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邵梦茹[1](2020)在《《经济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 ——基于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成伟志[2](2016)在《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柳林县位于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其海拔高度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农作物以谷子、玉米、大豆等为主。当地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抵御和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柳林县农业仍然面临着“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尴尬局面。该县全年蔬菜消费量的60%以上需要依靠外调,冬、春两季蔬菜供应量更是严重不足,90%以上需要依靠外调,蔬菜价格远远高于周边县市以及省城太原,蔬菜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最近几年来,柳林县委、县政府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着力发展红枣核桃、种草养畜、小杂粮、蔬菜等四大农业产业,把蔬菜产业列入其中之一来重点开发。而设施农业可以避免外界复杂多变的自然气候条件,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环境,既要顾及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环境友好型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又要兼顾农产品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压力等。发展设施农业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柳林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地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并吸收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柳林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通过对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及对策,为柳林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解彩霞[3](2014)在《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一个当代中国西北村庄的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制度一生活”视角出发,运用个体化相关理论,研究了一个中国西北村庄家庭联产承包以来的以空壳化方式表现出来的现代化进程。集体化时期全国一盘棋,地方禀赋被制度的强制性掩盖过去,集体化之后,村庄的变迁和制度支持,资源禀赋,人口特征,文化特质等产生了重要的化学反应。地理区位条件较差,人文社会生态跟不上时代车轮的西北贫困地区的农村,在一系列社会现代化制度和个体化制度的推进之下,村民试图通过不断努力去实现个体利益,分享现代化成果,而整个村庄却被高速现代化列车远远地甩在身后。村庄的空壳化不仅体现在人口的大量减少,更体现在村庄文化和村庄精神的消亡。为了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有关农民流动的制度,小城镇化的城市发展制度,消费社会需要有大量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消费制度,现代国家管理社会的强大欲望和能力的管理制度,共同促进了村民持续不断地单向向外流动,从而从村庄“脱嵌”出去,成为追求和实现个体权利的“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劳动者和消费者,使得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同时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逐渐减弱,传统的血缘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对个体的庇护作用日益减少,人们很难再从传统的家庭、家族、村庄共同体中找到稳定的支持。个体对村庄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传统的“婚姻圈”的作用逐渐式微,建立在地方性基础之上的节日和仪式逐渐被“抽象化”和“标准化”,使得村庄文化和村庄精神传承集体记忆,促进群体认同,保障个体认同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在空壳化的进程中,农民从生活的村庄脱嵌,从农民身份中脱嵌,从村民—村庄的轴线上脱嵌,从后代—祖先的轴线上脱嵌,嵌入到了个体—现代国家的轴线,个体是有限的劳动者和永不疲惫的消费者的轴线,个体原来可以依赖的传统支持网络都不再能够依赖,村庄不再是温暖、安全,人们可以依赖的共同体,而是人们可以随时脱离的“挂顶共同体”。个体在从村庄“脱嵌”出来的同时,努力掌控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地寻找“再嵌入”的地方,却因现代性的自反性后果,只能“再嵌入”到全球性的“风险社会”之中,承担由个体选择和社会系统(制度)共同制造的全面风险。
姬会然[4](2013)在《社会主义乡村的文化图景及其变迁 ——以冀中南G村为例》文中指出农村文化的衍生与变迁虽然是由社会事件引起的,但需要通过微观层面的个体来实现,并且个体行动的分析视角有利于进行过程与互动关系的讨论。本文以冀中南G村的文化变迁及农民的文化实践为研究对象,纵向上主要关注时代变迁中乡村文化主题的流变,横向上主要剖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实地体察、观测农民解释环境、组织自身、提升和丰富生活的“所思所想”,力求把握人与文化环境的互动机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以人为本”文化观的落实。本项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农民不是农村文化变迁的看客,农民是有意志的行动者。农民能够结合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文化选择、文化适应、文化变通与文化创造。农民的文化实践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将这一关系概括、提炼为"CB=f(I,IE,EE)"这一函数关系,其中CB指文化实践,I、IE、EE分别为“本能”、“内化环境”和“外在环境”。本能是最为稳定的,处于支配地位,但存在被压抑的可能。内化环境由本能与外在环境决定,在本能与外在环境中进行调节。外在环境对本能的影响表现为刺激或压抑本能的释放,从而引发内化环境的变化。农民的某一文化实践取决于其本能、内化环境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产生行动动机。当农民从内心中产生了追求新的文化形态的动力,农民的精神气质和农村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所以改革者无时无刻不可忽视或轻视农民的主体性实践与主观能动性。国家在用主旋律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发展时,应把握个体与文化环境的互动机制,方能达到“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研究认为,1948年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主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治文化、市场文化、多元文化。在不同文化主题下,农民能够结合时代环境,进行文化适应、变通、选择与创造。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凝练、提出了G村农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文化适应、文化变通、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等主体性活动的文化实践模型。从“本能”、“内化环境”、“外在环境”三个核心变量来看,农村的文化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农民的文化实践表现为三种类型。G村的文化主题表现为政治文化时期,农民的文化实践主要呈现为第1种类型。当外在环境的教化能够关照农民的本能需求,且不与农民的内化环境产生剧烈冲突时,农民能够认同外在环境的规制。在阶级斗争氛围下,来自外在环境的政治文化与农民既有的内化环境相冲突,且外在环境的政治文化处于强势,农民的本能需求被掩饰。为了解除来自外在环境的压力,农民产生了“处境化应对”的意识和动机。G村的文化主题转化为市场文化时期,农民的文化实践主要呈现为第Ⅱ种类型。农村改革后,外在环境的政治文化压力减弱,市场文化成为主流。市场文化的理念与农民“趋利”的本能需求是契合的。因此农民迅速将外在环境的影响内化于心,形成一个与本能更加一致的内化环境,作为新的文化实践的行为逻辑。由此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文化能迅速被农民接受,并成为农民行为的重要导向。21世纪G村多元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的文化实践主要表现为第Ⅲ种类型。多元文化环境作为外在环境对农民的影响不是规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熏染。在多元文化不断刺激下,农民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这些生存本能之外的需求受到激发,促使农民整合外在环境中新的时代元素,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内化环境,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实践活动。论文的结构包括导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导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内涵、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区域与个案概括。第一章主要讨论了1948-1978年间G村的文化图景。土改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G村的文化主题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这一时期,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政党或政府主导型的政治文化环境。阶级斗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概念是作为外来文化嵌入到传统乡村社会的,然而G村农民并没有单向度地等待被政治文化所改造,他们对政治文化的植入有着独特的主体回应。以阶级斗争为特点的政治文化瓦解着农村的传统道德观念与宗族意识,农民在外界政治压力下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的价值认同而是选择将其隐藏。当被批斗的地主所受的惩罚超出农民所认可的惯习和文化认同界限时,旁观的农民会对地主抱以同情,并暗自为地主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当国家政治文化的规制作用过于强大时,农民没有直接与国家形成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衍生出了一系列“处境应对”的“政治智慧”,其中包括诉苦翻心会中的随波逐流,集体化浪潮下的压产与瞒产私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灵活变通。第二章主要讨论了1979-1999年间G村的文化图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转变为市场引导型的市场文化环境。G村外在的政治文化压力减弱,致富、搞活、图变的市场文化成为G村文化的主流。G村农民顺应市场文化“经济人”的理念谋求发家致富。市场文化同时催生了G村农民的权利意识。在户籍制度禁锢农民自身及其家庭发展的情况下,G村农民萌生了“户口进城”的愿望。部分农民选择以让渡货币为代价换取城市户口,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化,享受平等公民权。改革开放后,G村公共文化的官方动员色彩逐渐淡化,公共文化的民间自发自为性特点日渐突出。集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为一体的庙会文化是改革开放初G村主要的公共文化形式。第三章主要讨论了2000-2013年间G村的文化图景。21世纪农村呈现多元文化相容共生的态势。大众传媒辐射性、渗透性、通俗性特点决定了其对G村农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农民对信息的渴求日益旺盛,订报纸、看新闻、浏览网页成为G村农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G村农民开始有意识地将信息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加以运用。新世纪G村农民有了一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G村农民利用广场这一公共设施,在自娱自乐、自我服务中创造了农村广场舞这一公共文化新样式,并将其发展为农村广场文化。G村农民运用自身优势,主动承接城市人回归自然、愉悦身心的需求,创造了“农家乐”文化。第四章主要讨论了G村文化的隐忧。G村文化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引人忧虑。G村农民宗族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薄弱。G村农民的社区认同低,对村级公共事务表现淡漠。面对G村土地越来越多的被征用、转用和占用的事实,未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寄希望从“种树”、“接房”中获利,而被征地农民生活却陷入了迷惘。第五章即结论与讨论。本章旨在对全文进行总结性阐述,并展开进一步讨论。本章通过总结G村六十多年来文化图景的流变及G村农民的文化实践,提炼出了人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
陶然[5](2012)在《21世纪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古就是世界着名的农业大国,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末,我国仍拥有农村人口71288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4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演变为城市资源优先配置的经济战略和城市居民优先享受的社会战略,从而导致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推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新策略,随之“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在各城市、地区轰轰烈烈的展开——社会主义农村迎来了它的春天。通过文献及调研本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与认识误区;用SWOT分析法全面探究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成都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实践为案例、相关理论为支撑,推进研究——探索建立一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既涵盖规划编制,又包括规划实施,还能涉及规划管理的;既符合当前“城乡统筹”理念,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还能够与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特点相契合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策略与方法。在“以规划为龙头”的“城乡统筹”战略之下,21世纪城市规划必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大有所为:从整体上说,规划可以规范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秩序;从个体上讲,规划可以引导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向、改变农民作为个体的以后的生活。就“‘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策略与方法”而言,既应该为如何有效的组织区域内无数个新农村规划编制出谋划策;也不应该偏废对单独一个新农村地区如何编制规划的方法进行思索——双管齐下,才是笔者希望达到的目的。由于时间的仓促、客观条件的局限,本文深度有限。但是笔者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和思考方式能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刘君祥[6](2003)在《一个党员一面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这是农村一些群众对土地分散到户经营后,党员不发挥作用,混同于一般群众的诙谐说法。在这样的村里,群众看不起党员,党员也看不起自己。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树立起农村党员的良好形象?河北省迁安市的做法是:在党
杨华,徐英[7](2002)在《“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文中研究说明
二、“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2)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外发展趋势 |
1.3.3 我国研究动态 |
1.3.4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设施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
2.1 设施农业的内涵 |
2.2 设施农业的特征 |
2.3 设施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
3 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3.1 柳林县概况 |
3.2 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3.2.1 由于自然条件有限,农业发展整体落后 |
3.2.2 蔬菜自给率严重不足,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
3.2.3 借助煤炭企业转型投资,全县设施农业飞速发展 |
3.2.4 设施农业发展初具成效,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
3.2.5 设施农业种植种类增多,大棚内部一片生机盎然 |
4 柳林县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
4.1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利用成本高 |
4.2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设施农业补贴不到位 |
4.3 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4.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5 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在市场中价格不占优势 |
4.6 煤企效益低下导致部分设施农业建设停滞 |
4.7 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 |
5 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5.1 对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分析 |
5.1.1 市场优势 |
5.1.2 劳动力资源优势 |
5.1.3 政策扶持优势 |
5.2 对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5.3 分析结论 |
6 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 |
6.2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设施农业资金的扶持力度 |
6.3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
6.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先进技术 |
6.5 加大设施农业投入,促进设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
6.6 煤企要加大科技投入,走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
6.7 开展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一个当代中国西北村庄的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方面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农村现代化、中国社会个体化及村庄空壳化研究 |
一、家庭联产承包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诸模式 |
二、中国社会个体化研究 |
三、村庄空壳化研究 |
四、文献启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视角和研究架构 |
第一节 个体化理论和研究的适用性 |
一、个体化理论脉络 |
二、个体化理论的适用性和本研究的个体化理论 |
第二节 制度—生活视角及其应用 |
一、两层结构社会的形成 |
二、“制度—生活”视角的应用 |
第三节 研究架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篇章结构 |
第三章 人口外流及去向: 农民造县城 |
第一节 农民流动的制度设置 |
一、农民流动的宏观制度设置 |
二、三份合同和土地价值变迁 |
三、小城镇建设与教育资源调整 |
第二节 农民的身体和社会流动 |
一、非农职业带动的流动: “逆序脱嵌”的人口流动 |
二、非农“自雇者”: 个体带动的家庭外流 |
三、农民工流动: 大规模的人口外流 |
四、老年人的流动: 子女带动的流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赖市场的生计和个体消费的兴起 |
第一节 消费政策和消费社会的形成 |
第二节 依赖市场的生计 |
一、生活对市场的依赖 |
二、生产对市场的依赖 |
三、收入对市场的依赖和不确定性 |
第三节 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个体消费的兴起 |
一、老年人的消费观念: 压缩性消费 |
二、中年人的消费观念: 节俭办大事 |
三、青年人的消费观念: 钱就是用来花的 |
四、未成年人的消费和观念: 没钱花是没本事 |
五、生产、分配和消费单位的变化: 个体消费的兴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婚姻圈和家庭模式: 家庭内部不平衡的个体化 |
第一节 传统婚姻圈及其性别分化 |
一、传统“梯度婚姻圈” |
二、性别与婚姻圈变迁 |
三、新门当户对及其实质 |
四、个体化择偶策略 |
第二节 多元家庭模式 |
一、分家和不分家模式 |
二、多种家庭模式 |
三、父权制的衰落和个体家庭的形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统的变迁: 走出祖荫庇护 |
第一节 何为传统 |
一、关于传统的界定 |
二、作为国家控制手段的传统 |
三、作为传统载体的仪式 |
第二节 变迁的仪式 |
一、三种不同类型的婚礼 |
二、变迁的丧礼 |
第三节 变迁的节日 |
一、春节的变迁 |
二、清明节和鬼节的变迁 |
三、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变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壳村与挂钉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一节 院落的空置与心理“空心化”和村庄认同弱化 |
一、空置院落类型 |
二、心理“空心化”和村庄认同弱化 |
第二节 “挂钉共同体”的形成 |
一、共同体及其衰落 |
二、挂钉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系统风险的个体化与失控的生活 |
第一节 系统风险的个体化 |
一、就业状况、失业风险和高涨的消费支出 |
二、教育和职业获得的风险 |
三、养老挑战与风险 |
第二节 失控的生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社会现代化村民个体化村庄空壳化 |
附表: 受访者清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社会主义乡村的文化图景及其变迁 ——以冀中南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内涵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内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一)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 |
(二) 关于农民与农村文化的研究 |
(三) 关于国家整合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观察法 |
(三) 非结构访谈法 |
(四) 口述史法 |
四、研究区域与个案概括 |
第一章 阶级斗争与政治文化 |
一、“罪”与“罚”:阶级文化注入的操作路径 |
(一) 定罪——阶级意识的确立 |
(二) 诉苦——阶级情感的培养 |
(三) 惩罚——阶级观念的巩固 |
二、“公”与“私”:集体主义的乡村际遇 |
(一) 合作化中官方的力导与农民的观望 |
(二) “大”集体与“小”家庭 |
(三) 集体主义与农民生存逻辑之间的张力 |
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的塑造机制 |
(一) “风云又起” |
(二) 瞄准干部 |
(三) 斗私批修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与市场文化 |
一、致富是硬道理——被释放的“趋利”心理 |
(一) 农民的“财富经” |
(二) 活跃起来的市场氛围 |
(三) 异化的“生财之道” |
二、户口进城——对城市待遇的追逐 |
(一) 对比而来的“城市梦” |
(二) 追梦——农民追逐城市待遇的三部曲 |
(三) 户籍意识逐渐淡化 |
三、热闹的庙会——经济与文化的二重唱 |
(一) 庙会情结 |
(二) 庙场上的民俗文化 |
(三) 印象商贩 |
第三章 新世纪与多元文化 |
一、大众传媒与媒介文化 |
(一) 传媒进入百姓家 |
(二) 媒体信息成为生产力 |
(三) 传媒带来村庄话题 |
二、文化广场与广场文化 |
(一) 自娱自乐的农村舞蹈队 |
(二) 舞蹈队到鼓乐队的转型 |
(三) 广场文化:今昔对比 |
三、“农家乐”与田园文化 |
(一) 采摘园里的“农家乐” |
(二) 绿色的“开心农场” |
(三) 两栖“田园人” |
第四章 农村文化的隐忧 |
一、农民的政治冷漠与政治热衷? |
(一) 被私化的公共权力 |
(二) 公共环境的悲剧 |
二、种树、种房与种地? |
(一) 农地上的尴尬 |
(二) 种地、“种房”人的幸运与无奈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结论 |
二、“农民-文化实践”模型的建构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21世纪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与城乡统筹的提出 |
1.1.2. 我国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 |
1.2. 对论文标题的释义与界定 |
1.3. “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 |
1.3.1. 新农村建设等于新村庄建设 |
1.3.2. 新农村建设要通过阻碍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 |
1.3.3. 新农村建设只应通过农业促进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或实践进展 |
1.4.1.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外实践进展 |
1.4.3. 国内研究进展与建设情况 |
1.5. 研究内容、意义、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 |
2.1. 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优势(S) |
2.1.1. 传统农业分化加速 |
2.1.2. 农民自身有了发展农村的诉求 |
2.1.3. 农村有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
2.2. 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不足(W) |
2.2.1. 农业先天不足暴露 |
2.2.2. 土地使用制度与农村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
2.2.3. 农村建设资金筹措难 |
2.2.4. 农村发展欠好的项目带动,产业稳定性差 |
2.2.5. 农村劳动力量过剩、质不足 |
2.2.6. 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存在弊病 |
2.3. 新农村建设的外部机遇(O) |
2.3.1. “城乡统筹”全面推行 |
2.3.2. 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
2.3.3. 新《城乡规划法》诞生 |
2.3.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运行 |
2.4. 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威胁(T) |
2.4.1. 城乡差距扩大激化了农村的社会矛盾 |
2.4.2. 规划建设与实际需求错位 |
2.4.3. 城乡规划体系不完善 |
2.4.4. 非法定规划的弊病 |
第3章 成都概况及成都农村规划的上位规划策略研究 |
3.1. 成都市及成都农村发展概况 |
3.1.1. 成都市概况 |
3.1.2. 成都市农村概况 |
3.2. 新理念 |
3.2.1. 统筹城乡规划理念的提升 |
3.2.2. 开始坚持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
3.2.3. 案例:全域成都规划 |
3.2.4. 思考 |
3.3. 以“三个集中”为根本方法 |
3.3.1. 概况、推行原因 |
3.3.2. 关键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支持 |
3.3.3. 关键二:“确权”为规划在农村实现提供了可能 |
3.3.4. 成都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多种形式 |
3.3.5. 成都市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个层次及规划引导方式 |
3.3.6. 其他制度支持 |
3.3.7. 成效 |
3.3.8. 思考 |
3.4. 市级规划机制体制 |
3.4.1. 成都做法 |
3.4.2. 思考 |
3.5. 法规建设 |
3.6. 城乡体系结构 |
3.6.1. 客观看待成都市现行的城乡结构 |
3.6.2. 肯定成都现行城乡体系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
3.7. 形成规划新体系 |
3.7.1. 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新体系 |
3.7.2. 县域城乡总体规划被纳入法定规划 |
3.7.3. 思考 |
3.8. 县域村庄布点的影响因素 |
3.8.1. 案例:都江堰灾后重建村庄布点 |
3.8.2. 思考 |
3.9. 其他策略 |
3.9.1. 始终坚持各方利益的协调 |
3.9.2. 各级政府职能分工应该更加明确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农村(一般镇、乡、村)规划及相关问题研究 |
4.1. 规划法规建设 |
4.1.1.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导则(试行)》诞生 |
4.1.2.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与四性原则 |
4.1.3. “图纸+导则”的操作方法 |
4.1.4. 思考 |
4.2. 规划机制体制建设 |
4.2.1. 乡村规划师制度 |
4.2.2. 农村建设组织机构的确立 |
4.2.3. 新农村建设内容及其经营管理方式 |
4.3. 对成都市农村规划重要方法的研究 |
4.3.1. 以资源做规划 |
4.3.2. 多规合一 |
4.3.3. 农村建设用地分类办法 |
4.3.4. 自上而下引导与自下而上诉求的综合平衡 |
4.4. 镇总体规划 |
4.4.1. 案例:兴义镇城乡一体总体规划 |
4.4.2. 思考 |
4.4.3. 对小城镇规划编制模式变迁的总结与展望 |
4.5. 村庄建设规划 |
4.5.1. 成都只将村庄建设规划作为刚性工作来抓 |
4.5.2. 案例:三道堰程家船村村庄规划 |
4.5.3. 成都村庄建设规划的管理与编制方式对农村规划困境的解决行之有效 |
4.6. 村庄发展规划 |
4.6.1. 案例:国坪村灾后村庄发展总体规划 |
4.6.2. 思考 |
4.7. 农村新型社区规划 |
4.7.1. 案例一:战旗农村新型社区 |
4.7.2. 案例二:大邑县青霞镇龙凤社区 |
4.7.3. 思考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研究引发的感想 |
5.2.1. 为什么要做“新农村规划”? |
5.2.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
5.2.3. 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既是过程又是结果 |
5.2.4. 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就地城市化”的思考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思想转变。 |
二、抓品种更新。 |
三、抓技术培训。 |
四、抓产品销售。 |
四、“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 ——基于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视角[D]. 邵梦茹. 北京工商大学, 2020
- [2]柳林县设施农业发展研究[D]. 成伟志.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5)
- [3]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一个当代中国西北村庄的社会变迁[D]. 解彩霞. 厦门大学, 2014(05)
- [4]社会主义乡村的文化图景及其变迁 ——以冀中南G村为例[D]. 姬会然.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21世纪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陶然.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6]一个党员一面旗[N]. 刘君祥. 农民日报, 2003
- [7]“大棚”农业让上庄乡农民富起来[J]. 杨华,徐英.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2(01)
标签: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农业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