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让旅游业大显生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如跃[1](2020)在《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中国政府关于消除贫困的目标是坚定的,一贯的。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面积的贫困状况已经基本得到消除,这就要求今后的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下沉到村、精确到户。传统的以区域性经济增长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宏观扶贫思路,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认识还不足够全面,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基层细节和具体落实轨迹,科学分析其中的减贫路径,探索实现旅游扶贫中精准对焦村寨中的目标主体的有效途径。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探索减贫效果、培育地方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本文选取了贵州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民族村寨为案例地,分析了他们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历程、经验及问题,对于探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次研究的思路。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分析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案例地进行选择和调研计划。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和分析理论,掌握贫困、旅游扶贫的内容和特点,并确定反贫困理论、分配正义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精准扶贫理论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指引。第三,对贵州省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状况,从贫困现状、资源禀赋到民族村寨特点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了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并梳理了其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历程。第四,调查了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案例地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情况,以及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情况;调查了村寨居民在旅游扶贫的多方面感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整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不高,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第五,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经验以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三个村寨的实际调查情况归纳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着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活动中受益不足、社区参与不足且贫困人口发展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等现实问题,并梳理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实现长效发展的机制,重点明确了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多元合作,须对六大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在旅游扶贫中进行清晰的定位,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构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合适的旅游扶贫动力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旅游收益分配机制要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方便贫困人口表达观点、融入旅游扶贫发展的参与机制;从金融、产权等制度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黔东南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二,虽然目前在民族村寨开发旅游之后,当地获得了客观上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真正的贫困居民往往无法有效从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实际上他们没有成为旅游扶贫的重点对象,这就使得旅游扶贫的靶向性不足。第三,作为当地公共利益的重要代言人,基层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核心主体,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人力资本,使其具备起码的参与旅游接待或相关产业链的专业技能和服务常识;并增加各类扶贫贷款或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民族地区社区和贫困居民的旅游经营能力。第五,围绕着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中贫困人口如何获得公平的参与机会,激发其自身发展动力,完成自身能力提升,最终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要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活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的健康、稳定发展。
周琳[2](2014)在《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出发,侧重研究中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来,尤其是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为寻求中国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和科学道路提供基础性支持。在对研究文献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从多维度、多向度全面而深入地对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思考战略应对举措。本论文共包括八部分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的相关基本理论梳理;第三章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四章实证分析;第五章世界旅游强国旅游制度的比较分析;第六章制度创新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第七章制度创新的对策分析;结论。这八部分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以文献梳理和基本理论梳理为基础,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再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对策选择,最后做出结论。本论文提出一些新见解:1.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所需要的旅游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方面。其中,旅游制度创新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也是旅游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的,更是最困难的、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必须切实加快推进解决。2.中国不同于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必须走出中国特色的旅游强国之路,通过提供高效有用的相关制度安排来加快旅游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加快形成世界旅游强国的中国特色。3.要真正从世界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必须是从粗放性的量到内涵性的质的转换,必须是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换,必须从面向供给的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管理的重点从强调规模扩张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4.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重视诱致性制度变迁催发的制度创新。通过金融支持制度、旅游企业集团化、专门化、市场化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等的创新来回应诱致性制度变迁需求。5.要高度重视旅游多元主体的制度建设。把政府旅游管理的体制创新、旅游产业有序有效运行的制度创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旅游者吸引、引导、管理、教育的制度创新等结合起来,形成与世界旅游强国相匹配、也切实能够支撑世界旅游强国发展的旅游制度体系。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1.切中紧迫而又长远的实践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很多,尤其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体制基础和制度支撑依然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专门研究。2.推进深入而又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构建的需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必须使自身的理论研究跟上实践需要,必须克服单纯功利驱动,使自身的学术研究具有前瞻性。本论文选题正为此而立,也试图在理论与学术上有所突破。
李耿[3](2014)在《湖北房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县域经济担负着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双重发展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房县是湖北省贫困县,长期以来其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北一直处在落后地位。如何加快其经济发展是摆在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探寻房县经济发展对策为主线,运用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房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县域经济的研究动态,阐述了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然后,以福建省大田县和三元区等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例,总结出可供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接着,对房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制约房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业经营分散,工业缺乏内在活力,工业园区发展滞后,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特色不明显等;最后,分别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创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加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工业竞争力,打造旅游名县,提升旅游产业带动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房县经济的对策。本文研究成果对房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供其他类似县市参考。
彭艳[4](2012)在《南岳衡山旅游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当前已经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中的朝阳产业,其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问题也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风景名胜区是包括美丽的自然景观,优秀的人文景观在内的地理综合体。它既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因为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而闻名。南岳衡山旅游景区,作为中国的壮丽山川之精华的代表,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竞争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研究风景区的学者大多数也还是仅仅从资源禀赋,保护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当少。本文基于此,根据现有的竞争力理论,在综合考量风景名胜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旅游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岳衡山为例,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及研究景区旅游竞争研究的意义,总结景区旅游竞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描述全文的框架。其次,介绍景区旅游竞争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研究南岳衡山旅游业竞争机制做铺垫。再次,通过SWOT分析法和竞争力分析模型,对南岳衡山景区进行概述,并全面分析南岳衡山旅游业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南岳衡山旅游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王匆[5](2012)在《西安城市品牌定位与管理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贝茨·克拉克曾说过:“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场所,自形成至今已有5500余年的历史。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城市面临着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西安作为中国典型的内陆城市,在迎接一系列战略机遇的同时,应以怎样的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西安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营销理论正是在国外学者应对城市危机的实践中产生的,其核心城市品牌战略,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由于城市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在内的有机系统,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不应简单的等同于商品营销。而城市品牌营销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为西安树立城市品牌,对品牌实施管理,提供了很大程度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启发。因此,本文的研究包括如下几方面主要内容:首先,从对国内外城市营销和城市品牌的有关研究入手,引出了在中国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为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内外价值所必须采用的城市营销和品牌塑造方法。考虑到西安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性,西安也需要借鉴国内成功城市的经验开展城市品牌的建设。主要就西安市过去近10年的城市品牌定位和塑造历程进行了反思,得出了包括历史基础、现实资源环境支撑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内的影响西安城市品牌的因素。其次,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得出西安市的总体城市品牌(主品牌)——“厚重古都·勃发新城”和四大次级城市品牌(副品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部生态宜居之城”、“西部旅游之都”、“西部科教中心”。再次,在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目标和“故事线”的指引下,提出了西安总体城市品牌和各次级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主要有:包含着西安城市特色的城市产品策略,以重大事件活动为契机的事件营销策略,在媒体和网络时代利用传媒通讯宣传城市品牌的推广策略等,以及与西安古都风貌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投资移民的有关建议,也可视为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的整合策略。最后,探讨了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的落实。即构建由西安市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市民共同组成的“西安城市营销委员会”作为营销策略的实施主体和品牌管理机构,并对该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各部门具体职能进行了设计。同时从明确政府品牌策略实施职责、以法律手段保障城市品牌营销管理、强调营销策略实施过程的全民参与和以科学化的方法改进城市品牌绩效考核机制四方面提出了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建议。
李超[6](2010)在《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虽然,基于滨海城市展开的较为系统、有针对性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见,但各相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早已认同滨海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相应的规划理论研究的密切关系。本文将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滨海旅游生态系统的分析,建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具体地,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简要综述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阐明了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第一章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中引入可持续性思想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结合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概念的辨析,分析了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特点、分类与研究范围。对具体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规划程序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三章结合对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等级体系的研究,建构了基于生态学的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并对相应的构成要素、系统流态、网络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基本观点和价值评价标准。第四章借鉴生态学理论,建构了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基于不同层级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对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历史进行了综述,研究了信息革命对滨海旅游生态系统的冲击,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影响。第六章梳理了环渤海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对该地区区域旅游的整合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与可持续性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该地区典型滨海城市、典型滨海旅游区为例,对相应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七章从发展的眼光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滨海城市旅游业及其旅游规划问题的影响,研究了基于低碳准则的规划策略、创作心态、创作手段和评价标准。
张洪峰[7](2009)在《南通大饭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通过对南通大饭店目前和将来所处的行业状况进行外部行业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就品牌、经营规模、财务状况、营销、风险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南通大饭店在行业中的优劣势,以确定南通大饭店与行业竞争对手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定下南通大饭店未来发展中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选择发展战略从而获得理想竞争地位。论文分六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界定,介绍了战略、发展战略等相关概念以及饭店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南通大饭店发展战略现状及其局限性,其中局限性的分析主要基于苏通长江大桥开通导致的形势变化;第四部分分析南通大饭店发展环境,主要分析了宏观、行业、企业内部环境状况;第五部分是南通大饭店的发展战略设计,介绍了基于环境分析的发展战略的选择、战略目标的设定、战略规划、发展战略的控制与调整机制等内容;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主要结论,揭示研究不足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郭雅琴[8](2009)在《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研究 ——以携程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在线旅游市场的供求量已具有一定规模,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在线旅游市场已成为预订旅游产品的重要渠道。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化,业务模式将不断创新,服务将趋于人性化、多元化。在其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学者试图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在线旅游市场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思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从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解释,旨在通过追本溯源挖掘出一些影响旅游业态发展方向的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探讨了旅游电子商务与网上旅游代理商之间的关系,由此探讨了网上旅游代理商形成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线旅游市场三角关系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对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将交易成本理论与旅游电子商务充分结合起来,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并深入到组织内部,探讨了网上旅游代理商进一步发展应着眼于不断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思想和方法,最后以携程为案例,通过分析携程成长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携程逐渐成熟的盈利模式,得出携程之所以能够先发制人实现市场垄断性地位是不断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注重服务创新和品牌塑造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第二部分关于旅游代理商形成机理的理论阐述。
杨大海[9](2009)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2003年提出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这为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在东北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必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引擎。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中有关互动发展的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深入论述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在互动发展方面的情况,深入挖掘双方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开展互动的现实依据、空间与产业等互动优势,以及在互动合作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探索和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进一步互动发展模式,并提出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八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二部分是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共生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内外区域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对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启示。明确了一是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二是一个经济区或城市群必须有一个或两个龙头城市,通过龙头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三是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四是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五是建立区域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第四部分是互动现状分析。运用城市流方法对东北地区各城市的城市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沿海地区与东北腹地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状况。同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第五部分是互动效应分析与评价。应用logistic模型,通过对沿海港口货运量与腹地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对沿海与腹地互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指出沿海与腹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动方式由单向向双向转变,互动模式也由单一模式(港口和腹地)转向多种模式(混合)互动。第六部分是进一步互动的模式构想。明确提出了产业互动、港口与腹地互动、功能互动、区域互动、要素互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六种模式。产业互动主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展开,并就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等互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进一步明确港口分工和互动层次,提升腹地经济水平等方面提出港口与腹地互动的构想。从明确沿海与腹地各自功能为突破口,提出推进沿海地区与腹地功能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区、长吉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互动,提出了区域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与腹地资本、人才、项目、信息、市场等要素互动,提要了沿海与腹地要素互动构想。从加强交通、通讯、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一体化,提出沿海与腹地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构想。第七部分是互动的对策措施。从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全域谋划东北区发展、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与努力方向。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高元衡[10](2009)在《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的成长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战以来,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旅游产业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成长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成为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沿海旅游目的地是构成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自然禀赋优势,沿海地区在人口、历史、生产力等方面具有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今世界,无论是从旅游目的地角度还是从旅游客源地角度来衡量,沿海地区均是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从接待旅游者数量、旅游收入等目的地指标还是从发出旅游者、消费能力等客源地指标方面进行衡量,沿海国家均排在世界前列。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地区旅游发展历史久远,历程波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导,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年来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沿海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沿海旅游发展十分迅猛,沿海地区积极开发以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背景和底蕴的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旅游市场,提升沿海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形成了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沿海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设施还是旅游接待效益方面,沿海地区都处在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前列。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本世纪初,国家旅游局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从世界旅游大国发展为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旅游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沿海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沿海旅游目的地的成长也在不断的变化,研究我国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历史和变化,对促进沿海旅游目的地又快又好的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沿海国家和沿海地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回顾和分析,对影响沿海目的地成长的机理进行探索,揭示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的动力机理,并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成长的分析,提出其发展策略对策。全文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作者对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了基本概念并对历史文献进行了综述。对论文中涉及的旅游目的地、沿海地区等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同类型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全面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第三章对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集中阐释。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相应的指导理论也来自很多不同的领域。在本文中主要涉及地理学理论、旅游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等。第四章对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和中国沿海地区旅游成长历程进行回顾,揭示沿海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特征、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对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机理进行研究。研究了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动力、成长模式和区域间的互动成长。第六章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案例,研究其成长基础、揭示其成长机理,提出促进其成长的策略,并对其和邻近地区珠三角的旅游互动进行分析。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集中阐明论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论文的主要创新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界定了沿海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从旅游目的地的含义、分类和构成出发,对前人提出的概念进行充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滨海地区、沿海旅游资源和沿海旅游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从空间的角度对沿海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界定,认为沿海旅游目的地是指:位于沿海地区,以沿海旅游资源和沿海旅游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吸引旅游者进行沿海旅游活动的空间地理单元。并给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界定标准。第二、划分了沿海旅游目的地的类型。将沿海旅游目的地划分为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生态型和商务型、复合型等四个类型。第三、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沿海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沿海旅游目的地具有:纬度地带性、洋流影响明显、经济区位指向明显等空间分布特征。第四、剖析了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机理。把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动力划分为: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吸引力、以旅游需求为前提的拉动力、政府对供需的驱动力、旅游外部环境为保障力等四种动力。并构建了市场主导型互动模式、资源主导型互动模式两种横向互动模式和跨区域供应链互动模式、区域内政府主导的协同互动模式两种纵向互动模式,提出了政策机制、协调机制、信息机制和监督控制机制等四种互动机制。第五、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成长的基础、动力和成长模式,针对性的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成长的措施。
二、WTO让旅游业大显生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让旅游业大显生机(论文提纲范文)
(1)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旅游扶贫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贫困的类型 |
2.1.3 贫困线 |
2.1.4 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 |
2.1.5 旅游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反贫困理论 |
2.2.2 分配正义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社区参与理论 |
2.2.5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6 精准扶贫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3.1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概况 |
3.1.1 贵州贫困状况较严峻 |
3.1.2 扶贫工作难度大 |
3.2 贵州民族村寨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 |
3.2.1 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
3.2.2 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 |
3.2.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基础广泛 |
3.2.4 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
3.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
3.3.1 探索起步阶段 |
3.3.2 初步发展阶段 |
3.3.3 快速发展阶段 |
3.3.4 攻坚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案例调查 |
4.1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1.1 西江苗寨概况 |
4.1.2 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1.3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1.4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2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2.1 郎德上寨概况 |
4.2.2 郎德上寨旅游资源概况 |
4.2.3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历程 |
4.2.4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3.1 肇兴侗寨概况 |
4.3.2 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3.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3.4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4 西江苗寨、郎德上寨和肇兴侗寨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调查研究 |
4.4.1 研究设计 |
4.4.2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
4.4.3 量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
5.1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5.1.1 探索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 |
5.1.2 旅游扶贫效果显着,产业带动能力强 |
5.1.3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
5.1.4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 |
5.1.5 社区居民维权意识和自治能力不断提高。 |
5.2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5.2.1 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中受益不足 |
5.2.2 贫困人口社区参与不足 |
5.2.3 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分配不合理 |
5.2.4 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
6.1 对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认识 |
6.1.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
6.1.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应有利于贫困居民发展 |
6.1.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应适度向贫困居民倾斜 |
6.1.4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应持续有力 |
6.2 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1 政府主导原则 |
6.2.2 协同发展的原则 |
6.2.3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
6.2.4 居民主体的原则 |
6.2.5 因地制宜的原则 |
6.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内容 |
6.3.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机制 |
6.3.2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
6.3.3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
6.3.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保障机制 |
6.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 |
6.4.1 政府要发挥关键性作用 |
6.4.2 贫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根本 |
6.4.3 利益分配是核心 |
6.4.4 制度建设是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调查问卷 |
2.访谈纪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2)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制度建设相关基础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制度创新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2 列宁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4 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1 制度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国家理论 |
2.3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创新理论 |
2.3.1 第一要义是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 |
2.3.2 以人为本思想是重大思想创新 |
2.3.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重大制度创新 |
2.3.4 统筹兼顾是发展方法的重大创新 |
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4.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3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低起点起步阶段(1949-1978 年) |
3.1.2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阶段(1979—2000 年) |
3.1.3 入世后高速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2 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现状 |
3.2.1 国家制度方面 |
3.2.2 地方旅游业制度方面 |
3.2.3 旅游企业制度 |
3.2.4 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
3.3 中国旅游业的制度问题阐析 |
3.3.1 各级旅游管理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晰 |
3.3.2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3.3.3 旅游业发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
3.3.4 我国职工休假制度不健全 |
3.3.5 旅游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被弱化 |
3.3.6 导游缺乏职业保障制度 |
3.3.7 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不合理 |
3.4 中国旅游业制度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旅游业发展没有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
3.4.2 旅游产业制度设计缺乏创新思想 |
3.4.3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 |
第4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变迁 |
4.1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1.1 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4.1.2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制度的创新 |
4.1.3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制度的评估 |
4.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2.1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
4.2.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3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3.1 我国世界遗产的概况 |
4.3.2 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 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1 我国森林公园的概况 |
4.4.2 森林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3 我国地质公园的概况 |
4.4.4 地质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5 工业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5.1 我国工业旅游的概况 |
4.5.2 我国工业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6 乡村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6.1 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况 |
4.6.2 我国乡村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7 旅游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 |
4.7.1 改革开放前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49 年—1978 年) |
4.7.2 新旧体制并存时期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78 年—1991 年) |
4.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92 年—至今) |
4.8 旅游业具体制度创新及评估 |
4.8.1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创新及评估 |
4.8.2 《旅行社条例》的创新及评估 |
4.8.3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创新及评估 |
4.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创新及评估 |
第5章 西方国家旅游业制度建设经验与启示 |
5.1 西班牙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1.1 西班牙旅游业概况 |
5.1.2 西班牙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1.3 西班牙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2 法国的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2.1 法国旅游业概况 |
5.2.2 法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2.3 法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3 意大利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3.1 意大利旅游业概况 |
5.3.2 意大利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3.3 意大利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4 美国的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4.1 美国旅游业概况 |
5.4.2 美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4.3 美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5 德国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5.1 德国旅游业概况 |
5.5.2 德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5.3 德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6 世界旅游强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6.1 加强旅游业法律法规建设 |
5.6.2 对旅游业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管理 |
5.6.3 加快推行低碳节能环保旅游 |
5.6.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
5.6.5 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 |
第6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创新动力和路径分析 |
6.1 旅游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
6.1.1 内在动力:强制性动力因素 |
6.1.2 外在动力:诱致性动力因素 |
6.1.3 其他动力性因素 |
6.2 旅游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
6.2.1 政策环境 |
6.2.2 法制环境 |
6.2.3 经济环境 |
6.2.4 市场环境 |
6.3 旅游制度创新的主体 |
6.3.1 政府部门 |
6.3.2 旅游企业 |
6.3.3 行业协会 |
6.3.4 消费群体 |
6.4 旅游制度创新的路径 |
6.4.1 管理制度创新 |
6.4.2 产权制度创新 |
6.4.3 融资制度创新 |
6.4.4 经营机制创新 |
6.4.5 资源配置制度创新 |
6.5 旅游制度创新的难点 |
6.5.1 传统观念束缚 |
6.5.2 利益藩篱掣肘 |
6.5.3 企业保守惰性 |
6.5.4 国有资产流失 |
第7章 创建世界旅游强国的制度创新构想与对策 |
7.1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目标 |
7.2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长期性策略 |
7.2.1 树立旅游制度创新思维 |
7.2.2 充分利用“改革红利”释放 |
7.2.3 加快旅游法律制度建设 |
7.2.4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 |
7.3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
7.3.1 创新旅游企业运行机制 |
7.3.2 完善旅游市场秩序体系 |
7.3.3 健全旅游资源补偿制度 |
7.3.4 建立旅游社会参与机制 |
7.3.5 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制度 |
7.3.6 探索旅游人才培养制度 |
7.3.7 形成旅游区域协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湖北房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
2.1.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2.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
2.3 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1 不平衡发展理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梯度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我国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
3.1 福建大田县经济发展经验 |
3.1.1 大田县经济发展状况 |
3.1.2 大田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
3.2 福建三元区经济发展经验 |
3.2.1 三元区经济发展状况 |
3.2.2 三元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
3.3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4 房县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房县经济发展现状 |
4.1.1 农业收入有所提高,政府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
4.1.2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
4.1.3 旅游业加快发展,产业带动效应初见成效 |
4.2 房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较小 |
4.2.2 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农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
4.2.3 工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
4.2.4 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对外吸引力不强 |
4.3 制约房县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
4.3.1 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业经营分散 |
4.3.2 工业内在活力缺乏,工业园区发展滞后 |
4.3.3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特色不明显 |
5 加快房县经济发展的对策 |
5.1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5.1.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5.1.2 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5.2 创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
5.2.1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
5.2.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
5.3 加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工业竞争力 |
5.3.1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
5.3.2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优化工业园区建设 |
5.4 打造全国旅游名县,提升旅游产业带动效应 |
5.4.1 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5.4.2 培育旅游企业,开拓旅游市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岳衡山旅游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 |
1.1.2 创新旅游形式 |
1.1.3 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构架 |
1.4.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竞争及竞争力的涵义 |
2.1.2 关于旅游业概念的研究 |
2.1.3 旅游度假地 |
2.1.4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概念 |
2.2 竞争力模型理论分析 |
2.3 景区旅游竞争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 |
2.3.2 景区生命周期理论 |
2.3.3 比较优势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南岳衡山旅游竞争力分析 |
3.1 南岳衡山旅游区的概况 |
3.2 南岳衡山旅游业竞争力SWOT分析 |
3.2.1 南岳衡山旅游业竞争力优势分析 |
3.2.2 南岳衡山旅游业劣势分析 |
3.2.3 南岳衡山旅游业严峻挑战分析 |
3.2.4 南岳衡山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
3.2.5 小结 |
3.3 南岳衡山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资源禀赋 |
3.3.2 旅游环境要素 |
3.3.3 需求要素 |
3.3.4 营销能力 |
3.3.5 接待服务水平 |
3.3.6 政府行为与机遇 |
第四章 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 |
4.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样本量的确定 |
4.1.3 问卷调查的目的 |
4.2 调查问卷预试及效度检验 |
4.2.1 问卷预检验 |
4.2.2 项目分析 |
4.2.3 结构效度分析 |
4.2.4 问卷实施安排 |
4.3 大样本收集与数据分析 |
4.3.1 游客的分布特征 |
4.3.2 信度、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
4.3.3 景区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 调查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南岳衡山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 |
5.1 南岳旅游业的战略定位 |
5.1.1 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
5.1.2 南岳旅游业的总体战略部署 |
5.2 提升南岳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
5.2.1 加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5.2.2 加强品牌管理,整合旅游要素 |
5.2.3 强化旅游文化构建,发展特色旅游 |
5.2.4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拓展旅游市场 |
5.2.5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旅游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西安城市品牌定位与管理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西安城市品牌现状分析 |
2.1 西安城市品牌定位的现状 |
2.1.1 西安城市品牌定位的官方表述 |
2.1.2 西安城市品牌定位的民间探讨 |
2.1.3 西安城市品牌定位的分析与评价 |
2.2 西安城市品牌塑造历程与反思 |
2.2.1 1990—2011 年西安城市品牌塑造历程 |
2.2.2 对西安城市品牌塑造活动的反思 |
2.3 西安城市品牌的影响因素 |
2.3.1 历史基础 |
2.3.2 现实支撑 |
2.3.3 发展趋势 |
第3章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的总体定位 |
3.1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3.1.1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基本思路 |
3.1.2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基本原则 |
3.1.3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方法 |
3.2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选择与分析 |
3.2.1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2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选择与分析 |
3.2.3 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西安城市品牌的整合营销策略 |
4.1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的基本目标 |
4.1.1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的“故事线” |
4.1.2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的基本目标 |
4.2 西安总体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 |
4.2.1 西安总体城市品牌营销的要求 |
4.2.2 西安总体城市品牌营销的策略与建议 |
4.3 西安次级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 |
4.3.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营销策略与建议 |
4.3.2 “西部生态宜居之城”营销策略与建议 |
4.3.3 “西部旅游之都”营销策略与建议 |
4.3.4 “西部科教中心”营销策略与建议 |
第5章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及组织管理 |
5.1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主体 |
5.2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组织的构建与组织职能 |
5.2.1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组织的构建 |
5.2.2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组织的职能设计 |
5.3 西安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建议 |
5.3.1 明确政府品牌策略实施职责 |
5.3.2 以法律保障城市品牌营销管理 |
5.3.3 强调策略实施过程的全民参与 |
5.3.4 城市品牌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化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6)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0.3 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0.4.1 创新点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滨海旅游及其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分析 |
1.1 滨海旅游的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1.2 国内滨海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和实践 |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
1.2.3 对国内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评述 |
1.3 我国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中引入可持续性思想的意义 |
1.3.1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性思想 |
1.3.2 我国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概述与相关理论 |
2.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性旅游的涵义 |
2.1.2 旅游规划的概念 |
2.1.3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概念辨析 |
2.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特点 |
2.3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分类与研究范围 |
2.3.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分类 |
2.3.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范围 |
2.4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2.4.1 规划的目标 |
2.4.2 规划的原则 |
2.5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2.5.1 研究对象 |
2.5.2 规划内容 |
2.6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程序 |
2.7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7.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7.3 系统理论 |
2.7.4 旅游心理学理论 |
2.7.5 中国哲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 |
3.1 基于生态学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等级划分 |
3.2 生态学视野下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构成要素 |
3.2.1 斑块(patch) |
3.2.2 廊道(corridor) |
3.2.3 基底(matrix) |
3.2.4 边界(boundary) |
3.3 滨海城市的旅游生态系统流态 |
3.4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网络构成特点 |
3.5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分析 |
3.6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标准 |
3.6.1 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生态美学评判 |
3.6.2 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生态价值评判 |
3.7 滨海城市旅游生态系统理论建构的基本观点 |
3.7.1 自然优先观点 |
3.7.2 生态系统整体观点 |
3.7.3 共生观点 |
3.7.4 生态效率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
4.1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制定 |
4.2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背景研究 |
4.2.1 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与分析 |
4.2.2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4.3 基于不同尺度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与方法 |
4.3.1 区域尺度的规划视角 |
4.3.2 滨海城市尺度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与方法 |
4.3.3 滨海旅游区尺度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与方法 |
4.4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承载力分析与评价体系 |
4.4.1 生态环境容量 |
4.4.2 资源空间容量 |
4.4.3 经济设施容量 |
4.4.4 社会心理容量 |
4.4.5 滨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
4.5 滨海城市机构要素的调查与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及其旅游规划问题的实态研究 |
5.1 滨海城市沿海空间演化的历史综述 |
5.1.1 农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1.2 工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1.3 后工业社会的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2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沿海空间及其旅游功能的影响 |
5.2.1 信息化社会滨海城市沿海空间特征 |
5.2.2 信息化社会滨海旅游空间的拓展 |
5.3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 |
5.3.1 信息经济对滨海城市的影响 |
5.3.2 信息技术对社会、家庭生活以及旅游行为的影响 |
5.4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美学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 |
5.4.1 信息化社会哲学与美学观念的变化 |
5.4.2 信息化社会思维方式的转变 |
5.5 信息革命对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冲击 |
5.5.1 信息社会滨海城市旅游系统构成要素的新特点 |
5.5.2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吸引物的影响 |
5.5.3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交通的影响 |
5.5.4 信息技术对滨海旅游服务体系的影响 |
5.5.5 信息技术对旅游信息及营销体系的冲击 |
5.6 信息技术对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影响 |
5.6.1 审美原则的转变 |
5.6.2 创作观念的拓展 |
5.6.3 设计方法的进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实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
6.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6.2 环渤海地区城市旅游的演进过程 |
6.2.1 环渤海地区古代旅游溯源 |
6.2.2 环渤海地区近代旅游发展综述 |
6.2.3 解放后环渤海地区旅游的曲折发展 |
6.3 环渤海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与分析 |
6.3.1 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及相关背景的调查 |
6.3.2 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
6.4 环渤海区域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6.5 环渤海地区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域规划视角与策略 |
6.5.1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模式与过程分析 |
6.5.2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空间布局 |
6.5.3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 |
6.6 环渤海地区典型滨海城市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以青岛为例 |
6.6.1 青岛滨海旅游生态系统建构 |
6.6.2 青岛市滨海旅游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 |
6.7 环渤海地区典型滨海旅游区的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策略 |
6.7.1 自然型滨海旅游区的规划策略 |
6.7.2 人文型滨海旅游区的规划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的新发展——走向基于低碳准则的规划设计 |
7.1 低碳经济的诞生及其影响 |
7.1.1 低碳经济的诞生 |
7.1.2 CDM |
7.1.3 低碳经济对城市的影响 |
7.2 低碳经济对滨海城市旅游系统的影响 |
7.2.1 减少滨海旅游需求体系的“碳足迹” |
7.2.2 打造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供给体系 |
7.3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体系的新特点 |
7.3.1 滨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和碳减排目标 |
7.3.2 滨海城市旅游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规划许可 |
7.3.3 绿色旅游建筑设计 |
7.3.4 旅游规划监控和持续研究 |
7.4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创作心态 |
7.4.1 低碳本位的创作回归 |
7.4.2 低碳视野下的设计超越 |
7.5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创作手段 |
7.5.1 低碳性滨海城市旅游规划手段 |
7.5.2 低碳性景观组织方法 |
7.5.3 低碳性建筑节能技术与手段 |
7.6 基于低碳准则的滨海城市旅游规划的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经历与获奖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南通大饭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战略 |
2.1.2 发展战略 |
2.1.3 战略管理 |
2.2 战略管理及饭店业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的经典理论 |
2.2.2 战略分析工具 |
2.2.3 战略设计理论 |
2.2.4 适用于本文的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2.5 饭店管理理论 |
2.2.6 饭店战略管理理论 |
3 南通大饭店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3.1 南通大饭店发展状况分析 |
3.1.1 南通大饭店概况 |
3.1.2 南通大饭店的发展历程 |
3.1.3 南通大饭店经营现状 |
3.2 南通大饭店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
3.2.1 战略定位的问题 |
3.2.2 战略调整不当的问题 |
3.2.3 设施老化问题 |
3.2.4 管理模式僵化问题 |
3.2.5 品牌管理欠缺的问题 |
3.2.6 集团化后发展停滞的问题 |
4 南通大饭店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的影响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自然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饭店行业总体环境 |
4.2.2 我国饭店行业部分相关数据统计 |
4.2.3 饭店行业发展趋势 |
4.2.4 南通市饭店行业分析 |
4.2.5 南通大饭店具体行业环境分析——基于五力模型的分析 |
4.3 对内外环境状况的综合分析 |
4.3.1 南通大饭店的优势 |
4.3.2 南通大饭店的机会 |
4.3.3 南通大饭店的劣势 |
4.3.4 南通大饭店的威胁 |
5 南通大饭店的发展战略设计 |
5.1 基于环境分析的发展战略的选择 |
5.1.1 总体战略方向 |
5.1.2 SWOT-QSPM战略选择 |
5.2 战略目标的设定 |
5.2.1 经营宗旨 |
5.2.2 战略目标 |
5.3 发展战略与实施举措 |
5.3.1 发展战略选择 |
5.3.2 战略实施举措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研究 ——以携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2 基于旅游电子商务视角的相关研究述评 |
2.1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综述 |
2.3 网上旅游代理商与旅游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 |
2.4 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内涵 |
2.4.1 在线旅游市场的参与主体 |
2.4.2 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定义 |
2.4.3 网上旅游代理商的特征 |
3 网上旅游代理商形成的动力机制 |
3.1 网上旅游代理商形成的外生机制 |
3.2 网上旅游代理商形成的内生机制 |
3.3 网上旅游代理商形成的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的整合 |
4 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
4.1 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
4.1.1 交易成本学说的创立 |
4.1.2 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3 交易成本理论在管理学的应用 |
4.2 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角关系模型 |
4.2.1 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
4.2.2 旅游生产者的需求 |
4.2.3 网上旅游代理商的角色:旅游大卖场 |
4.3 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三角关系模型 |
4.3.1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
4.3.2 电子商务交易成本 |
4.3.3 对在线旅游市场三角关系模型的再认识 |
5 案例研究:以携程旅行网为例 |
5.1 携程旅行网简介 |
5.2 携程旅行网成长的外部环境分析 |
5.2.1 市场竞争分析 |
5.2.2 政府支持力的影响 |
5.2.3 社会支持力的影响 |
5.3 携程旅行网成长的内部环境分析 |
5.3.1 携程旅行网经营的SWOT分析 |
5.3.2 携程旅行网的盈利模式分析 |
5.4 携程旅行网的服务创新与品牌塑造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已有研究基础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学术价值 |
1.3.3 应用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总体评价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理论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1 世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
2.1.2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 |
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点轴开发理论 |
2.2.3 网络开发理论 |
2.2.4 核心—边缘理论 |
2.2.5 梯度推移理论 |
2.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4 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 |
2.5 比较优势理论 |
2.6 竞争优势理论 |
2.7 产业集群理论 |
2.8 共生理论 |
2.9 小结 |
3 国内外沿海地区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国外实证分析 |
3.1.1 世界五大都市圈 |
3.1.2 都市圈的特点 |
3.1.3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3.2 国内实证分析 |
3.2.1 我国三大经济区 |
3.2.2 三大经济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
3.3 对东北经济区的启示 |
3.4 小结 |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1 阶段划分 |
4.1.2 综合评述 |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
4.2.1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 |
4.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 |
4.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
4.3.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
4.3.2 东北地区发展现状 |
4.3.3 基于城市流理论的东北地区各城市空间联系定量测度 |
4.3.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及SWOT分析 |
4.4 小结 |
5 辽宁沿海港口与东北腹地互动的效应评价 |
5.1 Logistic模型 |
5.2 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 |
5.3 相关模型的建立 |
5.4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
5.5 小结 |
6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构想 |
6.1 产业互动模式 |
6.1.1 互动基础 |
6.1.2 产业互动的思路及原则 |
6.1.3 产业互动构想 |
6.1.4 主要产业互动 |
6.2 港口与腹地互动模式 |
6.2.1 沿海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现实基础 |
6.2.2 推进港口与腹地互动策略 |
6.3 功能互动模式 |
6.3.1 发挥大连保税港区对东北腹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 |
6.3.2 进一步提升东北腹地产业承接能力 |
6.4 区域互动模式 |
6.4.1 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动 |
6.4.2 沿海地区与辽西地区互动 |
6.4.3 沿海地区与长吉城市群互动 |
6.4.4 沿海地区与哈大齐城市群互动 |
6.4.5 沿海重点工业园区与腹地互动 |
6.5 要素互动模式 |
6.5.1 资金(本)互动 |
6.5.2 人才互动 |
6.5.3 项目互动 |
6.5.4 信息互动 |
6.5.5 市场互动 |
6.6 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 |
6.6.1 交通一体化 |
6.6.2 通讯一体化 |
6.6.3 能源一体化 |
6.6.4 水资源一体化 |
6.6.5 环境保护一体化 |
6.7 小结 |
7 推进沿海与东北腹地互动的对策措施 |
7.1 推进区域全面创新 |
7.2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
7.3 全域谋划东北经济区发展大计 |
7.4 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 |
7.5 大力培育区域互动利益共同体 |
7.6 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
7.7 小结 |
8 结论及努力方向 |
8.1 结论 |
8.2 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10)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课题来源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1.3.1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基本思路 |
1.3.3 资料来源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目的地的含义 |
2.1.2 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
2.1.3 沿海旅游目的地的界定 |
2.2 沿海旅游研究综述 |
2.2.1 关于沿海旅游资源 |
2.2.2 关于沿海旅游开发影响 |
2.2.3 关于海岛旅游 |
2.2.4 关于旅游目的地成长动力 |
2.3 北部湾旅游研究综述 |
2.3.1 北部湾旅游资源 |
2.3.2 北部湾旅游发展战略 |
2.4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地理学相关理论 |
3.1.1 增长极理论 |
3.1.2 核心-边缘理论 |
3.1.3 点轴理论 |
3.1.4 分形理论 |
3.2 旅游学相关理论 |
3.2.1 生命周期理论 |
3.2.2 旅游流理论 |
3.2.3 旅游产品理论 |
3.3 其他相关理论 |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2 需求层次理论 |
3.3.3 竞争理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演变 |
4.1 全球沿海旅游目的地的成长态势 |
4.1.1 成长历程 |
4.1.2 现状态势 |
4.1.3 空间特征 |
4.2 中国沿海旅游目的地的成长格局 |
4.2.1 成长历程 |
4.2.2 类型划分 |
4.2.3 空间格局 |
4.3 沿海旅游目的地特征及影响因素 |
4.3.1 空间特征 |
4.3.2 旅游资源特征 |
4.3.3 旅游者行为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机理 |
5.1 成长动力 |
5.1.1 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吸引力 |
5.1.2 以旅游需求为前提的拉动力 |
5.1.3 政府对旅游供需的驱动力 |
5.1.4 旅游外部环境作为保障力 |
5.2 成长模式 |
5.2.1 点轴模式 |
5.2.2 核心-边缘模式 |
5.2.3 网络型模式 |
5.3 区域互动 |
5.3.1 互动模式 |
5.3.2 中国沿海旅游互动 |
5.3.3 互动机制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沿海旅游新一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目的地成长 |
6.1 成长基础 |
6.1.1 基本界定 |
6.1.2 发展制约因素 |
6.1.3 成长前提 |
6.2 成长策略 |
6.2.1 提升吸引力:整合特色旅游产品 |
6.2.2 挖掘市场拉动力:完善旅游市场体系 |
6.2.3 加强政府驱动力:广西区内旅游互动 |
6.2.4 打造外部保障力: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互动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深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四、WTO让旅游业大显生机(论文参考文献)
- [1]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李如跃.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2)
- [2]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 周琳. 吉林大学, 2014(09)
- [3]湖北房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耿. 武汉轻工大学, 2014(04)
- [4]南岳衡山旅游竞争力研究[D]. 彭艳. 中南大学, 2012(06)
- [5]西安城市品牌定位与管理营销策略研究[D]. 王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3)
- [6]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 李超. 天津大学, 2010(07)
- [7]南通大饭店发展战略研究[D]. 张洪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09(S1)
- [8]网上旅游代理商的形成机理研究 ——以携程为例[D]. 郭雅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杨大海. 辽宁师范大学, 2009(11)
- [10]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D]. 高元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