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师谈布莱松的影片(论文文献综述)
郭磊,张嘉幸[1](2020)在《谈《扒手》中布莱松所表现出的作者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扒手》是法国着名导演罗伯特·布莱松的电影,也是该导演最为值得骄傲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小偷米歇尔,把偷窃当作是一门"手艺",并视之为自己的生存哲学,最后锒铛入狱后才体悟到:生命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自己不是一无所有的。下面以《扒手》为例,分析罗伯特·布莱松独特的"作者风格"。
李艳[2](2020)在《“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罗贝尔·布列松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国导演罗贝尔·布列松是世界电影巨匠之一,也是“作者电影”的杰出代表。布列松作品数量较少,一生只创作了14部电影。他的电影风格以简约、精炼着称,影片晦涩难懂、冷峻深刻,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性和神秘的色彩,极具特色的个人主义世界观,所以又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受冷落的电影大师。布列松是一个用摄影机写作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是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的“摄影机—笔”电影美学的完美例证。他将自己的“电影书写(cinematography)”与传统的“电影(cinema)”概念相互区别,反对戏剧性的电影,扞卫电影艺术的纯粹性,真正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进行书写。他的“电影书写”理念涉及到电影理论的方方面面,在主题探析、影像风格、镜头语言、视听要素等领域极具个人主义风格,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他致力于探索人性与灵魂的秘密,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作者电影”理论出发,借鉴电影叙述学的理念,结合电影文本细读的方式,并从布列松唯一一部《电影书写札记》的零碎文字中,探索他的电影艺术和他备受忽略的原因,深入挖掘其电影理念的意义。本文将从六个部分展开探讨罗贝尔·布列松的电影艺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分析,展现论文的基本结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有关“作者电影”理论概念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以及“作者电影”理论与布列松的关系,为研究布列松及其电影艺术做理论铺垫。第二章,梳理布列松生平与他的作者电影作品,从他碎片化的文字资料和电影作品中归纳出他的成长环境、创作经历和电影理论关系,努力呈现出作者风格的要素。第三章,立足于布列松电影的主题表达,探索布列松电影的宗教、救赎、自由、死亡、人性、金钱等母题的深刻意蕴与其电影作者的思想内涵。第四、五两章,结合布列松的影片,重点研究电影作者布列松电影的叙事特征与视听风格。深入探讨布列松的影像表达、叙事策略与镜头元素,展现布列松独特的影像风格。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并结合布列松电影书写理论的特色,探讨电影作者布列松电影艺术的现实意义。全文在“作者电影”理论视角关照下深入探讨布列松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理念与电影艺术特色。深挖一个冷静客观、简约深邃的电影大师,和他的电影艺术理念与实践的当下意义。
江颖婧[3](2019)在《电影创作中的非职业演员及导演对其运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艺术词典》中指出:非职业演员是指不专门从事表演专业,仅由摄制组临时邀去扮演某种角色的业余演员。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创作手法不断更新,亦有很多电影流派和导演出于对美学风格的追求,特意物色非职业演员来担任电影的主演。二十世纪中期,安德烈·巴赞提出纪实美学电影理论,非职业演员首次被明确为演员类型的一种。非职业演员的出现丰富了电影创作的类型,并为导演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素材。非职业演员之所以能广泛存在于电影艺术当中,首先是因为电影的艺术特性赋予了他存在的空间: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艺术创作,表演不是电影技术的核心。电影的蒙太奇特性决定了电影表演不需像戏剧表演那样具有“程式化外部表演”和“情感及动作的连贯性”,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演员的表演难度,导演只要充分运用电影语言对表演画面进行有效取舍,使得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在分镜头表演的特性与在光影的魔力下变成“表演艺术家”。其次,电影高度逼真的特性要求电影表演要比戏剧表演更趋于自然化和生活化,在电影拍摄中启用非职业演员将会为影片带来质朴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纪实风格,对克服程式化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提高电影艺术质量、完成导演对“纪实美学”风格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非职业演员塑造的银幕人物形象是否成功,绝大多数时候与导演运用非职业演员的具体方法密不可分。导演作为影片的最终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完全依赖于演员的表演,而是可以通过多种电影技术手段摄取和提炼素材,最终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本文将通过导演在电影拍摄前期对非职业演员进行量身定制的合体准备工作;在电影拍摄中期针对非职业演员进行的即兴创作工作;在电影后期制作时对非职业演员表演素材的再造工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导演对非职业演员的运用方法的阐述。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非职业演员的诞生并梳理了其历史源流;第二章探讨了非职业演员和导演在表演创作中的关系,阐述了导演主导非职业演员进行银幕创作并利用其特质完成电影美学追求的过程;第三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导演在电影拍摄的前、中、后期如何使用各种电影技术手段对非职业演员的表演进行银幕创作,从而完成银幕形象的塑造。
谢圆[4](2017)在《遮蔽与凸显下的罪恶 ——迈克尔·哈内克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凭借着多次摘得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的奖项,哈内克逐渐走入了全球观众的视野。哈内克电影中所探讨的议题十分驳杂,如奥地利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移民问题、教育问题、老龄化问题、现代化工业社会给人造成的异化问题。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持续地关注着被罪恶和现代社会的弊病所夹击的普通人,并用作品揭露蔓延的罪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今天,在消解深度、肆意拼贴,被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所裹挟的电影层出不穷之际,哈内克以其严肃的创作为现代主义电影带来了新的希望。纵使哈内克的议题众多,但始终萦绕于心的终是无法规避的罪恶母题,将其影片中的色情、暴力、死亡、无动因的恶、尊严的坍塌、权力的秩序统摄起来,将用长镜头的凝视所揭露的罪恶和用不在场镜头来规避的暴力最高潮统一起来,以阻断和吸引所造成的叙事上的张力,形成独一无二的迈克尔·哈内克。基于哈内克“只提出问题,不回答”的创作模式,本文试图从罪恶母题出发,通过对哈内克的生平创作的概述、提炼出施虐者和受虐者、自我毁灭者、儿童和成年人三组人物形象对于罪恶的承担、揭露过度崇尚理性的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异化以及对于罪恶在道德伦理维度上的讨论,来探讨哈内克影片中始终绕不过的罪恶景观。并以《白丝带》作为深入理解哈内克的罪恶观的注脚,将其放入德语系导演的背景下,与纳粹带来的那场人类的浩劫相关联,为理解游走在寓言化和现实化两极,并常以断简残篇来结构影片的哈内克提供一个思路。通过集中营的视觉隐喻、对纳粹一代童年的追溯、无动因的恶的反复言说和对暴力的偏好,哈内克实现了对纳粹及其全人类的罪恶进行一场迟到的审判,来探讨罪恶是如何滋生,有何特征又能以何种方式被阻止。
王文菲[5](2015)在《罗伯特·布莱松的“真实”》文中指出在众多以“作者”着称的法国导演中,罗伯特·布莱松(Robert Bresson)或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其电影作品具有某种“简洁的晦涩”的气质。“简洁”与“晦涩”似乎格格不入——若要澄清这种貌似矛盾的修辞,必须理解布莱松所不断探索的问题:何为真实。这个问题不仅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其唯一的理论着作《电影书写札记》中亦被反复陈述。如何才能实现这种“真实”?对于“真实”的质询亦贯穿着整个西方思想史、艺术史。电影仅有百年之龄,其“作为一门艺术”的“本体”并非在其肇始之际便不言自明——关于这种“本体”的争论则无不围绕着它与“现实”的关系展开。对于许多电影理论家,这种“现实”并不与“真实”同义。布莱松更是严格区分了“真实”(le vrai)与“现实”(le reel),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为避免将理论论述的“封闭性”强加于艺术作品的“开放性”之上,本文将主要依据布莱松的《电影书写札记》一书进行论述。该着作是布莱松生前唯一的语录体“理论”着述——假如这种结构松散、不成体系的论述能够在当代的语境中被称为“理论”的话。此外,本文将以阐释学、思想史、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布莱松的电影理论与实践,阐释其现象学维度的“真实”——即回归影像自身。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结论五个部分。绪论中,笔者将论述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方法,描述布莱松研究的现状并综述参考文献,提出三个相关问题。此外,笔者会简要交代《电影书写札记》的写作时间、背景等相关内容。第一章分三节,追溯布莱松的电影理论之“真”。第一节,笔者将借海德格尔的“现象”概念澄清布莱松的“真实”观;第二节从“视觉”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中的演变出发,论述布莱松式的“观看”方式;第三节则关注布莱松的“反戏剧”观念,并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进行论述,从而厘清所谓影像的“真实”。第二章分四节,笔者将澄清布莱松电影主张的具体方法论,并辅以文本分析。第一节论述布莱松电影的扁平化空间;第二节论述布莱松电影的时间性问题—即剪辑风格;第三节论述布莱松对声音的运用;第四节则以《梦想者四夜》为例,论述布莱松对文学名着的改编方式。第三章分三节,笔者以思想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介入电影理论史的母题“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结合安德烈·巴赞、齐尔弗雷德·克拉考尔与苏珊·桑塔格的理论,论述布莱松的电影观。巴赞、克拉考尔与桑塔格均曾评论过布莱松的电影创作。结论中,笔者将回答绪论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并论述布莱松的电影观念与实践的当下意义。
孙依群[6](2012)在《“限制视点”及其风格化演绎》文中提出一部电影好看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讲故事。"限制视点"作为一种风格化的讲故事的手法,实际上是对观众"期待视野"的一种控制。目前尚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就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鲜有涉猎,所以本命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77[7](2012)在《罗贝尔·布莱松 凝练自成的现实气息》文中研究说明他被称为"电影界头号知识分子"、"电影书写者"、"扛着摄影机的哲学家",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个性孤傲,他曾把电影分成两类:布莱松的电影艺术(Cinematog raphy)和其他人的电影(Cinema)。在他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仅拍摄了13部长片和1部短片,但这些无可模仿的经典却永驻电影史册。
谢强[8](2011)在《法国电影骨子里的东西》文中提出引言电影作为作品各有各的不同,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却不该有异,就像外科手术之于外科学。电影一旦加上国籍就从外科学变成了外科手术,不同起来。法国电影是一种异类,异在骨子里,因而别人接受起来
朱为惠[9](2009)在《论罗伯特·布莱松电影中“监狱”的隐喻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法国导演布莱松直接提到监狱的五部影片出发,认为其影片中"监狱"主要含有以下三种隐喻意义,即"难以挣脱的精神枷锁"、"通往自由与救赎的另一条奇异之旅"和"无法洗涤灵魂的罪恶之源"。并就以上五部影片探讨了导演布莱松对于世界态度的变化。
吴艳华[10](2008)在《执着的独行者 ——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研究》文中提出罗伯特·布莱松不仅是法国着名的导演,也是世界非常具有特色的导演之一,他发展了简约、严峻、内省的风格。许多年里,布莱松在选题上改变了很多,但是这种风格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些,这种风格布莱松本人称之为:电影书写,运用这种方法,表达出布莱松内心所希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内心的运动”。与受戏剧影响的那种运用伪善的真实和明显的心理刻画电影不同,布莱松的电影书写是运用音乐和绘画去捕捉抽象和真实。他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属于任何一个电影运动流派,除一个短片外,执着并富有个性地创作了十三部电影作品和一部格式同样富有个性的文字着作《电影艺术札记》,他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电影更多的关注处于生存或者精神困境的人们。研究罗伯特·布莱松,以期发现电影在表达方面的纯粹性,借鉴他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经验,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索罗伯特·布莱松的艺术创作。第一部分,罗伯特·布莱松的成长背景,一个导演的电影语言、电影观念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法国电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的创作态度,层迭而出的文艺理论思潮运动是布莱松成长的土壤,他在这一传统中学习电影、实践电影,生成自己的电影观念和创作生命,为法国本土电影的传统增添新的力量。在特殊的二战环境中布莱松开始成长、思考,在这个期间他拍摄了前期作品《罪恶天使》和《布劳涅森林的妇人》,积累了经验,显示了他的电影前期风格。第二部分,电影作者布莱松,布莱松是不折不扣的电影作者,他是秩序的安排者,电影书写理论的创导者和实践者。他对演员有特殊的使用方法,使用非职业演员,并训练他们展示出一种毫无感情色彩、机械的、中性的姿势,他称呼他们为“模特”,他谨慎选择取景框,减少镜头和演员的运动,避免远景镜头。布莱松经常关注人物的姿势和表情,隔离的物体和空间,人物部分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和脚,经常出现的门把手,这些都是必要的、进入人的内心的最好的途径。擅长使用画外音、环境音响和音乐,这些影像元素在他的安排下,呈现特殊的魅力和风格,增加了布莱松电影作品的思考底蕴。第三部分,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的宗教主题,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作为一个不断思考着的电影导演,布莱松的电影中有明显的宗教主题,关注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受困。圣宠的可能性、深入的迫害、救赎的无望、孤独绝望的人物,在他的电影世界中,这些都构成了布莱松电影的悲剧意蕴、深沉的人文情怀,展现了二战之后信仰缺失的人们精神的挣扎,生存的困境和无望。第四部分,布莱松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布莱松改编过很多文学作品,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富有个性的成就。布莱松改编过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文学作品,并且其他也有几部电影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两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有着某种相连关系。布莱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在布莱松的富有个性的作品中,能看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间有某种灵感上的密切联系。
二、大师谈布莱松的影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师谈布莱松的影片(论文提纲范文)
(1)谈《扒手》中布莱松所表现出的作者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
二、作者风格研究 |
1. 主题:以身体上的囚困换来精神上的自由 |
1.1虚无主义 |
1.2超人哲学 |
1.3孤独与痛苦 |
1.4爱即自由 |
2. 叙事方式打破常规 |
2.1叙事高潮的缺失 |
2.2“重复”打破正常叙事 |
3. 参演者非职业演员 |
3.1非职业演员 |
3.2人物情绪被疏离 |
3.3毫无感情的、机械的表演 |
4. 极简的电影声音 |
4.1极简的人声 |
4.2极简的音乐 |
4.3极简的音响 |
(2)“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罗贝尔·布列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难点、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作者电影”理论与罗贝尔·布列松 |
第一节 关于作者电影 |
一、“作者电影”理论概述 |
二、“作者电影”的传播及其身份认定原则 |
第二节 布列松与作者电影的关系 |
第二章 “电影作者”罗贝尔·布列松及其电影创作 |
第一节 布列松生平介绍 |
第二节 布列松电影作品 |
第三节 布列松的“电影书写”理论 |
一、“电影艺术”思想之“纯” |
二、“电影艺术”表演之“纯” |
第三章 布列松“作者电影”的主题表达 |
第一节 宗教主题:关于灵魂的洗涤 |
第二节 囚禁与自由:难以挣脱的枷锁和通往自由的奇异之旅 |
第三节 存在与死亡:“人”与人之外的生命演绎 |
第四节 金钱:罪恶的必然蔓延 |
第四章 布列松电影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电影书写的创新 |
第三节 纯艺术的重构:文学名着的改编 |
第四节 省略叙事:庄严与高尚的浓缩表达 |
第五节 布列松对“模特儿”的运用 |
第五章 布列松电影的视听风格 |
第一节 影像与声音的移植 |
一、音画平行关系处理 |
二、色彩的运用:彩色与黑白 |
第二节 真诚与简约的“画”风之美 |
第三节 抑制情感:用独白取代对白 |
第四节 特写镜头:细节与局部跳跃的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罗贝尔·布列松电影作品年表 |
附录二 罗贝尔·布列松获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电影创作中的非职业演员及导演对其运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二、电影创作中的非职业演员 |
(一)非职业演员的诞生 |
(二)世界电影史上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
1.西方电影中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
2.东方电影中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
三、导演与非职业演员表演的关系 |
(一)导演是非职业演员表演的创作主导 |
1.非职业演员表演创作的局限性 |
2.导演控制非职业演员的银幕表演 |
(二)导演运用非职业演员进行银幕创作的特质 |
1.复制生活 |
2.本能表演 |
3.造型元素 |
四、导演对非职业演员运用的三期法则 |
(一)三期法则 |
(二)前期---合体法则 |
1.角色合体 |
2.拍摄方案合体 |
3.造型方案合体 |
(三)中期----即创法则 |
1.导演的即兴刺激与画面捕捉法 |
2.导演的镜头即兴创作法 |
3.导演的剧本即兴改编法 |
4.导演的拍摄即兴补充法 |
(四)后期----再造法则 |
1.剪辑与特技对银幕表演进行的再创作 |
2.声音制作对银幕表演进行的改造修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遮蔽与凸显下的罪恶 ——迈克尔·哈内克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哈内克的生平创作 |
第一节 生平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创作分期概述 |
第二章 罪恶阴影下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施虐与受虐的共谋 |
第二节 普遍压抑下的自我毁灭 |
第三节 集体无意识的罪恶沉淀 |
第三章 罪恶的社会政治景观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弊病 |
第二节 仿真时代的媒介入侵 |
第三节 极权主义的顽疾 |
第四章 法律真空下的道德伦理 |
第一节 视觉伦理下的回避 |
第二节 集体罪恶和个人责任 |
第三节 罪恶的滋生与被阻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罗伯特·布莱松的“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电影书写札记》概述 |
第一章 布莱松影像之“真” |
第一节“现象”之谜 |
第二节 图像:从视觉到触觉 |
第三节 反戏剧:“摹仿”的悖论 |
第二章 布莱松之“真”的手段 |
第一节 扁平化的空间 |
第二节 时间的缝隙 |
第三节 声音:静寂的赋格 |
第四节 “真”的转化:从文字到影像 |
第三章 布莱松与现实主义:一个传统的当下 |
第一节 巴赞:“表象”与“超验性” |
第二节 克拉考尔:复原与修补 |
第三节 桑塔格:反思,作为形式 |
结论 |
附录一 布莱松《电影书写札记》引文中法对照表 |
附录二 布莱松电影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限制视点”及其风格化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先于含义存在——限制视点的定义 |
二、解读“限制视点” |
(一) “限制视点”作为修辞元素 |
1. 画框意识 |
2. 省略和规避 |
3. 隐喻与象征 |
4. 物化情绪和心理张力 |
5. 当“限制视点”遭遇戏曲电影 |
(二) “限制视点”作为叙事元素 |
1. 叙事结构与策略 |
2. 叙事角度或视点 |
3.缺失的视角 |
三、“限制视点”的意义:限制出风格 |
(一) 布莱松的“限制”风格 |
(二) 王家卫的“限制”风格 |
四、“限制视点”的局限 |
(一) 叙事角度:风险性 |
(二) 修辞角度:对表现力的制约 |
结语 |
(9)论罗伯特·布莱松电影中“监狱”的隐喻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难以挣脱的肉体和精神枷锁 |
二通往自由与救赎的另一条奇异之旅 |
三无法洗涤灵魂的罪恶之源 |
四结语 |
(10)执着的独行者 ——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部分:法国电影环境与罗伯特·布莱松的成长 |
第一节、法国本土电影的艺术承传 |
第二节、二战期间的电影政策与电影格局 |
第三节、“前布莱松”:告别的开始 |
第二部分:电影作者布莱松 |
第一节、电影作者(Film outeur) |
第二节、“模特”理论形成期 |
第三节、简约、纯朴的视听表现 |
(一) 特写 |
1、特写概述 |
2、布莱松的特写特点 |
(二) 声音的意指作用 |
1、画外音 |
2、环境中的原声音响 |
3、音乐 |
第三部分: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的宗教主题 |
第一节、电影的宗教主题意象 |
(一) 内与外的囚禁 |
(二) 救赎之无望 |
(三) 深入的迫害(迫害者皆魔鬼) |
第二节、孤独与孤寂的行动者 |
第四部分:罗伯特·布莱松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一节、文学名着改编 |
第二节、罗伯特·布莱松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一)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改编 |
(二) 共同的原型 |
(三) 叙事视角 |
结语 |
附表 1:导演作品 |
附表 2 罗伯特·布莱松获奖资料 |
注释 |
参考书目及网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师谈布莱松的影片(论文参考文献)
- [1]谈《扒手》中布莱松所表现出的作者风格[J]. 郭磊,张嘉幸.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0(08)
- [2]“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罗贝尔·布列松电影研究[D]. 李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电影创作中的非职业演员及导演对其运用的研究[D]. 江颖婧.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遮蔽与凸显下的罪恶 ——迈克尔·哈内克电影研究[D]. 谢圆. 武汉大学, 2017(06)
- [5]罗伯特·布莱松的“真实”[D]. 王文菲. 南京大学, 2015(08)
- [6]“限制视点”及其风格化演绎[J]. 孙依群. 当代电影, 2012(09)
- [7]罗贝尔·布莱松 凝练自成的现实气息[J]. 77. 东方电影, 2012(04)
- [8]法国电影骨子里的东西[J]. 谢强. 当代电影, 2011(03)
- [9]论罗伯特·布莱松电影中“监狱”的隐喻意义[J]. 朱为惠.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06)
- [10]执着的独行者 ——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研究[D]. 吴艳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