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适应市场、转变观念 加快我省水产良种产业化进程 全省鱼苗繁殖场场长座谈会暨2000年水产种苗交易会上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泓泉[2](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研究说明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陈天兄[3](2014)在《宝应县渔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渔业起源远在农业之前,为原始产业之一,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原始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在沿海湖泊等地经常用木头或石头等物击鱼而获取食物来源。后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发明了捕鱼工具,被谓为我国渔业之起源。我国凡是关于财货之字,多有“贝”旁,贝多为渔猎民族提供之物,是我国最古老的货币。在公元前46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养鱼史上的始祖范蠡就着有《养鱼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着作,而后带动了鱼苗的张捕、运输和饲料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渔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但近百年来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与压迫剥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发达渔业国家逐步实现了渔业现代化,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渔业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缩短了与世界渔业的差距。宝应县地处淮河下游,江苏省里下河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03’-33。25’,东经119。08’-119。43’。境内有“五湖四荡”,河沟交错;地处北温带,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严冬酷暑时间短,适宜于“温水性鱼类”的繁衍生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具有悠久的渔业历史,从古代许多文献中可以查找到记载宝应水产资源丰富的词句。随着社会进步和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宝应渔业从以捕捞为主逐步向以养殖为主转变,渔业产量也随着养殖产量逐年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宝应县渔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渔业是宝应县农业第一大产业,渔业现代化关系广大渔农民增收致富,没有渔业现代化就没有宝应农业现代化。本文从渔业机械和渔用颗粒饲料的推广及应用、生态养殖技术的完善和生物制剂的使用、渔业三产的发展壮大等方面分析了宝应现代渔业建设的主要特点,根据江苏省渔业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渔业产出效益、渔业科技进步、渔业产出经营、渔业设施装备、渔业环境质量以及渔业支持保障的六大方面,结合宝应县渔业发展的生产实际具体阐述了宝应县近几年来现代渔业和渔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对比指标体系中江苏2010年实现值、2020年目标值,梳理出宝应县渔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难点。针对宝应县渔业基础设施、体系耦合度、良种自给率、渔业产品结构、渔业产业结构、水产专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标准化池塘改造及标准化养殖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以“强基础、调结构、招名企、提服务、建市场、培龙头”推进渔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提高宝应县渔业现代化的水平,旨在加速推进宝应县渔业现代化进程,为推进宝应县“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推进“四个宝应”建设,加快宝应崛起起到积极作用。
朱世桂[4](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杨波[5](2010)在《青岛市海洋开发和海域管理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岛市拥有870公里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滨海旅游城市和港口贸易城市,是全国闻名的“海洋科技城”,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海洋科技优势明显。随着海域使用强度的加大、开发的深入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是环境、资源和管理三大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在开发利用海域的过程中,只注重本行业、本部门的利益,缺乏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海域环境的保护改善。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在调查青岛市海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青岛市海洋主要产业、海域使用和海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国家海域使用管理“三项制度”’,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海洋管理模式,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对青岛市的海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加强青岛市海洋综合管理的对策措施和思路构想,维护好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内容安排为:(1)调查分析青岛市海洋地理和海洋气候与水文等海域自然环境;(2)调查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港口旅游、能源矿产以及海水资源等海域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3)分析研究青岛市海洋渔业、航运交通业、滨海旅游业、修造船业等海洋主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选取韩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主要海洋国家作为比较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海洋管理经验;(5)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6)探索新形势下青岛市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思路构想及对策措施。
于潇[6](2009)在《河南省渔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策探析》文中指出本文通过阐述河南省渔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河南省渔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制约其渔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阐述了河南省渔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河南省的渔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河南省有总水面47万多hm2,其中可养鱼面积30多万hm2,可种植水生经济植物10多万hm2。有池塘堰坝40多万口、14万hm2;水库2347座、13万多hm2;湖泊111个、水面4千hm2。有稻田面积61万多hm2,宜鱼稻田近27万hm2。河南省鱼类和水生动物较多,全省分布各种鱼类有129种,主要经济鱼类60余种,水生经济动物近百种。全省发展渔业的资源丰富,注重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情况不一。在捕捞渔业、水产增养殖业、水产种植业等方面的生产情况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渔业组织的发展为河南省渔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2.概括了河南省渔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渔业生产能力显着增强。(2)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3)水产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4)资源养护工作取得新成效。(5)重视渔业安全生产,渔政船检工作取得新突破。3.分析了河南省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有些地方行政部门还没有把渔业提升到一个产业的位置。(2)渔业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3)渔业总体生产能力还比较低,整体开发利用水平低,发展不平衡。(4)渔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渔业支撑体系不健全。(5)渔业各级管理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薄弱。4.提出了河南省渔业发展的方向及对策河南渔业发展应重点抓好8大工程建设:(1)渔业种子工程。(2)特色渔业工程。(3)渔业科技示范工程。(4)龙头企业、市场带动工程。(5)休闲渔业工程。(6)渔业资源及环境养护工程。(7)水产品质量安全工程。(8)平安渔业工程。发展河南渔业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和完善发展渔业的方针政策,加强支渔惠渔力度。(2)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3)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提高全行业科技素质和生产水平。(4)加强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增殖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5)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和水产二、三产业。(6)加强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水产品流通渠道。(7)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扎实推进“平安渔业”建设。(8)大力推进依法治渔,加强行业管理。(9)扩大渔业对外合作与交流。
潘文华[7](2009)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业已成为产业界、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议题。科技中介服务是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经济服务活动,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与科技建立有效的对接,急需在农户与市场、农户与科技之间建立多种纽带,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技术和市场服务。发展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农业科技中介的理论研究还是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题。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案例法和系统论研究方法。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历史、现状和问题,采用了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多家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深入农村进行实践观察,并组织东北农业大学家住黑龙江省农村的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发现黑龙江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在对美国、日本、荷兰等各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结构框架,并运用系统论中的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具体刻画指标,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评价。本文首先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对中介、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组织的概念分析,层层深入到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概念界定,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类型和体系的特征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是联结农业科学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为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是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机构及其与运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系统论和公共物品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分析,并阐释了相应理论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的启示,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为了准确把握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经历了从单一组织主体到多元组织主体的发展历程,现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主体格局。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仍然存在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政府科技中介服务僵化低效、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手段落后等问题。科技中介是一个涉及到技术、技术供给、技术需求以及科技中介自身建设与环境匹配的复杂过程,于是本文分别从科技中介体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发达的农业必定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本文介绍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主要经验,印度的选取是鉴于我国和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以上各国的共同经验是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主体多元化,实现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都已形成制度,并能够拥有多渠道的资金筹集和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农业科技中介的发展都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可见,尽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植根于市场经济中,但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而自发发展,政府在促进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汲取各国发展的共同经验,研究总结世界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构建和对策的探索。对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评价是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基础。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也就有各自的适用条件。本文构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该体系由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主体系统及其环境系统构成,组织主体系统包括组织主体和运行机制;环境系统包括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信息环境,它们共同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起到影响作用。在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公益型、准市场型和市场型的划分,并对各主体创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职能定位。据此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应属于公益型农业科技中介,执行公益性职能,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属于准市场型农业科技中介,但其发展趋势将日益向市场性为主转变,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属于市场型中介,它以盈利性服务为其职能。体系运行机制的设计包括准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责任机制、信用机制和契约机制和协调联结等机制。为了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论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评价指标,对具体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最后,论文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对策与措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剥离经营性职能而充分发挥公益职能,通过建设区域服务站,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力量,并形成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培训教育,大力发展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成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力量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要结合学科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经营性职能,同时建立必要的撤出机制以规避风险,逐渐走向市场化;扶持并监督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中介,培育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科技中介的法律、政策、金融、信息等环境的建设。
段志霞[8](2008)在《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资源性资产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其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然而,由于国民环保意识淡薄、国有资源产权虚置、海洋灾害频发等,造成了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流失,即海洋资源的所有者对海洋资源性资产的收益权未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使其一部分或全部应收的海洋资源性资产收益被其他单位或个人所取得。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最终导致资源所有者所有权的损害和资源的低效利用,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严重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十分必要。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海洋微观体系(海洋企业)、海洋中观体系(海洋产业)和宏观体系(政府)的管理创新。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提升海洋经济效益、保护海洋资源再生能力和优化海洋资源再生环境。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但能有效遏制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而且能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对我国实现“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是以目前我国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为切入点,以切实提升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价值,遏制国有资源资产流失为主线,引入海洋资源价值核算和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等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基于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成本—效益”模型和资源最优配置模型,从海洋微观(企业)、海洋中观(产业)和宏观(政府)三个层次提出了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创新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除前言外,本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资产化管理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和国有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理论。第二章,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现状与成因。该部分内容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现状、成因、影响因素以及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海洋资源性资产及其价值。包括海洋资源的内涵、特性及分类,海洋资源性资产的界定与特征,海洋资源的价值构成和价值流,海洋资源价值的核算。第四章,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机理。该部分内容包括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特点、流失渠道和流失类型。第五章,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该章在介绍国民经济和绿色国民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对绿色GDP的影响。第六章,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与模型。该章是论文的重点,探讨了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内容(包括内涵、特征和标准),阐述了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成本效益调整方法并构建了模型,同时还分析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优化配置方法及其模型。第七章,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创新体系。包括三方面的管理创新体系:海洋微观(企业)创新体系(海洋企业作业标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生产模式创新、组织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海洋中观(产业)创新体系(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机制创新、流通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和海洋宏观(政府)创新体系(法律保障、政策保障、体制保障、金融保障和风险保障)。第八章,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包括三方面的策略:提升海洋经济效益、保护海洋资源再生能力和优化海洋资源再生环境。第九章,案例:青岛市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策略问题研究。就青岛市海洋产业状况和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现状,结合文中的理论,分析了青岛市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
刘锐[9](2006)在《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以城促乡”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不同地区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养殖成为新的增长点,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龙头企业作用明显,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粮、经、饲配比合理、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但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不能协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诸多问题,这些为我国进行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使农业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根本目的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农业产业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产生最佳综合效益。固镇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升级,农业产业已经由传统的种植业转到了种养加贸工商多种成分并举的格局,农副产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迅速提高,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呈现跳跃式发展,各产业及内部结构更趋合理。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固镇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外延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与历史资料以及对固镇县的农业产业进行实地考察,紧扣固镇县的农业脉搏,取得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及信息。同时采取统计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统一的科学方法,对收集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处理,从中发现相关规律,为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调控不力、支持和服务功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有绝对优势,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畜牧业比重虽有较大提高,但依然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林业及渔业所占比重偏小;农产品的品质较差难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区位优势不明显,农产品转化加工附加值低,农副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乏力,农业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变化等。面对固镇县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固镇县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固镇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工农相辅原则,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坚持科教兴农的原则,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使固镇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充分利用农业及相关资源,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对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是:①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②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③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⑤科技兴农,用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⑥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⑦加快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⑧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扶持壮大农村中介。
吴春智[10](2006)在《山东省聊城市渔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战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面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渔业作为我国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内陆渔业,它不仅对于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区域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1978年以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水产品年均增长率超过10%,200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901.77万吨,从1990年起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在水产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水产品质量,并能解决好渔民增产增效问题,已经是当前渔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聊城市的渔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底,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929hm2,从业劳动力28790人,总产量达到62335吨,渔业总产值达到92384万元,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1.61%增加到现在的7.9%,人均收入达到4546元。十年间,面积、产量、产值年分别增加7.91%、18.3%、57.7%,人均收入年递增11.3%,渔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增幅最快的产业,渔业对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本文回顾了聊城市近十年的渔业发展历程,针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抓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深层次矛盾,针对聊城市水产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渔业发展思路。就聊城市渔业结构调整方向,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水产品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同时,依据我国渔业的发展战略思想,针对聊城市渔业未来整体发展战略,从政府、产业、科技、资金、法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抓住机遇、适应市场、转变观念 加快我省水产良种产业化进程 全省鱼苗繁殖场场长座谈会暨2000年水产种苗交易会上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适应市场、转变观念 加快我省水产良种产业化进程 全省鱼苗繁殖场场长座谈会暨2000年水产种苗交易会上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3)宝应县渔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文献综述 |
1 相关概念 |
1.1 农业与渔业的概念 |
1.2 现代化的概念 |
1.2.1 时间和价值双重尺度说 |
1.2.2 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动态过程说 |
1.2.3 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综合转变过程说 |
1.2.4 工业化实质说 |
1.3 现代农业与现代渔业的概念 |
1.4 农业现代化与渔业现代化的概念 |
2 我国渔业发展简史 |
2.1 清代之前的渔业发展概况 |
2.2 新中国成立后渔业发展的情况 |
2.2.1 1949-1957年是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2.2.2 1958-1965年是渔业发展方针上的争论时期 |
2.2.3 1966-1976 年是渔业发展的徘徊时期 |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渔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
2.4 我国现代渔业发展情况 |
3 国内外渔业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宝应县现代渔业建设现状 |
1 江苏现代渔业发展概况 |
2 宝应县渔业发展基本概况 |
2.1 宝应县地理位置及境内水域分布情况 |
2.2 宝应县的气候情况 |
2.3 宝应县的历史沿革 |
2.4 宝应县的渔业发展概况 |
3 宝应县现代渔业建设的主要特点 |
3.1 渔业机械进入传统养殖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
3.2 渔用颗粒饲料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 |
3.3 生态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生物制剂使用被广泛接受 |
3.4 渔业三产不断发展壮大 |
3.4.1 围绕产前产中服务不断壮大和规范 |
3.4.2 水产品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
3.4.3 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壮大 |
3.4.4 休闲渔业发展呈加快态势 |
第三章 宝应县现代渔业产业现状分析 |
1 宝应县渔业产业发展 |
1.1 宝应县渔业产出效益 |
1.1.1 渔业一产增加值 |
1.1.2 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 |
1.1.3 养殖水面亩均产出 |
1.1.4 渔民人均纯收入 |
1.2 渔业科技进步 |
1.2.1 持证渔业劳动力比重 |
1.2.2 乡镇或区域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
1.2.3 渔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
1.2.4 良种覆盖率 |
1.3 渔业产业经营 |
1.3.1 渔业二三产业产值占渔业经济产值比重 |
1.3.2 渔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
1.3.3 规模以上渔业企业销售额与一产产值比 |
1.3.4 水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
1.4 渔业设施装备 |
1.4.1 标准化海洋捕捞渔船比重 |
1.4.2 标准化池塘面积比重 |
1.4.3 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1.4.4 渔港建设情况 |
1.5 渔业环境质量 |
1.5.1 重要渔业水域水质监测达标率 |
1.5.2 认定的三品产地面积比重 |
1.5.3 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 |
1.6 渔业支持保障 |
1.6.1 财政投入增幅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之比 |
1.6.2 渔业互助保险保障额 |
1.6.3 涉渔贷款增幅与贷款总额增幅之比 |
2 宝应现代渔业建设与渔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难点 |
2.1 渔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制约高效渔业发展 |
2.2 体系服务耦合度不高,制约先进模式推广 |
2.3 良种自给率不高,制约效益提升 |
2.4 渔业产品结构不优,制约产业化发展 |
2.5 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渔业优势彰显 |
2.6 水产专业市场不健全,制约市场调节功能发挥 |
2.7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滞后,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
2.8 标准化池塘改造积极性不高,养殖效益提升不明显 |
2.9 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
第四章 宝应县渔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
1 做好渔业规划,调整产品结构 |
1.1 宝应湖大闸蟹生态健康养殖区 |
1.2 仿野生龟鳖生态健康养殖区 |
1.3 淡水虾主混养殖区 |
1.4 地方特色“六小品种”暨名特优水产品混套养殖区 |
1.5 稻藕田种养结合养殖区 |
1.6 禁止开发和养殖的水域 |
1.7 全境规划为优质水产品产地 |
2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2.1 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养殖户个人积极性 |
2.2 积极争取各类财政项目,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和投入力度 |
2.3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各类资本 |
3 完善土地流转,招引知名企业 |
4 健全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升级 |
4.1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
4.2 提供经费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4.3 加强业绩考核,优化服务方式 |
5 强化市场建设,加快市场引导 |
6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 |
7 吸收各类资本,促进产业升级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5)青岛市海洋开发和海域管理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 |
0.3 研究目的 |
0.4 研究方法 |
0.5 理论意义与实际利用价值 |
1 青岛市海洋自然环境概况 |
1.1 青岛市海洋地理概况 |
1.2 青岛市海洋气候与水文概况 |
2 青岛市海洋资源概况 |
2.1 海洋空间资源 |
2.2 海洋生物资源 |
2.3 港口资源 |
2.4 旅游资源 |
2.5 海洋能源 |
2.6 海水资源 |
2.7 海洋矿产资源 |
2.8 海洋科技资源 |
3 青岛市主要海洋产业现状 |
3.1 海洋渔业 |
3.1.1 海洋渔业现状 |
3.1.2 海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航运交通业 |
3.2.1 航运交通业现状 |
3.2.2 航运交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滨海旅游业 |
3.3.1 滨海旅游业现状 |
3.3.2 滨海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修造船业 |
3.4.1 修造船业发展现状 |
3.4.2 修造船业存在问题 |
3.5 石油储运与石油化工 |
3.6 盐业及盐化工 |
3.7 海洋药物 |
4 青岛市海洋管理现状 |
4.1 青岛市的海洋管理机构 |
4.2 青岛市的海洋管理 |
4.2.1 青岛市的海域规划管理 |
4.2.2 青岛市的海域使用管理 |
4.2.3 青岛市的海洋信息管理 |
4.3 青岛市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青岛市海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研究青岛市海洋管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
5.1.1 外部性理论 |
5.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5.2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实施青岛市的海洋管理 |
5.2.1 青岛市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5.2.2 青岛市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
6 国内外海洋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
6.1 国外海洋管理 |
6.1.1 韩国的海域使用管理 |
6.1.2 美国的海域使用管理 |
6.1.3 日本的海域使用管理 |
6.1.4 英国的海域使用管理 |
6.2 国内海洋管理 |
6.2.1 我国海洋管理的历史演变 |
6.2.2 我国海洋管理现状 |
7 加强青岛市海洋管理的对策措施 |
7.1 加强依法管海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
7.2 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业管理 |
7.3 调整结构,促进海洋渔业发展 |
7.4 发展临海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增强蓝色经济实力 |
7.5 推进港口航运等海洋服务业的发展 |
8 实现青岛市海洋综合管理的思路构想 |
8.1 严格依法管理海洋 |
8.2 严格执行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
8.3 建立完善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
8.4 完善海域使用论证操作模式 |
8.5 完善海域使用审批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8.6 组建青岛市海洋事务管理委员会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河南省渔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渔业的基本涵义 |
1.1.1 狭义渔业的涵义 |
1.1.2 广义渔业的涵义及其子产业的划分 |
1.1.3 渔业的特殊性 |
1.1.4 渔业的外部关系 |
1.1.4.1 渔业与农业的关系 |
1.1.4.2 渔业与工业的关系 |
1.1.4.3 渔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1.2 国内外渔业概况对比 |
1.2.1 国外渔业概况 |
1.2.2 我国渔业概况 |
1.3 我国与发达国家渔业发展研究对比 |
1.3.1 渔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 |
1.3.2 渔业发展中形成的生产结构、捕捞力布局和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同 |
1.3.3 渔业信息化程度不同 |
1.3.4 渔业中介组织发展情况不同 |
1.4 加入WTO 后我国渔业面临的问题 |
1.4.1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2 面临的困难 |
1.5 发展渔业的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4 河南省渔业发展基本情况 |
4.1 河南省渔业发展历程 |
4.2 渔业生产现状 |
4.3 渔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
4.4 渔业生产情况 |
4.5 渔业组织 |
5 河南渔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
5.1 渔业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
5.2 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
5.3 水产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 |
5.4 资源养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
5.5 重视渔业安全生产,渔政船检工作取得新突破 |
6 河南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 有些地方行政部门还没有把渔业提升到一个产业的位置 |
6.2 渔业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 |
6.3 渔业总体生产能力还比较低,整体开发利用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
6.4 渔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渔业支撑体系不健全 |
6.5 渔业各级管理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薄弱 |
7 河南渔业发展方向及对策探析 |
7.1 渔业发展方向 |
7.2 渔业发展对策探析 |
7.2.1 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和完善发展渔业的方针政策,加强支渔惠渔力度 |
7.2.2 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7.2.3 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提高全行业科技素质和生产水平 |
7.2.4 加强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增殖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
7.2.5 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和水产二、三产业 |
7.2.6 加强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水产品流通渠道 |
7.2.7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扎实推进“平安渔业”建设 |
7.2.8 大力推进依法治渔,加强行业管理 |
7.2.9 扩大渔业对外合作与交流 |
8 结语与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相关概念 |
2.1.1 中介 |
2.1.2 中介组织 |
2.1.3 科技中介组织 |
2.1.4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2.1.5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 |
2.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动力模式理论 |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区域创新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5 系统理论 |
2.2.6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历史演进 |
3.1.1 单一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阶段(1949-1978年) |
3.1.2 多元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形成(1978年至今) |
3.2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现状 |
3.2.1 政策环境的支持 |
3.2.2 组织主体的多元化 |
3.2.3 组织规模的壮大 |
3.2.4 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 |
3.2.5 服务模式多样化 |
3.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 |
3.3.2 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 |
3.3.3 信息传递不畅 |
3.3.4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低效率 |
3.3.5 农业科技中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
3.3.6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资金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系统内部因素 |
4.1.1 组织主体因素 |
4.1.2 系统环境因素 |
4.2 系统外部因素 |
4.2.1 农业技术产品特性 |
4.2.2 农业技术供给 |
4.2.3 农业技术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的发展经验 |
5.1.2 日本的发展经验 |
5.1.3 荷兰的发展经验 |
5.1.4 澳大利亚的发展经验 |
5.1.5 印度的发展经验 |
5.2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体系主体多元化 |
5.2.2 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紧密结合 |
5.2.3 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化 |
5.2.4 资金筹集多渠道 |
5.2.5 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
5.2.6 服务内容综合化 |
5.2.7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评价 |
6.1 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1.1 组织优势 |
6.1.2 组织局限性 |
6.1.3 适用范围 |
6.2 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2.1 组织优势 |
6.2.2 组织局限性 |
6.2.3 适用范围 |
6.3 农民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3.1 组织优势 |
6.3.2 组织局限性 |
6.3.3 适用范围 |
6.4 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4.1 组织优势 |
6.4.2 组织局限性 |
6.4.3 适用范围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设计 |
7.1 设计的目标 |
7.2 设计的基本原则 |
7.2.1 系统性原则 |
7.2.2 科学性原则 |
7.2.3 可行性原则 |
7.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
7.3.1 组织体系的构成 |
7.3.2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职能定位 |
7.3.3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间的联系 |
7.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运行的保障机制 |
7.4.1 准入机制 |
7.4.2 利益驱动机制 |
7.4.3 考核评价机制 |
7.4.4 风险责任机制 |
7.4.5 协调联结机制 |
7.4.6 信用机制 |
7.4.7 契约机制 |
7.5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绩效评价 |
7.5.1 构建农业科技中介评价指标体系 |
7.5.2 复杂网络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
8.1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公益职能 |
8.1.1 剥离经营性职能 |
8.1.2 建立区域农技服务站 |
8.1.3 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制度化 |
8.2 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
8.2.1 对负责人的组织建设培训 |
8.2.2 组建村级农技推广协会 |
8.2.3 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 |
8.3 强化教育科研单位的中介职能 |
8.3.1 结合学科拓宽服务领域 |
8.3.2 建立撤出机制以规避风险 |
8.3.3 加强科技中介经营性职能 |
8.4 扶持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中介 |
8.4.1 鼓励龙头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 |
8.4.2 培育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 |
8.4.3 建立审查监管制度 |
8.5 加强环境系统的建设 |
8.5.1 法律环境的支持 |
8.5.2 政策环境的支持 |
8.5.3 信息环境的支持 |
8.5.4 金融环境的支持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0.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 相关理论概述 |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 资源性资产化管理理论 |
1.3 资源价值理论 |
1.4 国有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理论 |
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现状与成因 |
2.1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界定 |
2.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的现状 |
2.2.1 海洋生物资源资产流失现状 |
2.2.2 海洋矿产资源资产流失现状 |
2.2.3 海洋空间资源资产流失现状 |
2.3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的成因 |
2.4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流失的影响因素 |
2.5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意义 |
3 海洋资源性资产及其价值 |
3.1 海洋资源的内涵、特性与分类 |
3.1.1 海洋资源的内涵 |
3.1.2 海洋资源的特性 |
3.1.3 海洋资源的分类 |
3.2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界定与特征 |
3.3 海洋资源的价值构成 |
3.3.1 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 |
3.3.2 海洋资源的生态价值 |
3.3.3 海洋资源的社会价值 |
3.4 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价值流 |
3.4.1 海洋资源价值流内涵 |
3.4.2 海洋资源价值流主要阶段 |
3.5 海洋资源价值核算 |
3.5.1 海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 |
3.5.2 海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 |
4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机理 |
4.1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特点 |
4.2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渠道 |
4.3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类型 |
5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 |
5.1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 |
5.2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 |
5.3 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对绿色GDP 的影响 |
6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与模型 |
6.1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内涵与标准 |
6.1.1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内涵 |
6.1.2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特征 |
6.1.3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标准 |
6.2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成本效益模型及调整方法 |
6.2.1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成本和效益 |
6.2.2 海洋资源开发的“成本—效益”模型 |
6.2.3 海洋资源开发的成本效益调整方法 |
6.3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优化配置模型及方法 |
6.3.1 海洋资源配置的特点 |
6.3.2 海洋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
6.3.3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优化配置模型 |
6.3.4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优化配置方法 |
7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创新体系 |
7.1 海洋微观(企业)创新体系 |
7.1.1 作业标准创新 |
7.1.2 经营模式创新 |
7.1.3 生产模式创新 |
7.1.4 组织模式创新 |
7.1.5 管理制度创新 |
7.2 海洋中观(产业)创新体系 |
7.2.1 产业结构调整 |
7.2.2 市场机制创新 |
7.2.3 流通体制创新 |
7.2.4 科技体制创新 |
7.2.5 服务体系创新 |
7.3 海洋宏观(政府)创新体系 |
7.3.1 法律保障 |
7.3.2 政策保障 |
7.3.3 体制保障 |
7.3.4 金融保障 |
7.3.5 风险保障 |
8 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 |
8.1 海洋经济效益的提升 |
8.1.1 推进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
8.1.2 建立海洋生态经济模式 |
8.1.3 发展集约型海洋经济 |
8.1.4 发展开放型海洋经济 |
8.1.5 发展科技型海洋经济 |
8.1.6 发展多元型海洋经济 |
8.2 保护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 |
8.2.1 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并重 |
8.2.2 缓解海洋渔业的捕捞压力 |
8.2.3 规范海洋资源开发活动 |
8.2.4 开展海洋资源人工增值活动 |
8.3 优化海洋资源再生环境 |
8.3.1 优化海洋人文环境 |
8.3.2 优化海洋自然环境 |
8.3.3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
9 青岛市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
9.1 青岛市海洋产业概况 |
9.2 青岛市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现状 |
9.3 青岛市海洋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策略 |
9.3.1 提升海洋经济效益 |
9.3.2 保护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 |
9.3.3 优化海洋资源再生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文献综述 |
1.1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进 |
1.1.1 建立完善了"三次产业"的概念 |
1.1.2 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1.1.3 明确了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 |
1.1.4 丰富了产业结构的理 |
1.1.5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 |
1.2 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况 |
1.2.1 农业发展的成就 |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1.2.2.1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1984年,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 |
1.2.2.2 第二个阶段,1985年~1991年,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
1.2.2.3 第三阶段,1992年~1997年,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 |
1.2.2.4 第四阶段,1998至今 |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1.2.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及目的 |
1.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1.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
1.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1.4.1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
1.4.2 种植业作物布局结构的调整 |
1.4.3 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
1.4.4 改善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 |
1.4.5 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
1.5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
1.5.1 区域生产力水平 |
1.5.2 科学技术条件 |
1.5.3 区域自然资源条件 |
1.5.4 区域经济资源条件 |
1.5.5 社会需求状况 |
1.5.6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 |
1.6 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综述 |
2.引言 |
3.研究方法 |
4.固镇县农业产结构调整的历史与现状 |
4.1 固镇县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
4.1.2 气候条件 |
4.1.3 土壤及水文 |
4.1.4 动植物资源 |
4.1.5 耕作制度 |
4.2 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
4.2.1 种植业 |
4.2.2 养殖业 |
4.2.3 林业 |
4.2.4 渔业 |
4.2.5 涉农企业(产业化水平) |
4.2.6 农民收入及经济状况 |
4.2.7 城镇化水平 |
5.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5.1.1 局限性 |
5.1.2 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
5.1.3 趋同性和极端化 |
5.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5.1.5 部份农产品品质差 |
5.1.6 区位优势没有发挥 |
5.1.7 产业化水平低 |
5.1.8 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效益差 |
5.1.9 科技含量低 |
5.1.10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5.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5.2.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
5.2.2 市场机制不健全、信息匮乏 |
5.2.3 政府调控结构不完善、投入不足 |
5.2.4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 |
6.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及策略 |
6.1 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
6.2 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6.2.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6.2.2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 |
6.2.3 坚持城乡统筹、工农相辅原则 |
6.2.4 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
6.2.5 坚持科教兴农的原则 |
6.2.6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2.7 坚持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 |
6.3 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6.3.1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
6.3.2 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6.3.2.1 稳定种植业 |
6.3.2.2 提升养殖业 |
6.3.2.3 适度经营林果业 |
6.3.2.4 水产养殖业发展要有新突破 |
6.3.3 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
6.3.3.1 对龙头企业要有真确的认识 |
6.3.3.2 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组合理 |
6.3.3.3 依托外地市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 |
6.3.3.4 正确定位、发展相关的龙头企业 |
6.3.3.5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6.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3.4.1 争取国家投资项目 |
6.3.4.2 狠抓防洪抗汛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
6.3.4.3 加强农村小工程建设 |
6.3.4.4 不可忽视农村的医疗卫生建设及基础教育 |
6.3.5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3.5.1 不可放松"种子工程" |
6.3.5.2 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技推广体系 |
6.3.5.3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3.6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3.7 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 |
6.3.8 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扶持壮大农村中介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山东省聊城市渔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聊城市渔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1. 聊城市基本情况 |
2. 聊城市目前渔业发展概况 |
第二章 聊城市渔业发展历程 |
1. 第一产业发展历程 |
2. 第二产业发展历程 |
3. 第三产业发展历程 |
第三章 聊城市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 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渔业结构调整的失败 |
2. 第二产业过度集中于饲料产业,且市场过于混乱 |
3. 渔业科技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 |
4. 渔业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5. 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聊城市渔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
1. 聊城市渔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任务目标 |
2. 聊城市渔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3. 增加渔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4. 渔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抓住机遇、适应市场、转变观念 加快我省水产良种产业化进程 全省鱼苗繁殖场场长座谈会暨2000年水产种苗交易会上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3]宝应县渔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天兄.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5]青岛市海洋开发和海域管理综合研究[D]. 杨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6]河南省渔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策探析[D]. 于潇.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8)
- [7]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D]. 潘文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8]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研究[D]. 段志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9]固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D]. 刘锐.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9)
- [10]山东省聊城市渔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战略思考[D]. 吴春智.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