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以禅喻诗与《沧浪诗话》(论文文献综述)
洪涛[1](2020)在《以禅喻诗:严羽的诗学思想及其文化旨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禅喻诗"是《沧浪诗话》鲜明的学术品格。严羽借用佛禅"妙悟"的概念作为其论诗的拱心石,构建了以"妙悟"为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兴趣"为特质论,以"气象"为境界论的严整的诗学体系。严羽"悟"区别于江西诗派侧重于字句章法而强调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诗歌主体的生命体验。"兴趣"体现为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创作取向,情统领下的情、理、意等诸多心理因素的深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气象"是诗歌审美风格与时代精神等的外在显现。严羽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理性化倾向,力图恢复诗歌的抒情本质。在其推崇"盛唐气象"背后,隐约折射出其对垂暮卑弱末宋文化的时代忧思。
刘召明[2](2020)在《高启诗学理论发覆》文中研究说明高启的诗学理论由"一总三分"的框架构成。所谓"总",是指"求全""求至",成为"大方"之家。"三分"则指三个层面的内容:诗之"要",即"格""意""趣";诗之"次",即"声"与"言";诗之"补",即"江山之助""在而可考"。高启的诗学理论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及佛禅人物与思想影响,同时也与其以性情为本的创作个性、隐逸田园、仕宦南京的人生经历等有密切的关系。在元明诗歌史与诗学史上,高启的诗学理论以盛唐为嚆矢,以宗唐为模范,对扭转元末纤秾缛丽诗风有不世之功,同时"关有明一代文运",对明代诗学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勇[3](2019)在《《沧浪诗话》“不假悟”义辨》文中认为以往学界多从字面理解《沧浪诗话》"不假悟"义涵,因此而把"汉魏不假悟"解释为汉魏诗"不假借悟",如此解释,必然造成这句话与"诗道在妙悟"之间的矛盾,由于此矛盾无法解决而不得不归咎于严羽行文的不严谨。当我们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之中超脱出来,把"不假悟"放回当时的禅学背景,发现其意并不是"不假借悟"而是"不假之悟"。如此理解,有利于解决以下问题:"汉魏不假悟"与"诗道在妙悟"之间的矛盾问题;"不假悟"与"透彻之悟"之间的高低问题;"尚"字的内涵问题。
陶楚歌[4](2019)在《论严羽《沧浪诗话》对诗之“盛唐”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严羽推崇盛唐诗,主张"以盛唐为法"。对诗之"盛唐"的建构是《沧浪诗话》诗学体系的的重要内容。严羽建构诗之"盛唐"确立"以楚词为本""吟咏情性"为诗学本源,以"以禅喻诗"为言说策略,继而将"妙悟""兴趣""气象"作为诗道的核心和诗歌评价的标准。严羽有意建构诗之"盛唐"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北宋以降道学对文学情性的限定和束缚,以诗之"盛唐"为典范,提倡文学应该抒写人的自然性情。
吴炳蒨[5](2018)在《苏轼、严羽诗学思想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历了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之后,宋代在对诗歌发展之路进行新探索的同时,也开始对诗学理论进行思考总结。北宋的苏轼以其雄厚天才和大家气魄,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极高成就,也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思想,成为北宋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南宋的严羽有着自己对诗歌本质和审美属性的不凡见解,并针对当时诗坛的弊病,写出了宋代最具理论价值的诗论着作《沧浪诗话》。苏轼和严羽作为各自时代的诗学理论代表,对中国诗学理论的一些重要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的诗学思想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这些重要范畴出发,分析论述二人各自的诗学理论,并通过比较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考察二者诗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正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二人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苏轼认为诗歌“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又强调了诗歌“有为而作”的社会价值,并基于诗歌与现实的冲突得出“诗是穷人物”的结论。严羽明确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继承了诗歌“缘情”一派的理论,对诗歌审美属性极为强调。在宋代理学主导,文学政教功用重新被强化的背景下,苏轼和严羽不被束缚,维护和尊重诗歌的情本性质,他们共同具有的诗性理想精神,也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增添了光芒。第二部分论述了苏轼、严羽的诗禅理论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诗禅理论在宋代得到繁荣发展,成为宋代诗论的一大特点。苏轼提出以“自然”为主的创作观念,认为诗法禅法一样在于自由,并最终至“无法之法”。严羽直接指出诗和禅的相通之处在于“悟”,并建立了以“妙悟”为核心的“以禅喻诗”理论。苏轼和严羽对诗禅关系的论述颇有相似相承,苏轼的思想为之后严羽的诗禅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部分从苏轼、严羽的意境理论出发,比较其联系与区别。苏轼的意境理论从创作初始的心理准备,到意象塑造的“传神”标准,到意境的不尽意味直到意境生成中欣赏者的作用均有深刻论述。严羽的意境论以“兴趣”说为核心,将意境理论的重要范畴“兴”和“趣”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盛唐诗人为典范树立了诗歌审美的标准。苏轼和严羽对诗歌意境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都有认识,但苏轼侧重意境营造的角度,更具实践性,严羽的意境论强调诗歌审美特性,重视意境带来的审美体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完善了对意境的诠释,使意境理论在宋代得到了质的飞跃。第四部分主要着眼于严羽本人在《沧浪诗话》中对苏轼及其代表的宋诗的批评。严羽对以苏诗为代表的宋诗采取批判态度,认为其无法与盛唐气象相比,但严羽未看到诗歌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宋诗的优点,因此有其局限性。而严羽在批判苏诗的同时又在诗学思想上与苏轼颇有一脉相承之处,对此学者作出论述,更加证明了这种相承性。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苏轼和严羽的诗学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论是联系还是区别,他们都在宋朝诗学文化背景下提出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主张。他们的诗学思想之间存在前后承袭的关系,也共同为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宋学达[6](2017)在《严羽《诗辩》文本顺序问题补议》文中指出《沧浪诗话》今传"通行本"与"玉屑本"两种版本,其中《诗辩》的文本顺序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就《诗辩》的文本顺序问题提出四点补论:其一,《沧浪诗话》原非"诗话体"着作,《诗辩》当为"辩"体论说文,而《诗人玉屑》作为诗话着作摘录《诗辩》,并不承担保存其原貌的责任;其二,若依"玉屑本",则《诗辩》开篇即蹈袭北宋《潜溪诗眼》旧话;其三,从两个"识"字可以看出被"玉屑本"腰斩为两段的文字原本存在紧密的逻辑承接关系,且"通行本"在行文脉络上更加明晰;其四,论法论品相关文字或为"通行本"编校者据"玉屑本"补入,是以此两段文字依"玉屑本"当更为合理。
阳开怀[7](2014)在《“妙悟”:佛教中道美学》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管是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审美上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妙悟”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目前学界针对“妙悟”这一范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从佛教义理方面出发去研究的成果尚少,而且分析不够深入,并没有很好地揭示“妙悟”的内涵。本论文即是从佛教义理的角度出发,来对“妙悟”这一诗学范畴进行研究。佛教中的“妙悟”是佛性的发掘,是对真谛的终极领悟,是一种透彻之悟,和一般的“悟”有着层次上的分别。佛教中的“空假中”三观,尤其是中观是达到这种透彻之悟的不二之法。妙悟的这种方法论要求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一种中道美学和艺术的辩证法。因此“妙悟”就是对佛教中道美学的终极运用,灵活把握,“妙悟”的真如境界体现的即是主体对中道美学的最高体悟。“妙悟”这种佛教中道美学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第一,体现在主体运用中道观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完成对现实矛盾的超越,具体的表现为:主体在对人生有无、生死、断常等方面的进行超越之时,常常会运用到“妙悟”的这种中道思维,以达到不住、不执、不滞于任何一边的自由境界。第二,体现在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对它的借鉴之上。具体表现为,主体在对真俗和言意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之时,常常会巧妙地考虑到真和俗、言和意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地。本文即是从主体论和创作论两个层面出发,分为五章对“妙悟”进行探析。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选题依据和“妙悟”的研究现状。正文分别针对“有无”“生死”“断常”“真俗”和“言意”这五对二边概念而展开,论述古代文人在运用妙悟中道来破除这些二边时的具体体现。文章的前三章是针对主体论而展开,重点论述了古代文人在对待“有无”“生死”和“断常”问题上的态度——不执有无,不住生死,超越无常,以及在这种态度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后面两章则是从创作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古代文人在“妙悟”这一美学范畴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主张和审美心理体验。
宋冬莹[8](2013)在《《沧浪诗话》的主要艺术观念研究》文中认为南宋末年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它不仅首次明确提出唐、宋诗的分界,开启后人仰唐称宋的先河,而且对唐诗、宋诗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概括,更重要的是,《沧浪诗话》还提出了“兴趣”、“妙悟”、“以禅喻诗”等一系列美学命题。“兴趣”、“妙悟”、“以禅喻诗”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它们以崭新的概念、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一系列诗歌理论的根本问题,为后世诗学思想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以说,任何学者对《沧浪诗话》的研究,都无法对“兴趣”、“妙悟”、“以禅喻诗”这些命题避而不谈,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力图结合现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成果,对“兴趣”、“妙悟”、“以禅喻诗”这些重要诗学观点的理论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阐发。绪论中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对学术界关于“兴趣”、“妙悟”、“以禅喻诗”这些命题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交代本文的思路和作者的一得之见。第一章着重阐述《沧浪诗话》产生的文化背景,认为《沧浪诗话》是在宋代文学特定的审美风尚和以江西诗派为主导的诗坛风气这两重背景下产生的,其中蕴涵着继承、反拨和超越的张力。第二章着重分析“兴趣”说,认为它反映了严羽的艺术理想。作为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兴趣”是由“兴”和“趣”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词,随着“兴趣”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与沿用,其自身的审美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严羽将盛唐诗歌特色归结为“兴趣”,力图弘扬一种不同于世风的艺术理想。第三章尝试解读“妙悟”说。在严羽看来,“妙悟”是艺术思维的核心,无论是从诗歌的创作主体还是诗歌鉴赏主体角度看,“妙悟”都是艺术思维的“本色”与“当行”。我们可以说,“妙悟”的基本审美特征是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旨归于创造或领略诗歌的意境美。严羽强调“非关书”、“非关理”又肯定须“多读书”、“多穷理”,揭示了艺术思维是超越知识、超越逻辑又蕴涵着知识和逻辑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第四章探讨“以禅喻诗”方法的理论依据,并企求指出这一方法的运用其实是标举“兴趣”和“妙悟”的必然延伸。严羽受到佛门禅悟思想的启发,将“悟”这一概念运用到他的诗歌理论中,这进一步发挥了自己关于“兴趣”的学说;同时他又受到禅宗“不立文字”观念的影响,强调诗歌创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这与卡西尔关于语言存在上限与下限的理论有相通之处。第五章讨论《沧浪诗话》上述思想在我国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包括它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陈芳[9](2013)在《《沧浪诗话》明代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沧浪诗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作品。南宋末年,严羽作《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篇于风雨飘摇的时局之中,呼唤盛唐盛世的诗歌气象。明人将五篇合为《沧浪诗话》一卷,独立于诗集传世,回应复古崇唐的诗美理想。明代众诗家对《沧浪诗话》的研究、接受、反应有较大部分记录在明代诗话、诗论之中。从中寻觅接受痕迹的过程,是再现《沧浪诗话》经典诗学的过程,更是梳理明代诗歌批评理论发展流变的过程。本文以时为序,以人为论,将明代文学初、中、晚三个时期重要诗论家对《沧浪诗话》的理论接受作为研究主体,通过考察不同阶段严沧浪诗学的接受热度、关注侧重、褒贬变化,从而了解各时期《沧浪诗话》诗学地位的升降转变及接受状况的不同特点,进而从中串联出明代诗学理论和诗美旨趣的流变,并细致分析不同接受状况背后的原因,多维度、多元化地展现明代诗学生态。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与可行性。《沧浪诗话》争议未断、影响不衰,每个时代都有再读经典的必要;《沧浪诗话》各关键诗学范畴尚待细致界定;明代诗话等论诗之作量多质优,是阐释、讨论、评价《沧浪诗话》的极佳文本载体,而多样态、差异性的接受状况需要整理归类;对《沧浪诗话》的接受、阐释、评价与明代诗学的发展流变间的关系亦有探究的必要。正文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作为绪论,综述了严羽生平、《沧浪诗话》版本及严沧浪诗学本体理论、影响接受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也介绍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二章先讨论了《沧浪诗话》的诗学渊源及产生背景,认为它是针对宋诗发展流弊而产生的。然后将其诗论体系细分为“以禅喻诗”、“妙悟”、“兴趣”、“别材别趣”、“法盛唐”几大范畴进行研究阐释,它们渊源有自,内在统一。正文第二部分的第三、四、五章以时为序,按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三阶段列举代表性诗评家及其作品,渐次分析各家对《沧浪诗话》的接受情况。并且,得出几种具有明显差异的接受倾向,类分众位诗论家,得出各期接受《沧浪诗话》正、反等方面的力量对比与接受热点。第三章介绍明代初期十位诗论家对严羽的接受状况,在是否接受严羽崇唐抑宋、师法盛唐上自然分为两个阵营,遵从严羽尊唐抑宋为当时的主流形态,仅少数诗家反对抑宋。此阶段诗评家们的接受热点是师法盛唐、妙悟、性情、别趣与格调。第四章罗列十五位明代中期诗论家及其代表作品,对严羽诗学进行补充、反拨的比例极大加重,与正面接受几乎持平。正面接受热点为复古、盛唐、格调、性情、兴趣、别材、别趣与悟,反面则集中于推崇宋诗、不专盛唐的取法门径与抒写个性、反对摹拟的创作方法。明代后期七个诗派、诗家是第五章的研究重点,他们表现出各取所需的接受风貌,他们有的从“性灵”角度接受严羽诗学,不惜对其诗论加以曲解,突出个性,反对强制取径;有的以“格调”为根基,吸收严羽诗学中神韵、性灵之要素,补救或引导格调论的发展;亦有人推举“神韵”,但不再将神韵与盛唐挂钩,要求拓宽取径;更有甚者几乎全盘否定严羽诗学,反对诗必盛唐、唐诗分期、妙悟言诗及以禅喻诗诸说,体现出明末时局动荡之下,论诗家渴望突破旧习、融合新说的接受策略。第六章为《沧浪诗话》明代接受之总结。首先,纵观明代三期,尊唐是主流,但各家对严羽崇唐抑宋、诗必盛唐的取法门限体现出微妙的接受差异。明代前期赞成崇唐抑宋的诗论家居多,是呼唤盛世之声在诗论中的回响;中期,抑宋与崇宋势均力敌,展现出明中期不少诗家对严羽诗学持补充、反拨、要求拓宽取法门径以适应时变的接受态度;后期评诗家倾向于凸显严羽诗学的某一特质而不顾全貌,甚至全盘否定严羽诗学,此乃明末复杂局势在诗学领域的折射。此后,以“以禅喻诗”、“妙悟”、“兴趣”、“别材”、“别趣”、“师法盛唐”各说贯穿概括明代各期的接受态度与评价策略,从横向还原了严羽诗学各概念的接受境遇,呈现了明代诗学对严沧浪诗学的取舍、阐释与发展。最后,交代了研究尚欠火候之处。
李倩[10](2013)在《严羽“以禅喻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禅喻诗”是严羽《沧浪诗话》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严羽论诗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禅喻诗”并非严羽的独创,在他之前已经出现了不少“以禅喻诗”的例子。诗与禅的交流从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但禅和诗论发生关系则始于晚唐五代,王昌龄、皎然等人认识到禅对诗人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并且将禅的某些概念用于诗学理论。北宋时期,出现了“以禅喻诗”的风气,形成了一套参诗、悟入、得法的特定方法。南宋严羽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诗学观点发展了“以禅喻诗”,标志着“以禅喻诗”的成熟,并且对后来“以禅喻诗”的譬喻方法影响深远。就严羽“以禅喻诗”的基本思想而言,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诗与禅在学习方法和过程上的相似,主要是“识”、“参”和“悟入”。“识”在禅宗指先验存在的人的感觉和思想,严羽借用其指代辨析、鉴赏诗歌体制及其优劣的能力;“参”包括“熟参”和“活参”,“参”的本义是强调对禅宗典籍的仔细体味、涵咏,严羽用来说明阅读诗歌同样需要反复研读和涵咏;“悟入”本指学禅者通过长期的参究后对禅宗真谛的领悟,严羽借用来说明熟读历朝历代诗歌后对诗歌创作技巧和审美特征的认识和领会。其次是诗之妙悟与禅之妙悟、诗之境界与禅之境界的相通。诗的“妙悟”与禅的“妙悟”相通处主要体现为两点:与学力无必然关系和突发性。对诗歌境界与禅宗悟境的探讨主要从言意关系和心物关系两个角度进行阐发。在对待言与意的关系上,诗与禅都追求不落言筌,从而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从心物关系出发,诗与禅都追求泯灭心物界限,从而达到“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境界。严羽的“以禅喻诗”虽然并非独创,但绝不是对前人的重复。严羽对“以禅喻诗”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二是深化和拓展了“以禅喻诗”及其相关范畴;三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三个方面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价值所在。严羽的“以禅喻诗”发展到明清,由“诗禅相喻”走向了“诗禅一致”,受其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
二、论以禅喻诗与《沧浪诗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以禅喻诗与《沧浪诗话》(论文提纲范文)
(1)以禅喻诗:严羽的诗学思想及其文化旨趣(论文提纲范文)
一、妙悟:诗歌方法论 |
二、兴趣:诗歌特质论 |
三、气象:诗歌境界论 |
四、结语:反理复情的诗学旨趣 |
(2)高启诗学理论发覆(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3)《沧浪诗话》“不假悟”义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检讨 |
二、作为禅道的“不假悟” |
三、作为诗道的“不假悟” |
(一)“汉魏不假悟”的义涵及其与“诗道在妙悟”的关系 |
(二)“不假悟”与“透彻之悟” |
(三)“尚”与“不假悟” |
四、结 论 |
(4)论严羽《沧浪诗话》对诗之“盛唐”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严羽之前宋人评“盛唐” |
(一) 以“元和”为诗之“盛” |
(二) “李杜”与“盛唐” |
二、 严羽“以盛唐为法”与“以楚词为本” |
三、 “以禅喻诗”与诗之“盛唐”的建构 |
(5)苏轼、严羽诗学思想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苏轼、严羽的诗歌本质论 |
(一)苏轼对诗歌本质的认识 |
(二)严羽“吟咏情性”的诗歌本质论 |
二、苏轼、严羽的诗禅理论 |
(一)苏轼的诗禅理论 |
1.苏轼以“自然”为代表的诗禅论 |
2.从禅之“反常合道”到诗之“反常合道” |
(二)严羽的“以禅喻诗”理论 |
1.以“妙悟”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
2.严羽“以禅喻诗”的特点及意义 |
三、苏轼、严羽的意境理论 |
(一)苏轼从“空静”到“美在咸酸之外”的意境理论 |
1.从“无厌空且静”到“身与竹化” |
2.从“诗画本一律”到“随物赋形” |
3.对“不尽意味”的阐释 |
(二)严羽以“兴趣”说为核心的意境理论 |
1.“兴”和“趣”的范畴 |
2.严羽“兴趣”说的内涵 |
四、从严羽对苏轼的批评看二者的异同 |
(一)从“诗分唐宋”看严羽对苏轼的批评 |
(二)严羽与苏轼诗学思想的相联相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严羽《诗辩》文本顺序问题补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诸家观点 |
二、本文补论 |
(一) 《诗辩》原非“诗话体”着作 |
(二) “夫学诗者, 以识为主”乃蹈袭人语 |
(三) “识”字乃上下文连接之关键 |
(四) 关于论法论品两则的问题 |
(7)“妙悟”:佛教中道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现状 |
1.1 期刊论文类 |
1.2 学术专着类 |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1 选题的目的 |
2.2 选题意义 |
2.3 选题依据 |
第一章 妙悟:不执有无 |
第一节 佛教中的“有”、“无” |
1 无和空 |
2 实有和假有 |
第二节 文人的有无观 |
第三节 文人对“空”的美学追求 |
第二章 妙悟:不住生死 |
第一节 佛教生死哲学 |
第二节 古代文人士子的生死观 |
第三节 文人士子对死生的超越 |
第三章 妙悟:超越常断 |
第一节 常见和断见 |
第二节 人生如梦的喟叹 |
第三节 文人对人生虚幻的超越 |
第四章 妙悟:真俗双运 |
第一节 真俗二谛 |
第二节 双照与双遮 |
1 双照 |
2 双遮 |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真俗二谛 |
1 佛家之二谛中道 |
2 文学创作中的真俗二谛 |
第五章 妙悟:不落言筌 |
第一节 言意之辨 |
第二节 禅宗的“不立文字”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妙不可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8)《沧浪诗话》的主要艺术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本课题相关研究述评 |
三、 本文的思路 |
第一章 《沧浪诗话》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一、 宋代文学与《沧浪诗话》 |
二、 江西诗派与《沧浪诗话》 |
第二章 以“兴趣”为宗旨的艺术理想 |
一、 “兴趣”说的来由与内涵 |
二、 独标“兴趣”的艺术追求 |
第三章 以“妙悟”为核心的艺术追求 |
一、 诗道妙悟 |
二、 “妙悟”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
三、 “妙悟”的审美特征 |
四、 “妙悟”与“非关书”、“非关理” |
五、 “妙悟”与“入神” |
第四章 “以禅喻诗”的方法运用 |
一、 关于“悟”的阐释 |
二、 意象与佛学禅理 |
三、 以禅喻诗,着眼于意境 |
四、 追求“不落言筌” |
第五章 《沧浪诗话》的影响 |
一、 对后世诗学的正面影响 |
二、 对后世诗学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沧浪诗话》明代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严羽和《沧浪诗话》 |
二、《沧浪诗话》本体研究综述 |
三、《沧浪诗话》影响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回归传统的诗论体系 |
二、借鉴接受史的研究视阈 |
三、运用分类整理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沧浪诗话》的诗学渊源和理论本体 |
第一节 宋诗的发展和《沧浪诗话》的产生 |
第二节 《沧浪诗话》诗学理论本体 |
一、以禅喻诗——谈诗方法论 |
二、妙悟——诗歌创作论 |
三、兴趣——诗歌本质论 |
四、别材别趣——诗材诗旨论 |
五、以盛唐为法——诗体风格论及师法对象论 |
第三章 《沧浪诗话》明代前期接受分析 |
第一节 遵从严羽尊唐抑宋的主要倾向 |
一、黄清老《诗法》:妙悟者,意之所向,透彻玲珑 |
二、宋濂:儒道论诗,宗法古人,吟咏性情 |
三、高启:情致意趣,推崇盛唐 |
四、林鸿和高棅《唐诗品汇》:诗宗盛唐,四期分唐 |
五、解缙《说诗三则》:别长别趣,直悟上乘 |
六、周叙《诗学梯航》:吟咏性情,求古人心 |
七、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留心体制,识其时代格调 |
第二节 反拨严羽、推崇宋诗的另类声音 |
一、方孝孺《谈诗五首》:难诋熙丰作后尘 |
二、瞿佑《归田诗话》:举世宗唐恐未公 |
第四章 《沧浪诗话》明代中期接受分析 |
第一节 正面接受严羽诗学的主要倾向 |
一、李梦阳等前七子复古派:诗必盛唐,情以发之 |
二、徐祯卿《谈艺录》:因情立格,妙骋心机 |
三、李攀龙等后七子复古派:汉魏盛唐,尺寸摹拟 |
四、王世贞《艺苑卮言》:熟读涵泳,一师心匠,神与境会 |
五、谢榛《四溟诗话》:诗以兴为主,非悟无以入其妙 |
六、顾起纶《国雅品》:格高调雅,嗣响唐音 |
七、王世懋《艺圃撷余》:本性求情,自运成家 |
八、胡应麟《诗薮》:体格声调,兴象风神 |
第二节 局部反拨严羽诗学的接受倾向 |
一、祝允明等吴中诗派:缘情随事,不拘一格 |
二、都穆《南濠诗话》:雅意于宋,性情之真 |
三、朱承爵《存余堂诗话》:诗溯六朝,意境融彻 |
四、俞弁《逸老堂诗话》:岂可以唐、宋轻重论之 |
五、徐泰《诗谈》:理学诗亦格调高古,吴中诗思致独胜 |
六、杨慎《升庵诗话》:不专一代,兼收并蓄 |
七、唐宋派:直写真本色,人人有眼目 |
第五章 《沧浪诗话》明代后期接受分析 |
第一节 独取性灵,不必法唐 |
一、公安派:诗何必唐,独抒性灵 |
二、竟陵派:孤怀孤诣,性灵真诗 |
第二节 蕴神韵、性灵于格调 |
一、许学夷《诗源辩体》:本乎情兴,神与境会 |
二、谢肇淛《小草斋诗话》:由格调而神韵 |
第三节 神韵独举,不专盛唐 |
一、陆时雍《诗镜总论》:推举神韵,不满“诗必盛唐” |
二、金圣叹评诗:镜花水月,言尽意长 |
第四节 严羽论诗,翳热之病 |
一、虞山诗派:以禅喻诗,无知妄论;唐诗分期,承讹踵谬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沧浪诗话》明代各期接受小结 |
第二节 《沧浪诗话》各范畴明代接受小结 |
一、诸家对“以禅喻诗”、旨在“妙悟”的接受与评价 |
二、诸家对“兴趣”说的接受与评价 |
三、诸家对“别材”、“别趣”说的接受与评价 |
四、诸家对“以盛唐为法”的接受与评价 |
第三节 余论 |
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后记 |
(10)严羽“以禅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以禅喻诗”的源流 |
第一节 宋以前的“以禅喻诗” |
第二节 宋代的“以禅喻诗” |
第二章 严羽对“以禅喻诗”的发展 |
第一节 严密的系统性 |
第二节 自觉性和鲜明的针对性 |
第三节 对“以禅喻诗”及相关范畴的深化 |
第三章 严羽“以禅喻诗”的基本思想 |
第一节 “识”、“熟参”和“悟入” |
第二节 诗禅相通的内在机制 |
第四章 严羽“以禅喻诗”的影响 |
第一节 对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以禅喻诗与《沧浪诗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禅喻诗:严羽的诗学思想及其文化旨趣[J]. 洪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高启诗学理论发覆[J]. 刘召明. 文艺理论研究, 2020(05)
- [3]《沧浪诗话》“不假悟”义辨[J]. 张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论严羽《沧浪诗话》对诗之“盛唐”的建构[J]. 陶楚歌.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苏轼、严羽诗学思想之比较[D]. 吴炳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6]严羽《诗辩》文本顺序问题补议[J]. 宋学达. 唐山学院学报, 2017(05)
- [7]“妙悟”:佛教中道美学[D]. 阳开怀. 暨南大学, 2014(03)
- [8]《沧浪诗话》的主要艺术观念研究[D]. 宋冬莹.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6)
- [9]《沧浪诗话》明代接受研究[D]. 陈芳. 复旦大学, 2013(02)
- [10]严羽“以禅喻诗”研究[D]. 李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