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之星公司努力创造“双赢”

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之星公司努力创造“双赢”

一、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斯达公司力创“双赢”(论文文献综述)

高思芃[1](2020)在《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全球化,科技发展呈现迅猛态势,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过去十五年中,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仍被动执行国际或他国标准,标准竞争上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渐开始模仿国外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并逐渐认识到跨越组织边界,协调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可获得“1+1>2”的协同效应。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理论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关于企业标准创新、联盟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莫衷一是,并且在实践中企业联盟的成功率始终难以提高,标准竞争也常处于劣势。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及现实问题,基于SSP(战略-结构-绩效)研究范式,从高管团队层面切入,探究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揭示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及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间的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在填补理论空白的同时,以期对中国企业创新联盟战略管理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对战略选择、资源依赖、社会网络和高层梯队等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现有关于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和高管团队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了深入了解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从长春、哈尔滨、苏州和深圳四地各选取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管团队进行调研访谈,展开案例研究分析。经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交互验证,确定核心构念,并进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及理论模型构建。基于此通过相关文献支撑,进一步提出具体研究假设35个。随后,通过预调研对所设计量表进行修正,并主要对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重庆、长春和哈尔滨这七个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得465份有效问卷。而后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样本特征分析、共同方法偏差、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多重共线性检验,再利用通过检验的有效数据,采用分层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SPSS的Process等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35条假设中有34条得到了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联盟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均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标准联盟网络划分为2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分别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均具有正向影响。(3)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结论(1)和(2)的基础上,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间协调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协调联盟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组织间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企业联盟主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均得到支持,且均为部分中介效应;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联盟变革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也得到支持,且为完全中介效应。(4)高管团队的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高管团队注意力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结构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关系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不成立。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成立,并且高管团队政治技能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本文旨在探索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与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之间的作用机理,创新点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丰富了社会网络与高层梯队理论的相关研究。依据战略选择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本研究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企业内部的发展需要,进而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认为标准联盟内与标准联盟间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促进各类资源进行共享与整合,基于此探讨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问题,发现在标准联盟中“强关系”的观点更加适用;并结合高层梯队理论,考虑高管团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探究其具备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构念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联盟战略中的影响。(2)明晰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三者关系。基于SSP研究范式,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并结合现有文献及案例分析对各研究构念进行界定与划分维度,通过解析联盟的全过程,详细探讨联盟能力各维度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与关系的影响路径,以及明确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显着关系,以上内容在补充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领域理论空白的同时,打开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黑箱,也为企业在构建标准联盟网络、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方面提供依据。(3)采用文献、案例与大样本调查的多样性研究方法。本文既有详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且有案例研究作为佐证材料支撑,并结合了大样本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验证,研究方法在标准联盟网络及高管团队注意力等相关研究中比较具有创新性,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准确可靠。

赵玉华[2](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崔徐甲[3](2018)在《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地球环境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生态文明。基于以上有关沙产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总结34年以来沙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的野外考察,从沙产业的理论研究进展、沙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沙产业的理论基础、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沙产业系统、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等7个方面对沙产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沙产业是人类利用荒漠地区(也包括半荒漠地区)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以及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四个阶段,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大发展实际上代表着生态文明时期的沙产业。(2)沙产业以荒漠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为核心内容,理论基础涉及太阳辐射基本理论和太阳辐射能生物与非生物转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非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和光化学转化。(3)荒漠地区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最高值出现在阿塔卡玛荒漠,介于2482-2792.8 KWh/m2a,我国除青藏高原荒漠区外,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阿拉善荒漠区,介于1700-1900 KWh/m2a,由此奠定了沙产业发展的辐射基础。(4)沙产业系统包括核心产业系统和辅助产业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可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微生物产业系统、太阳能产业系统和旅游业产业系统四个次级子系统,后者可分为矿产资源产业系统和服务业产业系统两个次级子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包括科学支撑和工程技术支撑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药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后者主要包括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6)目前,我国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系统的发展也只是集中在绿洲、荒漠草原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我国沙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到沙漠和戈壁地区,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制品和光伏发电为主要方向,同时,①开展荒漠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建立荒漠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库,②进行沙产业区划,确定各区具体发展方向,③不断加大沙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展开提升光合生物光合效率和光伏材料光电效率方面的研究。

陈雄[4](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李俊峰[5](2016)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行研究,旨在发展与完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结论如下。第一,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的构成与其他高校并无不同。不论任何一所高等体育院校,其职能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此消彼长的。当三者协调发展并达到一定的制约与平衡时,这种影响就是积极的;当过于强调某项职能的发展而忽略其他职能的发展时,无论是强调社会服务职能还是另外两项职能的任一种,这种影响都是消极的,而且,对于高校整体职能的发挥也是极其不利的。第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至1976年)、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c 1977至1998年)和J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3个阶段。第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已开展的社会服务可归为4种:人才服务(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校队”服务、“校校”服务等)、信息服务(学术讲座、专家咨询等)、物质文化资源服务(学校设施服务、文化建设服务等)。第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1)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存在“缺乏能力论”、“无必要论”等8种论调;(2)社会服务能力不高,表现为“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3)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表现为“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健全”。第五,本研究通过ISM分析得出,制约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直接因素有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等,间接制约因素有科研水平不高、办学自主权受制约等,深层制约因素有学科建设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第六,为了推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2)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3)建立健全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第七,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代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等。遵循以上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丁雨莲[6](2015)在《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以C0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致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出大量CO2,人类的旅游活动对此负有责任。以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在中国发展迅速,“到乡村去旅游”已是现代大众旅游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重要空间。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地诸多碳源排放C02,而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到的是,乡村自然环境与乡村农业景观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碳汇资源,发挥着生态服务功能,碳源碳汇双重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有待探究。论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碳中和视角,探讨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及碳补偿机制,并以皖南宏村和合肥大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寻找传统村落型与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实现途径。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阐释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明晰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交待研究的具体方法,厘清研究的技术路线,总体上解释清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本章首先对碳源与碳排放、碳汇与碳吸收、低碳与碳中和、碳收支与净碳排放、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等关键概念进行辨析;总结梳理旅游业碳排放估算、旅游业碳减排、碳中和目的地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最后逐一阐述支撑本文的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碳足迹理论,为研究寻求理论依据。既把握了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第三章,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本章中,引入系统理论,分析认为乡村旅游地系统是一个多元综合系统,构成要素众多,自然与社会要素共存,进而从碳源碳汇视角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乡村旅游地碳源分为自然与人为两个部分,自然碳源由植被、土壤呼吸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物过程,人为碳源由旅游活动开展而引发,也即成为本文中碳排放的估算对象。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要素具有较大的耦合关系,根据陆地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整理出乡村旅游地的碳汇资源,主要包括乡村农业生态系统、乡村林地生态系统、乡村湿地生态系统与乡村草地生态系统。明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为净碳排放估算奠立基础。第四章,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碳排放与碳吸收是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的两端。本章中,首先建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并辨析与明确时空两维的系统边界,厘清乡村旅游地旅游碳源、农业碳源与社区碳源的估算清单。全面梳理已有的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方法与陆地生活系统碳汇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与碳吸收估算方法,选取出相关估算系数。理论上,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实践中,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提供有效抓手。第五章,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本章中整理国内外不同层面(国家、城市、场馆及活动)碳中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探求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地“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过程,采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为评估乡村旅游地实现碳中和提供简明思路。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区及游客的共同努力,而各自承担的角色又应是不同的。最后从规划、管理、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第六章,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基于前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理论体系及估算方法,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例,结合案例地实际,选取宏村风景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根据宏村土地利用现状,析出其中具有碳吸收功能的碳汇土地利用类型,估算出宏村风景区2012年净碳排放。净碳排放的估算旨在为寻找碳补偿路径提供依据,分析发现:旅行交通是广义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碳排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食宿及社区居民能耗、固体废弃物处置是其另外的碳排放主要组分,由此析出宏村风景区减排的主要空间,并提出相应的减碳路径;在增汇方面,通过碳汇结构的分析,提出针对宏村风景区的护汇与增汇的路径。最后,根据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七章,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以合肥大圩农业园区为例,通过选取出园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估算出园区2012年净碳排放。深入研究发现,旅行交通依然是最重要组分,其次是固体废弃物处置,再次才是食宿休闲能耗,与传统村落型有差异。在碳汇方面,园区碳汇土地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土地碳吸收结构构成多样,因此,应着力于通过人为管理手段去提高碳汇水平。最后,根据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总结了研究获得的结论,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并阐释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创新之处:(1)从碳源碳汇的角度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形成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指标体系,明确乡村旅游地系统中的碳汇价值,并建立了适合两种类型(传统村落型、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为实际估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创新。(2)在碳源碳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源”“汇”两端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集成估算方法;运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是评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平衡的重要且简明的指标,也为其它类型旅游目的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体系研究与碳中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启迪。(3)从源汇两端寻找乡村旅游地碳补偿途径,其中从“增汇”的视角,提出通过乡村四旁绿化、农田林网规划、乡村立体绿化等营造乡村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以及通过合理耕作、科学灌溉等人为管理措施区增进乡村旅游吸引物碳汇效应,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李静秋[7](2014)在《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90年代,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走向低迷的状况下,中国充分发挥了引擎作用,使其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迅速提升。在东北亚区域内,中国东北地区以其在政策、区位以及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其沿海经济带、沿边经济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加,彼此之间的友好沟通和交流更加频繁。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国东北地区在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比较优势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相关性分析对其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伴随着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与其发展的融合和促进日益明显。中国的迅速崛起在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带来积极因素、为各邻国带来中国红利的同时也使美日韩等国感到了空前的威胁和压力,加之历史和政治上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东北亚大国之间的政治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本文接下来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约因素。将合作博弈理论与非合作博弈理论相结合,对制度因素进行了博弈分析。另外,对东北亚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经济方面的制约因素和地缘因素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阶段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东北地区自身存在的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经济发展过于分散、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分布不均等方面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了一一探讨。第一,东北地区各省建立自由贸易先导区,加强同东北亚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第二,加强东北地区的沿边合作的开发,其中包括吉林长吉图经济带、黑龙江绥芬河沿边经济区以及“东边道”、“西边道”经济带的开发开放。第三,加强东北地区的跨境合作,主要阐述了“一桥一区两岛”的开发与合作。第四,加强包含蒙古在内的东北四省区的联动机制的建立,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全面开放奠定基础。本文接下来对东北亚区域全面合作对各国和地区产生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分析,运用Walras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来分析和探讨东北亚区域各国组成关税同盟或建立FTA所带来的福利效应。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及其数据库,将数据递推理论与静态机制相结合,设定中国、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东盟、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关于建立FTA及其相关领域的税收冲击政策,指出其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逐一对各国(组织)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以此说明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指出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中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着重积极促进中日韩双边、三边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东北亚区域的全方位合作。另外,对东北地区各省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辽宁省主要是沿海经济带和腹地经济的发展,吉林省主要是图们江区域的发展,黑龙江省则主要是沿边地区的发展。本文对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明确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定位,明确东北四省区整体互动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九章,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学术命题,即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从传统区域合作视角、国外自由贸易区视角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方面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后危机时代东北亚格局、中国建立自贸区以及新形势下的自贸区建设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阐述,以此作为论文分析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理论演绎,即第3章: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对本文所涉及的比较优势理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论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自由贸易(园)区的相关理论以及一般均衡模型的相关理论加以阐述,以明确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第三部分现状分析,即第4、5、6章: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及现状分析。第4章阐述中国东北地区所具有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经济优势,说明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5章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区域各国在贸易、投资、能源、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情况加以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论述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各项因素的相关性及原因。通过4、5两章的分析,第6章分析了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约因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东北亚区域各国在区域合作的战略选择过程中对自身利益诉求以及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权衡和考虑,提出制约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因素,同时指出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经济因素和地缘因素。第四部分发展方案及前景分析,即第7、8章:第7章提出了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即建立自由贸易先导区、加强沿边合作与跨境合作、推动东北四省区联动机制等。第8章通过运用CGE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各国在区域合作中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得到的福利,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全面合作的福利影响,指出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及必要性。第五部分政策建议,即第9章:在前面各章所得结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新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王虎成[8](2013)在《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管理有深厚的人学基础,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美国与日本的企业管理进行对比研究。要把握文化管理的要义,首先必须认真梳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程,其理论与实践都从两个维度凸显了文化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从文化人类学的维度,论证管理活动必然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跨国公司在管理中更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主动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二是从人为构建的维度,突出自觉打造优秀的组织文化对提升管理境界、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性。尽管这两类文化的成因和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文化管理强调必须正确认识这两类文化,在管理活动中恰当加以运用,使它们综合发挥功能。文化管理的要义是:把人看作“文化人”,把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当做重要的管理资源,去营造管理环境,制定管理措施,引领、激励、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系统思想的发展为战略管理提供了哲学基础,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是战略管理的主题。要把握其要义,也必须认真梳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半个世纪以来,战略管理关注的重心发生了几次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规划理论到70年代的环境适应理论,再到8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战略学说,在20世纪9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竞争力学说是关注的重点,进入21世纪,在竞争中加强合作的理念则成为起主导作用的新思维。贯穿于发展变化中的总趋势是,从注重长远规划到注重相机行事,从重视外部环境到重视内部资源,从单纯强调竞争到强调既要竞争又要作。战略管理的要义是:面对竞争对手和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一个组织要正确应对,迅速做出反应,保生存,促发展,关键的关键是高层人士必须有战略眼光,能够做出正确决策。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针对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重在形成和保持本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是当代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要探讨二者的互补,首先必须弄清它们的区别和内在一致性。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以内部协调带动外部适应,后者以外部适应带动内部协调;前者强调人和组织氛围,后者注重事和外部竞争:前者视战略为组织文化的要素,后者视组织文化为重要战略资源。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是共同的目标;追求巧实力是共同的行为准则;崇尚创新是共同的价值取向;系统思考是共同的思维偏好。在本质上,管理是决策、协调和激励的有机统一。文化管理凸显了激励和协调,战略管理则凸显了决策,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补充,就可以全面体现管理的本质。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都强调组织既要做到“内部协调”也要做到“外部适应”,只不过文化管理是用“内部协调”来带动“外部适应”,战略管理则正好相反。不同的侧重点和其他差异是二者需要互补的原因,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思维偏好等内在一致性,则为实现二者的互补提供了可能性和融会贯通的关节点。研究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的互补,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二者互补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比如,它既可以应用于企事业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军队的建设与管理,还可以应用于国家的建设与管理。

王夕源[9](2013)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半岛濒临黄海和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有长达3345千米的海岸线,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海湾200多个,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渔业生产是半岛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山东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蓝色经济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掀起了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热潮。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半岛蓝色经济重要组成的近海渔业生产,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山东半岛要合理解决海洋环境、渔业生存与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保证现有渔业资源免受进一步破坏。在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时,既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渔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建构一个高效有序的渔业循环经济体系,用全新的思想理念指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选择实用而有效的最佳模式及措施来发展渔业,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由此,海洋生态渔业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渔业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方法不断创新,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断显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空间资源综合优势明显,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立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发展的现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方法探讨,首先从蓝色经济和海洋生态渔业的基本概念及其现代涵义入手,结合山东半岛海洋渔业及生态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蓝色经济与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SWOT分析,依据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研究提出了“海洋生态渔业”的创新概念,建立了“海洋生态渔业”的发展理论模型与途径。还提出了创建“禁渔区”或“海洋生态渔业自然保护区”的法规措施等。

华振[10](2012)在《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发展,经过多年的稳定而迅速增长,中国GDP终于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赞叹“中国奇迹”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现阶段我国这种稳定快速的“高产出”是“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能源消耗量巨大、环境污染面积甚广等问题日渐凸现,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以及学界各方的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如何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受地理位置的制约逐渐放缓了前进的脚步。2012年1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了《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这一重大规划的发布给“十二五”时期东北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增强东北地区创新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来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东北地区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问题,并结合目前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地区绿色创新体系实现模式与对策。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从理论上分析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关系,随后详细分析了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互动发展机理,并对基于区域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论证。第二,分析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并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数据选取,到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论述。第三,对全国我国30个省市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构建了绿色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全国30个省的绿色创新绩效,重点分析了东北三省与全国其它各省的差距。第四,在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地区的区域绿色创新的现状,分析了制约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思路、实现模式与对策。

二、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斯达公司力创“双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斯达公司力创“双赢”(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战略选择理论
        2.1.2 社会网络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
        2.1.4 高层梯队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企业联盟能力相关文献回顾
        2.2.2 标准联盟网络相关文献回顾
        2.2.3 技术创新绩效相关文献回顾
        2.2.4 高管团队相关文献回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与效度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3.3 结果分析
        3.3.1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3.3.2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
    4.3 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
    4.4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
    4.5 高管团队注意力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4.6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原则
        5.1.2 问卷设计步骤
    5.2 调研样本选择
    5.3 变量测量
        5.3.1 企业联盟能力变量测量
        5.3.2 企业标准联盟网络变量测量
        5.3.3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变量测量
        5.3.4 高管团队注意力变量测量
        5.3.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变量测量
    5.4 控制变量的选取
    5.5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1.1 数据收集
        6.1.2 样本特征
    6.2 共同方法偏差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1 信度检验
        6.3.2 效度检验
    6.4 假设检验
        6.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6.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的关系检验
        6.4.3 标准联盟网络中介效应的检验
        6.4.4 高管团队注意力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6.4.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7.1 实证结果讨论
        7.1.1 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7.1.2 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的影响分析
        7.1.3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分析
        7.1.4 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的调节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7.2 管理启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性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产业构想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人地关系与太阳光能
        1.2.2 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意义
        1.3.1 沙产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3.2 沙产业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1.4 沙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1.4.1 沙产业的提出背景
        1.4.2 20世纪末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4.3 21世纪初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沙产业的概念辨析与发展历程
    2.1 沙产业概念回顾
    2.2 沙产业概念界定
        2.2.1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
        2.2.2 沙产业的资源基础
        2.2.3 沙产业的产业类型
        2.2.4 沙产业的科技基础
    2.3 沙产业的概念内涵
    2.4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
        2.4.1 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
        2.4.2 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3 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2.4.4 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
第三章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
    3.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3.2 光合作用基本理论
        3.2.1 植物型光合作用
        3.2.2 细菌型光合作用
        3.2.3 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率
        3.2.4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3.3 光电转化
        3.3.1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3.3.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3.4 光热转化
    3.5 光化学转化
第四章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1 世界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2 世界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3 中国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4.4 中国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4.5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潜力
第五章 沙产业系统
    5.1 沙产业系统总体结构
    5.2 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
        5.2.1 农业产业系统
        5.2.2 微生物产业系统
        5.2.3 太阳能产业系统
        5.2.4 旅游业产业系统
    5.3 沙产业辅助产业系统
第六章 沙产业的科技支撑
    6.1 沙产业的科学支撑
        6.1.1 沙产业与自然科学
        6.1.2 沙产业与农业科学
        6.1.3 沙产业与经济学
        6.1.4 沙产业与药学
        6.1.5 沙产业与其他科学
    6.2 沙产业的技术支撑
        6.2.1 沙产业与防沙治沙工程技术
        6.2.2 沙产业与生物工程技术
        6.2.3 沙产业与农业工程技术
        6.2.4 沙产业与信息工程技术
        6.2.5 沙产业与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6.2.6 沙产业与水利工程技术
        6.2.7 沙产业与清洁生产技术
        6.2.8 沙产业与其他工程技术
第七章 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
    7.1 国内的沙产业实践
        7.1.1 绿洲农业模式
        7.1.2 荒漠草原农业模式
        7.1.3 沙生植物综合利用模式
        7.1.4 微藻产业模式
        7.1.5 旅游业模式
        7.1.6 新能源产业模式
        7.1.7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模式
        7.1.8 综合模式
    7.2 国内沙产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7.3 国外的沙产业实践
        7.3.1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7.3.2 其他国家的沙产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4)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3.1.1 东非
        3.1.2 南非
        3.1.3 西非
        3.1.4 中非
        3.1.5 西亚北非
        3.1.6 东南亚
        3.1.7 南亚
        3.1.8 中亚
        3.1.9 拉美
        3.1.10 小结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3.2.3 最不发达国家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3.3.2 技术需求特点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4.1.1 农林业
        4.1.2 可再生能源
        4.1.3 水资源与环境
        4.1.4 卫生健康
        4.1.5 节能减排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4.3.1 能源
        4.3.2 农业
        4.3.3 林业
        4.3.4 水资源
        4.3.5 卫生健康
        4.3.6 建筑节能减排
        4.3.7 工业节能减排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4.3.9 防灾减灾
        4.3.10 基础设施
        4.3.11 废弃物利用
        4.3.12 交通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4.3.14 其它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5.1 农林业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5.2 可再生能源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5.3 水资源与环境
        5.3.1 水窖技术合作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5.3.5 气象技术合作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5.4 卫生健康合作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6.1.1 资金短缺
        6.1.2 文化差异
        6.1.3 受体水平
        6.1.4 需求不明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6.1.6 商务障碍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成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附件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
        1.1.2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1.1.3 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高等体育院校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高等体育院校
        1.3.2 职能
        1.3.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
        1.3.4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1.4 研究现状
        1.4.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研究
        1.4.2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cdel,TH模型)
        1.5.2 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
        1.5.3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1.6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思路
2 理论探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
    2.1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不同观点
        2.1.1 国外观点
        2.1.2 国内观点
    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2.3 小结
3 历史考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及其启示
    3.1 国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3.1.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中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
        3.1.2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1.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20世纪初至今)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3.2.1 萌芽期: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年至1976年)
        3.2.2 幼苗期: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1977年至1998年)
        3.2.3 成长期: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启示
        3.3.1 社会发展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3.3.2 体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直接动因
        3.3.3 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前提
    3.4 小结
4 现实考量(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与形式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形式
        4.2.1 人才服务的主要形式
        4.2.2 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4.2.3 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4.2.4 物质文化资源服务的主要形式
    4.3 个案分析:“校校”服务
        4.3.1 实施方案
        4.3.2 对“校校”服务的探讨
    4.4 他山之石: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4.4.1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4.4.2 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4.4.3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4.5 小结
5 现实考量(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5.1 社会服务职能观念
    5.2 社会服务能力
        5.2.1 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
        5.2.2 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
        5.2.3 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
    5.3 社会服务机制
        5.3.1 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5.3.2 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缺位
        5.3.3 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完善
    5.4 小结
6 原因探寻: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6.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6.2 ISM的具体实施
        6.2.1 成立ISM小组
        6.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的确定
        6.2.3 构建邻接矩阵
        6.2.4 计算可达矩阵
        6.2.5 对要素等级进行划分
        6.2.6 建立ISM模型
    6.3 ISM模型解析
    6.4 小结
7 发展之策(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化
    7.1 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
        7.1.1 立足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7.1.2 坚持非营利性,促进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提高
        7.1.3 凸显学术性,守望大学精神
    7.2 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7.2.1 社会服务领域定位
        7.2.2 社会服务区域定位
        7.2.3 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定位
    7.3 建立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
        7.3.1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
        7.3.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
        7.3.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
    7.4 小结
8 发展之策(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
    8.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评价主体
    8.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
        8.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8.2.2 代表性原则
        8.2.3 导向性原则
    8.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1 评价指标确定的步骤与方法
        8.3.2 一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3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4 三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指标说明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要求旅游业作出积极的响应
        1.1.2 乡村旅游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空间
        1.1.3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1.1.4 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机制系统研究不足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碳源与碳排放
        2.1.2 碳汇与碳吸收
        2.1.3 低碳与碳中和
        2.1.4 碳收支与净碳排放
        2.1.5 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旅游业碳排放估算研究
        2.2.2 旅游业碳减排相关研究
        2.2.3 碳中和目的地相关研究
        2.2.4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与启示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低碳经济理论
        2.3.2 碳足迹理论
第3章 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
    3.1 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的相关研究
    3.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
        3.2.1 系统理论与旅游系统
        3.2.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
        3.2.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
    3.3 碳中和视角下的系统解构分析
        3.3.1 旅游业碳源组分的廓清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构成
        3.3.2 乡村旅游地吸引物要素与碳源体系的特殊性关联
        3.3.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耦合
    3.4 乡村旅游地自然碳源与人为碳源
    3.5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体系与特征
        3.5.1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
        3.5.2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转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4.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
        4.1.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系统边界
        4.1.2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清单选择
    4.2 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相关方法
        4.2.1 排放系数法
        4.2.2 实地监测法
        4.2.3 物料衡算法
        4.2.4 因素分解法
        4.2.5 总结与比较
    4.3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方法的构建
        4.3.1 旅游碳基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2 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碳排放估算方法
        4.3.4 固体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估算方法
    4.4 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的相关方法
        4.4.1 样地清查法
        4.4.2 通量观测法
        4.4.3 模型模拟法
        4.4.4 RS和GIS方法
        4.4.5 总结与比较
    4.5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方法的构建
        4.5.1 乡村植被光合碳吸收
        4.5.2 农作物生育期碳吸收
        4.5.3 乡村水域湿地碳吸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及补偿机制研究
    5.1 碳中和概念的出现与实践经验
        5.1.1 碳中和概念缘起
        5.1.2 碳中和实践经验
        5.1.3 总结与启示
    5.2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
    5.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主体分析
        5.3.1 政府:服务功能
        5.3.2 企业:产品创新
        5.3.3 社区:参与转变
        5.3.4 游客:消费响应
    5.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机制探索
        5.4.1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规划机制
        5.4.2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管理机制
        5.4.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市场机制
        5.4.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技术支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6.1 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概况介绍
    6.2 宏村旅游碳排放指标体系的选择
    6.3 宏村旅游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6.4 宏村旅游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6.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6.4.2 景区住宿碳排放估算
        6.4.3 景区饮食碳排放估算
        6.4.4 购物娱乐碳排放估算
        6.4.5 运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6.4.6 居民用能碳排放估算
        6.4.7 垃圾处置碳排放估算
    6.5 宏村碳汇资源梳理与碳吸收估算
        6.5.1 宏村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
        6.5.2 宏村碳汇资源碳吸收估算
    6.6 宏村古村落旅游业净碳排放计算
    6.7 宏村古村落减碳空间与路径分析
        6.7.1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结构特征
        6.7.2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减碳路径
        6.7.3 旅行交通碳减排情景及路径分析
    6.8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与增汇分析
        6.8.1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分祈
        6.8.2 宏村古村落护汇增汇分析
    6.9 传统村落型乡材旅游地的碳补偿
        6.9.1 因地制宜,合理采用低碳清洁能源
        6.9.2 合理规划,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6.9.3 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化固体废弃物
        6.9.4 社区教育,推动村民低碳生活方式
        6.9.5 市场机制,购买碳汇林中和碳排放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7.1 合肥大圩农业生态园区概况介绍
    7.2 合肥大圩碳排放估算的指标体系
    7.3 合肥大圩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7.4 合肥大圩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7.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7.4.2 食宿休闲碳排放估算
        7.4.3 经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7.4.4 垃圾处理碳排放估算
        7.4.5 农业生产碳排放估算
        7.4.6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7.5 合肥大圩碳汇资源与碳吸收估算
    7.6 合肥大圩旅游业的净碳排放计算
    7.7 合肥大圩碳减排空间与路径分析
        7.7.1 大圩农业园区碳排放结构分析
        7.7.2 大圩旅行交通碳排放结构分析
        7.7.3 大圩农业园区碳减排路径分析
    7.8 合肥大圩碳吸收结构与增汇分析
        7.8.1 大圩农业园区碳汇结构分析
        7.8.2 大圩农业园区增汇途径分析
    7.9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7.9.1 依托区域自然条件,培育碳汇旅游吸引物
        7.9.2 构建绿色公交网络,提倡低碳的出行方式
        7.9.3 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9.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7.9.5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碳汇资源的品质
    7.10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从传统区域合作角度进行的研究
        2.1.2 从自由贸易区角度进行的理论研究
        2.1.3 对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东北亚格局的理论研究
        2.2.2 中国自贸区发展战略研究
        2.2.3 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
第3章 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
    3.1 比较优势理论
        3.1.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3.1.2 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竞争优势理论
    3.2 博弈论
        3.2.1 非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
        3.2.2 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
        3.2.3 合作博弈的非合作方法
        3.2.4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关系
    3.3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3.3.1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
        3.3.2 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点
        3.3.3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3.3.4 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理论与发展
    3.4 GTAP 模型的相关理论
        3.4.1 CGE 模型的理论基础
        3.4.2 GTAP 模型的主要结构
        3.4.3 GTAP 模型的数理基础
第4章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
    4.1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优势
        4.1.1 有关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的政策
        4.1.2 有关于推动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方面的政策
        4.1.3 东北亚各国参与推动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的相关政策
    4.2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
        4.2.1 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地理优势
        4.2.2 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交通优势
    4.3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资源优势
    4.4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产业优势
        4.4.1 东北地区整体产业经济水平的提升
        4.4.2 东北地区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
        4.4.3 东北地区逐步合理的产业结构
    4.5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人才优势
第5章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
    5.1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5.1.1 东北地区与日本的对外贸易
        5.1.2 东北地区与韩国的对外贸易
        5.1.3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对外贸易
        5.1.4 东北地区与朝鲜的对外贸易
        5.1.5 东北地区与蒙古国的对外贸易
    5.2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投资发展现状
        5.2.1 东北地区与日韩两国的投资
        5.2.2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投资
        5.2.3 东北地区与蒙古国的投资
        5.2.4 东北地区与朝鲜的投资
    5.3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现状
        5.3.1 东北地区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储备
        5.3.2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5.4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现状
        5.4.1 东北地区与日韩的文化交流
        5.4.2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
        5.4.3 东北地区与蒙古国的文化交流
        5.4.4 东北地区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5.5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合作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5.5.1 贸易引力模型
        5.5.2 模型数据的说明
        5.5.3 模型的构建
        5.5.4 计量检验
    5.6 东北亚区域合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推动作用
        5.6.1 中日韩合作助力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6.2 中俄合作扩大东北地区在资源开发领域上的合作
        5.6.3 中日韩俄合作改善东北地区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环境
    5.7 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带来的影响
        5.7.1 进一步拓宽东北亚区域合作市场
        5.7.2 弱化东北亚区域内的不安全因素
        5.7.3 助推朝蒙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第6章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约因素
    6.1 制度因素
        6.1.1 国际政治因素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
        6.1.2 意识形态因素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
        6.1.3 经济制度及主导者因素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
        6.1.4 有关制度因素的博弈论模型
        6.1.5 博弈模型分析结论
    6.2 经济因素
        6.2.1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6.2.2 对外经济贸易水平差距
        6.2.3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水平差距
    6.3 地缘因素
    6.4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合作的主要障碍
        6.4.1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6.4.2 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经济发展过于分散
        6.4.3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6.4.4 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分布不均
第7章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
    7.1 中国东北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7.1.1 推进辽宁中日韩自贸先导区试点
        7.1.2 争取设立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试点
        7.1.3 推进设立中俄朝、中俄蒙自由贸易先导区
        7.1.4 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
    7.2 中国东北地区沿边经济带的开发开放
        7.2.1 吉林省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
        7.2.2 黑龙江省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
        7.2.3 东北东部经济带(“东边道”)的开发开放
        7.2.4 东北西部经济带(“西边道”)的开发开放
    7.3 中朝“一桥一区两岛”的跨境经济合作
    7.4 中国东北四省区联动机制的建立
        7.4.1 中国东北四省区联动机制建立的需求
        7.4.2 中国东北四省区联动机制建立的突破口
第8章 中国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福利影响
    8.1 GTAP 模型的数据来源
        8.1.1 基准数据的划分
        8.1.2 其他相关参数及资料的设定
    8.2 数据递推和模拟方案
    8.3 模拟结果及分析
        8.3.1 当前建立中日韩 FTA 的经济效应及原因分析
        8.3.2 递推至 2020 年中日韩 FTA 建立的经济效应及原因分析
        8.3.3 递推至 2025 年东北亚区域全面合作的经济效应及原因分析
    8.4 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战略思考
第9章 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
    9.1 推进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深化
        9.1.1 制定更加科学完整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规划
        9.1.2 争取轴心地位,构筑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
        9.1.3 积极应对亚太地区一体化发展态势
    9.2 优化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
        9.2.1 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环境的建设与优化
        9.2.2 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引导
        9.2.3 进一步扩大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领域,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
    9.3 推动东三省互动机制建设,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
        9.3.1 建立东北地区互动发展协调机制
        9.3.2 构建东北地区共同市场体系
        9.3.3 推进东北地区产业分工与转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化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文化管理的产生
        一、文化管理的人学基础
        二、时代对文化管理的呼唤
        三、文化管理产生的标志
    第二节 文化管理的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研究的两种进路
        二、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研究的四个走向
    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要义
        一、从人类学上看文化管理
        二、从组织文化上看文化管理
第二章 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战略管理的产生
        一、系统思想的发展为战略管理提供了哲学基础
        二、时代对战略管理的呼唤
        三、战略管理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战略管理的发展
        一、环境适应理论
        二、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战略学说
        三、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竞争力学说
        四、竞争合作理念
    第三节 战略管理的要义
        一、重视高层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二、强调决策必须针对环境和对手
        三、追求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区别与内在一致性
    第一节 二者的重要差别
        一、前者以内部协调带动外部适应,后者以外部适应带动内部协调
        二、前者强调人和组织氛围,后者注重事和外部竞争
        三、前者视战略为组织文化的要素,后者视组织文化为一种战略资源
    第二节 二者的内在一致性
        一、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是共同的目标
        二、追求巧实力是共同的行为准则
        三、崇尚创新是共同的价值取向
        四、系统思考是共同的思维偏好
第四章 二者互补更能全面凸显管理的本质
    第一节 管理活动是决策、激励和协调的统一
        一、从管理活动的一般结构看
        二、从与社会系统的运行比较看
    第二节 文化管理对管理本质的凸显
        一、管理活动必然要打上人类文化的烙印
        二、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优化决策、激励和协调
    第三节 战略管理对管理本质的凸显
        一、决策是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强调用决策统领协调和激励
    第四节 二者互补何以能全面凸显管理本质
        一、二者互补的可行性
        二、促进了决策、协调和激励的有机统一
第五章 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的应用
    第一节 应用于企事业管理
        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二、在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应用于军队的建设与管理
        一、军队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二、突出战略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应用于国家的建设与管理
        一、国家建设与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二、国家建设与管理中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框图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的发展概况
    2.1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地位
        2.1.1 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2.1.2 海洋渔业的产业地位
    2.2 海洋渔业的科技研发与生态需求
        2.2.1 科技研发的基础
        2.2.2 生态发展的需求
3 海洋生态渔业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必然
    3.1 海洋生态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与外延
        3.1.1 概念的提出
        3.1.2 内涵与外延
    3.2 海洋生态渔业的研究理论与发展必然
        3.2.1 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
        3.2.2 蓝色经济的发展必然
4 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发展优势
        4.1.1 海洋资源丰富
        4.1.2 区位优势突出
        4.1.3 产业优势明显
        4.1.4 科研力量集中
    4.2 发展劣势
        4.2.1 生态渔业发展意识不强
        4.2.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落后
        4.2.3 渔政管理分散规划滞后
        4.2.4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4.3 发展机遇
        4.3.1 国际市场广阔
        4.3.2 国家战略支持
        4.3.3 地方政策扶持
        4.3.4 消费市场需求
    4.4 发展威胁
        4.4.1 填海造地侵吞水域
        4.4.2 近海生态环境破坏
        4.4.3 区域经济竞争激烈
        4.4.4 邻海可捕渔场萎缩
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目标与模式
    5.1 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目标体系
    5.2 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判别基准
    5.3 海洋生态渔业生产的模式选择
        5.3.1 自然型生产模式
        5.3.2 集约型生产模式
        5.3.3 低投入型生产模式
        5.3.4 高科技型生产模式
    5.4 海洋渔业组织运作的模式分析
        5.4.1 龙头企业带动型
        5.4.2 政府引导扶持型
        5.4.3 生态基地示范型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6.1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思路更新与方式创新
        6.1.1 更新海洋渔业的发展思路
        6.1.2 创新海洋渔业的发展方式
    6.2 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6.2.1 产业的结构调整
        6.2.2 产业的优化升级
    6.3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体制建设
        6.3.1 借鉴完善管理制度
        6.3.2 强化科技先导机制
        6.3.3 创建生态补偿制度
        6.3.4 构建市场发展体系
        6.3.5 创新生产经营形式
        6.3.6 建立生态环保体系
    6.4 发展海洋生态渔业的对策建议
        6.4.1 降低近海捕捞强度
        6.4.2 发展远洋捕捞渔业
        6.4.3 完善休渔禁渔制度
        6.4.4 实施海洋生态养殖
        6.4.5 提高从业渔民素质
        6.4.6 建立科海示范基地
        6.4.7 修复近海渔业资源
        6.4.8 建设海洋蓝色粮仓
        6.4.9 发展滨海休闲渔业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8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2.1 东北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
        1.2.2 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
        1.2.3 绿色发展与绿色创新
        1.2.4 绿色创新体系与绿色创新系统
        1.2.5 绿色产业体系与区域绿色创新能力
        1.2.6 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与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2.1.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2.2 产业集群理论
        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2.2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2.2.3 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理论的起源
        2.3.2 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
    2.4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
        2.4.1 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发展
        2.4.2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2.4.3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
    2.5 绿色创新理论
        2.5.1 绿色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2.5.2 绿色创新的驱动力
        2.5.3 绿色发展的关键是绿色创新
    2.6 对现有绿色创新的文献述评
3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分析
    3.1 绿色和低碳经济下的产业创新与区域创新
        3.1.1 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
        3.1.2 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下的产业创新
        3.1.3 绿色低碳经济下的区域创新——区域绿色创新体系
    3.2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互动发展机理
        3.2.1 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产业载体
        3.2.2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手段
    3.3 基于区域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机制与模式
        3.3.1 基于区域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构成
        3.3.2 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机制
        3.3.3 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模式
4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与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4.1.1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内在影响因素
        4.1.2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外在影响因素
    4.2 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2.1 研究的背景
        4.2.2 绿色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 我国区域绿色创新能力与绿色创新绩效评价
    5.1 研究背景
    5.2 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
        5.2.1 数据选取与方法介绍
        5.2.2 实证分析
        5.2.3 结论
    5.3 区域绿色创新绩效评价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实证分析
        5.3.4 结论
6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6.1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6.1.1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发展回顾
        6.1.2 以高新区为雏形的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分析
        6.1.3 以高新区为雏形的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不足
    6.2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现状分析
        6.2.1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优势分析
        6.2.2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面临的机遇分析
        6.2.3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分析
    6.3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6.3.1 尚未树立绿色和低碳的发展理念
        6.3.2 区域绿色创新的机制不完善
        6.3.3 区域绿色创新的政策环境不宽松
        6.3.4 优势区域的科研实力未能转化成绿色创新实力
        6.3.5 未能构建起三大区域绿色创新平台
7 东北地区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现模式
    7.1 产业集群的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
        7.1.1 产业集群化对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构建的作用
        7.1.2 产业集群融合化的区域绿色创新体系
        7.1.3 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区域绿色创新体系
        7.1.4 产业集群的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影响机制
    7.2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实现模式:建设区域绿色产业体系
        7.2.1 城乡产业融合的区域绿色产业体系的特点
        7.2.2 城乡产业融合的区域绿色产业体系的作用机制
        7.2.3 城乡产业融合的区域绿色产业体系的功能目标
    7.3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7.3.1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7.3.2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7.3.3 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8 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战略对策
    8.1 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战略思路
        8.1.1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8.1.2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8.1.3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8.2 东北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
        8.2.1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政府激励机制
        8.2.2 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企业激励机制
        8.2.3 中间层次机构的作用机制
    8.3 建立东北区域绿色产业体系的支持体系
        8.3.1 法律支持体系
        8.3.2 市场支持体系
        8.3.3 资金支持体系
    8.4 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8.4.1 确立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8.4.2 资金支持提升绿色产业发展动力
        8.4.3 增强企业自身绿色创新能力
        8.4.4 着力发展企业创新风险投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斯达公司力创“双赢”(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高思芃.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D]. 崔徐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 李俊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6]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D]. 丁雨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7]中国东北地区扩大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D]. 李静秋. 辽宁大学, 2014(12)
  • [8]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研究[D]. 王虎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渔业发展策略研究[D]. 王夕源.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10]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研究[D]. 华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高科技带来高效益 黑龙江之星公司努力创造“双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