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外Ca~(2+)及去甲肾上腺素对祛膜汤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美[1](2021)在《大鼠冠状动脉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性增强与其血管平滑肌细胞TMEM16A/ANO1高活性有关》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酸中毒(Acidosis)是一个最常见,也是一个最棘手的临床问题。严重的酸中毒不仅可以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可以威胁人们的生命。酸中毒对心肌组织和心脏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对基础血管张力和血管收缩-舒张运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前期研究发现酸化细胞外液和细胞外酸中毒(Extracellular acidosis,ECA,定义为细胞外p H=6.8)只收缩大鼠冠状动脉(Rat coronary artery,RCA),对其他血管基础肌张力无显着影响,但是细胞外酸中毒的作用机制至今不明确。充分理解酸中毒导致的损伤机制是恰当的预防和准确的治疗酸中毒的前提条件。TMEM16A编码的ANO1,是一种钙激活的氯通道(Ca2+-activated Cl-channel,Ca CC)。研究发现,CaCC在血管张力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上皮细胞分泌、肿瘤细胞活力等环节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外酸中毒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ASMC)Ca CC活性的影响及其血管肌张力调节的关系鲜少有人报道。本课题旨在研究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与细胞外钙内流、细胞内钙释放、Ca CC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酸中毒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酸中毒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钙激活氯通道在细胞外酸中毒收缩大鼠冠状动脉中的作用目的:1.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不同状态下的不同动脉肌张力的影响。2.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影响RCA张力是否与Ca CC有关。3.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影响RCA张力是否与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有关。方法:1.取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12周龄,体重290-31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断头放血处死,快速分离出RCA、大鼠脑基底动脉(Rat cerebral basilar artery,CBA)、肾内动脉(Rat intrarenal artery,IRA)、肠系膜动脉(Rat mesenteric artery,MA)、肺内动脉(Rat intrapulmonic artery,IPA)、肌内动脉(Rat intramuscular artery,IMA),将小动脉剪成长度大约2 mm的动脉血管环,并固定在DMT血管张力测定仪上,随后对血管环进行张力的标化,检测血管环对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血管运动反应性,通过观察血管环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确定去内皮的成功性,最后选取反应性良好,成功去内皮的血管环进行下一步实验。2.观察不同浓度的细胞外酸化(Extracellular p H,p Ho=7.2、7.0、6.8、6.6、6.4)对静息状态和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0.3μmol/L)、KCl(30 mmol/L)预收缩状态的RCA、CBA、IRA、MA、IPA和IMA的肌张力的影响。3.通过预孵氯通道抑制剂尼氟酸(Niflumic Acid,NFA)和5-硝基-2,3-苯酚丙胺甲酸盐(5-nitro-2-(3-phenylpropylamino)benzoic acid,NPPB)、Ca CC抑制剂T16Ainh-A01、Ca CCinh-A01和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无氯浴液(去氯)、ANO1抗体(1:100)来研究Ca CC在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中的作用。4.通过预孵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Nifedepine)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Ryanodine)和丁卡因(Tetracaine)来研究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在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中的作用。结果:1.细胞外酸化(p Ho=7.2、7.0、6.8、6.6、6.4)浓度依赖性地收缩静息状态和U46619、KCl预收缩状态的RCA,但是对CBA、IRA、MA、IPA和IMA的肌张力无显着性影响。2.细胞外酸中毒引起的RCA的收缩幅度为3.74±1.19 m N,氯通道抑制剂(NFA和NPPB)和Ca CC抑制剂(T16Ainh-A01、Ca CCinh-A01和苯溴马隆)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收缩,其IC50值分别为9.74±0.24、10.03±0.32、3.04±0.48、2.45±0.54和2.84±0.12μmol/L。去氯也时间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收缩。ANO1抗体(1:100)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收缩抑制率为41.17±18.64%。3.细胞外酸中毒促发由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引起的RCA的收缩,收缩幅度分别为2.01±0.61 m N和4.52±1.66 m N。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收缩,其IC50值为9.85±0.44 nmol/L。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50μmol/L和丁卡因1 mmol/L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收缩,其中对由细胞内钙释放引发的收缩幅度抑制率分别为90.93±3.50%和87.27±7.04%。第二部分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目的:1.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和膜电位的作用。2.观察Ca CC抑制剂(T16Ainh-A01、Ca CCinh-A01)、去氯和ANO1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钙激活氯电流改变作用的影响。3.观察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和丁卡因)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钙激活氯电流改变作用的影响。方法:1.将分离好的去内皮血管分别转移到总体积1 m L的细胞酶解液I,恒温37℃,持续通入O2,30 min左右,待血管组织变成松软状。再将细胞酶解液I中的血管转移到总体积0.5 m L细胞酶解液II,恒温37℃,持续通入O2,5 min左右,待血管略微变细。之后加入到细胞酶解液II中与其相同体积的0.5 m L的37℃分离液,继续3 min左右,待血管变的更细,用玻璃滴管轻轻吹打血管,使细胞机械分离。最后加入4℃的分离液终止酶解作用,并以800 rpm的转速,6 min离心1次,去除上清液再次加入4℃的分离液,反复离心2次,去除残留的酶。去掉上清液,留1 m L细胞液用于全细胞膜片钳的实验。2.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s的钙激活氯电流的作用。3.观察Ca CC抑制剂(T16Ainh-A01 10μmol/L、Ca CCinh-A01 10μmol/L)、ANO1抗体(1:100)孵育及去氯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改变作用的影响。4.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细胞外液不同浓度的Ca2+、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30 nmol/L)孵育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50μmol/L和丁卡因1 mmol/L)孵育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改变作用的影响。5.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s膜电位的作用,以及ANO1抗体(1:100)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1.细胞外酸中毒增大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但是对CBA、IRA、MA的ASMCs的钙激活氯电流作用无显着性影响。2.Ca CC抑制剂(T16Ainh-A01 10μmol/L、Ca CCinh-A01 10μmol/L)均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增大作用,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78.95±20.66%和73.39±18.02%,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87.49±32.33%和55.50±15.25%。去氯和ANO1抗体(1:100)也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增大作用,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99.44%±2.54%和91.54±7.66%,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99.75%±1.74%和91.61±18.20%。3.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30 nmol/L)在-100 m V和+100 m V时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增大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86.63±15.70%和82.29±12.37%。在细胞外液无钙的条件下,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50μmol/L和丁卡因1 mmol/L)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的增大作用,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90.88±8.81%和95.21±11.11%,在电压-100 m V时,抑制率分别为96.15±20.41%和89.68±11.00%。4.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s膜电位均产生去极化作用,但是对RCA ASMC膜电位去极化作用更强。ANO1抗体(1:100),对细胞外酸中毒引起的RCA ASMC膜电位的去极化作用抑制79.16±5.25%。第三部分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和Cl-浓度的影响目的:1.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s内Cl-和Ca2+浓度的作用。2.观察去氯对RCA ASMC内Cl-浓度的影响。3.观察Ca CC抑制剂(T16Ainh-A01、Ca CCinh-A01)、去氯和ANO1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Cl-浓度改变作用的影响。4.观察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和丁卡因)和ANO1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Ca2+浓度改变作用的影响。方法:1.将分离好的ASMC放在浴槽里使其贴壁,分别孵育Cl-探针SPQ和Ca2+探针Fluo-4-AM 1 h,实验中选取背景处标记为背景荧光值(F0),细胞上的标记为测量荧光值(F),细胞内Cl-的测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 nm和470 nm,细胞内Ca2+的测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8 nm和>510 nm,通过NIS-Elements AR软件观察和分析不同干预对细胞内Cl-和Ca2+浓度的影响。根据公式Cl-(mol)=[F0/(F-F0)-1]/Ksv,Ksv=7.61,计算细胞内Cl-的浓度。2.通过Cl-探针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CBA、IRA、MA的ASMCs内Cl-浓度的作用。3.观察去氯1 h对细胞内Cl-浓度的影响。4.通过预孵Ca CC抑制剂(T16Ainh-A01 10μmol/L、Ca CCinh-A01 10μmol/L),去氯、预孵ANO1抗体(1:100)观察其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的Cl-浓度改变作用的影响。5.通过Ca2+探针观察细胞外酸中毒对RCA ASMC内钙释放和细胞外钙内流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6.预孵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50μmol/L和丁卡因1 mmol/L)观察其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由细胞内钙释放和细胞外钙内流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改变的影响。预孵ANO1抗体(1:100)观察其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Ca2+浓度改变的影响。结果:1.细胞外酸中毒降低RCA ASMC内的Cl-浓度,但是对CBA、IRA、MA的ASMCs内的Cl-浓度无显着性影响。2.Ca CC抑制剂(T16Ainh-A01 10μmol/L、Ca CCinh-A01 10μmol/L)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Cl-浓度的降低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64.29±12.16%和57.14±8.45%。去氯降低细胞内Cl-浓度,去氯和ANO1抗体(1:100)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Cl-浓度的降低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5.00±7.75%和92.36±8.25%。3.细胞外酸中毒可以通过细胞内钙释放和细胞外钙内流升高RCA ASMC内的Ca2+浓度。4.肌质网钙释放通道抑制剂(利阿诺定50μmol/L和丁卡因1 mmol/L)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由内钙释放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的抑制率分别为90.93±19.56%和87.27±7.04%,由外钙内流引起的细胞内Ca2+升高的抑制率分别为20.56±14.67%和40.63±6.62%。ANO1抗体(1:100)对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 ASMC内的Ca2+增大作用的抑制率为75.45±2.39%。第四部分TMEM16A/ANO1在大鼠不同动脉及其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目的:1.观察TMEM16A/ANO1在RCA、CBA、IRA、MA平滑肌层及其ASMCs的表达差异。方法:1.将分离好的动脉血管及其ASMCs染色,做免疫荧光观察ANO1蛋白在RCA、CBA、IRA、MA平滑肌层及其ASMCs的表达差异,用多个分离好的动脉血管去内皮后提取m RNA或者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TMEM16A/ANO1在RCA、CBA、IRA、MA平滑肌层的表达差异。结果:1.TMEM16A m RNA和ANO1蛋白在RCA、CBA、IRA、MA平滑肌层及其酶解分离的ASMCs上均有表达,但是荧光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和Western blotting的灰度比值均显示TMEM16A m RNA和ANO1蛋白在RCA平滑肌层及其酶解分离的ASMC上分布含量较CBA、IRA、MA平滑肌层及其ASMCs更加丰富。全文结论:1.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增大RCA ASMC的钙激活氯电流,降低RCA ASMC内Cl-浓度,升高RCA ASMC内的Ca2+浓度,这些作用均被氯通道抑制剂、Ca CC抑制剂、去氯和钙拮抗剂所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对CBA、IRA、MA的肌张力和相应ASMCs的钙激活氯电流和细胞内Cl-浓度无显着性影响。2.细胞外酸中毒去极化RCA、CBA、IRA、MA的ASMCs的膜电位,但是对RCA ASMC的膜电位去极化作用更强。3.TMEM16A/ANO1在RCA、CBA、IRA、MA平滑肌及其对应的ASMC上均有表达,但是在RCA平滑肌层以及ASMC上含量最为丰富,而且ANO1抗体显着地抑制细胞外酸中毒导致的RCA及其ASMC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的所有结果。
朱安娜[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TCMSP数据库及查阅文献搜集整理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相关潜在靶点信息,对未搜集到靶点的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补充,综合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数据集;(2)于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得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靶点,整理得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的疾病靶点数据集;(3)利用Cytoscape软件展示中药、化学成分和疾病靶点间的关系,构建“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生物网络,通过Cyto NCA拓扑分析,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及相关靶点;(4)应用Le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的可靠性;(5)利用DAVID、Metascape数据库,分别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结果:(1)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作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靶点的生物网络进行分析,预测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199个显效成分,包括芦丁、去甲乌药碱、β-细辛醚等;(2)由拓扑分析得到网络中木犀草素、准葛尔乌头碱、山奈酚等10个关键化学成分及ADRB2、SCN5A、AR等10个核心靶点;(3)经分子对接证实了除外KCNH2的9个核心靶点与关键化学成分都具有较强结合活性,佐证了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可靠性;(4)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推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作用机制可能为:(1)调节细胞因子活性,抑制甚逆转心肌纤维化,改善SSS发生的病理基础;(2)调节细胞对炎性刺激、缺氧、老化的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功能单位损伤;(3)调控蛋白质活力和细胞对机械刺激的反应,诱导质膜受体表达,增强窦房结细胞“钙钟”“膜钟”活性,扩张血管,促进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正常,改善心律失常和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症状;(4)影响可能导致SSS发生的相关疾病,限制多疾病对SSS发生的诱导、加重。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初步预测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理论支持,为其治疗SSS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复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定量的参考信息。
温吉亮[3](2021)在《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全球的普遍现象。因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呈增龄性增加。因而,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泌尿界将面临膀胱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持续增加的局面。关注老年膀胱疾病的诊治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泌尿科专家的共识。感觉传入是排尿反射的第一步,感觉功能的增强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主要表现。另一种与OAB表现相反的膀胱功能障碍--低活动膀胱(UAB)近年来受到很大关注。无特定原因的单纯由老龄造成的UAB称为老年特发性UAB。有研究发现老年特发性UAB的发生是感觉传入活动减弱导致逼尿肌未被激活所致,而并不是逼尿肌收缩能力下降导致的。发表在欧洲泌尿杂志的一项对UAB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研究也发现:膀胱感觉功能的降低是UAB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专家已形成共识:膀胱感觉功能特别是容积感受障碍是老年特发性UAB发生的重要原因。但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机制特别是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国内外还鲜有报道。目前大量研究一致认为:感觉末梢上的多种TRP通道包括TRPV4和TRPV1是参与膀胱感觉特别是容积感受的主要通道。同时感觉神经元本身的主动和被动电生理特性也是决定膀胱感觉信号产生和传导的关键因素。虽然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膜上TRP通道及其电生理特性已有一些研究,但这些TRP通道功能及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是否参与老年膀胱感觉功能的降低,进而促进老年特发性UAB的发生未见相关报道。除初级感觉神经在膀胱感觉产生的外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外,近年来发现膀胱粘膜上皮在膀胱机械感觉转导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膀胱粘膜上皮感受机械刺激的研究和综述,但其感知机械刺激的确切细胞机制尚不清楚。因为存在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病人通常存在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而女性通常不存在此因素。因此,在研究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时我们选择了女性和雌性大鼠。依据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探究:1.女性膀胱感觉功能及膀胱收缩功能是否存在增龄性改变;2.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及膀胱粘膜上皮在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增龄性改变中的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3.膀胱粘膜上皮感受机械刺激后胞内Ca2+升高的细胞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第一部分女性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降低目的:分析女性尿动力学数据,观察膀胱感觉功能及收缩功能是否存在增龄性的改变。方法:1.收集患有轻度尿失禁及子宫脱垂来我院行尿动力学检测的女性数据,根据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出受试者235例。2.对受试者行自由尿流率、储尿期压力、排尿期压力-流率及尿液ATP浓度测定。3.根据Matbias年龄段划分原则分为两组:年轻组(30-50岁)和老年组(50-70岁),比较两组受试者膀胱感觉功能及收缩功能。结果:1.自由尿流率:年轻组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老年组(p<0.001),排尿量无显着差异(p>0.05)。2.储尿期感觉功能:老年组在膀胱初感觉(FS)、初始尿意(FD)及强烈尿意(SD)时的膀胱容积阈值、压力阈值及膀胱顺应性均高于年轻组(p<0.001)。3.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功能: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及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老年组与年轻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4.尿液ATP含量与膀胱容积阈值相关性分析 年轻组尿液ATP浓度明显高于老年组(p<0.001)。无论年轻组(r=-0.706,p<0.001)还是老年组(r=-0.733,p<0.001)尿液ATP水平均与容积阈值存在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膀胱的容积感受及压力感受功能降低,但逼尿肌收缩功能并未改变。这些变化提示感觉功能的降低在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也提示老年女性膀胱感觉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改变。第二部分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下降的外周神经机制目的:观察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膀胱粘膜上皮表达TRP通道(TRPV1、TRPV4)的改变及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在膀胱感觉功能降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年轻组:鼠龄2-3月,老年组:鼠龄15-18月。1.比较两组血中雌激素水平及进行阴道涂片确定其生殖周期。2.代谢仓实验记录两组大鼠清醒状态下排尿行为。3.麻醉下连续膀胱内压(CMG)测定记录排尿时的压力阈值及容积阈值、排尿时最大膀胱压力、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观察膀胱内灌注TRPV1的激动剂辣椒素和TRPV4的激动剂GSK上述指标的变化。4.离体膀胱肌条实验记录其收缩产生的张力以及对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辣椒素和GSK的反应。5.免疫组化观察膀胱粘膜上皮TRPV4的蛋白表达水平。钙离子成像记录膀胱粘膜上皮GSK诱发的胞内钙离子升高。6.DiI逆行标记支配膀胱的DRG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辣椒素诱发的内向电流。7.电流钳的方式记录膀胱DRG神经元膜的被动和主动电生理学特性,以AP产生的电压阈值、电流阈值(基强度)以及对超阈值的反应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结果:1.年轻大鼠血中雌二醇水平高于老年大鼠(p<0.05);年轻大鼠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有规律的周期性改变,而多数老年大鼠则无。2.代谢仓显示:老年大鼠每次排尿量、24小时摄水量和24小时排尿量均明显高于年轻大鼠(p<0.01),但24小时排尿频率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3.CMG记录显示:老年大鼠排尿间隔(IVI)、排尿的容积阈值(Vthreshold)、压力阈值(Pthresh)及膀胱顺应性均明显高于年轻大鼠(p<0.01);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或GSK在老年和年轻大鼠均可引起IVI缩短、Pthresh下降、最大膀胱压(Pmax)及基础膀胱压(Pb)升高,但老年大鼠上述参数的改变幅度明显小于年轻大鼠(p<0.01)。4.离体肌条记录显示:卡巴胆碱引起的肌条收缩幅度及收缩曲线下面积(AUC)年轻大鼠明显低于老年大鼠(p<0.01);不同频率(10、20、50Hz)及强度(10、30、50、70V)的电刺激、GSK及辣椒素引起的肌条收缩幅度和AUC年轻大鼠均高于老年大鼠(p<0.01)。5.免疫组化显示:老年大鼠TRPV4通道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钙成像显示GSK诱发的胞内钙离子升高幅度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01)。6.电压钳记录显示在膀胱DRG神经元辣椒素诱发的内向电流幅度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7.电流钳记录发现:膀胱DRG神经元分为位相型和紧张型两种放电模式。与位相型神经元相比,紧张型神经元细胞直径小、动作电位(AP)上升速率慢、AP持续时间长、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高及基强度大(p<0.05)。8.在紧张型神经元,膜电容(Cm)、静息电位(RMP)、AP持续时间、AP超射、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及基强度老年大鼠与年轻大鼠相比均无差异(p>0.05)。9.在位相型神经元,老年大鼠与年轻大鼠相比,AP持续时间长、AP上升速率慢、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高及AP产生所需的基强度大(p<0.05),说明老年大鼠位相型神经元兴奋性下降。结论: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神经元TRPV1通道功能降低;位相型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膀胱粘膜上皮TRPV4通道表达降低;这些分子机制的改变可能导致了老年膀胱感觉功能的下降。这些分子机制的阐明有助于解释老年特发性DU/UAB的发病机制。针对TRP通道,特别是TRPV4通道,可能是未来DU/UAB治疗的关键药物靶点。膀胱位相型而非紧张型神经元兴奋性的增龄性下降,为基于神经元亚型的老年特发性DU/UAB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机械刺激膀胱粘膜上皮诱发胞内Ca2+升高的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目的:探讨机械刺激膀胱粘膜上皮诱发胞内钙离子升高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方法:1.体外培养膀胱粘膜上皮,通过形成液气界面(ALI)给予膀胱粘膜上皮机械刺激。2.钙成像方法记录ALI诱发的胞内钙离子([Ca2+]i)升高,以多种阻断剂检测细胞膜或内质网(ER)上参与[Ca2+]i升高及ATP释放的离子通道或受体。3.比较年轻组和老年组ALI诱发的[Ca2+]i升高及ATP释放量的差异。4.Western Blot比较两组大鼠膀胱粘膜上皮TRPV4和Pannexin-1通道的差异性表达。结果:1.ALI可重复性地诱发膀胱粘膜上皮[Ca2+]i升高及ATP释放。反应可被非特异性机械敏感型通道阻断剂(GdCl3)阻断。2.上皮钠通道(ENaC)拮抗剂(阿米洛利)、Piezo通道阻断剂(GsMTX4)和连接蛋白通道阻断剂(甘珀酸)均未能阻断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5);而TRP通道非特异性阻断剂(RR)、TRPV4特异性拮抗剂(HC0674)和Pannexin-1通道阻断剂(10panx)均能阻断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01),同时10panx可减少ALI诱发的ATP释放量(p<0.001)。免疫荧光显示TRPV4和Pannexin-1通道在膀胱粘膜上皮高度表达。3.零钙HBSS溶液、内质网上Ca2+-ATP酶泵阻断剂(Tg)、IP3受体拮抗剂(Xest)和尼丁受体拮抗剂(兰尼碱)均可降低ALI诱发的[Ca2+]i升高幅度(p<0.001)。说明胞外Ca2+的内流和内质网钙库释放的Ca2+均参与了 ALI诱发的[Ca2+]i的升高。4.ATP水解酶和非选择性嘌呤受体阻断剂(PPADS)可显着抑制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01),说明自分泌ATP参与了 ALI诱发的[Ca2+]i升高。5.Western Blot显示:膀胱粘膜上皮TRPV4和Pannexin-1通道的蛋白表达水平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钙成像和ATP检测显示:ALI诱发的[Ca2+]i升高幅度和ATP释放量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01)。结论:机械刺激诱发的胞内Ca2+升高由TRPV4和Panexin-1通道的开放导致胞外Ca2+内流启动,内流的Ca2+激活ER上IP3和尼丁受体,引起ER钙库内Ca2+释放入胞浆,进一步促进[Ca2+]i升高;同时机械刺激诱发的ATP释放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作用于P2X或P2Y受体进一步增加[Ca2+]i浓度。上述任何一种通道或受体的改变都可能影响膀胱机械转导和膀胱感觉功能。膀胱粘膜上皮TRPV4及Pannexin-1通道表达的降低可能是老年大鼠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其中一个分子机制。
童黄锦[4](2021)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的同一品种因不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尤其是经加工炮制得到的不同饮片存在着药性与疗效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 Jin Y.H.Chenet C.Ling的根茎,经趁鲜加工、蒸制及醋制得到片姜黄、生莪术及醋莪术饮片,其药性与功能主治各有倚重。片姜黄长于破血行气,生莪术破血祛瘀力强,莪术醋制后增强其化瘀止痛功效。以三种饮片为主要原料的经典方剂及成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经行腹痛为主,血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气滞血瘀证是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具化瘀止痛功效,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等妇科血瘀证的治疗。本研究针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功效相似,但临床应用异同的效应物质变化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科学问题,以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变化,药效学评价不同饮片对疼痛相关因子等的调控作用,代谢组学整体角度评价不同饮片对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网络预测分析筛选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体内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综合评价有效成分、靶蛋白与通路之间的关联性,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饮片现代研究提供示范。1.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1)采用HPLC定量分析温郁金不同饮片6种代表性成分(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的含量,研究发现不同饮片中各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莪术二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中含量依次降低,莪术二酮含量下降最显着;莪术烯醇、吉马酮蒸制后有所升高,经醋制后含量降低。(2)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子式、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等与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匹配,鉴定得36个入血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莪术二酮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依次升高;呋喃二烯、莪术烯醇在片姜黄和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低,在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高;吉马酮、β-榄香烯在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在片姜黄和醋莪术含药血浆中的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为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推测可能与炮制过程和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转化以及炮制过程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有关。其中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为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前后的共有成分,可能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潜在的效应物质。2.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盐酸肾上腺素,并结合声光刺激等综合法建立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评价温郁金不同饮片给药后各药效指标,比较三者化瘀止痛效应差异。通过扭体反应、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及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等药效指标评价,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成功。①扭体反应: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明显延长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②血液流变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全血高黏状态,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最佳;③凝血四项: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延长APTT、TT、缩短FIB更为显着;④血小板聚集:温郁金三种炮制品抗血小板作用显着,醋莪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⑤疼痛相关因子: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升高PGE2、6-keto-PGF1a、NO、β-EP,降低 PGF2α、TXB2、Ca2+、IL-6、TNF-α 更为明显;⑥子宫病理形态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其中莪术醋制后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等药效指标的调控作用。温郁金炮制后吉马酮、β-榄香烯等入血成分含量降低而药效作用反而增强,说明中药加工炮制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体内过程,从而导致药效学差异。对莪术醋制后增强化瘀止痛功效这一中药炮制特有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从整体角度解释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的异同。研究表明各组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分别鉴定得到12、22、28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上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通过调控色氨酸等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增加子宫血流量、抑制并去除氧自由基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痛经,其中片姜黄对色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色氨酸;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对L-苯丙氨酸均有调控作用;片姜黄对谷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谷氨酸;片姜黄组、醋莪术组显着上调鸟氨酸、组氨酸水平而生莪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L-胱硫醚、D-泛酸基-L-半胱氨酸均有显着上调作用,片姜黄和醋莪术均可显着上调L-半胱氨酸水平而生莪术调控不明显,其中醋莪术调控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更为显着;生莪术对甘油磷脂代谢物无明显调控作用,醋莪术下调作用更为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其中醋莪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代谢异常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模型大鼠治疗作用主要与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除了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及组氨酸代谢通路,生莪术组对其他各通路均有调控作用;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经加工炮制后体内外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中药加工炮制过程及辅料对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对相关代谢通路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可能是导致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差异的原因。其中醋莪术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靶点预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分子机制。结合含测结果及文献依据,预测出5个核心入血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10 个核心靶点(APP,PIK3CA,MAPK1,ADRA2A,ADRA2C,ADRA2B,MAPK3,CCR5,GCGR,STAT3)及排名前20的重要通路,其中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相关核心靶点富集的主要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个核心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提示这些成分在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效应物质;其中靶点CCR5及MAPK1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键靶点,且均为抗血小板聚集相关通路的重要靶点,表明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筛选结果是相一致的。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可能通过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钙、MAPK、cAMP、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与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验证温郁金不同饮片核心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核心通路的调控作用,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除了莪术烯醇因溶解度问题不能准确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外,β-榄香烯,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含药血浆中的含量叠加,醋莪术含量最高,片姜黄含量最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②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可有效调控抗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从而达到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目的,初步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功效的分子机制。温郁金不同饮片之间对相关通路的调控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体内外验证研究结果与网络预测的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化瘀止痛药效学评价及代谢组学研究、网络预测分析、体内外验证研究,阐明温郁金经过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改变三种饮片对效应物质、靶点蛋白、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导致化瘀止痛效应的差异变化,揭示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高佳明[5](2020)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以心动过速或过缓为表现的心率失常疾病常见多发,诱因复杂,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心动过缓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心肌生物电传导系统的离子通道基因变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药物及其他疾病诱发。自主神经系统(ANS)在心动过缓等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律失常病理进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调控ANS系统是安全且有效的对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ANS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迷走神经)神经两部分组成,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相应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心肌细胞上的β肾上腺素能效应是交感神经调节的主要表现,通过偶联G蛋白的激活,进而影响下游通路酶活性、磷酸化过程、钙离子内流等,因此当交感神经发生抑制,极易引起心动过缓[1]。当前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常规用药包括加快心率的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西药,也有心宝丸等中成药[2]。西药作用快速可以作为抢救用药,而中药在长期服用并有效提高心率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另外,针对一些不适合放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使用临床有效的中药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其治疗负担,规避植入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失为更好的选择[3]。借助现代数据平台对中药复方进行宏观分析和规律总结,既尊重临床使用经验的积累又能挖掘组方用药规律,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确定研究工作方向,同时基于大量数据进行网络分析挖掘也是现代中药研究的优势。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治疗心律失常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张仲景时期,心动过缓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眩晕”“晕厥”等范畴,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参仙升脉口服液(SXSM)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动过缓的中成药,由淫羊藿、红参、丹参、补骨脂、麻黄、细辛、水蛭、枸杞子八味中药组成,本研究旨在利用临床大数据和网络分析结合多层次药理学实验手段对参仙升脉口服液通过影响自主神经治疗心动过缓的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律失常中成药用药规律,收集多中心研究文献评估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药效。采用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i PSC-MCs)体外培养,检测SXSM对细胞搏动频率和场电位阻抗的影响;采用离体灌流乙酰胆碱诱导的心动过缓模型和普萘洛尔诱导的在体心动过缓模型,检测参仙升脉口服液去钾全药粉末对大鼠心率(HR)和心率变异度(HRV)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心肌组织交感神经标志性蛋白酪氨酸激酶(TH)蛋白表达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酶NET基因表达变化。根据前期SXSM化学鉴定结果,从Pubchem收集所有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靶标蛋白作用关系预测和作用通路、生物功能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应用Operetta高内涵成像系统评价通路上游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变化。结果:心肾阳虚型心动过缓用药规律分析发现配伍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味药物依次为:淫羊藿、熟地黄、黄芪、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肉苁蓉、甘草、鹿茸、人参。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临床研究Meta分析显示,常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34%,而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14%,总有效率CI=7.73,I2=0.52,Z=9.47(P<0.00001),故具有更好的疗效。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体外搏动实验结果显示SXSM给药后可使细胞搏动从30次/min增加至54次/min;离体心脏灌流实验结果发现,正常组和模型组心率分别为173±52bpm和67±35bpm,而SXSM治疗组可以明显增加心率至168±61bpm,LFHF比率明显升高,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为62±15和196±37。参仙升脉口服液预处理大鼠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水平的增加,该作用可被β受体拮抗剂阻断,SXSM组心肌组织中TH表达水平增加,NET基因表达水平无变化。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可能以通过β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以及离子通道的调控为主,其主要有效活性部位可能是麻黄和淫羊藿两味中药的生物碱成分,如麻黄碱、木兰花碱。高内涵检测法免疫荧光染色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B1)蛋白结果证明参仙升脉口服液(1mg/ml)可使其表达升高,随后的PCR结果验证该基因表达也表现出相同趋势。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参仙升脉口服液能够影响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激活β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提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神经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动过缓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参考临床研究及用药规律对实验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分析,凸显中医药理论指导对复方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必要性;从心肌细胞体外搏动、离体心脏灌流和在体药物诱导模型多层次揭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药效作用;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验证多靶点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源于临床,用于临床”的中药大品种开发提供了一个高效实用的范例。
李娜[6](2020)在《肾上腺素能受体依赖的六磷酸肌醇激酶1(IP6K1)磷酸化在胰高血糖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是机体内响应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重要受体,介导了一系列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并产生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六磷酸肌醇激酶1(IP6K1)是体内催化六磷酸肌醇(IP6)转变为焦磷酸肌醇(IP7)的关键酶,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发现焦磷酸肌醇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然而IP6K1何时响应何种信号催化IP7生成尚不清楚。本文研究发现,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增强IP6K1的磷酸化,并且在HEK293细胞以及小鼠胰岛α细胞系Alpha TC1-6中阐述了IP6K1响应胞外信号而被磷酸化的详细信号通路,即AR-Gs-AC-c AMP-PKA-IP6K1。另外,我们也表征了受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后,IP6K1被磷酸化导致其酶活变化,已证明提高c AMP的浓度可以促使IP7生成增加。这一受胞外信号激活产生的非蛋白小分子物质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二信使发挥信号转导功能,并通过靶标蛋白参与生命活动。作为最经典信号通路的下游,IP6K1在响应交感神经递质后参与何种生理过程,具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IP6K1-S118D/S121D模拟磷酸化突变的C57BL/6小鼠中,我们可以看到禁食后较高的胰高血糖素水平(相比于野生型),而IP6K1-KO小鼠的胰岛表现出明显受损的胰高血糖素分泌能力。这些都为IP6K1参与介导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诱导的胰高血糖素分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此IP6K1在参与血糖稳态调节以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于武华[7](2020)在《建昌帮特色阴、阳附片对阿霉素致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大热有大毒。现代学者认为,附子强心作用是其中医临床疗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主要药理学作用。附子因其有毒,所以在临床运用时为其炮制品。江西建昌帮对附子的炮制有独到之处,阴附片、阳附片尤具特色。《建昌帮炮制全书》记载阴附片、阳附片因其炮制方法不同而存在用药差异,阴附片适用于女性肾阳虚,阳附片适用于男性肾阳虚,其对于心衰治疗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未见记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就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及其强心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对比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的药效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期为阴附片、阳附片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及强心机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首先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梯度递增间隔给药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HE染色切片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情况,探究阴附片、阳附片对阿霉素致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结果发现,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d P?dtmax-1)均有显着提高,其中阴附片对雌性大鼠-d P?dtmax-1升高最显着,阳附片对雄性大鼠+d P?dtmax-1升高最显着,阴附片、阳附片能有效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出现的细胞空泡、组织间隙增宽断裂的病理情况。然后,阴附片、阳附片对心衰大鼠的作用机制从四个方面展开,现代治疗心衰的药物主要是减轻心衰产生炎症,调节心衰患者RAAS系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调节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作用。所以本实验通过这四个药理指标的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1.对阴附片、阳附片调节心衰大鼠的炎症反应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阴附片、阳附片组IL-6、BNP、TNF-α含量下降,IL-10含量上升。表明阴附片、阳附片能降低心衰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提高抗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其中阳附片对雄性大鼠IL-6、BNP下降较显着,阴附片对雌性大鼠TNF-α含量下降最显着。2.对阴附片、阳附片调节心衰大鼠RAAS系统的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1R)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慢性心衰组大鼠血清Renin、Ang-Ⅱ、ALD含量、心肌组织AT1Rm RNA表达水平、AT1R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阴附片、阳附片组大鼠血清Ang-Ⅱ、ALD水平显着下降,Renin水平有下降趋势,AT1Rm 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其中阳附片对雄性大鼠Renin、ALD含量下降最显着,阴附片对不同性别大鼠AT1Rm 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最显着。3.阴附片、阳附片对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研究,通过比色法测定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细胞ATP含量、Na+-K+-ATP、Mg2+-ATP、Ca2+-ATP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ATP含量显着下降,酶的活性降低,阴附片、阳附片组ATP含量上升,酶活性增强。其中阳附片对雄性大鼠Mg2+-ATP酶活性较阴附片上升显着,阴附片对雌性大鼠Na+-K+-ATP酶活性较阳附片上升显着。4.阴附片、阳附片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肾上腺素β1、β2受体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β1受体表达显着上升,β2受体表达显着下降,阴附片、阳附片能降低β1受体表达,提高β2受体表达。其中阴附片对雌性大鼠β1受体表达下降最显着,表明阴附片对雌性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最显着。综上所述,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有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并不单一,主要有减轻炎症反应,抑制RAAS系统的过度激活,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调节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四个方面。其中在强心作用方面,阴附片对雌性大鼠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更强,阳附片对雄性大鼠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更强;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阳附片对雄性大鼠IL-6、BNP下降较显着;在抑制RAAS系统的过度激活方面,阴附片对不同性别大鼠AT1Rm 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最显着;在调节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方面,阴附片对雌性大鼠β1受体表达下降最显着。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存在一定性别差异。
姜山[8](2020)在《NaHCO3和TMAO对高血压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酸氢钠和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影响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有研究表明,1型电中性的钠离子碳酸氢根共转运受体(Electroneutral Na+/HCO3-cotransporter 1,NBCn1)敲除小鼠的肠系膜动脉由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降低,导致其对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反应减弱。衰老及CKD小鼠血浆中的TMAO浓度升高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产生,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的活性,抑制NO的释放,最终减弱乙酰胆碱诱导的肠系膜动脉的舒张。肾小球入球动脉是体内最微细的阻力血管,通过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血管的阻力,改变肾单位的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影响全身血量,调节血压。那么,NaHCO3和TMAO是否能通过影响肾小球入球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来影响其阻力?改变的肾小球入球动脉阻力是否能影响小鼠肾小球滤过滤和血压?如果可以,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来起作用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国际领先的肾小球入球动脉灌注技术,探究NaHCO3和TMAO对高血压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的张力以及GFR的影响和机制。为临床治疗CKD以及高血压等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第一部分:NaHCO3调节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机制研究目的: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当肾小球入球动脉收缩,张力升高,血管阻力增加,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压降低,GFR降低。CKD病人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其滤过面积和滤过压下降,GFR逐渐降低。糖尿病病人早期因为高渗利尿而出现GFR升高的现象,糖尿病肾病后期GFR下降。改善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逆转GFR能对肾脏疾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口服适量的NaHCO3能够通过减轻CKD病人代谢性酸中毒,增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减缓GFR的下降速率,从而保护肾功能。目前,NaHCO3的肾功能保护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假说NaHCO3通过钠离子碳酸氢根共转运受体(Na+/HCO3-cotransporters,NBCs)增加碳酸氢根在细胞膜的转运,缓解CKD时的酸中毒,从而扩张肾小球入球动脉,降低入球动脉的阻力,肾血流增加,导致GFR增加,改善肾功能。方法:1.给予C57Bl/6小鼠静脉注射溶解于生理盐水或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44 m M)的FITC-sinistrin,通过检测FITC-sinistrin的血浆清除率来测定氯化钠或碳酸氢钠对清醒小鼠GFR的影响。通过颈动脉插管或微电极检测碳酸氢钠对血压以及血浆pH的影响。2.在解剖显微镜下解剖出完整的单个肾小球连接着入球动脉,然后转入生理平衡液中,在模拟生理的条件下进行肾入球动脉灌注。血管平衡15分钟后,根据实验目的再给予不同的浴液,检测肾入球动脉直径的变化情况,研究NaHCO3通过NBCs影响血管张力变化。3.应用RT-PCR、qPCR和免疫荧光等技术方法,检测入球动脉以及原代培养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上碳酸氢根的转运受体的表达。4.应用入球动脉灌注技术和荧光检测pH探针BCECF-AM(2′,7′-bis-(2 Carboxyethyl)-5-(and-6)Carboxyfluorescein,Acetoxymethyl Ester,BCECF-AM)或荧光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探针DAF-2 DA(4,5-diaminofluorescein diacetate,DAF-2 DA)来检测肾入球动脉血管内pH及NO的变化。结果:1.静脉注射NaHCO3,小鼠在不影响血压和血浆pH的条件下,GFR增加。碳酸氢钠能舒张入球动脉,而氯化钠对照组未见异常。2.NBCn1和1型生电性的钠离子碳酸氢根共转运受体(Electrogenic Na+/HCO3-cotransporter 1,NBCe1)在入球动脉以及原代培养的肾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上表达。NBCs抑制剂S0859能抑制碳酸氢钠引起的舒张。3.NaHCO3显着增加肾入球动脉的血管内pH,该反应能被S0859抑制。增加入球动脉细胞外的pH也能舒张肾入球动脉。4.NaHCO3以及增加细胞外pH能够显着上调入球动脉NO的水平。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抑制剂L-NAME(L-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能抑制入球动脉NO的生成和血管舒张。结论:肾小球入球动脉上表达钠离子碳酸氢根共转运受体NBCe1和NBCn1。碳酸氢根通过NBCs进入肾入球动脉内皮细胞并增加细胞内pH,进而激活e NOS并促进NO的生成,舒张入球动脉,最终增加小鼠GFR。第二部分:TMAO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肠道菌群能影响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TMAO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在多种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MAO能够导致CKD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然而,TMAO能否和如何影响血流和血压,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肾小球入球动脉是人体的主要阻力血管,通过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血管的阻力,调节肾单位的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影响全身血量,调节血压。为进一步探索TMAO调节GFR的机制,我们提出假设,TMAO通过影响入球动脉阻力,进而调节小鼠肾血流量和GFR,在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起重要作用。方法:1.我们应用肾入球动脉灌注,多通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来研究TMAO能否直接收缩入球动脉,影响肠系膜动脉张力。同时检测200μM TMAO处理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引起的入球动脉收缩程度。同时,应用一些相关ROS及其下游通路蛋白抑制剂,比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tress,ROS)抑制剂四甲基哌啶(4-Hydr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 1-oxyl,Tempol)、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Ca MKⅡ)抑制剂KN-93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抑制剂U73122来探究TMAO的具体作用机制。应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4,AM来检测在TMAO作用下,肾入球动脉释放钙离子的变化和可能的机制。2.应用颈动脉插管检测小鼠急性血压变化,颈静脉注射TMAO,或者合并TMAO和Ang Ⅱ来研究TMAO对小鼠急性血压的影响。3.应用Ang Ⅱ微型缓释泵来构建小鼠高血压模型。给予高血压模型小鼠含1%TMAO的饮水,研究TMAO对小鼠高血压的影响。给予小鼠含抗生素的饮水来抑制TMAO的生成,研究降低TMAO的合成对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病的影响。C57Bl/6小鼠一共分为六组,对照组、TMAO组、Ang Ⅱ组、TMAO+AngⅡ组、抗生素组和抗生素+Ang Ⅱ组。应用尾套法检测小鼠血压随给药时间变化的曲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的血清TMAO和Ang Ⅱ浓度。取出小鼠入球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检测其对Ang Ⅱ等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的差异。4.离体培养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系(Mouse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MOVAS)。不同浓度的TMAO处理MOVAS固定的时间(24小时)或者固定浓度的TMAO(100μM)处理MOVAS不同的时间,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应用荧光探针(Mito SOX,DHE,JC-1),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1.低浓度TMAO(<1 m M)不能直接收缩血管,高浓度TMAO(>2 m M)却可以直接收缩入球和肠系膜动脉。入球动脉比肠系膜动脉对TMAO更敏感。相应的,静脉注射低于30 mg/kg的TMAO不影响小鼠血压,但是,大于100mg/kg的TMAO能升高小鼠血压。2.C57Bl/6小鼠入球动脉体外孵育TMAO增强Ang Ⅱ诱导的血管收缩。Tempol、KN-93、U73122都能抑制TMAO对Ang Ⅱ的作用。相应的,采用静脉注射TMAO、Ang Ⅱ、Tempol和KN-93,观测到类似趋势的急性血压变化。Ang Ⅱ诱发的入球动脉的钙离子的释放被TMAO放大,这种放大作用能被Tempol和U73122抑制。3.给予C57Bl/6小鼠含TMAO的饮水加重Ang Ⅱ引起的血压升高,给予抗生素饮水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单独给予TMAO或抗生素饮水不影响小鼠的慢性血压。经检测发现,抗生素饮水能显着降低小鼠体内TMAO浓度,却不影响血清Ang Ⅱ浓度。给予Ang Ⅱ能显着增强血清的TMAO浓度。同时,我们发现给予TMAO的小鼠的肠系膜和入球动脉对Ang Ⅱ的反应性增强,这种增强作用能被U73122抑制。4.MOVAS孵育TMAO导致细胞内ROS爆发,进而激活其下游Ca MKⅡ/PLCβ3/Ca2+通路。结论低浓度TMAO对血管张力没有影响,但是高浓度的TMAO却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低浓度的TMAO通过激活ROS/Ca MKⅡ/PLCβ3/Ca2+显着增强入球动脉对Ang Ⅱ的反应性,并且增加小鼠对Ang Ⅱ的急性升压反应。给予含TMAO的饮水能加重Ang Ⅱ诱导的慢性高血压,抗生素则通过抑制肠道菌群,降低TMAO生成,减轻Ang Ⅱ诱导的慢性高血压。
何燕[9](2020)在《C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AMI组(n=15)和AMI+CNP组(n=15)。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AMI+CNP组大鼠在造模前30分钟由股静脉泵入CNP至缺血后1小时结束。全程记录心电图,并通过心电图分析三组大鼠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三组大鼠缺血15分钟后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缺血1小时后依次测量大鼠心室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心室ERP离散度、心室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电交替、室颤阈值(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hreshold,VFT)等心室电生理参数,使用ELISA法检测心脏缺血区和左侧星状神经节中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的水平。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对比三组大鼠之间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差异。缺血后,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大鼠的ERP缩短,ERP的离散度增大,APD电交替的起搏周长延长,VFT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此外,AMI组大鼠HRV的交感神经成分增加,血浆NE水平升高,心脏缺血区和左星状神经节中c GMP水平均下降。CNP的干预处理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CNP通过抑制AMI后心脏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增加心脏电生理的稳定性,对AMI后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挥保护作用。
张晓东[10](2019)在《桑色素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本质是微循环障碍。血压的升高是以外周阻力的增加为基础,其中阻力血管功能的改变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对维持血管功能尤为重要,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引起血压升高。目前高血压患者主要通过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是这些药物在维持血压的平稳性中具有局限性。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桑色素被报道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作用。但是,桑色素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探究。本研究从桑色素在阻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炎症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两方面来探究其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血管张力实验检测桑色素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发现,桑色素可浓度梯度性的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的舒张。在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中,桑色素也可浓度梯度性引起模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舒张。并且,桑色素与离体的模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共孵育,显着提高模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介导的血管舒张的能力。通过对大鼠血压的测量,发现,在给定的桑色素喂食量下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血压,并可提高模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对乙酰胆碱介导的血管舒张能力。2、阻力血管对血压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内皮衍生的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通过引起内皮细胞超极化介导血管舒张,是介导阻力血管舒张的关键途径。内皮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家族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4)通道的激活引起Ca2+内流可介导EDHF的产生。通过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进行血管张力实验发现,桑色素可内皮依赖性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舒张。随后,在离体血管和细胞水平证明了桑色素通过激活TRPV4通道诱导内皮细胞中Ca2+内流介导血管舒张。由于TRPV4通道激活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可激活参与EDHF机制的小电导钙激活的钾离子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SK)通道。通过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进行血管张力实验发现,SK通道参与桑色素介导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通过对原代内皮细胞中K+和细胞极化状态变化的研究发现,桑色素通过激活TRPV4和SK通道引起原代内皮细胞发生K+外流和细胞超极化。3、由于高血压的发生常伴有炎症水平的升高,炎症可使内皮细胞发生损伤,影响内皮细胞正常的功能。由于桑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体外细胞水平探究桑色素对炎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细胞活力检测显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可显着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细胞活力,桑色素作用下可显着提高细胞活力。ox-LDL通过抑制HUVECs的细胞迁移能力、提高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引起HUVECs的损伤;桑色素作用下可显着缓解ox-LDL对HUVECs造成的损伤,说明桑色素对HUVECs起到保护作用。4、自噬是应激状态下的一种细胞保护机制,研究发现,天然化合物可以通过诱导内皮细胞产生自噬,起到心血管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和介导自噬产生的信号通路的分析来探究桑色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桑色素作用于ox-LDL处理的HUVECs可显着提高细胞内LC3蛋白和降低p62蛋白的表达,提高了HUVECs的自噬水平。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 phosphate,CQ)作用下,显着抑制HUVECs的细胞迁移能力、提高细胞氧化应激和提高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通过CQ抑制细胞自噬可以逆转桑色素对HUVECs的保护作用。对诱导自噬产生的信号通路的探究发现,在桑色素的作用下,细胞中p-AMPK的表达提高、p-mTOR的表达降低,说明AMPK信号通路被激活。在AMPK抑制剂Compoud C(CC)的作用下,AMPK信号通路被抑制、桑色素诱导的自噬水平的升高被抑制、桑色素对HUVECs起到保护作用被逆转。说明,桑色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诱导自噬产生介导对HUVECs的保护作用。
二、细胞外Ca~(2+)及去甲肾上腺素对祛膜汤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外Ca~(2+)及去甲肾上腺素对祛膜汤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鼠冠状动脉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性增强与其血管平滑肌细胞TMEM16A/ANO1高活性有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钙激活氯通道在细胞外酸中毒收缩大鼠冠状动脉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程度的酸化对不同状态下的大鼠不同动脉肌张力的影响 |
2.2 去氯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的影响 |
2.3 氯通道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的影响 |
2.4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的影响 |
2.5 细胞内钙释放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的影响 |
2.6 ANO1 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RCA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二部分 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不同ASMCs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2 CaCC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增大RCA ASMC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3 去氯对细胞外酸中毒增大RCA ASMC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4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增大 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5 细胞内钙释放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增大RCA ASMC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6 ANO1 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增大RCAASMC钙激活氯电流的影响 |
2.7 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不同ASMCs膜电位的影响 |
2.8 ANO1 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去极化RCAASMC膜电位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和Cl~-浓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胞外酸中毒对大鼠不同ASMCs的细胞内Cl~-浓度的影响 |
2.2 去氯对RCA ASMC 内 Cl~-浓度,以及细胞外酸中毒引起RCA ASMC 内 Cl~-浓度改变的影响 |
2.3 CaCC抑制剂对细胞外酸中毒引起RCA ASMC内 Cl~-浓度改变的影响 |
2.4 细胞外酸中毒对RCA ASMC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的作用,以及相应抑制剂对其的影响 |
2.5 ANO1 抗体对细胞外酸中毒引起RCA ASMC内 Cl~-和Ca~(2+)浓度改变的影响 |
3 结论 |
第四部分 TMEM16A/ANO1 在大鼠不同动脉及其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大鼠不同动脉平滑肌层上ANO1 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的差异 |
2.2 大鼠不同ASMCs ANO1 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的差异 |
2.3 大鼠不同动脉平滑肌层上TMEM16A m RNA的表达差异 |
2.4 大鼠不同动脉平滑肌层上ANO1 蛋白的表达差异 |
3 结论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a~(2+)和 Cl~-通道在阻力动脉血管张力调节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综述 |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现状 |
1.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 |
1.1.2 SSS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
1.1.3 SSS的西医治疗 |
1.1.4 SSS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研究现状 |
1.2.1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1.2.2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SSS治疗中的应用 |
1.3 网络药理学简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网络药理学概述 |
1.3.2 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及研究方法 |
1.3.3 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
2.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2.1.1 流程图 |
2.1.2 数据收集 |
2.1.3 网络构建与分析 |
2.1.4 分子对接验证 |
2.1.5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构建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数据集 |
2.2.2 构建SSS相关的疾病靶点数据集 |
2.2.3 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与SSS相关靶点的交集基因 |
2.2.4 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靶点-SSS网络及显效成分 |
2.2.5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 |
2.2.6 分子对接结果 |
2.2.7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
2.3 分析与结论 |
2.3.1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显效成分分析 |
2.3.2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分析 |
2.3.3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
2.3.4 结论 |
2.3.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女性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降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外周神经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机械刺激诱发膀胱粘膜上皮胞内钙离子升高的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磨胱感觉功能的外周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温郁金饮片研究进展 |
1.1 温郁金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
1.2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 |
1.3 温郁金药理作用研究 |
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
2.1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基础 |
2.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
3 现代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与发展 |
3.1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3.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4 课题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 |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 |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结果 |
3.4 讨论 |
第三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入血成分鉴定与分析 |
3.2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
2.4 药效学指标测定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3.2 大鼠扭体反应观察 |
3.3 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
3.4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
3.5 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
3.6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 |
3.7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
2.4 生物样品采集及供试液制备 |
2.5 UPLC-Q/TOF-MS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3.2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
3.3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代谢组学综合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药理学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数据库 |
1.2 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收集 |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潜在靶点的预测 |
2.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潜在靶点的筛选 |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网络关系的构建 |
2.5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
2.6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潜在靶点 |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 |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蛋白互作网络 |
3.5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
3.6 讨论 |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分子对接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数据库 |
1.2 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分子对接对象的确定 |
2.2 靶点蛋白与小分子3D结构前处理 |
2.3 分子对接 |
2.4 图像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验证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ADP溶液的制备 |
2.2 贫、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
2.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心肾阳虚证用药规律分析及参仙升脉口服液临床治疗荟萃分析 |
实验一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心肾阳虚,寒凝血脉的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基于整体动物、离体器官、细胞水平对参仙升脉口服液药效评价及对交感神经的作用研究 |
实验一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人源体细胞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动过缓模型心率的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三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神经递质释放水平和交感神经标志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及预测结果验证 |
实验一 基于通路富集方法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化合物作用靶点的通路预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验证参仙升脉口服液对β1肾上腺素能通路蛋白ADRB1表达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化合物结构进行分类靶点预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动过缓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肾上腺素能受体依赖的六磷酸肌醇激酶1(IP6K1)磷酸化在胰高血糖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自主神经系统与肾上腺素能受体 |
1.1.2 高级磷酸肌醇分子及其代谢酶 |
1.1.3 胰高血糖素与糖尿病 |
1.2 六磷酸肌醇激酶(IP6K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来源 |
1.2.1 六磷酸肌醇激酶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六磷酸肌醇激酶的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课题来源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细胞及质粒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4 实验中用到的引物序列 |
2.1.5 实验中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克隆 |
2.2.2 RNA提取及反转录 |
2.2.3 细胞培养 |
2.2.4 蛋白免疫印迹鉴定 |
2.2.5 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含量测定 |
2.2.6 小鼠胰岛提取 |
2.2.7 离体小鼠胰岛胰高血糖素分泌实验 |
2.2.8 蛋白表达及纯化 |
2.2.9 体外PKA磷酸化IP6K1 实验 |
2.2.10 体外PKA磷酸化IP6K1 酶活检测 |
2.2.11 多磷酸肌醇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12 多磷酸肌醇提取 |
2.2.13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3章 肾上腺素能受体依赖的IP6K1磷酸化信号通路 |
3.1 引言 |
3.2 IP6K1的磷酸化位点 |
3.3 IP6K1磷酸化信号通路 |
3.3.1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能增强IP6K1磷酸化 |
3.3.2 Gs蛋白能增强IP6K1磷酸化 |
3.3.3 磷酸化IP6K1的G蛋白效应器及第二信使 |
3.3.4 磷酸化IP6K1的蛋白激酶 |
3.4 IP6K1磷酸化对其酶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6K1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小鼠胰岛α细胞中IP6K1磷酸化的调控机制探索 |
4.3 IP6K1-DD小鼠具有更强的胰高血糖素分泌能力 |
4.4 IP6K1-KO小鼠胰高血糖素分泌能力受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建昌帮特色阴、阳附片对阿霉素致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 |
第一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的改善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章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RAAS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三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四节 阴附片、阳附片对慢性心衰大鼠β1、β2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NaHCO3和TMAO对高血压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NaHCO_3调节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主要创新点及临床意义 |
6 引用文献 |
第二部分 :TMAO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主要创新点及临床意义 |
6 引用文献 |
综述 氧化三甲胺与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9)C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C型利钠肽与心力衰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桑色素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管内皮细胞与高血压 |
1.1.1 血管内皮细胞 |
1.1.2 高血压 |
1.1.3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2.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2.2 桑色素简介 |
1.2.3 桑色素与高血压 |
1.3 瞬时电位离子通道 |
1.3.1 TRP通道概述 |
1.3.2 TRPV4 通道简介 |
1.3.3 TRPV4 通道与高血压 |
1.4 自噬 |
1.4.1 自噬概述 |
1.4.2 自噬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桑色素对L-NAME诱导的高血压的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动物 |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3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2.2.4 Wire myography血管张力检测 |
2.2.5 Pressure myography血管张力检测 |
2.2.6 血压检测 |
2.2.7 高血压大鼠造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桑色素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 |
2.3.2 桑色素通过体外作用对离体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 |
2.3.3 桑色素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
2.3.4 桑色素喂食对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桑色素在肠系膜动脉血管舒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动物、质粒和细胞 |
3.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3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3.2.4 Wire myography血管张力检测 |
3.2.5 Pressure myography血管张力检测 |
3.2.6 肠系膜原代动脉内皮细胞分离与培养 |
3.2.7 免疫荧光染色 |
3.2.8 Western Blot分析 |
3.2.9 细胞内Ca~(2+)检测 |
3.2.10 细胞培养和转染 |
3.2.11 细胞内K+检测 |
3.2.12 细胞膜电位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内皮细胞对桑色素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
3.3.2 NO通路对桑色素介导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
3.3.3 PGI2 通路对桑色素介导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
3.3.4 H2O2 通路对桑色素介导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
3.3.5 TRPV4 通道对桑色素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
3.3.6 TRPV4 通道对桑色素介导的肠系膜原代动脉内皮细胞Ca~(2+)内流的影响 |
3.3.7 桑色素对TRPV4 基因敲除小鼠肠系膜原代动脉内皮细胞中Ca~(2+)内流的影响 |
3.3.8 桑色素对过表达TRPV4的HEK293 细胞中Ca~(2+)内流的影响 |
3.3.9 SK通道对桑色素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
3.3.10 桑色素对肠系膜原代动脉内皮细胞K+外流的影响 |
3.3.11 桑色素对肠系膜原代动脉内皮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桑色素在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细胞株 |
4.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3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4.2.4 细胞活力检测(台盼蓝染色计数法) |
4.2.5 细胞迁移(transwell) |
4.2.6 细胞活性氧(ROS)检测 |
4.2.7 SOD和 MDA检测 |
4.2.8 qRT-PCR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桑色素对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活力变化的影响 |
4.3.2 桑色素对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迁移变化的影响 |
4.3.3 桑色素对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4 桑色素对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 |
4.3.5 桑色素对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粘附分子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桑色素在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细胞株 |
5.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3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5.2.4 Western Blot分析 |
5.2.5 细胞迁移(transwell) |
5.2.6 细胞活性氧(ROS)检测 |
5.2.7 qRT-PCR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桑色素对HUVECs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
5.3.2 桑色素介导的自噬对HUVECs细胞迁移的影响 |
5.3.3 桑色素介导的自噬对HUVECs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影响 |
5.3.4 桑色素介导的自噬对HUVECs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
5.3.5 AMPK信号通路对桑色素介导的HUVECs自噬水平的影响 |
5.3.6 桑色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对HUVECs细胞迁移的影响 |
5.3.7 桑色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对HUVEC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5.3.8 桑色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对HUVECs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细胞外Ca~(2+)及去甲肾上腺素对祛膜汤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鼠冠状动脉对细胞外酸中毒收缩性增强与其血管平滑肌细胞TMEM16A/ANO1高活性有关[D]. 郭鹏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D]. 朱安娜. 河北大学, 2021(11)
- [3]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D]. 温吉亮. 山东大学, 2021(10)
- [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童黄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5]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D]. 高佳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肾上腺素能受体依赖的六磷酸肌醇激酶1(IP6K1)磷酸化在胰高血糖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探究[D]. 李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建昌帮特色阴、阳附片对阿霉素致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研究[D]. 于武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NaHCO3和TMAO对高血压小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张力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姜山. 浙江大学, 2020(01)
- [9]C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 何燕. 武汉大学, 2020(03)
- [10]桑色素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晓东. 江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