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1](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提出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赵丹,王颖,朱莉静,冯岩[2](2017)在《山东市场“十大矛盾”》文中认为有矛就有盾,这一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山东乃至全国的农资市场,成本与产出、转型与困惑、人工与机械等一系列的矛盾决定着山东市场大田与果蔬作物的每一季轮回,接下来,我们将用十大矛盾来详解山东农资市场的明与暗。市场矛盾之增量难VS需求大增量,当然是每个企业的愿望。但是即便好市场,增量也何其难!因为企业格局已定,市场份额即便波动也是此消彼长。只是频频加码的增量,市场吃得消么?山东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几乎每个企业说起来都是:传统农业大省,经作面积占比大且集中,区域优势明显。种植技术、种植面积、种植水平,以及
章琦,王黎东[3](2014)在《丑小丫的中国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左传》第一乐章中国农民梦的亚萍进行曲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人们说20世纪大洋彼岸的美国,是马丁·路德·金神父基于奴隶解放与种族平等的《I have adream》的呼唤,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美国
周红丰[4](2014)在《“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 ——以婆媳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婆媳剧的存在及热播作为分析起点和研究动力,但更想通过受众研究、女性研究和社会学领域的交叉将女性个体化进程与媒介(主要是电视)经验加以勾连。研究内容分为两个维度:(1)女性个体化进程与日常收视实践和接受偏好之间的关联。这一维度分解成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问题:她们如何看婆媳剧?如何看电视剧?“看电视”是在怎样的日常情境下发生?(2)以婆媳剧为切口,探析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如何感知和理解媒介经验?经媒介过滤的多元场景如何为个体的自我反思和认同提供经验材料,以更为精细的方式影响选择的多元性。这一维度从解读立场、角色的道德裁定规则、大团圆结局的看法以及如何看待电视剧讲述与自我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就本研究所获经验材料而言,在中国个体化背景下,受众接受与解读研究中的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和戴维·莫利的家庭电视研究需要得到进一步修正和推进。首先,在女性个体化进程中,家庭这一重要收视语境发生了改变,家庭和家庭之外的个人性收视现象日渐突出,日常收视越来越具有家庭/个体的双重含义。其次,性别仍然是与电视经验相关的重要因素,但女性这一身份在中国本土不能仅作为总体上的、同一的区别于男性的类目,来自于女性内部的分化与多样性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最后,决定女性解码立场和解读差异的不再是阶层、收入、学历、职业等结构性因素,而是与女性个体化进程这一社会背景与现实情境密切相关。总而言之,在“个体化”事实下,宏大的受众理论显然无法再整合流动的个体,不断开展经验研究也许能从不同角度丰富对社会、媒介与受众关系的深入理解。
杨亮[5](2012)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淄博——海岱之间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经哺育出辉煌灿烂的齐文化,而齐文化不仅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和重要组成部分。务实、开放、多元、变革、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膏壤千里,粟如丘山”且风炎土灼的齐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力,品类繁复、工艺精湛、独树一帜的民间工艺文化便是孕育其中、颇具特色的一枝奇葩。齐文化“重农兴商”的历史传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新型经济、文化格局中依然不失借鉴和启迪意义。民间工艺文化更是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环境中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明晰如何变革民间工艺的传统文化优势形成淄博文化资源的产业优势、如何借助民间工艺的大众文化力量培育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在选题、调研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实地调查法(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手工艺者面谈并做记录)、函询法(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民间协会组织发放咨询信函、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查阅法(图书馆、民艺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电子资源)等等。历史研究中的时空结合法,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内探索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事实、揭示意义、解释原因、预测趋势。下面是各部分内容的提要:在引论中明示出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研究选题的原因和依据。界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等相关概念,并对学术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首先对淄博民间工艺进行类别研究。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对淄博当地的民间工艺品类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梳理,理清每种民间工艺的起源、鼎盛、衰落或者消失的时间、地点和代表性事件,由此证明淄博有史以来确实是民间工艺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具体民间工艺品类包括最主要的陶瓷和丝绸(此亦为中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及其衍生品刻瓷工艺、琉璃工艺以及内画工艺、淄砚工艺、铜响乐器、蹴鞠制造工艺等等不一而足。其次深入分析了博民间工艺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针对淄博各种民间工艺,分析其产生、鼎盛、衰落和消亡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部分。比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气象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煤炭、矿石、铁、铜等主要矿产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等,此为相对稳定的地理决定性。而社会历史因素比之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复杂和富于变化,诸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态、国家政治制度、阶级阶层关系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流行时尚、风俗习惯等外部因素以及淄博地区广大民众的品格气质、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民间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再次全面分析了是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涵。第一触及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核,亦即造物思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造物思想包含民众的智慧与理想,或“备物致用”的实用诉求或“文质彬彬”的审美意趣或“心手相传”的技能巧思,民间工艺匠人借用材质、配方、色彩、线条、形体等工艺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第二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中勾勒出淄博民众典型性格特征,摹写民间艺人传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状况,关照民间工匠的艰苦奋斗与执着信念。第三归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描绘主流民间工艺文化生命中历经“缓慢积累的成长期——理性选择的成熟期——无奈蛰伏的衰退期——华丽转身的复兴期——不可限量的再生期”的跌宕路径,‘藉此在思想上对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做出准备。复次是对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研究。首先将上述各种淄博民间工艺再次进行分类,明确不同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归宿问题;然后基于对选择性产业化理念的认同解决“产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按照选择性开发战略思路进行市场客体分类——文化标本、文化作品抑或文化产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宏观思路进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角色定位——政府、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如何定位;按照多元化市场发展多维思路进行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开拓,旅游业、体育娱乐业、艺术品行业、网络市场范畴、国际贸易领域等等。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该选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主要结论是:结论之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发展动因基本确证。结论之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内涵。结论之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结论之四: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之路需要采取选择性战略并重新进行市场主体界定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本文的创新点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论题试图站在社会文化的基点上,将视线向下投射,着眼于一个城市的“小传统”即大众文化,但是并不是回避和排斥“大传统”即精英文化,反而是要努力在精英文化的脉络中摸到大众文化的脉搏,亦即尝试在正统的历史研究成果中找到同时代的大众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2.对淄博城市形象评价的创新。淄博自古为齐国封地,“五霸之首”、“战国七雄”是其鼎盛的标志性形象。曾经“泱泱大风”的齐国所恃“鱼盐之利”随属地减少逐渐转型成为现代山东一内陆城市,传统的纺织工业、陶瓷工业联合新型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树立起淄博“工业城市”的形象,然淄博凭借曾经辉煌之“齐国”遗风,欲将重振其文化与经济并立之形象,还原本来应有之面目亦非不可能之事。3.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淄博的民间工艺文化以传统陶瓷和丝织工艺为轴心随时代不断演化出新的民间工艺品类,但是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模式在陶瓷和纺织行业的成功并不能成为其他民间工艺同样可以效仿的佐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性战略”。简言之,在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资源的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时要基于“选择性”原则区别对待,多元并行,方能取长补短各得其所。4.淄博民间工艺产业市场道路选择的创新。本论文提出“继续发展轻工制造业(陶瓷工业、丝绸纺织业)、重点开创商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协作,同时加强外围产业的辅助和保护”的市场开拓思路。特别是民间工艺文化与艺术品市场、旅游业和旅游商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层次化结合,同时兼顾金融、广告、教育和法律等环境建设。新模式、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在文化产业战略的大背景下显得益发突出和紧迫。
施中华[6](2006)在《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竞争内容,围绕该产业展开的研究在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聚焦于中国轿车产业1979年至2005年的发展时间段,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和框架来研究其演化过程及其原因。沿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理论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运用SCP的分析方法,对二十年多来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博弈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路,从内部竞争均衡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诠释其演变的原因,从而完成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大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产业引入期、首次价格战、密集进入期、井喷增长期和品牌扩散期。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中国轿车生产处于引进国外车型、填补各档产品空白时期,即产业引入期。此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数量竞争为主,生产能力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争相生产轿车,当这些厂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价格竞争逐渐替代了产能竞争,轿车产业自然步入价格战期。1996年至1998年期间,即使在轿车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的严格管制下,轿车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价格战。在生产规模达不到最小经济规模的条件下,面对降价对利润的不断侵蚀,中国轿车生产企业一度试图通过共谋稳定市场,1998年第一个轿车价格联盟协议出现。然而,轿车产业所带来的高利润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这种共谋状态并没持续多久。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间,国际品牌通过合资的形式不断进入利润较为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市场,民营和地方企业通过边缘化进入的方式进入易于拷贝的中低端轿车市场,中国轿车产业步入密集进入期。2001年是中国轿车产业的分水岭,不仅产业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厂商竞争呈现新的格局,主要特征是从“弱竞争”走向“强竞争”。轿车价格国家指导、产品目录审批制取消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不断爆发,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需求弹性的经济规律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轿车产业出现连续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井喷增长期过后,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呈现,轿车生产企业的库存迅速增加。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之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恢复理性,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正逐步取代纯粹的价格竞争,轿车产业步入品牌扩散期。在这一时期,轿车生产企业通过完善产品质量空间,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始进行品牌扩散,不同企业逐步在不同产品质量空间上的垄断势力,从而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盈利水平。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考察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对不同阶段企业竞争及其产业均衡的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初始的厂商古诺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条件多次进行扩展,建立了产能约束、产量扩张、市场进入、竞争优势、品牌扩散等多个静态均衡模型,以此来分析企业数量竞争的缘由、产量扩张的动机、不同谈判能力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原因、企业市场份额差异的内在因素、企业品牌扩散的绩效影响等等,从而为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的内在原因及其演化方式提供了严密的理论解释。然后本文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行政壁垒、产权关系、消费环境、技术创新四大外部因素变化对产业竞争均衡条件的影响,以此作为静态均衡理念模式的补充。最后本文对未来竞争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推测,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杨元刚[7](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韩旻[8](2004)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文中提出我国的彩电企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在与国外家电巨头、国内同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在抢购风潮、概念风潮、降价风潮的洗礼后,在从“作坊式”生产到兼并收购的跃进中培育了资源、提升了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为基于本土市场的产品定位优势、低成本优势、渠道优势、服务优势等,并据此占领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0%;在国际市场上,因其价格低、功能实用、质量稳定,市场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但是从我国彩电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劳动力低廉、技术工人多、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市场规模大和强大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制造能力的基础上的。随着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WTO的加入,我国彩电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竞争对手,他们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改变了创造价值的方式和市场竞争规则,给我国彩电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已有竞争优势进行持续的创新、强化和重塑从而构建起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从实践上通过分析康佳、长虹、创维、TCL等几大国彩电企业的发展案例,总结出了“走出去”对于构建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本文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分析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含义和构成要素条件,为以后几部分的展开提供了框架。第二部分为彩电产业环境分析,就中国彩电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以及在行业演变过程中展现出的潜在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进行了描述和预测。第三部分具体讨论了在当前这个特定的环境状况下,彩电企业要构建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具备的条件。本文的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彩电企业的国内、国际发展情况,总结出我国彩电企业已有的竞争优势及其来源基础和不足之处。说明了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补充企业所应培育、完善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形成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本文的第五部分为案例部分,通过分析大型彩电企业TCL持续优势的构建过程,进一步证实“走出去”在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方面的重要意义。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建议部分,从 “走出去”策略、战略选择、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希望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胡湘娣[9](2004)在《西部葡萄酒行业品牌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品牌营销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世界葡萄酒业形势及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品牌分布现状,发现品牌营销正在国际葡萄酒市场逐渐兴起,而我国葡萄酒市场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同时正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品牌分割局面。 本文进一步通过市场营销学分析法,将西部葡萄酒行业所具有的优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剖析,认为西部葡萄酒企业在当前这种形式下,必须重视品牌营销,运用科学、现代的品牌营销策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中结合近年来葡萄酒行业的案例,对我国西部葡萄酒行业在实行品牌营销战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以期能为西部葡萄酒行业提供帮助。
贾利,韩孟[10](2002)在《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文中研究说明 一、家电生产流通业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家电行业走过了艰辛的改革开放历程,取得了初创期的良好业绩。20年间,家电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500亿元,增长173.4倍;家电产品的销售总额持续增长,家电生产流通行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山东市场“十大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市场矛盾之增量难VS需求大 |
市场矛盾之转型难VS坚守不易 |
市场矛盾之土壤问题丛生VS低效施肥方式 |
市场矛盾之机械程度低VS人工成本高 |
市场矛盾之农资投入稳中上涨VS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
市场矛盾之经销商抱团求索VS逼死零售自立为王 |
市场矛盾之大水漫灌VS设施农业 |
市场矛盾之本土企业坚守VS外资企业借势入场 |
市场矛盾之丰产VS丰收 |
市场矛盾之经作大省VS小户种植 |
(4)“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 ——以婆媳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现象:康乃馨与玫瑰之战走红荧屏 |
1.2 讨论:婆媳剧的多维话语 |
1.3 语境:社会转型中的电视和家庭 |
2. 理论视角:个体化理论 |
2.1 西方个体化理论命题 |
2.2 中国个体化经验 |
2.3 个体化与大众媒介 |
3. 研究内容:电视经验与女性个体化进程 |
4. 文献回顾 |
4.1 西方文献 |
4.2 本土文献 |
5. 研究意义 |
5.1 受众接受研究的本土探索 |
5.2 非西方女性的“她者”声音 |
5.3 婆媳关系研究的媒介视角 |
6. 分析框架 |
7. 研究设计 |
7.1 研究方法 |
7.2 研究过程 |
7.3 研究信度与效度 |
8. 相关概念 |
8.1 婆媳剧 |
8.2 女性观众 |
注释 |
第二章 解读婆媳剧:自反性模式 |
1. 文本愉悦:日常生活与个体化的上演 |
1.1 难以和谐的日常生活 |
1.2 个体化境遇的敞开 |
2. 投身婆媳剧:以自我为中心 |
2.1 看客式:“看看生活故事” |
2.2 浸入式:“这就是我” |
2.3 策略式:“我将怎么办” |
3. 角色对与错:“道德流浪汉” |
3.1 角色特征 |
3.2 角色评判 |
4. “大团圆”问题:分与合 |
4.1 破镜重圆:“脆弱破碎的共同体” |
4.2 破镜难圆:“美好但不现实” |
4.3 破镜怎圆:“不可能的大团圆” |
5. 剧我之间:“讲述的生活”与“我所经历的” |
5.1 经验排斥型:剧和我 |
5.2 经验融合型:剧如我 |
5.3 经验参考型:剧与我 |
注释 |
第三章 接受偏好:多样性与选择机会 |
1. “杂食者”:没有选择的选择 |
1.1 选择的问题:多样性与可能性 |
1.2 再熟悉化:预先经验与社会情境的断裂 |
2. “偏食者”:我有我所好 |
2.1 偏好确立:对照与区隔 |
2.2 国产剧:富有主见的观众 |
3. “挑食者”:我心有所属 |
3.1 梦幻韩剧:“生活世界”的期待 |
3.2 现实美剧:“生活世界”的“两地性” |
3.3 无聊国剧:作为仪式的家庭收视 |
注释 |
第四章 日常收视实践:自我时空与自主性 |
1. 被动依赖型:没有“自己的时空” |
1.1 日常生活:“无处可去、无事可做” |
1.2 个人时间与家庭义务:“既闲又忙” |
1.3 收视效果:“看过就忘” |
1.4 远离日常:搓麻将 |
1.5 “另类”个案:“关掉电视,找自己” |
2. 排它自主型:要求一点“自己的时空” |
2.1 被孩子左右的电视剧时间 |
2.2 看电视剧: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 |
3. 积极自主型:“我的时空,我做主” |
3.1 家庭之外:没时间看电视 |
3.2 空间延伸:没有“电视”只有“剧” |
3.3 自主体验:网络小说与改编剧 |
注释 |
第五章 女性个体化进程:为自己而活 |
1. 崛起的女性:过“自己的”生活 |
1.1 无奈与不满:“既出钱又当保姆” |
1.2 隔阂与失衡:我“家”与“家人” |
1.3 渴望与追求:相互尊重与自主自由 |
1.4 爱情与婚姻:经济、情感逻辑并重 |
2. 围城内外:与家庭若即若离的女性 |
2.1 想象的共同体:“抱团取暖”的家庭 |
2.2 外出工作:挣“自己的”钱 |
2.3 鱼和熊掌:“得到自由”和“自由去做” |
注释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1. 结论: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 |
1.1 个体化与接受实践:“我的电视” |
1.2 个体化与解读经验:“我的家” |
1.3 个体化时代的受众研究 |
2. 反思:无法承受之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 英文文献 |
2. 中文文献 |
附录一 |
1. 问卷 |
2. 访谈提纲 |
3.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附录二 《婆婆媳妇小姑》《双面胶》第三集场景分析 |
后记 |
(5)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概念的界定 |
三 相关研究现状 |
四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淄博主要民间工艺类别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淄博陶瓷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淄博丝织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淄博琉璃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四节 淄博淄川淄砚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五节 淄博临淄蹴鞠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六节 淄博周村铜响乐器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七节 淄博花灯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八节 淄博其他若干民间工艺杂项 |
第二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原因分析 |
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
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一:矿石资源 |
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二:蚕桑遍植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 |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
三、小结 |
第三章 淄博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核——造物思想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 |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 |
第四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当代产业化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选择性开发理念 |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角色定位 |
第四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开拓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
附录二 《文物法》中有关拍卖、转让和展览的条款 |
附录三 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
附录四 《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 |
附录五 《2003-2010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
附录六 《淄博市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2010年到2015年) |
附录七 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摘录 |
附录八 《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
附录九 张明文《刻瓷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2.1 研究角度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汽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回顾 |
2.1 中国轿车产业的基本情况 |
2.1.1 概况 |
2.1.2 市场潜力 |
2.1.3 厂商及品牌 |
2.2 中国汽车产业研究理论回顾 |
2.2.1 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
2.2.2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特点 |
2.3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回顾 |
2.3.1 演化思想的起源 |
2.3.2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发展 |
2.3.3 汽车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 |
第三章:严格管制下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3.1 产业的引入 |
3.1.1 产业引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1.2 产业引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1.3 产业引入后的市场绩效 |
3.2 首次价格战 |
3.2.1 价格战时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2.2 价格战中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3.2.3 价格战后的市场绩效 |
3.3 密集地进入 |
3.3.1 密集进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3.2 密集进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3.3 密集进入后的市场绩效 |
第四章:管制放松后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4.1 井喷式增长 |
4.1.1 井喷增长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1.2 井喷增长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4.1.3 井喷增长后的市场绩效 |
4.2 品牌的扩散 |
4.2.1 品牌扩散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2.2 品牌扩散期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4.2.3 品牌扩散后的市场绩效 |
第五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竞争均衡研究 |
5.1 企业竞争和市场均衡 |
5.1.1 企业的竞争行为 |
5.1.2 竞争后的市场均衡 |
5.2 产能约束和产量扩张 |
5.2.1 产能约束下的竞争均衡 |
5.2.2 产量扩张的竞争均衡 |
5.2.3 企业产能扩张的动因 |
5.3 进入选择和竞争优势 |
5.3.1 进入壁垒与企业选择市场的关系 |
5.3.2 成本优势是企业扩张的关键 |
5.3.3 产品差异化的动因 |
5.4 品牌扩散的优势和劣势 |
5.4.1 品牌扩散造成原市场的竞争加剧 |
5.4.2 品牌扩散对高端企业有利 |
第六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6.1 行政壁垒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1.1 行政壁垒与产业结构 |
6.1.2 项目审批制和产品目录登记制 |
6.1.3 关税和配额 |
6.2 产权关系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2.1 横向关系 |
6.2.2 纵向关系 |
6.3 消费环境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3.1 消费政策:从“限小”到“限污” |
6.3.2 市场体系:从“分割”到“融合” |
6.4 技术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4.1 “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
6.4.2 上汽模式和奇瑞模式 |
第七章 结论、趋势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和趋势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发展趋势 |
7.2 轿车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
7.2.1 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
7.2.2 合资战略还是自主战略 |
7.2.3 品牌形象的建设 |
7.3 产业政策仍要重视的内容 |
7.3.1 产业管制的方向 |
7.3.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7.3.3 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 |
英文 |
后记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持续竞争理论综述 |
1.2 本文采用的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观点 |
第二章 彩电产业环境分析 |
2.1 全球彩电行业产业环境 |
2.1.1 产业全球化 |
2.1.2 市场竞争格局 |
2.1.3 全球彩电市场潜力及走向分析 |
2.2 我国彩电产业环境分析 |
2.2.1 市场竞争格局 |
2.2.2 未来我国彩电市场潜力及走向 |
第三章 在目前产业环境下构建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 |
3.1 产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 |
3.1.1 市场机会的增多 |
3.1.2 投资环境的改善 |
3.1.3 进口成本的降低 |
3.1.4 学习机会的增多 |
3.1.5 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 |
3.1.6 获取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可能性的提高 |
3.2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
3.2.1 技术 |
3.2.2 市场 |
3.2.3 创新能力 |
第四章 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4.1 我国彩电企业国内发展历程 |
4.2 我国彩电企业的国际市场表现 |
4.2.1 我国彩电企业出口情况 |
4.2.2 我国彩电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情况 |
4.3 我国彩电企业的竞争优势 |
4.4 我国彩电企业急需提高的资源和能力 |
4.4.1 技术 |
4.4.2 市场 |
4.4.3 创新能力 |
4.5 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4.5.1 “走出去”概念界定 |
4.5.2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实现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 |
第五章 企业案例-TCL集团 |
5.1 企业概况 |
5.2 TCL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过程 |
5.2.1 国内竞争优势的构建 |
5.2.2 通过“走出去”-进军东南亚、南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 |
5.2.3 通过“走出去”-全面收购施耐德构建持续竞争优势 |
5.2.4 重组汤姆逊彩电业务试图谋求更大的发展 |
第六章 “走出去”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
6.1 “走出去”的策略 |
6.2 “走出去”战略选择 |
6.2.1 投资环境分析 |
6.2.2 股权模式选择 |
6.2.3 企业设立模式选择 |
6.3 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企业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
6.4 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政府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及声明 |
个人简历 |
(9)西部葡萄酒行业品牌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品牌营销概述 |
1.1 品牌的含义和作用 |
1.1.1 品牌的含义 |
1.1.2 品牌的作用 |
1.2 品牌营销的概念和特点 |
1.2.1 品牌营销的概念 |
1.2.2 品牌营销的特点 |
第二章 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
2.1 世界葡萄酒业格局 |
2.1.1 欧洲产量领先,新兴生产国发展迅猛 |
2.1.2 总体出口量稳步增长,“新世界”出口量增长较快 |
2.1.3 发达国家葡萄酒年人均占有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
2.1.4 品牌打造渐受重视 |
2.2 我国品牌葡萄酒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2.1 行业发展情况良好、潜力巨大 |
2.2.2 品牌分布“东强西弱”,西部品牌初露端倪 |
第三章 我国西部葡萄酒业的现状(SWOT)分析 |
3.1 西部葡萄酒业优劣势分析 |
3.2 西部葡萄酒业机遇与威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西部葡萄酒业品牌营销策略 |
4.1 树立正确的品牌营销观念 |
4.1.1 以质量铸就品牌 |
4.1.2 品牌需要经营,不可一蹴而就 |
4.2 把握品牌定位策略 |
4.2.1 品牌定位的基础 |
4.2.2 品牌定位策略 |
4.3 培育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 |
4.3.1 品牌与品牌文化 |
4.3.2 培育特色品牌文化 |
4.4 合理运用品牌整合策略 |
4.4.1 品牌整合的内涵 |
4.4.2 品牌整合的策略 |
四、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2]山东市场“十大矛盾”[J]. 赵丹,王颖,朱莉静,冯岩.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7(14)
- [3]丑小丫的中国梦[J]. 章琦,王黎东. 中国作家, 2014(20)
- [4]“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 ——以婆媳剧为例[D]. 周红丰. 复旦大学, 2014(01)
- [5]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 杨亮. 山东大学, 2012(12)
- [6]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 施中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彩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D]. 韩旻. 清华大学, 2004(03)
- [9]西部葡萄酒行业品牌营销研究[D]. 胡湘娣.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国产家电能否守住大半市场江山[J]. 贾利,韩孟. 中国国情国力,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