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

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

一、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19)在《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在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稳定增长、居民财富快速积累的背景下,以代客理财为主的资产管理行业(简称“资管行业”)不断壮大。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类固定收益市场到股票市场,再到衍生品市场等,资管产品几乎无处不在。虽然存在各种“越位”、“踩线”的争议,但资管行业的蓬勃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和金融脱媒深化,商业银行也希望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局面,并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尤其在近几年,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逐步处于资管行业的核心位置。而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更多扮演着金融产品创设者的角色。但是,在不统一的监管体系下,资管行业发展伴随着社会各界的质疑,规避政策的模式创新和监管长期博弈,刚性兑付始终未被打破,使得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集聚了大量的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管链条的上游尤其如此,成为风险的最终传导环节。过去多年,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监管部门出台了超过30部政策文件,内容囊括理财业务的资格准入、投资方向、风险管理、操作规范等各个方面,但总体来看,监管政策在出台不长时间内,总会被新的产品模式创新所突破,效果并不理想。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些年,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在内的资管行业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研究领域。在监管部门、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4月27日,试图破解资管乱象的资管新规出台,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2018年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管理办法”),作为指导意见的配套实施细则。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作为理财管理办法的配套制度。资管新规及理财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和发展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透过监管政策变迁视角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产品模式创新。首先,运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加入监管政策变迁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之后定性考察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创新的演变,并将收益率影响因素模型延伸,运用两时期横截面数据探索模式创新的效应。在这里必须指出,从逻辑关系上看,模式创新也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特殊性在于,模式创新的过程往往就是与监管政策博弈的过程,在短期内对收益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监管政策变迁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博弈过程,以及模式创新如何突破监管政策而对收益率产生影响,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最后,在运用创新模型并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2018年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及影响,并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出建议。第一,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在第三章,本文以4家国有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12月至2018年8月数据为样本,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基于监管政策带来的结构变异角度,考察了市场利率、产品期限、金融体系流动性和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协整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政策平稳期,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和保本理财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产品期限、金融体系流动性均具有基本一致的协整关系。市场利率、产品期限和金融体系流动性一般具有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同向的变动关系。在政策抑制期,各类型银行理财变量系统协整关系不尽一致,市场利率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明显减弱,部分模型的逻辑关系与理论上的状态出现不一致性,表明了重大监管政策出台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动逻辑产生明显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大监管政策短期(即政策抑制期)降低了非保本理财收益率,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带动保本理财收益率下降。表明2009年至2018年资管新规之前,重大监管政策仅是短期影响,并未影响收益率的长期变动逻辑。(3)由于数据持续至2018年8月,且自2018年4月及之后Policy均取值0,各类银行门限回归结果显着,表明2018年资管新规的抑制效应持续至今。(4)虽然监管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非保本理财产品,但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存在门限效应,说明政策冲击对保本理财产品也产生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非保本理财收益率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非保本理财产品与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亦存在短期的传导效应,针对表外理财或非保本理财的监管政策会通过传导关系影响到保本理财产品。(5)在过去近10年内,监管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短期的抑制效应,但并未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影响;产品期限、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决定因素,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亦能够对收益率产生影响。第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产品模式创新伴随着与监管政策的博弈: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创新,突破监管政策,从而实现理财资金投资于高收益资产。所以创新带来的效应十分显着。在第四章,本文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监管政策变迁下模式创新的演变,在进一步了解重大监管政策出台带来的短期抑制效应之后,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模式创新突破监管政策。在第五章,本文基于收益率模型考察了模式创新的经验证据。但是,由于创新本身并不存在直接可以观察到的指标,所以需要找到度量理财产品创新力度的方法。幸运的是,本章基于两个思路找到了相应的测量方法。一是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的方法:由于不同类型银行创新力度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控制了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那么收益率的差别即可表示不同类型银行创新的差异程度。二是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的方法:在控制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的情况下,政策平稳期与政策抑制期收益率的差异,即可表示这两个时期创新程度的差别。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效应差异模型的结论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是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变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产品创新力度均强于国有大型银行。较早时期,股份制银行创新力度最强,后期逐步被城商行超越。近期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或激进程度排序为: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国有大型银行。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的结论是:政策平稳期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要明显高于政策抑制期,表明模式创新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重大监管政策出台之后一段时间,进一步的产品模式创新所带来的收益率提升十分可观,影响不同类型银行收益率水平大概在0.30%-0.50%。第三,关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研究。本文在第六章总结了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是:打破刚性兑付、破除多层嵌套、禁止资金池,同时推进业务更加规范,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标准,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财新规提出防止资金纯粹规避政策的空转,缩短融资链条;强化穿透式监管,充分披露底层资产;理财子公司成为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主要载体等内容。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共同构建起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框架。在对新规梳理之后,本文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对资管新规政策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量后,资管新规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四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抑制效应十分明显,且随着时间推进(2018年5月至9月)抑制效应不断增强。新的政策出台后,类似于以往监管政策出台一段时间后被进一步的模式创新所突破的情况没有出现,在系统性改革背景下,预计将形成新的产品体系。最后,本文在完成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商业银行应对照新规要求,除做好存量业务处置以及新老产品有序衔接之外,还需要在理财产品体系、投资者培育、估值体系、风控体系以及组织架构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建设。

宋怡文[2](2019)在《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快速膨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已然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头“灰犀牛”。一方面,影子银行同商业银行一样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为金融市场提供巨大的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货币创造性增加了货币当局宏观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资金运作、期限错配及监管套利等属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近年来,更加复杂的“结构化”影子信贷中介已经出现并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与银行应收账款有关的新形式应运产生,银行将资产重新分类为应收账款类投资,使得正规银行部门和影子银行实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不透明。广泛而密切的资金同业往来增加了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关联性。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对影子银行界定和范畴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主导机构的不同,将影子银行分为非银金融机构主导的影子银行和民间金融主导的影子银行这两类;在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基于相关性的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分析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机制。在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业务模式演进机制以及影子银行发展的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在第四部分,建立了一个包含证券类、信托类、投资类和民间借贷类四类影子银行的DCC-GARCH模型和CoVaR模型,分别测算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系统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以及风险贡献度,并以风险贡献度的数值大小来衡量风险溢出效应的大小。风险贡献度越大,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越大。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四类影子银行均对商业银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溢出效应,其中证券公司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信托类影子银行,最后是投资类公司和民间借贷机构。其次,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溢出效应大小的变化时点与宏观经济上下波动以及监管变化时点吻合度较高,本文以动态相关系数及风险贡献度作为监测和预警影子银行风险的度量因子具有现实意义。影子银行的风险根源在于影子银行固有的期限错配及高杠杆率资本运作的属性,基于此,为促进影子银行业务“阳光化”发展,应该从加强功能性金融监管、建立法律和规范制度层面积极规范、引导;同时,监管当局应延迟资管新规的宽限期,限制影子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打破刚兑,清理掉理财的“期限错配”。

王湃[3](2018)在《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学界对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却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一类观点认为,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蕴藏着巨大风险,给我国金融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影子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发展、融资方式多元化的表现,在拓宽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功能和作用,既不能否认其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潜在风险。这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影子银行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模型,并以此为框架来研究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针对影子银行定义不统一的现状,本文从三个层次划定了影子银行的边界:第一层次是商业银行以外的从事资金借贷的机构和业务(不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无存款保险,无最后贷款人);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边界内,根据资金流向划分为“实体投资型”影子银行和“交易套利型”影子银行;第三层次将“实体投资型”影子银行进一步划分为“银行的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在明确定义后,本文对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同业渠道”和“投资渠道”讨论了中国“实体投资型”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之后,把研究的视角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家部门、金融中介部门、中间品厂商、最终产品厂商、资本品厂商、家庭部门、政府部门和货币政策部门的封闭式DSGE模型。本文将传统的DSGE模型中的金融中介部门划分为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分别对应企业家部门中的低风险企业家和高风险企业家,即低风险企业家从商业银行借款,高风险企业家只能从影子银行借款,影子银行包括银行的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其资金分别来自于商业银行和家庭部门。在此设定下,本文对影子银行、商业银行、高风险企业家、低风险企业家和家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建模,并利用中国经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对模型中各参数进行校准,从而得到符合我国实际的DSGE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冲击模拟,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使货币政策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第二,影子银行的违约概率提高将给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导致投资和产出的下降;第三,在当前的条件下,“银行的影子”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不同类型影子银行的共性特征,尝试对影子银行分层级进行定义,这一层级的设定使当前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都能找到对应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使影子银行的定义趋于统一和明确;第二,DSGE模型有着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可以更加清晰的呈现出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其结果也更具说服力;第三,首次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两种形式——“银行的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不同的微观运行机制进行了分别建模,从而使模型更加贴合我国现实情况;第四,对中国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影子银行修正了金融抑制、提高了金融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因此也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即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使影子银行的运行“阳光化”。

刘融[4](2017)在《我国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及风险溢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子银行”这一概念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在我国同样如此,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急速膨胀,它在填补传统银行业务缺位、丰富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的同时,因其高杠杆、少受甚至不受监管的属性埋下的安全隐患也引发公众忧虑。但事实上,影子银行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是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因此不应片面夸大其风险性而忽略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以秉持客观公允的态度增进对我国影子银行的认知,尤其是探明现阶段对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中占据数量最多、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即中小企业发挥的融资效应,以及合理测度自身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我国影子银行兴利抑弊、维系金融体系安全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极有裨益。为此,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影子银行的相关理论,并尝试从纷繁芜杂的概念中厘清“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概念与特征,并从金融脱媒趋势与投资方、投融资中介及融资方等三方主体的共同作用探索我国影子银行的成因;其后就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做详尽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现阶段发挥的中小企业融资效应与风险溢出效应,具体过程和结论如下: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本文先分别从闲置资金聚集效应、流动性增强效应、投资效率提升效应以及成本降低效应等方面系统分析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内在机理,而后运用2010年末至2016年上半年间我国影子银行和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构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证实影子银行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其次,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补充与替代效应。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融资业务中,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究竟发挥“补充”抑或“替代”效应,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所做的实证研究作出回应:一方面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无法满足中型企业融资缺口时发挥“补充”效应,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片面夸大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采用过分严厉的监管措施来取缔或“消灭”影子银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正视影子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对传统银行信贷表现出“替代”和“挤出”效应,这在影子银行由于自身局限尚未成为小微企业融资主力的同时会削弱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融资的能力。这种“替代”与“挤出”源自影子银行更为契合小微企业“短、小、急、频”的融资需求以及影子银行业务融资业务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同质化”,因此通过影子银行的业务升级改变“同质化”,有助于加强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的“补充”效应,削弱“替代”效应,使两者携手多渠道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最后,测度影子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虽然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填补实体经济的融资缺口、弥补市场失灵,有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性,但与此同时,在监管尚未及时调整跟进的情形下,影子银行由于期限错配、高杠杆等问题,自身存在的风险会通过融资路径、资产负债路径、支付体系、业务同质化及公众信心等直接或间接路径溢出至金融体系,而经济周期波动、金融机构关联性、融资对象高风险性、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会强化和放大该风险溢出效应,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本文通过构建GARCH-Copula-CoVaR模型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影子银行体系的自身风险均显着高于传统商业银行,且高于金融系统整体风险;就影子银行体系内各子类别的的风险程度而言,从高至低依次为:信托公司类影子银行、券商类影子银行、投资公司类影子银行及民间借贷类影子银行;从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程度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则依次为:信托类影子银行、券商类影子银行、民间借贷类影子银行及投资公司类影子银行,尤其是信托类和券商类影子银行,无论从自身风险还是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而言,均居影子银行类金融机构前列,因此即便影子银行整体杠杆水平一般,风险可控,引发全面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但局部(以信托、券商类影子银行为例)因扩表提速、通道增加、资金链条拉长触发的杠杆水平推升、期限错配压力增大及风险溢出效应凸显,须引起重视,应侧重针对该部分金融机构进行杠杆调控,有效降低该类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并且隔离其与传统银行体系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传递,维系金融体系安全。鉴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现阶段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的实际效应及自身的风险溢出效应,建议依循“包容性、创新性、合法性和针对性”的指导路线通过影子银行的兼容并包、业务升级与结构优化,实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兴利除弊,具体建议包括:包容性,即借鉴英国的“监管沙盒”理念,摒弃“大而全”的金融监管模式,并通过立法使原先处于“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业务合法化,同时为避免过度监管导致的市场融资成本高企,采取“温和式”去杠杆甚至是稳杠杆;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推进影子银行业务和模式的创新,以及监管思路的转换与创新;合法性,即完善监管立法及依法构建完善征信体系,推进信息披露;针对性,则表现为对影子银行的差别化、关联式及动态性监管,其中差别化即依据影子银行体系内各类别金融机构自身风险与风险溢出的差别,分别采用直接监管、间接监管及辅助监管等在内的多元化监管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为:首先,厘清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合理测度规模。在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中,就我国是否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影子银行、如何界定更为合理,仍存有争议。本文尝试从纷繁芜杂的概念中厘清“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概念和特征,并依据影子银行主要类别对其规模进行测度,为正确认识和评估我国影子银行的经济效应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的实际效应,解决相关研究中的焦点争议,通过业务升级实现影子银行“质”的提升。已有的研究较多立足于影子银行“量”的优化,本文则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影子银行是否可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究竟表现为替代抑或补充效应”等影子银行研究中尚存的争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即“业务升级”,以期推动我国影子银行实现“质”的提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最后,量化分析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明确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内风险溢出的主要承担者及风险溢出变化动向,为影子银行结构优化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在研究影子银行的风险状况时,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定性分析,本文将研究对象拓展至量化分析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双重比较明确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内风险溢出的主要承担者以及风险溢出变化动向,基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内各子类别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化测度提出差别化监管措施,优化影子银行结构、管控影子银行风险以期带动影子银行“质”的改良,维系金融体系安全。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体现在数据和信息的可得性不足,具体为影子银行部分数据较难获取、非上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不易搜集,以及无法精准从影子银行类金融机构剥离非影子银行业务等方面,这一点有望在日后随着影子银行调研的深入和数据披露日趋完善而得以改进。除数据样本的充实外,本文的研究展望还包括:影子银行研究内容由“质”拓展至“量”和“价”,即关注如何使影子银行整体及局部(以业务类别或地理区域划分)的规模和增速控制在合理的阈值范畴内,以及影子银行融资业务的合理利率如何厘定;更可追踪研究监管趋严背景下的影子银行又将如何作用于经济、金融等领域,发挥怎样的效应,持续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

侯丰[5](2016)在《对我国商业银行通道类业务会计处理的思考》文中指出商业银行通道类业务具有将表内资产转表外、逃避信贷规模约束等特点,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受到了监管当局的重点关注。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通道类业务在会计处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监管准则和会计准则之间也有一些冲突。本文对银行通道类业务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对通道类业务的各项监管政策,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梁倩文[6](2015)在《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98年到2013年的十五年间,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日趋紧密、逐渐加强。针对金融市场形势复杂化、业务内容多样化趋势,监管层又陆续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合作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在这些文件的规范下,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银证合作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深化、金融模式不断创新的今天,中国的银证合作,特别是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但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的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尚未彻底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也使得银证合作业务的开展处处掣肘。但是,这种水平较低的、产品种类并不复杂的银证合作是我国混业经营体系形成的前奏。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放开、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化,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证合作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板块。A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银行,其与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合作路径值得探讨。本文将以国内银证合作的宏观金融趋势为基础,以A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为蓝本,深入探讨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开展的模式和策略,并在最后得出结论。A商业银行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商业银行、一家实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和竞争实力。在我国金融市场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握机遇,合理利用标准化金融工具,充分利用券商通道,在新兴的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下足功夫,相信一定可以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变革大背景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叶蕾[7](2014)在《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研究》文中提出自2012年5月证券公司首届创新大会召开以来,在证监会指引和各证券公司自发组织下,我国证券行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迈上了全面创新转型发展之路。证券公司的创收由传统经纪业务收入结构转型为以其他业务为主的收入结构。2012年至今最为突出的就是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一法两则”(《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修订出台,为资产管理业务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证券行业目前在金融同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提升证券公司在泛资产管理时代的竞争力。本论文以DB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证监会制定的“一法两则”基础上,研究银证合作业务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存在的主要风险,集中体现在尽职调查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研究目的在于系统梳理、评述银证合作业务的构成与功能,探讨在证券监管体系下,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的理论基础、制度安排与操作框架,结合券商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券商与商业银行加强创新合作模式,同时加强监管,有效规划监管社会融资方式和规模。本文主要研究DB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开展的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国内外相文献研究成果的研究及启示,对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DB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银证合作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结合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对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模式进行创新,并对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风险防控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历史分析、文献综述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比较研究法等。

高海红,高蓓[8](2014)在《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以银证合作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业的兴起是长期金融压抑的结果。其发展既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倒逼动力,也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影子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证合作源于监管套利动机,是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结果。通过定向资产管理,银行突破了信贷限制,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同时也因其表外业务特征,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证合作是未来资产证券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监管机构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着手.在风险调控的同时,对银证合作业务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并将其纳入金融改革的整体规划。

徐瑶[9](2013)在《我国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摘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始突破分业经营的界限,通过契约合作、金融控股公司等模式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从国内实践看,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综合化经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浅层次的业务合作,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共同开发综合性产品并代理销售;二是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控股公司,集团本身不经营金融业务,而由其控股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多个金融子公司分别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银国际、平安保险集团模式。很多学者讨论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因为它具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等一系列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有效运作、提高经营效率。但现有文献定性的讨论较多,实证研究较少,经营模式与机构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本文采用杜邦分析体系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不同银证合作模式下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性的实证分析,旨在探讨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2年我国46家证券公司,将46家证券公司分为3组进行讨论,分别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证券公司、混合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证券公司以及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前两组属于基于股权关系的银证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包括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以及平安证券,第三组则选取了其余我国规范类和创新类的42家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实证结果表明:混合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最高,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证券公司居于其次,而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偏低,说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

冯娟娟[10](2013)在《银证合作中的信用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它既是推动银行体制改革、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以及金融环境和制度各方面的原因,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与风险,尤其是其中的信用风险问题更加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银证合作中的信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以便促进商业银行不断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更好的发展。

二、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界定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变迁文献综述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资产定价相关理论
        二、期限结构相关理论
        三、金融创新相关理论
        四、金融抑制相关理论
        五、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政策变迁
    第一节 资管行业发展概况
        一、2008 年之前:公募基金主导资管行业
        二、2008-2012 年:银信合作推动资管行业发展
        三、2012-2017 年:“大资管”和多层嵌套
        四、2018 年之后:资管新规和统一监管
        五、资管业务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通道
    第二节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政策变迁
        一、发展历程
        二、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三、监管政策变迁和重大政策核心要点
第三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样本选择、指标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择
        二、指标选取
        三、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门限回归方法和模型设计
        一、门限回归模型
        二、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和回归分析
        一、国有大型银行模型
        二、股份制银行模型
        三、城市商业银行模型
        四、农村商业银行模型
    第五节 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FBY)和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BBY)的逻辑关系
        一、四种类型银行
        二、基于EG-ADF模型的长期关系检验
        三、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短期关系检验
    第六节 模型总结
第四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演变
    第一节 2009年12 月规范银信合作的信贷资产出表前后
        一、早期的合作模式
        二、合作模式演变和产生原因
        三、产生原因
    第二节 2010年8 月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前后
        一、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理财
        二、规避72号文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创新
        三、其他创新模式
    第三节 2013年4 月规范理财投资运作前后
        一、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
        二、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加入后的商业银行理财创新
        三、银监会8号文的核心内容及影响
        四、参与“非非标”资产的创新
    第四节 2018 年资管新规之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体系
        一、依据投资资产分类
        二、依据客户类型分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选取
        二、不同类型银行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三、不同政策效应期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四、模型设定的思考
    第二节 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应差异的检验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选取和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
        四、回归结果分析
        五、模型总结
    第三节 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检验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选取和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
        四、回归结果分析
        五、模型总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018 年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及影响
    第一节 资管新规前商业银行理财存在问题与风险分析
        一、刚性兑付风险
        二、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三、多层嵌套风险
        四、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
    第二节 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
        一、资管新规的总体思路
        二、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资管新规政策效应的描述性统计
        二、资管新规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三、收益率降低原因和产品模式影响
        四、资管新规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基于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模型的结论
        二、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应差异模型的结论
        三、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的结论
        四、2018 年资管新规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和发展
        一、转型发展方向
        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其范畴
        1.2.2 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1.2.3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测度方法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2.1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
    2.2 我国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性分析
        2.2.1 资产关联效应
        2.2.2 信息关联效应
    2.3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2.3.1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
        2.3.2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路径
第3章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概况
    3.1 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
    3.2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
    3.3 我国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及演进机制
    3.4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4章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模型选取
        4.1.1 DCC-GARCH模型
        4.1.2 BEKK-GARCH模型
        4.1.3 CoVaR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1 样本选取和样本描述
        4.2.2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统计量
    4.3 DCC-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4.3.1 DCC-GARCH模型的参数估计
        4.3.2 DCC-GARCH模型的动态相关系数结果分析
        4.3.3 DCC-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4.4 BEKK-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4.4.1 BEKK-GARCH模型的参数结果
        4.4.2 BEKK-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4.5 Co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4.5.1 CoVaR模型的估计结果
        4.5.2 CoVaR模型的实证结果的分析
        4.5.3 不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对比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构建影子银行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5.2.2 加强影子银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影子银行的定义
    1.2.2 关于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
    1.2.3 关于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影子银行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影子银行的重新界定
2.1 中美两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实原因
    2.1.1 美国影子银行形成发展的原因
    2.1.2 中国影子银行形成发展的原因
    2.1.3 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比较分析
2.2 影子银行存在和发展的理论解释
    2.2.1 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解释
    2.2.2 基于金融抑制论的解释
    2.2.3 基于监管套利理论的解释
2.3 影子银行的三个层次及表现形式 第3章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
3.1 “交易套利型”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
3.2 “实体投资型”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
    3.2.1 “银行的影子”的信用创造机制
    3.2.2 “传统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 第4章 包含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模型构建
4.1 宏观经济的建模思路
4.2 包含影子银行的DSGE模型构建
    4.2.1 低风险企业家
    4.2.2 商业银行
    4.2.3 高风险企业家与影子银行
    4.2.4 家庭部门
    4.2.5 最终产品生产商
    4.2.6 中间品生产商
    4.2.7 资本品生产商
    4.2.8 政府部门
    4.2.9 货币政策部门
    4.2.10 总量约束和市场出清
    4.2.11 外生冲击
4.3 对模型的补充说明 第5章 参数校准和冲击模拟
5.1 参数的确定
    5.1.1 文献中已有的参数
    5.1.2 根据经验数据估计的参数
    5.1.3 通过校准得到的参数
5.2 求解稳态值
5.3 外生冲击模拟
    5.3.1 货币政策冲击
    5.3.2 影子银行违约率冲击
    5.3.3 影子银行规模冲击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A 标准化后的完整模型 附录B 模型的稳态方程组 附录C 影子银行与高风险企业家最优债务合约推导 附录D 完整的参数列表 附录E 模型模拟所用的Dynare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我国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及风险溢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金融创新理论
        2.1.2 金融抑制论
        2.1.3 长尾理论
        2.1.4 金融脆弱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有关影子银行的概念、类别、特征及成因研究
        2.2.2 有关影子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效应研究
        2.2.3 有关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与监管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我田影子银行概念、类别、成因及发展概况
    3.1 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与类别
        3.1.1 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
        3.1.2 我国影子银行的类别
    3.2 我国影子银行的成因
    3.3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概况
        3.3.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3.3.2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3.3.3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影子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及风险溢出的机理分析
    4.1 我国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
        4.1.1 交易型影子银行
        4.1.2 融资性影子银行
    4.2 我国影子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
        4.2.1 闲置资金聚集效应
        4.2.2 流动性增强效应
        4.2.3 投资效率提升效应
        4.2.4 成本降低效应
    4.3 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补充”与“替代”的作用机理
        4.3.1 信贷市场竞争度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的差异化影响
        4.3.2 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型企业银行信贷的效应
        4.3.3 我国影子银行对小微企业银行信贷的效应
    4.4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作用机理
        4.4.1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概念及特征
        4.4.2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4.4.3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
第五章 我国影子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回归结果分析
        5.3.3 稳健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补充”与“替代”效应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6.2 模型设定
    6.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确定初始模型的滞后阶数并检验模型稳定性
        6.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6.3.4 SVAR模型的识别条件
        6.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3.6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溢出的实证分析
    7.1 模型构建
        7.1.1 风险溢出模型及其度量指标
        7.1.2 GARCH模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7.1.3 Copula模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7.2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7.3 数据分析与检验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平稳性检验
        7.3.3 自相关检验和ARCH效应检验
        7.3.4 相关关系分析
    7.4 风险溢出测度结果及分析
        7.4.1 不同类别影子银行及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及风险溢出测度结果
        7.4.2 不同类别影子银行及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及风险溢出(对金融系统)变化对比
        7.4.3 部分类别影子银行及商业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测度及变化对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秉持相对包容的监管理念
        8.2.2 推进务实创新的监管思路
        8.2.3 构建与完善监管立法与征信体系
        8.2.4 采用差别化、关联式与动态性的监管方式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析
        1.4.1 关于银证合作资管业务的研究综述
        1.4.2 关于银证合作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析
第二章 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概况
    2.1 通道类资产管理业务
        2.1.1 银票类投资业务
        2.1.2 信贷产品投资类业务
        2.1.3 银证保存款投资类业务
    2.2 主动管理类资产管理业务
        2.2.1 银行理财资金管理(固定收益)
        2.2.2 结构化产品
        2.2.3 开立丙类账户
        2.2.4 类资产池设计
        2.2.5 表外贷款
    2.3 融资类资产管理业务
    2.4 概括与总结
第三章 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银证合作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分析
        3.1.1 银证合作发展环境
        3.1.2 银证合作发展趋势
    3.2 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必要性
    3.3 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可行性
        3.3.1 政策可行性
        3.3.2 操作可行性
第四章 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合作现状及分析
    4.1 A商业银行现状
    4.2 A商业银行银证合作现状
    4.3 A商业银行银证合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第五章 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 管理业务合作案例
    5.1 合作案例分析之一:股权质押回购
        5.1.1 案例简介
        5.1.2 案例分析
    5.2 合作案例分析之二:信托收益权转让
        5.2.1 案例简介
        5.2.2 案例分析
    5.3 其它银证合作资产管理案例
        5.3.1 案例简介
        5.3.2 案例分析
第六章 A商业银行银证合作资产管理业务相应对策
    6.1 加速标准化工具融资发展
    6.2 利用券商通道,更加合理规避监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不足
    7.3 中国银证合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

(7)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现状
    2.1 DB证券公司概况
        2.1.1 DB证券公司背景介绍
        2.1.2 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总体经营状况
    2.2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现状
        2.2.1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2.2.3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现状
    2.3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进一步加强DB证券公司银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银证合作的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3.1.1 银证合作的发展环境分析
        3.1.2 银证合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3.2 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必要性
        3.2.1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
        3.2.2 证券公司自身发展需要
    3.3 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可行性
        3.3.1 政策可行性
        3.3.2 经济可行性
        3.3.3 操作可行性
第四章 国内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案例
    4.1 DB证券公司合作案例分析之一:协议存款
        4.1.1 DB证券公司协议存款银证合作业务过程
        4.1.2 DB证券公司协议存款银证合作成效及问题
    4.2 DB证券公司合作案例分析之二:商业汇票
        4.2.1 DB证券公司商业汇票银证合作业务过程
        4.2.2 DB证券公司商业汇票银证合作成效及问题
    4.3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银证合作风险案例
        4.3.1 尽职调查缺失引发的风险案例
        4.3.2 超范围投资风险案例
    4.4 相关案例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五章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模式发展构想
    5.1 主动资产管理合作模式
        5.1.1 非标转代销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5.1.2 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
        5.1.3 资金池管理业务模式
    5.2 被动资产管理合作模式
        5.2.1 商业汇票定向资产管理模式
        5.2.2 信贷资产
        5.2.3 福费廷
        5.2.4 保理资产
        5.2.5 存单收益权/存单质押
        5.2.6 放杠杆类产品
第六章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的风险防控策略
    6.1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的潜在风险
        6.1.1 战略风险
        6.1.2 法律风险
        6.1.3 操作性风险
        6.1.4 合规性风险
        6.1.5 市场及政策风险
    6.2 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6.2.1 事前:业务模式审查
        6.2.2 事中:核查业务关键点
        6.2.3 事后:投后管理及持续跟踪
        6.2.4 定期总结和改善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以银证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的定义、特点及发展现状
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产生原因
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的运作模式
潜在风险和问题
发展前景和政策建议
结语

(9)我国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银证合作概述
    2.1 银证合作的定义
    2.2 银证合作监管的发展与演进
        2.2.1 国外银证合作监管的进程
        2.2.2 我国银证合作监管的演进
    2.3 我国银证合作的成因
        2.3.1 银证合作的外部环境
        2.3.2 银证合作的内部动因
    2.4 我国银证合作的模式分析
        2.4.1 基于契约的银证业务合作模式的分析
        2.4.2 基于股权关系的银证混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3 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定义与评估方法
    3.1 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内涵界定
        3.1.1 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的含义
        3.1.2 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含义
    3.2 证券公司经营业绩评估方法的选择
        3.2.1 证券公司经营业绩评估方法——EVA业绩评价法与杜邦分析法
        3.2.2 杜邦分析体系的分析框架
    3.3 证券公司经营效率评估方法的选择
        3.3.1 经营效率评估方法——SFA方法与DEA方法
        3.3.2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4 我国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我国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4.1.1 基于公司治理的差异性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4.1.2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差异性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4.1.3 基于监管约束的差异性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4.2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4.2.1 样本与指标的选择
        4.2.2 杜邦分析的实证结果
    4.3 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4.3.1 样本的选择
        4.3.2 指标的选择
        4.3.3 DEA方法的实证结果
    4.4 两种方法实证对比分析
5 关于我国银证合作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我国银证业务合作
        5.1.1 加强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流通
        5.1.2 加强银行与证券公司的业务交叉与金融创新
        5.1.3 加强推进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5.2 鼓励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5.2.1 扶持混业经营发展的模式
        5.2.2 监管部门尽快确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5.3 重视银证监管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10)银证合作中的信用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银证合作中的信用风险
二、银证合作中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拆借的信用风险
    (二) 商业银行股票质押贷款的信用风险
三、银证合作中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 严格控制证券公司的市场准入
    (二) 加强对证券公司的信用评估
    (三) 建立及健全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
    (四) 对质押股票标的物进行风险评估与监测
    (五) 禁止证券公司进行多头质押
    (六) 及时处理质押物

四、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D]. 李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 宋怡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王湃. 辽宁大学, 2018(01)
  • [4]我国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及风险溢出研究[D]. 刘融.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对我国商业银行通道类业务会计处理的思考[J]. 侯丰. 时代金融, 2016(32)
  • [6]A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合作研究[D]. 梁倩文. 苏州大学, 2015(08)
  • [7]DB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银证合作研究[D]. 叶蕾. 广西大学, 2014(02)
  • [8]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以银证合作为例[J]. 高海红,高蓓.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2)
  • [9]我国银证合作模式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D]. 徐瑶. 中南大学, 2013(03)
  • [10]银证合作中的信用风险分析[J]. 冯娟娟. 商, 2013(05)

标签:;  ;  ;  ;  ;  

关于银证合作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