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斯·韦伯的"学术自由"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燕[1](2021)在《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的犹太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颜磊军[2](2019)在《《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五章至第七章)翻译项目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英译中翻译项目报告,选取德国社会学家赫磊(Horst Jurgen Helle)的着作《中国:希望还是威胁》(China:Promise or Threat?)中的第五章至第七章作为项目报告的原文文本。该着作用词专业,结构严谨,讲解透彻,深入浅出,为读者了解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也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宗教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译者所选的章节分别讲述了当代中国宗教的活力、马克斯·韦伯对中国宗教的看法、道教及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皇帝治国安邦政策的影响。因此,翻译项目报告可以让读者知晓中国宗教的发展史,并加深对宗教历史的学习认识。所选章节翻译的难点为原文涉及的中西方宗教对各自文化产生的影响、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的差异,以及宗教与中国历史、教育、政治、哲学、社会和生物发展的关系。因此,搜索中西方宗教的相关的信息对译者准确地理解原文十分重要。原文中出现了大量的专有名词以及研究宗教的学术着作,这就要求译者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译文阐述的明白晓畅。所以,译者选择德国的功能主义目的论作为本项目报告的指导理论,该理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用来指导案例分析。在分析中,选用了直译、意译以及拆分的翻译技巧,让目的语与原语在内容和风格方面保持一致,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通过本翻译项目报告的撰写,译者领悟到了查阅背景知识以及译文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高质量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深入理解原文,而且译者需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才能流畅地表达译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泛读有助于译者学习翻译,因为多种学科知识的内容都会有所涉及。另外,翻译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练习,渐渐地才会有提高的过程。
王毓琪[3](2017)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是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民族团结与统一的重要因素。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有机统一的民族合力和中国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聚合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了正确的道路和先进的前进方向,高校意识形态主流良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向上,高校意识形态形势平稳可控。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相继发生复杂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我们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持。
赵根宏[4](2016)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去追求经济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组合。预期管理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于本世纪之初,在近年来各经济体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与持续疲弱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大显身手,成为以“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非常规”经济政策的直接理论支持。我国政府因时应势,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与特点,推出了中国版的“预期管理”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为内涵的宏观经济“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理念,升华了前瞻性指引的目标层面;在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实践中,立足本国实际,在积极推进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践行前瞻性指引,提升预期管理效果;在注重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同时,积极扩大预期管理覆盖领域,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纷纷纳入预期管理范畴。本文在对预期、预期理论和预期管理货币政策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对相关理论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对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测度指标与实际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进一步考察中国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结合后的探索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在构建嵌入预期冲击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后,利用1999年至20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预期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展开了实证分析。在对多类型预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预期冲击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其可以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提供60%以上的解释。从而对实施预期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给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行模型内生化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预期管理有效性的结论。为了对预期管理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本文以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这一主要实现预期管理的核心工具出发,在对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基础上,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外实施预期管理的经验与启发。最后,对我国实施预期管理提出了较全面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郭珊珊[5](2016)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上层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时尚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生活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服饰时尚、社交时尚以及园艺时尚,具体透析其主要内容并阐释其中社会背景,从而审视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的生活状态。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与时代背景、论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三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从服饰的角度解析维多利亚中上层妇女的时尚文化。在对近代以来女性服饰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的服饰种类和分期进行梳理,并分析了蕴于其中的感性因素。其中,束腹内衣和裙撑架是型构女性主流服饰时尚的关键装备,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理想美理念。在社会的倡导下,哀悼也一度成为女性中间流行的社会风尚。第二章首先从社交时尚的层面考察贵族妇女和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交活动。伦敦社交季是贵族女性社交活动的主要平台,为贵族女性提供了婚姻契机。贵族社交圈的时尚女精英是贵族阶层加强彼此联络的重要纽带。客厅是中产阶级女性施展社交时尚的重要文化场域,也是中产阶级展示家庭财富与社会地位的重要空间。中产阶级女性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中产阶级女性是客厅的管理者、装饰者。是客厅社交活动的承担者。客厅音乐活动和饮茶文化是中产阶级女性客厅社交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女性流行的园艺时尚进行考察。园艺时尚在中产阶级阶层的兴起有着郊区化、审美情感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郊区花园是中产阶级家庭财富和艺术品味的外在集中展现。社会流通的园艺杂志为女性获取园艺方面的品味提供了借鉴指导。中产阶级妇女是园艺时尚的积极参与者,女性对园艺与自然的喜爱使她们将之移情于手工艺制作和诗歌创作,在扮美居家空间的同时陶冶了心灵。在结语部分,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的服饰时尚、社交时尚、园艺时尚进行总结与归纳。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时尚文化为新世纪的新女性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谢贵春[6](2016)在《债券市场风险治理法律机制研究 ——以信息规则的构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发生过大大小小的风险事件近50例。在风险应对中存在着风险市场分担不足和行政权力配置失范双重不足。完善我国债券市场风险应对,亟需建立风险治理机制,以明确风险应对中的主体结构、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可得采取的风险治理工具以及风险治理的程序。本论文以债券市场风险治理机制作为研究的中心议题,以信息、信息活动特征与债券市场风险生成和扩散的内在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础,提出了风险治理机制建构的核心是信息规则的法制化的设想,围绕风险治理信息规则的构建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债券市场风险治理信息规则构建的若干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信息活动与风险成因的理论阐述。债券市场风险常常被定义为“收益的不确定性”。从内涵、样态、变迁、体质等多元视角来看,风险意味着市场效率的减损,风险体现为权益失调、权力失当以及规则失衡。因此,在风险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建立风险防控、风险分配机制,还要重视对权力不合理行使的限制和规范。在风险的生成和扩散过程中,信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风险的生发与信息活动有着内在的关联,这就意味着通过对信息活动的调节实现对风险的治理具有某种可能性。第二,风险治理信息规则的法理逻辑。通过调节信息活动治理债券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平衡信息占有、调节信息流动、强化信息能力和增进信息沟通四个方面。债券市场风险治理机制构建的核心是实现信息规则的法制化,原因在于法律本身具有风险治理的机能,而且信息规则也符合了信息活动的特征逻辑,具有明显的法律理性。信息规则的建构依赖于一些外部社会环境,如公众的认同、公共部门的政策转型、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等。在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法制中有着限制信息规则构建的制度障碍。第三,信息规则建构的主体之维。确立一个主体明晰、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主体结构,是债券市场风险治理的前提。信息能力是划分不同主体在风险治理中可得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调节不同主体的信息能力也是信息规则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包括规制债券发行人和市场中介滥用信息能力,对弱势投资者进行信息赋权,以及规范公共部门信息能力的协调运用。第四,信息规则建构的工具之维。信息工具是一种风险治理措施,公共部门以信息传递为手段引导公众进行特定决策或采取某种行为。信息工具兼具“实体”和“程序”的双重特点。在风险治理中,信息工具的主要作用方式包括风险感知、风险预警、治理动员、约谈警示,以及对治理活动的政策意旨进行澄清。在公共部门使用信息工具时,应当受到具体的制度约束,如公共部门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公信力,所传递的信息应当清晰、准确、中性,并且做好信息工具和其他风险治理工具的匹配衔接。第五,完善信息规则构建的制度建议。根据信息-风险理论,信息规则的体系包括十余个制度要点。根据我国债券市场法制的基本状况,根据债券市场发展的阶段特征,完善风险治理信息规则构建的主要着力点包括推进债券市场基本立法的统一、完善具有债券特征的信息披露规则、制定债券市场风险应急机制,增强公共部门的信息能力和监管合作以及优化个人(零售)投资者风险教育制度等五个方面。
韩雯[7](2016)在《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人类学与舞蹈人类学从学科定位上来讲,都属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由于舞蹈本身的特殊性,舞蹈肢体动作不像音符有乐谱那样容易记录,使得人类学家对舞蹈的关注和研究相对晚近,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树立自己的学说,舞蹈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来到中国更是从干禧之年前后才开始。在国外已经有以该学科名称命名的英文着作出版。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尝试对英文原版进行翻译,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结合笔者对原着部分的翻译内容以及笔者在对舞蹈人类学名着和文献搜集基础上的整理与理解。这一部分一共七章,从“什么是舞蹈”开始分析舞蹈的本质和定义;再从人类学角度看待舞蹈,并定义舞蹈人类学;随后从历史沿革分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根据舞蹈人类学学科特殊性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最后是舞蹈学科本身所带来特有的象征性意义和结构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对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内地文献和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论文第三部分则基于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的定义、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通过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四位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有全方位的了解,并从他们的学科背景、学艺环境、成长环境、创编风格、表演风格等方面中总结分析这些舞者将“独立舞者”作为职业选择背后的自由与自我和身心合一的精神趋向。
郑纤[8](2016)在《《关于修辞的修辞》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从西方引入大量学术着作,学术翻译开始盛行。学者们对学术翻译的关注日渐浓厚,但学术翻译的质量需要提高。本文以西方修辞类学术着作的英译汉为例,就学术翻译的特点及重要性进行一些初步探讨。本报告的源文本是美国着名修辞学家韦恩·布斯所着《关于修辞的修辞》一书第四章,该章标题为“修辞的救星”(Some Major Rescuers)。所谓“救星”,乃是对当代西方修辞的复兴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这是一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报告,笔者从词汇、句子层面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翻译策略作了探讨。本报告简要介绍翻译文本、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及核心观点,通过翻泽实践的具体例子,阐明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修辞救星”这一章文本翻译的实际意义,最后总结了学术性文本的基本翻译策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作为一名译者,需要不断丰富自己、开拓见解,不断提高驾驭双语的能力及保持高度负责、细心谨慎的态度。其次,译者需要在实践中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多为目标读者考虑,使译文得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和认可。另外,译者需要不断补充相关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术素养,保证译文质量,从而使读者学习和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并使学术翻译成为学习西方学术理论的重要途径。
刘倩影[9](2016)在《现代女性境遇的思索与想象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其短篇小说创作及其中蕴含的独特的女性意识饮誉文坛。加拿大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孕育了门罗的文学修养和女性意识。女性主义运动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时代氛围、门罗自身作为传统女性和作家的经历以及加拿大居于世界主流思想影响范围之外、偏离中心的文化倾向均对门罗的女性意识产生影响。门罗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经验层面体现为对身份认同的积极寻求。《男孩和女孩》中的女孩在超越话语、惯习和场域等文化控制的努力中未能成功,丧失了主体性身份;《半个葡萄柚》中的小镇少女放弃口述传统、养成阅读习惯,摆脱了“他者”身份;《乌得勒支的宁静》中的成年姐妹建立姐妹情谊,在女性群体中取得身份认同,并在争取社会认同时获得力量支持。门罗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心理层面体现为从边缘到中心的变化。《沃克兄弟牛仔》中的女性人物依附中心文化,加深了心理层面的边缘感;《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女艺术家在对家乡传统观念的重新理解中完成了艺术上从“模仿”到“表演”的根本性转变;《快乐影子之舞》中的“女圣愚”形象经由审美经验和艺术传承而在心理层面由边缘走向了中心。门罗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伦理层面体现为对整体平衡的寻求。《好女人的爱情》中的“好女人”坚持正义并持有含混的伦理观,难以走出伦理困境;《孩子们留下》中的女主人公在痛苦的伦理体验中思考了女性幸福的矛盾本质;《我妈的梦》中的小提琴手协调了“女艺术家”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在伦理层面实现了整体平衡。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却超越了性别的局限而呈现出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主题,对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不仅能反映门罗对加拿大女性主义传统的继承,更能展现她对现代女性境遇的思索与想象。
叶正国[10](2015)在《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是两岸联结的地理纽带,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具有整体性和复合依赖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增进双赢。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以整合两岸海洋资源,维护海上秩序,保障国家的海洋主权和主权权益,推动两岸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进程,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海洋事务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很多两岸协议涉及海洋事务,在各自海洋事务立法也有很多涉对方的规定。然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在政治层面面临着结构化政治困境,在法律层面也存在着规范缺失难题,二者交互影响,致使海洋事务合作产生范围不广、深度不够和前进乏力等问题,亟需解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必须镶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中,以善意、诚意和同理心进行建设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既要符合两岸关系的现状,又要坚持海洋事务的特性,更要满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制度化协商作为研究背景,以“一个中国”框架作为研究前提,以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两岸海洋立法和两岸协议,并探讨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实践轨迹,引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源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法理基础和法制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构起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共为六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结构化困境,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两岸海洋合作的历史、实践和问题,提出“一中争议”及其造成的政治结构化困境是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建构的根本问题。同时,海洋事务合作对两岸来说都非常重要,存在着机会结构来超越政治困境实现两岸合作,并可以两岸累积政治互信的突破口。根据关系标准,两岸海洋事务可以两岸间与两岸外海洋事务,两岸在二者方面的合作模式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交互性,两岸海洋事务合作迄今先后经过了倡议期、接触期、波折期和制度化时期。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涉及两岸关系的诸多重大复杂问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存.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同存。第二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通过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难题和泛政治化以及海洋合作的实践趋向的分析,认为如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想要超越政治结构化困境,必须转向合作治理,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即“合作治理——法律机制”框架。目前,两岸合作面临着理论上的“主权——治权”难题和实践中的议题政治化的双重困境,应通过两岸合作治理来避免政治纷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在本质上是两岸公权力机关和私人主体共同参与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安排,有效性与合法性是基石。这需要构建以内部机制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层复合治理结构,包括治理框架的双轨制、治理进程的差序化、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法律机制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交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探讨合作治理为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带来的思维转向、价值导向和规范架构,以及何种法治化才能推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理内涵的宏观论述。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复杂性,功能主义法治观、回应型法治模式和交涉性法治关系使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实现规范依据的封闭性和价值认知的开放性。因此,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宪制基础上依据近程法制、中程法制和远程法制的思路不断进行体制整合、制度整合和平台整合,通过规范两岸公权力机关与私人主体的关系、公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而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和增进两岸互信的双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善法制建构的政治约束、民意整合机制的规范化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交融互动等互嵌机制。第四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在整体上分析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在法规范体系层面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形式、法律规制、法律程序和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由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多中心和过程的协商性,权威和权力具有多极性,在坚持平等互惠、弹性透明、预防风险和权益导向等法律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权威授权、规范载体和规制意图生成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总体上分为硬法和软法。虽然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不同,只要符合实体有效性和程序有效性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由此,两岸法律规制共同体逐渐扁平化,规制工具不断组合和规制过程趋向平等协商,法律规制过程从“制度——精英”逐渐转向“制度——社会”模式。基于此,两岸应不断完善公权力机关的利益诉求表达——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实施推动和公众参与等法律程序机制,并建构类型化多元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第五章是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探寻只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的路径。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重点。以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往往采用各自推动与协议衔接、法制建构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私人主体的中介功能等方式推进,具有一定的生成机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两岸应该重塑基于“关系法”的两岸共治、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和基于组织法的共识形成的法律治理框架,并通过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健全两岸协议体系、创新行政规制手段、审视两岸司法机关角色和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等法律治理路径,但须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组成的法律治理体系配套。第六章是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讨论了两岸在共同涉及其他主体的海洋事务合作中双方及与国际法相关机制的协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模式。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受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处于多重复合博弈结构中,必须对主权海洋事务和非主权海洋事务分轨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安排。基于国际法特别法理,台湾享有一定的对外交往权能,并可以通过法律技术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两岸”模式来解决相关身份、名义和地位的问题,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归因的二阶构造确定行为归属及其责任承担,并在先行协商机制上基于选择策略渐讲式进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法律方式。
二、马克斯·韦伯的"学术自由"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斯·韦伯的"学术自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五章至第七章)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目标 |
1.3 项目意义 |
1.4 项目报告结构 |
第二章 原作背景 |
2.1 原文文本类型简介 |
2.2 原文背景知识 |
2.3 原文内容分析 |
第三章 任务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2 翻译过程 |
3.3 译后处理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翻译难点 |
4.2 翻译理论 |
4.3 理论运用 |
4.3.1 词的翻译 |
4.3.2 短语的翻译 |
4.3.3 长难句的翻译 |
第五章 项目总结 |
5.1 翻译心得 |
5.2 翻译教训 |
5.3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致谢 |
(3)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相关概念论述 |
一、意识形态安全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
三、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价值 |
一、政治价值: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
二、文化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
三、战略价值: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 |
一、主流良好:总体积极向上,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机遇 |
二、西方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 |
三、认同降低: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
四、管控弱化:互联网新媒体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
第四章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 |
一、外部因素: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转型负面影响 |
二、内部因素:大学生自身辩证思维能力和政治意识有待提高 |
第五章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对策 |
一、工作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 |
二、工作形式:探索教育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 |
三、工作内容: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工作队伍:加强高校党建,培养专业人才和辅导员队伍 |
五、工作机制: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4)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的意义 |
1.2.2 现实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预期理论 |
2.1.2 预期管理理论 |
2.1.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预期理论 |
2.2.2 预期管理理论 |
2.2.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第3章 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相关理论 |
3.1 基本理论 |
3.1.1 经济周期理论 |
3.1.2 内生增长理论 |
3.1.3 信息冲击理论与DSGE模型 |
3.1.4 宏观调控方式创新与完善理论 |
3.1.5 预期管理的理论 |
3.2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
3.2.1 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简化表现 |
3.2.2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预期管理模型 |
3.3 预期管理指标体系 |
3.3.1 主要指标体系 |
3.3.2 指标解释 |
3.3.3 预期管理指标构建 |
第4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探索与发展 |
4.1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发展历程 |
4.1.1 “价格闯关”与“价格预期”(1988—1992) |
4.1.2 治理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1992—1997) |
4.1.3 治理通货紧缩与预期管理(1998—2003) |
4.1.4 加强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2004—2008) |
4.1.5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与预期管(2008—至今) |
4.2 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
4.2.1 传统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 |
4.2.2 引入预期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新变化 |
4.2.3 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新探索 |
第5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实证分析 |
5.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2 预期冲击引入 |
5.2 模型的对数线性化 |
5.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5.4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5.4.1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 |
5.4.2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 |
5.4.3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的经验解析 |
5.5 预期管理有效性检验 |
5.5.1 预期管理模型构建与估计 |
5.5.2 预期管理有效性:数值模拟 |
5.5.3 预期管理福利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比较与实践 |
6.1 实施前瞻性指引的背景 |
6.2 前瞻性指引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
6.2.1 基本理论 |
6.2.2 基本政策 |
6.3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具体实践 |
6.3.1 美国 |
6.3.2 欧盟 |
6.3.3 日本 |
6.4 国外前瞻性指引实践的启发与借鉴 |
第7章 实施预期管理的政策与建议 |
7.1 明确预期管理的适用性 |
7.2 实施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
7.2.1 充分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用 |
7.2.2 扩展预期管理主体 |
7.2.3 强化信心管理 |
7.2.4 扩大预期管理范围 |
7.2.5 利用大数据提质预期管理 |
7.3 实施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 |
7.3.1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制度完善 |
7.3.2 完善预期管理的“硬”制度 |
7.3.3 加强预期管理的“软”制度 |
7.4 加快建立预期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时代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主要学术术语的探讨 |
四、研究方案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女性服饰时尚 |
第一节 近代早期英国妇女服饰文化概述 |
一、近代早期英国女性服饰时尚与抑奢法管制 |
二、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女性服饰 |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帝政式女性服饰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女性服饰的种类 |
一、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服饰类别梳理 |
二、维多利亚时期流行女装变化的分期 |
第三节 服饰时尚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感性生存 |
一、维多利亚中上层女性服饰显现的哥特趣味 |
二、维多利亚时代理想的女性形象及其服饰 |
三、内衣广告的宣传与商业助推 |
第四节 维多利亚时期裙撑架时尚的变化 |
一、克利诺林裙撑架的流行与负面因素 |
二、“时下女孩”与巴斯尔臀垫的流行 |
第五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哀悼风尚及其服饰 |
一、19世纪哀悼风尚的社会背景 |
二、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表现哀悼风尚的服饰 |
第二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上层女性的社交时尚 |
第一节 贵族女性与伦敦社交季的产生与发展 |
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贵族妇女 |
二、贵族妇女的婚姻市场催生了伦敦社交季 |
三、贵族社交圈的女性时尚精英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交时尚 |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中产阶级的文雅观念 |
二、维多利亚中产阶级“家”之崇拜及其客厅的社交意义 |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园艺时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郊区化与花园流行趋势的兴起 |
一、中产阶级居住环境郊区化的动因及其特征 |
二、造园艺术从贵族到中产阶级的审美转变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的园艺时尚活动 |
一、英国女性爱好园艺的传统 |
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上层女性的园艺活动 |
三、中产阶级女性对花园的管理 |
四、维多利亚时期花园审美艺术的移情 |
五、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园艺活动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债券市场风险治理法律机制研究 ——以信息规则的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一) 我国债券市场风险的主要集结点 |
(二) 目前债券市场风险应对的不足 |
(三) 完善风险应对应建立风险治理机制 |
二、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关键概念的前置界定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息活动与风险成因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债券市场风险认知的多维向度 |
一、社会风险的金融化和金融风险的社会化 |
二、多元本质视角下的债券市场风险 |
第二节 信息活动与债券市场风险的生发机理 |
一、信息形态和信息活动特征 |
二、风险生发: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滥用 |
三、风险扩散:信息传播、信息缺损和信息操纵 |
四、风险应对:信息能力和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险治理信息规则构建的法理逻辑 |
第一节 信息规则构建的法理基础 |
一、法律具有风险治理机能 |
二、信息规则治理风险依赖于对行为的规范 |
第二节 信息规则构建的制度取向 |
一、信息规则构建的制度重心 |
二、信息规则构建的法律理性 |
三、信息规则构建的本位理念与体例结构 |
第三节 信息规则构建的环境审视 |
一、信息规则构建与运行依存的社会环境 |
二、目前信息规则构建存在的制度障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治理的主体之维:信息能力调节规则 |
第一节 信息能力如何影响风险治理 |
一、信息能力的法律解析 |
二、信息能力影响下的风险治理主体结构 |
三、区分不同主体的信息能力调节路径 |
第二节 规制发行人与市场中介滥用信息能力 |
一、信息能力滥用的具体表现 |
二、信息能力滥用的规制路径 |
第三节 补强弱势投资者的信息能力 |
一、弱势群体的信息赋能 |
二、规范、扶持信息中介 |
第四节 规范公共部门信息能力的协调运用 |
一、信息能力协调的必要性基础 |
二、规范信息能力协调的制度基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险治理的工具之维:信息工具使用规则 |
第一节 作为风险治理措施的信息工具 |
一、信息工具的理论源起 |
二、信息工具的内涵层次和制度属性 |
第二节 运用信息工具进行风险治理的方式 |
一、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感知 |
二、进行市场风险预警 |
三、动员市场主体参与风险治理 |
四、约谈警示被规制对象 |
五、澄清政策意旨 |
第三节 规范风险治理信息工具使用的制度要求 |
一、使用主体:具备专业知识和公信力 |
二、受众选择:差异化、关联性和重要性 |
三、依附中介:信息传递路径畅通 |
四、信息质量:清晰、准确、中性 |
五、工具衔接:不同风险治理工具的综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险治理的制度之维:完善信息规则的现实进路 |
第一节 推进债券市场基本立法的统一 |
第二节 完善基于债券特征的信息披露规则 |
一、区分不同债券品种的信息披露要点 |
二、区分关键性财务信息和一般信息 |
三、强化债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 |
四、调节债券信息披露的亲周期性 |
第三节 增强公共部门的信息能力、信息共享与监管合作 |
第四节 优化个人(零售)投资者风险教育的制度措施 |
第五节 制定风险应急中的信息干预制度 |
一、建立债券市场风险应急的整体制度框架 |
二、改善风险治理中的风险沟通与舆论引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 |
中国内地舞蹈人类学相关文献搜集及分类 |
期刊类 |
1、舞蹈人类学学科在中国的解读 |
2、人类学视野下舞蹈文化的研究 |
3、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比较研究 |
国外舞蹈人类学文献搜集及说明 |
书籍类 |
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相关文献搜集与分类 |
书籍类 |
期刊类 |
1、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现状 |
2、中国内地现代舞创编与舞蹈小剧场 |
3、中国内地现代舞本体 |
4、现代舞身体语言 |
第一部分:舞蹈人类学 |
第一章 什么是舞蹈? |
第二章 用人类学的角度看待舞蹈 |
第三章 舞蹈人类学的定义 |
第四章 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五章 舞蹈肢体动作的符号性象征 |
第六章 在文化语境中对舞蹈的结构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
第二部分:舞蹈人类学在中国 |
第一章 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文献分析 |
第二章 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部分:舞蹈人类学案例分析——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 |
第一章 何谓“独立舞者” |
第二章 “独立舞者”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人人皆舞者 |
第二节 分化与分流 |
第三节 多数与少数 |
第三章 “独立舞者”的社会角色 |
第一节 职业定位 |
第二节 生存状态 |
第三节 社会影响力 |
第四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在身体与思想之间找平衡 |
第一节 那些年跳过的舞,走过的路:一个舞者成长史 |
一、协调的身体和自由的天性 |
二、保罗·泰勒的《海滨广场》、王玫的《雷和雨》与我的现代舞观 |
三、去海边的舞团跳现代舞 |
四、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一年 |
五、岔路口的抉择:去或留? |
第二节 适合自己身体的理论与技术:莫西·坎宁汉与我 |
一、回归校园,自由创作 |
二、再次回归校园,结缘坎宁汉 |
三、要一直跳下去,40岁再跳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舞者的动作特点、创作风格与舞蹈观 |
第五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二——跨界舞者的独特表述 |
第一节 心底的律动:始于兴趣的跨界与坚持 |
第二节 跳出舞团的生活与作为“独立舞者”的成长 |
第三节 将跨界进行到底 |
第四节 案例分析——舞者跨学科背景与他的创作观和理性思考 |
第六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三——回归自己的身体语言 |
第一节 最美好的青春迷失在家庭破碎和感情失意中 |
一、“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
二、记忆碎片:那些和亲情爱情有关的 |
三、消极的舞蹈观与自己的坚持 |
第二节 成为北漂是骨子里有的自由不羁:身体永远最诚实 |
一、第一个现代舞作品与对父母的承诺 |
二、在北京漂的日子痛并坚持着 |
三、回归舞蹈的意义:用身体去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成长环境与舞者的创作表演观 |
第七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三——流淌在身体里的童话 |
第一节 做行为艺术还是舞蹈艺术:被质疑与被接纳 |
第二节 摒弃舞蹈程式化训练给身体留下的烙印,不那么修饰的去舞蹈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舞者的舞蹈创作观 |
第八章 当代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的精神趋向和艺术特点 |
第一节 相对自我vs绝对自由 |
第二节 身心并重的审美与文化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关于修辞的修辞》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学术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修辞着作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翻译题材介绍 |
第一节 材料背景介绍 |
第二节 材料内容介绍 |
第四章 翻译过程 |
第一节 译前准备 |
第二节 理论指导 |
第三节 译后工作 |
第五章 翻译实例分析 |
第一节 词语层面的翻译 |
第二节 句子层面的翻译 |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现代女性境遇的思索与想象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女性经验层面:寻求身份认同 |
(一) 超越文化控制:《男孩和女孩》 |
(二) 摆脱“他者”身份:《半个葡萄柚》 |
(三) 建立姐妹情谊:《乌得勒支的宁静》 |
二、女性心理层面:从边缘走向中心 |
(一) 依附中心文化:《沃克兄弟牛仔》 |
(二) 寻求作者权威:《你以为你是谁?》 |
(三) 张扬边缘力量:《快乐影子之舞》 |
三、女性伦理层面:寻求整体平衡 |
(一) 面对伦理困境:《好女人的爱情》 |
(二) 探寻幸福本质:《孩子们留下》 |
(三) 协调双重身份:《我妈的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次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政治困境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第一节 趋向合作的两岸海洋事务 |
一、作为描述类型的两岸海洋事务 |
二、两岸海洋事务的分类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类型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发展回顾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倡议期(1949-1990.9)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接触期(1990.9-2000.5)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波折期(2000.5-2008.5)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化时期(2008.5-)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议性议题 |
一、基于政治互信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二、争议性议题及其政治结构化问题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SWOT分析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劣势分析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机会分析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威胁分析 |
第二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 |
第一节 两岸合作治理的生成机制 |
一、两岸合作的政治难题 |
二、两岸合作的泛政治化 |
三、两岸合作治理的趋向与生成 |
第二节 形成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 |
一、海洋治理的提出及应用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实践逻辑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的合作治理结构 |
一、合作治理模式的二元化 |
二、合作治理进程的差序化 |
三、合作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
四、合作治理主体的网络化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与法律机制的互动融合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制度地位——场域理论的视角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制度化的政策空间及其实践趋向 |
三、作为制度核心的法律机制:界定及构成 |
第三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
一、功能主义法治观 |
二、回应型法治模式 |
三、交涉性法治关系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内在构造 |
一、宪制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
二、目标导向:从权益到互信 |
三、内容要素:整合机制 |
四、路径策略:阶段化 |
五、结构面相:非对称均衡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互嵌机制 |
一、法制构建的政治约束 |
二、民意整合的规范化 |
三、政策与法律的交融互动 |
第四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原则 |
一、平等互惠原则 |
二、弹性透明原则 |
三、预防风险原则 |
四、权益优位原则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 |
一、法律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构成要件 |
二、硬法与软法的界分与互融 |
三、法律效力的双重维度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规制共同体的扁平化 |
二、法律规制工具的组合运用 |
三、法律规制过程的“制度——社会”模式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程序机制 |
一、公权力机关合作的程序机制 |
二、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 |
第五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
一、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界定 |
二、类型化多元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 |
第一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实践 |
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二、生成机理的四维面向 |
三、“有组织的无序”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结构 |
一、基于“关系法”的公权合作 |
二、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 |
三、基于组织法的内部共识 |
第三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路径 |
一、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 |
二、健全两岸海洋事务协议体系 |
三、创新行政规制方式 |
四、检视司法机关的角色 |
五、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 |
第四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体系 |
一、核心制度 |
二、支持性制度 |
三、技术性制度 |
第六章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 |
第一节 多重复合结构下的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 |
一、多重复合博弈结构的提出及展开 |
二、按照海洋事务类型分轨处理 |
三、合情合理安排的规范思路 |
第二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基础 |
一、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困境 |
二、基于两岸互信的台湾对外交往权能——特别法理的视角 |
三、通过法律技术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
第三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关系 |
一、通过“两岸”模式吸纳政治思虑 |
二、“两岸”模式适用的法理分析 |
三、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归因的二阶构造 |
第四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一、两岸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
二、策略性渐进的路径选择 |
三、构建先行制度化协商机制 |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马克斯·韦伯的"学术自由"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的犹太观比较研究[D]. 赵文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五章至第七章)翻译项目报告[D]. 颜磊军. 安徽大学, 2019(09)
- [3]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毓琪. 安庆师范大学, 2017(02)
- [4]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D]. 赵根宏. 辽宁大学, 2016(02)
- [5]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D]. 郭珊珊. 云南大学, 2016(10)
- [6]债券市场风险治理法律机制研究 ——以信息规则的构建为中心[D]. 谢贵春. 武汉大学, 2016(06)
- [7]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D]. 韩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关于修辞的修辞》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郑纤.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9]现代女性境遇的思索与想象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D]. 刘倩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10]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 叶正国.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