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子共振态的螺旋度振幅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刘薇[1](2021)在《基于光锥求和规则计算Λb0衰变到N*(1535)的形状因子》文中指出重子的CP破坏对于理解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实验上已累积了较高的重子实验样本,其中Λb0重子衰变过程是研究重子CP破坏的理想途径。在Λb0的弱衰变过程中会有较多中间激发态粒子产生,它们对于Λb0的CP破坏有很大的贡献。量子色动力学(QCD)的渐进自由和色禁闭特性使得在低能区域处理强子问题需要使用非微扰方法,在QCD求和规则发展起来的光锥求和规则从QCD第一性原理出发,在解决强子参数问题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基于光锥求和规则理论,并考虑了四种不同的Λb0重子的光锥分布振幅模型,计算了Λb0到质子以及激发态核子N*(1535)过程的形状因子,研究发现形状因子明显依赖于Λb0光锥分布振幅模型的选取。同时结合Λb0→pπ-的实验数据,选取出合适的Λb0光锥分布振幅模型,给出Λb0→N*(1535)过程形状因子的理论约束,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检验提供重要参考。
陈少峰[2](2020)在《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及电跃迁》文中指出近十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强子态被观测到。这些新强子态的质量大都集中在强子激发态的能区,因此这些观测为我们寻找介子的高激发态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人们还注意到一些新强子态的质量与夸克模型的预言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2003年Ba Bar合作组发现的D*s0(2317)和Belle合作组发现的Ds1(2460),它们的质量与早期夸克模型的预言有较大的偏差,这也对传统的夸克模型提出了挑战。结合实验上新观测到的粲奇异介子,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杨茂志教授等人提出的相对论夸克模型研究了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在该模型中D*s0(2317)和Ds1(2460)分别作为13P0和1P1的态。通过调整相对论夸克模型中的参数,理论计算得到的粲奇异介子的质量与新观测的粲奇异介子的质量基本一致。通过相对论夸克模型,可以计算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和波函数。利用质量谱和波函数,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粲奇异介子的电跃迁过程。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近似方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对于大部分情况,长波长近似eik·r~1是合理的。通过与现有的电跃迁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利用相对论夸克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除此之外,我们的研究还为实验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例如我们的计算表明,Ds1(1P1)→Dsγ和Ds1(1P1)→Ds*γ过程的分支比比较大,Belle II和LHCb实验组可以对这些衰变道进行观测。对于P→Dγ和D→Pγ过程,有些衰变道的宽度也比较大,可以达到10 ke V以上,以后的实验也可以对这些衰变道做进一步的探测。
韦能昌[3](2020)在《介子光生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子的性质由QCD理论的低能非微扰性质决定,研究强子的性质,如强子质量谱,强子的产生以及强子的衰变等,对于全面理解QCD的低能非微扰性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由于QCD理论在低能区的非微扰特性,人们只能通过非微扰途径和发展具有QCD精神的唯象模型来研究处于低能区的强子态。夸克模型在解释强子激发态(共振态)的排序和性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面临诸如“质量倒置”、“丢失的共振态”和奇特强子态等难题。有效拉氏量方法是被广泛用来研究强子产生和衰变的一种唯象理论方法。它假设处于低能区的强子内部的夸克自由度已经冻结,在强子层次构造满足各种基本对称性的强相互作用顶点的有效拉氏量,进而研究强子的产生、衰变等性质。我们对共振态信息的积累主要来自πN散射实验和πN光生实验。然而,一些理论上存在的共振态可能会因为与πN道的耦合很弱,因而没有在πN散射实验和πN光生实验中探测到。因此,在非πN末态的反应过程研究共振态的信息就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非凡。本博士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基于有效拉氏量方法,在介子光生反应过程中研究核子共振态的信息。我们知道,截面的实验数据还远远不足以从实验上唯一确定一个光生反应过程中的共振态含量,而自旋极化观测量的实验数据会对光生反应振幅的构造产生额外的约束条件。因此我们期待在介子光生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中,通过加入除截面的实验数据之外的自旋极化观测量的实验数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取光生反应过程的核子共振态信息以及理解光生反应的反应机制。本博士论文具体包括下面三个光生反应过程的研究。(1)γp→ωp反应过程中核子共振态的研究。我们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分析了CLAS合作组最新发布的γp→ωP反应过程高精度的自旋极化观测量∑、T、P’、E、F和H的实验数据以及CLAS、A2、GRAAL、SAPHIR和CBELSA/TAPS合作组之前发布的微分截面和自旋密度矩阵元的实验数据。我们的振幅构造包括了 t道π和η交换,s道核子与核子共振态交换,u道核子交换和相互作用流。相互作用流的引入使得光生振幅满足规范不变性。数值结果表明,通过在s道中加入共振态N(1 5 2 0)3-,、N(1700)3/2-、N(1720)3/2+、N(1860)5/2+、N(1875)3/2-、N(1895)1/2-和N(2060)5/2-的贡献,模型的理论结果就可以很好的描述CLAS合作组所有的实验数据。我们提取了这些共振态的参数并与PDG中相应的值进行了对比。(2)γp→K*Λ反应过程中核子共振态的研究。文献中的理论工作[Phys.Rev.C 96,035206(2017)]基于有效拉氏量方法对CLAS合作组发布的γp→K*Λ反应过程高精度的微分截面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除了t道K、K*和κ交换,u道Λ、∑、和∑*交换,s道核子交换以及相互作用流,还需要在s道至少引入两个核子共振态的贡献才能够描述CLAS合作组的微分截面实验数据。这两个必需的共振态中的一个是N(2060)5/2-,另一则不能由微分截面实验数据唯一确定,它可以是N(2000)5/2+、N(2040)3/2+、N(2100)1/2+、N(2120)3/2-和N(2190)7/2-中的任意一个。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加入了 CLAS合作组最新发布的自旋密度矩阵元的实验数据。我们期待这些新发布的极化观测量的实验数据会对γp→K*Λ反应过程共振态信息的提取产生更多的约束进而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提取γp→K*Λ反应过程的共振态信息和更好地理解γp→K*Λ的反应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当我们在理论分析中考虑了这些极化观测量的实验数据,则由分析微分截面实验数据得到的五组结果中,只有包含共振态N(2060)5/2和N(2000)5/2+的这组结果可以同时描述微分截面和自旋密度矩阵元的实验数据。数值结果还表明来自t道K交换以及s道N(2060)5/2-和N(2000)5/2+交换在γp→K*Λ反应过程起主导作用。(3)γp→KΛ(1520)反应过程中核子共振态的研究。基于有效拉氏量方法,我们对CLAS合作组发布的γp→KΛ(1520)反应过程的微分截面实验数据以及LEPS合作组发布的γp→KΛ(1 5 2(反应过程的微分截面和photo-beam asymmetry ∑观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除了t道K和K*交换,u道Λ交换与s道核子与核子激发态交换,我们引入了相互作用流使得光生反应振幅满足规范不变性。我们通过混合的理论框架对t道的介子交换振幅引入了 Regge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我们需要在s道中至少加入一个共振态的贡献才可以描述现有的实验数据。而这个需要的共振态可以是N(2060)5/2-或者N(2120)3/2-。加入共振态N(2060)5/(?)或者N(2120)3(?)得到的这两组结果对极化观测量target asymmetry T的预言很不一样,因此可以在未来的实验测量中加以鉴别。
王凯雷[4](2019)在《散射和衰变过程中重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手征夸克模型,本文从散射和重子的衰变过程两方面入手,对重子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散射方面,我们研究了介子驱动的πN → πN过程以及逆光产生过程Kp→γ∧、γ∑0。在衰变性质方面,基于LHCb的最新观测到的五个新的Ωc共振态和三个含底夸克的重子Ξb(6227)-和∑b(6097)±,我们对单重味重子的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过研究πN→ πN散射过程,我们发现:(1)在手征夸克模型框架下,共振态△(1232)P33在π+p→π+p、π-p → π-p 和π-p→π0n 具有明显的贡献。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得到该共振态的质量和宽度分别是M(?)1212 MeV和1(?)100 MeV并与PDG中极点参数化确定的值接近。此外,本文所提取的△(1232)Nπ耦合强度比夸克模型给出的耦合强度大1.7倍左右。(2)在π-p→π-p和π-p → π0n散射过程中均发现了共振态N(1440)P1的证据。我们得到该态的质量和宽度分别为M(?)1400-1-+20MeV和Γ(?)200-35+30MeV,其中的宽度也与极点参数化确定的值一致。此外,发现从这两个过程中提取的N(1440)Nπ耦合大小比对称性夸克模型预测的大~4.8倍。(3)在π-p→π-p和π-p → π0n散射过程的N(1440)共振能区,共振态N(1535)S11和N(1520)D13有微弱的影响,并且s道的核子极点项和u道以及i道的背景项也起着重要作用。二、通过分析K-p→ γ∧和K-p →γ∑0散射过程,我们发现:(1)共振态∧(1405)S01在这两个散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同时,通过利用PDG中辐射衰变过程∧(1520)D03→ γA的结果,我们进一步预言了A(1520)D03阈值附近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发现共振态A(1520)D03在这两个过程中都起明显作用并在总截面上有一个峰的结构。(3)从总截面可以看出,A(1670)S01在K-p → γ∑0散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阈值附近有明显的结构。我们分别在K-p → γA和K-p→γ∑0散射过程中提取了∧(1670)S01的辐射衰变分波宽度,其结果分别是<1.5keV和~3.98 MeV。(4)在这两个反应中,接触项背景项也起很大的作用。三、在L-S和j-j耦合两种方案中研究了单重味重子的衰变性质,我们发现:(1)可以合理解释五个新观测的ΩC共振态的性质,其中共振态ΩC(3000)可以被解释为JP=1/2-的衰变宽度相对较窄的混合态|1P1/2->1,Ωc(3050)和Ωc(3066)解释为具有JP=3/2-的1P波态。若考虑|4Pγ3/2->和|2Pλ3/2->的微弱混合效应,在j-j耦合方案中共振态Ωc(3050)和Ωc(3066)分别偏向于组态|JP=3/2-,1>和|JP=3/2-,2>。Ωc(3090)可能对应JP=5/2-的组态|4Pλ5/2->(|JP=5/2-,2>),而Ωc(3119)可能对应第一径向激发态|22Sλλ1/2+>或|24Sλλ3/2+>。(2)对于中性基态重子∑b0和∑b*0,我们得到辐射衰变道∧b0γ的分支比较大O(10-2),故实验可从该辐射衰变道来寻找它们。(3)新观测到的两个共振态∑b(6097)±和Ξb(6227)-极有可能为JP=3/2-的组态|2Pλ3/2->(|JP=3/2-,2>)或JP=5/2-的组态|4Pλ5、2->(|JP=5/2-,2>)。然而,我们无法区分这两个组态,为了进一步确定它们的性质,我们需要实验提供关于强衰变或辐射衰变角分布的数据。(4)考虑组态|2Pλ1/2->和|4Pλ1/1->的混合效应,Ξc(2930)0似乎支持混合态|Ξ1/2->2。其所对应的伴随态|Ξc/P1/2->1可能是一个比较窄的态,主要衰变道为ΞC’π且总宽度约为Γ(?)16±5 MeV。(5)|Ξb2Pλ1/2->和|Ξb2Pλ3/2->的衰变宽度比较窄且主要衰变道分别为Ξb’π和Ξb’*π。
肖立叶[5](2017)在《非微扰能区强子的产生与衰变》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手征夸克模型,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含轻-重味组分夸克的D、Ds、B和Bs介子谱的强衰变性质,对它们的分类以及未来在实验中的探寻提出了看法;同时探究共振能区光产生过程γN→π0N,以及介子驱动的π-p→Ko∧和ηn散射过程,对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核子共振态的性质以及散射机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具体如下:一、通过研究D、Ds、B和Bs介子谱的强衰变性质,发现:(1)许多“丢失”的共振态具有比较窄的衰变宽度(r~50-150 MeV),它们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实验中被观测到。而且有不少窄宽度的共振态主要衰变到第一轨道激发态,需引起实验重视;(2)最近实验新观测到的共振态DJ(3000)可能对应21P1-23P1的混合组态|2P1)上(JP=1+),极有可能与新发现的DsJ(3040)相对应;新发现的DJ*(3000)可能为13F4,但也不能排除作为量子数为J= 0+和2+的候选者;而新观测到的B(5970)极有可能对应自旋宇称量子数为JP= 3-的态 13D3。二、通过研究光产生过程γN → π0N,发现:(1)共振态△(1232)P33、N(1535)S11、N(1520)D13和N(1720)P13在这两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与背景项u道和t道的干涉可以合理地解释第三共振能区以内的实验数据;(2)共振态N(1650)S1和△(1620)S31也有贡献,它们在由第二共振能区向第三共振能区过渡的区域对极化和微分截面等角分布有明显影响。(3)同时我们也提取了中间共振态△(1232)P33、N(1535)S11、N(1520)D13、NN(1720)P13、N(1650)S11及△(1620)S31的螺旋度振幅,并与其它理论组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三、通过研究散射过程π-p→K0∧和ηn,发现:(1)在阈值附近的贡献基本来自 N(1535)S1 和N(1650)S11。其中,共振态NN(1650)S11 与N(1535)S’11 有较强的组态混合;在π-p → K0∧总截面阈值附近出现的峰值结构主要源于核子共振态N(1535)S11和N(1650)S11干涉相长的结果;(2)共振态N(1520)D13对π-p-ηn微分截面的影响非常明显,在π-p→ K0∧ 中并没有发现明显贡献。π-p→K0∧的实验数据似乎隐含有N(1720)P13的明显贡献,提取的宽度和质量要明显小于粒子手册的值,需实验进一步确认;(3)核子极、u道及f道背景项对π-p→K0∧有较大影响;而在π-p→ηn过程,u道的贡献较明显,其与N(1650)S’11的干涉可解释在W(?)1.7 GeV可能存在的共振结构。
王妍妍[6](2017)在《用唯象模型研究强子态的产生和衰变》文中指出最近几十年中,关于强子谱的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研究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除了传统框架下的介子、重子外,还存在一些性质奇特的粒子,比如:分子态、混杂态、多夸克态、胶球等新强子态,又称为奇特态。随着实验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奇特态,关于强子态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家的关注,理论上关于强子谱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物理学家们发现了诸多问题。首先,实验上发现的一些强子态,无法通过传统的夸克模型来阐述这些粒子的结构和性质,如果想要清楚的解释这些粒子的内部结构就需要采用其他的理论模型来解决。其次,目前人们在强子谱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位于低能区—非微扰QCD,因为严格的非微扰的计算人们还无法处理,因此需要借助各种唯象的有效理论来处理这一能区附近的相关物理问题。再者,通过唯象理论得到的结果往往对模型的依赖程度比较高,所以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强子谱的相关问题,得到的解释差异较大,同时,由于某些过程缺乏高精度的实验数据,所以准确理解强子的结构和性质还是比较困难的。在我的博士研究生期间,我们对一些强子态的内部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并结合相关的实验数据给出合理的预言结果,以期对低能非微扰QCD的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我们采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并结合Regge模型研究了γp→f1(1285)p光致产生过程,并首次考虑了核子激发态N(2300)的贡献。根据CLAS实验组给出的γp→f1(1285)散射过程的微分截面数据,我们进行了两次拟合,分别是包含N(2300)贡献的Fit A和不考虑N(2300)贡献的Fit B。拟合的结果χ2/dof分别等于1.05和1.89。我们采用拟合出来的参数值计算了近阈值附近γp→f1(1285)p过程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并与CLAS实验组给出的微分截面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FitB的结果,FitA可以更合理的描述实验结果。最后根据两种拟合结果计算了γp→f1(1285)p过程的总截面。对比两种总截面的结果得到,FitA中出现大小约为80nb的峰,而FitB中并未出现类似的结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在γp→ f1(1285)p散射过程来寻找和研究N(2300)。实验上也可以通过测量总截面的结果来检验我们的模型。(2)利用有效拉格朗日量方法,我们对(?)散射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 s道类粲偶素Y(4630)的可能贡献。在我们建立的唯象模型中,除了 t道D和D*介子交换的贡献外,我们还考虑了 s道类粲偶素Y(4630)的贡献。因为Y(4630)→(?)的实验数据不是很多,所以我们粗略的计算了这个顶点的耦合常数,并进一步的计算了(?)→(?) 散射过程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s道Y(4630)这个态的贡献在阈值附近的微分散射截面占主导地位。在质心能量W= 4.63 GeV附近,总截面中出现一个大小为10ub非常明显的峰,而t道D和D*介子的贡献只是提供了背景项的作用。所以我们建议在(?)这个散射过程来寻找和研究U(4630)这个粒子,这对于进一步寻找和研究XYZ态提供了理论铺垫。(3)我们采用了相对论夸克模型计算了一些赝标和矢量类粲偶素态的质量谱。然而仅依靠粒子的质量是不能完全确定粒子的可能安排,所以我们利用3P0介子强衰变模型计算了这些粒子的强衰变,其中我们采用了由相对论夸克模型得到的波函数。结果表明,其中一些类粲偶素态的质量和强衰变可以在传统的(?)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X((3940),ψ(4040),X(4230)和ψ(4160)可以分别作为η(31S0),ψ(33S1),ψ(43S1)和ψ(23D,)cc态,X(4160)和 X(4260)很难用传统的夸克模型来解释。而ψ(4415)有可能是ψ(43S1)或者ψ<(33D1),X(4660)有可能是ψ(53S1)或者ψ(43D1)。对于ψ(4415)和X(4660)这两个态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进一步确定它们的性质。
黄银[7](2017)在《光子、pion介子、和kaonic介子探针研究强子的产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强子的产生,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强子的内部结构,对我们了解QCD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用光子、pion介子、和kaonic介子探针,结合组分夸克模型和有效拉格朗日方法研究强子的产生过程。首先,光子作为入射粒子,用组分夸克模型和有效拉格朗日方法研究核子共振态的级联产生。组分夸克模型告诉我们重子的内部动力学可以用ρ型和λ型两个简单的谐波振荡描述。ρ型解释为三个夸克中两个夸克组合在一起和另一个夸克一起围绕着质心转动,λ型是双夸克中的两个夸克携带角动量围绕质心系转动。这两种夸克态的相互转变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在γn→π-π-?++反应过程中研究了具有ρ型和λ型内部夸克机构的核子共振态之间的相互激发。我们认为有λ型或者ρ型激发态质量在2.0Ge V附近,能够直接衰变到质量在1.7Ge V附近的激发态,这个低质量的激发态也可能是λ型或者ρ型的夸克组合形式。我们用夸克模型计算了这些共振态的辐射衰变和π介子衰变宽度,结合有效拉格朗日方法得到耦合常数,最后计算了γn→R′(2000)→R(1700)π-→π-π-?++的反应截面。实验上发现一些低质量的粒子,除了满足两夸克模型外,分子态解释也可以很好的与实验数据作对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2(1270)和f′2(1525)两个张量介子,这引起了理论物理学家的广泛兴趣。这类粒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这是我们关心的。通过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窥见一些内部信息。这儿,我们选用中低能K介子作为入射粒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在有效拉矢量方法的框架下,通过反应过程K-p→Λf2(1270),K-p→Λf′2(1525)和K-p→K+K-Λ研究了这两个粒子的产生。主要产生机制是通过t道的K介子交换和u道的核子交换,在有效拉格朗日方法框架下研究了这两个粒子的产生过程,我们的结果很好的重复了早期的实验数据。另外,K-p相互作用被我们用来鉴别粲重子Λc(2940)的宇称。我们认为Λc(2940)是D*p的分子态结构,从而研究了宇称分别为1/2+和1/2-的产生过程。结果显示,不同宇称的截面都在一个数量级,然而大小走势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宇称为负的Λc(2940)产生严重受到背景道Λc(2286)的影响。另外,入射粒子能量在16 Ge V时的不变质量谱和达利兹图也可以用来区分他们的不同。虽然这些观察量有区别,还希望有更多的信息来作为Λc(2940)的探测手段,以确定这个粒子的宇称。最后,我们研究了高能π介子束流分别与质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Zc(3900)的过程。我们只考虑t道的J/ψ贡献,因为在高能束流情况下t道贡献为主,s和u道的贡献非常小。J/ψ粒子可以直接和相互耦合,然而这个顶点是OZI禁戒的,我们不考虑他直接和核子的相互作用,而是用普里马科夫效应(Primakoff effect)让高能π介子束流通过虚光子与质子相互作用。虚光子通过矢量介子为主模型(VMD)变成J/ψ粒子,和高能π相互作用产生Zc(3900)。通过J/ψπ末态,我们重建了宽度为29 Me V的Zc(3900),因为质子靶时Zc(3900)的两种宽度的截面大小在同一个量级。用原子核靶和质子靶计算得到的Zc(3900)产生截面趋势基本一样,然而两种截面的大小相差很大。在高能情况下,大约30Ge V时,截断参数在1-2Ge V的范围内原子核做靶时截面为1000nb。这比单个核子做靶得到的截面要大1000倍,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上面的所有计算中,都认为全部通过J/ψ衰变。如果不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通过这个过程衰变,比如只占百分之十。那么用质子做靶得到的结果就只有0.1nb,这就是实验上为什么这么难发现。然而,我们粗略的计算了12C的轻核和208Pb的重核靶产生Zc(3900)的截面,即使只有很小的衰变份额,实验上也比质子做靶更容易发现,我们认为在高能情况下更容易Zc(3900)的产生。
王晓云[8](2016)在《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几十年,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步,强子谱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近十几年,随着一系列粲能区/底夸克能区的奇特态被实验发现和验证,对强子谱的研究也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在取得这些进步的同时,强子谱方面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夸克模型很难解释一些奇特态的内部结构,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对奇特态进行解释。另外,目前所研究的与强子谱相关的物理问题基本处于QCD非微绕能区,研究人员只能借助各种唯象模型对这一区域的相关物理进行研究和解释。由于唯象理论结果对模型依赖度较高,依据不同理论模型给出的解释往往差异较大,造成了物理结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实验方面,很多反应道的高精度实验数据仍然非常缺乏,这限制了对相关物理问题的进一步澄清。在我们的工作中,结合相关实验,对一些具体强子产生和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以期对相关物理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i)针对单介子光致产生过程中由于引入雷吉模型而导致规范不变被破坏的情况,基于场论基本内容,我们构建了能够保持单介子光致产生过程中定域规范不变的模型。此模型的构建原则是基于广义的Ward-Takahashi恒等式,如果满足Ward-Takahashi恒等式,则定域规范不变被保持。我们将模型应用于γn→ K+∑*(1385)光致过程,计算了γn → K+∑*(1385)的截面并与CLAS和LEPS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基于Regge模型和Feynman模型,对K*0Λ光致产生过程也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表明在CLAS所涉及的能区范围,Regge模型和Feynman模型产生的结果差异较小,而在光子能量高于3 GeV时,两个模型产生的结果差异较大。这些物理结果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进行验证。(ii)基于COMPASS实验,对类粲偶素A=Zc(4200)和粲重子Λc*(2940)的光致产生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理论结果与COMPASS实验数据,得出了Zc(4200)衰变到J/φπ的分宽度上限值,即rzc(4200)→J/φπ<37MeV。此外,对Λc*(2940)在COMPASS上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理论结果表明Λc*(2940)光生过程中t道的贡献是主要的,因此在实验上需要通过丢失质量谱来寻找和确定粲重子Λc*(2940)。(iii)假设Z(4430)是一个四夸克态,对中性的Z0(4430)通过正反质子湮灭产生进行了研究。理论结果表明在Z(4430)阈值能量点附近,来自Z(4430)信号道的贡献导致总截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此外,还研究了隐粲五夸克候选态N*(4261)通过π-p散射的产生以及Λcc*(4209)通过K-p散射的产生。数值结果表明,通过介子-核子散射在实验上寻找和确认隐粲五夸克态是一个有效的方式。(ⅳ)基于有效拉氏量和共振态模型,对△*共振态在pp→nK+∑+反应过程中的角色和贡献进行了系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P31态,即△*(1750)或△*(1910)都分别对pp →nK+∑+反应过程的贡献较大且都能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而来自△*(1920)的贡献很小可被忽略。此外,S31△*(1620)和n∑末态相互作用都在阈值附近的贡献较大。为澄清K∑产生所涉及的以上问题,我们给出了不变质量谱和达立兹图,期待未来的实验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量和检验。对上述物理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理论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光致过程及其它散射过程的反应机制,对于相关实验也能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最后,需要指出,为了澄清相关共振态的角色和贡献并对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更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我们鼓励和期待相关的实验测量能够在不同实验装置上展开。图57幅,表15个参考文献339篇。
吕齐放[9](2015)在《强子态产生、衰变和质量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子态的谱和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本文中,我们在hpnp®-,L®+fgKp,和-+pp®Kpp K等散射过程中研究了轻重子和轻标量介子的性质,同时还讨论了粲介子的质量谱和强衰变。采用有效拉格朗日量方法和共振态模型,我们研究了近阈值的hpnp®-和L®+fgKp过程。考虑到s-道和u-道的核子极点和(1535)*N共振态的贡献,我们计算了近阈值hpnp®-过程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理论结果可以合理地描述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质心能量小于1.65 Ge V时,s-道的(1535)*N共振态占主要贡献。核子极点的贡献较小但核子极点和(1535)*N的干涉项比较明显。计算中,我们忽略了t-道过程的贡献。对于L®+fgKp散射过程,我们考虑了由p和h交换引起的各种核子共振态的贡献以及背景项。结果表明,h交换引起的(1535)*N共振态的贡献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这个反应非常适合研究(1535)*N的性质。预言的总截面和相应的角分布可以被未来的实验检验。我们采用有效拉格朗日量方法研究了f产生阈值以下的-+pp®Kpp K过程中核子极点的贡献。这里认为p K-末态来源于L(1115)和L(1405)的衰变。除了Jost函数形式的pp末态相互作用,我们还采用手征幺正方法讨论了-+KK的末态相互作用。在手征幺正理论中,轻标量介子(980)0f980)0a可以由-+KK的末态相互作用动力学产生。计算结果很好地描述了总截面的实验数据以及pp和-+KK的不变质量谱。另外,对于pNN相互作用顶点,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耦合形式(赝标耦合和赝矢耦合);对于pp末态,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两种耦合形式下,L(1115)1405)的贡献是截然不同的。同时,质子-质子末态相互作用引起的效应可以通过调节形状因子中的截断参数来补偿。我们采用相对论夸克模型计算了粲介子的质量谱,将得到的真实波函数结合03P模型计算了它们的强衰变,并与LHCb和Ba Bar合作组观测到的粲介子态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这些粲介子态的质量和强衰变可以在传统的qq图像下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2580/2550)JDD,()(2650/2600)**JDD,()(2740/2750)JDD,()(2760/2760)**JDD,(3000)JD和(3000)*JD可以分别作为()012 SD,()132 SD,(DD 1)2¢,()331 DD,()013 SD和()431 FD态。
林青勇[10](2014)在《粲偶素/类粲偶素和粲重子产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标准模型预言的最后一个“基本粒子”Higgs在实验上被发现,标准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QCD在非微扰能区的行为却仍然困扰着人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处理QCD的非微扰问题。2003年发现类粲偶素X(3872)以来,一系列类粲偶素XYZ相继被实验所发现。这些新强子态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原因不仅在于它们超出了传统夸克模型解释的范围,而且还在于它们处于非微扰能区,对这些新强子态的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对QCD在非微扰能区行为的理解。目前,这些新强子态的产生大部分集中在B工厂,而利用不同的反应机制来研究这些新强子态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这对于更加深入地研究新强子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在建造的PANDA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PANDA利用动量为1.5~15GeV,亮度为2×1032cm2s1的反质子束流与质子或原子核发生碰撞对强子物理进行研究。利用低能反质子-质子散湮灭产生新强子态具有很大的优势。研究新强子态在PANDA或其它实验平台上的产生可以对这些实验的前期设计、探测器设计、实验安排及数据分析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光生实验也可以研究这些新强子态的产生问题。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利用介子交换-共振态模型和介子的光生模型研究了ppˉ散射和光生反应中新强子态的产生问题,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的研究包括:1.我们利用低能ppˉ散射研究了粲偶素伴随一个轻介子末态的产生。我们重点研究了ppˉ→π0Ψ和p pˉ→ωΨ这两个过程,其中Ψ表示粲偶素ηc、J/ψ(ψ′)、χc0和χc1。我们得到了这些反应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的角分布,以及这些量对于形状因子的依赖。我们的结果表明,形状因子的贡献是不能忽略的。同时,我们也考察了对于轻介子为矢量介子时,总截面和微分截面角分布对于Dirac和Pauli耦合常数的依赖,这些道可以作为测量这两个耦合常数的理想反应。另外,我们也计算了ppˉ→ηΨ和ppˉ→ρΨ这两个过程的总截面。这些结果将在PANDA上得到验证。2.粲重子Λc(2880)+早在2001年就被CLEO实验组发现,后来Belle和BaBar也证实了这个态的存在。虽然实验建议其宇称量子数为JP=5+2,但是目前对于其结构还存在争议。我们建议PANDA对Λc(2880)+进行研究。利用ppˉ散射,我们计算了ppˉ→Λ cΛc(2880)+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我们也分析了ppˉ→Λ0cpD的Dalitz图和pD0不变质量谱。我们的结果表明,在PANDA的设计亮度下,则一天能够重建出大约107个Λc(2880)+信号。3.2003年,BESIII发现了类粲偶素Zc(3900)+。我们研究了Zc(3900)+在介子的光生过程γp→Zc(3900)+n中的总截面。结果表明,其产生截面能达到0.1μb。同时,我们也考察了γp→J/ψπ+n的Dalitz图和J/ψπ+不变质量谱。结果表明,Zc(3900)+信√号能够很容易被分离出来,而不会湮没在背景中,且最佳的探测能量窗口为s7GeV。4.我们利用介子的光生过程研究了X(3915)的产生。在考虑信号X(3915)和背景贡献之后,我们考察了γp→J/ψωp并得到了相应的总截面、Dalitz图和J/ψω不变质量谱。其中背景贡献来源于Pomeron交换。这些结果对于实验上进一步研究X(3915)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信息。本文针对现有实验结果,在有效拉氏量方法框架下计算了相关新强子态产生的可观测量并给PANDA和光生实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我们也期待这些结果能够在未来的实验中得到检验。需要提到的是,我们在文中采用的唯象模型与QCD理论是相容的,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我们在文中也对这些模型的合理性及参数的范围作了讨论,以期在未来作进一步的改进。
二、核子共振态的螺旋度振幅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子共振态的螺旋度振幅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锥求和规则计算Λb0衰变到N*(1535)的形状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标准模型QCD简介 |
2.1.1 标准模型简介 |
2.1.2 微扰QCD简介 |
2.2 QCD求和规则 |
2.2.1 SVZ求和规则基本思想 |
2.2.2 算符乘积展开 |
2.2.3 色散关系 |
2.2.4 Borel变换 |
2.2.5 夸克强子对偶性假设 |
2.3 QCD求和规则的应用 |
2.4 光锥求和规则 |
2.4.1 强子层次 |
2.4.2 QCD层次 |
2.5 小结 |
第三章 Λ_b~0→N~*(1535)过程的形状因子 |
3.1 光锥分布振幅 |
3.2 形状因子的光锥求和规则 |
3.2.1 形状因子的参数化 |
3.2.2 关联函数 |
3.2.3 形状因子的求和规则 |
3.3 小结 |
第四章 数值结果与讨论 |
4.1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1.1 数值计算 |
4.2 衰变分支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色散关系公式 |
附录二 求和规则计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及电跃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粒子的发现 |
1.2 夸克模型的建立 |
1.3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
1.3.1 引力相互作用 |
1.3.2 弱相互作用 |
1.3.3 电磁相互作用 |
1.3.4 强相互作用 |
1.4 标准模型 |
第二章 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 |
2.1 相对论夸克模型 |
2.2 数值计算结果 |
第三章 粲奇异介子间的电跃迁行为 |
3.1 粲奇异介子间的电跃迁 |
3.2 数值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粲奇异介子的自旋无关项的波动方程的解 |
附录B 粲奇异介子自旋相关项的计算 |
附录C 相对论性哈密顿量到非相对论性哈密顿量的化简 |
附录D 轨道角动量为l的电跃迁过程的振幅的推导过程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介子光生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与QCD |
1.2 夸克模型与核子共振态能谱 |
1.3 强子的产生过程 |
2 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 |
2.1 有效拉氏量方法 |
2.2 矢量介子光生反应振幅的规范不变性 |
2.3 费曼振幅和Regge振幅 |
2.4 矢量介子光生反应过程的观测量 |
3 γp→ωp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 |
3.1 研究现状 |
3.2 理论公式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γp→K~*Λ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 |
4.1 研究现状 |
4.2 理论公式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5 γp→KΛ(1520)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 |
5.1 研究现状 |
5.2 理论公式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符号和约定 |
A1 度规张量和四维矢量 |
A2 全反对称Levi-Civita张量 |
A3 泡利矩阵 |
A4 狄拉克矩阵 |
附录B 自旋理论 |
B1 静止系自旋1粒子的极化矢量 |
B2 相对论自旋1粒子的极化矢量 |
B3 光子的极化矢量 |
B4 自旋1/2粒子的旋量 |
B5 自旋3/2粒子的旋量 |
B6 自旋5/2粒子的旋量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散射和衰变过程中重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重子谱的实验现状及理论分析 |
§1.2.1 轻味重子谱现状 |
§1.2.2 重味重子谱现状 |
第二章 夸克模型分类 |
§2.1 轻味重子波函数 |
§2.1.1 SU(2)自旋波函数 |
§2.1.2 SU(3)味道波函数 |
§2.1.3 空间波函数 |
§2.1.4 思波函数 |
§2.2 含单重味重子波函数 |
§2.2.1 SU(3)味道波函数 |
§2.2.2 空间波函数 |
§2.2.3 总波函数 |
第三章 πN→πN散射过程 |
§3.1 研究现状 |
§3.2 散射理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参数 |
§3.3.2 π~+p→π~+p |
§3.3.3 π~-p→π~-p、π~0n |
§3.4 小结 |
第四章 K~-p→γ∧,γ∑~0逆光产生过程 |
§4.1 研究现状 |
§4.2 理论框架 |
§4.3 分波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参数 |
§4.4.2 K~-p→γ∧ |
§4.4.3 K~-p→γ∑~0 |
§4.4.4 螺旋度振幅和辐射衰变宽度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单重味重子的强衰变和辐射衰变研究 |
§5.1 研究现状 |
§5.2 理论框架 |
§5.3 L-S耦合和j-j耦合 |
§5.4 味道对称性为6_F的单重味重子 |
§5.4.1 Ω_c |
§5.4.2 Ω_b |
§5.4.3 ∑_c |
§5.4.4 ∑_b |
§5.4.5 Ξ'_c |
§5.4.6 Ξ'_b |
§5.5 味道对称性为3_F的单重味重子 |
§5.5.1 ∧_c |
§5.5.2 ∧_b |
§5.5.3 ∑_c |
§5.5.4 ∑_b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附录A: 光产生逆过程螺旋度振幅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非微扰能区强子的产生与衰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强子谱的研究现状 |
1.2.1 轻-重味介子谱 |
1.2.2 核子激发谱和△激发谱 |
第二章 夸克模型分类 |
2.1 轻味重子波函数 |
2.1.1 SU(3)味道波函数 |
2.1.2 SU(2)自旋波函数 |
2.1.3 空间波函数 |
2.1.4 总波函数 |
2.2 轻-重味介子波函数 |
第三章 轻-重味介子共振态强衰变的夸克模型研究 |
3.1 研究现状 |
3.2 理论框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组态2~1S_0 |
3.3.2 2~3S_1-1~3D_1混合态 |
3.3.3 1~1D_2-1~3D_2混合态 |
3.3.4 组态1~3D_3 |
3.3.5 组态2~3P_0 |
3.3.6 2~1P_1-2~3P_1混合态 |
3.3.7 组态2~3P_2 |
3.3.8 组态1~3F_2 |
3.3.9 1~1F_3-1~3F_3混合态 |
3.3.10 组态1~3F_4 |
3.4 小结 |
第四章 γp→π~0p和γn→π~0n光产生过程 |
4.1 研究现状 |
4.2 理论框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参数 |
4.3.2 γp→π~0p |
4.3.3 γn→π~0n |
4.3.4 螺旋度振幅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低能π~-p→K~0∧和ηn散射过程 |
5.1 研究现状 |
5.2 散射理论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参数 |
5.3.2 π~-p→K~0∧ |
5.3.3 π-p→ηN |
5.3.4 同位旋为1/2的激发态在πN散射过程中的贡献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附录 |
附录A 光产生过程螺旋度振幅 |
附录B 光产生逆过程螺旋度振幅 |
附录C 轻-重味介子跃迁振幅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用唯象模型研究强子态的产生和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粒子物理 |
1.2 强子态 |
1.2.1 介子 |
1.2.2 重子 |
1.3 强子物理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拟进行的工作 |
2 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 |
2.1 有效拉氏量模型 |
2.2 相对论夸克模型 |
2.3 ~3p_0模型 |
3 f_1(1285)的光生过程 |
3.1 引言 |
3.2 有效拉氏量方法和Regge模型 |
3.2.1 有效拉氏量方法 |
3.2.2 Regge模型 |
3.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3.4 小结 |
4 奇特态Y(4630)在(?)→(?)互散射过程中的作用 |
4.1 引言 |
4.2 理论公式 |
4.3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5 粲偶素的强衰变 |
5.1 研究现状 |
5.2 质量 |
5.3 强衰变 |
5.3.1 ~3P_0模型 |
5.3.2 η_c(3S),η_c(4S)和η_c(5S) |
5.3.3 ψ(3~3S_1),ψ(4~3S_1)和ψ(5~3S_1) |
5.3.4 ψ(1~3D_1),ψ(2~3D_1), ψ(3~3D_1)和ψ(4~3D_1) |
5.4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标记和符号 |
A.1 物理换算关系 |
A.2 基本符号 |
A.3 常用公式 |
A.4 求和公式 |
A.5 常用的求迹公式 |
附录B 高自旋粒子的投影算符和传播子 |
B.1 投影算符 |
B.2 传播子 |
附录C 散射振幅和衰变宽度 |
C.1 散射截面 |
C.2 衰变宽度 |
附录D 接触项振幅的推导过程 |
D.1 Ward恒等式 |
D.2 γp→f_1(1285)p过程中的规范不变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光子、pion介子、和kaonic介子探针研究强子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组分夸克模型 |
2.1.1 波函数 |
2.1.1.1 轨道空间波函数 |
2.1.1.2 味道空间波函数 |
2.1.1.3 自旋空间波函数 |
2.1.2 宽度 |
2.1.2.1 辐射衰变 |
2.1.2.2 π~-介子衰变 |
2.2 有效拉格朗日方法 |
2.2.1 传播子 |
2.2.2 形状因子 |
2.2.3 散射截面 |
第三章 光子探针 |
3.1 相互作用顶点 |
3.2 耦合常数 |
3.2.1 螺旋度振幅一 |
3.2.2 螺旋度振幅二 |
3.2.2.1 辐射衰变 |
3.2.2.2 π~-介子放射 |
3.2.3 背景贡献 |
3.2.4 结果和讨论 |
第四章 K介子探针 |
4.1 粲重子Λ_c(2940)的产生 |
4.1.1 费曼图和拉氏量 |
4.1.2 振幅和计算结果 |
4.2 张量介子f_2(1270)和f′_2(1525)的产生 |
第五章 π~-介子探针 |
5.1 Z_c(3900)的产生和放射 |
5.1.1 质子靶 |
5.1.2 原子核靶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自旋,味道,和空间矩阵元 |
附录二 符号约定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原子,原子核和粒子 |
1.2 标准模型 |
1.3 力和相互作用 |
1.3.1 强相互作用 |
1.3.2 弱相互作用及电弱统一理论 |
1.3.3 引力相互作用及其量子化探索研究 |
1.4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
1.4.1 对称性 |
1.4.2 守恒定律 |
1.5 粒子的分类 |
1.6 强子和新强子态 |
1.6.1 强子谱总体研究情况 |
1.6.2 新强子态及其产生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 |
2.1 共振态及奇特态粒子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
2.1.1 通过核-核碰撞产生 |
2.1.2 通光子与核碰撞产生 |
2.1.3 通过介子束流产生 |
2.2 有效拉氏量模型 |
2.3 介子/核子与核子相互作用所涉及的理论模型 |
2.3.1 介子交换模型 |
2.3.2 Bonn势模型 |
2.3.3 介子交换-共振态模型 |
2.4 光致过程所涉及的理论模型 |
2.4.1 VMD模型 |
2.4.2 Regge理论 |
2.5 Zweig规则 |
2.6 本章小结 |
3 轻强子光致过程研究 |
3.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定域规范不变模型的构建 |
3.2.1 基本光生 |
3.2.2 规范不变Regge化处理 |
3.2.3 结果和讨论 |
3.3 γn→K~+∑~*(1385)~-光致过程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3.3 数值结果 |
3.3.4 总结和讨论 |
3.4 γn→ K~(*0)Λ光致过程研究 |
3.4.1 研究背景 |
3.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4.3 数值结果 |
3.4.4 总结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OMPASS实验的强子光生理论研究 |
4.1 类粲偶素Z_c(4200)的光生研究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4.1.3 数值结果 |
4.1.4 Γ_(Z_c(4200)→J/ψπ)分宽度上限值 |
4.1.5 总结和讨论 |
4.2 粲重子Λ_c(2940)的光生研究 |
4.2.1 研究背景 |
4.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4.2.3 数值结果 |
4.2.4 Λ_c~*(2940)在COMPASS上的产生 |
4.2.5 总结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 |
5.1 隐粲四夸克候选态通过pp的产生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5.1.3 数值结果 |
5.1.4 总结和讨论 |
5.2 隐粲五夸克候选态通过介子束流的产生 |
5.2.1 隐粲重子N~*(4261)在π~-p→η_cn中的产生 |
5.2.2 隐粲重子在Λ_(cc)~*(4209)在K~-p→η_cΛ中的产生 |
5.3 本章小结 |
6 pp碰撞反应及末态相互作用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6.2.1 费曼图和有效拉氏量 |
6.2.2 传播子和形状因子 |
6.2.3 耦合常数 |
6.2.4 振幅 |
6.3 数值结果及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附录A |
A.1 自然单位制 |
A.2 标记和符号 |
A.2.1 度规、坐标和动量 |
A.2.2 矩阵 |
A.2.3 符号 |
A.3 自旋波函数及投影算符 |
A.4 传播子构造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强子态产生、衰变和质量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粒子物理 |
1.2 量子色动力学 |
1.3 强子态 |
1.4 强子物理存在的问题 |
1.4.1 轻介子 |
1.4.2 重味介子 |
1.4.3 轻重子 |
1.4.4 重味重子 |
2 研究方法 |
2.1 有效拉格朗日方法和共振态模型 |
2.2 手征幺正法 |
2.3 相对论夸克模型和高斯展开法 |
2.4 ~3P_0模型 |
3 π~-p→ηn和γp→φK+∧散射过程中研究N~*(1535) |
3.1 核子共振态N~*(1535) |
3.2 近阈值的π~-p→ηn过程 |
3.2.1 引言 |
3.2.2 模型 |
3.2.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3.2.4 小结 |
3.3 近阂值的γp→φK+∧过程 |
3.3.1 引言 |
3.3.2 理论公式 |
3.3.3 结果讨论 |
3.3.4 小结 |
3.4 总结 |
4 φ产生阈值以下的pp→ppK~+K~-过程中核子极点贡献的研究 |
4.1 pp→ppK~+K~-过程的研究现状 |
4.2 理论公式 |
4.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4.4 总结 |
5 夸克模型下粲介子性质的研究 |
5.1 研究现状 |
5.2 质量 |
5.3 强衰变 |
5.3.1 ~3P_0模型 |
5.3.2 D(2550)/D_J(2580) |
5.3.3 D~*(2600)/D_J~*(2650) |
5.3.4 D_J(2740)/D(2750) |
5.3.5 D~*(2760)/D_J~*(2760) |
5.3.6 D_J(3000) |
5.3.7 D_J~*(3000) |
5.4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符号约定和常用公式 |
A.1 基本符号约定 |
A.2 常用公式 |
附录B 高自旋粒子的投影算符和传播子 |
B.1 投影算符 |
B.2 传播子 |
附录C 光生过程中的规范不变性 |
C.1 Ward恒等式 |
C.2 γp→φK~+A过程中的规范不变性 |
附录D 赝标介子S波散射相互作用 |
附录E 高斯展开法部分矩阵元计算公式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粲偶素/类粲偶素和粲重子产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原子结构 |
1.2 原子核结构 |
1.3 粒子物理 |
1.3.1 夸克模型 |
1.3.2 标准模型与基本相互作用 |
1.4 新强子态 |
1.4.1 类粲偶素XYZ的研究进展 |
1.4.2 粲重子的研究进展 |
1.5 新强子态的产生 |
1.5.1 PANDA实验介绍 |
1.5.2 光生实验介绍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强子态产生的模型简介 |
2.1 单玻色子交换模型 |
2.1.1 介子交换模型和Bonn势模型 |
2.1.2 核子核子散射中介子产生过程的介子交换-共振态模型 |
2.1.3 单玻色子交换模型的推广 |
2.2 PCAC与初态轻介子发射模型 |
2.3 介子的光生模型 |
2.3.1 矢量介子主导模型 |
2.3.2 Pomeron交换 |
2.4 初、末态相互作用 |
2.4.1 初态相互作用 |
2.4.2 末态相互作用 |
2.5 小结及展望 |
第三章 质子-反质子碰撞中粲偶素伴随轻介子的产生 |
3.1 引言 |
3.2 模型和参数 |
3.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3.3.1 耦合常数的确定 |
3.3.2 p(?)→π~0Ψ的结果 |
3.3.3 p(?)→ωΨ的结果 |
3.3.4 其它道的结果 |
3.4 总结及展望 |
第四章 质子-反质子碰撞产生Λ_c(2880) |
4.1 引言 |
4.2 模型和参数 |
4.2.1 p (?)→Λ_c~-Λ_c(2880)~+的截面公式 |
4.2.2 p (?)→Λ_c~ pD~o的截面公式 |
4.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4.3.1 p(?)→Λ_c~-Λ_c(2880)~+的数值结果 |
4.3.2 p(?)→Λ_c~pD~o的数值结果 |
4.4 小结及展望 |
第五章 Z_c(3900)~±的光生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和参数 |
5.2.1 γp → Z_c(3900)~+n的公式 |
5.2.2 γp → J/ψπ~+n的公式 |
5.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5.3.1 γp → Z_c(3900)~+n的结果 |
5.3.2 γp → J/ψπ~+n的结果 |
5.4 小结及展望 |
第六章 X(3915)的光生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和参数 |
6.2.1 γp → X(3915)p的公式 |
6.2.2 γp → J/ψωp的公式 |
6.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6.3.1 γp → X(3915)p的数值结果 |
6.3.2 γp → J/ψωp的数值结果 |
6.4 小结及展望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PANDA上强子的产生 |
7.2 光生实验上强子的产生 |
7.3 展望 |
附录 A 符号和约定 |
附录 B 自旋波函数与投影算符 |
附录 C 散射理论与S矩阵 |
附录 D 第三章涉及的公式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个人简历 |
四、核子共振态的螺旋度振幅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锥求和规则计算Λb0衰变到N*(1535)的形状因子[D]. 刘薇. 兰州大学, 2021(11)
- [2]粲奇异介子的质量谱及电跃迁[D]. 陈少峰. 东南大学, 2020
- [3]介子光生反应过程核子共振态的研究[D]. 韦能昌. 郑州大学, 2020(02)
- [4]散射和衰变过程中重子激发态的理论研究[D]. 王凯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1)
- [5]非微扰能区强子的产生与衰变[D]. 肖立叶.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6]用唯象模型研究强子态的产生和衰变[D]. 王妍妍. 郑州大学, 2017(08)
- [7]光子、pion介子、和kaonic介子探针研究强子的产生[D]. 黄银. 兰州大学, 2017(01)
- [8]强子光致过程及粲能区奇特态产生研究[D]. 王晓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强子态产生、衰变和质量谱的研究[D]. 吕齐放. 郑州大学, 2015(10)
- [10]粲偶素/类粲偶素和粲重子产生的研究[D]. 林青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