”的价值追求 |
3.4.3 民生建设的三大攻坚战 |
3.4.4 社会政策要托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1 发展经济是根本路径 |
4.1.2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4.1.3 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 |
4.1.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 |
4.2.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4.2.2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
4.2.3 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2.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2.5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4.2.6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
4.2.7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品格 |
5.1 坚持价值导向上的人民性 |
5.1.1 为人民服务 |
5.1.2 以人为本 |
5.1.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5.2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 |
5.2.1 从群众观点到群众路线 |
5.2.2 从解决温饱到“七有” |
5.2.3 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 |
5.2.4 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 |
5.3 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 |
5.3.1 民生建设主体全员参与 |
5.3.2 民生建设内容逐渐丰富 |
5.3.3 民生建设目标日趋明确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实践检验和历史贡献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检验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念 |
6.1.2 评估体系构建 |
6.1.3 结果分析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6.2.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6.2.4 铸牢了党的执政基础 |
6.2.5 为全球民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
1.2.2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
1.2.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初步思考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精神生产理论 |
2.1.1 早期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 |
2.1.2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 |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3 评述与启示 |
2.3 创新理论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演化经济理论 |
2.3.3 新熊彼特学派 |
2.3.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5 创新理论的启示 |
3.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 |
3.1.1 相关概念的深入讨论 |
3.1.2 相关概念的整合分析框架 |
3.1.3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 |
3.2 理论分析的逻辑展开: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剖析 |
3.2.1 文化创意产业特性 |
3.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剖析 |
3.3 理论分析的视角选择: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 |
3.3.1 微观层面:文化创意与微笑曲线——创意引入 |
3.3.2 中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重构——创意扩散 |
3.3.3 宏观层面:创意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创意放大 |
3.4 理论分析的关键环节: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
3.4.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
3.4.2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
3.5 理论分析的逻辑结果: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模型的构建 |
4. 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 |
4.1.1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结构失衡 |
4.1.2 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
4.2 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演进 |
4.2.1 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
4.2.2 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 |
4.3 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势态透视 |
4.3.1 产业演进脉络 |
4.3.2 整体现状分析 |
4.4 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焦聚 |
4.4.1 新媒体行业 |
4.4.2 动漫行业 |
4.4.3 设计行业 |
4.5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扫描 |
4.5.1 产业实体呈现空间集聚 |
4.5.2 产业发展形成地域梯度 |
4.5.3 产业内涵彰显城市特征 |
4.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
4.6.1 实践阶段总结 |
4.6.2 发展趋势预判 |
5. 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分析 |
5.1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分析 |
5.1.1 兴起动力探析 |
5.1.2 发展历程回顾 |
5.1.3 产业格局剖析 |
5.1.4 总体特点描述 |
5.2 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态势分析 |
5.2.1 英国态势分析 |
5.2.2 美国态势分析 |
5.2.3 澳大利亚态势分析 |
5.2.4 日本态势分析 |
5.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
5.3.1 发展背景比较分析 |
5.3.2 发展理念比较分析 |
5.3.3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5.3.4 发展重点比较分析 |
5.3.5 发展管理比较分析 |
5.3.6 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5.4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与经验启示 |
5.4.1 发展演化趋势 |
5.4.2 发展经验启示 |
6.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
6.1 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 |
6.1.1 文化资源对经济资源的拓展 |
6.1.2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 |
6.2 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 |
6.2.1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新理论探究 |
6.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构 |
6.2.3 基于对比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内在机制分析 |
6.3 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 |
6.3.1 分工视角下技术—文化关系的演变 |
6.3.2 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区别 |
6.3.3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
6.3.4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 |
6.4 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 |
6.4.1 产业结构演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6.4.2 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增长与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 |
6.4.3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融合 |
6.4.4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重构 |
6.5 交替与互动:制度变迁机制 |
6.5.1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
6.5.2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内涵 |
6.5.3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创新 |
6.5.4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分析 |
7.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Ⅱ——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
7.1 经济基础支撑机制 |
7.1.1 经济总量壮大奠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
7.1.2 经济结构软化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
7.1.3 经济形态演化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 |
7.1.4 发展方式转变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 |
7.2 市场环境培育机制 |
7.2.1 产业要素供给 |
7.2.2 市场机制成熟 |
7.2.3 创意氛围营造 |
7.2.4 政府因势利导 |
7.3 制度体系保障机制 |
7.3.1 体制改革赋予产业“合法性” |
7.3.2 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 |
7.3.3 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产业发展 |
7.4 需求结构拉动机制 |
7.4.1 需求与文化需求 |
7.4.2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中的需求结构转变 |
7.4.3 需求结构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 |
8.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 |
8.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 |
8.1.1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前的产业政策 |
8.1.2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来的产业政策 |
8.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反思 |
8.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
8.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问题发现 |
8.3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新思路 |
8.3.1 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 |
8.3.2 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为政策目标 |
8.3.3 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撑政策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石 |
一、文明及相关概念 |
(一) 文明 |
(二) 文明与文化 |
(三) 文明与野蛮 |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卢梭的文明批判理论 |
(二) 傅立叶的文明批判思想 |
(三) 科瓦列夫斯基的文明起源理论 |
(四) 摩尔根的文明起源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初步形成 |
(二) 多维发展 |
(三) 整体完善 |
四、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与思想体系 |
(一) 理论基石 |
(二) 思想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起源思想 |
一、文明起源的过程 |
(一) 人的起源 |
(二) 文明要素的起源 |
(三) 文明整体的起源 |
(四) 文明起源的东方差异性 |
二、文明起源的动力 |
(一) 劳动动力 |
(二) 分工动力 |
(三) 交流动力 |
三、文明起源的标志 |
(一) 经济层面的标志 |
(二) 政治层面的标志 |
(三) 文化层面的标志 |
(四) 社会层面的标志 |
四、文明时代的开始及其特征 |
(一) 文明时代的内涵 |
(二) 文明时代的开始 |
(三) 文明时代的特征 |
五、文明起源的相关理论 |
(一) 两种生产理论 |
(二) 家庭制度理论 |
(三) 氏族演化理论 |
(四) 私有制起源理论 |
(五) 国家起源理论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发展思想 |
一、文明发展的条件 |
(一) 自然条件 |
(二) 社会条件 |
二、文明发展的动力 |
(一) 实践动力 |
(二) 生产力动力 |
(三) 分工与交流动力 |
(四) 社会基本矛盾动力 |
(五) 改革与革命动力 |
(六) 需要动力 |
(七) 精神动力 |
三 文明发展的规律 |
(一) 一般规律 |
(二) 特殊规律 |
四 文明发展的维度 |
(一) 时间维度 |
(二) 空间维度 |
五 文明发展的价值趋向 |
(一) 共享 |
(二) 民主 |
(三) 自由 |
(四) 和谐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结构思想 |
一、文明结构的间接划分 |
(一) 文明结构间接划分的依据 |
(二) 文明结构间接划分的类型 |
(三) “三分”或“五分”文明结构的辨析 |
二、对文明五维结构的具体化阐述 |
(一) 关于物质文明的主要观点 |
(二) 关于政治文明的主要认识 |
(三) 关于精神文明的主要主张 |
(四) 关于生态文明的主要见解 |
(五) 关于社会文明的主要理论 |
三、对文明内在构成要素的基本关系的认识 |
(一) 物质基础与决定关系 |
(二) 上层建筑与反作用关系 |
(三) 必要条件与保障关系 |
(四) 协调发展与有机统一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形态思想 |
一、文明形态的划分 |
(一) 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 |
(二) 文明形态划分的类型 |
二、文明的民族、国家形态与地域形态 |
(一) 民族、国家文明 |
(二)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 |
三、文明的历史形态 |
(一) 奴隶制文明 |
(二) 封建文明 |
(三) 资本主义文明 |
(四) 共产主义文明 |
四、文明历史形态的发展特征 |
(一)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二) 传承性与革新性的统一 |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 理论地位评析 |
(二) 理论价值分析 |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时代启示 |
(一) 坚定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方向 |
(二) 以人民群众共享为建设本位 |
(三) 坚持创新、改革、交流多维推进 |
(四) 促进协调、平衡、统一发展 |
(五) 实现自主、自觉、与时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引进依赖与技术滞后问题 |
(二) 改革异步与权力腐败问题 |
(三) 文明发展的区域、结构失衡问题 |
(四) 文明成果的分享失衡问题 |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的路径指导 |
(一) 从借鉴引进到自主创新——优选之路 |
(二) 从异步改革到同步改革——必经之路 |
(三) 从发展、分享失衡到整体平衡——康庄之路 |
(四) 从政府推进到社会自主——理想之路 |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的目标展望 |
(一)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目标的依据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近代大学崛起研究 |
1.3.2 国际上迅速崛起大学的研究 |
1.3.3 大学崛起原因分析 |
1.3.4 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迅速崛起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跨越式发展理论 |
2.1.1 非常规性 |
2.1.2 破坏性 |
2.1.3 借鉴性 |
2.2 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1 师资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
2.2.2 管理机制的核心竞争力 |
2.2.3 文化气韵的核心竞争力 |
2.3 一流大学建设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特征分析 |
3.1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与区域的共生分析 |
3.2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学科特征分析 |
3.3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校长特征分析 |
3.4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师资特征分析 |
3.5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学生特征分析 |
3.6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分析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成因分析 |
4.1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的发展背景 |
4.2 华中科技大学迅速崛起的历史进程及成因分析 |
4.2.1 着重科研建设 |
4.2.2 优先重点学科建设 |
4.2.3 加强学术和人才的国际交流 |
4.2.4 加大师资建设 |
4.3 中国科技大学迅速崛起的历史进程成因分析 |
4.3.1 科研建设的创新——诞生于国家发展高新科技的重大需求 |
4.3.2 学科建设的突破——围绕当时国家空白薄弱和新兴领域设专业 |
4.3.3 产学研结合——“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
4.3.4 强大的师资队伍——汇集了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任教 |
4.4 中南大学迅速崛起的历史进程及成因分析 |
4.4.1 政策创新 |
4.4.2 人才战略 |
4.4.3 学科特色 |
4.5 三所改革后崛起的高校的共同点 |
4.5.1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
4.5.2 加强学科互动,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全面发展 |
4.5.3 重视师资队伍 |
4.5.4 加大创新力度 |
4.6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关键在于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 |
4.6.1 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大学为国家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
4.6.2 改革开放后崛起的大学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4.6.3 改革开放中的大学为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
第5章 大学迅速崛起的对策探讨 |
5.1 基本核心点—立足于社会环境,提供社会环境所需 |
5.2 理论支撑点——全方位创新为崛起基础 |
5.3 人才支撑点——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
5.4 发展支撑点——以优势学科带动整体发展 |
5.5 机制支撑点——机制与管理不断创新 |
5.6 辅助支撑点——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协同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2 培训管理理论概述 |
2.1 培训概论 |
2.1.1 培训的定义 |
2.1.2 培训的目的 |
2.1.3 员工培训的作用 |
2.1.4 组织特征对培训的影响 |
2.2 培训的模式 |
2.3 培训的基本流程 |
2.3.1 培训需求分析 |
2.3.2 培训实施阶段 |
2.3.3 培训评估阶段 |
2.4 培训的发展新趋势 |
3 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昆明铁路局发展情况 |
3.1.1 昆明铁路局概况 |
3.1.2 昆明铁路局发展机遇 |
3.2 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需求分析 |
3.2.1 组织层面的需求分析 |
3.2.2 工作任务层面的需求分析 |
3.2.3 人员层面的需求分析 |
3.3 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对于培训体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
3.3.2 培训未能与晋升及员工的职业发展相挂钩 |
3.3.3 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单一 |
3.3.4 培训的沟通机制不畅通 |
3.3.5 铁路列车员培训体系缺乏对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评估 |
4. 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模式设计 |
4.1 培训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
4.2 企校合作培训模式 |
4.2.1 建立企校合作培训的组织结构 |
4.2.2 企校合作培训流程 |
4.3 系统专业的基地培训模式 |
4.3.1 建立列车员培训基地的组织结构 |
4.3.2 列车员培训基地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 |
4.3.3 基地培训的流程 |
4.4 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内容和方法 |
4.5 列车员培训效果评估 |
4.6 列车员培训保障措施 |
4.6.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
4.6.2 完善管理体制 |
4.6.3 加强基础建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长效机制[J]. 王鉴,谢雨宸.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2)
- [2]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公平指向研究[D]. 战承.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对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巨荣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D]. 马金保. 西北大学, 2019(02)
- [6]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 刘冠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8]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D]. 夏泽宏. 武汉大学, 2013(07)
- [9]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大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熊颖. 湖南大学, 2013(04)
- [10]昆明铁路局列车员培训模式研究[D]. 魏嘉璟. 云南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