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学科前兆场联合反演孕震区力学参数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兵,许志琴,马胜利,赵俊猛[1](2018)在《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断层作用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MS8.0)发生后,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汶川地震相关的地学研究,包括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经过十年的持续探究,在地震地质、震源物理、地震实验、地震动力学、深部地球物理和长期监测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重要成果.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地球物理学报》集中在2018年第5期刊发39篇文章作为汶川地震十周年专辑,专辑涵盖了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断层作用与动力学过程以及相关领域的一批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工作涉及汶川地震断层作用、地震参数及地震动力学数值模拟、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性与多参数异常、晚第四纪构造与地震活动及其地表作用、青藏高原东部壳幔结构与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九寨沟地震等六方面的研究.本文将从这六个研究方向简要介绍收入本专辑论文的研究工作,呈现地震断层作用及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大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提供重要的基础.
刘晓霞[2](2017)在《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发震断裂带/段震间应变积累状态是强震中长期危险性研判的重要指标之一,构造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已为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川滇块体东边界是我国大陆内部断层滑动速率和强震频度最高的典型活动构造带,主要分布有左旋走滑、逆走滑及逆冲等性质的断裂带,该区历史强震活动频繁,且不同的断裂段的最晚一次历史(或古)大地震的离逝时间不同,可能存在不同应力积累程度和活动习性的段落,且历史强震活动背景反映沿安宁河断裂带和昭通-莲峰等断裂带存在第一类地震空区,这种不同大震离逝时间断层段的变形/闭锁状态的研究对该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与之相连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于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对区域构造形变与断层应变积累造成显着影响,且仅5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又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研究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对于认识震间晚期变形特征和判定该区的后续强震危险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川滇块体东边界带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为研究区,在回顾构造大地测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数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多类型不同活动习性断层带/段的震间应变积累特征的研究。本文首先以1999—2007和2009—2013两期GPS速度场为约束,利用Savage and Burford(1973)经典位错模型反演了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滑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其次,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基于Defnode负位错模型反演了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昭通、莲峰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状态;然后,基于流动和连续GPS观测资料研究了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变积累特征;最后分别基于数学方法和数值流形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水平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联合分析。2.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1)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不同段的应变积累特征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破裂图像,将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分为石棉—冕宁段、冕宁—西昌段和西昌以南段进行研究,并在位错模型反演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近旁大凉山断裂带的可能影响。首先,基于Savage and Burford经典位错模型以及两期GPS速度场资料对包含大凉山断裂带/段在内的断层水平运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进行反演,结果显示石棉—冕宁段的两期平均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10.2mm/a和12.2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约为20km和42km;冕宁—西昌段的两期平均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11.2mm/a和13.1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约为23km和46km。而不包含大凉山断裂带的GPS速度剖面的拟合结果显示,石棉—冕宁段和冕宁—西昌段在2009—2013年的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7.3mm/a和8.1mm/a,断层闭锁深度分别为18.5km和23.6km,均小于精定位地震活动确定的孕震层底界的下限。采用两期相同站点反演的石棉—冕宁段的闭锁深度分别为19km和29km,冕宁—西昌的断层闭锁深度分别为23km和38km,2009—2013期的结果也是显着偏深的。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消除大凉山断裂带影响反演结果较为合理。1999—2007年时段由于GPS站点较少,对模型约束不足,反演结果不具备参考性。另由Savage and Burford经典位错模型反演的则木河断裂带的两期平均滑动速率分别约为5.7mm/a和4.7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为5km和8km,与该段为1850年M7?地震的破裂段,大震离逝时间距今仅167年的背景相符。本文在以上经典位错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顾及主断裂旁侧次级活动断裂的位错模型表达式,并由理论数据测试结果显示,采用经典位错模型对伴有次级活动断裂的走滑型断裂反演的滑动速率是两条断层滑动速率之和,断层闭锁深度也是两条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就会出现反演的断层面闭锁深度超出孕震层底界的现象。本文的对比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走滑型主断裂近旁的平行、次平行分支断裂的运动和变形对主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反演具有显着影响,在GPS站点密度有限的情况下,为保证远场测站的贡献,可在一定程度削弱次级断层活动的基础上再采用位错模型对主断层进行反演,以获得较为合理的结果。其次,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显示,安宁河断裂带石棉—冕宁段的断层闭锁深度约为20-25km,闭锁系数在0.9以上,滑动亏损速率约为7-9mm/a;冕宁—西昌段断层闭锁系数0.6-0.8,滑动亏损速率约为5-7mm/a;则木河断裂带不闭锁,与经典位错模型的结果一致。负位错模型也显示大凉山断裂带对安宁河断层的闭锁深度反演存在显着影响,如果在模型中不考虑大凉山断裂带,大凉山断裂带引起的变形则会被累加到安宁河断裂带上,使得反演的安宁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偏深,但就目前GPS站点的分布密度还无法满足考虑多条断裂带的联合模型反演的准确度和精度,在研究过程中还是采用单一断层的模型能获得较合理的结果。由于汶川地震对周边区域构造应力应变场的显着影响,2009—2013期GPS观测到的地壳变形可能包含汶川地震后深部滞后效应的影响,因此,这期两种方法反演的安宁河断裂带的闭锁深度显着偏深。(2)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应变积累特征首先,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NEE走向的昭通、莲峰断裂带水平缩短速率约为5-6mm/a,剪切变形速率较小约为1-2mm/a,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存在显着的挤压应变积累的现象。其次,基于负位错模型分别以1999—2007年和2009—2013年GPS速度场为约束反演该断裂带昭通—彝良段的闭锁深度约在16km左右,会泽—昭通段闭锁深度稍浅,约在10km左右。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6.5级地震发生在两段的连接处,但此次地震使昭通断裂带的应变释放不显着,未缓解昭通、莲峰断裂带强震危险性,该断裂带依旧处于挤压应变积累状态。(3)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在芦山地震前后的变形特征首先,芦山地震前的GPS速度场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的龙门山南段的挤压应变积累速度约为5.6×10-8/a,左旋剪切应变速率约为3.6×10-8/a,明显高于汶川地震前1.4×10-8/a的挤压应变积累速率;GPS连续观测资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近场挤压应变速率明显低于茂县—汶川断裂西侧区域,挤压变形速率自西向东逐渐递减。芦山发震断层两侧的剪切变形模式相反,东侧表现为相对于N45oE走向主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西侧表现为以右旋剪切变形为主(局部区域有差异)。以上变形特征说明汶川地震后巴颜喀拉地块的东向运动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提供了快速加载,而断裂带内部特别是芦山地震孕震区的挤压变形速率相对缓慢,因此应处于显着加速应变积累的状态。其次,2013—2016年的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以茂县—汶川断层为界表现出右旋剪切变形,右旋滑动速率约为6.4mm/a,而茂汶断裂以东区域以灌县—安县断裂为界表现出弱左旋剪切变形,左旋滑动速率约为1.6mm/a。垂直断裂带的GPS速度剖面显示,巴颜喀拉地块以6-7mm/a的速度向华南地块推挤,茂县—汶川断裂以东地区为连续的挤压变形特征,平均挤压应变率约为2.6×10-8/a,说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总体上依旧处于挤压应变积累和右旋剪切变形的状态,特别是茂县—汶川断裂带以东的区域,应变积累特征显着。(4)研究区应变率场分布特征首先,采用Kriging方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分别获取了研究区GPS主应变率分布特征,结果显示Kriging方法计算的应变率分布的连续性不如最小二乘配置方法,且更容易受局部站点和观测误差的影响,不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应变率场变形趋势的分析。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地区的主压应变率方向为NWW-SEE,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主压应变率约为-(2-4)×10-8/a,主张应变率约为(1-3)×10-8/a,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均显示2009—2013期两个主应变率有所增强,2013—2015期恢复到汶川震前的状态;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汶川地震前后调整显着,表现为汶川震后主压应变率的显着增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面应变率由汶川震前的-2.7×10-8/a增强到-3.7×10-8/a,虽然2013—2015的面收缩率有所减小,但该区依旧处于显着的挤压应变积累状态;昭通、莲峰断裂NW向主压应变率维持在3.8×10-8/a左右。其次,利用数值流形方法(NMM)模拟了川滇地块研究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应力增量分布,在边界约束中除了考虑块体两侧的推挤作用,也考虑到川滇地块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底部拖曳作用。采用1999—2007和2009—2013期GPS速度场为约束模拟的速度场与观测速度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模拟结果显示川滇交界东部主压应变率方向为NWW-SEE,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和三岔口地区主压应变率显着增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无显着变化,川滇地块东边界为最大剪应力增量变化的梯度带,反映了此处主要断层的应力应变积累的孕震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变率的增加是汶川震后变形引起的,已超出连续应变计算的范畴,此时的高应变率不代表高应变积累状态。3.主要创新点(1)基于构造大地测量学相关思路和方法,针对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具有不同强震破裂背景/大震离逝时间以及现今活动特征的活动断裂带/段,开展震间运动与变形状态的定量研究,结果深化了研究区地壳形变与主要走滑、倾滑断裂带/段闭锁程度、应变积累状态的认识;特别是针对汶川地震前后应变状态变化的新认识,揭示了汶川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显着构造加载作用,以及逆冲型断裂在震间晚期阶段的变形特征。(2)深入研究了主断裂近旁平行、次平行的分支断裂运动和变形对反演走滑型主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具有显着影响,推导了企图减小这种影响的位错模型表达式,由理论和实际数据进行试算,并将结果与沿主断裂的精定位震源深度分布进行比较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在一定程度削弱次级断层活动影响的,采用位错模型针对主断裂的反演技术思路。(3)针对相同研究区并采用相同的GPS速度场数据,通过计算,系统比较分析了采用Kriging方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区域GPS应变率的结果,发现Kriging方法结果容易受局部站点和观测误差的影响,应变率场分布的连续性较差,不适用于较大区域应变率总体趋势特征分析,比较适用于应变率场细节特征的识别。(4)引入可准确描述断层运动与非连续变形的数值流形方法,充分考虑断层的几何展布,对研究区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定量模拟,获得新结果。
王芳[3](2017)在《利用背景噪声研究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周边浅层介质结构及其变化》文中指出呼图壁地下储气库依托于枯竭的呼图壁气田建设而成,是中国继大张坨储气库之后投入建设使用的第二个储气库,为我国目前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它通过夏季储气、冬季采气实现天然气的供需平衡,有效解决了新疆地区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面临的冬季“气荒”问题,并为保障西气东输稳定供气和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发挥重要作用。该储气库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坳陷带内的呼图壁背斜上,其所在的天山北侧活动构造带是我国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之一。研究该地区局部的浅层速度结构和介质变化特性对于保证该储气库安全运营,监测区域地震活动性,评估场地效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包括呼图壁储气库在内的天山造山带至准噶尔盆地转换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但是在该地区浅层速度结构和介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两个台站记录到的地震背景噪声进行互相关运算来得到两个台站间的格林函数,从而用于地下结构成像或者介质变化的研究中。近年来,高频背景噪声由于可能存在较多的体波成分,且高频面波可以较好地反映浅层介质信息而逐渐引起关注。因此,本文将以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的这种高频面波信号作为工具,围绕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地区浅层结构成像和介质变化两个关键的科学问题,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新疆地区流动地震观测背景噪声特征。利用目前通用的台基噪声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单条记录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并统计一定时间段内的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该地区的噪声来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由于超厚沉积层和显着人为活动的影响,大部分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在高频段接近甚至超过全球高噪声模型,部分台站在全频段均超过全球高噪声模型。噪声成分主要是高频人为噪声和微震噪声,其中,新疆由于距离海洋较远微震噪声相对较低,而人为噪声频带范围较宽,强度较大,甚至超过高噪声模型,有助于提取两接收点之间的高频面波格林函数,从而获取浅层的介质信息,说明在该地区进行高频面波成像及浅层介质变化研究是可行的。(2)新疆呼图壁地区高频噪声成像。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计算了不同台站对之间的格林函数,然后利用多重滤波方法获取了对应的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给出了一个平均的剪切波速度模型,并反演了不同周期对应的二维群速度分布图像。平均剪切波速度模型对应于近地表区域剧烈变化且砂泥岩交互的岩性特征。420500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低速层,可能与松散砂砾层有关。该浅层速度模型对于研究呼图壁储气库的上覆地层特性,近地表场地效应评估,去除浅层影响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周期的群速度图像均显示呼图壁和呼图壁北断裂处于高、低群速度过渡带,由于呼图壁001号井北断裂的北部并没有路径覆盖,无法观测到其两侧的速度差异。此外,在储气库西南边的台站附近,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高速异常,推断是由于接近造山带引起的。对比不同深度的群速度分布图像,除了随深度有一个增加的趋势之外,纵向差异性较小。(3)新疆呼图壁地区地下介质特性变化。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对呼图壁储气库区域的地下波速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可能与储气库充放气和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的波速变化。但是由于本文所选用的时间长度有限,只观测到了一个季节性周期的变化,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更长时间的观测来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在该区域附近布设了气枪信号发射台,气枪震源具有高度可重复性,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利用互相关检测气枪信号的直达波到时,能够监测地下介质的微弱波速变化。采用这种主动观测系统,与本文的被动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可以通过互相验证以精确分析地下介质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4)垂直井孔台站在近地表介质特性研究中的效果初探。利用云南普洱大寨井的地表与井下噪声记录,研究了深井观测对噪声水平的影响。发现该井下地震计在降低频率大于1Hz的噪声上有明显的效果,尤其对于5 Hz附近的噪声,可降低达40 dB之多;当频率大于10 Hz时,随着频率增加,降低噪声的水平逐渐降低。事实上,井下观测除了具有压制噪声的作用外,也具有其它一些独特优势。利用正则反卷积方法对距离台站150 km内的10个近震事件展开了分析,构建了自375 m深度至地表之间的格林函数,并从中识别出入射波及地表反射波,从而获得了浅层的平均速度结构。以其中一个地震事件为例计算得到的直达波和地表反射波的理论到时与反卷积结果获取的实际到时差基本一致,说平均速度是可靠的。由钻孔地质资料估算的初始速度模型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下浅层结构存在多个较大的波阻抗界面,当地震波在从井孔基部传播至地表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反射,而传播至地表后,从地表反射回井下地震计的能量明显减小。这是导致反卷积波场上入射波和地表反射波之间存在多个峰值,而且地表反射波的振幅相对弱于入射波甚至无法识别的原因。该结果为在新疆呼图壁地区利用井下观测进行地下结构及其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宋程[4](2017)在《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以来,地震预报作为世界性科学难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而破坏性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使得地震预报成为人们长期以来追求并迫切希望有所突破的前沿性课题。对于大震的相关研究,早已不再局限于地表观测数据。近些年来,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应用具有统计学属性的图像信息(Pattern Informatics,简称PI)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后,选取了三个浅源大震结合不同的数据资料进行长时程的回溯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获取日本气象厅地震目录资料,针对日本局部地区(32.0°~46.0°N,136.0°~148.0°E)2000年以来包含3·11东北9.0级大地震在内的7.0级以上较大震例等进行了多参数模型下的中长期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模型参数的主要变量为空间网格尺度(0.5°×0.5°;1.0°×1.0°)和预测时间窗长(5~10年)。结合震例的构造环境等从连续的预测窗图像中定性分析“热点(hotspots)”与地震的相关关系,并且从预测窗图像中观察到多数地震是存在地震热点的,且相对于其他7.0级以上地震,9级大地震的热点更为密集和持久。2、以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定量评估不同参数模型下PI方法对于地震活动性中长期预测的效能。从震例的实践应用中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并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预测窗长相对较长和网格尺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对较大震例的中长期预测具有良好效果。前人应用该方法研究大震震例时,目标地震中鲜有如此巨大的海沟地震。而不同参数模型下,对于其他7.0级以上的目标地震,存在着一定虚报和漏报的情况,这是今后统计研究的一个重点。3、P1方法的自身特点和可移植性使其能够被改进,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中。应用改进的PI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数据资料(电子浓度、电子温度),对瓦努阿图群岛Ms7.3地震(海域地震)和中国四川汶川Ms8.0地震(内陆地震),进行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应用改进的Pl方法结合电离层物理参量进行的震例研究相比,参数有所调整,并且针对7.0级以上的2个强震,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为近一年。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观察到对于不同震例,无论是发生于大洋板块(俯冲)边界,亦或是发生于内陆构造环境中的大震,其共性特点是异常扰动在空间分布上并不集中于震中垂直上空,而是偏向于磁赤道方向。4、对于同一个震例,在相同时空参数下,其电子浓度和电子温度出现明确区别于背景场的异常扰动的时段并不完全同步。且对于同一个震例的同一个物理参量,不同时段的异常扰动,其形态并无重复性的出现。对于不同震例,虽然出现异常的集中时段距发震日期并无固定时长,但在临震前3个月内都会出现一次明显区别于背景场的异常扰动,并在震前趋于背景值。每个集中时段出现的异常扰动无重复性、无规律性,这体现了前兆异常的不易确定,难以定性及定量识别的特点。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对今后我国自己发射的电磁卫星所接收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具有借鉴意义。5、综合前述的震例研究,论文的最后对比分析了结合地震目录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应用(改进的)PI方法时的差异性,以及应用推广前景的不同。
周慧玲[5](2016)在《地震重点危险区深部流体孕震环境与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壳流体与地震的孕育、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地震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流体科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地下流体的发展依赖于观测台网的建设,观测台网更是地震监测预报与防震减灾的基础。因此选择具有一定观测基础的地震危险区,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构造地质等方法开展具有物理基础并以预报理论与机理探讨及预报实践相结合为目的的地下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技术研究对流体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甘东南地震重点危险区各主要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密度断层气浓度背景值探测,利用断层气浓度曲线形态对断层气场地异常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断层气浓度强度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断裂活动分段性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区域深部流体活动特征与区域地质、地壳形变、地震活动性特征的耦合关系,并基于一定孕震模式和流-固耦合理论的机理探讨,从流体对断层介质的弱化及对断层蠕动及地震触发的角度,寻找区域活动断裂带的“流体与形变以及地震活动”的耦合段及断层气响应的灵敏点,科学规划一个具有一定物理预报思想的标准化断层气流动观测方案,并建立研究区域相关观测网络的雏形。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具有一定物理预报思想的断层气流体流动监测台网布设的关键技术:(1)断裂带土壤气浓度曲线形态典型,峰值异常明显,背景值稳定测点,即相对“灵敏点”以及部分复测稳定点。(2)断裂分段性明显的分界点及“弱活动”段内部。(3)流体活动与地壳形变、地震活动性耦合关系较好的点。(4)断层陡坎、探槽的位置明确的点最好要有布设。(5)断层交汇部位。为了更好的对地震危险区跟踪监测,根据孕震“坚固体模式”,对断层气测线按孕震模式及一定的物理预报机理分为I、II、III级。最终在整个甘东南地区初步布设具有一定物理预报意义的测线共40条,其中I级测线31条,II级测线4条,III级测线5条。具体为:在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初步共布设16条测线,其中I级测线13条,II级测线2条,III级1条;临潭—宕昌断裂带初步共布设8条测线,其中I级测线6条,II级测线2条,没有III级测线;对于甘东南其他地区,主要断裂带礼县—罗家堡断裂带初步布设7条测线,其中I级测线6条,没有II级测线,III级测线1条。东昆仑断裂带玛曲段布设I级测线3条;甘肃南部其他地区共布设6条测线,其中I级测线3条,没有II级测线,III级测线3条。通过以上工作,在甘东南地震重点危险区主要断裂带及地区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观测基础的,并以一定物理机制解释的,以预报理论与机理探讨及预报实践相结合的地下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这对提高甘东南地震地震危险区前兆监测台网的观测质量,增强空间分辨率,对今后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流体流动监测台网布设提供技术思路,并为我国地震预报、震情跟踪及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6](2015)在《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东西部大地构造的主要分界,也是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在南北构造带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科学考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流动地震观测,在岩石圈结构与构造、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岩石圈结构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成像,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各向异性和壳幔变形,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研究,以及与大陆动力学有关的研究等.自2000年以来,我国建成了具有1000多个地震台站的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它们在实时为地震监测服务的同时,其产出的海量数据还提供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一批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对南北构造带的认识.我们虽然取得许多共识性的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发现不同作者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深处的细节,例如在孕震尺度概念下的地震危险区.加强流动地震观测,提高台站分布的密度,取得高可信度的目标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观测"计划在南北构造带上实施的大型流动台阵观测,结合固定地震台网的资料,加上高分辨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以获得高可信度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结构及物性成像,是提高地震科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张淑亮,刘瑞春,吕芳[7](2012)在《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以山西静乐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似地震前前驱波起始时间和波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重现性,其比例可达63.1%;部分相似地震前前驱波的波动形态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研究范围内前驱波各项特征均相似的地震尚未发现,其原因可能与前驱波的成因、传播途径、相似地震的震源区特征等因素有关。
马宏生[8](2007)在《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造地震的成因是国内外地震学家致力于探索的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地壳结构与介质显着不均匀的部位是利于应力集中增强和应变能积累而发生大震的场所(震源区)。强震的孕育过程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周围区域的构造运动与震源区介质非弹性变形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现代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区域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介质物性等的研究,成为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相关介质物性参数研究,如区域P波速度结构、地震横波衰减的空间分布、尾波Qc值空间分布等,获取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介质信息;通过区域构造应力场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研究,如地壳S波分裂、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GPS应变场和反映岩石形变历史的Pn各向异性以及反映上地幔各向异性的SKS分裂等,获取川滇地区各种物理参数所表征的深部动力学信息;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工具,剖析不同圈层间的耦合关系,深化对地壳结构、介质物性以及应力应变场等的认识,进而揭示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根据川滇地区205个区域台站记录的近60000条地震初至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理论与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球物理背景,分析和解释了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反映的川滇地区不同深度的介质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川滇块体周缘大型活动断裂带附近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其可作为调节断裂和块体运动的深部解耦层;2)根据对P波速度结构图像的分析,识别和推断出川滇地区若干与古板块边界有关的深部构造特征,以及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倾向与延伸深度;3)高山山地主要表现出速度负异常的特征,有的负异常可深达下地壳与上地幔,反映了新造山带的强烈构造隆升与相伴的重力均衡作用。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初至P波走时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表明:1)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地震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但震源下界不超过25km;2)在瑞丽-龙陵、丽江-小金河以及龙门山等断裂带以西地区,震源深度偏浅,大多在15km以上,15km深度以下地震稀少;3)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分布具有与强震相同的地壳深部介质背景,震源大多分布于正负异常过渡区的速度相对较高一侧,而其下方主要为低速异常分布。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大致为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地区)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着。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利用云南地区2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年底的566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50公里内的1371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c。依据Q0和η的不同,将得到的Qc进行分类。其分类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介质结构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从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以及大地热流分布等方面对其予以初步解释。总体来说,在构造复杂、活动强烈的滇中块体及其周边变形带上的Qc值显着小于构造活动一般的其它区域;就地震活动性而言,高Qc值的地方,通常没有地震发生或者仅仅发生较低震级的地震,而低Qc值的地方则有较大地震发生;此外,云南地区的Qc值的分布与大地热流分布也有负的对应关系,即高热流区域的Qc值低,低热流区域的Qc值高。利用云南及邻区遥测台网记录到的6361条近震数据,采用互相关系数法计算16个台站共64条S波分裂事件,同时收集了8个序列的S波分裂研究结果,初步给出了云南及邻区横波分裂的分布特征;应用哈佛大学给出的43个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利用其P轴方位角平均结果,给出了云南及邻区3个主要分区地壳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1999~2004年的观测资料,按观测点给出了云南及邻区的主应变率分布;此外,还搜集到云南及邻区的SKS分裂结果和Pn波各向异性资料。通过研究发现:1)云南及邻近地区不同分区(滇中块体、滇西南、滇西北)具有不同的地震动力学特征(同类动力学参量方位存在差别、不同动力学参量之间耦合程度不同);2)各类地震动力学参量所反映的力学行为随深度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层特性;3)由各分区地震动力学参量之间的耦合程度,似可显示出块体的分类特征(地壳型块体和岩石圈型块体);4)由于各块体间存在横向与纵向的动力作用差异,导致块体边界及其附近地区成为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最主要场所。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基于多学科的新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活动地块构造、三维波速结构、大地测量、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川滇地区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川滇地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位移速率,结合SKS各向异性资料确定上地幔顶部物质流动方式,模拟给出川滇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确定边界约束与底部拖曳力在川滇地区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整体绕喜玛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GPS速度场特征主要受区域的边界动力作用控制,川滇地区中上地壳的应力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同样受其区域的边界动力作用控制;川滇地区上地幔对地壳运动可能存在拖曳作用,且在北纬26°以南地区存在向西拖曳的可能性较大;在考虑川滇地区介质特性具有粘弹性时,滇中块体及其周边(100.9°-103.4°E,22.9°-27.6°N)地壳出现上下层应力场解耦现象,区域内其他块体则上下耦合较强,表明川滇地区下地壳物质的流变强度在横向分区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纵向应力场出现横向分区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以上较系统的研究,可以得到的总体认识是:地壳介质在结构、物性和动力作用等方面的非均匀性,特别是下地壳、上地幔介质的流变特性,和上地幔顶部对于地壳拖曳的深部动力作用等因素,是川滇地区强震孕育发生最为重要的深部动力学环境。
赵书礼[9](2006)在《台阵(网)数字化资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地震资料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地震仪从动态范围和频带宽度已能完全记录地震波中的丰富信息,现代化的观测系统能够捕捉弱振动和强振动信号,可以提供地震波的全频段频谱。上海地震监测系统拥有中国第一个三分量宽频带永久性地震台阵、上海地震台网以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的佘山地震台,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料来解决日常的地震监测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上海地震台阵资料和上海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上海地震台阵标定方法及其应用、地震尾波Q值、振幅衰减以及地震震源参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此得出一些新的研究结果。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与结论有: 1.上海地震台阵标定方法研究 通过对上海台阵记录到的全球范围内的远震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平均标定、最近标定等方法,给出上海台阵标定图;分析了地震震中距、震级和方位角对台阵标定结果的影响,并给出台阵和台网定位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日本不同地区地震标定的差别,通过对上海台阵标定的研究得出上海台阵下方存在速度不均匀性,并且通过台阵标定修正以后发生地震的定位结果,提高地震台阵定位的精度。 2.地震震源参数 通过对上海台阵记录到的的近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地震震源参数,利用P波得出了相应的震源参数;研究了各震源参数与震级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存在的依赖关系及其特征,并对各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给出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残差。 3.地震尾波 利用上海佘山地震台阵记录到的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分析研究台阵下方的介质Q值;同时利用地震尾波的振幅比、能量比分析研究了上海地区的介质Q值,得出和台阵基本一致的结果。并且研究证实了上海地区的地震波衰减主要是吸收造成的。 4.Pg振幅衰减
曹建玲,石耀霖[10](2005)在《地表温度年变化对地应力和地倾斜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存在复杂地形时 ,气温变化的影响深度 ,及造成的地应力和地倾斜变化的量值进行了估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地形造成的热汇聚和热发散会造成地下温度的不均匀分布 ,而不均匀的热胀冷缩会导致地应力和地倾斜复杂变化 ,其影响深度大于平地温度年变化涉及的深度 .在地应力和地形变台站的选址和观测中应该注意气温年变化影响及其干扰排除问题 .
二、多学科前兆场联合反演孕震区力学参数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学科前兆场联合反演孕震区力学参数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断层作用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汶川地震断层作用 |
2 地震参数及地震动力学数值模拟 |
3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和多参数异常分析 |
4 晚第四纪构造与地震活动及其地表作用 |
5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结构与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 |
6 九寨沟地震 |
7 讨论与小结 |
(2)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构造大地测量学发展与主要应用简介 |
2.1 构造大地测量学发展历程 |
2.2 构造大地测量学研究简介 |
2.2.1 全球构造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与边界带变形 |
2.2.2 活动地块相对运动及边界带变形 |
2.2.3 地震形变周期 |
2.2.4 火山等其他构造活动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经典位错模型反演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变形特征 |
3.1 经典位错理论简介 |
3.1.1 经典弹性位错模型 |
3.1.2 顾及多条断层的弹性位错模型 |
3.1.3 多种模式下经典位错模型反演效果评估 |
3.2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断层分段 |
3.3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变形特征 |
3.3.1 GPS速度场数据介绍 |
3.3.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位错模型反演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负位错模型反演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变形特征 |
4.1 负位错模型简介 |
4.1.1 负位错模型原理 |
4.1.2 Defnode算法简介 |
4.2 主要断裂带的断层几何特征 |
4.2.1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深部结构 |
4.2.2 昭通、莲峰断裂带产状 |
4.3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 |
4.3.1 负位错模型设置 |
4.3.2 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 |
4.3.3 大凉山断裂带的影响分析 |
4.4 昭通、莲峰断裂带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 |
4.4.1 跨昭通、莲峰断裂带地表变形特征分析 |
4.4.2 Defonde负位错模型反演 |
4.5 小结 |
第五章 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南段变形特征 |
5.1 芦山地震前龙门山南段变形特征 |
5.1.1 连续GPS时序演化特征分析 |
5.1.2 区域GPS变形场分析 |
5.2 芦山地震后龙门山南段变形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GPS水平应变率场计算 |
6.1 两种球面应变计算方法 |
6.1.1 Kriging插值方法原理 |
6.1.2 kriging连续应变计算方法 |
6.1.3 最小二乘配置法 |
6.2 Kriging方法在模拟数据中效果分析 |
6.2.1 模拟位移场滤波效果分析 |
6.2.2 模拟数据Kriging球面应变场计算分析 |
6.3 两种方法获取的中国大陆GPS形变场对比分析 |
6.4 研究区GPS应变率场计算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区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流形算法 |
7.1 粘弹性Maxwell本构关系NMM方法简介 |
7.2 川滇交界东部水平变形场模拟 |
7.2.1 模型介质参数 |
7.2.2 断层切割及模型建立 |
7.2.3 研究区域水平形变场模拟 |
7.3 GPS应变率场应用问题的讨论 |
7.4 汶川地震前后主要断裂带形变状态小结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8.1.1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变形特征分析—经典位错模型 |
8.1.2 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带应变积累特征—Defnode模型 |
8.1.3 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南段变形特征 |
8.1.4 研究区水平应变应力分布特征 |
8.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文章情况 |
(3)利用背景噪声研究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周边浅层介质结构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地下储气库的发展 |
1.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1.1.3 区域研究现状 |
1.2 背景噪声在地震学中的的应用现状 |
1.2.1 台基噪声水平研究的进展 |
1.2.2 背景噪声研究地下结构的进展 |
1.2.3 背景噪声研究地下介质变化的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背景噪声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2.1 台基噪声评估方法 |
2.2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 |
2.2.1 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提取格林函数的原理 |
2.2.2 数据预处理 |
2.2.3 频散曲线 |
2.2.4 面波层析成像 |
2.3 测量波速变化方法 |
2.3.1 波速变化的测量原理 |
2.3.2 尾波干涉法 |
2.3.3 移动窗互谱法 |
2.3.4 延展法 |
第三章 新疆流动台阵噪声水平分析 |
3.1 台阵介绍 |
3.2 数据处理步骤 |
3.3 新疆流动台站噪声水平分析 |
3.3.1 噪声基本特征 |
3.3.2 噪声水平对比分析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新疆呼图壁高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 |
4.1 研究区域构造特征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 |
4.2 观测系统介绍 |
4.3 面波层析成像 |
4.3.1 格林函数计算 |
4.3.2 频散曲线测量 |
4.3.3 一维剪切波速度结构 |
4.3.4 群速度图像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利用背景噪声监测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浅层介质变化 |
5.1 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
5.2 波速变化测量结果 |
5.2.1 互相关函数 |
5.2.2 波速变化 |
5.2.3 波速测量误差 |
5.3 波速变化机制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利用井下地震计串研究区域波场特征 |
6.1 垂直井孔地震观测资料的应用现状 |
6.2 云南普洱垂直井孔地震观测系统 |
6.2.1 井下地震计方向校正 |
6.2.2 噪声分析 |
6.2.3 井孔附近介质结构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取得的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
(4)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及安排 |
第二章 图像信息方法研究进展及实现过程 |
2.1 PI方法的研究进展 |
2.1.1 PI方法简介 |
2.1.2 图像信息(PI)方法的主要改进历程介绍 |
2.2 实现过程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地震活动性资料对日本9.0级地震的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 |
3.1 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的研究意义 |
3.2 数据资料及模型参数设定 |
3.3 以M_w9.0地震为例说明热点与地震的关系 |
3.4 两种定量检验 |
3.4.1 ROC检验 |
3.4.2 R值评分 |
3.5 分析和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卫星电离层资料对海、陆地震的长时程PI异常图像演化特征研究 |
4.1 DEMETER卫星简介 |
4.2 震例研究所使用的DEMETER卫星数据资料 |
4.3 基于改进的PI方法结合卫星数据的电离层异常扰动图像演化特征研究 |
4.3.1 2008年4月9日瓦努阿图Ms7.3地震 |
4.3.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Ms8.0地震 |
4.4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PI方法应用于不同数据资料异常提取的差异性分析 |
5.1 数据资料的差异性 |
5.2 计算模型的差异性 |
5.3 结果的差异性 |
5.4 应用推广前景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讨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文章发表 |
(5)地震重点危险区深部流体孕震环境与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地震地下流体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甘东南主要活动断裂带断层气地球化学特征 |
2.1 主要活动断裂带地质构造背景 |
2.2 断层气测点初选以及资料获取 |
2.3 断层气数据分析及异常判定方法 |
2.4 甘东南断层气浓度曲线形态及异常特征分析 |
2.5 断层气浓度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2.6 断层气场地复测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断层形变特征与流体活动特征相关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水准形变数据来源以及分析方法 |
3.3 水氡时序特征与水准形变时序特征对比研究 |
3.4 断层气与水准形变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东南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与流体活动特征相关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3 临潭-宕昌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4 甘东南其他断裂带及地区地震活动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5 整个甘东南地区地震活动性空间分布特征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地下流体深部孕震环境以及台网布设技术方案 |
5.1 地震孕震物理模式及物理机制解释 |
5.2 地下流体以及水准形变的前兆空间分布特征机理探讨 |
5.3 甘东南地区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技术方案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探讨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以及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 |
2.1深地震测深和地壳P波速度结构 |
(1)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 |
(2)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 |
2.2大地电磁测深和电性结构 |
2.3重力—航磁资料分析和密度结构 |
2.4地震层析成像 |
(1)P波走时层析成像 |
(2)远震接收函数分析及反演 |
(3)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
(4)噪声层析成像 |
(5)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 |
3地震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 |
3.1远震SKS(SKKS)波形偏振分析 |
3.2 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
3.3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3.4地壳变形带的提取和分析 |
4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的研究 |
4.1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
4.2强震危险性分析 |
4.3地震预测 |
5与大陆动力学有关问题 |
5.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大地震研究 |
5.2关于深部物质的流动问题 |
6讨论 |
6.1南北地震带的边界及分段性 |
6.2南北地震带形成时代和动力来源 |
6.3加强流动地震观测 |
(7)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静乐井基本概况 |
2 相似地震前静乐井前驱波信息统计 |
2.1 研究时段前驱波信息统计 |
2.2 研究时段相似地震统计与分组 |
2.3 相似地震前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分析 |
2.3.1 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的判定方法与指标 |
2.3.2 井水位前驱波特征重现性统计 |
3 影响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的原因 |
3.1 前驱波形成机制对前驱波特征的影响 |
3.2 前驱波传播过程对前驱波特征的影响 |
3.3 震源特征对前驱波重现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8)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引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 |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
川滇地区三维 |
P波速度结构反演与构造分析 2.1 |
三维 |
P波速度结构的反演 2.2 |
反演结果及其构造分析与解释 2.3 |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孕震环境研究 3.1 |
资料与方法 3.2 |
定位结果及其分析 3.3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4.1 |
资料与反演方法 4.2 |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
分辨率与误差分析 4.4 |
讨论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云南地区尾波Q_c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解释 5.1 |
尾波Q_c值的单次散射计算方法与步骤 5.2 |
资料选取与计算结果 5.3 |
尾波Q_c值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初步解释 5.4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云南及邻区应力应变场分区耦合特性研究 6.1 |
地壳横波分裂 6.2 |
地壳应力场与 |
GPS应变场 6.3 |
不同圈层的力学耦合行为分析 6.4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川滇地区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模拟 7.1 |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有限元模型 7.2 |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加载条件 7.3 |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的动力学图像及特征分析 7.4 |
讨论 7.5 |
小结 第八章 |
结论与讨论 8.1 |
主要结论与认识 8.2 |
讨论 8.3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9)台阵(网)数字化资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地震资料的概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地震台阵的标定 |
2.1 台阵的综述 |
2.2 标定数据库的建立 |
2.3 标定方法的研究 |
2.4 地震台阵标定系统的设计 |
2.5 标定系统的应用 |
2.6 标定结果的讨论 |
第三章 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 |
3.1 震源参数研究的综述 |
3.2 震源参数研究方法 |
3.3 华东地区震源参数的研究 |
3.4 华东地区震源参数结果讨论 |
第四章 介质参数 Q值 |
4.1 尾波的综述 |
4.2 介质参数Q值的计算 |
4.3 尾波的振幅比 |
4.4 结论 |
第五章 利用爆破PG波测定地下结构 |
5.1 工程爆破的实施及结果 |
5.2 PG波的振幅衰减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的特点 |
6.2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3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地表温度年变化对地应力和地倾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原理与方法 |
3 考虑地形影响的一个简单模型 |
4 计算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四、多学科前兆场联合反演孕震区力学参数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断层作用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J]. 李海兵,许志琴,马胜利,赵俊猛.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 [2]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D]. 刘晓霞.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3]利用背景噪声研究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周边浅层介质结构及其变化[D]. 王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2)
- [4]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D]. 宋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7(06)
- [5]地震重点危险区深部流体孕震环境与流体流动监测网络布设技术研究[D]. 周慧玲.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6(02)
- [6]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J].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 [7]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J]. 张淑亮,刘瑞春,吕芳. 中国地震, 2012(02)
- [8]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D]. 马宏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7(02)
- [9]台阵(网)数字化资料的应用研究[D]. 赵书礼.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12)
- [10]地表温度年变化对地应力和地倾斜的影响[J]. 曹建玲,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