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高专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向慧[1](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张丽杰[2](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郭蕾[3](2019)在《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泰州学院韩语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韩语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1992年中韩建交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满足实用型韩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培养实用型韩国语专门人才。泰州学院韩语专业就是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高职高专韩语专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为涉韩的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外贸、文秘、导游和制造业的实用型人才。近年来,韩语专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每年用人单位需要的韩语专业人才数量有所减少,对韩语专业的人才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造成高职高专韩语专业的学生找到与应用韩语相关的工作机会减少,填报这一志愿的学生人数也在减少,这一恶性循环现象造成了有些学校因此停止招生,高等职业教育的韩语专业发展进入困境。泰州学院韩语专业停止招生就是其中一例。为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作者以泰州学院韩语专业发展为典型,根据已有的教学实践初步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发展进入困境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为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对历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研究课题。在研究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本论文分五章进行了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需要研究目前国内韩语专业发展现状的原因,本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先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第二章描述了以泰州学院韩语专业为典型的高职高专韩语专业的发展困境,根据已有的教学实践初步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韩语专业发展进入困境的内因和外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历届毕业生进行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研究的课题,研究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的学习与就业情况,从毕业生的角度分析目前困境的问题所在。第三章叙述了对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研究的结果。调查的问题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学习和就业这三个方面。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学生就业情况等各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泰州学院韩语专业的教学与培养工作,发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对韩语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实训教学效果不好。这造成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技能不够,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造成专业对口就业难与招生难的相互反馈,最终引发停止招生的后果。第四章研究高等职业学院韩语专业走出目前困境的途径。在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指导下,以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来改进课程设置,通过帮助学生获得执业证书、提供实现更高学历机会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社会需要和自已志向相结合的课程,提高自已的就业能力,将自已培养成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还要改进目前的实习方式,提高专业实习的效率,使学生在自已感兴趣的岗位上真实学习到未来就业有用的技术,提高处理工作中人际关系和协调处理工作问题的能力;此外,可以与韩企进行合作,展开定向式培养,课程的设置也应与企业协商设置,应当尝试加强定单式培养的组织工作;根据目前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提出了培养双专业人才的建议,并建议学校创造条件,将本专业的培养层次由专科升级到本科,从根本上解决专科层次韩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五章是全文的结论。
陈沛酉[4](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梁中卿[5](2017)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依然是当前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对我国现有人力资源结构与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型,产业结构要升级,社会发展要创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立足科学发展观,积极破解制约高职高专发展的瓶颈与难题,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需求的高技能型、综合型应用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研究从高职高专发展现状入手,探究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从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人本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就业理论等方面来阐述,并重点探析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深入剖析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中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等问题,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别从完善管理体制上,在优化投资体制上,在健全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就业体系建设上,在职业教育法规建设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李亚东[6](2013)在《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文中提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愈演愈烈,各国从国情出发构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并作为政府展示高水平业绩的一种公共责任。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和“促进管办评分离”等一系列要求。在国际视野下,结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把握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大方向,顶层设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本文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比较研究、案例分析、政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从“管理体制——保障体系——组织架构——机构设置”的研究路径,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用公共治理的理念审视“质量保障”主体,以组织管理和中介组织的理论来考虑“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特别是按照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的大方向,用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路构建“组织体系”。即:在重构国家、学校、市场以及政府、中介机构(事业单位)、院校社团和社会行业组织的相互关系时,抓住政府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中央层面政府职能转变及专业机构设置入手,自上而下对组织体系进行设置机构、优化结构、协调功能和建立机制,将理想“蓝图”变成可操作的现实。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一是在系统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活动的基础上,对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主要指评估机构)及其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剖析,分析现行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并进行归因;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法、俄、美、印、日五国为案例,剖析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特征,比较不同管理体制下各国外部质量保障模式及组织体系;三是坚持以系统科学和公共治理、组织管理等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走向和现实的制约因素,准确把握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借鉴五国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四是从目标、要素、机制三方面入手,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全程监控”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按照公共治理和管办评分离的思路,顶层设计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理想模式及机构组合的两种构想;五是结合国情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改良型”和“改革型”两套行动方案,对主要保障机构(中央层面)科学设置、合理分工,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并切合实际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董显辉[7](2013)在《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合理与否事关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职业教育结构理论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目的在于阐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成因素之间的合理关系,助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历史与现实判断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理论,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的实证,发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是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因素对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力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显性”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不断减弱,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科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第二,美国和台湾地区已逐步构建起层次完整,衔接畅通,与普通教育类型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适应了经济和人发展的需要;第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层次间目标划分不明确、层次结构比例失调、衔接不畅以及各层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等问题;第四,职业教育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人才类型和职业资格标准等级的结合。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不同层次职业活动的内容是其教育的内容;第五,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和教育评价具有趋同性,并呈现一体化趋势;第六,当前的职业教育层次的衔接是形式的衔接非实质的衔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主要集中在学制的衔接,其主要目的或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通过政策是可以解决的,这是形式的衔接,而真正本质的衔接是课程衔接,只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实现中高职的本质衔接,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任志乾[8](2013)在《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向集约型发展模式,那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就发生转变,人才供给关系,人才体系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十一五”的发展广西经济的发展模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广西地区人才供应结构体系的转变,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为社会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另一方面广西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人才体系、技术结构、特色产业,地方经济等因素都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增加,普通高校本科、专科的专业布点迅速增长。1999年扩招是政府基于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需求,解决产业结构升级与结构性矛盾,以及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解决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等因素考虑的,通过扩招,促进了高校对现存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如增设部分新专业;压缩或屏弃部分老专业;改造部分不合理的专业。以市场为导向,活化专业适应面,即促进各学科融合、交叉、又开拓专业口径。近几年广西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迎来井喷式的发展,但是在增长的总体框架下,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表现出几个较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新兴学科的发展比较快;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专业迅速发展;三是传统的工业类专业增长速度稳中有降,低于各学科门类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与我国第二产业类专业从业人口近年来连续减少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扩招以后各高校专业调整的总体趋势是向办学成本降低的学科方向发展,高校专业设置有趋同化的趋势。通过对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现有的专业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优化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为高职高专院校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起到指导作用。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各类高职院校办学,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
张国庆[9](2011)在《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职院校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产物,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如何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焦点。同时新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新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自治区以及兵团重视。论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及新疆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发展进行分析,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新疆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地域文化特征,得出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高职院校势在必行。基于此,将新疆高职院校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起来,探讨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高职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与高职教育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构建全文的理论框架。主要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探讨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分析新疆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分析。指出当前新疆高职院校在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管理创新、专业与课程设置、实训基地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社会吸引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高职院校所处的特殊地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说明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运用比较研究,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形成一定特色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为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提供实证范例和理论指导;第五部分:从满足新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高度和思路出发,结合此前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开拓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研究本文明确提出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新疆高职院校如何为新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新疆高职院校在服务中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查小艳[10](2011)在《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势头,而作为民办教育中的高职高专自20世纪80年代开办以来,历经20余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民办高职高专更是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社会各界对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了解,国家对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也给予了政策上的重视和扶持。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有其优势也存在其不足之处,纵观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在办学设施、教育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问题。云南民办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涌现出了一些颇具实力的民办高职高专,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一些鼓励与扶持措施,为云南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动力,但其整体发展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为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使其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形成与公办高职高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其专业设置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通过调查云南10所民办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力求找到其症结的所在,为促进云南的民办高职高专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本研究主要梳理了云南10所民办高职高专的办学情况及现状,选取专业设置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是否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出了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民办高职高专的基本概念、性质、特征及专业设置的意义等,为深入研究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分析了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背景、环境,对云南的省情和产业经济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云南民办高职高专发展现状及专业设置的情况,并对10所民办高职高专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结果的分析,形成了对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较为清晰的描述。第三部分通过对数据和问卷调查的分析,寻找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例如专业设置没有进行深入市场调查,缺少专业品牌的建设以及专业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对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对策研究,在研究了云南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需要坚持的原则和若干对策,以期能对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给出一些参考意见,使民办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更为科学、合理,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二、高职高专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高专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3)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泰州学院韩语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发展的历程与困境 |
第一节 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典型性 |
第三节 泰州学院对韩语专业发展困境的初步研究与认识 |
第三章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学习与就业状况调研 |
第一节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调研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走出困境的方向 |
第四章 应对韩语专业困境的对策 |
第一节 改进韩语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二节 优化学校培养方案 |
第三节 改进实习方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泰州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学习与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部分企业招收韩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述评 |
2 国内研究述评 |
(三) 研究主要框架及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比较研究法 |
3 系统研究法 |
(五)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一)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二) 社会转型期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新要求 |
1 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新变化 |
2 社会转型期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新要求 |
(三)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及战略定位 |
1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
2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定位 |
三 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研究基础理论 |
(一) 基础理论 |
1 职业教育发展理论 |
2 人力资本理论 |
3 以人为本教育理论 |
4 终身教育理论 |
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6 现代就业理论 |
(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 |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2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三)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
四 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一) 高职高专管理体制问题 |
1 政府在参与管理中存在缺位、越位问题 |
2 劳动人事制度与教育行政制度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
3 办学主体自主性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 |
4 高等职业教育区域间协调发展不足 |
5 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不健全 |
(二) 高职高专投资机制问题 |
(三) 高职高专教育体系问题 |
1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缺乏纽带联通 |
2 高职高专学历体系不完整,缺乏教育竞争力 |
3 高职高专学历体系与职业资格制度衔接不畅 |
(四) 高职高专人才培育模式问题 |
1 高职高专教育等同于学历教育与生产岗位需求脱节 |
2 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矛盾 |
3 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规范 |
4 高职高专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 |
(五)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 |
1 毕业生人数多与需求岗位少之间的矛盾 |
2 企业用人标准的唯学历论偏见的制约 |
3 学校教学理念滞后、就业指导不到位的制约 |
(六) 高职高专教育发展问题成因归纳 |
1 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消极因素是制约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首因 |
2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职高专发展的重要因素 |
3 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制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
4 生源质量低、办学水平不高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内在因素 |
5 就业准备不足,缺乏职业认知教育 |
五 以科学发展观来构建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对策 |
(一) 完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
1 办学机制上突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模式 |
2 制度建设上统一规划,优化衔接机制 |
3 突出多主体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度 |
4 建立高职高专教育区域合作机制 |
(二) 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综合型教育投资机制 |
(三) 完善高职高专多层次协同发展体系 |
1 健全高职高专完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2 优化高职高专与普通教育协同机制 |
3 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体系 |
(四) 构建“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1 推进“工学结合”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
2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途径 |
(五) 开展就业观教育,完善就业体系建设 |
1 就业观导向下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
2 完善高职高专就业服务体系 |
3 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
(六)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
2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的法律意识 |
3 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违规行为的监督与查处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质量保障:从政府控制走向公共治理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界定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术语使用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相关概念争论与术语使用 |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内容框架 |
一、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二、 研究的技术路径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现实状况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外部质量保障实践 |
一、 我国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主体管理体制改革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问题及外部质量保障举措 |
三、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体制建设及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建立与运作 |
一、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产生的背景透视 |
二、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
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与分析 |
一、 我国现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我国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行为特征及存在问题 |
三、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归因 |
第二章 五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全面透视 |
一、 法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二、 俄罗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三、 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四、 印度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五、 日本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
第二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
一、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分析 |
二、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与模式分析 |
第三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分析 |
一、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特性分析 |
二、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类别分析 |
第三章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 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
二、 有关质量保障组织构建理论 |
三、 有关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与方法论 |
第二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基础 |
一、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条件 |
二、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可鉴经验 |
一、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 |
二、 对我国构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整体设计 |
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 |
一、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前提条件 |
二、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总体构想 |
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的策略及模式构建 |
一、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要素抉择策略 |
二、 中国特色外部质量保障模式构建与运作 |
第三节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架构 |
一、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
二、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设计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实施 |
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
一、 改良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
二、 改革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
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 |
一、 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行为规范 |
二、 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完善建议 |
一、 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主导 |
二、 深化事业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
三、 鼓励学术性机构和专业团体参与质量保障 |
四、 支持行业性机构开展专业认证 |
五、 规范社会性组织大学排行活动 |
六、 支持各类机构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
附录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一览表 |
附录二:全国教育评估专业机构设置与运作一览表 |
附录三: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立意 |
1.2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缘起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价值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职业教育 |
1.4.2 现代职业教育 |
1.4.3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1.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1.4.5 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 |
1.4.6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5.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 |
1.5.2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 |
1.5.3 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1 理论视角 |
1.6.2 实践视角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的基本理论预设 |
1.9 研究视角、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 |
1.9.1 研究视角 |
1.9.2 研究思路 |
1.9.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9.4 论文框架 |
1.10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10.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0.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演变 |
2.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级数的演变 |
2.1.1 1902-1912 年期间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2 1912-1927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3 1927-1949 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4 1949 年后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2 建国后职业教育层次规模演变 |
2.2.1 1950-1965 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2 1966-1976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3 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4 二十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3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演变的经验与启示 |
2.3.1 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层次的影响程度 |
2.3.2 政策是调控职业教育层次与规模的直接手段 |
2.3.3 技术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层次高低 |
2.3.4 职业教育层次变化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适时变革 |
2.3.5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革既要借鉴又要本土化 |
2.3.6 职业教育层次起点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
第三章 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1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1.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
3.1.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
3.1.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3.1.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
3.2 美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2.1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化 |
3.2.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
3.2.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3.2.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
3.3 美国和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启示 |
3.3.1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3.2 加强职业教育各层次间的衔接 |
3.3.3 授予高职高专毕业生“副学士学位” |
3.3.4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第四章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1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1.1 结构、功能的概念 |
4.1.2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1.3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2. 职业教育的功能 |
4.2.1 教育的一般功能 |
4.2.2 职业教育的特有功能 |
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3.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要素 |
4.3.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特点 |
4.4.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4.1 职业教育功能的选择与层次结构调整 |
4.4.2 影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因素 |
4.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类型 |
4.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模式 |
4.4.5 功能选择下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 |
第五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
5.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
5.1.1 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目标现状 |
5.1.2 职业教育层级间的衔接状态 |
5.1.3 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情况 |
5.1.4 职业教育层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吻合情况 |
5.1.5 职业教育层次满足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调查 |
5.1.6 职业教育各层次管理归属情况 |
5.2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1 职业教育层次划分依据不合理,各层次培养目标不清晰 |
5.2.2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不畅,衔接重形式轻内涵 |
5.2.3 职业教育各层次规模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
5.2.4 专业结构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
5.2.5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善,难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
5.2.6 各类各层职业教育管理不统一 |
第六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 |
6.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6.1.1 应用型本科与专业学位教育归属职业教育类型 |
6.1.2 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培养 |
6.1.3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指导职业教育层次的划分 |
6.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建议 |
6.2.1 依据人才类型与职业资格标准划分职业教育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
6.2.2 打通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通道,满足学生升学的意愿 |
6.2.3 调整各层次合理的比例,满足人才层次需求 |
6.2.4 调整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
6.2.5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6.2.6 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协调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
6.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保障 |
6.3.1 资金投入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础 |
6.3.2 制度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在校本科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意向的问卷 |
致谢 |
(8)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高职高专院校 |
1.2.2 专业 |
1.2.3 专业设置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
1.4.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 |
1.4.2 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
第二章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
2.1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2.1.1 广西经济现运行现状 |
2.1.2 广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
2.1.3 广西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
2.2 广西经济的发展趋势 |
2.2.1 广西各经济指标的发展目标 |
2.2.2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
2.2.3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2.2.4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
2.3 广西各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折 |
2.3.1 分析的日标与依据 |
2.3.2 第一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
2.3.3 第二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
2.3.4 第三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
第三章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发展历史 |
3.1.1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发展情况 |
3.1.2 广西各大产业对人才需求分析 |
3.1.3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发展历史的基本评价 |
3.2 按产业门类分布 |
3.2.1 按产业门类分布的现状 |
3.2.2 按产业门类分布现状的分析 |
3.2.3 按产业门类分类专业设置的基本评价 |
3.3 按区域分布划分 |
3.3.1 按区域分布划分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
3.3.2 广西五大经济区对人才需求分析 |
3.3.3 专业设置的基本评价 |
第四章 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对策 |
4.1 构建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
4.1.1 政府层面 |
4.1.2 学校层面 |
4.2 搭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服务广西经济发展的平台 |
4.2.1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以满足广西经济发展为基础 |
4.2.2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广西经济产业结构相吻合 |
4.2.3 广西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支撑点 |
4.2.4 广西经济发展与高职高专教育协调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职院校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高职院校现状 |
3.1.1 新疆高职院校基本情况 |
3.1.2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的成就 |
3.1.3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不足 |
3.2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2.1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外部问题原因分析 |
3.2.2 新疆高职院校发展内部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
4.1 案例一 以兵团发展与人才需求为导向的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
4.1.1 加强学科建设 |
4.1.2 开展课程改革 |
4.1.3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
4.1.4 彰显实施效果 |
4.2 案例二 走"服务区域现代农业"之路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4.2.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4.2.2 提升办学基础能力 |
4.2.3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
第五章 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强化政府管理,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
5.1.1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5.1.2 建立健全新疆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 |
5.2 实现新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 |
5.2.1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多元化 |
5.2.2 持续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
5.2.3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服务,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5.3 推进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 |
5.3.1 转变思想、深化改革、确定发展思路 |
5.3.2 扎实推进专业建设 |
5.3.3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社会认可度 |
5.3.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5.3.5 编着使用新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
5.3.6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 |
5.3.7 双证并举,促进毕业生持续发展 |
5.3.8 建立新疆高职院校之间的战略联盟 |
5.3.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调研资料分类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综述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发展的现状及专业设置的情况 |
第一节 云南高职高专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 云南地域省情概况 |
二、 云南经济发展概况 |
三、 云南产业结构的优势及特点 |
第二节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 |
一、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发展规模和办学类别 |
二、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办学模式呈多样化发展 |
三、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的政策环境 |
第三节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情况 |
一、 云南 10 所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现状 |
二、 对云南 10 所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调查统计 |
三、 云南省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 |
第二节 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
第三节 缺乏品牌专业的建设 |
第四节 师资队伍建设未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
第五节 专业设置缺乏以地区产业为依托 |
第四章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导思想 |
一、 市场导向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
二、 适应超前原则 |
三、 地方特色原则 |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五、 校企合作原则 |
第二节 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对策 |
一、 建立专业建设评估,专业淘汰机制 |
二、 以技能为核心,推动课程改革 |
三、 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
四、 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 |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高职高专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及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3]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泰州学院韩语专业为例[D]. 郭蕾. 山东大学, 2019(03)
- [4]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梁中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6]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D]. 李亚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7]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 董显辉. 天津大学, 2013(12)
- [8]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 任志乾.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9]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国庆.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10]云南民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 查小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