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收入的差距和增收的潜力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曼[1](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吴雯雯[2](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金[3](2019)在《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与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摆脱贫困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时期。十九大报告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务工收入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大头。因此,充分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是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改善生活水平和激发经济活力的要点。河南省淮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达成2020年淮阳县脱贫摘帽的目标形势紧迫。所以,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淮阳县农民人均收入现状,分析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挖掘潜力的对策具有现实必要性。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结合研究背景,借鉴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设置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提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主要从农民收入、增收潜力、规模经济、人力资本和二元经济等对本论文论证中所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是淮阳县农民收入现状,分别对淮阳县农民收入变化和增速波动,绝对收入水平与其他区域的对比情况和收入结构的不均衡进行论述。第四部分是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的分析。首先从土地流转、人力资本、产业融合以及其他重要因素对农民增收潜力的作用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则基于这些影响因素,结合调研资料对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进行估算和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验证淮阳县具有增收潜力可挖。第五部分是充分挖掘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的对策,本部分从巩固家庭经营性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等方面提出增收潜力的挖掘对策。巩固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从土地流入、农村产业融合、建设现代农业等视角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工资性收入则主要从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就业创业、提高城镇化率和城镇工业化率等视角提出相应对策。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主要从土地流转和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入手。通过优化财政支农来改变转移性收入的不合理占比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和展望,结论包括淮阳县实现农民增收紧迫必要性、淮阳县确实存在可供挖掘的增收潜力、通过相应对策建议可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展望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的不足及增收潜力研究课题方向的展望。
秦妍[4](2018)在《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往今来,民富则国安,民强则国盛。乡村振兴是同农民基本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乡村发展愿景,是基于新中国乡村建设历史与现实,以乡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纵横参照的凝心聚力的理想目标,表达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演变过程,每一次时代的主题都给农村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赋予了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超越,其现实关照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象,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是在对乡村振兴目标指向清晰明确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乡村振兴是否实现以及效果实现得怎么样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构建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将乡村振兴的目标进行量化,进而对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的差距作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使乡村振兴具有可预见性。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不久,关于乡村振兴评价研究的文献还很鲜见,因此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规划,说明乡村振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征,且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时间上一致。如果以本世纪中叶为节点,可把乡村振兴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从当下到2020年-2035年-2050年,通过对每个阶段乡村振兴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够清晰地描绘乡村振兴实现过程的行动轨迹,并对实现过程中目标方向的偏离进行校正。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涉及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及农村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预期目标。第一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乡村振兴的思想来源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从而构成了本文关于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模型,分别从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对乡村振兴进行评价。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明确的价值诉求,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价值诉求贯穿全文,并构成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价值标准。第三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和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历史节点构建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主要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和案例分析,对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乡村分别进行了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估。通过四个具体案例分析,比较评价了当前我国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了案例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五章则是针对前文中案例村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对本文研究的思考和总结。
蓝震森[5](2017)在《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是关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消费是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一种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相互协调的新型消费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中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领域;以此同时,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够科学合理,消费结构亟待改善,消费行为和模式不可持续。农村消费的不可持续将对农村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产生剧烈冲击,从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及内涵,分析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评价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测度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探索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设计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相关政策框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研究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明确界定了农村消费及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内涵、原则以及核心理念;分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运行机理;确定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2)分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现状及潜力评价。统计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原因;评价了农村消费经济系统、农村消费社会系统和农村消费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综合指数。(3)实证研究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收敛性;并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4)基于论文实证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消费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但依旧存在消费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方式滞后等问题,且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总额及其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之和高达75.5%,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仅为12.81%和9.33%,可见其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而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滞后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规范缺失的消费环境、日渐侵蚀的消费文化以及尚不健全的消费政策。(2)样本期内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在不断提高,但农村消费经济系统、农村消费社会系统与农村消费环境系统之间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差异较大。整体而言,在2003-2014年间,中国各地区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农村消费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已经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增长空间相对较小;农村消费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正在逐步提升,农村消费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也在不断提高。(3)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不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具有显着的β收敛性,空间特征是影响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Moran指数表明,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和异质性;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则发现,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存在显着的空间β收敛性,空间特征是影响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收敛性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地区和分时间段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空间收敛速度略大于中、东部地区,与2008年之前相比,2008年之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空间收敛速度相对较慢。(4)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对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则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将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资源配置以及农民消费支出结构,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也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政策诱导机制、价格调控机制、保障驱动机制和城乡互动机制。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诱导机制主要包括收入政策诱导机制、产业政策诱导机制和科技政策诱导机制;价格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定价机制、价格调节机制、价格监督机制和价格导向机制;保障驱动机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城乡互动机制主要包括城乡资源互动机制、城乡资金互动机制、城乡就业互动机制和城乡创业互动机制。3.研究的主要观点(1)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消费是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一种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相互协调的新型消费模式。农村可持续消费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2)可持续消费仅仅要求人们限制自己过度膨胀的物质欲望,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深入挖掘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是抑制城乡差距扩大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3)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农村可持续消费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是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增长及增长潜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家庭资产合法的条件下,农村家庭资产价值开发规模越大,农村消费增长越快。4.研究的政策建议(1)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消费融资多元化。要持续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措施吸引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入驻农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的零售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农村消费的增长潜能。减轻农村企业税收负担,促进农村经济与消费市场发展;平衡城乡财政支出,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发挥财政投资导向作用,培育产业集群助力农村城镇化。(3)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消费产品流通体系,释放农村内部消费需求,加快农户家庭资产合法化的法律确认,加快优化农村消费的市场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强化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配套保障力度;切实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监管工作。(5)建立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培育农村劳动密集型小微型企业,为农村留守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强化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大力支持农村居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村居民就业;着力搭建农村地区就业服务平台。
王兆国[6](2017)在《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拉动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规模和水平。消费是驱动经济内生性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长期以来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率持续走低,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为明显,农村居民消费率不足10%,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农业大省,农业特征明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利用消费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和特征,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2000-2015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并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比较。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04年以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对“三农”实施各种补贴,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下,开启了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双增长,即便如此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2004年以前属于轻度的消费滞后模式,2005年以后属于向同步性消费过渡的波动调整阶段。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关联性,GDP的增长对人均消费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年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开始有所显现。从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可以看出,高、低收入组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但消费差距不大,而且有缩小的趋势,中、高收入组的消费倾向低,消费贡献率低,没有达到应有的消费水平。(2)分析了2000-2015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化特点,并与城镇居民进行对比分析。总体上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及各项消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各项消费支出的占比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支出上升较快,而且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从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看,农村居民消费处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发展阶段,消费需求愈发的多元化,消费结构日趋优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有较大的提升,一部分居民已经开始向富裕水平过渡。从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来看,高收入组只在交通通讯支出项目上贡献率很高,在其他各项消费项目表现贡献明显与收入不相匹配。(3)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别利用6年的横截面数据和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基本消费需求以及收入和价格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很低,储蓄和生产投资的倾向很高,食品和居住仍然是主要投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投向上升较快,仍然受到收入的绝对水平还不高的限制。从基本消费需求来看,人们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上还比较保守,满足于最基本的需要,即使收入增加也没有主观提高消费层次的愿望,生活消费支出对收入缺乏弹性。保持食品价格的稳定,对于促进其他各类消费项目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4)在多变量分析的框架下,应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依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最显着的影响,引致效应最大。平稳的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拉动和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过热,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农村居民的生产费用提高,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平稳时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成负相关,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农村居民消费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持续的引致效应,但一味的投资,经济增长出现瓶颈,投资回报率降低,导致规模膨胀,物价上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5)通过问卷,实际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消费状况、消费理念、消费环境等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分别是食物种类极大丰富、食品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发生较大改善,家庭耐用品种类增多、数量增加,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医疗保健保险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生活观念逐渐改变。同时梳理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化的六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收入、传统心理观念、市场环境、家庭结构、社会保障因素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以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秦晓娟[7](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张敬华[8](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李晓迈[9](2013)在《推进城镇化“三农”怎么办——专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强调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也因此引起了广泛、密切的关注。如何破解城镇化发展中的各种难题,特别是应如何看待城镇化与"三农"的关
冉政语[10](2012)在《以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关系利益主体的理论基点出发,研究了旅游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是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目的,深入研究了旅游农业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意义和作用,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分析了边境游、民俗游、生态游、观光游等旅游农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性作用。通过延长农民的劳动时间,增加农民剩余劳动时间的价值创造,以旅游农业为突破口,带动三次产业的发展。缓解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本论文第一部分着力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现状和增收潜力;指出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足,家庭经营性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低,支出负担沉重,农民的闲暇时间较长,增收能力不足,且存在60%以上的农村闲置劳动力的现状;并根据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通过延长农民的劳动时间,发掘了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资性收入不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一系列农民的增收潜力的本质所在。第二部分深入研究了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现状与带动农民增收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并提出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质就是缩小高收入农民与低收入农民收入差距并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并通过实证模型和典型案例剖析了旅游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黑龙江省发展旅游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通过旅游名镇的典型示范,以及针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818个乡镇中的39个一流区域的旅游农业特色的重点优先发展,以及相关旅游农业软硬件的完善,来缩小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以提高黑龙江省整体的农民收入水平。
二、农民收入的差距和增收的潜力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收入的差距和增收的潜力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创新性与不足 |
四、学术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
一、创新做法 |
二、具体成效 |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
第四节 小结 |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
第三节 小结 |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
第三节 小结 |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
第四节 小结 |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一、经济发展 |
二、文化建设 |
三、社会治理 |
四、基本保障 |
五、人才储备 |
六、党员管理 |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内部资料 |
二、着作和文献类 |
三、期刊类 |
后记 |
(3)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 |
(五)可能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一)概念界定 |
1.农民收入 |
2.增收潜力 |
3.规模经济 |
4.人力资本 |
(二)理论阐释 |
1.规模经济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二元经济理论 |
三、淮阳县农民收入简介 |
(一)收入持续增加且增速波动收敛 |
(二)收入绝对水平较其他区域偏低 |
(三)农民收入结构不均衡 |
四、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分析 |
(一)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1.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 |
2.人力资本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的作用机理 |
3.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潜力发挥的作用机理 |
4.其他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 |
(二)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分析 |
1.土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民增收潜力估算 |
2.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估算 |
3.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增收潜力估算 |
4.其他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五、充分挖掘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的对策 |
(一)稳固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
1.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 |
2.加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
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二)积极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 |
1.加大手工艺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
2.鼓励支持农民在农村创业并带动就业 |
3.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提升城镇工业化率 |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四)加强财政支农优化转移性收入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一)土地流转程度与收入关系问卷 |
(二)职业技能培训程度与收入的问卷 |
附录二 实证结果表 |
附录三 淮阳县产业布局规划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二) 现有乡村评价的局限性 |
(三) 乡村振兴评价的必要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主题与思路 |
(二) 研究创新及不足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及目标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
(二) 乡村振兴评价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来源 |
(一) 十八大以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思想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阶段划分 |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解 |
(三) 乡村振兴实现的阶段划分 |
第二章 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 |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 |
(二)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二、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 政策评估政治倾向理论 |
(二) 政策评估目的理论 |
(三) 事实和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思想 |
(四) 目标-价值导向的评价模型 |
三、乡村振兴评价的目标维度 |
(一) 产业兴旺 |
(二) 生态宜居 |
(三) 乡风文明 |
(四) 治理有效 |
(五) 生活富裕 |
四、乡村振兴评价的价值维度 |
(一) 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 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
(三) 满足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思路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二、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维度 |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筛选参照 |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 |
三、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 |
(二)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二级指标权重 |
四、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方法 |
(一)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二) 基于对比分析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及案例分析 |
一、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价 |
(一) 乡村总体发展情况测评 |
(二) 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估 |
(三) 乡村振兴水平与目标差距比较 |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贵州秀水村、甘肃祁山村为例 |
(一) 案例村的选择依据 |
(二) 案例村的振兴水平评估 |
(三) 案例村间的横向比较评价 |
三、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 案例村评价的初步结论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结果 |
(三) 案例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一、实现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的基本思路 |
(一)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思路 |
(二) 实现生态宜居的基本思路 |
(三) 实现乡风文明的基本思路 |
(四) 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思路 |
(五) 实现生活富裕的基本思路 |
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制度 |
(一) 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
(二) 健全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制度 |
三、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与监督 |
(一) 强化战略的高效执行 |
(二) 强化问责和社会监督 |
四、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估 |
(一) 健全乡村振兴的评估制度 |
(二) 选拔多元参与的评估人员 |
(三) 加强战略实施的跟踪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 农村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致谢 |
(5)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2 基础理论、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借鉴 |
2.1 基础理论 |
2.1.1 消费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现代消费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农村消费的文献综述 |
2.2.4 相关研究述评 |
2.3 国际经验借鉴 |
2.3.1 美国经验 |
2.3.2 德国经验 |
2.3.3 日本经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理论框架 |
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概念界定 |
3.1.1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 |
3.1.2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内涵 |
3.1.3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原则 |
3.1.4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核心理念 |
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运行机理 |
3.2.1 经济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2 社会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3 资源环境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评价指标与方法 |
3.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原则 |
3.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指标 |
3.3.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现状及潜力评价 |
4.1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1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分析 |
4.1.2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问题分析 |
4.1.3 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原因 |
4.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评价 |
4.2.1 数据说明与权重确定 |
4.2.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分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2.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综合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分析 |
5.1 引言 |
5.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地区差异 |
5.2.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地区差异的测度指标 |
5.2.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地区差异的测算结果 |
5.2.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聚类分析 |
5.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收敛性 |
5.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5.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β收敛分析 |
5.3.3 进一步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
6.1.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分析 |
6.1.2 实证研究设计:模型、方法与数据 |
6.1.3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6.1.4 稳健性检验 |
6.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
6.2.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6.2.2 实证研究设计:模型、方法与数据 |
6.2.3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机制设计 |
7.1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诱导机制 |
7.1.1 收入政策诱导机制 |
7.1.2 产业政策诱导机制 |
7.1.3 科技政策诱导机制 |
7.2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价格调控机制 |
7.2.1 市场定价机制 |
7.2.2 价格调节机制 |
7.2.3 价格监督机制 |
7.2.4 价格导向机制 |
7.3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保障驱动机制 |
7.3.1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7.3.2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7.4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城乡互动机制 |
7.4.1 城乡资源互动机制 |
7.4.2 城乡资金互动机制 |
7.4.3 城乡就业互动机制 |
7.4.4 城乡创业互动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消费融资多元化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农村消费的增长潜能 |
8.2.3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 |
8.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
8.2.5 建立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6)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居民消费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居民消费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居民及相关概念 |
2.1.2 消费及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 |
2.2.2 当代西方消费经济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 |
3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
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
3.1.1 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动 |
3.1.2 消费倾向变动 |
3.1.3 恩格尔系数变动 |
3.1.4 消费支出商品化率变动 |
3.1.5 实物消费量和劳务消费量变动 |
3.1.6 生活质量状况变动 |
3.2 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消费率的变动 |
3.2.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GDP的变动 |
3.2.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适应度的评价 |
3.3 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分析 |
3.3.1 高低收入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
3.3.2 高低收入组消费支出呈缩小趋势 |
3.3.3 中高收入组消费贡献低 |
3.3.4 中低收入组消费倾向高 |
3.3.5 不同收入组均以货币性消费为主 |
4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
4.1 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变动 |
4.1.1 消费支出总体变动 |
4.1.2 食品消费支出 |
4.1.3 衣着消费支出 |
4.1.4 居住消费支出 |
4.1.5 家庭设备消费支出 |
4.1.6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
4.1.7 交通通讯消费支出 |
4.1.8 文教娱乐消费支出 |
4.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
4.2.1 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变动 |
4.2.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
4.3 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 |
4.3.1 食品支出的变化 |
4.3.2 衣着支出变化 |
4.3.3 居住支出的变化 |
4.3.4 家庭设备支出的变化 |
4.3.5 医疗保健支出变化 |
4.3.6 交通通讯支出的变化 |
4.3.7 文教娱乐支出的变化 |
5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模型分析 |
5.1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介绍 |
5.1.1 模型的选取 |
5.1.2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介绍 |
5.1.3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的评价 |
5.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横截面数据分析 |
5.2.1 模型检验及参数估计 |
5.2.2 边际消费倾向及预算份额分析 |
5.2.3 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
5.2.4 弹性分析 |
5.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
5.3.1 模型检验及参数估计 |
5.3.2 边际消费倾向及预算份额分析 |
5.3.3 弹性分析 |
6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6.1 状态空间模型介绍 |
6.1.1 状态空间模型概述 |
6.1.2 状态空间模型的应用 |
6.2 模型选取指标说明及预处理 |
6.2.1 模型选取指标说明 |
6.2.2 指标预处理 |
6.3 模型实证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状态空间模型及参数估计 |
6.4 结果分析 |
6.4.1 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
6.4.2 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
6.4.3 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
6.4.4 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
6.4.5 分析结论 |
7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 |
7.1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调查的基础工作 |
7.1.1 调查样本的选取 |
7.1.2 调查的方式方法 |
7.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7.1.4 调查数据的整理 |
7.2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统计分析 |
7.2.1 收入情况 |
7.2.2 总支出情况 |
7.2.3 日常生活消费情况 |
7.2.4 商品信息来源 |
7.2.5 耐用品消费情况 |
7.2.6 人情消费情况 |
7.2.7 预防性消费情况 |
7.2.8 消费环境状况 |
7.2.9 文化生活消费 |
7.2.10 消费权益保护 |
7.3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化的特点 |
7.3.1 食物种类极大丰富、食品质量明显提高 |
7.3.2 生活环境较大改善 |
7.3.3 家庭耐用品种类增多、数量增加 |
7.3.4 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
7.3.5 医疗保健保险要求越来越高 |
7.3.6 传统生活观念逐渐改变 |
7.4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 |
7.4.1 收入因素 |
7.4.2 传统心理观念因素 |
7.4.3 市场环境因素 |
7.4.4 家庭结构因素 |
7.4.5 社会保障因素 |
7.4.6 基础设施因素 |
8 扩大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
8.1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 |
8.2 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
8.2.1 加强农村居民职业技能培训 |
8.2.2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
8.2.3 继续加大农村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
8.3.1 做好社会保障网络的全覆盖 |
8.3.2 探索农村教育保障救助机制 |
8.3.3 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制度 |
8.3.4 大力推进农村文体事业发展 |
8.4 完善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 |
8.4.1 继续加快农村融资平台建设 |
8.4.2 鼓励社会化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 |
8.4.3 加大农业风险保险力度 |
8.4.4 建立实施农村资产金融制度 |
8.4.5 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 |
8.5 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环境体系建设 |
8.5.1 加强农村市场管理 |
8.5.2 改善农村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
8.5.3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8.6 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
8.6.1 实施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
8.6.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8.6.3 引导农村居民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习俗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理论假设 |
1.3.3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
2.3.1 研究评价 |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
3.1.1 消费潜能内涵 |
3.1.2 消费潜能分类 |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
6.3.1 综合评价目标 |
6.3.2 综合评价方法 |
6.3.3 消费指数计算 |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
6.4.1 消费能力评价 |
6.4.2 消费需要评价 |
6.4.3 消费条件评价 |
6.4.4 消费潜能评价 |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
1.4.1 论文结构框架 |
1.4.2 文中数据来源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1 文献回顾 |
2.1.2 文献述评 |
2.2 理论综述 |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
3.3.5 人力资本因素 |
3.3.6 农民自身因素 |
3.4 研究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
4.2 生产发展 |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
4.2.7 本节小结 |
4.3 生活宽裕 |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
4.3.7 本节小结 |
4.4 乡风文明 |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
4.4.6 本节小结 |
4.5 村容整洁 |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
4.5.5 本节小结 |
4.6 管理民主 |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
4.6.6 本节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
6.1.4 本节小结 |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
7.1.6 本节小结 |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
7.2.6 本节小结 |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
8.1 相关建议 |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
8.2 研究结论 |
8.3 论文创新 |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
附录 |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
(10)以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旅游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旅游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旅游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旅游农业发展研究评析 |
1.3.1 国外旅游农业发展研究评析 |
1.3.2 国内旅游农业发展研究评析 |
1.4 以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理论 |
1.4.1 以旅游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是绿色生产力的体现 |
1.4.2 以旅游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与价值增值的基本规律一致 |
1.4.3 旅游农业的发展是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
1.4.4 旅游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长期、稳定的资本积累 |
1.4.5 旅游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 |
第2章 黑龙江省旅游农业与农民增收现状 |
2.1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现状 |
2.1.1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结构不合理 |
2.1.2 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农民增收潜力减弱 |
2.1.3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足,农民增收动力不足 |
2.1.4 农民闲暇时间较长,增收能力不足 |
2.2 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 |
2.2.1 旅游农业发展初具规模,旅游名镇建设取得巨大发展 |
2.2.2 旅游农业发展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过度,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
2.3 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状 |
第3章 旅游农业与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城乡收入差距不大,但农民收入仍然较低 |
3.1.2 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潜力未发挥 |
3.1.3 农民人均纯收入缓慢增长,支出负担较重 |
3.1.4 旅游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突破点 |
3.2 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两大助推力量 |
3.2.2 结构合理化发展的三种标准化构建与耦合质量协调性的发展 |
3.2.3 旅游农业产业结构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
3.3 以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证分析 |
3.3.1 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农民收入 |
3.3.2 提高农民收入的实质是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 |
3.3.3 旅游农业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经济发展动力 |
第4章 黑龙江省发展旅游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
4.1 以旅游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 |
4.1.1 以旅游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 |
4.1.2 以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
4.2 加强地方特色优势旅游农业发展 |
4.2.1 完善十四大旅游名镇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
4.2.2 加大 39 个旅游农业特色区域发展 |
4.3 结合国情、省情吸收旅游农业发展经验 |
4.4 结合三大产业发展优势,抓住旅游农业发展机遇 |
4.5 加大旅游农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
4.5.1 加大旅游农业发展的人才软实力建设 |
4.5.2 加强旅游农业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
第5章 结论 |
5.1 以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创新点 |
5.2 以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共发表论文、着作及参与课题、社会调研情况 |
致谢 |
四、农民收入的差距和增收的潜力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2]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淮阳县农民增收潜力研究[D]. 刘金.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4]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秦妍. 厦门大学, 2018(06)
- [5]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D]. 蓝震森. 重庆大学, 2017(12)
- [6]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研究[D]. 王兆国.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7]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9]推进城镇化“三农”怎么办——专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J]. 李晓迈. 领导文萃, 2013(17)
- [10]以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视角[D]. 冉政语.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