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批13件经贸委部门规章被废止(论文文献综述)
王几高[1](2018)在《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公司是由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权益投资者、债权投资者、担保债权人等经济主体所组成,这些主体的角色定位通常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契约而非仅仅依据公司法所构建,公司是不同类型契约的纽结、是一项意思自治的风险事业。但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事前缔约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情形的成本太过高昂,因此公司契约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长期的、不完备的契约。由于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的存在,需要公司法律发挥公司契约的模本作用和漏洞填补作用,公司法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公司形式来降低不同经济主体组织开展商事活动的交易成本,在规范意义上其恰当目标应该是促进受到公司活动影响的各类主体的整体福利。作为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机制,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由英国于上世纪20年代创设并在随后的90年间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制度变迁。同时,该制度也在欧洲国家以及深受英国法律影响的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和移植。尽管早期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都以英国制度为蓝本,但是公司法律制度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则,由于各国制度环境、市场结构、政治生态、文化传统各有不同,任何一项公司法律制度的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也有差异,因此在各国公司法现代化进程中,该制度都相继进行自我改良和重新塑造,使得当代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各有特色。本文将在不完备契约理论的研究框架内,凸显公司法在降低代理成本上的功能价值,对于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发展演变、制度变迁进行回溯,对各国制度中的具体微观结构进行比较法分析,在剖析并反思了当前对该制度的正当性传统理论之后提出降低交易成本是该制度的正当性本源,并根据我国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的现实土壤,具体探讨我国的禁止财务资助法律框架体系,力图构建一种契约自治和法律监管并举的管理路径。全文除了导言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章是对其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第三章是以比较法研究方法对各国禁止财务资助的主要内容和整体严厉度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传统的正当性解释及合理性逻辑进行诘问,第五章是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进路对禁止财务资助的正当性进行剖析,第六章是结合我国立法现状以及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现实来重新构建我国公司法中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旨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介绍公司财务资助的界定和主要形式,审视财务资助行为的内涵与外延、主要类型、重要特征、产生原因、禁止及豁免情形等情况,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和解读提供研究基础。财务资助不是一个专门的法律用语,而只是一项普通的商业用语,必须审查具体交易实施过程才能妥当地进行认定。它通常具有四方面的重要特征,即普通商业用语属性、具有“财务”或“资金”属性、遵循商业实质及真实性标准、单方面自发行为属性。财务资助的主要类型包括赠与、担保、补偿、豁免或弃权、借款以及其他形式等具体类型,在考虑各种形式时,通常不以价值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并且强调“实质大于形式”,同时各种不同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以及判断标准。任何一项商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经济需求,财务资助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完成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收购市场中分手费机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债权人参与债务重组以及其他方面的动机所触发,在这些诱因中既有合理的商业性或社会性动因,也有令人怀疑的不良动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财务资助的商业道德属性。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财务资助”具有五大构成要件,即“取得”公司股份、取得公司之“股份”、提供资助者是股份被受让的公司及其子公司、被资助者属于特定范围、提供财务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取得公司股份,只有同时符合了这五大构成要件才能被认定为是禁止财务资助制度所规制的“财务资助”行为。同时,为了避免对于一些形式上具备财务资助特征但是实质上没有危害的交易行为,该制度也构建了无条件豁免以及附条件豁免情形。第二章旨在回答“研究对象从何而来”的问题,主要以英国、欧盟禁止财务资助法律的历史沿革为主线,试图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辗转变化来挖掘制度背后的经济逻辑、政策考量等,通过历史沿革过程分析将有助于来发掘规制制度的内在源动力和现实逻辑。因“一战”后在英国工商业界出现的股权转让中特殊问题,格林尼委员会在公司法评估报告中首次提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政策建议,在英国1928年、1929年公司法中首次以成文法规开启了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之先河,并在1947年、1948年公司法中进行条款完善,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禁止财务资助制度通过在英美法系国家中的主动性移植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的被动型移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传播和移植。同时,在英国1948年公司法之后的30多年的制度施行过程中,针对财务资助制度也出现了很多政策争议,1962年詹森斯委员会公司法评估报告以及80年代的重要判例最终促使了英国在1981年公司法修改中对该制度进行了非常重大的修改并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洗白”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纷纷对公司法启动了现代化进程,在这次公司法现代化浪潮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化、系统化的政策评估,包括英国、欧盟和新加坡等国都在公司法现代化评估报告中对该制度的修改提出了大胆的建议,并最终促成了立法部门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更为适应现代商业发展之需要。在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从雏形创设到完成现代化改造的九十年期间,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以波浪线形态产生、发展、传播和进化,在立法导向上体现出“严格禁止——限制性管理——放松管制”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由于英国的不断推动、欧盟与英国的相互纠缠和制约、禁令背后法理逻辑的不断变化、公司立法向服务于小型公司转变以及市场对杠杆收购的逐步接受等法律、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塑造。第三章旨在回答各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异同点,对各国对财务资助问题的法律规制情况作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和重要微观组成的深入比较,并尝试对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起源于英国,随后被移植到深受英国法影响的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欧盟公司法指令也基本采纳了英国的做法、使得各个欧盟成员国也相继进行制度移植,美国、加拿大却没有建立相关制度。但是,具体到该制度的微观构成中,各国家和地区的当前规则又各有不同,具体体现在针对适用对象是否包括了私人公司和控股公司、是否存在无条件豁免以及各种无条件豁免的具体情形、是否存在附条件豁免以及各种附条件豁免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是否给予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向法院申请取消公司提供财务资助之决议的异议权、在发生非法财务资助后公司以及责任人员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提供财务资助的交易是否有效等五个主要方面内容。如果将这些五大方面的主要差异作为衡量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整体严厉程度的大类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的话,不难发现在当前各国现有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下,不同国家制度严厉程度有着非常不同的严厉度相对水平,而之所以从最初各国严厉度都基本保持一致(因为都是以英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为蓝本全面吸收)发展成目前的不同严厉度水平,主要是由于制度的移植方式、所属法系、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所导致,一般来说进行了主动性制度移植并且法律制度自发意识不断增强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越来越低、而进行了被动性制度移植或法律制度自发意识较弱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大陆法系国家的严厉度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法系国家的严厉度平均水平,以打造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投资、贸易服务中心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国家和地区的严厉度较低。第四章旨在回答“要不要规制”的定性问题,主要探讨法律直接规制公司财务资助问题是否存在着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对传统的正当性解释理由进行了剖析和反思。格林尼委员会迈出了为财务资助禁令提供理论根源的第一步,其试图在“一家公司不能购买其自身股份”的资本维持规则下进行解释,禁止财务资助可以对公司购买其自身股份之能力加以限制,其目的是对公司不正当地向股东返还资本的不良行径加以阻止。但是,禁令的限制范围远远超过了资本维持原则所试图去规范的范围,对于一些完全没有对公司资产造成减损的交易,例如提供贷款,资本维持原则无法提供有力的解释。之后这种解读被严重质疑,财务资助法律被放置在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防防公司资产被滥用的范畴内加以讨论,禁令被视为一种机制以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免受高负债购买方的伤害,该购买方借钱为其购买股份之行为提供融资,在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进而利用目标公司的资源对该贷款融资予以偿还。这种行为导致了异常严重的财务代理成本,存在着滥用目标公司资源而使得其财富从目标公司被转移出去、因而使得目标公司的债权人和小股东受到潜在损害的风险。但是,这种解释无论是从债权人保护还是中小股东保护方面,都存在着相对多的解释力不足问题,而且当前学界认为公司法已经从优先保护公司的交易对手转向了促进商事活动以提升经济的增长。杠杆收购最核心之处就是目标公司最终承担收购成本,其现金流被用于进行收购债务的最终支付。财务资助促成了这种不道德商业行为的潜在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且在道德上令人生厌,导致其被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因此,禁止财务资助似乎就是杠杆收购的天敌,是对杠杆收购中核心安排——使用目标公司资产作为最终还款来源的一种天然阻碍。但是,财务资助禁令针对的是对他人“取得”公司股份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人“收购”公司股份或取得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遏制杠杆收购作为禁止财务资助的正当性解释。此外,杠杆收购是一种对市场有害的商业行为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被证明并非绝对成立,禁止财务资助的规定会阻碍那些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杠杆收购,且债权人可以通过事件风险条款来防范杠杆收购风险,所以遏制杠杆收购在当前也正无法为该制度提供正当性基础。还有观点认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确可以防止市场操纵,但是目前各国证券法已经有专门法律制度来防范市场操纵风险,所以从防止市场操纵来证明禁令的合理性是一种错误的反向逻辑。第五章主要借助于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财务资助行为本身的商业属性以及潜在利益冲突进行解读,并以降低代理成本作为法律直接规制财务资助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法理依据。对公司“本质”的设定和阐释是对公司财务资助规制这一具体的微观法律制度进行逻辑分析的起点。对于公司本质的探究和争论远在15世纪后期就在法学界展开了,并衍生为传统公司本质的三种学说流派:法人拟制说、法人实在说和法人否定说,它们对公司制度中的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解释张力,但是受困于所处时代和研究范式的历史局限性,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解释力上的局限性。20世纪30年代之后,经济学界对“企业”这个“黑匣子”的经济学讨论,开启了对公司本质讨论的现代主义阶段。科斯将企业视为一个契约结构,一个有别于市场的特殊契约,自此开创了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不仅如此,现代契约理论还主张,契约的完备性是一种美好愿望,在实际社会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不可观察性和不可证实性、语言在描述力上的局限性、交易一方是异质的且存在不同的偏好合作类型等原因,使得实际中的契约必然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公司是各个生产要素提供者之间契约关系的组合,这种内部契约关系又是一种代理关系,在契约缔结之后的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三种代理成本问题,而公司法的功能和价值就是去降低这种代理成本、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应。具体到财务资助交易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这三类代理成本——公司所有者与其雇用的经营人员的利益冲突、拥有公司绝对多数或控制性利益的股东与股权比例较小的或者非控制性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本身或其股东与其缔约伙伴(主要是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冲突,法律对公司财务资助进行规制的正当性和规制方式的选择在于这三类代理成本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以减低代理成本为视角,可以有效地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变迁中出现的最为典型的不同类型公司差异化管理、“原则上禁止+附条件豁免”的立法模式以及“附条件”豁免模式进行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代理成本分析有着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当前在我国上市公司运作中第二类代理问题在第一、二类代理问题中占据主导地位,即相比较于所有权和控制分离所导致的公司高级人员侵害股东利益的自利行为,凭借控制权优势的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利益的“掏空效应”更为突出和严重。此外,上市公司负债总杠杆与公司投资行为整体上呈负相关性,负债融资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相机治理效应比负债融资产生第三类代理问题具有更大的显着性,说明负债融资在公司投资行为治理方面有着抑制过度投资的良性效应,金融性负债与新增投资支出呈正相关性,经营性负债或商业信用与新增投资支出呈现负相关性。第六章旨在回答“我国法律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本部分将在我国公司代理成本现状背景下,对我国公司财务资助行为建立较为细致化和多维度的本土化的财务资助法律框架体系。“财务资助”概念在我国公司法规中的最早出现是在《印发<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的通知》(该通知于1993年6月10日发布并实施)。根据《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2.2条规定,到香港上市公司的章程须对公司资助购买自己的股份做出规定,并明确了必须包括的内容。在199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但是并未对公司是否可以就他人取得公司股份的行为提供财务资助进行直接规定。之后在《关于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通知》、《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中陆续以零散方式涉及到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规定,但是总体而言,现有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中存在诸多不足:(1)规则零碎化,缺少统一性和独立性;(2)规则单薄僵化,缺乏体系性和灵活度;(3)财务资助条款未能体现出核心要件,容易扩大禁止范围;(4)立法层级较低,违规成本较低等。在本章,结合我国公司代理成本问题的这种特点,着重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不同适用对象的财务资助规则原则、公司员工持股中的财务资助问题、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资助问题、附条件豁免模式的选择问题等重要命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我国代理成本现状以及财务资助制度中重要命题的分析,笔者提出对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进行重新构建,具体的立法建议包括:第一,加强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立法的统一性、独立性和体系化,统一规定原则性规定、无条件豁免、附条件豁免、异议权、交易合法性、释义等内容,使其独立成为公司法中的一项完整的制度体系;第二,将形式上具有财务资助特点但是已经有针对性的立法或司法行为进行规制的交易行为,以及特殊金融企业开展正当业务交易和为了追求在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之上更高层面的目标的行为规定为无条件豁免情形,避免造成规则或法律适用时产生冲突;第三,对于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公司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无实质损害”模式,即在满足该资助不会实质性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和对债权人的偿付能力、董事会通过决议认为公司应该提供该资助且该资助的条款对于公司是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公司可以提供财务资助;对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在满足提供财务资助不得减少公司净资产或减少净资本时该资助资金是从公司可分配利润中予以提供、该资助是善意的且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下的前提下,从公司类型、公司控制权、交易动机和杠杆水平这四个维度来综合考量构建差异化的豁免审批模式。第四,明确非法财务资助的法律后果、加大事后惩处力度,在财务资助相关协议涉及到善意第三人时,该协议不会仅仅由于违反财务资助禁令而无效,并明确规定财务资助行为的无效性不影响股权取得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对在非法财务资助中负有过错的董事将因其违法该信义义务而承担偿还任何在该交易中的损失。
任峰[2](2016)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愈来愈国际化,而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可或缺的一段历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中坚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是我国比较成熟和系统的一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成效、影响及对策分析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指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进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经历了政策缺失、萌芽、出台、法制化以及发展和落实五个阶段,并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分为政策方针、政策法规、政策规定、政策措施四个部分。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实施成效和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理念、课程、学生、教师、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化。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在政策滞后、模糊和执行不力等方面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第五部分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境外合作办学”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合作办学新的增长极,非常有必要将合作办学境外活动状况纳入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律监管范围之列,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体系,丰富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内涵,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其次,依托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政策层面做好调查研究,把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的做大做强;再次,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系,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健全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后,明确责权,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构建“监督-反馈”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政策落实,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董江流[3](2016)在《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七干校是1968—1979年期间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五·七指示》而举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学校。湖北地方五七干校是指湖北省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五七干校。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北京的高等院校等在湖北举办的五七干校,都不属于湖北地方五七干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湖北省各级党政机关被“砸烂”,陷于瘫痪状态,出现了大批“靠边站”干部,需要重新安置。“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五·七指示》发出后,湖北省有部分部队、工人、农民、学生尝试着走上“五·七”道路。湖北各级革命委员会为了解决广大“靠边站”干部,集中组织干部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没有真正起到既能安置“靠边站”干部,又能将他们引上“五·七”道路的作用。湖北地方五七干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涌现出来的。1968年10月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发出后,湖北全省各级革命委员会纷纷开始筹办五七干校,干校成为安置“靠边站”干部的主要场所。“九一三”事件前,干部在五七干校都要参加政治学习、政治运动和高强度的集体劳动,其中,政治运动搞得人心惶惶,对干部造成了极其残酷地打击,有部分干部甚至被迫害致死。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批判林彪集团罪行和摒弃林彪的干部教育思想。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加大下放干部的分配工作,许多干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职干部成为了干校的主要轮训对象。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的数量继续增加,部分干校陆续与党校合办。“文革”后期,湖北地方五七干校还开展了错误的“批林批孔”运动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许多干部对此十分厌烦和反感。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开展了批判“四人帮”运动。随着五七干校的地位动摇,党校的地位不断提高,五七干校已不再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五七干校被撤销。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此后不久,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彻底走向停办。虽然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只存在11年的时间,但却对湖北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也因此改变命运。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对湖北政治、经济、文化、干部等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除了负面影响外,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学习马列原着对提高干部理论水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集体生产劳动对干部增加生产知识、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密切干群关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等。但巨大的负面影响完全大过有限的积极影响。总之,湖北地方五七干校是“文革”极“左”路线的产物,应该予以否定,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胡雪娇[4](2015)在《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实践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力量,既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主体,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阻碍其有序与健康成长的桎梏,融资难便是首当其冲的中小企业发展之枷锁。自1993年我国实施政策性融资担保以来,其为中小企业融资贡献举足轻重,作用卓有成效,但融资难仍长期困扰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因此,鉴于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其融资难的现状问题,针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梳理其发展脉络,阐述其现阶段状况,分析其理论成因与潜在结果,检验其实践效应从而发现存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政策性融资担保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对其进行梳理,肯定政策性担保的重要地位,继而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呈现政策性担保的现实状况。本文着重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实践效应进行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成因与结果,据此提出待研究假设,进一步运用倾向值匹配法与倍差法,利用2007-2014年应用政策性担保的创业板中小企业,其中重点考察企业与银行层面影响因素,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担保期间内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未有明显提升,而滞后期企业的整体贷款可得性显着增强,表明政策性担保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口,但亦体现该项政策支持力度仍存欠缺;同时发现,参与政策性担保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担保期还是滞后期其经营业绩恶化,暴露出政策性担保潜在道德风险危机;参与政策性担保的商业银行,其因资本约束的信贷配给行为亦有所减轻。在整体审视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体系建设后,结合本文研究反映出的实际问题,从政府治理角度,分别就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的体系优化、监管与风险控制、支持政策三个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有效的改善对策。本文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角度进一步探讨政策性担保的实践效应,是对全面有效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益探索,亦是对深化金融改革的一次拓展性应用。
王火灿[5](2015)在《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这一中心论题展开研究,旨在揭示此种耦合关系的现实表征并加以实证分析,进而探究其内在机理与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针对WTO所建构的生态竞争环境需进行的相应战略调整与适配。在当代,所谓企业国际化即是在以WTO多边贸易体制为核心的国际游戏规则体系下,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与内外向国际直接投资等跨国经营业务和活动以及相应的国际化管理实践的过程。多边贸易体制(GATT/WTO)是在以企业国际化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整套国际游戏规则,它又是在“WTO-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双层博弈”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这一博弈模式界定了企业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体制实践的方式与途径。现有的WTO多边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产生保障公平竞争、稳定商业预期、降低交易费用等主要效应或功能。本论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耦合理论在经济管理中的机理与内涵,并从企业国际化的两大核心要素——企业国际竞争战略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出发,论述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协调系统,构建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评价模型。中国与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十分独特。在19482014年的67年中,以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为界,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前32年——从短暂“原始缔约国”期到之后漫长的“失联期”;后35年则为复合期。在中国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目标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复关/入世谈判进程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创建进程“三江并流”,并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历史性汇合,终于在时机、理念和战略的“三重契合”下,于最近20多年中,造就了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耦合关系,并在贸易、投资、制度和观念等四大维度上产生了强大的“四维共振”效应。不过,目前这种双向的强共振效应尚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WTO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四维”皆强格局,而中国企业国际化对WTO的影响在制度和观念两大维度上则相对较弱;在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这两大维度上,WTO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崛起,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这种快速崛起也对世界经贸的原有格局以及其他主要WTO成员(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经贸格局产生了“破格局性”的重大影响。中国为加入WTO和履行入世承诺,在短期内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与WTO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直接相关的国际化制度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快速调整,在入世前后国内出现了罕见的“WTO热”等现象,均充分显示出WTO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巨大影响力。相反,作为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正处于转型中的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于WTO的制度建设和理念贡献尚十分有限。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WTO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Granger原因。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耦合度指标反映出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基本上已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标则反映出两者基本上处于中度及以上强度的耦合协调状态。本论文尝试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理论,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该理论指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异质性”由制度异质性、体制转型性、大国规模性、发展后起性、快速崛起性和国企主导性等六个方面组成,前三者与后三者分别构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外生异质性”和“内生异质性”。它们共同刻画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特殊外部和内部环境或属性。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与WTO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互动影响关系。由于基本社会政治制度的异质性、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矛盾性与趋同性以及作为后发性大国的快速崛起特性,决定了中国入世谈判和入世协议签订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崛起以及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共振效应。WTO的动态发展趋势和一些新兴重大议题的谈判进展表明,包括贸易与环境、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超TRIPS”规则以及竞争中立、TPP等,可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论文利用传统的“SWTO”(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分析法,从异质性和WTO体制两大视角,剖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资源、体制深化、内向与外向国际化的不平衡、低度化陷阱、技术创新乏力、贸易保护和转型升级等。最后,本论文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强耦合关系出发,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崛起进程中的“WTO战略”的原则、目标、实施路径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即战略原则应是多边主义;核心战略目标是维护和推进WTO多边贸易体制更有效运行,以实现强化和确保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强耦合效应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为此,选择“学以致用”和“有效参与”两大战略路径,通过提高参与能力、改善和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与作用以及强化政企有效合作等来实施战略。本论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强耦合关系存在性的内在成因开展了理论探析,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战略适配建议,有助于丰富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参与多边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清剑[6](2014)在《企业并购的产业结构效应与税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不断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蜕变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进军新领域的有效手段。在全球竞争一体化格局下,产业整合和发展成为企业并购的主题,通过调整自身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并购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可以促进资源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有效调整与优化升级。而税收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任何形式的涉企税收政策及其变更,都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进而对企业并购决策施以影响。税收效应尤其是税收减免政策一直是企业并购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并购市场顺利运作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企业并购理论和产业调整理论为基础,考察并购税收政策对企业并购决策与产业结构的影响,主张通过并购税收政策的设置与调整,适度引导企业间并购重组行为,实现产业合理集中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并购、产业结构调整、税收调控间的关系主要归结为:国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通过产业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差异化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征税对象差异、税率差异以及税种差异等。对鼓励类产业,通过制定免税并购政策、较低的并购税率等措施,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提高并购收益,鼓励并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向鼓励类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宏观目标。对于淘汰类及过度集中的产业,则通过较高的并购税率、较多的征税对象以及资源税、环境税等政策,限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关系由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制定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微观行为,而企业微观行为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了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200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与西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推进缓慢。对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检验表明:不论是并购交易数量,还是并购交易规模,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均存在促进作用,通过引导企业间并购行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国际经验,及优酷并购土豆、联想并购IBM-PC业务等案例的研究,则进一步验证了税收对企业并购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意义。引导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因此企业并购税收政策的制定要以产业为基础。根据产业特征,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制定《并购税收调控行业目录》,针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发挥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资源税等税种对企业并购的调控功能。同时,为避免出现垄断势力,企业并购的税收调控政策应根据产业集中度的变化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在产业集中度较低时采取鼓励并购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集中度过高时采取限制性的政策,建立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良性互动机制。
刘廷[7](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朱世桂[8](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苏振[9](2011)在《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和规范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方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办法措施的总和。它也是我国数十年来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应如何应对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群”看法不尽相同,争议颇多,如:地方旅游产业定位的普遍现象是否都合理,出境旅游人数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否应进行政策干预,政府的旅游管理角色应如何转型等等。为了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依据,论文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基本理论,将旅游产业演进引入旅游公共政策研究,并提出了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的论证过程中,论文立足全球视野,一方面对全球一百余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和评价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以及(非人为直接干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以国外3个具有典型性的国家以及中国为例,定性分析和诠释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框架得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以我国为案例对象,剖析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在旅游产业演进视角下的问题成因及修正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为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各种政策选择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论,并对处于不同旅游产业演进阶段的政府超前制定理性而科学的旅游公共政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我国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1)提出和论证了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产业实现供需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是一个干预性的过程。旅游公共政策的制定总是遵循着旅游产业演进的轨迹,而同时又对旅游产业演进施加着影响。(2)构建和运用了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本文引入二维象限分析的基本形式和目标参照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构建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为评价和定位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和阶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3)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旅游产业演进水平下的旅游公共政策选择。在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评价对象所涉及的旅游产业强势区、旅游产业拉动区、旅游产业弱势区以及社会经济推动区4个区域的发展现实,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地区在旅游公共政策上的一般导向选择。2.实证研究(1)借鉴库兹涅茨国际截面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全球一百余个国家的旅游产业演进概况及其影响因素。论文以全世界140余个国家的历时性数据和共时性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产业演进在全球范围内的基本概况。论文重点借鉴了库兹涅茨的国际截面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年和1995年两个时间截面上影响旅游产业演进的4种因素(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数据波动过大不宜采用)。(2)运用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评价全球一百余个国家与我国各省、自治区的演进程度。论文以2000年与2007年为截面,评价得到具有纵向可比性的绝对数值和标准化后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数值并形成可直观观察的散点分布图。(3)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和诠释国外3个典型国家以及我国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关系。论文分别以传统发达国家(地区)——欧盟、追赶型发达国家——日本、传统发展中国家——泰国以及我国自身为案例,从不同维度分析和诠释了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形成之间的关系和历史过程。(4)基于旅游产业演进视角对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成因与修正策略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幅员辽阔、旅游产业演进梯度差异大等现实,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四项不匹配现状,提出我国应构建“跨省区域性旅游公共政策组合”的政策理念等五项修正策略。3.主要结论(1)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源于两个因素(基于旅游产业演进角度),一是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二是政府的理性目标。(2)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度依附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密度4个因素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国家越富裕,旅游产业规模和人均效益都越高;国家产业结构水平越高,旅游产业人均效益越高;国家人口规模越大,旅游产业规模越大;国家人口密度越高,旅游人均效益越高。(3)发现各国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额总体上会随着人均GDP、产业结构以及人口密度的上升而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分布。(4)全球一百余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省、自治区旅游产业演进水平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走的是经济优先发展,随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少数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公共政策的强势推动下表现出旅游产业超前发展并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特征。
宋艳霞[10](2010)在《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全球风力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潮流,我国政府抓住了这一契机。2005年2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以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量—跃进入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风力发电的初始投资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更新快等特点,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欧美国家先后制定了各种财税支持政策。我国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还很不完善,国内对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支持风电产业的财税政策系统的研究也较少。公共财政手段作为政府扶持和引导风电产业发展的经济杠杆,是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如何运用财税手段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目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紧密围绕财税政策支持风电产业的动因、背景、政策指向和路径选择的研究框架,将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贯穿于各个章节。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财政、税收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借助于数据分析、图形、表格、案例等,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风能将成为我国未来主流能源的重要战略地位,政府对发展风电的主导作用和采取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财政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发展机遇和主要障碍,以及现行风电产业的财税政策及其问题与不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的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财税政策体系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完善我国风电产业的财政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大对风电技术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加大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风电并网工程和并网技术开发的直接投资补贴;打造风电产业融资平台,建立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提出继续采取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政策,并通过对化石能源开征碳税的方式筹集财政资金,为促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支持风电产业的积极性。其次,完善我国风电产业的税收支持体系:针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产业各个环节特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行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的风电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最后,在构建风电产业财税支持政策体系的同时,需要完善和加强我国风电产业的其他配套政策,如:完善风电电价、规范风电并网、加大风电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和法制建设、建立于完善风电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在财税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作用机制下,产生合力,共同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本文力图从采用财税政策支持的新视角,研究如何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提出社会与环境成本效益作为影响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纳入到财税政策成本效益分析的框架中去,并用数理模型分析了财税政策手段对企业投资风电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框架的政策建议,为完善我国现行风电产业财税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得这些政策建议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二、首批13件经贸委部门规章被废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批13件经贸委部门规章被废止(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财务资助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一、财务资助的定义 |
二、财务资助的特征 |
三、财务资助的类型 |
第二节 提供财务资助的诱因 |
一、股权收购中的特殊需要 |
二、推行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
三、债务重组的组成部分 |
四、股东和管理层其他动机 |
第三节 财务资助的禁止及豁免情形 |
一、禁止性财务资助的构成要件 |
二、无条件豁免 |
三、附条件豁免 |
第二章 禁止财务资助的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 |
第一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创设阶段 |
一、专家建言:英国格林尼委员会报告 |
二、初见雏形:英国1928 年、1929 年公司法 |
三、基本建立:英国1947 年、1948 年公司法 |
第二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发展阶段 |
一、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传播移植 |
二、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政策评估 |
三、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三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现代化阶段 |
一、英国公司法政策评估 |
二、欧盟公司法政策评估 |
三、英国及欧盟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现代化的立法成果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现代化 |
第四节 禁止财务资助制度变迁的驱动因素 |
一、英国和欧盟的核心作用 |
二、禁令背后法理逻辑的认识变迁 |
三、公司立法从“公众公司优先”转向“服务私人公司” |
四、市场对杠杆收购的逐步接受 |
第三章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概况 |
一、欧盟主要成员国 |
二、澳大利亚 |
三、中国香港 |
四、新加坡 |
五、新西兰 |
六、马来西亚 |
七、百慕大群岛 |
八、美国 |
第二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主要内容比较 |
一、适用对象 |
二、无条件豁免 |
三、附条件豁免 |
四、异议股东或债权人的申请权 |
五、非法财务资助行为的法律后果 |
第三节 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严厉度及原因分析 |
一、域外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严厉度比较 |
二、域外禁令严厉度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
第四章 禁止财务资助之正当性的法学解释 |
第一节 作为资本维持原则的衍生 |
一、资本维持原则的主要内涵 |
二、禁止财务资助与资本维持原则 |
三、资本维持原则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
第二节 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 |
一、禁止财务资助可以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 |
二、保护债权人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
三、保护小股东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
第三节 遏制杠杆收购 |
一、杠杆收购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
二、禁止财务资助可以有效遏制杠杆收购 |
三、遏制杠杆收购对财务资助禁令解释力之不足 |
第四节 防止市场操纵行为 |
第五章 禁止财务资助之正当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公司的契约属性及公司法的功能价值 |
一、经济交易与科斯定理 |
二、公司本质假设:作为分析起点和支点 |
三、公司代理成本及公司法的功能价值 |
第二节 财务资助中的三类代理成本及分析 |
一、财务资助中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
二、财务资助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 |
三、财务资助中的第三类代理问题 |
四、代理成本对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解释力 |
第三节 我国财务资助中代理成本分析 |
一、第一、二类代理成本问题 |
二、第三类代理成本问题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必要性 |
一、财务资助概念及规则在我国的引入 |
二、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相关立法梳理 |
三、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不足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禁止财务资助制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
一、不同适用对象的财务资助规制原则 |
二、鼓励对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财务资助 |
三、审慎对待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资助 |
四、合理选择附条件豁免模式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财务资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
一、加强立法的统一性、独立性和体系化 |
二、新增禁止财务资助的无条件豁免 |
三、多重维度构建差异化的附条件豁免模式 |
四、明确非法财务资助的法律后果、加大事后惩处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
0.2.2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
0.2.3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外合作办学 |
0.2.4 文献述评 |
0.3 研究思路 |
0.4 创新之处 |
0.4.1 视角创新 |
0.4.2 观点创新 |
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进与分析 |
1.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界定 |
1.1.1 政策 |
1.1.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
1.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进 |
1.2.1 政策缺失阶段(1978.12-1993.1) |
1.2.2 政策萌芽阶段(1993.2-1994.12) |
1.2.3 政策出台阶段(1995.1-2003.2) |
1.2.4 政策法制化阶段(2003.3-2010.6) |
1.2.5 政策的发展和落实阶段(2010.7-今) |
1.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体系分析 |
1.3.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方针 |
1.3.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 |
1.3.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规定 |
1.3.4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措施 |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影响 |
2.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发展 |
2.1.1 推动了高校境外办学政策的发展 |
2.1.2 推动了对外汉语政策的发展 |
2.1.3 推动了留学政策的发展 |
2.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的发展 |
2.2.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直接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的增加 |
2.2.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还间接推动了境外办学机构和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的增加 |
2.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发展 |
2.4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发展 |
2.4.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外方课程的引进 |
2.4.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国际化 |
2.5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对学生国际化的影响 |
2.5.1 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优秀毕业生 |
2.5.2 吸引了一批国外留学生 |
2.6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对教师国际化的影响 |
2.6.1 引进了一批外方师资 |
2.6.2 推动了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
2.6.3 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服务 |
2.7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对科研国际化的影响 |
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影响 |
3.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滞后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3.1.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出台滞后 |
3.1.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内容滞后 |
3.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模糊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3.2.1 “优质教育资源”概念模糊 |
3.2.2 “合理回报”概念模糊 |
3.2.3 “有关规定”之类的文本表述过多 |
3.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执行不力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3.3.1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执行滞后 |
3.3.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执行失真 |
4 中外合作办学视角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
4.1 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4.1.1 重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律框架,将“走出去”合作办学活动纳入 |
4.1.2 填补政策空白,构建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体系 |
4.2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4.2.1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4.2.2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4.3 出台专项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4.3.1 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4.3.2 构建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4.4 狠抓政策落实,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4.4.1 明确责权,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4.4.2 构建“监督-反馈”质量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创办的背景 |
一、“文革”全面发动后湖北党政机关被“砸烂” |
二、“文革”初期湖北尝试走“五·七”道路 |
三、湖北组织干部办起“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第二章 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发出后创办 |
一、湖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的创办 |
(一)湖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的筹建 |
(二)湖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的正式开办 |
(三)湖北省五七干校的红卫兵战校 |
二、武汉市革委会五七干校的创办 |
(一)武汉市革委会五七干校的建立 |
(二)武汉市各区五七干校的创办 |
三、其他市县五七干校的创办 |
(一)黄石市 |
(二)黄冈地区 |
(三)孝感地区 |
(四)咸宁地区 |
(五)荆州地区 |
(六)襄阳地区 |
(七)郧阳地区 |
(八)宜昌地区 |
(九)恩施地区 |
四、“九一三”事件前的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 |
(一)政治学习 |
(二)政治运动 |
五、“九一三”事件前的集体劳动 |
第三章 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在“九一三”后进行大幅度调整 |
一、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
(一)批判林彪集团罪行 |
(二)摒弃林彪的干部教育思想 |
二、教育对象的调整 |
(一)下放干部纷纷走出干校 |
(二)以轮训在职干部为工作重点 |
三、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增加及与党校合办的新动向 |
(一)湖北地方五七干校数量继续增加 |
(二)湖北地方五七干校数量增加的原因 |
(三)部分干校与党校合办 |
四、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
五、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第四章 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在“文革”后走到穷途末路 |
一、开展批判“四人帮”运动 |
二、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的地位动摇 |
(一)党校地位提高,干校地位下降 |
(二)湖北地方五七干校已不受欢迎 |
三、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的消亡 |
第五章 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的影响 |
一、政治上的负面影响 |
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
三、文化上的负面影响 |
(一)科技上的负面影响 |
(二)教育上的负面影响 |
四、对干部的负面影响 |
(一)“左”倾思想和政治运动对干部的负面影响 |
(二)恶劣环境对干部的负面影响 |
(三)高强度劳动对干部的负面影响 |
五、学习马列原着对提高干部理论水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六、集体生产劳动对干部增加生产知识、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一)集体生产劳动对干部增加生产知识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二)集体生产劳动对干部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七、对密切干群关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实践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工具 |
1.5 研究创新点及局限性 |
1.5.1 创新点 |
1.5.2 局限性 |
第二章 政策性担保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2.1 引言 |
2.2 政策性担保的理论渊源 |
2.2.1 企业融资的经典理论 |
2.2.2 融资担保的理论发展 |
2.3 政策性担保的实践基础 |
2.3.1 国外政策性担保的实践基础 |
2.3.2 国内政策性担保的实践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的运行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制度框架 |
3.2.1 起步探索阶段 |
3.2.2 全面推进阶段 |
3.2.3 深化健全阶段 |
3.3 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 |
3.3.1 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框架 |
3.3.2 政策性融资担保现状概述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政策性融资担保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引言 |
4.2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4.3 政策性融资担保介入信贷市场的作用 |
4.4 政策性融资担保的运行分析及研究假设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政策性担保运行的实践效应检验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与步骤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变量选取与描述 |
5.3 实证结果 |
5.3.1 倾向值匹配 |
5.3.2 平衡性检验 |
5.3.3 PSM与DID估计 |
5.4 结果分析 |
5.4.1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实证检验结论 |
5.4.2 我国政策性担保实践反映出的具体问题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推进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行的对策建议 |
6.1 引言 |
6.2 鼎力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 |
6.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6.2.2 完善资金补偿机制 |
6.2.3 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
6.3 着力完善监管制度与风险防范机制 |
6.3.1 强化监督管理制度 |
6.3.2 深化风险防范机制 |
6.4 持续推进政策性担保政策支持机制 |
6.4.1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
6.4.2 搭建多层次再担保体系 |
6.4.3 增添担保服务平台建设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学术论文 |
2、科研项目 |
致谢 |
(5)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创新点 |
1.4.1 框架结构安排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1.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企业国际化理论体系概述 |
2.1.3 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共生条件 |
2.2 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与实践 |
2.2.1 企业国际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耦合 |
2.2.2 多边规则的形成机制与企业的参与机理 |
2.2.3 WTO 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
2.3 耦合理论与耦合评价模型 |
2.3.1 耦合的内涵与机理 |
2.3.2 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耦合协调系统 |
2.3.3 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之间强耦合的现实表征 |
3.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历史契合 |
3.1.1 中国与 GATT/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 |
3.1.2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3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三重契合 |
3.2 WTO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强共振效应 |
3.2.1 贸易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2 投资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3 制度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4 观念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3 中国企业国际化对 WTO 的共振效应 |
3.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与全球经贸格局的裂变 |
3.3.2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对 WTO 其他成员经贸格局产生的影响 |
3.3.3 中国入世对 WTO 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因果关系分析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检验过程及其解释 |
4.2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2.1 基于宏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2.2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强耦合的成因探析 |
5.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的概念与内涵 |
5.2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
5.3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与 WTO 之间的互动关系 |
5.3.2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环境分析 |
6.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潜在影响分析 |
6.1.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从后乌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 |
6.1.2 WTO 视野下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的重大议题 |
6.2 强耦合与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1 强耦合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2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3 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中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 |
7.1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总体战略” |
7.1.1 战略原则与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选择 |
7.1.3 战略实施 |
7.2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部门战略” |
7.2.1 贸易救济战略 |
7.2.2 破壁跨垒战略 |
7.2.3 TRIPS 战略 |
7.2.4 服务贸易战略 |
7.2.5 投资战略 |
7.2.6 国企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6)企业并购的产业结构效应与税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6 研究预期成果与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动机与微观基础 |
2.2 企业并购的产业结构效应 |
2.3 税收与企业并购 |
2.4 税收与产业结构调整 |
2.5 小结与研究空间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公共财政与税收调控理论 |
3.2 税收调控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理论推导 |
3.3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3.4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府干预机理研究 |
3.5 企业并购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
3.6 小结 |
4 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证检验 |
4.1 中国企业并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比较分析 |
4.3 实证检验 |
4.4 小结 |
5 企业并购中的税收调控 |
5.1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税收调控)的必要性与意义 |
5.2 企业并购税收调控的优势与目的 |
5.3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比较分析 |
5.4 我国企业并购的涉税规定及其评价 |
5.5 企业并购中税收调控的原则、思路与具体手段 |
6 基于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制度设计 |
6.1 并购税制设计:免税并购条件的设立与界定 |
6.2 并购税制设计:基于产业(行业)的考虑 |
6.3 并购税制设计:基于税种的考虑 |
6.4 并购税收政策的动态调整:基于垄断的考虑 |
7 案例分析:产业结构效应与并购税制研究 |
7.1 并购案例一:优酷并购土豆 |
7.2 并购案例二:联想收购IBM-PC业务 |
7.3 并购案例三:美联银行并购之争 |
7.4 案例比较分析及启示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一、减量化原则 |
二、再利用原则 |
三、再循环原则 |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
一、庇古税 |
二、科斯定理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系统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资源税 |
二、资源补偿费 |
三、矿区使用费 |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概论 |
二、增值税(产品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煤炭产业 |
二、废旧金属产业 |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
一、资源税 |
二、增值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排放费 |
二、服务费 |
三、污染产品税 |
四、投入品税 |
五、资源税 |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园区基本状况 |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
附录二 |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
附录三 |
(8)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9)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旅游公共政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旅游产业演进相关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及空白点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拟创新点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1.2 旅游经济学理论 |
2.1.3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1.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 |
2.1.5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2.2 旅游产业演进的概念、特征与路径 |
2.2.1 旅游产业演进及其相关概念 |
2.2.2 旅游产业演进的基本特征 |
2.2.3 旅游产业演进的时间路径 |
2.3 旅游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形成 |
2.3.1 旅游公共政策及相关概念 |
2.3.2 旅游公共政策的内容体系 |
2.3.3 旅游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形成 |
2.4 旅游产业演进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1 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 |
2.4.2 旅游产业干预性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产业演进的分析与评价 |
3.1 旅游产业演进的历时性分析 |
3.1.1 全世界历时性分析 |
3.1.2 世界各大洲历时性分析 |
3.1.3 世界典型样本国家历时性分析 |
3.1.4 全球旅游产业格局的特征与主要发现 |
3.2 旅游产业演进的共时性分析 |
3.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分析与主要发现 |
3.2.3 分析结论 |
3.3 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 |
3.3.1 旅游产业演进的二维目标参照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
3.3.2 旅游产业演进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其与旅游产业演进的关系 |
4.1 旅游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其与旅游产业演进的理论关系 |
4.1.1 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关系 |
4.1.2 旅游产业演进程度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选择 |
4.1.3 政府的理性目标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选择 |
4.2 国外典型国家实证分析 |
4.2.1 传统发达国家(组织):欧盟 |
4.2.2 赶超型发达国家:日本 |
4.2.3 传统发展中国家:泰国 |
4.2.4 对比分析 |
4.3 我国实证分析 |
4.3.1 我国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的影响 |
4.3.2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对旅游产业演进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问题的成因与修正策略 |
5.1 旅游产业演进下我国旅游公共政策问题的成因 |
5.1.1 旅游产业演进格局的不均衡与旅游公共政策的高度统一不匹配 |
5.1.2 旅游产业演进的程度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地位不匹配 |
5.1.3 旅游产业演进的复杂性与旅游公共政策的协调机制不匹配 |
5.1.4 旅游产业演进的实践与旅游公共政策的理论滞后研究不匹配 |
5.2 我国旅游公共政策的修正策略 |
5.2.1 理念修正:建立我国跨省区域性政策组合 |
5.2.2 路径修正:确立地区发展路径差异化的政策导向 |
5.2.3 分工修正:建立多层次性的旅游公共政策体系 |
5.2.4 体制修正:构建适应区域发展的弹性旅游公共管理制度体系 |
5.2.5 机制修正:形成完善合理的旅游公共管理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研究结论 |
6.1.2 实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风力发电——21世纪的替代能源 |
1.1.2 风力发电——应对气候危机的举措 |
1.1.3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成长的烦恼 |
1.1.4 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政府的职责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风电产业及其构成 |
1.3.2 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及其构成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国外风电产业发展与政策的研究 |
1.4.2 关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与政策的研究 |
1.4.3 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的相关研究 |
1.4.4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财政支持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理论内涵 |
2.1.2 理论原则 |
2.1.3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途径 |
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1 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
2.2.2 产业发展周期理论 |
2.2.3 产业后发优势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2.3.1 理论内涵 |
2.3.2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2.3.3 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
2.4 财税政策的效应理论 |
2.4.1 财税政策的功能 |
2.4.2 财税政策效应 |
2.4.3 财税政策效应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财政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1 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1 全球风电装机量的发展 |
3.1.2 全球风机制造业的发展 |
3.1.3 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的趋势 |
3.2 财税政策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国际模式 |
3.2.1 美国模式 |
3.2.2 丹麦模式 |
3.2.3 德国模式 |
3.2.4 西班牙模式 |
3.2.5 印度模式 |
3.3 以上政策经验与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风电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其财政支持的必要性 |
4.1 风电产业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的战略地位 |
4.2 政府在风电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4.3 财政支持风电产业的必要性 |
4.3.1 风力发电的正外部性影响 |
4.3.2 财税政策支持风电产业的成本—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5.1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 |
5.1.1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 |
5.1.2 我国风电市场发展现状 |
5.1.3 我国风机制造发展现状 |
5.1.4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
5.2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机遇 |
5.2.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 |
5.2.2 风电技术发展的后发优势机遇 |
5.2.3 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机遇 |
5.2.4 风电自身优势和我国风资源优势机遇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分析 |
6.1 产业技术落后 |
6.1.1 风机关键技术依赖进口 |
6.1.2 技术吸收与自主创新不足 |
6.1.3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
6.1.4 缺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6.1.5 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
6.1.6 风机制造市场竞争加剧 |
6.2 风电并网障碍 |
6.2.1 电网规划滞后 |
6.2.2 并网审批机制的制约 |
6.2.3 缺乏并网技术标准 |
6.2.4 公共电网利益补偿机制缺乏 |
6.3 产业政策不配套 |
6.3.1 风电特许权招标机制不合理 |
6.3.2 配套法规不健全 |
6.3.3 风电融资渠道不畅通 |
6.4 风电专业人才短缺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现行风电产业的财税政策回顾与评价 |
7.1 我国风电产业的现行财政政策回顾 |
7.1.1 风电上网电价补贴 |
7.1.2 支持风电设备技术研发 |
7.1.3 风电场投融资补贴政策 |
7.1.4 CDM项目补贴 |
7.2 我国风电产业的现行税收政策回顾 |
7.2.1 所得税 |
7.2.2 增值税 |
7.2.3 进口增值税、关税 |
7.3 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评价 |
7.3.1 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 |
7.3.2 评价 |
7.4 财税政策对风电投资影响的案例 |
7.5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投资的数理模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的财税政策体系的建议 |
8.1 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财税政策的指导思想 |
8.2 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财税政策的原则和目标 |
8.3 构建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财税政策体系的建议 |
8.3.1 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 |
8.3.2 完善支持我国风电产业的财政政策体系 |
8.3.3 完善支持我国风电产业的税收政策体系 |
8.3.4 建立和完善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公共基金 |
8.3.5 支持我国风电产业财税政策体系框架总结 |
8.4 完善我国风电产业其他配套政策的建议 |
8.4.1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
8.4.2 进一步完善风电定价机制 |
8.4.3 加强风电并网规划与建设 |
8.4.4 加快风电人才培养 |
8.4.5 加强行业监管和法制建设 |
8.4.6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首批13件经贸委部门规章被废止(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法中禁止财务资助制度研究[D]. 王几高.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2]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实施研究[D]. 任峰. 河南大学, 2016(03)
- [3]湖北地方五七干校研究[D]. 董江流.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实践效应研究[D]. 胡雪娇.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5]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D]. 王火灿. 东华大学, 2015(11)
- [6]企业并购的产业结构效应与税收调控研究[D]. 王清剑.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7]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8]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9]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 苏振. 云南大学, 2011(01)
- [10]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D]. 宋艳霞.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