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创新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推向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姚科敏[1](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超[3](201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在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逐步深化了对关乎国民经济良好健康发展的质量问题的认识,对经济质量问题做出了系列阐述,提出许多关于经济质量问题的观点、论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越发注重经济质量,强调“提质增效”、“以质为本”和解决质量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把经济质量问题放到愈加突出的位置上来,进一步使党的经济质量思想丰富发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期任务和发展目标,它的最终着眼点还是在于让全国人民能够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党的经济质量思想对于我国质量建设工作的推进、开展,完成质量强国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至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突出的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质量思想的内涵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内容,阐述了其理论特色、践行举措及价值意义,以期能够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相对完整地展现出来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践行质量建设工作有所帮助。文章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主要来源,概述了质量和经济质量思想的内涵,重点对来源部分展开阐述,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质量思想,党的前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质量思想。首先,对于“质量”及“经济质量思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阐明,为后文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内容阐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质量思想,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质量思想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说明,理顺了党的质量思想的理论来源,便于后文内容的具体展开。第二部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内容、特色及理论意义,这是本文的中心,主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两代领导集体在质量问题上形成的新认识、新观点,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首先,针对“质量第一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展开阐述,从市场、国家形象及四大文明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阐明其上升为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其次,从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生态质量和人才质量四个方面对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具体表现;第三,分析论证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继承性、战略性和创新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色,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内容进一步充实;最后从对党的质量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角度着手,对党的经济质量思想进行了理论意义阐明。第三部分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践行举措及现实意义,从多个方面对经济质量思想的落实提出了具体的践行措施,并就其现实意义进行了相应阐述,对于树立全民质量意识、整体提升我国的经济质量水平以及加快质量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4](2012)在《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文中认为根据《关于开展康复医疗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中社康字【2011】第07号)、《关于举办"第八次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的通知》(中社康工委字【2012】第08号)文件精神,经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领导同意,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会和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决定在举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5](2009)在《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品牌与名牌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行业内外品牌的比较,深深感到煤炭装备制造业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极为淡薄。为了尽快在煤炭装备制造业树立与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基本概念与品牌培育和经营有关的知识有深刻了解。
盛佃清[6](2007)在《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竞争为主。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质量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突出地表现在质量进步缓慢,质量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人民的生活水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因此,在系统研究质量进步和探索质量进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与切实可行的推进质量进步的政策措施,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全文除导言和结束语两部分外,共分七章。导言部分在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想及逻辑脉络及创新之处。之后的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问题,首次诠释了质量进步的概念和内涵,指出进行质量进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剖析了质量进步的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主要基于质量科学基本理论,积极借鉴和吸取已有的专业研究成果,阐述了推动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和科技手段,总结特点,分析作用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第三章系统地研究了质量组织在质量进步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活动,论述了政府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我国质量组织管理体制应当遵循的改革方向。第四章有选择地考察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动质量进步的质量政策,并与我国现行的质量政策进行比照,分析了质量政策在推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质量政策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第五章基于数理统计技术,有创新地构建了质量进步的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机电行业企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第六章通过分析美国贝尔实验室、通用电气公司、我国海尔集团等企业质量进步及温州市区域质量进步案例,总结经验启示,探索质量进步的发展规律。第七章在考察和总结我国质量进步现实状况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关于质量技术、质量建设和质量治理必须制定的政策和必须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并特别指出,严格质量立法、加强技术基础、实施名牌战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质量监管,是在市场条件下保证质量进步的战略选择和必然途径。这些都为我国政府质量政策的制定和质量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最后,在预测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对质量进步影响的基础上,在科学理性的视野下展望了未来质量进步的发展趋向,并提出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本文首次把质量进步问题放置于社会、文化、政策、法律等语境中进行讨论,从而有助于将理论性的质量科学与应用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其次,首次系统阐述了质量进步的科学内涵以及与质量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质量进步规律,凸显质量进步的宏观表征特性,为质量进步的更加深入系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证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构建了关于质量进步的指数评价模型,提出并阐述了一个测度质量进步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极大地推进质量进步在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中的可度量进程。第四,基于质量进步的发展规律,从更加有效推动质量进步的角度系统提出了质量政策的建构,并在高科技背景下从科学理性的视角阐述了质量进步的未来发展趋向。
张前[7](2006)在《围绕科学发展 坚持以质取胜 全面开创“十一五”质量管理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
王亚杰[8](2005)在《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位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它关系着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综合国方的提升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由于研究生教育提供的高级学位获得者将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和精英,他们的质量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在对质量和质量方式进行系统疏理、综合集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集成的方式和理念,确立起新的学位质量观,开发出新的学位质量系统,并且提供了新的问题解决方案。 新的学位质量观实际上就是“统一的专业质量观”,它是知识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在当前历史阶段的系统集成,是构建新模型的思想基础。新的系统模型则包含学位质量过程、研究、师资、资源、管理、学科声誉、学科规划等7个子系统,含23个变量,涉及130项质量因素。前三个子系统称为“基于学科的质量过程”,它是学位质量系统的最核心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新模型明确给出优先推进管理系统改革的结论,并对学位质量的其他方面给出了积极的建议。 作为以上工作的背景和先导,本文用相当的篇幅讨论了质量和质量方式。在厘清质量概念和维度的基础上,辨识了高等教育质量与工业界质量的异同,为高教质量提供了新认识;在分析工业质量方式和国际高教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为学位质量管理展示了可供借鉴的方式和途径。 全文共分六章: 第1章:引论。“质量致胜”是一句至理名言。本章从我国和世界范围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以及开展质量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将予探究的学位质量的论题。在简述系统集成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实证方法后,明确提出本文要求完成的五项任务,同时阐述了为达此目的而设计的研究工作思路。 第2章:质量的维度。从梳理这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关键概念入手,通过介绍质量大师们的工作,揭示质量的多侧面、多视角、多维度的含义。在深入探讨工业界有关制造质量、服务质量的理念与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提出集成质量概念的主张,为学位质量研究提供宽厚的理论基础。 第3章:质量的方式。基于对质量的认识,本章首先讨论集现代质量方式之大成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而讨论质量方式从“质量保证”到“质量持续改进”、再到“质量创新”的演进,以及它们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工业是先行者,工业社会中的的高等教育也是先行者。本章考察其质量方式的大量经验,提出集成质量方式的主张,为学位质量系统的构建提供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第4章:学位质量的理念。高等教育质量重点的转移,给学位质量指出“回归专业”、“回归实践’‘的新方向。学位原本就是一种“质量证明”,它的异化是造成今天不如人意的学位质量现状的根本原因。本章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影响学位质量的几个最大的因素,即知识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明确提出适合当代发展的集成的学位质量观,即所谓“统一的专业质量观”。 第5章:学位质量的系统。本章集质量维度集成、质量方式集成、学位质量理念集成之大全,致力于学位质量模型的概念设计和功能结构设计,它集中体现了本文工作的独创性。以上各章提供了模型设计所需信息的大部分来源,设计所需的关于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则是来自我们自己的数据与分析,后者保证了质量系统构筑在比较现实的基础上。本章还尝试了该系统模型应用的可能性,借助模型分析提供的数据,对学位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了符合实际的若干有价值的建议。 第6章:结论。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进一步归纳和阐明学位质量及其集成系统的要点。“质量无止境”。本章在简述论文工作不足和疏漏后,对进一步工作进行了分析估计,展望了本文论题深入探究的前景。关键词:质量,学位,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研究,质量方式,系统集成,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保证,质量持续改进,质量创新
高波[9](2004)在《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全面推动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志民[10](2003)在《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全球生产”理论,列宁、毛泽东的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理论和邓小平、江泽民的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经营中的一些主要理论,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发展迅速,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且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把“走出去”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开放改革互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中加以考察,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和对中国企业最先与最大的“走出去”群体——香港中资企业的实证分析,深刻地阐明了实施“走出去”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揭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强调了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点,抓住当前契机,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完善各种支持、服务措施,才能保障“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开拓创新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推向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创新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推向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学术界主要研究成果 |
(二)学术界主要研究观点 |
(三)学术界研究现存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 |
第一部分 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主要来源 |
一、质量及经济质量思想的内涵 |
(一)质量的内涵 |
(二)经济质量思想的内涵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质量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质量思想 |
(二)列宁的质量思想 |
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质量思想 |
(一)质量要放在第一位 |
(二)质量与数量互补互存 |
(三)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
(四)提高质量的途径 |
四、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质量思想 |
(一)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 |
(二)质量、数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
(三)经济工作要质量为首 |
(四)提高质量的途径 |
第二部分 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内容、特色及理论意义 |
一、质量第一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 |
(一)质量问题是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
(二)质量是提升国家形象,树立民族精神的必然选择 |
(三)质量是“四大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
二、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内容 |
(一)发展质量: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 |
(二)生活质量: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生态质量:将生态质量改善列为新目标和新要求 |
(四)人才质量:以高素质人才和先进文化为质量建设培基固本 |
三、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特色 |
(一)继承性 |
(二)战略性 |
(三)创新性 |
(四)实践性 |
四、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启新视野 |
(二)丰富发展了党的质量思想 |
第三部分 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践行举措及现实意义 |
一、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主要践行举措 |
(一)质量立法 |
(二)丰富的质量活动 |
(三)监督管理和标准化计量工作 |
二、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发展基础 |
(二)为促进“五位一体”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6)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写作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质量进步的历史沿革与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质量的历史演进 |
一、原始形态质量的形成 |
二、工业化社会初期的质量 |
三、美国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 |
四、当代社会中的质量 |
第二节 质量和质量进步的含义 |
一、质量的概念与含义 |
二、质量进步的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 质量进步的主要层面 |
一、质量进步的技术层面 |
二、质量进步的管理层面 |
三、质量进步的制度层面 |
四、三个层面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与科技手段 |
第一节 推动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 |
一、可靠性与零缺陷理论 |
二、质量保证、控制与改进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 |
四、6 SIGMA理论 |
五、质量管理主要理论方法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推动质量进步的科技手段 |
一、标准与计量 |
二、数理统计技术 |
三、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 |
四、标准计量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在推动质量进步中的作用 |
一、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是推动质量进步的技术支撑 |
二、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的发展是质量进步的客观要求 |
第三章 质量进步与质量组织 |
第一节 质量行业协会 |
第二节 质量专业组织 |
一、美国质量协会(ASQ) |
二、欧洲质量组织(EOQ) |
三、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 |
四、澳大利亚质量组织(AOQ) |
五、各国质量组织的特点比较 |
第三节 质量中介机构 |
一、瑞士通用公正行(SGS) |
二、我国质量中介组织的发展 |
三、商业组织中的质量机构 |
四、质量中介机构的作用分析 |
第四节 政府质量管理机构 |
一、为质量主体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二、增强质量主体的创新能力 |
三、国际协调及其它 |
第五节 质量组织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
一、质量组织是推动质量进步的重要力量 |
二、我国质量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三、中国质量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方向 |
第四章 质量进步与质量政策 |
第一节 质量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
一、质量法律法规 |
二、质量管理政策 |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质量政策分析 |
一、欧洲国家的质量政策 |
二、日本的质量政策 |
三、美国的质量政策 |
四、发展中国家的质量政策 |
第三节 质量政策在推动质量进步中的意义和作用 |
一、质量政策是推动质量进步的重要保障 |
二、质量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五章 质量进步的评价模型建构 |
第一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方法选择和模型架构 |
一、质量进步的综合模糊评价方法 |
二、质量进步指数的评价模型 |
第二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实证分析 |
一、山西省机电行业重点企业质量进步指数测定 |
二、山西省机电行业质量进步指数分析 |
第三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重要意义 |
一、为各级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
二、为企业的质量进步导航 |
三、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
第六章 质量进步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的质量进步 |
一、贝尔实验室的质量研究 |
二、美国通用电气的6sigma进程 |
三、海尔的质量进步实践 |
第二节 政府质量管理与区域质量进步 |
一、温州案例的简单背景 |
二、温州质量进步的策略分析 |
第三节 质量进步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
一、技术主导型企业质量竞争优势明显 |
二、科学管理加快了质量发展 |
三、制度建设促进质量进步 |
四、质量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七章 我国质量进步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我国质量现状分析 |
一、产品质量现状 |
二、产业发展阶段与质量 |
三、质量管理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质量政策的演进 |
一、质量政策初创时期(1949-1988年) |
二、质量政策系统制定时期(1989-2001年) |
三、质量政策全面创新时期(2001-2004年) |
第三节 我国质量政策选择要素分析 |
一、质量政策制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 |
二、质量三要素分析 |
三、质量政策选择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质量政策的科学选择 |
一、质量技术政策 |
二、质量建设政策 |
三、质量治理政策 |
结束语 质量进步的未来趋向 |
一、高科技背景下的质量进步 |
二、科学理性视野下的质量进步 |
三、未来质量进步的特征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引论:质量致胜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世界高等教育的“质量风” |
1.1.2 高教质量的意义:必要性阐述 |
1.1.3 高教质量的意义:充分性阐述 |
1.2 本文方法与思路 |
1.2.1 方法概述 |
1.2.2 目标和思路 |
1.3 术语和名词界定 |
2.质量的维度 |
2.1 质量是什么 |
2.1.1 “质量鼻祖”的见解 |
2.1.2 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
2.2 工业的质量 |
2.2.1 工业的质量定义 |
2.2.2 工业的质量管理阶段 |
2.2.3 工业质量管理的经验 |
2.3 服务的质量 |
2.3.1 服务与制造的区别 |
2.3.2 服务质量的特性 |
2.3.3 视为服务的教育的质量 |
2.4 小结:集成的质量概念 |
3.质量的方式 |
3.1 全面质量管理方式 |
3.1.1 产品质量的TQM |
3.1.2 TQM教育的概念分析 |
3.1.3 教育的其他质量概念 |
3.2 从质量保证到质量的持续改进 |
3.2.1 ISO9000质量标准 |
3.2.2 美国国家质量奖 |
3.2.3 欧洲质量奖 |
3.3 从质量持续改进到质量的创新 |
3.3.1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 |
3.3.2 SPICE国际标准 |
3.3.3 其他质量新方式 |
3.4 小结:集成的质量方式 |
4.学位质量的理念 |
4.1 高教质量重点的转移 |
4.1.1 高教质量的历史变迁 |
4.1.2 推动高教质量的因素 |
4.1.3 操作层面的高教质量 |
4.2 学位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4.2.1 学位制度的历史发展 |
4.2.2 学位质量的现状与透视 |
4.2.3 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 |
4.3 学位质量的反思与回归 |
4.3.1 占统治地位的知识观 |
4.3.2 对主流知识观的挑战 |
4.3.3 建立统一的专业质量 |
4.4 小结:集成的学位质量理念 |
5.学位质量的系统 |
5.1 学位质量系统的概念框架 |
5.1.1 高等教育质量系统的模式 |
5.1.2 学位质量系统集成的原则 |
5.1.3 学位质量系统的概念模型 |
5.2 学位质量系统的要素与过程 |
5.2.1 基于学科的质量过程 |
5.2.2 学科的支撑系统 |
5.2.3 学科的输出与输入 |
5.3 学位质量系统的实证分析 |
5.3.1 学位质量因素调查结果 |
5.3.2 学位质量因素现状分析 |
5.4 小结:集成的学位质量系统 |
6.结论:质量无止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系统》调查问卷 |
附录2:学位质量系统质量因素编号对照表 |
致谢 |
(9)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全面推动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简要回顾 |
(一)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二) 编制发布《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
(三) 加大水利标准化经费投入 |
(四) 发布一批水利技术标准 |
(五) 加大宣传贯彻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
(六) 探索标准体制改革 |
(七) 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
(八) 全面开拓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 |
(九) 进一步推进计量和质量管理工作 |
(十)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二、新时期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
(一) 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 指导思想和目标 |
(三) 主要任务 |
1. 不断加强水利标准化工作 |
2. 全面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 |
3. 稳步开拓水利计量工作 |
4. 整体提高水利质量监督工作水平 |
三、扎扎实实做好近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
(一) 加快制定各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编制规划 |
(二) 力争每年完成100项左右标准的编制任务 |
(三) 完成新一轮《强制性条文》的修订和宣贯工作 |
(四) 切实加强标准的规范化管理 |
(五) 进一步加强计量认证工作 |
(六) 大力推进节水产品认证工作 |
(七) 深入开展节水灌溉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活动 |
(八) 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等前期工作 |
(九) 完善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宣贯、咨询工作 |
(十) 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
(10)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走出去”战略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和“全球的生产“理论 |
第二节 列宁有关落后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借鉴 |
第二章 “引进来”与“走出去”: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的双向战略抉择 |
第一节 “引进来”:国内市场国际化 |
第二节 “走出去”:国际市场国内化 |
第三节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 |
第四节 “走出去”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走出去”和跨国企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走出去”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特点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及借鉴 |
第四章 WTO规则下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一节 加入WTO对“走出去”战略和制度创新的重大影响 |
第二节 加入WTO对政府“走出去”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
第三节 加入WTO条件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健全符合WTO规则的技术措施体系 |
第五章 WTO规则下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创新 |
第一节 加入WTO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动力和新机遇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成效和差距 |
第三节 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四节 加入WTO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六章 “走出去”的特殊企业群体 香港中资企业的发展与借鉴作用 |
第一节 特定背景下“走出去”的特殊企业群体 |
第二节 香港中资企业对“走出去”企业管理体制上的借鉴作用 |
第三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香港中资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
第四节 中国企业的境外上市及案例分析 |
第七章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与防范 |
第一节 境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与防范 |
第二节 境外投资企业的制度风险与规避 |
第三节 境外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与管理 |
第四节 企业跨国发展中技术风险与控制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
四、开拓创新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推向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党的经济质量思想研究[D]. 张超.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5)
- [4]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A].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5周年庆典及表彰活动纪念文集, 2012
- [5]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A].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6]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D]. 盛佃清. 山西大学, 2007(06)
- [7]围绕科学发展 坚持以质取胜 全面开创“十一五”质量管理工作新局面[J]. 张前. 机电信息, 2006(06)
- [8]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 王亚杰. 浙江大学, 2005(02)
- [9]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全面推动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J]. 高波. 水利技术监督, 2004(01)
- [10]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D]. 王志民.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