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蓉[1](2021)在《新文学历史视野中的“赵树理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石倩[3](2020)在《《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了作为通俗文艺创作者的赵树理的文艺发展方向。赵树理在认真学习后,更加坚定了自身“大众”“通俗”的文艺方向,在天桥的所见所闻所感促使赵树理创办了《说说唱唱》杂志。《说说唱唱》作为五十年代期间重要的通俗曲艺刊物,于1950年1月在北京创刊。《说说唱唱》分为前后两期,前期(1950-1951)主要由赵树理、李伯钊任主编,后期(1952-1955)主要由老舍任主编。《说说唱唱》从创刊至终刊共出63期,刊登文章总计677篇,有135篇文章较为突出的书写了女性,其中73篇文章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五十年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革新了以往的传统女性形象,为女性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也是对女性地位在社会发展中的认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说说唱唱》的研究领域还是比较狭隘,其研究空间还有待扩充。因此,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视角去研究《说说唱唱》文本内容中勾画的女性形象,以及这样的形象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为后面的研究者做好基础性的铺垫。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三章,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为《说说唱唱》:展示妇女解放下的文学舞台。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入手,探讨《说说唱唱》是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又是如何走向终刊以及在这一背景下《说说唱唱》所突出的文学意义。首先,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女性解放问题,颁布相关政策以法律形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官方刊物的《说说唱唱》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其次,《说说唱唱》办刊过程历经坎坷,陆陆续续的检讨风波,其中女性因素是致使其走向终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觉醒意识的快速成长。最后,《说说唱唱》在紧随前人号召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意识上做了延续,为五十年代女性思想转变、成长提供了“文学舞台”。第二章为《说说唱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类型。在《说说唱唱》63期刊中,共有135篇文章对女性进行了书写,可分为“在探寻中走向黎明的女性”“发挥个人价值的自强者”“随时代进步的女性成长”。就探寻者而言,她们是长期受到封建礼教影响的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她们从封建社会中走出来,在人生道路里找到前进的方向;对于自强者而言,她们思想前卫,积极学习国家颁布的相应政策,摆脱以往传统女性形象,走进工厂展现个人价值;于成长者而言,她们是受新中国成立后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传统女性。这三类女性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新面貌,同时发挥了《说说唱唱》对女性书写的文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章为《说说唱唱》:女性文学书写的时代意义和影响。这一章主要是对《说说唱唱》中女性形象书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性的研究,研究的视野主要以“女性主义”寻找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从《说说唱唱》角度来说,在通俗文学中对女性进行构建有助于大众更好的重新认识女性,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女性的需要;就女性自身而言,《说说唱唱》集中展现了女性独立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在时代发展中发挥个人价值。对于新中国而言,女性能够得以解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建设需要男女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和谐的环境。《说说唱唱》是五十年代期间在杂志期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积极响应了《讲话》的文艺精神,并且关注大众所喜爱的创作风格,以工农兵群众为主。《说说唱唱》的办刊目的是要识字的群众能看懂读懂,不识字的群众能说能唱,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以往通俗文学的革新,也是女性独立价值的思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当时国家大力倡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的文学贡献。
龚新越[4](2020)在《规训与逾矩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人物塑造类型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年”(1949-1966)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先进人物、中间人物、落后人物,人物塑造呈现出类型化的特点。“类型化”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它的价值随着文学观念的发展而被低估。但文学在任何时代都不应属于意识形态的附庸,作家一面迎合意识形态,一面又以曲笔表露出自己的文学立场,呈现出规训与逾矩的双重面貌。因此类型化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在“十七年”这样相对严肃的文艺氛围中也许更加能够承载作者所要阐述的精神内涵。辩证地看待人物类型化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具体作品为切入点,选取各个类型的人物,对其丰富性和矛盾性进行详尽而合理的阐释,去发现人物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关系,人物非本质性格的曲折流露,文体特色和其创作背景之间的关系等,以期从传统的“类型化”人物分类中走出来,关注文字背后复杂的情感取向,揭露文学创作、政治权力、人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述。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往往受意识形态的规约,呈现为不同阶级的类型化形象。一类是积极支持合作化运动的先进农民;一类是充满矛盾冲突的中间农民;一类是被扭曲书写的落后人物。其次,探讨类型化人物的伦理困境与由此产生的叙述上的悖论。这主要从民间伦理的放逐与隐现,自然人性的遮蔽与失衡,公有和私有的界限模糊三个角度去挖掘政治“一体化”叙述之外的其他伦理观念在民间作品中的隐现,发现类型化人物“不纯粹”的一面。最后,对类型化人物“不纯粹”的产生原因进行探寻。主要对类型化人物和由此产生的伦理困境和叙述悖论之间的矛盾进行原因探寻,从作家主观想法和客观效果不平衡,作家政治立场和艺术审美不平衡,作家创作理想和历史真实的平衡与失衡三个角度,探讨政治、伦理、人性、艺术审美之间的张力。
左雨浓[5](2020)在《“人民文艺”的两种维度 ——从赵树理到柳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文艺的发展和壮大改变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农民群体被俯视、被边缘化的局面,让底层农民以全新的面貌在文学艺术中呈现出来。作为人民文艺杰出代表的赵树理和柳青,他们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书写共同的现实主题,不仅丰富了人民文艺的内涵,更拓展了其外延,同时也昭示出人民文艺的两种维度,表现出人民文艺这个概念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本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重在探究赵树理和柳青在人民文艺当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学的烛照。其中,引言部分在陈述了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的同时,以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建国以来赵树理和柳青的整体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论,力求从“人民文艺”的维度来把握赵树理和柳青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而重估他们的文学史意义。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以“人民文艺”为切入点,阐释了人民文艺自身的发展流变,以及赵树理和柳青在人民文艺这一语义中的同一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赵树理和柳青异曲同工的创作理想,以及覆盖在相同理想下不同的创作道路。第三章主要辨析了赵树理和柳青在日常叙事方面呈现出的不同指向。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赵树理和柳青对农民主体意识的启发,意在指出对农民成长的延续性关注是赵树理和柳青能在人民文艺内部发生关联的又一环节。结语部分,论文对“人民文艺”语义下的赵树理和柳青做了总结,由此得出结论:在特定历史场景下,作家创作中的审美理想和政治诉求,是可以完美合辙的,它昭示了人民文艺内在的丰富性与外在的广延性,且在现时现地,它们仍然保留着这种激励感人的力量。赵树理和柳青创作的人民文艺,不啻是对当下文学创作的一种烛照与启迪。
王海艳[6](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指出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孟凡淼[7](2020)在《林斤澜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林斤澜50年代登上文坛,被誉为“短篇圣手”,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但他小说并不为广大读者和评论家所青睐,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然而从艺术价值看来,林斤澜的作品确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因此,本文试图以林斤澜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为总领,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细致考察,力图实现更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以“十七年”时期的作品为考察中心,研究这一时期创作的被压抑问题,首先分析作品中存在的颇具矛盾的模式化人物和抒情性基调;其次探讨作品中批判性话语的缺失,因为其潜在批判的隐现和显在批判的缺失,使小说丧失了深刻性和统一性;最后通过与“经验式”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的比较,发现了作为“体验式”作家的林斤澜在写作农村题材小说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第二章以新时期以来所创作的《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为考察中心,以主题为切入点,探究作品摆脱压抑、表现历史的方式,这一作品实际上站在时代交汇点上表现前后两段历史,并建构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世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作品重点表现的矮凳桥朦胧、神秘的风情和矮凳桥人的坚韧品格;二、作品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建构:在写作手法上向古典传统复归,但同时又用象征的方法构建了深层时空;三、从小说的写作立场和文学史定位出发,一方面探究其既形而上又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内涵,另一方面试图从寻根的角度和先锋的姿态理解这部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品。第三章以《十年十癔》等系列小说以及同一主题下的独立单篇作品为考察中心,从作品叩问历史的角度出发,第一节探讨了作品独特的写作切入点——不直接写历史,却以当下反观历史,将人与非人、历史与现实通过癔症这个“中间地带”连接起来;第二节试图挖掘这些作品所凝聚的焦点,和为表现这些焦点所采用的艺术变形手段及小说形式的探索;第三节研究作品表现象征世界的方式,一方面小说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实现了作品内涵和意义的生长,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在地性转化呈现在文本中,就将叩问历史的意义深化为反抗封建性。
陈珂冰[8](2020)在《民间性的媒介呈现:十七年时期赵树理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后的十七年是电影史上伴随着政治起伏而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既是新中国电影开创的时期也是新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一个繁盛时期。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洋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并且在承担传播民族性和政治宣传任务的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大众的观念。“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研究对象,基于“赵树理方向”在新中国文艺史上的地位,对赵树理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民间”呈现研究就饱含了很深刻的意义。现有的学术研究视野对赵树理及其小说的电影改编大多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文学创作的艺术鉴赏方面,对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并没有过多的研究阐述。所以以旧有的研究方法对新中国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的改编研究难以有新的突破,因此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新中国历史发展和新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在史实依据上阐释赵树理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问题,能探析到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电影改编的总体特征。在以上文化和学术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取十七年电影对赵树理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三部影片为探究对象,一方面对影片中“民间”的呈现这一角度深入分析:因为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得他作品的语言、叙事风格、人物形象、内容都极具民间文化色彩;另一方面从电影改编的角度分析导演对“民间性”不同的呈现方式,以及导演对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呈现与赵树理在这一时期对政治使命的认同和梳理两者之间的对比,以影像重构过去的历史和社会,实现对民族、民俗传统文化的弘扬。拟从小说和电影中“民间”呈现的角度和形式的不同方面分别对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人物形象、叙事风格、民间文艺呈现这几个方面的改编进行论述。
粟鑫[9](2020)在《1942-1978年小说中地主形象的演变》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与政治之间呈现出来的复杂关系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大多数的时段里,文学常常处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之中,表现出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特征。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大变动的时代里,政权的建设对文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学的发展。本论文将1942——1978年间小说文本与相应时期社会政治历史进行对照,探析随着不同时期共产党在农村改革的政策变化,小说中地主形象经历的由较为温和的书写到逐渐类型化书写的演变过程及背后深层原因。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厘清了文章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时间段,即1942——1978年间小说中地主形象的书写,梳理了学界对地主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正文第一章分析了1942——1952年间随着共产党在农村减租减息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时期不同政策要求,小说中地主形象的塑造由温和的书写逐渐转变到反面丑化的书写,这样的演变反映了文学在不同政治文化语境之中的处境。第二章以1953——1978年间中国农村的状况为时代背景,探讨了土地改革历史书写与农业合作化书写中地主形象的演变,在阶级斗争意识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小说中地主成为了“阶级敌人”的代名词。第三章从具体文本出发,分析了小说以斗争地主的曲折经历,光明的斗争结局为主要情节的同构化叙事模式,与对地主进行社会定位,丑化地主外貌的同质化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第四章分析了1942——1978年小说中另类的地主形象书写,这些形象表现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第五章探讨了政策对文学的规训以及文学在特殊时代中自我的发展,一定时期内政策会限制文学的发展,但同时文学也具有自我发展的规律。结语展现了1942——1978年小说中地主形象在一定政策导向之下,经历了由温和书写到不断强调其身上的罪恶性、反动性的公式化、类型化书写的演变。这样的演变过程反映出此段时期内文学发展受到一定政策的限制,文学创作必须遵守一定时期内相关政策理论。但一些独特地主形象的出现,也在最大程度上表达出了文学自身的独立发展。
张宇帆[10](2020)在《共和国初期的“大众文艺”实践 ——《说说唱唱》(1950-1955)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刚取得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期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重视文艺对民众的宣传和启蒙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改造工作。《说说唱唱》(1950-1955)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全国性刊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艺改造进程中的一次积极的尝试。本文通过对《说说唱唱》的重读,回到文学历史现场,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政策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借以探讨新文艺体制建立过程中民间文艺的发展轨迹,及其与主流文学的碰撞。
二、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说说唱唱》:展示妇女解放的文学舞台 |
第一节 倡导“女性翻身”的必行之路 |
第二节 文艺考验的“终结号” |
第三节 女性快速成长的“文学舞台” |
第二章 《说说唱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类型 |
第一节 在探寻中走向黎明的女性 |
第二节 发挥个人价值的自强者 |
第三节 随时代进步的女性成长 |
第三章 《说说唱唱》:女性文学书写的时代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通俗文学中的女性构建 |
第二节 五十年代女性独立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建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说说唱唱》书写女性文学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规训与逾矩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人物塑造类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物塑造类型化的表现及特点 |
第一节 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 |
第二节 中间人物的矛盾转变 |
第三节 落后人物的扭曲书写 |
第二章 人物的伦理困境与叙述上的悖论 |
第一节 民间伦理的放逐与隐现 |
第二节 自然人性的遮蔽与失衡 |
第三节 公有和私有的界限模糊 |
第三章 类型化人物“不纯粹”的原因探讨 |
第一节 作家主观想法和客观效果不平衡 |
第二节 作家政治立场和艺术审美不平衡 |
第三节 作家创作理想和历史真实不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人民文艺”的两种维度 ——从赵树理到柳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人民文艺视野中的赵树理与柳青 |
(一)人民文艺发展的历史脉络 |
(二)人民文艺的内涵与外延 |
(三)赵树理、柳青小说在人民文艺语义中的同一性 |
二、“同志不同道”的创作观 |
(一)志趣相投的创作观 |
(二)在创作中铺叙生活的赵树理 |
(三)在创作中浓缩生活的柳青 |
三、“承续”与“开新”的日常叙事 |
(一)赵树理——让传统嫁接现代 |
(二)柳青——借破旧以立新 |
四、农民主体意识的启发者——赵树理和柳青 |
结语、人民文艺的两朵奇葩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林斤澜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作家林斤澜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
1.2 林斤澜的生平及创作经历 |
第一章 “跟随历史”的创作初探——以“十七年”时期作品为考察中心 |
1.1 “模式化”人物及抒情性笔调 |
1.2 批判性话语的缺位 |
1.3 “体验式”写作与“经验式”写作 |
第二章 “表现历史”的矮凳桥——以《矮凳桥风情》为考察中心 |
2.1 矮凳桥的风情与皮实 |
2.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2.3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第三章 “叩问历史”的变形世界——以《十年十癔》为考察中心 |
3.1 消弭界限的“中间地带” |
3.2 焦点与变形 |
3.3 表现象征世界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民间性的媒介呈现:十七年时期赵树理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民间”在新中国文艺中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新中国文艺“民间诉求”的提出 |
第二节 从延安到新中国:赵树理对“民间”的塑造 |
第三节 从小说到电影:民间呈现的演化 |
第二章 沪剧戏曲电影《罗汉钱》的民间呈现 |
第一节 戏曲式改编的呈现 |
第二节 电影叙事的民间化 |
第三节 对赵树理小说“民间性”的直接挪用 |
第三章 以电影《花好月圆》为例探究“改造”实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从小说到电影:《花好月圆》文本的价值内涵 |
第三节 重构“民间性”:小说与电影的差异化呈现 |
第四节 改编与改造:政治审美化之下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电影《小二黑结婚》中“民间性”的重构 |
第一节 重建故事结构 |
第二节 被“政治化”的影像民俗 |
第三节 对赵树理小说“民间性”的再造 |
第五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被改造的“民间” |
第一节 被改造的民间的呈现方式 |
第二节 电影媒介的民间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1942-1978年小说中地主形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变动时代中的文学景观(1942——1952) |
第一节 应势而生的群像书写 |
第二节 随势而变的形象刻画 |
第二章 渐趋隐匿的文学独立性(1952——1978) |
第一节 末路阶层的挣扎与反抗 |
第二节 符号化的“阶级敌人” |
第三章 类型化书写的僵局 |
第一节 同构化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同质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
第四章 异样的视阀——另类的人物书写与人性探索 |
第一节 另类的地主形象书写 |
第二节 复杂人性的初步探索 |
第五章 文学与政策的颉颃 |
第一节 政治规训之下的文学书写 |
第二节 作为艺术的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共和国初期的“大众文艺”实践 ——《说说唱唱》(1950-195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布局 |
第一章 《说说唱唱》的创立 |
第一节 “崭新的开始”:接管北平文艺工作 |
第二节 传统的接续: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从民间走向官方:真正成为指导全国的刊物 |
第二章 《说说唱唱》的文艺实践 |
第一节 配合时事政策的宣传 |
第二节 对民间艺术的借用和改造 |
第三节 面向工农兵的创作 |
第三章 《说说唱唱》的困境 |
第一节 赵树理的几次检讨 |
第二节 《说说唱唱》的编辑困境 |
第三节 《说说唱唱》的停刊与接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历史视野中的“赵树理传统”[D]. 张蓉.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D]. 石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规训与逾矩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人物塑造类型化研究[D]. 龚新越. 扬州大学, 2020(02)
- [5]“人民文艺”的两种维度 ——从赵树理到柳青[D]. 左雨浓. 延安大学, 2020(12)
- [6]《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7]林斤澜小说研究[D]. 孟凡淼. 山西大学, 2020(01)
- [8]民间性的媒介呈现:十七年时期赵树理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 陈珂冰.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1942-1978年小说中地主形象的演变[D]. 粟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共和国初期的“大众文艺”实践 ——《说说唱唱》(1950-1955)研究[D]. 张宇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