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平谷新教育之门——平谷县“十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开启平谷新教育之门——平谷县“十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一、开启平谷新教育的大门——平谷县“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彪[1](2019)在《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辖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十九大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作为调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市辖区正好处于纵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横向的城市空间布局重构的焦点所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型,还包括社会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转型,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城市化支撑,市辖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体制维度和空间维度,探究市辖区应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置,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外需不振、投资乏力,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等级化造成的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之车与建制之马不匹配、人口频繁流动与真实分布造成的资源错位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城市问题实质上也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问题,共有2.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的家庭分割对家庭关系、子女身心健康、老人养老等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解决这些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有必要对市辖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实践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区划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关于市辖区改革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本研究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性治理、尺度重构、施坚雅区域体系等理论,运用了GIS和RS技术,通过对市辖区的体制内涵、演化历程、发展路径、调整模式、作用机制和政策绩效的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型政区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强调了降低体制成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市辖区改革对于破除城市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行政区划研究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多重思维,市辖区改革必须与城市化和行政区划改革两个更宏大的系统相对接,才能看清当前市辖区面临的复杂问题及其改革方向。三是详细分析了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及其转换逻辑,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是把“双刃剑”,若实际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不需要调整的调了”,或“需要调整的没调”,都会产生体制与现实的“矛盾”,要把行政区划当作一种资源,做到有效化解矛盾,真正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四是阐述了建国以来市辖区设置可分为大幅调整期、波动上升期、地市合并期、大城市主导期和战略引领期,市辖区设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是论述了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的调整路径、主要模式和空间差异,发现市辖区设置呈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两种扩张路径相结合,“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偏向共存的特征,提出市辖区变动可以分为规模增减、结构调整、建制转换三种模式。六是分析了当前我国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空间瓶颈,其中市辖区设置的体制障碍包括市与市辖区、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市辖区设置的空间瓶颈主要包括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面积过小、市辖区建制缺失和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四类,并对各类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了其作用机制。七是发现了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显着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撤县(市)设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中小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市)改区效果更加显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具有最佳调整期,并以大西安建设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市辖区优化设置的对策建议:(1)基于城市群思维统筹推进市辖区空间优化布局。城市群内要重点考虑(培育形成网状城镇体系),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重要发展轴线上(重在培育发展轴),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非关键地区(重在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重点优化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划,有效回应其市辖区规模不适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着重布局区域次中心城市,再次是县级市等其他中小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空间距离要适度,特大镇问题的解决也要优先考虑城市市辖区的发展需求。(2)重点解决大城市市辖区规模不适度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只有大城市的区划先行调整好了,城市群内部的次一级区划调整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区划调整是上位规划,只有上位规划调整了,才能落实次一级的区划调整,大城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划定落实,将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大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群布局优化的重点。(3)调整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共同作为历史政区边界的划定原则,造成一些完整的生态环境单元被不同的行政边界所人为分割,加大了行政区交界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要优化行政边界的设置原则,可基于实际情况跨河流设置行政边界。(4)市辖区调整应重点关注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只有在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都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增设市辖区,在开发强度大、发展潜力小的城市,更需要进行内部城市空间重构,区县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增设市辖区时,首先要看中心城区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看拟设市辖区是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政区特征,再次要符合地域相邻、紧密相连的条件。

戴美玲[2](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何佩容[3](2018)在《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研究(1949-2017)》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湖南小提琴艺术经历了萌芽、探索、并逐步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小提琴演奏、教育、创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湘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以及在湖南工作过、对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及事件。旨在更为清晰地展现这段时期的历史原貌,继而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的了解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对于今后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方向的把握也有切实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历史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参考这段时期湖南小提琴艺术的相关史料及小提琴音乐作品,梳理湖南小提琴艺术的演变轨迹,拟从演奏、教育、创作等三个角度对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力求尽可能详尽地描绘出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全貌,为湖南当代以及未来的小提琴艺术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何璇[4](2016)在《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教材是相对国家教材而言的,是在教育系统中承载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教育信息材料。研究者选择北京作为此项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备受海内外关注。另一方面,研究者曾经在北京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位列一线城市的北京在人口流动频繁和受普世性知识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方文化“边缘化”更加严重。因此,研究者期望通过研究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的传承历程,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将学术和实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也期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地方性知识边缘化问题,从而为我国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本研究试图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视角,采用文化唯物主义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总结近百年北京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阐释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通过分析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揭示学校中地方性知识与国家知识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并坚持以当地人的观点来解析现阶段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为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寻找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清末至今北京乡土教材编制的背景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总结,从收集到的近60本北京近百年编制的乡土教材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4本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分析发现:1.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合法化”、“平民化”“多元化”和“行政化”的发展历程。2.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包括:意识层面的动力,政策环境的动力、功能层面的动力和基层各类人群参与的动力;3.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三个时期五次高峰;4.每个时期的乡土教材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研究者试图运用钟摆模型揭示清末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研究者发现:1.从清末到21世纪以来,学校系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关系的演变过程类似于钟摆,但绝非严格意义上遵循钟摆来回摆动,而是一个不断趋近均衡的动态平衡过程;2.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为: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学校教育的知识结构中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教材的编审分离制度、两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各自独立。本研究坚持从当地人的视角来探索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深入北京16个区和燕山地区共17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分析22名任课教师和963名学生的问卷数据以及对教育官员、区县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五类人群的访谈,研究者发现:1.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师资情况复杂、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等七大问题;2.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乡土教材编写人员的背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力度等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主要因素。对于乡土教材的未来发展,研究者认为: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体系、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顺应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促使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可持续性,回应教育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回归教育本质的诉求。

王永颜[5](2016)在《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文中研究指明清末直隶总督作为掌管直隶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是由总督个体组成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带有封建官僚维护封建统治和自身独特地位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关注教育改革、注重人才培养、热衷办学的独特个性。清末新政时期,在直隶总督的掌控与推动下,河北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尤为显着,其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创办了各级各类新学堂,而且创建了河北近代教育体系,奠定了河北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河北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通过研究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教育转型实践,不仅为学术界研究督抚办教育现象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当今发展区域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历史启示。导论部分,分析了“督抚办教育现象”是清末一种新风尚,重点探讨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现状,最后阐释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力求为全文的写作做好铺垫。第一章阐述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包括,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东渐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影响,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概况几个方面。从西方近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河北悠久的办学传统、清末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以及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等方面,多视角分析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内外动因。第二章分析了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在分析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对教育的统辖与管理,以及任职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贡献卓着的四位总督及其兴教办学的突出成绩。接着探究了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教育幕僚群体和执行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基本特征与构成,指出他们是清末直隶总督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第三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包括学校教育理念转变的举措,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促成传统学校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以及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了清末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以及地方官员在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变革与转型过程中,兴办新学堂、倡办新教育的各项具体改革措施与成效。第四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包括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校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几个方面,采用文献分析与计量史学等方法,在与直隶封建传统旧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末河北各级各类新教育的基本现状与典型特征。第五章是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与影响因素分析。在清末直隶总督的推动下,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取得显着成效。不仅促进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推动清末河北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培养了奔赴各行各业的新式学堂毕业生,提高了国民素质,还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从教育转型成功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成功推进等方面,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分析了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总结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推动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主要特点,同时从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历史事实与推动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与具体实践中,提出对今天教育改革与转型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余论部分主要对“督抚办教育现象”进行历史透视,分析了地方督抚兴办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本质特征。同时还对总督研究,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研究进行了研究反思与理论探讨。

杨小英[6](2015)在《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 ——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学校教育质量及教师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U-S合作伙伴模式,促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改革。但是,作为一种涉及大学与中小学的新的教师教育模式,U-S合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对成功的本土个案进行“深描”,有助于更多的U-S合作项目关注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互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为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基于交换理论,认为一个U-S合作项目能够取得成功,应该建立在双方教师在互动中产生了大量交换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从交换动机、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三方面聚焦研究问题:在U-S合作中,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换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对教师互动有什么影响?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动会经历哪些阶段?不同互动阶段的交换过程有什么特点?什么因素影响了交换过程?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换结果是什么?影响交换结果的因素是什么?围绕以上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以交换理论为基础,以田野工作、民族志撰写为方法路径,以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项目中的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育人类学考察。在事实描述层面,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描述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项目中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同时,从交换理论的视角和概念出发,对相关描述加以概括,以便使这些材料重新结构化,为下一步的原因探究奠定基础。在原因探究层面,首先从交换动机、交换过程、交换结果的事实描述出发,利用交换理论的相关概念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如何促进教师交换”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讨论,从而为行动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在行动策略层面,结合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探讨U-S合作项目中促使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动产生大量交换的具体策略,为今后的U-S合作项目能够促进教师互动,取得合作成功提供行动借鉴。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U-S合作中,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换动机可以分为基于组织发展的外部动机和基于个人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交换动机对教师互动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外部动机是教师互动的基本保障,内部动机是教师互动达到高质量的源泉。第二,在U-S合作中,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换过程可以分为及格水平的表面接触阶段、良好水平的实质接触阶段和优秀水平的全面接触阶段。表面接触阶段形成的交换结果较少,而全面接触阶段的交换结果较多。互动频次、交换资源、人际关系对交换过程有直接影响。第三,在U-S合作中,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换结果可以分为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的直接结果和形成学校品牌的间接结果。交换结果越多越能够满足交换动机,就会促进动机增强,促进交换过程向高水平发展;反之,交换动机就会被削弱,交换过程就会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第一,从理论视角来看,本研究运用了交换理论,并依据研究需要,界定了一些理论名词作为研究的理论工具,对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进行交换动机、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的分析。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U-S合作研究中对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互动研究的欠缺,弥补了对小学教师在U-S合作中的研究不足。第三,从研究结果的借鉴性来看,本研究揭示了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在U-S合作中的交换动机、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分析了影响教师互动的因素,给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这为在其他的U-S合作实践中帮助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展开良好的互动找到了行动策略依据,从而为有效推动本土的U-S合作项目取得成功做出了贡献。

徐振岐[7](2013)在《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的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多有变化,本文所阐述的黑龙江高等教育是指现在黑龙江省的区域,因为当时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故以这些城市的高等院校为主要考察对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近代化历程,东北社会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末新政前后,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学习日本经验,黑龙江地区也逐渐出现高等教育雏形,但在此期间,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沙皇俄国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尤其是哈尔滨地区开设了一些教育设施促进了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北洋政府时期,实际上长时间控制黑龙江地区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对于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倾注了一定心血,但由于基础薄弱,民国初年黑龙江地区仅有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黑龙江优级师范学堂、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等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而且办学规模小,入学学生少。20年代后俄国控制的中东铁路当局为俄国移民创办的高等院校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超黑龙江当地政府,实际上构成了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主体。此期间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虽然比不上关内一些省份发展迅速,却一直在逐步发展建设当中,至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已经建成了东省特别区法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东省特别区俄文师范专科学校、东北商船学校等十几所高等学校,学校规模和入学学生人数都大大超过民国初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黑龙江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一直到1945年苏军解放东北,黑龙江地区被日本帝国主义视为殖民地。随着1935年3月23日,苏联与伪满双方在东京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路转让基本协定》,苏联将中东铁路出售给伪满洲国,原先中东铁路局创办的学校很快失去依靠,很快被日本接收,整个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已经没有俄国侨民教育的痕迹,而黑龙江地区其他高等院校除内迁外,均已被日伪强行接管,高等教育完全受到日伪的控制。在日本殖民统治的这一段时间内,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为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殖民主义的影响,在高校教学中强化日语教育,抹杀学生的民族性;宣扬皇道主义,忠君思想;强化实务教育,轻视文化教育;抬高高等教育门槛,高等院校中的中国学生只占少数。通过这些方式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磨灭中国青年的民族性。日伪当局在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同时,也在黑龙江地区设立了一系列新的高等学校:哈尔滨农业大学(1940年创办)、佳木斯医科大学(1939年创办)、北安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龙井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齐齐哈尔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等等。日伪虽然建立了一些高等院校,但是规模不大,学校招生人数并不多,而且学科偏废,以工科、医科、农科为主,突出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政策和措施,为其殖民掠夺目的服务。在抗战胜利之后,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在日军投降后由苏军占领,国民党军接收不久便被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赶走,实际上从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开始之前整个黑龙江地区便处于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直接控制之下。此后中共对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造与建设,在1948年8月之前,中共以原先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经验来改造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将其变为干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改造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创办了一批新的高等院校: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大学、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东北行政学院、东北铁路学院、东北农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哈尔滨工业专门学校等等。1948年8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整个东北地区即将解放,当时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建设支援战争,而从事建设必须拥有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因此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开始了新型正规化的过程,逐渐确定了新的学制、新的课程标准等等,在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新型正规化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在高等教育的改造过程中,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在具体学习方面,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切制度都要采用苏联高等学校的制度,本科教学计划及课程也全部按苏联高等学校决定,并全部采用苏联高等学校的课本。并且要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行苏联教育制度的全部经验和采用的教材有系统的全部介绍给全东北的高等院校。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在三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成绩显着,从几乎零基础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在这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912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为第一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寇投降为第二阶段,1945年日寇投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第三阶段,在这几个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完全不同。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除了受到政治的影响外,还受外来因素影响强烈,早期受俄国教育影响,后受日本影响,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高等教育的改造与建设又借鉴了苏联模式。1912年至1949年,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看成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的严重影响,政府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是伴随着社会近代化的过程产生,呈现出强烈的近代化趋向,并为近代化服务。

张衡[8](2013)在《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去行政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校关系调试成为重心。政策是两者互动的中介,对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这种关系调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跳出规范研究,从事实研究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政策学的研究进路。研究政策变迁不在于揭示政策“变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变”、“如何变”、“变的效果如何”、“将变向何方”等。换言之,本文虽在研究政策变迁,但更是“在政策变迁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政策变迁(主线),研究目的却在于发现政策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即秩序生成逻辑(隐线)。论文结合政策网络理论,以底层视角、行动立场、主位观点展示了高职相关群体的集体行动是如何推动政策变迁及秩序演化的。发现高职学制政策变迁呈现出“循环往复”特点,集体行动缘起于对现存政策的认同危机,涉及高职群体的身份认同、秩序生成逻辑(“设计”还是“演化”),更是高职群体试图与普教群体、决策层“对话协商”,寻求“承认”的承认政治、抗争政治。同时,指出集体行动“所以可能”,是既有政策安排失序、剥夺感下的怨恨情绪感染、政治机会结构出现、资源动员能力提升,集体认同感/共同信念形成后的意义建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分析了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亮点是:政策工具运用趋于多元。非官方行动者参与意识、能力、效果显着提高,政策过程开放度加大,政策协同能力提升。问题是:相关网络主体治理能力欠缺,治理结构类型单一(多权威主导式),内部权力不平衡,决策易为强势集团规制俘获,网络管理模式单一,规则制度缺失等影响着网络治理效果。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反映出对高职身份的认识误区——单一身份观(以“类型”否定“层次”,以静态否定动态),更有以视觉美学看待理性秩序产生的“规制自负”。走出规制失灵困境,需反思政策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从计划秩序、自发秩序走向网络合作秩序,综合考虑知识理性、权力/利益、理念认知、历史遗绪等因素的影响,以“过程理性”纠正“目标理性”的偏失。

张德忠[9](2013)在《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文中研究表明自清末十年迄民国,在国势凌夷、外患日重的压力下,国人由因应变局的认知逐渐形成了明确的现代化意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官方和民间都给予了关注。相应地,师范教育也为人所瞩目。清末新政时期将其自国外移植进来,民国时期接续前清进一步办理。最初的师范教育间接学习西方,以直接仿效日本为主,1922年后又主要仿行美国体制。其间,为适应中国的国情需要,师范教育自引进之日起即予以了内化(本土化),只是在程度上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别。本文以北京城及其周边县域为对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梳理师范教育的演变脉络,钩沉其发展的细节,藉以窥豹一斑,呈现上述历史图景,并力求展现出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地域特色。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概述了前人在本课题及相关课题上的研究状况,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共计四章。第一章探讨北京地区师范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条件,认为它既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潮流的产物,也受到北京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为清楚地把握其来龙去脉、展现其演变的完整面貌,本章专列一节追溯了清末北京师范教育的概况。第二和三章纵向梳理了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沿革演变。从中可知,在民国前期(1912-1928年)的十六年里,师范教育在北京地区不断调适、逐渐改进,一度出现发展的黄金期,并由仿行日本模式转向了美式体制。民国后期(1928-1949年)的二十一年间,最初曾再现一个黄金十年,但随着局势从相对稳定变为动荡,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也由蓬勃发展转为维持基本的运行。总之,纵观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七七事变”为界,此前整体上是呈上行走势的,出现过两个“黄金期”;此后则转成平行之势。在民国三十八年间,北京一直高举师范教育的旗帜,扞卫独立建置的师范教育体制,成为当时全国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第四章以专题形式横向考察了师校的师资建设和学生、师范人士的师范教育思想、师范生的实习、师范教育对北京社会所起的作用等情况,试图在微观层面刻画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风貌。基于前文的论述,结语部分进行了总结。

徐群[10](2013)在《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研究》文中认为与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相关,近代天津独特的文化风气也孕育了一批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国画名家。在当今画坛,他们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但是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却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本文拟对这些画家群体与众不同的艺术探索和风格特点进行细致解读,以彰显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以期有裨于中国画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天津居运河之会,.携漕盐之利,自古即受南北多元文化之沾溉。1860年开辟通商口岸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至,遂造成近代天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特文化氛围。在此氛围之中,天津近代绘画不仅恢复了写生传统,而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一是继承中国绘画传统功力,重视师法造化,同时吸收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视觉经验以及对自身所处人文环境的关注,在顺应艺术潮流的发展过程中开拓了中国画新的表现方式。其二是以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精髓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绘画进行深入研究和独到解读,力图突破前人而自成面目,最终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绘画方式。其中,张兆祥、刘奎龄、刘子久、陈少梅等人便是筚路蓝缕并卓然成家的先行者,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天津画家的梦想和审美追求。长久以来,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的绘画作品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被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绘画作品终将证明,寂静之道中艺术家凝神静气的精神内涵。着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曾说过:“大自然中到处充满诗意画意,不过是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罢了。”在当今画坛我们需要创造者,更需要发现者的慧眼,天津近代画家群体代表着津门绘画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艺术终将恒久的展现于中国美术史。

二、开启平谷新教育的大门——平谷县“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启平谷新教育的大门——平谷县“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市辖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行政分割与政府碎片化问题
        2.1.2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
        2.1.3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改革
    2.2 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2.2.2 行政区划制度与市制改革取向
        2.2.3 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建制创新
    2.3 相关述评与本文的切入视角
第三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行政区划
        3.1.2 县
        3.1.3 县级市
        3.1.4 市辖区
    3.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比较辨析
        3.2.1 县与县级市的体制差异
        3.2.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
        3.2.3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转换
    3.3 相关理论基础
        3.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3.3.2 尺度重构理论
        3.3.3 施坚雅区域体系理论
        3.3.4 其他相关理论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与市辖区体制变迁的阶段与脉络
    4.1 阶段一(1949-1957):体制转轨下市辖区的大幅波动与逐步规范
    4.2 阶段二(1958-1977):投资规模与粮食产量的双重制约
    4.3 阶段三(1978-1997):经济分权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阶段四(1998-2011):土地财政催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4.5 阶段五(2012 年以来):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布局引领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我国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向与主要模式
    5.1 城市布局调整与市辖区扩展的演化路径
        5.1.1 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5.1.2 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
        5.1.3 “大区制”和“小区制”
    5.2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模式
        5.2.1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
        5.2.2 市辖区设置的主要模式
    5.3 市辖区设置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5.3.1 我国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状况
        5.3.2 各省市辖区设置的现实需求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6.1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
        6.1.1 市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6.1.2 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6.2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及其影响
        6.2.1 城市型政区地域化问题
        6.2.2 市辖区面积过小问题
        6.2.3 市辖区建制缺失问题
        6.2.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与城市发展:市辖区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7.1 研究回顾与理论假说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异质性分析
    7.4 稳健性检验
        7.4.1 平行趋势检验
        7.4.2 改变控制变量
        7.4.3 灯光指数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市辖区改革:以大西安为例
    8.1 大城市市辖区改革是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焦点
        8.1.1 城市空间布局重构也是体制改革
        8.1.2 中小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城市
    8.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瓶颈与“大西安”的战略突破
        8.2.1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大西安
        8.2.2 行政区划改革:大西安建设的必由之路
    8.3 大西安行政区划不合理导致的主要问题
        8.3.1 城三区的城市管理问题
        8.3.2 西咸新区发展的问题
        8.3.3 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问题
        8.3.4 咸阳城市衰落的问题
    8.4 基于城市群思维重构大西安行政区划新格局
        8.4.1 推动西安向北跨河发展
        8.4.2 妥善解决咸阳出路问题
        8.4.3 加快渭北地区设市进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研究(1949-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引言
第一章 建国以来湖南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湖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一、建国初期(1949-1977年)
        二、新时期以来(1978-2017年)
    第二节 湖南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趋繁荣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第三节 湖南文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湖南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湖南出版事业的繁荣
    第四节 建国以来湖南社会环境下小提琴艺术发展概述
        一、探索期(1949-1966年)
        二、停滞期(1967-1977年)
        三、发展期(1978-2017年)
    小结
第二章 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的交流活动
    第一节 湖南本土的小提琴艺术活动
        一、音乐会
        二、比赛
        三、讲座
    第二节 湘籍音乐家在国内外的演奏活动
        一、湘籍小提琴演奏家在国内外的创举
        二、湘籍小提琴教育家在国内外的教学
    第三节 湖南本土管弦乐团的交流活动
        一、湖南早期的管弦乐团
        二、湖南专业交响乐团
        三、湖南业余交响乐团
    小结
第三章 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教育的日趋成熟
    第一节 专业性教育
        一、初步探索——湖南音专的创办
        二、茁壮成长——湖南师范院校艺术科的创建
        三、繁荣发展——高等院校小提琴课程的开设
    第二节 社会性教育
        一、各类考级活动
        二、湖南“小提琴协会”活动
        三、私人教学活动
    第三节 理论出版物的发行
        一、曲谱
        二、教材
    小结
第四章 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
    第一节 湖南小提琴音乐创作概述
        一、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二、第二阶段(1979年—2017年)
    第二节 两界代表性作曲家:作曲界与跨界
        一、专业创作领域作曲家
        二、跨界作曲家——演奏与创作
    第三节 湖南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倾向
        一、创作题材——以描绘风土人情为主的多元并存
        二、创作技法——以传统技法为主的多元并存
        三、民族化语言——以吸收民歌音调为主的多元并存
    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4)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由来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一) 清末至今北京学校系统中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二) 北京近百年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 现阶段北京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四) 现阶段在北京的学校中,如何促进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教育领域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本质回归的诉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直面时代命题,为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
        二、梳理地方性知识传承历程,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三、厘清地方性知识内涵和外延,为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四、揭示地方性知识边缘化,为各地区地方性知识传承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
        五、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为乡土教材的收藏和研究提供支持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中国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一) 清朝末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三) 1949年至1999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四) 2000年至今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五) 评价
        二、北京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一) 北京乡土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
        (二) 北京乡土教材的定位研究
        (三) 北京乡土教材的功能研究
        (四) 评价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步骤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地方性知识
        (一) 地方性知识概念界定概述
        (二) 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涵
        (三) 本研究中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二、乡土教材
        (一) 乡土教材概念界定概述
        (二) 乡土教材的主要内涵
        (三) 本研究中乡土教材的概念界定
        三、国家知识
        四、北京
上篇: 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第一节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产生背景
        一、北京基本生态与社会背景
        (一) 北京的基本生态与人文图景
        (二) 社会背景
        二、教育背景
        (一) 教育宗旨的颁布
        (二) 北京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建成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一、清末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二)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
        二、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京师乡土地理教科书》
        (二) 《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
        (三)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贫儿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一、民国时期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假期修学办法令》的颁布
        (二) 《中等以上各级学生假期调查案》的颁布
        二、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小结
    第三章 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多元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化”
        一、1949—1999年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一) 1958年
        (二) 1987年
        二、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基础性
        (二) 应用性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行政化”
        第一节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一、教育改革及其背景
        (一) 地方教材与乡土教材的关系
        (二) 新世纪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行政化”
        一、21世纪初乡土教材的编制依据
        二、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一) 近年北京地区乡土教材发展情况概述
        (二) 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三、21世纪初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一) 区情、县情类——《走进西城》
        (二) 学科拓展类乡土教材——《通州区地理》
        小结
下篇: 理论阐释
    第五章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博弈与意义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博弈
        一、理论模型建构
        第二节 意义阐释
        一、清末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二、民国初年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一) 20世纪50年代初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三) 20世纪80-90年代
        (四) 21世纪以来
        小结
    第六章 影响和制约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
        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五、师资情况复杂
        六、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
        七、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因素
        一、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对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二、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一) 课程理念
        (二) 地方性知识功能评价
        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小结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知识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策略探讨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功能以及意义阐释
        一、对乡土教材使用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地方性知识的功能与意义阐释
        (一) 清末
        (二) 中华民国时期
        (三) 1949年到1999年
        (四) 21世纪以来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
        一、理论基础
        二、未来展望
        (一) 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
        (二) 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的体系
        (三) 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
        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督抚办教育:清末一种新风尚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五、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
        一、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
        二、西学东渐对清末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
        三、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牵引
        四、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五、清末新政前河北教育变革的历史透视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动因
        一、西方现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
        二、河北地区兴教办学的历史传统
        三、清末政府视教育改革为救国良策
        四、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
        五、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第二章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
    第一节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概览
        一、直隶总督的历史演变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
        三、直隶总督对教育的统辖与管治
        四、清末直隶总督的任职情况
    第二节 对清末教育转型贡献卓着的四位总督
        一、奠定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基础的袁世凯
        二、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平稳转型的杨士骧
        三、对教育变革充满热情而又昙花一现的端方
        四、奖励捐资兴学并积极推进变革的陈夔龙
    第三节 协助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文教幕僚群体
        一、清末直隶总督幕僚制度及其特征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文教幕僚群体
        三、关心教育热衷学务的行政官员
    第四节 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执行群体
        一、认真筹划推动捐资兴学的地方绅董
        二、尽心竭力推动新学堂发展的办学人员
        三、热衷兴学活动的直隶教育会会员
        四、引领教育转型走向的教育家群体
第三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举措
    第一节 促进教育理念转变的相关措施
        一、为开阔视野派官员到国外考察学务
        二、为培养新型人才选派生员出国游学
        三、借助各类报刊大力宣传新式教育
    第二节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三节 促成传统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
        一、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二、对新式学堂的整改
        三、将私塾改为小学堂
        四、强令书院改新学堂
    第四节 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
        一、强化对学校教学的督导
        二、要求教师开展教育研究
        三、引进欧美新式教学方法
        四、制定学堂教学管理规程
    第五节 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
        一、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新型教师
        二、兴办女子教育促成男女平等的师生群体
第四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
    第一节 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逐渐消退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
        三、各方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
    第二节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
        一、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第三节 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
        一、学校教育层级结构的变化
        二、学校教育类别结构的转换
        三、学校教育性别结构的改变
    第四节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型
        三、学校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五节 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
        一、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
        二、学校学生群体的变化
        三、师生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的变化
第五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成效
        一、促使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
        二、河北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新式学堂毕业生奔赴各行各业
        四、各级新教育促进河北国民素质的提高
        五、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成功转型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
        二、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
        三、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的成功推进
        四、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
第六章 清末直隶总督与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推进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
        一、社会转型为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提出了客观需求
        二、清末新政为直隶总督提供了兴学育才的历史舞台
        三、总督的办学热情与理念是河北教育转型的关键
        四、总督的兴教设学是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督兴办地方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二、地方行政长官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
        三、城乡士绅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五、政府倡导与民众参与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余论
    一、“督抚办教育现象”的历史透视
        (一) 任前经历是督抚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与时机的基础
        (二) 督抚是清末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 督抚办教育得益于高级教育幕僚的全力襄理
        (四) 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五) 制定有效举措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二、关于清末总督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研究总督要思考其与周围群体的关系
        (二) 研究总督的一个方面要同时关注其他方面
        (三) 注意对总督进行评价的客观性
    三、关于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6)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 ——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U-S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分类与回顾
        一、U-S合作研究运用的理论视角
        二、U-S合作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U-S合作研究涉及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文献评述
        一、在理论阐释上存在较多视角
        二、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个案研究
        三、在研究内容上有很大拓展空间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一、理论视角与相关概念
        二、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研究伦理
第三章 U-S合作中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分析
    第一节 大学教师的交换动机分析
        一、大学教师的外部动机分析
        二、大学教师的内部动机分析
    第二节 小学教师的交换动机分析
        一、小学教师的外部动机分析
        二、小学教师的内部动机分析
第四章 U-S合作中教师互动的交换过程分析
    第一节 互动处于“表面接触阶段”的交换
        一、自青老师与自红老师的个案
        二、分析与思考
    第二节 互动处于“实质接触阶段”的交换
        一、思青老师与思红老师的个案
        二、分析与思考
    第三节 互动处于“全面接触阶段”的交换
        一、亦青老师和亦红老师的个案
        二、分析与思考
第五章 U-S合作中教师互动的交换结果分析
    第一节 直接结果: 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
        一、共同培养未来小学教师
        二、共同培育新入职教师
        三、共同培训在职教师
    第二节 间接结果: 初步形成学校品牌
        一、外在知名度与认可度提高
        二、内涵发展与特色形成
第六章 反思与讨论
    第一节 交换动机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一、动机强度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二、外部动机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三、内部动机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第二节 交换过程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一、互动频次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二、交换资源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第三节 交换结果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一、直接结果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二、间接结果对教师互动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理想U-S合作的思考
    一、激发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
    二、促进教师互动的交换过程
    三、保障教师互动的交换结果
结语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表格信息
    附录二: 图表信息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田野日记摘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缘起
    1.2 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难点、思路及框架结构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本课题的难点
        1.5.3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结构
    1.6 论文的资料搜集
第2章 黑龙江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1 近代黑龙江外敌入侵、政权更迭及社会变化
    2.2 近代黑龙江的区域变化及建制
    2.3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俄式(移民)教育的出现
    2.4 晚清时期中国教育体制的变化
第3章 九一八事变前的黑龙江高等教育
    3.1 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的两种高等教育体系
    3.2 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政策、方针
        3.2.1 北洋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方针
        3.2.2 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方针
        3.2.3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关于高等教育的态度、方针
    3.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设置及管理
        3.3.1 1912 年至 1920 年,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3.3.2 1920 年至 1931 年,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3.3.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规程
        3.3.4 黑龙江地区教育经费概况
第4章 日伪时期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上)
    4.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的侵占
    4.2 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破坏与侵占
    4.3 伪满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及全面垄断
    4.4 东省特区高等教育的移交
第5章 日伪时期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下)
    5.1 日伪的高等教育政策
        5.1.1 殖民主义的教育方针确立
        5.1.2 新学制、战时体制教育的实施
    5.2 黑龙江地区高等院校的设置与管理
        5.2.1 日伪高等院校的设置
        5.2.2 日伪黑龙江地区高等学校的管理与规程
第6章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改造与发展
    6.1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
        6.1.1 抗战胜利后黑龙江地区的特殊情况
        6.1.2 国民党对伪满教育机构接收和党化教育政策
        6.1.3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延续与重建
    6.2 中共治下的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改造与建设
        6.2.1 中共对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造之路
        6.2.2 高等教育的“新型正规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陈述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文本分析:高职教育学制政策变迁的历史
    第一节 类型与层次: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两大主题
    第二节 高职教育“类型”政策的变迁
    第三节 高职教育“层次”政策的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政策网络: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的新途径
    第一节 政策研究的新维度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基础、价值及应用
    第三节 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途径
    小结
第三章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特征分析
    第一节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环境、网络类型结构与互动行为
    第二节 决策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第三节 资政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第四节 影响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小结
第四章 网络集体行动缘起及“类型”政策变迁集体行动
    第一节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缘起
    第二节 高职“分流”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
    小结
第五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初步探索期)
    第一节 层次提升的网络倡导博弈
    第二节 “本科院校办技术应用本科”与“高职院校试办长学制”
    小结
第六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严格规制期)
    第一节 推行“两年制”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第二节 “颁布升格禁令”后的政策网络互动
    小结
第七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全面改革期)
    第一节 “分级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第二节 “转型”与“长学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小结
第八章 政策变迁中的集体行动与网络治理
    第一节 动力机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第二节 政策变迁中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路向
    小结
第九章 政策变迁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
    第一节 高校组织身份的认识误区
    第二节 政策规制神话的破灭
    第三节 秩序生成的逻辑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设想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中国及北京师范教育的发轫
    第一节 近代中国及北京师范教育的缘起
    第二节 清末京师师范教育的起步
第二章 民国前期(1912-1928年)北京师范教育的变迁
    第一节 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上)——民初十年独立定向体制下的顺畅推进
    第二节 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下)——1922-1928年:开放多元体制下的困顿与前行
第三章 民国后期(1928-1949年)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变迁
    第一节 1928-1937年的调整与稳步发展
    第二节 1937-1945年日据时期的师范教育
    第三节 1945-1949年:从光复走向新生
第四章 民国北京地区师范教育专题探析
    第一节 师资和学生概况考察
    第二节 师范人士及其思想
    第三节 师范生的实习
    第四节 服务北京社会的师范教育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目标
    第三节 创新点、难点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3.2 下一步工作
第二章 天津近代绘画的背景与历史条件
    第一节 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缘文化
    第二节 天津近代独特的历史际遇
    第三节 天津近代美术缘起
第三章 天津近代文化对天津画家群的影响
    第一节 近代盐商文化对天津画家的影响
        3.1.1 一代盐商—张霖
        3.1.2 一代名园—水西庄
        3.1.3 书画收藏大家—安岐
    第二节 从近代教育看天津画家群
        3.2.1 有志于西洋艺术的第一位中国人—李叔同
        3.2.2 开启民智、普及美育—严智开
        3.2.3 近代教育影响下的天津其他代表画家
    第三节 西学东渐: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天津近代画家
        3.3.1 承前启后的画家—张兆祥
        3.3.2 中西合璧的画家—刘奎龄
    第四节 精研古法:天津近代画家与湖社画会的关系
        3.4.1 总统画家—徐世昌
        3.4.2 传统绘画的守望者—陈少梅
        3.4.3 古为今用的画家—刘子久
    第五节 海纳百川:受天津文化影响的其他外籍画家
第四章 天津近代画家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天津近代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
        4.1.1 意境
        4.1.2 用笔
        4.1.3 造型
        4.1.4 用色
        4.1.5 构图
        4.1.6 临摹
    第二节 天津近代画家与京、沪、粤画家画风的比较
        4.2.1 京津绘画比较
        4.2.2 津沪绘画比较
        4.2.3 津粤绘画比较
    第三节 关于“津派”绘画是否成立的争论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下的天津近代绘画
第五章 继往开来的天津近现代画家
    第一节 学院派绘画
    第二节 宫廷派绘画
    第三节 天津近现代其他代表画家
第六章 天津近代绘画的历史意义代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开启平谷新教育的大门——平谷县“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D]. 赵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3]建国以来湖南小提琴艺术发展研究(1949-2017)[D]. 何佩容.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D]. 何璇.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5]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D]. 王永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 ——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 杨小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7]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D]. 徐振岐. 吉林大学, 2013(04)
  • [8]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D]. 张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9]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D]. 张德忠.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
  • [10]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研究[D]. 徐群. 南开大学, 2013(07)

标签:;  ;  ;  ;  

开启平谷新教育之门——平谷县“十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