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东亮[1](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武辰爽[2](2021)在《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认为川藏铁路建设是新时代党实施治理西藏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十四五”的重点计划项目。它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稳定我国边疆,对推动西部区域特别是川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林芝段由于受复杂的地貌地质影响和频发的地震、强降雨等极端情况,已经成为中国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为开展工程地质、线路方案等专题研究,并制定了有效可靠的工程技术措施,保障建设和运营安全,对该线路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准确的危险性评价必不可少。因此,本文以川藏铁路林芝段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察的实际情况,结合林芝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对研究区内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的发育特征和灾害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模糊数学方法与层次分析模型在Arc GIS中结合使用,开展了林芝市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地貌类型以喜马拉雅山横断山深谷区和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为主,地形相对高差主要集中在180~1239m,海洋性冰川发育和丰沛的水系在该区域表现明显;整体而言,林芝市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层破碎,地壳活跃,构造背景是复杂的新生代缝合带,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震频发,区内以火成岩和变质岩为主,且其分布明显受地质背景制约,成为了全国地质灾害高险情区。(2)研究区内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调研统计:滑坡66处、崩塌108处、泥石流224处,泥石流成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而且经常诱发崩滑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主要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察隅曲及其支流呈带状分布,尤其在与嘉黎—察隅、喜马拉雅南麓及雅江断裂带高海拔交汇处高频发生;以雨水型泥石流、冰川性崩塌滑坡为主,纵坡降较高,发生频率呈季节性,大多数均处于发育期;破坏形式以牵引式为主,导致灾害发生区产生落石、岩体等堆积物,中断道路,严重时阻断河流,产生堰塞湖,对沿途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影响。(3)本文对古乡泥石流、“102”滑坡和易贡崩滑三个典型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模型结合对研究区进行评价,选取了地貌、断裂带分布、年均降雨量等九个评价因子。通过数学模糊法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各因素权重,初步得出林芝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最后通过谷歌地图和实际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林芝段地质灾害风险性。其中极低和低风险地区约占四成,需加强预防;其余六成均为中高风险区,对灾害治理的管理与控制刻不容缓;具体为极高风险区空间分布主要位于主干河流的支流和介于与中风险区的过渡地带,高风险区主要分布集中在林芝地区北面,中低风险区全县分散分布;尤其是川藏线林芝段途径的朗县、米林县、巴宜区和波密县,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呈中等以上。(4)从定性结果来看,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与精度验证点叠加,灾害分布点位于中、高、极高风险区概率大。从定量角度出发,整体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合理性,对灾害程度高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刘勇[3](2021)在《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与外动力耦合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地形反差大,地表岩体破碎程度高,大温差冻融及冰川活动强烈等,决定了这一区域是自然灾害的易发区,同时也是水能及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显着,防灾减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贡嘎-加查河段为研究区,在详细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环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合遥感解译,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In SAR),分析了研究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灾害的发育规律和形成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揭示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质环境特征。发生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碰撞后的继承性陆内汇聚作用,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形成的主要内动力。在其作用下,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阻挡西风急流和来至印度洋的暖湿水汽,改变大气环流,使青藏高原形成冬季干旱寒冷,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的现代东亚季风气候,造成研究区内冻融与冰川活动强烈。构造隆升强度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桑珠岭至藏木间的加查断块构造隆升作用最为强烈,河流侵蚀下切程度高,形成峡谷区,其上、下游区域构造隆升作用较弱,河流侧蚀作用强,形成宽谷区。(2)揭示了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孕灾过程,并总结了主要失稳模式。区内崩塌灾害共发育有139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高地应力卸荷、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失稳模式为滑移式,多集中于下切-卸荷作用强烈的桑珠岭-藏木峡谷河段内。在断裂和水系共同作用下,崩塌发育数量随崩塌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随离断裂带距离(x)的增加,崩塌发育数量(y)呈y=-23.3049+61.8062·e-0.1031x的指数递减趋势。距离坡脚100-600m相对高程范围,为崩塌灾害的易发区。(3)查明了滑坡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变形破坏模式。滑坡灾害共发育有94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式,在构造与冻融作用强烈的贡嘎-桑珠岭宽谷区内最为发育,占滑坡总量的64.89%。随滑坡规模(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1.83+52.56·0)-0.54的指数递减特征。随滑坡后缘离河床距离(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0.2350+9.8689·0)-0.0011(x>300)的指数递减特征。在距离坡脚小于200m的高程范围,为滑坡灾害易发区。(4)揭示了泥石流灾害的发育规律和成生环境。泥石流灾害共发育有335条,形成机制为:三面环山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降雨、冰雪融水诱发,在贡嘎-桑珠岭宽谷内发育数量最多,占泥石流总量的79.4%。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影响,随流域面积(x)的增加,泥石流发育数量(y)呈=1.2352+32.4582·0)-0.1021(>2)的指数递减特征。泥石流相对高差主要集中于700-1600m范围内,主沟纵比降主要集中于110‰-270‰之间,主沟长度主要集中在1800-6300m之间。(5)基于石冰川运动演化趋势分析,提出了诱发因素作用下的孕灾过程。区内共发育石冰川256条,分布总面积达113.49km2,主要发育于桑珠岭-藏木峡谷两岸高海拔区域的西坡和北西坡,发育类型主要为冰碛型石冰川。石冰川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侵蚀补给-搬运停积-径流冲刷-失稳流动四个过程。石冰川滑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气温升高作用下,前缘碎屑物质的自然休止角降低导致的失稳溜滑退缩,其形成机制可概括为:气温升高-冰核融化-自然休止角降低-失稳溜滑四个过程;另一类为由地震作用诱发的拉裂-溃滑式滑坡。(6)研究了局地沙暴灾害的致灾机制及形成过程。局地沙暴灾害主要是在强劲的河谷风动力作用下,江心洲、河漫滩表层的干燥松散砂物质扬起后形成,在受河谷岸坡阻挡和地面摩擦减弱后,扬起的砂物质沉积于谷底和岸坡形成风积沙。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河流输砂-砂物质出露水面-大风扬沙-砂物质沉积四个过程。在河谷内山-谷风、冰川风与西风急流共同作用下,风积沙主要沉积于贡嘎-桑珠岭宽谷左岸谷底和岸坡之上,其形成时间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的午后至夜间,共发育风积沙单体有113处,发育总面积为117.89km2(2019年)。随单体平面面积(x)的增加,风积沙单体数量(y)呈y=2.7249·x-1.9248的幂函数递减特征。受风沙颗粒本身自然休止角与河谷常年小气候的影响,风积沙发育坡度主要集中于64°-84°之间,坡向主要集中于90°-225°之间的偏南向坡上。
王盈,金家梁,袁仁茂[4](2019)在《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在地质灾害解译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北段以及"三江"流域南北两侧,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分段群集性。在断裂活动、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点集中发育在高山峡谷地貌、河流切割强烈的地区,以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砂岩、超基性岩类等为主的较坚硬岩类和以片岩、片麻岩类为主的较坚硬-较软弱岩性分布的地区,断裂带分布、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如主要公路沿线等。
辛聪聪[5](2019)在《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区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东构造结,在板块挤压构造背景下,区域构造活动强烈,高山峡谷、河谷平原、高原等地貌单元在此均有发育分布。不同地貌单元发育不同的宽峡谷及垂直地貌。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经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的东构造结,河流向南转向90°形成大拐弯。为了解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形地貌的发育规律和成因特征,本文以野外调查数据、数值高程数据(ASTER-DEM)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y Index)为基础,结合构造、气候、岩性等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利用ASTER-DEM提取了多个地貌因子,包括高程、坡向、坡度、河流纵剖面;调查数据包含阶地、谷肩、剥夷面、夷平面以及灾害;面积-高程积分将区域地貌的定性特征转变为定量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受构造与气候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拐弯构造结区域地貌特征复杂。区域主要发育6个地貌单元,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区,雅鲁藏布江强烈切割极高山区,雅鲁藏布江中游中等切割高山,雅鲁藏布江下游强烈切割中山,三江流域强烈切割极高山区,帕隆藏布强烈切割高山区。(2)以ASTER-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对研究区进行面积高程积分(HI)值计算,结果显示:构造与气候是影响区域HI值的主要因素。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尼洋河出口为中心由外向内HI值逐渐增加,隆升逐渐增强。在以构造作用为主的区域,HI值偏高,HI≥0.43,处于缓慢隆升,甚至强烈隆升,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当以气候作用为主的区域,HI<0.43,隆升停滞或侵蚀夷平,区域以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峰为中心向周围扩展,位于高寒河谷平原或平坝区,HI值偏低。岩性对HI值的影响较小。雅鲁藏布江作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运输通道,使气候对区域侵蚀作用加强。(3)以ASTER-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对研究区河谷纵剖面、宽度、坡向和坡度进行提取。(1)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以及易贡藏布等主要河流发育干流扎曲裂点,直白裂点以及扎曲至直白大拐弯裂点,支流易贡乡、古乡及通麦裂点。其中扎曲与通麦裂点是以构造作用为基础形成的,直白、易贡乡和古乡裂点与气候作用有关,直白至扎曲的大拐弯裂点受构造与气候的共同作用控制。(2)研究区内河流流向东西向多于南北向,则坡向的朝向以南北向为主;(3)河流宽度与河流纵剖面具有耦合性,构造作用为主的区域,河流发育峡谷,纵比降较大,河谷宽度较小,气候作用为主的的河段,侵蚀沉积作用强烈,纵比降较小,河流宽度加大;(4)由于地貌的复杂性,区域内坡度大小分布具有差异,在构造活跃区,发育极高山及峡谷地貌,坡度偏大,在河谷谷底两侧偏小,在山原及河谷平原等区域内,坡度偏小;河谷两侧发育谷肩与剥夷面侵蚀层状地貌,在层状地貌分布的位置坡度小于快速下切的区域;(5)河流纵剖面在构造作用下主要以幼年深切段为主,当受到气候作用时,以老年期均衡阶段为主。(4)区域地质与气候作用对地质环境具有较强的控制。(1)构造作用下的间歇性下切,河谷发育剥夷面与谷肩;(2)冰川、滑坡或泥石流堵江形成堰塞湖逐渐形成河谷湖相沉积;冰川活动中携带大量冰碛物进入冲沟,沉积在河谷两侧及河床内部;雅鲁藏布江宽谷段与区域西风一致,使得风积物在两岸堆积;河流沉积物分布于河床及河流两岸,主要以河漫滩及阶地的形式存在,多数形成宽谷及宽峡谷过渡段;(3)区域发育高寒河谷平原与高寒河谷平坝地貌,单元地貌内发育深厚覆盖层,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段沉积物覆盖层厚度大,最大600m以上;(4)研究区河段发育大量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崩塌滑坡更多分布于河流的峡谷段,主要受构造、气候、地貌以及地震等因素控制;在区域内外动力作用下,发育暴雨型泥石流、冰川泥石流以及冰川-暴雨泥石流,以暴雨泥石流为主,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高寒河谷平原和河谷平坝,少数的冰川泥石流或冰川暴雨泥石流发育与峡谷段。
李翔[6](2019)在《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大型滑坡发育与新构造地貌演化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地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横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楔入的前缘,是现今地球上构造运动活动性最为强烈、地貌演化速率最大的地区之一,在河谷形态上属于“V”型高山峡谷。论文依托水电攻关课题,在大比例尺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取OSL测年等技术,利用arcgis的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层状地貌、大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研究区及邻区新构造地貌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大型滑坡与新构造地貌演化的关系,主要认识如下:(1)古近纪中晚期以来印度板块的持续楔入、青藏高原不断隆升、雅鲁藏布江的快速下切等内、外动力耦合控制着研究区及邻区地貌演化特征。受构造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两级夷平面分别为山原面和盆地面,山原面海拔高程为46004500m,形成时代为中新世;盆地面海拔高程为41604140m,形成时代为上新世。(2)研究区第四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多级剥蚀面,其高程从上游旁辛乡至下游背崩乡逐渐降低:剥夷面高程在旁辛乡附近为3000m,在下游背崩乡为2600m,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Ⅰ级谷肩,高程范围为25002300m,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Ⅱ级谷肩,高程整体分布范围为18001700m,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Ⅲ级谷肩,高程分布范围为14001200m,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发育8级河流阶地,T8拔河高度近523m,形成年龄距今约10万年,由此推算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下蚀速率可达56mm/a。(3)雅鲁藏布江以直白附近为转折点,上、下游河谷地貌形态出现明显差异,上游宽谷区地质灾害以泥石流为主,滑坡及崩塌零星分布;下游高山峡谷地段以大型滑坡及崩塌为主,泥石流堆积较少。研究区大型滑坡主要发育在察隅断隆和南迦巴瓦断隆,共发育大型滑坡43处,其中雅鲁藏布江左岸及左岸支流发育30处,占69.8%,右岸及右岸支流发育13处占30.2%;大型滑坡发育的地形坡度主要集中在3040°之间,共发育23处占比53.5%;滑坡滑源区后缘高程主要分布在剥蚀面高程范围;河流支沟发育处,大型滑坡发育也越密集;大型滑坡均发育在断裂带附近,且大型滑坡主滑方向与断裂带大角度相交。(4)中更新世以来,抬升速率的加快导致河谷地貌由宽谷转为峡谷,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雅鲁藏布江的快速下切使研究区形成在地貌上形成三级谷肩,峡谷期强烈深卸荷及坡折地貌为滑坡提供了边界条件及地貌条件。在高原的隆升和雅鲁藏布江快速下切作用下,导致研究区大型滑坡十分发育。大型滑坡发育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貌演化过程,大型滑坡的发生导致雅鲁藏布江河流局部发生改道。(5)规模较大的墨脱断裂活动弱化了雅鲁藏布江左岸岩体的完整性,断裂带内岩体破碎。察隅强震源区使左岸斜坡地震动响应强于右岸,察隅强震区震级高,烈度大。左岸墨脱断裂带错动破碎以及左岸潜在的察隅强震源区为左岸大型滑坡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
韩立明[7](2018)在《雅鲁藏布江卧龙至直白河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鲁藏布江卧龙至直白河段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区域。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壳隆升最快的区域之一,在河谷形态上表现为宽谷与峡谷相交替。不同的河谷地貌单元发育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同时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了测区的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站等基础工程建设。论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了测区滑坡、泥石流、崩塌发育特征,同时采用信息量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区内滑坡地质灾害总计发育20处,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呈带状分布,具有集中发育的特征,宽谷段以高位岩质滑坡为主,为大地震诱发所形成,规模巨大,形成年代久远,现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峡谷段的滑坡多以松散冰碛物为物质基础的土质滑坡为主,规模较岩质滑坡小,在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下均可能失稳。区内发育泥石流沟总计53条,分布于干流两侧无流水支沟内,河流左岸多发育降雨型泥石流,右岸以规模较大的冰川泥石流为主,这是由左右两岸支沟沟源海拔和支沟沟谷形态等方面决定的,区内泥石流受控于降雨和温度等因素,多在夏季诱发。崩塌地质灾害发育10处,受强震、人工削坡、河流掏蚀等诱发因素控制。(2)在对龙安村滑坡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背景、堆积体物质组成等详细调查基础之上,剖析了龙安村滑坡形成演化经历的四个阶段:后缘结构面贯通阶段—岩体抛射脱离母岩阶段—撞击堵江阶段—后期自稳定阶段。则隆弄冰川泥石流20世纪以来曾多次爆发,并摧毁下游村落,通过对泥石流各分区的地貌单元和物源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得出泥石流在地震或高温的条件诱发下,形成区冰雪崩落物源突然启动,沿途卷携刮铲沟谷底部以及两侧的冰碛物堆积体,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冲下则隆弄冲沟,覆盖于古堆积扇之上,甚至阻塞雅鲁藏布江。(3)本文选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度、河流水系、降雨量、坡向、拔河高度、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等作为评价因子,经计算分析可得:坡度与地层岩性对滑坡灾害有控制作用,地层岩性与降雨量对泥石流发育的贡献值最大。采用层次分析与信息量耦合的计算模型,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最终将评价结果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评价结果与野外实地调查的地质灾害分布基本一致,准确的反映出地质灾害的发展规律。(4)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的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2%和23%,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宽谷河段两岸以及峡谷河段的大片区域,受构造断裂、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强烈;中危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33%,在卧龙镇与米瑞乡之间河段的中高山地貌中呈片状展布,主要受控因素为拔河高度和工程地质岩组,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弱;低危险区主要分布于卧龙镇上游河段,以及雅鲁藏布江两岸支沟的沟源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区内地层岩性坚硬,风化程度较弱,几乎不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杜国梁[8](2017)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提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现今地球上构造活动最强烈、地表隆升速率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地壳快速抬升的同时,伴生各种剥蚀和地表侵蚀作用,塑造了现今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极其发育,不仅类型多,而且危害大,对该区公路、铁路和水电工程规划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论文在总结以往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分析研究了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滑坡易发性评价、潜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等,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滑坡是在隆升大背景下,接受河流的侵蚀切割,形成有利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并在重力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触发下形成的。滑坡主要沿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和拉月曲呈条带状展布,在切割严重地带密集分布。滑坡的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与地震活动及气候波动的关系极为密切。(2)以鲁朗脚不弄滑坡为例,在对滑坡区的地质背景分析和滑坡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脚不弄滑坡的形成演化经历了 4个阶段:河谷卸荷结构面初始变形阶段→斜坡体岩体碎裂化阶段→震动拉裂及破坏阶段→滑坡堵江及自稳定阶段。采用动力离散元分析方法,再现了滑坡的失稳过程,对认识研究区巨型滑坡成因机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3)在分析研究区滑坡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信息量和逻辑回归-信息量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并选取地层岩性、坡度、坡向、坡形、高程、断裂、河流和道路等8个影响因子,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滑坡进行了易发性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检验和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得出:易发性评价的结果不仅与所选用的评价模型有关,而且与所选取的评价因子的种类、数量也有关系。最后,将评价结果划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四个等级,其准确地反映了研究区滑坡的分布规律。(4)研究区属国际着名强震区,地震地质灾害是制约该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河流冲刷、活动断裂对岩体结构强度的影响以及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采用基于概率地震的Newmark累积位移模型,开展了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极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念青唐古拉、喜马拉雅和岗日嘎布雪山的角峰、刃脊,河流两岸陡峻的山坡处;高、中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雪山角峰、刃脊以下,沟谷两岸以及断裂经过的相对较高的陡坡地带;低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地带。基于预测评价结果,着重对雅鲁藏布江直白-扎曲段地震滑坡-碎屑流堵江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段50年超越概率2%地震滑坡-碎屑流堵江的危险性。
杨志强[9](2017)在《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重要政策的逐步实施,西部各省的交通、经济等方面也跟随者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飞速发展,而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得以提高必须仰仗良好的交通条件。但我国是一个多山且受寒冻影响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西部发展不可避免要修建山区路道,而公路沿线的崩塌、散粒体斜坡、泥石流等成为了危害公路交通、车辆、行人的主要地质灾害,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交通瘫痪、人员伤亡数不胜数。据此,本文以天山公路(G217)“独山子——库车”段及中巴公路(G314)“奥依塔克镇——布伦口乡”段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针对G217及G314公路沿线的散粒体链式灾害具有发育数量多、分布集中、爆发频率高、规模大、危害性大等特点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查明寒冻山区散粒体斜链式灾害中危害性较大的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两类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其基本发育特点及地质环境条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起散粒体斜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模型;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典型散粒体斜坡进行多次扫描,通过扫描数据对其产屑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大型野外泥石流堵溃物理试验对沟谷型泥石流堵溃效应进行研究;最后对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对研究区散粒体斜坡及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的研究得出:天山公路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主要分布于天山公路北段(k610~k655居多),其中散粒体斜坡共有32处,分布线密度为0.71个/km,影响公路长约9.15km,发育泥石流53处,分布线密度为,1.18处/km,影响公路长约40.7km。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发育散粒体斜坡35处,分布线密度为0.50处/km,发育泥石流共计125处,其中威胁较大的泥石流沟有11条。(2)对研究区散粒体斜坡及泥石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散粒体斜坡主要发育于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脆性岩类中,在结构面发育的千枚岩、变质砂岩中也有分布,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或极碎裂结构为主;泥石流粘粒含量大,在融雪量很少情况下也会诱发泥石流,且具有典型的泥石流堵溃现象。(3)主要利用Polyworks 8.0及Sufer Demo 11.0软件对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的6期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共5处典型散粒体斜坡的年平均产屑率分别为:k618+850:0.0122m3/(am2)、k624+500:0.0253m3/(a m2)、k639+290:0.0364m3/(a m2)、k1583+600:0.0143m3/(a m2)、k1605+200:0.0219m3/(a m2)。(4)利用数学微积分基本原理、体积相等原理以挡墙的“残余库容体积”相及相关的“挡墙高度”、“年平均产屑率”为基本指标建立了溜砂坡监测预警模型——“T-(ω、H)”模型:T=ηH2+λH+ξ/ωS×D;利用数学微积分基本原理及力学基本原理以孔隙水压力等为基本参数指标建立泥石流监测模型并通过大型野外溃坝试验进行了检验和修正(?)式中η=0.9,并利用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分别对研究区5处典型散粒体斜坡及天山公路K630泥石流进行监测并得到了较好的监测效果。(5)利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雨量计、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为主要监测仪器,“北斗卫星发射器”为主要数据传输手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为主要数据处理及预警信息发布的平台建立了一套寒冻山区散粒体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李宁[10](2016)在《西藏林芝市派墨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林芝市墨脱县与米林县交界地带,是我国交通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极为复杂,构造断裂十分发育,同时设计公路沿途还要经过不同的气象带、不同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层条件,这些因素导致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所以,修建墨脱公路、并且长久保通的难度是极大的。因此时至今日,虽然墨脱县境内的公路修筑活动一直在不断进行,但其成效甚微。要想建成可以长久使用的公路,必须对公路的地质灾害风险性做一个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公路施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得到有效的防治。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派墨公路的修建,对于响应国家开发西部的重大决策,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以查明研究区自然地质条件(自然条件、气象水文等),分析评价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公路建设的因素)为基础进行展开;同时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并结合遥感解译等技术数段,总结归纳研究区地质灾害发展现状、发育类型与特征、影响因素等;然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地质灾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道路易损性评价;最终综合以上结果,进行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得出派墨公路地质灾害风险性分布状况,为公路的建设运行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表明,拟建公路沿线高差大,河谷深切,同时受区域构造、风化作用和降雨量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研究区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本次解译共解译断层14条,各断层带线性特征明显,区域地质资料表明,断层活动性强。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齐全,以泥石流地质灾害为主,其次是滑坡,崩塌发育最少。地质灾害以中小规模为主,分布呈现集中分布、带状分布的特点,在主河道附近、断裂带附近以及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发育较多,多发于雨季(5月10月)。地质灾害规模小,但其活动频繁,活动性强,危害性大。评价结果显示:派墨公路的地质灾害高度危险段总里程约18 km,占公路全长的23.38%;中度危险区总里程约40km,占公路全长的51.95%;轻度危险区总里程约19km,占公路全长的24.68%。总体来说,派墨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偏中度。道路高度易损区主要位于后半段,桥梁建设较为密集的区域,占公路全长比例的27.63%;中度易损区为隧道段以及地质条件较好的修筑桥梁施设的区段,占公路全长比例37.21%;低度易损区在全线均有适量分布,主要是一般公路建设,或者是地质条件较好的区段,占公路全长比例35.16%。总体而言,派墨公路由于交通不便、造价偏高、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等因素,总体易损性达到中等偏高的水平。综合评价得出:对于高风险性地段共有27km,占总里程的33.90%,在对已有地质灾害和潜在地质灾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基本适宜拟建工程建设。中等风险性地段共有26.64 km,占总里程的33.45%,在对已有地质灾害和潜在地质灾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条件下,适宜拟建工程建设。低风险性地段共有26km,占总里程的32.65%,适宜拟建工程建设。总体而言,在做好高风险区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本工程适宜建设。
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2)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植被土壤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概况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冰川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
3.1.1 地质灾害类型 |
3.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3.2 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灾害 |
3.2.1 泥石流 |
3.2.2 滑坡 |
3.2.3 崩塌 |
第四章 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
4.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4.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
4.2.1 构造带 |
4.2.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4.3 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
4.4 水文气象与地质灾害 |
4.5 冰川作用与地质灾害 |
第五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1 层次分析模型 |
5.1.2 模糊数学统计法 |
5.2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2.1 选取过程 |
5.2.2 选取结果 |
5.3 评价结果及有效性验证 |
5.3.1 评价结果 |
5.3.2 危险性评价 |
5.3.3 有效性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岩性 |
2.2.1 地层区划 |
2.2.2 地层发育状况 |
2.3 地质构造 |
2.3.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2.3.2 沃卡-邛多江断裂带 |
2.4 水文地质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地震 |
第3章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质环境特征 |
3.1 内外动力耦合过程概述 |
3.2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形地貌 |
3.2.1 差异性构造隆升分析 |
3.2.2 地形地貌 |
3.3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河谷地应力特征 |
3.4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岩体破碎特征 |
3.5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降雨与冻融特征 |
3.6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冰川发育特征 |
3.6.1 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
3.6.2 冰川坡向分布特征 |
3.6.3 冰川坡度分布特征 |
3.6.4 冰川高程分布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4.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
4.2 崩塌灾害发育特征 |
4.2.1 崩塌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
4.2.2 崩塌灾害分布特征 |
4.2.3 崩塌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
4.2.4 崩塌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
4.3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4.3.1 滑坡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
4.3.2 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
4.3.3 滑坡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
4.3.4 滑坡灾害堆积体发育特征 |
4.3.5 滑坡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
4.4 泥石流发育特征 |
4.4.1 泥石流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
4.4.2 泥石流灾害分布特征 |
4.4.3 泥石流沟口堆积体发育特征 |
4.4.4 泥石流物源 |
4.5 石冰川发育特征 |
4.5.1 石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
4.5.2 石冰川分布特征 |
4.5.3 石冰川运动特征 |
4.6 小结 |
第5章 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分析 |
5.1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
5.1.1 地质构造作用 |
5.1.2 高地应力背景下强烈下切-卸荷作用 |
5.1.3 现代冰川作用 |
5.1.4 冻融-大温差作用 |
5.1.5 降雨作用 |
5.2 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
5.2.1 崩塌灾害形成机制 |
5.2.2 滑坡灾害形成机制 |
5.2.3 泥石流灾害形成机制 |
5.2.4 石冰川灾害形成机制 |
5.3 小结 |
第6章 沙暴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机制 |
6.1 风积沙基本发育特征 |
6.2 风积沙分布特征 |
6.2.1 风积沙面积分布特征 |
6.2.2 风积沙相对高差分布特征 |
6.2.3 风积沙坡度分布特征 |
6.2.4 风积沙坡向分布特征 |
6.2.5 风积沙空间变化特征 |
6.3 沙暴灾害形成机制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构造背景 |
2 数据选取 |
3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4 地震构造控制条件 |
5 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形地貌 |
5.2 地质构造 |
5.3 地层岩性 |
5.4 人类活动 |
6 结论 |
(5)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气象水文 |
2.1.3 第四纪气候 |
2.2 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大地构造背景 |
2.4.2 构造特征 |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地震活动 |
第3章 基于DEM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
3.1 DEM数据获取 |
3.2 面积-高程积分计算方法简介 |
3.2.1 积分曲线法 |
3.2.2 体积比法 |
3.2.3 起伏比法 |
3.3 研究区DEM数据处理 |
3.3.1 河网数据的提取 |
3.3.2 流域单元的划分 |
3.4 面积-高程积分计算 |
3.4.1 计算过程及结果 |
3.4.2 插值分析 |
第4章 基于DEM地形因子提取 |
4.1 河流纵剖面的提取 |
4.2 坡度的提取 |
4.3 坡向的提取 |
第5章 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成因分析 |
5.1 研究区地貌分布 |
5.1.1 海拔高程 |
5.1.2 侵蚀地貌特征 |
5.2 河流裂点及河谷宽度特征 |
5.2.1 河流裂点成因分析 |
5.2.2 大拐弯裂点分析 |
5.2.3 河谷宽度特征 |
5.3 地形特征分析 |
5.3.1 坡向特征 |
5.3.2 坡度特征 |
5.4 HI值差异分析 |
5.4.1 HI值分布特征 |
5.4.2 构造因素 |
5.4.3 岩性及第四系沉积 |
5.4.4 气候因素 |
5.4.5 河流因素 |
5.4.6 HI值与地貌分布的关系 |
5.5 戴维斯侵蚀旋回 |
第6章 构造与气候耦合下的地质环境效应 |
6.1 第四纪谷底深厚覆盖层 |
6.1.1 帕隆藏布流域 |
6.1.2 多雄河 |
6.1.3 雅鲁藏布江流域 |
6.2 区域高烈度分布特征 |
6.3 灾害发育特征 |
6.3.1 崩塌与滑坡 |
6.3.2 泥石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6)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大型滑坡发育与新构造地貌演化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2 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3.1 岩石地层 |
2.3.2 第四系 |
2.4 构造 |
2.5 地震 |
第3章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貌演化 |
3.1 新构造运动特征 |
3.1.1 新构造运动分区 |
3.1.2 新构造运动阶段划分 |
3.1.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3.2 层状地貌特征 |
3.2.1 夷平面 |
3.2.2 剥蚀面 |
3.2.3 河流阶地 |
3.3 层状地貌的形成时代 |
3.3.1 夷平面形成时代 |
3.3.2 剥蚀面形成时代 |
3.3.3 阶地形成时代 |
3.4 地貌演化 |
3.4.1 地貌特征 |
3.4.2 地貌演化过程 |
3.5 地貌形成机制 |
第4章 大型滑坡发育特征 |
4.1 大型滑坡发育概述 |
4.2 大型滑坡发育特征 |
4.2.1 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时间分布特征 |
4.2.3 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4.3 典型滑坡 |
4.3.1 墨脱滑坡地理位置 |
4.3.2 墨脱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4.3.3 墨脱滑坡基本特征 |
4.3.4 墨脱滑坡成因机理 |
4.3.5 墨脱滑坡环境效应 |
4.3.6 墨脱滑坡与新构造地貌演化关联性 |
第5章 大型滑坡发育与新构造地貌演化的关联性 |
5.1 地形地貌与大型滑坡 |
5.1.1 坡度 |
5.1.2 地形起伏度 |
5.1.3 坡向 |
5.1.4 面积-高程积分 |
5.2 构造运动与大型滑坡的关系 |
5.3 地震与大型滑坡 |
5.4 大型滑坡与河谷演化的关系 |
5.5 大型滑坡环境效应 |
5.6 工程效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雅鲁藏布江卧龙至直白河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藏东南区域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
2.1.2 气象水文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5 人类工程活动 |
2.3 工程地质岩组 |
2.3.1 坚硬岩浆岩组 |
2.3.2 较坚硬块状岩组 |
2.3.3 较坚硬变质混合岩组 |
2.3.4 较软弱缝合带破碎岩组 |
2.3.5 软质散体结构 |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3.1 滑坡 |
3.1.1 滑坡类型 |
3.1.2 滑坡发育特征 |
3.1.3 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 泥石流 |
3.2.1 泥石流的类型 |
3.2.2 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
3.2.3 泥石流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 崩塌 |
3.3.1 崩塌类型 |
3.3.2 崩塌时空分布规律 |
3.4 小结 |
第4章 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
4.1 龙安村滑坡 |
4.1.1 龙安村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4.1.2 龙安村滑坡基本特征 |
4.1.3 龙安村滑坡的成因机理 |
4.1.4 龙安村滑坡的演化过程 |
4.2 则隆弄冰川泥石流 |
4.2.1 流域基本特征 |
4.2.2 沟道基本特征 |
4.2.3 则隆弄泥石流成因机制 |
4.3 小结 |
第5章 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形地貌 |
5.1.1 坡度 |
5.1.2 拔河高度 |
5.1.3 坡向 |
5.2 工程地质岩组 |
5.3 地质构造 |
5.4 河流水系 |
5.5 降雨 |
5.6 地震 |
5.7 人类工程活动 |
5.8 小结 |
第6章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理论原理 |
6.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 |
6.2.1 选取评价因子 |
6.2.2 确定评价单元 |
6.2.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6.2.4 计算各指标信息量权 |
6.3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2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区域地层与工程地质岩组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第五节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六节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滑坡类型及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滑坡时空分布规律 |
第四节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堵江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以鲁朗脚不弄滑坡为例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滑坡区地质环境 |
第三节 脚不弄滑坡基本特征 |
第四节 脚不弄滑坡成因机理及演化过程 |
第五节 脚不弄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
第一节 易发性评价思路与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易发性评价方法 |
第三节 易发性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概率地震的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区地震地质背景 |
第三节 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
第四节 物理力学及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
第五节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散粒体斜坡变形失稳机制及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临界启动及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的基本特征 |
2.1 天山公路地质环境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地质构造 |
2.2 中巴公路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气象水文 |
2.2.5 地质构造 |
2.3 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发育分布特征 |
2.3.1 天山公路散粒体灾害链发育分布概况 |
2.3.2 中巴公路散粒体灾害链发育分布概况 |
2.4 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形成特征 |
2.4.1 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形成的基本条件 |
2.4.2 散粒体斜坡灾害链诱发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研究 |
3.1 典型散粒体斜坡稳定性评价 |
3.1.1 散粒体斜坡稳定性判别依据 |
3.1.2 典型散粒体斜坡稳定性评价统计结果 |
3.2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散粒体斜坡产屑率研究 |
3.2.1 三维扫描仪工作原理 |
3.2.2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产屑率研究 |
3.3 散粒体斜坡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的选取 |
3.4 典型泥石流稳定性评价 |
3.4.1 泥石流稳定性判别依据 |
3.4.2 典型泥石流活动性评价 |
3.5 泥石流监测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的选取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1 基于产屑率的散粒体斜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4.1.1 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1.2 散粒体斜坡依托工程实例 |
4.2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4.2.1 泥石流堵溃试验 |
4.2.2 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2.3 泥石流监测实例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1 监测预警的目的和意义 |
5.1.1 监测的目的 |
5.1.2 监测的意义 |
5.2 监测预警方法的设计原则和依据及监测说明 |
5.2.1 监测预警方法的设计原则及依据 |
5.2.2 监测预警方法说明 |
5.3 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3.1 散粒体斜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3.2 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西藏林芝市派墨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人类工程活动 |
2.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4 岸坡结构分区 |
2.4.1 分区原则 |
2.4.2 岸坡结构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
2.4.3 研究区岸坡结构划分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
3.1 地质灾害类型 |
3.1.1 滑坡 |
3.1.2 崩塌与不稳定斜坡 |
3.1.3 泥石流 |
3.2 典型地质灾害点 |
3.2.1 典型滑坡灾害点 |
3.2.2 典型泥石流灾害点 |
3.2.3 典型崩塌灾害点 |
3.3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3.3.1 泥石流解译 |
3.3.2 滑坡解译 |
3.3.3 崩塌解译 |
3.3.4 遥感地质解译结论及建议 |
3.3.5 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4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滑坡发育的影响因素 |
3.4.2 崩(坍)塌及不稳定斜坡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 |
3.4.3 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
4.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概念 |
4.1.2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原则 |
4.1.3 评估区范围的确定 |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2.2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 |
4.2.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4.2.4 评价因子权重量化 |
4.2.5 计算过程 |
4.2.6 计算结果 |
第5章 派墨公路易损性评价 |
5.1 公路易损性概述 |
5.1.1 易损性评价的定义 |
5.1.2 公路易损性评价思路 |
5.2 易损性评价指标确定 |
5.2.1 易损性承载体分析 |
5.2.2 易损性影响因素 |
5.2.3 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 |
5.3 公路易损性评价与分级 |
5.3.1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确定 |
5.3.2 易损性评价方法及模型 |
5.3.3 易损性评价结果 |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6.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概述 |
6.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及方法 |
6.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6.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6.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 |
6.4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估 |
6.5 具体防治方案建议 |
6.5.1 滑坡 |
6.5.2 危岩体与崩塌 |
6.5.3 泥石流 |
6.5.4 不稳定斜坡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武辰爽. 西藏大学, 2021(12)
- [3]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D].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盈,金家梁,袁仁茂. 地震研究, 2019(03)
- [5]基于DEM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河谷地貌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D]. 辛聪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大型滑坡发育与新构造地貌演化关联性研究[D]. 李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雅鲁藏布江卧龙至直白河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韩立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杜国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7(07)
- [9]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 杨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10]西藏林芝市派墨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 李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