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莹[1](2021)在《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3.0T MR平台,探讨GE乳腺动态增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的技术特点,对序列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优化和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两方面。第一部分,前瞻性研究并行采集技术和零点充填技术对成像质量的影像。选择乳腺病患者共70例,均为女性,并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为使用并行采集(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B组为不使用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两组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A、B两组动态增强M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其相关性。在保持其它参数一致的前提下,零点充填技术实验对ZIP1024和ZIP×2两个技术进行不同组合后进行比较研究:I组:同时使用ZIP1024和ZIP×2技术;Ⅱ组:只使用ZIP*1024技术;Ⅲ组:不使用ZIP技术。I、Ⅱ组分别扫描24个患者,Ⅲ组扫描26个患者。计算三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第二部分,回顾性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10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ADW4.6工作站,测量乳腺病灶最大径,选择增强效果最明显的图像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得到乳腺3D-MIP图,分析肿瘤周围血管及两侧乳腺内血管情况,记录血管长度、内径及血管数目。MR检查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Discovery MR 750)。肿瘤的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形态、大小、病灶边缘、肿块边缘强化、动力学曲线、瘤周血管征、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征,分析这些指标与各预后因素(ER、PR、HER-2)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并行采集技术实验中,A组平均扫描时长为7分30秒,B组平均扫描时长为12分38秒,A组扫描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图像信噪比分别为28.37和29.45;A组和B组的图像对比度分别为0.72和0.75。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95.2%,B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0%,两组病例动态增强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点填充技术实验中,I组图空间分辨率和像信噪比最高(Voxel size=0.25,SNR=61.12),II组图像次之(Voxel size=0.49,SNR=35.20),III组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差(Voxel size=1.58,SNR=28.91)。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I组图像的对比度分别为0.76、0.75、0.73。三组图像对比度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各预后因素研究中102例乳腺癌肿瘤形态肿块型90例,非肿块型12例。病灶直径范围为0.5cm-5.6cm,其中病灶大小≥2cm的66例,<2cm的36例。肿块边缘毛刺状的64例,边缘为其他的38例。动态增强扫描中,边缘强化的40例,其他强化形式的62例。TIC上升型(Ⅰ)、平台型(Ⅱ)、流出型(Ⅲ)分别为4例、19例、79例。检查结束后对增强图像进行后处理,周围血管征阳性和阴性分别45例和57例,患侧血管增多征61例,没有增加41例。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中,80例为浸润性癌,20例导管内癌,1例左乳黏液癌,1例左乳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伴癌组织大片坏死。乳腺癌患者中84例有明确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30例,Ⅲ级44例,余18例无明确的病理分级。ER阳性74例,阴性28例。PR阳性56例,阴性46例。Her-2低表达66例,过表达36例。通过统计学分析,肿瘤形态与肿瘤周围血管征存在相关性,与患乳血管增多征不相关;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征、患乳血管增多征均存在相关性;肿瘤边缘是否毛刺、肿瘤边缘强化是否高于内部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各预后因素(ER、PR、Her-2)无明显相关性;时间信号曲线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与ER、PR、HER-2无相关性;乳腺癌的周围血管征与免疫组化ER、PR、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血管增多征与E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ER-2、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并行采集技术的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显着缩短扫描时间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其诊断效能。在技术上同时应用ZIP1024和ZIP×2技术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和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和瘤周血管征阳性与乳腺癌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汪瑾[2](2020)在《铁基T1-T2双模态高场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血管成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评估血管结构与功能对于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医学诊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学手段,在软组织成像方面极具优势,并发展出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等技术可用于分析血管结构与功能。相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低场MRI(≤3 T),超高场MRI(≥7 T)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因而在血管成像方面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但是,超高场MRI同样需要引入造影剂来提高其灵敏度。在CE-MRA和DCE-MRI中,通常使用分子量较低的钆剂(GBCAs)作为T1造影剂,可在T1加权成像模式中使图像变亮,但因其循环时间短、在超高场下T1对比效果减弱等问题而不适用于高场下的血管成像。此外,基于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s)的T2造影剂在T2加权成像模式中使图像变暗,但所产生的磁化率伪影在超高场下更为显着,同样不利于高场下的血管成像。而T1-T2双模态MRI可以提供互补的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获得更加精确的诊断信息。因此,设计T1-T2双模态造影剂有助于实现准确、灵敏度高的超高场磁共振血管成像。本论文设计合成了铁基T1-T2双模态高场磁共振造影剂(P-UDIOC)并对其血管成像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电位仪、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其形貌和晶体结构;通过粒度和电位的变化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表面修饰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成功合成了尺寸均一且单分散的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其晶型为γ-Fe2O3,表面成功修饰了聚乙二醇(PEG)并在水性介质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利用磁共振成像仪(7 T)对P-UDIOC在超高场下的体外磁共振成像性能进行了考察。磁共振T1加权成像图和T2加权成像图表明P-UDIOC在超高场下同时具有T1造影性能和T2造影性能,其纵向弛豫率(r1)为1.37 m M-1s-1,横向弛豫率(r2)为7.53 m M-1s-1,r2/r1为5.50,比值适中,在超高场下可作为双模态造影剂。进一步,分别构建了小鼠皮下瘤模型和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在超高场下考察了P-UDIOC的体内磁共振成像性能及其对肿瘤的诊断能力。磁共振结果表明,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肿瘤模型,P-UDIOC均能在注射后较长时间内提高肿瘤组织的信噪比,因此P-UDIOC具有较好的超高场磁共振体内成像效果。在细胞与动物水平上分别验证了P-UDIOC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细胞对P-UDIOC的摄取情况,并通过CCK-8实验表明了P-UDIOC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对注射了P-UDIOC 24小时和15天的健康大鼠的心脏、肾脏、肝脏、肺、脾脏以及脑组织进行了H&E染色,证明了P-UDIOC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血液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P-UDIOC不具有明显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接下来,通过CE-MRA考察了P-UDIOC在超高场下对血管结构的评估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注射P-UDIOC后,大鼠脑部血管磁共振成像信号显着增强,微血管结构相比注射前分辨率提高,可观察到直径约为140μm的微血管,信噪比相比于GBCA和SPION显着提高。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P-UDIOC的生物半衰期约为1 h,具有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延长了成像时间窗,有利于CE-MRA。通过T1-T2双模态DCE-MRI考察了P-UDIOC作为T1-T2双模态造影剂在超高场下对肿瘤血管通透性的评价效果,并将其与GBCA和SPION的成像效果进行比较。模拟计算结果预测P-UDIOC可显着产生T1加权磁共振信号(以M0表示)和T2加权磁共振信号(以R2表示)的变化,具有应用于T1-T2双模态DCE-MRI的潜力。动物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半定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注射P-UDIOC后,T1加权DCE-MRI和T2加权DCE-MRI均能对肿瘤组织血管通透性进行表征,且所得到的结果较为吻合,可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具有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并且与脑胶质瘤血管CD34分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而GBCA仅能用于T1加权DCE-MRI,SPION仅能用于T2加权DCE-MRI。综上,本论文设计合成的基于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的铁基T1-T2双模态高场磁共振造影剂(P-UDIOC),能够在超高场下实现高分辨率的CE-MRA和T1-T2双模态DCE-MRI。P-UDIOC在超高场下具有很好的体内外磁共振成像效果,可延长CE-MRA图像的信噪比和成像时间窗,从而对大鼠脑部血管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并且其可通过超高场T1-T2双模态DCE-MRI对肿瘤血管通透性进行评估,结果可进行交叉验证,提高了对肿瘤血管通透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这种在超高场下可作为T1-T2双模态造影剂的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为更多疾病通过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精确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王超[3](2020)在《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领域发展突飞猛进,对新医疗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异军突起。在动物影像诊疗领域的核磁共振技术是最近的热点和难点。对犬的头部进行血管研究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用方法,可以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对颈部行血管造影,有利于发现颈部静脉血管畸形等信息。在犬的脑血管中类似的病理学发现在文献中鲜有记载。超导磁共振的应用最近越来越多,对新功能的应用较难掌握和普及,需要探索和研究。为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也为了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本试验对最近新安装的1.5T动物诊疗核磁共振仪的血管成像方向进行探索和评估。一方面可以增进我们对该领域认知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动物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研究:(一)本试验应用1.5T动物核磁共振仪对6只成年比格犬均行头部、颈部3D-TOF-MRA扫描,获得健康成年比格犬头颈部动脉血管1.5T核磁共振成像图,并对5对颅内动脉、基底动脉及两种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进行评价。每根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为0-3分,0分为差分,3分为优分。并对犬头部和颈部血管的扫描结果进行拼接,标注,有利于对犬头部和颈部动脉血管的掌握和认识。结果:在所有犬中,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管的平均图像质量分数>2,图像质量临床可靠;大脑前动脉(Rostral cerebral artery,R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后交通动脉(Caudal communicating artery,CCO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图像质量分数呈双边形式出现;小脑前动脉(Rostral cerebellar artery,RCEA)和大脑后动脉(Caudal cerebral artery,CCA)平均图像质量分数<2,图像质量临床不可靠。因此,在该成像技术领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二)本试验应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扫描比格犬头部和颈部血管,获得正常比格犬头部和颈部主要血管CTA图像,与MRA图像分析比较,了解两种技术在动物临床血管成像上的优势与不足。结果,MRA与CTA扫描均可获得较好的影像信息,CTA扫描时间短,三维立体性强,不受血流速度影响,成像血管连续;MRA无辐射,无需对比剂,成像信息细节清晰,可很好地区分动静脉。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三)本试验初步探讨了利用磁共振造影(CE-MRA)勾画犬颅内外血管的方法,并通过CE-MRA技术获得犬头部和颈部主要血管图像,与非增强MRA比较,评价两种方法下犬的头颈部血管的无创解剖,为兽医临床提供参考基础。结果:CE-MRA显示颅内、颅外和颈部所有的主要动脉和静脉,以及颅内所有的主要静脉窦和脑丛。颈总动脉与颈内外动脉,颈外静脉与上颌静脉和舌面静脉的分叉处轮廓清晰。与NCE-MRA对比,CE-MRA成像信息较多,轮廓清晰,但动静脉血管交错,血管复杂,较难区别目标血管和血管段。
付其昌[4](2020)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进步,MRI不仅能够显示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s)的结构特征,而且能够显示IAs的功能特征。钆剂增强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essel wall MRI,VW-MRI)有超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提示IAs壁的炎症反应等病理学信息。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有超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评估 IAs 壁的容量转移常数(the contrast agent permeability rate,Ktrans)等药代动力学信息。基于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4D-flow-MRI能够评估IAs的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等血流动力学信息。本研究基于采用MRI的前沿技术,通过对IAs的功能特征进行多模态MRI研究。一方面,评价MRI的前沿技术对IAs破裂风险的筛查能力等;另一方面,基于MRI的前沿技术进一步理解IAs发生、发展和破裂等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增强血管壁磁共振成像评价目的未破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s)在中国 35-75 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7%。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等无创影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UIAs的检出率仍在持续增加。UIAs破裂导致了 80%的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等。UIAs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的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在3%-10%之间,而UIAs每年自然破裂的风险不到1%。因此,个体化的破裂风险评估对UIAs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不稳定IAs(症状性UIAs、随访中增大的UIAs以及破裂IAs等)较稳定IAs(偶然发现的IAs或影像学随访中未增大的IAs等)的破裂风险更高,需接受更积极的治疗。综上,筛查出破裂风险校低或相对稳定的UIAs,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钆剂增强VW-MRI,探讨颅内动脉瘤壁强化(aneurysm wall enhancement,AWE)和瘤壁强化指数(wall enhancement index,WEI)在筛查UIAs稳定性中的价值,并进进一步理解IAs发生、发展和破裂等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方法1.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前瞻性同时行3.0T磁共振钆剂增强 VW-MRI 检查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DSA)的IA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MDT)明确症状性UIAs及破裂IAs并定义为不稳定状态IAs,偶然发现的IAs定义为稳定状态IAs。共入组283例患者,其中稳定状态IAs患者174例,不稳定状态IAs患者109例。前述患者均采用3.0T Siemens磁共振扫描仪行VW-MRI检查,其中54例患者基于3.0T Siemens Verio/Skyra磁共振扫描仪(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完成钆剂增强2D-VW-MRI检查,229例患者基于3.0T Siemens Prisma磁共振扫描仪(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完成钆剂增强3D-VW-MRI检查。2.由2名高年资神经影像医师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平台独立进行盲法阅片,以明确IAs是否出现AWE,并进一步对AWE强化模式(AWE Pattern,AWEP)进行分型:AWEP 0(无强化)、AWEP 1(局部强化)及AWEP2(环形强化)。3.由2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医师通过Vessel-MASS 2014-EXP软件对IAs的VW-MRI图像独立进行盲法分析,并计算AWE的半定量指标-WEI。4.采用MedCalc 18.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由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由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评估AWE 及其分型的一致性。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2名医评估WEI的一致性。用χ2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组间比较,用U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组间比较。对组间比较结果P<0.2的变量,纳入单变量回归分析。对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P<0.05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得预测UIAs不稳定性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和优势比(odds ratio,OR)等。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等进行分析,以获得到敏感性、特异性等;并通过约登指数明确ROC曲线的截断值(cut-off value)等。通过χ2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趋势分析,通过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趋势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83例患者中共发现362个IAs。医师对AWE诊断(k=0.83;95%CI为:0.77 至 0.89)、分型(k=0.87;95%CI 为:0.83 to 0.92)及对 WEI 测量(ICC=0.98;95%CI为:0.97 to 0.98)的一致性均较好。-2.与UIAs的稳定状态对比,WEI的中位数于UIAs的不稳定状态中更高(1.3 VS 0.3;P<0.001);AWEP在UIAs不稳定状态中的构成比存在差异(P<0.001)。3.AWEP(OR:2.0,95%CI:1.2 to 3.3;P=0.005)和 WEI(OR:2.9,95%CI:1.5 to 5.5;P=0.001)是UIAs不稳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4.AWEP筛查UIAs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0(敏感性:69.0%,特异性:81.7%),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为:0.79(95%CI:0.74 to 0.83),约登指数为:0.51,P<0.001。WEI筛查UIAs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0.98(敏感性:77.4%,特异性:78.5%),AUC 为:0.78(95%CI:0.73 to 0.82),约登指数为:0.56,P<0.001。联合AWEP及WEI筛查UIAs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0.20(敏感性:73.4%,特异性:95.7%),AUC 为:0.91(95%CI:0.88 to 0.94),约登指数为:0.69,P<0.001。结论1.AWEP及WEI均是UIAs不稳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2.AWEP0能对UIAs的稳定状态进行有效筛查。WEI≤0.98也能对UIAs的稳定状态进行有效筛查。联合AWEP及WEI筛查UIAs稳定状态的特异性最高。第二部分 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及VW-MRI对颅内动脉瘤壁不稳定状态的研究目的IAs是颅内动脉的病理性膨大,在不分种族与地域的成年人群中发病率3%~5%。相对于UIAs自然破裂的风险,由UIAs治疗所带来的风险可能更高。因此,为了平衡UIAs患者治疗的风险和获益,研究个体化的IAs破裂风险评价标志物有重要意义。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对IAs的风险评估多是基于直径等形态学因素,基于IAs壁的病理学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补充单纯的形态学标志物。目前,对IAs壁的无创影像学研究多是基于VW-MRI。在临床实践中,预警IAs破裂风险较高的警示性头痛也多被认为是血液的微量渗出所致,而SAH则是IAs壁破裂所致大量血液外涌至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所致。前述血液的渗出可能通过钆对比剂被DCE-MRI探测到,并且基于后处理算法得到Ktrans进行量化评估。本研究联合应用DCE-MRI和VW-MRI,探讨Ktrans和AWE在筛查UIAs不稳定状态中的价值,并进一步理解IAs发生、发展和破裂等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方法1.前瞻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同时行3.0T磁共振钆剂增强DCE-MRI和VW-MRI及DSA的IAs患者进行分析。通过MDT明确症状性UIAs及破裂IAs并定义为不稳定状态IAs,偶然发现的IAs定义为稳定状态IAs。共入组82例患者,其中稳定状态IAs患者51例,不稳定状态IAs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基于3.0T Siemens Prisma磁共振扫描仪(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完成钆剂增强DCE-MRI及3D-VW-MRI检查。2.由2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医师通过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TISSUE 4D软件对IAs的DCE-MRI图像独立进行盲法分析,并计算相应动脉瘤的全定量药代动力学指标-Ktrans。3.由2名高年资神经影像医师于PACS平台独立进行盲法阅片,以明确IAs是否出现AWE,并进一步对AWEP进行分型:AWEP 0(无强化)、AWEP 1(局部强化)及AWEP2(环形强化)。4.采用MedCalc 18.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由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由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评估AWE及其分型的一致性。用Bland-Altman图、Passing and Bablok回归以及ICC评价2名医评估Ktrans的一致性。用χ2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组间比较,用U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组间比较。对组间比较结果P<0.2的变量,纳入单变量回归分析。对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P<0.05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得预测UIAs不稳定状态的95%CI和OR等。通过ROC曲线对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等进行分析,以获得到敏感性、特异性等;并通过约登指数明确ROC曲线的截断值等。通过χ2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趋势分析,通过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趋势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2例患者中共发现101个IAs。医师对AWE诊断(k=0.85;95%CI为:0.75 to 0.96)、分型(k=0.81;95%CI 为:0.71 to 0.92)及对 Ktrans 测量(ICC=0.98;95%CI 为:0.97 to 0.99)的一致性均较好。2.与UIAs的稳定状态对比,Ktrans的中位数于UIAs的不稳定状态中更高(0.9VS 0.3 s-1;P<0.001);AWEP在UIAs不稳定状态中的构成比存在差异(P<0.001)。3.AWEP(OR:4.1,95%CI:2.06 to 8.16;P<0.001)和 Ktrans(OR:2.77,95%CI:1.49 to 5.17;P=0.01)是不稳定UIAs的独立危险因素。4.AWEP筛查UIAs不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1(敏感性:59.3%,特异性:87.0%),AUC 为:0.75(95%CI:0.65 to 0.83),约登指数为:0.50,P<0.001。Ktrans筛查UIAs不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0.65 s-1(敏感性:59.3%,特异性:78.3%),AUC 为:0.70(95%CI:0.60 to 0.79),约登指数为:0.38,P=0.01。联合Ktrans及AWEP筛查UIAs不稳定状态的截断值为>0.18(敏感性:85.2%,特异性:76.8%),AUC 为:0.83(95%CI:0.74 to 0.90),约登指数为:0.62,P<0.001。结论1.Ktrans及AWEP均是UIAs不稳定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2.Ktrans>0.65 s-1能对UIAs的不稳定状态进行有效筛查。AWEP也能对UIAs的不稳定状态进行有效筛查。联合Ktrans及AWEP筛查UIAs不稳定状态的敏感性最高。第三部分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壁强化的4D-flow与DCE-MRI研究目的UIAs破裂导致了约80%的自发性SAH。钆剂增强VW-MRI中的AWE被证实可能和UIAs的不稳定状态或破裂风险有关,并有助于对相应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风险分层。这一发现首次将基于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评价方式从瘤囊解剖学拓展到了瘤壁病理学,为UIAs的破裂风险评价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AWE可能和动脉瘤壁的病理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UIAs的血流动力学指标-WSS也被认为和动脉瘤壁的病理学炎症密切相关。UIAs的增大和破裂等不稳定状态不仅可能和动脉瘤壁内剧烈的炎症反应有关,而且可能和动脉瘤壁内皮细胞凋亡等有关。UIAs壁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导致动脉瘤壁渗透率的增加,这一改变可能被Ktrans所反映。本研究联合应用4D-flow-MRI、DCE-MRI和VW-MRI,探讨UIAs的WSS和Ktrans与AWE之间的关系,并进进一步理解UIAs发生、发展和破裂等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方法1.前瞻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同时行3.0T磁共振4D-flow-MRI、钆剂增强DCE-MRI和VW-MRI及DSA的UIAs患者进行分析。共入组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基于3.0T Siemens Prisma磁共振扫描仪(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完成4D-flow-MRI、钆剂增强DCE-MRI和VW-MRI检查。2.由2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医师通过CVI42 5.11.2软件对UIAs的4D-flow-MRI图像独立进行盲法分析,并计算相应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WSS。3.由2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医师通过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TISSUE 4D软件对UIAs的DCE-MRI图像独立进行盲法分析,并计算相应动脉瘤的全定量药代动力学指标-Ktrans。4.由2名高年资神经影像医师于PACS平台独立进行盲法阅片,以明确UIAs是否出现AWE,并进一步对AWEP进行分型:AWEP 0(无强化)、AWEP1(局部强化)及AWEP2(环形强化)。5.由2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医师通过Vessel-MASS 2014-EXP软件对UIAs的VW-MRI图像独立进行盲法分析,并计算AWE的半定量指标-WEI。6.由1名神经影像医师计算PHASES评分对每一个UIAs的破裂风险进行量化评估。7.采用MedCalc 18.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由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由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评估AWE及其分型的一致性。用Bland-Altman图、Passing and Bablok回归以及ICC评价2名医评估WSS、Ktrans及WEI的一致性。用χ2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组间比较,用U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组间比较。选择目标变量,纳入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P<0.05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得预测导致动脉瘤壁出现AWE变量的95%CI和OR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连续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带回归线的散点图,呈现连续变量间的数量变化趋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8例患者中共发现96个UIAs。医师对AWE诊断(k=0.85;95%CI为:0.75to0.96)、对 WSS 测量(ICC=0.94;95%CI 为:0.91 to 0.96)、对 Ktrans 测量(ICC=0.97;95%CI 为:0.95 to 0.98)及对 WEI 测量(ICC=0.99;95%CI 为:0.99 to 1)的一致性均较好。2.与没有出现AWE的UIAs对比,出现AWE-UIAs的WSS的中位数较低(1.8 VS 3.4 Pa;P<0.001),出现 AWE-UIAs 的 Ktrans 的中位数较高(2.3 VS 0.9 s-1;P<0.001),出现 AWE-UIAs 的 WEI 的中位数较高(4.2 VS 0.8;P<0.001),出现AWE-UIAs的PHASES评分的平均数较高(7.3 VS 3.3;P<0.001)。3.WSS(OR 为:0.70,95%CI 为:0.52 to 0.93;P=0.01)是 UIAs 出现 AWE的独立保护性因素,Ktrans(OR 为:1.69,95%CI 为:1.17 to 2.44;P=0.01)是UIAs出现AWE的独立危险因素。4.WEI 与 WSS 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s=-0.5,P<0.001,95%CI 为:-0.59 to-0.27),WEI 与 Ktrans 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4,P<0.001,95%CI 为:0.24 to 0.57),WEI与PHASE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5,P<0.001,95%CI为:0.31 to 0.62)。结论1.有AWE组的WSS低于无AWE组。有AWE组的Ktrans、WEI及PHASES评分均高于无AWE组。WEI与WSS呈负相关。WEI与Ktrans及PHASES评分均呈正相关。2.WSS是UIAs出现AWE的独立保护性因素,Ktrans是UIAs出现AWE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宇[5](2020)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技术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磁共振门静脉成像运用三维动态增强的技术方法展开有效的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进行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来我院进行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情况的患者240例,对患者展开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扫描。结果门静脉形态与结构显示为正常的患者例数为165例,所占比率为68.75%;门静脉形态显示为异常的患者例数为75例,所占比率为31.25%,其中显示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例数为30例,所占比率为12.50%,显示为肝癌的患者例数为60例,所占比率为25.00%,显示为布加综合征的患者例数为17例,所占比率为7.08%。结论在临床门静脉检查中运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可取得显着的效果,且可以得到清晰的扫描图像。
马赛赛,钟海红,刘秋娥,秦培鑫[6](2019)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当中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状况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主要对患者的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浅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腓动脉等进行相关的扫描检查。结果:本文存在24例患者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存在斑块形成,还有1例患者诊断为外伤之后,下肢血管存在损伤。本文25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能够显示出清晰的图像,而且具有明确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出155段病变的血管,而为患者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显示患者的病变血管达到205段。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病变阳性率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要高,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下肢血管成像进行检查能够提高对患者病变检查的阳性率,而且这种检查方式无创伤无辐射,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对比剂注射,所以过敏反应比较少,患者不会产生严重的肝肾毒性,能够整体显示患者感兴趣区域的血管,所以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柳计强[7](2019)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肝移植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肝脏移植外科学及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肝移植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但是,肝源匮乏,手术费用较高,导致移植科医师及患者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和期望值更高。移植术前精准了解供体及受体的肝脏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肝移植术后对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提高移植肝的存活率及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肝脏血管成像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利弊,寻找一种无创伤、无需对比剂、无电离辐射、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且安全可靠的肝脏血管成像技术成为医疗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nflow inversion recovery,IFIR)在肝移植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肝移植术前需行肝动脉血管成像的31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患者均依次行冠状位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由2名工作10年以上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两组肝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估显示肝动脉最大分支级别的差异。比较IFIR组与CE-MRA组在肝动脉各级血管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及最大显示分支级别上的差异;评价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和显示肝动脉最大分支级别的一致性。2.对2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依次行上腹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和对比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portal venography,CE-MRPV)。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对门静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图像评分的差异,测量吻合口直径并比较2组图像测量值的差异;评价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结果1.2名医师对31例患者的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在IFIR组和CE-MRA组中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右前动脉、肝右后动脉、肝左内叶动脉和肝左外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均为三级以上。在31例患者中,2名医师在IFIR组和CE-MRA组中均发现肝动脉变异3例,其中1例肝右动脉起始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始于脾动脉;1例肝总动脉先天发育细小,两种检查方法均显示不清;1例肝左动脉直接起源于腹腔干。同时,2名医师均发现1例患者肝右动脉走行纡曲。由于2例患者为肝左叶切除术后,其肝左动脉及其次级动脉未见显示。.2.在IFIR序列和CE-MRA中,26例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左、右支近端血管均能显示,图像质量≥3分者分别为92.31%(24/26)和96.15%(25/26)。2名医师对IFIR序列与CE-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Z=-1.077,P=0.282;医师2:Z=-0.629,P=0.529)。2组图像吻合口直径测量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t=0.369,P=0.546;医师2:t=0.020,P=0.889)。2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好。结论1.IFIR序列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需对比剂、无需屏气扫描的磁共振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肝移植术前评估肝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IFIR序列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需对比剂的磁共振门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可作为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追踪和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贾琳[8](2018)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卒中致死率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而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促进卒中患者预后良好转归,是目前卒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卒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影响预后,本研究以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关键研究方法,从头颈大动脉到脑穿支小动脉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识别与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病因学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前瞻性纳入了55例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头颈部血管管壁成像,根据头颈血管节段管壁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半定量的评价;同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共同对患者图像进行阅片,识别征象,对大动脉源性的缺血性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及烟雾病)进行了诊断;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了个体的斑块数量,头颈血管多发病变的占比,并根据强化特点进行易损性分层;本研究在对大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研究;研究组在两个中心纳入了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患者35例,根据梗死大小特点,分为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全脑高分辨管壁成像采集,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豆纹动脉进行了显示,对患者豆纹动脉的数量及到达深度进行了记录,以正常侧为对照,比较了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患者中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同时,根据患者梗死模式的不同,判断了患者豆纹动脉内、外侧组受累情况,比较不同受累情况下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的变化。结果: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约8分钟的时间,能够实现覆盖头颅及颈部血管管壁的成像需求,空间分辨率为0.55mm3;在图像质量上,颅内、颅外,前循环、后循环各支血管均可以清晰成像,而且增强前与增强后图像清晰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无对比剂的条件下,成像同样清晰;病因学诊断能力上,分别确诊了大动脉粥样硬化43人,动脉夹层3人,烟雾病2人,血管炎2人,余5人为其他原因。在43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发现了150个斑块,其中36人(84%)存在多发斑块;122个(81%)斑块和28(19%)个斑块分别位于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43名患者中均发现和识别了责任斑块,其中颅内动脉斑块63个和颈动脉斑块22个,在这63个颅内动脉斑块中,100%出现了强化,在这22个颈动脉斑块中,79%出现了强化。在对小动脉的研究中,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与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豆纹动脉数量变化及到达深度均存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内囊梗死中,豆纹动脉不仅表现了减少、对称,还出现了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单穿支病变中,主要表现为豆纹动脉数量对称,未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内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外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及内、外侧组豆纹动脉同时受累的比较中,豆纹动脉数量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组间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在基于三维高分辨全脑管壁成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其临床应用,针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难点,分别从大动脉到小动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创新性:1)使用头颈联合三维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颈动脉病变一站式成像及一体化评估;2)本研究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梗死的病变中的豆纹动脉直接进行了可视化及对比研究;3)本研究针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病变梗死两种主要的梗死类型,不仅关注了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而且提出并发现了梗死后豆纹动脉的变化模式。
鲁评[9](2019)在《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借鉴国内外MRI在临床、设备性能、检查结果、服务等方面的评价经验,构建符合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评价MRI提供理论参考,实现MRI评价工具的创新,为推动大型设备的国产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雏形,以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框架。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形成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删减冗余指标。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运用SPSS21.0、ROSETTA和MATLAB R2014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elphi专家咨询结果:(1)专家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咨询相关领域专家58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51人(87.93%),高职称的有43人(74.14%),工作年限30年以上的有34人(58.62%);(2)专家积极系数: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67%、100%;(3)专家权威程度: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在0.700.89之间;(4)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458、0.464,第二轮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517、0.517,各协调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初步建立起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179个。运用MATLAB R2014a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MRI临床功能(0.186590)、MRI适用性(0.072140)、MRI临床效果(0.262774)、MRI应用的可靠性(0.153508)、MRI技术性能(0.086860)、MRI服务(0.238127)。3.运用粗糙集对本研究构建的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脑常规扫描、脑血管扫描、鼻咽部与颌面部扫描等17个指标,作为冗余指标进行删减,形成约简版指标体系。结论1.本研究构建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方法科学合理,选取的专家具有代表性且专家重视程度高,咨询结果协调一致。2.研究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且重点突出,具有实用性。3.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以及今后MRI设备的研发管理提出建议。
杨金戈[10](2019)在《快速光声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如超声多普勒成像、X光、核医学成像以及磁共振等由于自身技术机理的原因,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传统光学成像技术虽然能够进行快速安全的无创检查,但无法在生物深层组织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使得光学成像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不能彻底地发挥,临床上的应用仍然有限。近年来,光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的关注,这一技术使用脉冲激光来激励超声波信号,获得生物组织的光吸收分布信息。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学成像与超声成像特点的混合成像模式,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生物组织一定深度上的光吸收参数分布,图像分辨率能够与超声成像技术相媲美。目前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光声成像能够利用最新的超声阵列探测器与高速数据采集设备,并使用近年来技术进步明显的固体激光器进行实时成像。一套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的快速光声成像系统,大大扩展了光声成像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前期研究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发展逐渐成熟的多波长光声成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生物组织的多种成分信息,使得光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走出实验室,朝着成为一种能够运用于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迈出重要的一步。本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曲面超声阵列的快速光声断层扫描系统,并将该系统运用到光声脑成像与人体外周血管成像的研究当中。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搭建一套全新的实验系统。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曲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快速光声成像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成像速度,并能够灵活地进行身体多个位置的血管成像。本文通过充分的论文调研,认识到目前实验室单探头光声成像技术的劣势。结合其他研究小组的已有经验,进行了曲面超声探头的仿真与设计,并交付加工。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能够实现最佳照明与超声耦合的成像探头,将高能量光纤束、超声换能器以及耦合液体组合一体化。根据探测器特性制作了能够方便用于光声成像的,具有多路复用功能的多通道前置放大电路。采用工业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64通道并行数据采集并编写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图像重建程序,实现了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实时成像。后续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光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2.将系统用于光声脑科学研究。使用声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研究了针灸刺激状态下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到了由于针灸刺激引起的部分脑区激活现象。接下来设计并搭建了冠状面断层扫描系统,利用近红外波段激光实现了多个层面的冠状面扫描成像。实现了小鼠自发性脑出血的发展与恢复过程的监测与评估。最后,在快速光声成像系统搭建完成的情况下观察了静息状态下小鼠大脑神经活动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实现了观察小鼠冠状面的脑网络连接,利用光声信号重建了小鼠脑中单个层面的功能连接。3.人体外周血管的光声成像研究。我们将快速光声成像系统用于临床前期研究当中,将血管成像主要是人体外周血管成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人体血管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天然造影剂,在近红外波段有着较高的光吸收。利用生物组织的近红外光学窗口,将系统用于人体外周血管多个标志点的成像当中,并使用商用超声平台进行了交叉验证。利用多波长技术,对这些成像位置进行了多波长成像,获取了血液中不同成分的浓度分布图像。光声成像研究当中引入血管阻断测试,观察了血管被阻断前后,人体外周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征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研究,观察到了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血管功能下降现象,,得到了有临床价值的结果。本文开展的研究完成了一套全新的实验系统搭建,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了光声成像技术在小动物脑成像以及在临床前期研究中的潜在价值,拓展了这一技术的在临床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PARTⅠ 乳腺MRI动态增强的技术优化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并行采集技术 |
3.2 零点充填技术及图像质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MRI扫描设备与序列参数的基本条件 |
4.2 MRI乳腺脂肪抑制序列的选择 |
4.3 MRI图像质量评价 |
4.4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扫描速度的参数优化 |
4.5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分辨力的参数优化 |
5 结论 |
PARTⅡ 乳腺MRI动态增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
2.4 病理分析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乳腺癌MRI平扫、动态增强后的磁共振征象 |
3.2 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 |
3.3 统计学结果 |
4 讨论 |
4.1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 |
4.2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
4.3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的血管特征 |
4.4 肿瘤的形态、大小与血供的相关性分析 |
4.5 肿瘤边缘、肿瘤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6 TIC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7 乳腺癌相关MRI血管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8 推荐采用的乳腺MRI检查方法 |
4.9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插图 |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综述 基于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分析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铁基T1-T2双模态高场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血管成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聚乙二醇修饰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P-UDIOC)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UDIOC)的合成及表征 |
2.2.2 柠檬酸修饰的超小氧化铁纳米粒子(C-UDIOC)的制备及表征 |
2.2.3 P-UDIOC的制备与表征 |
2.2.4 P-UDIOC体外磁共振成像性能表征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UDIOC的表征 |
2.3.2 C-UDIOC的表征 |
2.3.3 P-UDIOC的表征 |
2.3.4 P-UDIOC体外磁共振成像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UDIOC在超高场下的体内成像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1.3 细胞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P-UDIOC用于小鼠Huh7 皮下瘤磁共振成像研究 |
3.2.2 P-UDIOC用于小鼠原位肝癌磁共振成像研究 |
3.2.3 P-UDIOC细胞毒性评价 |
3.2.4 P-UDIOC细胞摄取实验 |
3.2.5 P-UDIOC体内安全性评价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UDIOC用于小鼠Huh7 皮下瘤磁共振成像研究 |
3.3.2 P-UDIOC用于小鼠原位肝癌磁共振成像研究 |
3.3.3 P-UDIOC细胞毒性评价 |
3.3.4 P-UDIOC细胞摄取 |
3.3.5 P-UDIOC体内安全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UDIOC在超高场下的血管成像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1.3 细胞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P-UDIOC在超高场下大鼠脑部CE-MRA研究 |
4.2.2 P-UDIOC生物半衰期考察 |
4.2.3 计算机模拟预测P-UDIOC用于DCE-MRI评估肿瘤血管功能 |
4.2.4 P-UDIOC用于超高场下T1-T2 双模态DCE-MRI评价大鼠原位脑胶质瘤血管功能 |
4.2.5 P-UDIOC在组织中的分布评价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UDIOC在超高场下大鼠脑部CE-MRA研究 |
4.3.2 P-UDIOC生物半衰期考察 |
4.3.3 模拟计算预测P-UDIOC用于DCE-MRI评估肿瘤血管功能 |
4.3.4 P-UDIOC用于超高场下T1-T2 双模态DCE-MRI评价大鼠原位脑胶质瘤血管功能 |
4.3.5 P-UDIOC在组织中的分布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纳米药物系统用于磁共振成像评估血管生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犬头颈部主要脉管解剖 |
1.1 犬头部主要动脉血管解剖 |
1.2 犬头部主要静脉血管解剖 |
1.3 犬颈部主要动脉血管解剖 |
1.4 犬颈部主要静脉血管解剖 |
2 MR、CT成像研究进展及趋势 |
2.1 MR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
2.2 CT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
2.3 MR、CT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
2.4 我国兽医MR、CT发展现状 |
2.4.1 我国动物MR、CT的安装 |
2.4.2 我国动物MR、CT的应用 |
2.4.3 展望 |
3 MRA应用研究进展 |
3.1 MRA类型 |
3.1.1 非增强MRA(NCMRA) |
3.1.2 非增强MRA技术 |
3.1.3 对比增强MRA |
3.2 犬头颈部MRA临床应用进展 |
4 犬头颈部CTA临床应用进展 |
5.MRA和 CTA在头颈部脉管的影像比较 |
第二章 探讨1.5T 3D-TOF-MRA在比格犬头颈部动脉的成像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
1.3 术前准备 |
1.3.1 犬只麻醉前准备 |
1.3.2 麻醉 |
1.4 MR扫描 |
1.5 图像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比格犬颈部主要动脉血管分析 |
2.2 比格犬颅内主要动脉血管评价 |
2.3 比格犬的头部、颈部3D-TOF MIP图拼接 |
3 讨论 |
3.1 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
3.1.1 动脉血管直径 |
3.1.2 动物年龄 |
3.1.3 动物健康状况 |
3.1.4 场强和核磁厂家参数设置 |
3.2 1.5T 3D-TOF MRA应用展望 |
第三章 比格犬头颈部主要血管MRA和 CTA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
1.3 试验方法 |
1.3.1 拍摄步骤 |
1.3.2 拍摄参数 |
1.4 数据图像后处理 |
2 结果 |
2.1 CTA结果分析 |
2.2 CTA图像结果与3D-TOF MRA对比 |
3 讨论 |
第四章 探讨比格犬头颈部CE-MRA技术以及与NCE-MRA比较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
1.3 试验方法 |
1.4 MR成像扫描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头部对比增强MRA结果分析 |
2.2 颈部对比增强MRA结果分析 |
2.3 头颈部CE-MRA与 NCE-MRA成像效果对比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增强血管壁磁共振成像评价 |
背景与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 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及VW-MRI对颅内动脉瘤壁不稳定状态的研究 |
背景与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壁强化的4D-FLOW与DCE-MRI研究 |
背景与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综述 颅内动脉瘤磁共振成像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技术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观察患者的扫描结果: |
2.2 观察各组患者的门静脉峰值时间: |
3 讨论 |
(6)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7)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术前MR肝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部分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术后MR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
1.3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 |
1.4 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差异 |
1.5 病因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
1.6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 |
1.7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在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 本研究学术特色及理论依据 |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磁共振病因学识别技术 |
1 总论 |
2 颅脑血管成像技术 |
2.1 超声血管成像 |
2.2 磁共振、CT及 DSA血管成像 |
3 管壁成像技术 |
3.1 CT成像技术(可关注钙化) |
3.2 磁共振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及进展 |
4 技术对比,总结 |
第三章 三维高分辨头颈联合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磁共振扫描 |
2.2 图像评估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患者 |
2.2 MR扫描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图像质量判断 |
2.5 高分辨管壁成像图像评估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创新性 |
6 局限性 |
7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统计分析 |
2.5 数据录入与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构建指标体系框架 |
3.2 Delphi专家情况 |
3.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3.5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3.6 粗糙集优化指标结果 |
4 讨论 |
4.1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
4.2 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客观性 |
4.3 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 |
4.4 MRI设备研发和管理的关键点和建议 |
4.5 创新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
附录B 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快速光声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 |
1.2.1 传统放射学成像 |
1.2.2 核医学成像 |
1.2.3 磁共振成像 |
1.2.4 超声成像 |
1.2.5 光学成像技术 |
1.2.6 光声成像技术 |
1.2.7 成像特性与性能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声成像原理 |
2.1 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 |
2.1.1 光吸收 |
2.1.2 散射 |
2.2 光声效应 |
2.2.1 光热效应 |
2.2.2 光声效应的基本原理 |
2.3 光声成像重建方法简介 |
2.4 多光谱分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速光声成像系统搭建 |
3.1 快速光声成像系统设计 |
3.2 光源选择 |
3.3 超声换能器 |
3.3.1 超声换能器简介 |
3.3.2 超声换能器设计 |
3.4 前置放大电路 |
3.5 数据采集系统 |
3.6 控制系统 |
3.7 后处理程序 |
3.8 成像探头设计 |
3.9 系统基本参数测试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声脑成像 |
4.1 光声显微镜观察针灸效应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现系统及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小结 |
4.2 冠状面光声断层扫描评估脑出血进展 |
4.2.1 研究背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与小结 |
4.3 光声成像揭示小鼠大脑固有功能连接 |
4.3.1 研究背景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4 三种成像系统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声外周血管成像 |
5.1 血管结构与功能成像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结果 |
5.1.4 解剖结构成像结果 |
5.1.5 多波长成像结果 |
5.1.6 动态成像结果 |
5.1.7 动态成像小结 |
5.2 光声断层扫描评估足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5.2.1 研究背景 |
5.2.2 研究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2.4 讨论与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 肖莹. 汕头大学, 2021(02)
- [2]铁基T1-T2双模态高场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血管成像应用研究[D]. 汪瑾. 浙江大学, 2020
- [3]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D]. 王超.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4]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D]. 付其昌. 郑州大学, 2020(02)
- [5]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技术方法探讨[J]. 王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2)
- [6]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 马赛赛,钟海红,刘秋娥,秦培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12)
- [7]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 柳计强.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8]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D].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 [9]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鲁评. 郑州大学, 2019(07)
- [10]快速光声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杨金戈.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