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建设》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玉[1](2017)在《实验室类核心期刊与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相关性研究——以《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016年文献统计为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016年发表的8 037篇论文作为统计分析源,采用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方法,对实验室类核心期刊与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主要栏目与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特约专栏"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栏目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学科针对性,管理类高被引与高下载论文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指明了精准方向。
高健[2](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孙南申[3](2001)在《论WTO协议规则在中国法院的适用——兼论入世对中国涉外经济立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次一、入世对中国涉外经济立法的影响二、各国适用国际条约的理论与实践三、中国法院适用WTO协议的方式与内容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加入WTO的进程,并先后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分别与美国和欧盟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随着中美、中欧加入WTO协议的签订,中国已临近WTO大门,入世指
张爽[4](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俞灵灵[5](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指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张芳源[6](2017)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标准迅速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标准规范不统一成为公共文化机构间的合作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服务融合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实际调查法、推导衍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以标准化理论、系统论、生命周期理论和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探讨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概念层、规范层、设计层、开发层、应用层和评价层。其中,概念层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定义及特征;规范层探讨了标准体系设计的约束因素,包括构建目标、动因、依据和原则4个方面;设计层、开发层和应用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评价层的研究仅表现在对该标准体系应用评价进行了浅析。(1)设计层。设计层从国家、研究和标准成果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条件;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视角、思路和方法。构建视角包括性质维、级别维、层次维和内容维;构建思路是从体系假设到体系形成层层递进;构建方法是自上而下分解映射和自下而上聚合推导相结合的方法。(2)开发层。基于设计层的四维视角,本文构建了顶层结构包括基础性标准、数字资源融合标准、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和管理类标准的标准体系框架;同时,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标准、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内容体系和标准化模型确定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内容体系。并通过主题范围确定、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和对文化标准化领域专家的调研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所应重点建设的标准和优先事项,包括元数据标准、术语融合标准等多项标准。其中,元数据融合的实现策略既包括统一元数据格式和使用元数据互操作技术,还提出组织技术策略;术语标准融合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叙词表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检索效率。此外,本层还对标准化文件体系进行了设计,改进了现有标准编写中缺少版权页的问题,提出标准文件中广泛使用参考实例的建议。(3)应用层。本文从影响应用的因素、应用过程和应用方法方面提取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模型特征;探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的应用成本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发现该标准体系可能的应用瓶颈,探讨应用策略。从应用角度,建立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和评价管理的应用评价模型。
常健,左怀民[7](2016)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制度反思与重构》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变迁轨迹及其特点二、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观念到法律的检讨三、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的基本建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被誉为"信息革命",世界由此进入了"数字时代",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信息流动、人际交往、社会管理、纠纷解决等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种新型的、不同以往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一应运而生。①作为社会管理基本规则的法律也对因互联网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新情况做出了积
赵秉志,袁彬,祁锋,王文娟,赵书鸿,商浩文,赵远[8](2016)在《关于完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立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前言二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与司法现状(一)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现状(二)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事司法现状三、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缺陷(一)"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的行政前置程序设置不科学(二)"造成严重后果"的结果要求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三)法定刑的配置较低且缺乏层次性(四)罪状表述不完善(五)与刑法典第124条的规定之间不协调四、关于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完善(一)删除相应的行政前置程序(二)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定罪条件改为"情节严重"(三)增设一个加重的罪刑单位和量刑档次(四)改进现行法条中的部分用词(五)整合相关立法五、结语一、前言
张立伟[9](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于雷[10](2014)在《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次一、我国"三网融合"的背景二、"三网融合"中的监管模式三、"三网融合"中的不对称管制四、"三网融合"中的视听节目内容监管一、我国"三网融合"的背景(一)"三网融合"的概念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①尚无"三网融合"的具体含义。通过梳理国家政策层面与"三网融合"有关的表述发现,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是迄今为止,国家对所谓的"三网融合"概念做出过最具体表述的政策性文件,也是首部专门以推动和规范"三网融合"为内容的政策性文件。②
二、《电信建设》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建设》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室类核心期刊与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相关性研究——以《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016年文献统计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2 文献与数据来源 |
3 主要栏目设置与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契合度 |
3.1 主要栏目统计与分析 |
3.2 主要栏目与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 |
4“特约专栏”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
4.1“特约专栏”的总体情况与统计 |
4.2 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
5“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栏目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学科针对性 |
5.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栏目统计 |
5.2 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具有学科针对性 |
6“管理”类高被引与高下载量论文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指明了精准方向 |
6.1“管理”类论文被引用与下载情况 |
6.2 高被引与高下载量论文对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指明了精准方向 |
7 结语 |
(2)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概况 |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
一、新疆方志数量 |
二、新疆方志类型 |
三、新疆方志名称 |
四、新疆方志体例 |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
一、《出关志》 |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
三、道安《西域志》 |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
一、隋唐西域佚志 |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
一、宋元西域方志 |
二、明代西域方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
一、多收御制诗文 |
二、门类独特 |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
三、版本系统复杂 |
四、同书异名混乱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
二、新方志的兴起 |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一、设局修志未成 |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
二、编纂体例特点 |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方志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
一、西域古方志 |
二、清代方志 |
三、新疆乡土志 |
四、民国方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6)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相关术语和研究对象 |
1.1.1 相关术语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本文创新点 |
2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标准化理论 |
2.1.2 系统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2.1 理论框架的提出 |
2.2.2 理论要素的分析 |
2.2.3 概念层研究 |
2.2.4 规范层研究 |
3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3.1 构建的基本条件 |
3.2 构建视角选择 |
3.2.1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相关研究 |
3.2.2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范例 |
3.2.3 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视角选定 |
3.3 构建思路拟定 |
3.3.1 构建过程角度 |
3.3.2 内容构建角度 |
3.4 构建方法设计 |
3.4.1 基本构建方法 |
3.4.2 自上而下分解映射 |
3.4.3 自下而上聚合推导 |
4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设计 |
4.1 标准体系内容结构的确定 |
4.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内容的特征 |
4.1.2 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
4.1.3 标准化模型 |
4.2 标准体系表 |
4.2.1 标准体系表构成 |
4.2.2 标准体系多层级结构设计 |
4.2.3 分层结构标准体系内容解析 |
4.2.4 标准体系明细表示例 |
4.3 标准化文件撰写指南 |
4.3.1 标准化文件编写概述 |
4.3.2 标准化文件设计 |
4.3.3 “标准”的目录设计 |
4.3.4 所设计标准文件样本的优越性 |
5 基于调研的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 |
5.1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方法 |
5.2 主题范围的确定 |
5.2.1 相关项目选取 |
5.2.2 标准内容的主题 |
5.3 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获取途径 |
5.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 针对文化行业标准化专家的问卷调研 |
5.4.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5.4.2 调查内容 |
5.4.3 调查结果 |
5.5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结论 |
6 元数据融合和术语标准融合的实现策略 |
6.1 元数据标准融合探究 |
6.1.1 元数据标准概述 |
6.1.2 元数据互操作技术总结 |
6.1.3 元数据标准融合实现策略 |
6.2 术语标准融合方案 |
6.2.1 术语标准概述 |
6.2.2 叙词融合面临的问题 |
6.2.3 多维叙词表构建方案 |
7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 |
7.1 应用模型 |
7.1.1 影响应用的因素 |
7.1.2 应用过程探讨 |
7.1.3 应用方法探讨 |
7.2 应用成本与应用效益 |
7.2.1 成本效益分析法简述 |
7.2.2 应用成本分析 |
7.2.3 应用效益探讨 |
7.3 应用瓶颈与应用策略 |
7.3.1 应用瓶颈 |
7.3.2 应用策略 |
7.4 应用评价浅析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关于完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立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前言 |
二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与司法现状 |
(一)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现状 |
1. 关于无线电设施保护的刑法立法 |
2. 关于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保护的刑法立法 |
(二)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事司法现状 |
1. 我国无线电刑法保护的司法规定 |
2. 我国无线电刑法保护的司法适用特点 |
三、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缺陷 |
(一)“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的行政前置程序设置不科学 |
(二)“造成严重后果”的结果要求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
(三)法定刑的配置较低且缺乏层次性 |
(四)罪状表述不完善 |
1.“占用频率”用语不规范 |
2.“干扰无线电通讯正常进行”用语不完善 |
(五)相关规定之间不协调 |
四、我国无线电保护的刑法立法完善 |
(一)删除相应的行政前置程序 |
(二)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定罪条件改为“情节严重” |
(三)增设一个加重的罪刑单位和量刑档次 |
(四)改进现行法条中的部分用词 |
(五)整合相关立法 |
五、结语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电信建设》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实验室类核心期刊与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相关性研究——以《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016年文献统计为基础[J]. 李文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12)
- [2]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3]论WTO协议规则在中国法院的适用——兼论入世对中国涉外经济立法的影响[J]. 孙南申. 国际经济法论丛, 2001(00)
- [4]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6]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D]. 张芳源. 武汉大学, 2017(07)
- [7]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制度反思与重构[J]. 常健,左怀民. 经济法学评论, 2016(02)
- [8]关于完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立法建议[A]. 赵秉志,袁彬,祁锋,王文娟,赵书鸿,商浩文,赵远.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13——2014年卷), 2016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 于雷. 经济法学评论,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