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彭思宇[1](2022)在《宣汉罗家坝墓地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宣汉罗家坝墓地的年代当在战国中期至战国末期。墓葬形制、葬具与葬俗,以及随葬品的器用特征显示,罗家坝当为蜀文化墓地,而非此前公认的巴賨文化墓地。达州宣汉一带在历史时期地理优势突出,战国中期早段M33的突现为《史记》所载蜀伐楚及取南郑的两次军事行动提供了考古学证明。秦灭巴蜀前夕,开明蜀国盛极而衰,无力东顾,罗家坝邑聚因此骤然贫困化。秦灭巴蜀至战国晚期中段,正值秦楚在长江一线的拉锯,罗家坝的军事组织因此得以保留。只是墓地的平民化特征依旧突出,且蜀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反映出秦对巴蜀既笼络又防范的统治政策。白起拔郢,楚国东迁,次年张若又取巫、黔中,罗家坝或因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军事驻地的价值,故在战国末期前后已经趋于废弃。罗家坝墓地的案例为从考古学本位出发界定与区分巴、蜀文化提供了突破口。
张子旋[2](2020)在《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钩是我国古代先民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配件,是用于束带或佩系物件的一种用具。器形虽小,但它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巴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考古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巴族的带钩,是巴文化的有机组成。出土带钩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探究带钩形制装饰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到文化传播的路径。以带钩的视角能很好的探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从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出土的带钩中可以窥见巴文化与外来文化因素交流互动的轨迹。文章从内容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文章研究源起及意义,总结学术成果,指出研究方法及目的,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介绍巴族地区带钩的考古发现。搜集巴族地区出土的不同材质带钩,按照地域分布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对巴族地区带钩进行类型学分析。运用考古类型学分析方法,对巴族地区内出土带钩进行分类研究,明确该地区带钩的类型和特点。第四部分是巴族地区带钩的分阶段研究。在确定带钩年代的前提下,以带钩自身变化为中心,将巴族地区带钩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国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交际至西汉时期,第三阶段为东汉时期。第五部分是对巴族地区带钩所见文化内涵分析。巴族地区的带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出巴人的信仰文化。同时,从巴族地区带钩的形制特点上也可以看到巴文化与中原文化及楚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第六部分回顾全文,总结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的兴衰演变历程,点明其中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对巴文化发展的影响。
林海涛[3](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何学琳[4](2019)在《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地区是江汉平原与成都平原的连接地带。商周秦汉时期巴人广泛活跃于此。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三峡工程的开展,三峡地区发现了许多巴人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特色鲜明的巴人青铜器。本文从公布的巴人青铜器资料入手,在理清巴人青铜器出土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具体形制、器物组合等内容。文章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指出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为商至西汉早期前后,列出空间范围涉及三峡地区的各个区县,确定研究对象为巴人墓葬、遗址及窖藏坑出土的青铜器,梳理了巴人青铜器的研究简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巴人青铜器的发展演变等,并列举了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二章为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考古发现综述,按照三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划分,详细介绍长阳、秭归、奉节、云阳等区县巴人青铜器的发现情况。第三章为巴人青铜器的形制分析与粗略的分期研究。对容器鍪、釜甑,兵器剑、矛、戈、钺、箭镞,工具斧、斤、刀削、鱼钩,乐器编钟、虎钮錞于、钲、铃,车马器銮铃,杂器带钩、印章等进行了详细的型式分析,并根据器物形制将巴人青铜器的时代范围划分为四期。第四章为巴人青铜器的初步研究,主要探讨了巴人青铜器的器物种类变化,巴人青铜工具刀削、兵器剑等在商代开始出现,随后器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在战国时期达到顶峰。巴人青铜器器物组合以兵器为核心,根据组合内容可分为四类组合形式。关于巴人青铜器的原料来源,认为存在三种获取渠道。通过梳理三峡地区铸铜工具石范的发现情况,认为三峡地区存在铸铜作坊,巴人可能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巴国的部落联盟性质和频繁的战争等原因造成巴人青铜器中兵器较多而礼器相对较少。第五章为结语,对以上研究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文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巴人青铜器各器类的形制特征,选取了三峡地区出土巴人青铜器的重要遗址作为基本资料来源,对于器物的描述和年代判断主要遵循发掘者的观点。在分析形制时主要依据器物的显着特点进行分类介绍。
向明文[5](2017)在《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文中提出东周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国家形态从王国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大转变的历史环境中,古代中国不仅迎来了空间整合的大浪潮,也掀起了文化交融的新高潮。不论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大诸侯国,还是巴、蜀、义渠等边地小国,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多元文化空间大融合的历史洪流。其中,秦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基本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空间整合,是唯一一个由王国形态成功升华为帝国形态的古代国家;巴蜀,作为先秦时期偏居中国西南一隅的两个古代国家,虽然不被华夏所认同,也未能像秦一样从偏居一隅的附庸小邦发展成为兼并天下的统一帝国,但在古代中国从王国走向帝国的过程中,巴蜀是较早融入这一过程的古代国家,而且在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巴蜀文化墓葬资料入手,在理清巴蜀文化墓葬制度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东周秦汉时期巴蜀国及秦汉郡县制下巴蜀地区的社会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古学的观察与解释。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九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学术简史,总结了以往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对研究对象和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墓葬资料分区概述,根据墓葬发现地点、空间距离以及相关历史地理环境,将巴蜀文化墓葬的分布范围划分为五个地区,并详细介绍了各区墓葬资料的发现情况。第三章为墓葬的形制分类,根据葬具形制将巴蜀文化墓葬分为船棺墓、木(石)椁墓、木棺墓、木板墓和未见葬具的土坑墓等五类,详细讨论了上述五类墓葬在长度、宽度、长宽比值、区域分布数量等多个方面的分布特征,并据此将巴蜀文化墓葬形制划分为两个大类,即船棺墓与类船棺墓、木椁墓与类木椁墓。第四章为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与墓葬的分期研究,首次对巴蜀文化墓葬出土的绝大多数铜器和陶器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并根据器物形制与组合的变化情况将巴蜀文化墓葬的时代范围划分为五期12段。第五章为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的判断,首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法探讨了巴蜀文化墓葬等级分类的标准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将巴蜀文化墓葬划分为三个类别和六个亚类,即A1类、A2类、B1类、B2类、C1类、C2类,各亚类墓主的社会地位分别为高级贵族、中级贵族、富裕低级贵族、一般低级贵族、富裕庶民、一般庶民和贫穷庶民。第六章为墓葬器用制度研究,指出巴蜀两地的器用制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其最大的相似之处表现为均以形制基本相类的青铜容器、兵器、工具和陶容器作为主要随葬品,并且都以青铜器种类与数量的多少作为区别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识,其中土着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还分别形成了以戈为核心和以凿、刀为核心的等级制度。第七章为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的初步研究,主要从社会文化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三个方面初步观察了巴蜀社会的变迁过程,其中,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都经历了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而后再解体的过程,社会阶层结构则经历了从“倒丁字型”结构优化为“金字塔型”结构而后逐渐劣化并瓦解的过程。第八章为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主要讨论了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巴蜀国(人)在族群身份和社会形态两个方面的变迁过程,指出巴蜀人从蛮夷到华夏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远国蛮夷”、“夏地臣邦人”、“‘中国’汉人”等三个阶段,认为巴蜀社会从王国到郡县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王国早期”、“王国晚期”、“半王国半郡县”、“帝国郡县”等四个阶段。第九章为结语,对以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和将来研究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刘前凤,陈智理[6](2015)在《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地区是古代巴、楚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正如着名的考古学家黄景略、张忠培先生所说:"三峡是探讨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三峡是我国古代巴人的活动区,也是早期楚人的重要活动区①。"通过对三峡地区部分周代遗址所出土的遗物来看,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现象十分明显。在三峡地区巴人活动的区域里,考
周杰[7](2016)在《从考古学角度看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文中研究表明巴人是古老的民族,它起源于清江流域,最先在湖北宜昌建立了巴国,后不断西扩,势力一度到达嘉陵江流域、汉水等地区。秦汉大一统的到来,使得这支少数民族土着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的洪流。本文旨在通过考古材料来探讨巴文化在不同地区融入汉文化的具体情况,理清巴人与楚人、秦人、汉人的关系,同时探讨推动这一系列过程的动力。绪论部分首先对文章选题及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文章在秦汉大一统的背景下探讨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问题,既能对巴人的研究做相关补充,也能对汉文化地方类型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对理解汉晋时期原巴地的许多文化现象有所帮助;文章所谓“巴文化”指的是巴族的考古学文化, “汉文化”指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在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其次介绍了相关研究情况,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方法。这部分先是分时段介绍了巴文化研究的发生、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巴文化研究的现有专着,包括巴文化分期研究、巴文化墓葬研究、巴文化青铜器研究、巴文化与楚文化和秦文化关系研究等情况。然后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前的研究都是仅仅从部分地区的墓葬分期入手来谈论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视野较窄,或是研究区域局限于重庆地区,或是只谈论汉水上游的巴文化问题,没有将巴人地区的巴文化统一起来,都不足以代表整个巴文化与汉文化在时空上融合的过程与事实。故本文试图从宏观上理清巴人的文化结构,理清巴人与楚人、秦人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在汉王朝建立以后巴人与汉人融合的时间、空间及促进这些融合和交流的因素。第二章着重于探讨考古学上“巴文化”和“汉文化”的面貌。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巴文化面貌,得晚期巴文化典型器物为:以柳叶形剑、矛、带有虎纹装饰的戈、烟袋形的钺为基本组合的铜兵器和“釜罐”的日用陶组合。比较汉代两京地区不同阶段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取汉文化因素。第三章分四个区域来探讨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具体情况。重庆以东长江沿线(东至宜昌)、嘉陵江流域两个地区用的是典型的墓葬材料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其中,重庆以东长江沿线(东至宜昌)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两个遗址分析了从战国中期至西汉初期的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情况,从典型遗址入手,再以重庆以东长江沿线的材料为落脚点,以点带面,充分揭示巴人在其腹地与楚人、汉人融合的情况。而乌江上游、澧水(清江段)、沅水(酉水段)用的是青铜器窖藏资料来分析融合情况。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发现不同地区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情况是不一样的,重庆以东长江沿线、澧水(清江段)、沅水(酉水段)这些靠近楚文化的区域巴文化与楚文化先有部分交融,再与汉文化进行融合;而嘉陵江流域、汉水上游则是巴文化先与秦文化先融合,再融入汉文化,且这个过程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第四章是关于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动力的探讨。既探讨了巴人能够立国、扩张的动力来源——三大盐泉与交通,也探讨了巴人因为盐泉之利灭国,在交通、移民因素下呈现的不同融合情况的原因。发现原蜀地地区先于巴地地区汉化,且巴地的汉化有从西向东的过程:接近汉水谷地和成都平原的地区先汉化,交通便利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先汉化。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前面各章节进行了概括,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娄雪[8](2016)在《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地区地处巴楚之交,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楚文化遗存,其中的楚系青铜器是三峡地区周秦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交融情况的真实体现。本文对三峡地区周秦时期楚系青铜器的考古发现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其地理分布、年代分期、器物形制、器物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器物种类、组合变化及巴楚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价值以及研究的时空范围和主要对象,并对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发现和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建国以来三峡东部地区和三峡西部地区楚系青铜器的考古发现情况。第三部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三峡地区出土的楚系青铜器进行器物的型式分析及分期。将其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杂器八大类,并分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六期。第四部分,从三峡地区出土楚系青铜器的器物种类、组合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变化着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蕴含的巴文化因素。
谭觅[9](2015)在《运用GIS技术探索三峡地区东周至汉代遗址空间分布规律》文中认为定量的思想弥漫在考古研究的方方面面,本文拟选取一种地理的观察视角,采用GIS技术,在定量研究思维的指导下,对三峡地区东周至两汉时期遗址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总结概括。本文的研究范围位于三峡地区西部平行岭谷地带,复杂的地形势必会限制古代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选择。笔者将遗址分为居址和墓葬两类,分别从平面空间分布概况、高程分布比例、坡度分布比例、与河流的远近这四个角度观察不同时期居址和墓葬的分布规律及时空演变情况。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四点结论:第一,进入汉代以后,随着“汉化”的不断深入,三峡地区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在增加;第二,和平的环境加之农业的发展,三峡地区人口不断膨胀,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同时,聚落内部功能逐渐细化,在发达聚落内部居址和墓葬逐渐分开,并且相比于墓葬,居址分布在地理条件更加优越的区域;第三,由于三峡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长江两岸多自然盐泉,盐业的发展带动三峡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吸引更多的人口向长江两岸聚集;第四,三峡地区平行岭谷的地形限制了南北交通,贯通东西的长江成为这一地区最主要的交通线路,而交通干线上往往会汇集更多的人口。故不管从盐业资源的角度还是交通运输的角度,长江一直是三峡地区古代人民生活的命脉,古遗址也自然多聚集在长江沿线。
刘前凤,杨华[10](2013)在《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地区是古代巴、楚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近几十年来,考古人员在该区域陆续发现不少巴、楚文化的遗存。从这些遗存的文化面貌来看,除部分存在巴、楚文化杂糅的特点外,大多有各自明显的巴、楚文化特征。同时,同一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时代差异。这里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在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巴、楚文化遗存的特点,并结合文献对巴、楚民族的记载,围绕巴楚民族关系进行讨论,以期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三峡地区的巴、楚文化。
二、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巴族地区带钩的考古发现 |
(一)川东出土巴族带钩 |
(二)川西出土巴族带钩 |
(三)其他地区出土巴族带钩 |
二、巴族地区带钩的分类研究 |
三、巴族地区带钩的发展阶段 |
(一)战国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二)秦汉交际至西汉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三)东汉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四、巴族地区所见带钩的文化内涵 |
(一)巴地带钩与巴文化 |
(二)文化交流与融合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3)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时空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
四、研究趣旨 |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
致谢 |
(4)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时空与对象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简史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5 小结 |
2 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考古发现综述 |
2.1 三峡东部地区巴人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
2.1.1 长阳 |
2.1.2 宜昌(今夷陵区) |
2.1.3 秭归 |
2.1.4 巴东 |
2.1.5 巫山 |
2.2 三峡西部地区巴人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
2.2.1 奉节 |
2.2.2 云阳 |
2.2.3 开县 |
2.2.4 万州 |
2.2.5 忠县 |
2.2.6 丰都 |
2.2.7 涪陵 |
2.3 小结 |
3 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的形制分析及其分期 |
3.1 形制分析 |
3.1.1 容器 |
3.1.2 兵器 |
3.1.3 工具 |
3.1.4 乐器 |
3.1.5 车马器 |
3.1.6 杂器 |
3.1.7 其他 |
3.2 分期与年代 |
3.2.1 第一期 |
3.2.2 第二期 |
3.2.3 第三期 |
3.2.4 第四期 |
3.3 小结 |
4 三峡地区出土巴人青铜器的相关问题研究 |
4.1 巴人青铜器器物种类的变化 |
4.2 巴人青铜器器物组合的变化 |
4.3 巴人青铜器铸造工艺与原料来源 |
4.4 探析巴人青铜器多兵器少礼器现象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时空与对象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简史与现状 |
1.2.1 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4 关键术语的界定 |
第2章 墓葬资料分区概述 |
2.1 川西平原区 |
2.2 川东岭谷区 |
2.3 汉水上游区 |
2.4 川南滇北区 |
2.5 川西南区 |
第3章 墓葬形制分类与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
3.1 墓葬形制分类 |
3.1.1 船棺墓 |
3.1.2 木(石)椁墓 |
3.1.3 木棺墓 |
3.1.4 木板墓 |
3.1.5 未见葬具的土坑墓 |
3.2 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
3.2.1 川西平原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
3.2.2 川东岭谷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
第4章 随葬品类型学分析及墓葬分期与年代 |
4.1 青铜器类型学分析 |
4.1.1 巴蜀文化青铜器 |
4.1.2 楚文化青铜器 |
4.1.3 吴越和百越文化青铜器 |
4.1.4 中原文化青铜器 |
4.1.5 秦文化青铜器 |
4.1.6 燕文化青铜器 |
4.1.7 北方文化青铜器 |
4.1.8 融合性青铜器 |
4.2 陶器类型学分析 |
4.2.1 巴蜀文化陶器 |
4.2.2 楚文化陶器 |
4.2.3 中原文化陶器 |
4.2.4 秦文化陶器 |
4.2.5 汉文化陶器 |
4.3 墓葬分期与年代 |
4.3.1 期段划分 |
4.3.2 年代推定 |
第5章 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 |
5.1 墓葬等级划分 |
5.1.1 墓葬等级划分的研究现状 |
5.1.2 墓葬等级划分的新实践 |
5.2 墓葬等级序列与墓主社会地位 |
第6章 器用制度研究 |
6.1 青铜容器 |
6.1.1 土着文化青铜容器 |
6.1.2 外来文化青铜容器 |
6.2 青铜兵器 |
6.2.1 土着文化青铜兵器 |
6.2.2 外来文化青铜兵器 |
6.3 青铜工具 |
6.3.1 土着文化青铜工具 |
6.3.2 外来文化青铜工具 |
6.4 陶容器 |
6.4.1 土着文化陶容器 |
6.4.2 外来文化陶容器 |
第7章 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研究 |
7.1 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变迁 |
7.1.1 社会文化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1.2 社会文化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7.2 社会阶层结构的时空变迁 |
7.2.1 社会阶层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2.2 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7.3 社会权力结构的时空变迁 |
7.3.1 社会权力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3.2 社会权力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第8章 巴蜀古史钩沉:秦汉帝国形成中的两种转变 |
8.1 远国归夏:巴蜀族群身份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
8.2 王国为郡:巴蜀社会形态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
第9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收获 |
9.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 |
(7)从考古学角度看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一) 论文选题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二、相关学术研究情况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巴文化与汉文化在考古学上的面貌 |
一、巴文化 |
(一) 早期巴文化(新石器时代——西周早期) |
(二) 中期巴文化(西周中期~春秋中期) |
(三) 晚期巴文化(春秋中期以后至西汉) |
二、汉文化 |
第三章 考古材料所见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 |
一、重庆以东长江沿线的巴文化与汉文化 |
(一) 典型遗址的巴文化与汉文化 |
(二) 重庆以东长江沿线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
二、嘉陵江流域的巴文化与汉文化 |
(一) 渠江沿线相关遗址及墓葬 |
(二) 渠江沿线相关遗址及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
(三) 总结 |
三、涪陵以南乌江下游、沅水上游、清江流域的巴文化与汉文化 |
(一) 涪陵以南乌江下游、沅水上游、清江流域遗址(墓葬)介绍 |
(二) 涪陵以南乌江下游、沅水上游、清江流域的青铜器窖藏 |
四、汉水上游的巴文化与汉文化 |
(一) 汉水上游巴文化墓葬 |
(二) 汉水上游战国晚期以后发现的秦墓、楚墓、汉墓 |
(三) 总结 |
五、总结 |
第四章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的因素探讨 |
一、盐业 |
(一) 文献记载的古代盐泉 |
(二) 考古发现的古代盐泉 |
(三) 盐泉与巴人的兴衰 |
二、交通 |
三、移民 |
(一) 秦移民情况 |
(二) 汉移民情况 |
四、总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价值 |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3 研究的主要对象 |
1.4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2 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考古发现综述 |
2.1 三峡东部地区楚系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
2.1.1 宜昌 |
2.1.2 秭归 |
2.1.3 巴东 |
2.1.4 巫山 |
2.1.5 奉节 |
2.2 三峡西部地区楚系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
2.2.1 云阳 |
2.2.2 开县 |
2.2.3 万州 |
2.2.4 忠县 |
2.2.5 涪陵 |
2.2.6 北碚 |
3 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的形制分析及其分期 |
3.1 形制分析 |
3.1.1 食器 |
3.1.2 酒器 |
3.1.3 水器 |
3.1.4 乐器 |
3.1.5 兵器 |
3.1.6 工具 |
3.1.7 车马器 |
3.1.8 杂器 |
3.2 分期与年代 |
3.2.1 一期 |
3.2.2 二期 |
3.2.3 三期 |
3.2.4 四期 |
3.2.5 五期 |
3.2.6 六期 |
4 三峡地区出土楚系青铜器的相关问题研究 |
4.1 楚系青铜器器物种类的变化研究 |
4.2 楚系青铜器器物组合的变化研究 |
4.2.1 甲类组合形式 |
4.2.2 乙类组合形式 |
4.2.3 丙类组合形式 |
4.3 楚系青铜器分布空间的变化研究 |
4.4 三峡地区出土楚系青铜器中的巴文化因素 |
4.4.1 巴墓中随葬有楚系青铜器的现象 |
4.4.2 楚墓中随葬有巴式青铜器的现象 |
4.4.3 楚地的巴人墓葬 |
4.4.4 兼具巴楚文化因素的青铜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运用GIS技术探索三峡地区东周至汉代遗址空间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方法论 |
一、 考古学研究中的定量思想 |
二、 GIS(地理信息系统)与考古研究 |
(一) GIS 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 |
(二) GIS 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
三、 研究思路的形成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三峡地区概况 |
一、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一) 时间范围 |
(二) 空间范围 |
二、 自然地理环境 |
(一) 地形地貌 |
(二) 气候 |
(三) 水文 |
(四) 森林植被 |
(五) 动物 |
三、 社会历史沿革 |
(一) 春秋战国时期 |
(二) 秦 |
(三) 西汉 |
(四) 东汉 |
四、 考古发现及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空间分析 |
一、 数据来源 |
(一) 空间数据 |
(二) 属性数据 |
二、 研究方法——空间分析 |
(一) 平面分布概况 |
(二) 垂直分布特征 |
(三) 坡度分析 |
(四) 与河流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一、 渔猎和农业并存的经济形态 |
二、 逐渐增长的人口规模 |
三、 盐业资源 |
四、 交通运输 |
结语 |
一、 结论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涉及遗址及数据来源 |
后记 |
(10)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地区巴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 |
(一) 早期巴文化遗存 |
1. 早期巴文化遗存分区与类型 |
2. 早期巴人的遗迹 |
3. 早期巴文化遗物 |
(二) 晚期巴文化遗存 |
1. 晚期巴文化遗存的分期与类型。 |
2. 晚期巴人的遗迹 |
3. 晚期巴文化遗物 |
二、三峡地区楚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 |
(一)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楚文化遗存 |
(二) 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楚文化遗存 |
1. 瞿塘峡以东地区 |
2. 瞿塘峡以西地区 |
(三) 战国中晚期的楚文化遗存 |
三、文献史籍中对巴、楚民族的记载情况 |
(一) 文献史籍对巴民族的记载情况 |
1. 夏商时期 |
2. 西周时期 |
3.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
(二) 文献史籍对楚民族的记载情况 |
四、对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分析 |
(一) 西周时期 |
(二) 春秋、战国时期 |
四、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宣汉罗家坝墓地再研究[J]. 彭思宇. 四川文物, 2022(01)
- [2]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D]. 张子旋.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4]三峡地区巴人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D]. 何学琳.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5]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D]. 向明文. 吉林大学, 2017(09)
- [6]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J]. 刘前凤,陈智理. 三峡文化研究, 2015(00)
- [7]从考古学角度看巴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D]. 周杰. 南京大学, 2016(10)
- [8]三峡地区楚系青铜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D]. 娄雪.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9]运用GIS技术探索三峡地区东周至汉代遗址空间分布规律[D]. 谭觅. 吉林大学, 2015(08)
- [10]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J]. 刘前凤,杨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