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开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体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武新玮[1](2020)在《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布,以科学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科学课上升为基础课程。小学生天生对科学有好奇心,然而科学课教学却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基础差、无法有效开展开好等问题。而从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认为为学校课堂配备“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能提升科学课教学质量与效率,缓解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研究试图聚焦“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建构与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旨在契合当前科学课变革时机,基于一线科学教师与学生的视角,重点通过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潜在需求归纳、实验设计与试点,利用经典的KANO模型来分别调研和建构科学老师和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结构,并对师生之间需求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和尝试解释。其次,在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以主要决定内容资源是否在课堂应用的教师为重点对象,利用KANO模型与ACSI满意度理论模型来构建假设,检验验证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中魅力型内容资源类型、期望型内容资源类型、必备型内容资源类型对教师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验证前述定性的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再次以ACSI模型与TAM模型为理论假设模型基础,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认知提取影响教师对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使用满意度的外部因素并构建外部变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确认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显着性,为实践层面的内容资源应用服务提供可靠的原则性指导。最后为实践层面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对策与建议。研究主要应用KANO问卷工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方法,以及结合使用了深入实践的深度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法。在同类主题的研究上,研究具有显着的实践特征,通过KANO模型工具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定性和量化研究的有效统一,既发现和提出了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结构,又验证了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和假设检验了影响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实际应用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与成果对推动国家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发展,助力科学素质教育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与较高的实践意义。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路路[3](2020)在《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并辅之以课外劳动以及与有关学科教学的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对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是劳动教育课程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很多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取得显着成效,但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存在着劳动教育课程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山东省是教育大省,针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既能深入了解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并为其问题解决提供有效策略指导,同时也能为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以山东省部分地市的四所农村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有效教师问卷189份,有效学生问卷667份,使用访谈法分别访谈了6名教师和6名学生。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此来探究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研究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目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课程目标存在偏差,包括功利化、针对性不强以及定位窄化;其二,课程内容过于单薄,包括科学性较弱、分布不均匀以及可选择性小;其三,教学组织形式失范,包括以课堂为主阵地、缺乏个别化教学以及轻实效且浮于形式;其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包括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单调;其五,教学评价较为随意,包括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教师评价表面化以及评价体系缺乏标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优化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朱文[4](2020)在《云南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及教学成效研究》文中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运用信息化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当前的主流趋势。“1+N”专递课堂将教育信息化和传统课堂相结合,让优质教师能够跨空间为各地区的学校包括偏远地区教学点进行教学,扩大优质教师的辐射面。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贫困问题,成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其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具体发挥作用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1+N”专递课堂主要介入了学校教育这一阶段,通过学校来发挥教育过程公平的作用从而促进教育结果公平。那么就目前已经存在教育起点不公平这一基础下,探讨“1+N”专递课堂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公平,发挥过程公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泸西县B镇为例,采用测量法、访谈法、文献法和实地研究法,选取了泸西县B镇的H小学以及一所开通专递课堂的教学点和一所未开通专递课堂教学点,并在三所学校的5年级分别选取了1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探讨各班级之间的学生学业成绩情况,并对比辅课堂与未上专递课堂班级的成绩及格率、学业成绩前25%的学生群体以及学业成绩后25%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平均分情况,再加上典型性访谈作为佐证依据,对“1+N”专递课堂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公平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实际调研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围绕政府、学校和教师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且为后续“1+N”专递课堂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依据。
苏笑悦[5](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王丹丹[6](2020)在《农村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现状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M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强调基础在人一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差距,因地制宜的展开教学安排,2001年国家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课程管理上给了地方及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近二十年的课程改革之路,农村小学课程开设现状如何,是否达到了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本研究以一所农村小学为样本,重点研究样本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现状及主要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情况,以促进样本小学国家课程开设。以期客观真实反映农村小学国家课程现状,科学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深化教育课程实施,促进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使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通过文献梳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M小学为个案,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农村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现状,利用访谈、观察对实物及收集资料的分析,主要从学校内部入手,同时结合课程本身以及学校外部因素分析国家课程开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小学国家课程基本实现开齐,但在开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家课程开设中,部分课程可以开足,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却被忽视,不能开足,距离开好也有一定的距离。影响国家课程开设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校长缺乏课程管理意识,校长教学领导水平不足,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课程意识不强,师资的短缺等,学校课程评价机制的不全面,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家庭等社会教育理念也亟需转变。针对样本小学国家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提高学校整体课程意识,着重培养校长课程领导力;增加教师配置,教师结构合理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强岗后专业培训;整合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考核制度;转变教育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由于本研究者本身的学识,资料收集的有效性,本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王茜[7](2020)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湖北省H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疆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各有不同,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主要的教育难点。农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山区,被喻为“教育的神经末梢”,是教育改革最难触及的一个部分,因此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难题,为促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改革和发展正是进行时,当前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着不足亟待改进?湖北省H区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网校质量提升工程,一期工程的结束宣告了信息技术运用于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问题的可行性,让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够逐渐开齐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让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优质教育与薄弱教育建立起良好稳定的联系,这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变化。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化了逐渐有力的“神经末梢”。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现状,把握我国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真实现状。根据相关较为成熟的调查问卷,设计出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深入H区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实地调研。随机选取了 1 0所小学,44名教师以及35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到总计407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对湖北省H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网校质量提升工程展开效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仍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在课程开设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够将教育部规定课程进一步开齐、开好。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实验学校学生学业、学习态度和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信息技术对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再一次肯定了信息技术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农村教育信息化推动过程中依然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实验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今后的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寻求可供参考的建议。
王恺[8](2020)在《动机激发视角下农村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一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建设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的普及共享。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建设,将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行动作为当前实施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常态化。然而,农村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研究证明,数字教育资源的充分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正向积极学习行为的产生,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ARCS动机模型和多媒体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分析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研究,梳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四个维度(注意、相关、自信、满意)的激发影响,进行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设计。将ARCS动机模型提出的动机激发策略与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相结合,提出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策略,以此为依据,对资源进行相应的分类,即“情景类”“联结类”“激励类”“升华类”,并分为11小类具体的资源应用类型。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为具体课例,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为目标,通过两轮行动研究进行具体教学实践,在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改进中,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习参与度以及学习成绩的变化,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成绩;(2)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筛选、修改数字教育资源,灵活应用四种类型资源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动机;(3)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获取不便,质量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与动机激发模式相结合,丰富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理论,对于一线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帮助教师认识到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改变传统固有观念,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找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李金刚[9](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陈志昆[10](2020)在《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儿童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保证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效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开齐开好小学科学课程实验,人们对实验所需的条件包括实验室建设条件、实验教学条件进行总结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仍不够完善,将两者人为孤立进行研究,并且缺乏对其内在联系的梳理。理清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是研究必然趋势,同时对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进行的研究是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效果的保障,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科学本质理论、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实验教学条件理论等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框架,并根据此理论框架,设置调查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硬件配置缺失、管理粗犷封闭;教师实验教学理念偏差、技能欠缺、能力提升被动乏力;学生实验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效果不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小学科学课程实验复杂、物质条件要求高;实验室建设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缺乏专项资金落实、缺乏系统管理保障;教师缺乏科学本质教学意识、缺乏系统实验教学素养。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这一解决对策。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提出对策改进已有现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在已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科学本质观、大课程观、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作为针对现实基础的改进策略理论参考,从创建理念体系、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实验教学条件实践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二、关于开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体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开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体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新变化 |
1.1.2 新课标下科学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
1.1.3 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学习背景 |
1.1.4 教育信息化发展:从1.0到2.0 |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科学课 |
1.3.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 |
1.3.3 客户满意度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研究综述 |
1.4.2 KANO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3 满意度测评相关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
(1)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理论 |
(2) 技术接受度模型(TAM) |
1.5 研究框架与路径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应用现状与潜在需求类别分析 |
2.1 国内科学课教学内容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2.1.1 国内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主要应用形式 |
2.1.2 国内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主要应用问题 |
2.1.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新型特征分析 |
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类别归纳分析 |
2.2.1 基于小学科学教学价值取向的内容资源需求类别来源分析 |
2.2.2 基于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向的内容需求类别来源分析 |
2.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类别小结 |
第三章 基于KANO模型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研究 |
3.1 KANO用户满意度模型及其需求分析方法 |
3.1.1 KANO模型分析方法 |
3.1.2 KANO模型需求建构分析的优缺点 |
3.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典型设计与试用实验 |
3.2.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体验案例的实验设计 |
3.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试点的实验设计 |
3.3 面向科学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 |
3.3.1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设计发放 |
3.3.2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3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二维属性归类分析 |
3.3.4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 |
3.3.5 面向教师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分析小结 |
3.4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 |
3.4.1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设计与发放 |
3.4.2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KANO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4.3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二维属性归类分析 |
3.4.4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的需求体系结构 |
3.4.5 面向学生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结构分析小结 |
3.5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的师生差异比较分析与总结 |
3.5.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师生需求差异的维度对照 |
3.5.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师生需求差异的维度异同分析 |
3.5.3 小结与反思 |
第四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影响机制验证研究 |
4.1 理论模型建构 |
4.2 变量构念及假设 |
4.2.1 使用者满意度 |
4.2.2 感知价值 |
4.2.3 感知质量 |
4.2.4 使用者预期 |
4.2.5 魅力型内容资源感知 |
4.2.6 期望型内容资源感知 |
4.2.7 必备型内容资源感知 |
4.3 测量模型与问卷开发 |
4.4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
4.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6 模型检验结果 |
4.6.1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
4.6.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4.7 模型假设检验与结论 |
第五章 基于ACSI理论的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
5.1 理论模型建构 |
5.2 变量构念及假设提出 |
5.2.1 使用者满意度 |
5.2.2 感知价值 |
5.2.3 感知质量 |
5.2.4 使用者预期 |
5.2.5 感知有用性 |
5.2.6 感知易用性 |
5.2.7 感知内容质量 |
5.2.8 内容丰富度 |
5.2.9 内容匹配度 |
5.2.10 自我效能感 |
5.3 测量模型与问卷开发 |
5.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 模型检验结果 |
5.5.1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
5.5.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5.6 模型假设检验与结论 |
5.6.1 基于数据验证的理论模型修正 |
5.6.2 基于ACSI模型的研究发现与建议 |
5.6.3 基于TAM模型的研究发现与建议 |
第六章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及应用优化对策建议 |
6.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学匹配优化建议 |
6.1.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有效有用优化建议 |
6.1.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优先级与激发兴趣优化建议 |
6.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应用服务优化建议 |
6.2.1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试用体验阶段的服务优化建议 |
6.2.2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自我效能提升建议 |
6.2.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的价值感知提升建议 |
第七章 研究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科学课多媒体教学内容需求态度调查 |
附录2: 小学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程度调查 |
附录3: 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教师使用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3)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价值 |
2.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挑战 |
3.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状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评价与反思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劳动教育 |
2.劳动教育课程 |
3.课程实施 |
4.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概述 |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 |
1.为了劳动的课程 |
2.关于劳动的课程 |
3.在劳动中的课程 |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构成 |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 |
1.目的的育人性 |
2.内容的综合性 |
3.形式的多样性 |
4.评价的自发性 |
(四)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
二、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调查对象 |
(二)调查设计 |
1.调查问卷 |
2.访谈提纲 |
(三)调查实施 |
(四)调查结果 |
1.对劳动教育课程认识的情况调查 |
2.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情况调查 |
3.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情况调查 |
4.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调查 |
5.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情况调查 |
6.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情况调查 |
三、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
1.功利化 |
2.针对性不强 |
3.定位窄化 |
(二)课程内容过于单薄 |
1.科学性较弱 |
2.分布不均匀 |
3.可选择性小 |
(三)教学组织形式失范 |
1.以课堂为主阵地 |
2.缺乏个别化教学 |
3.轻实效且浮于形式 |
(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
1.教学方法传统 |
2.教学方式单调 |
(五)教学评价较为随意 |
1.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 |
2.教师评价表面化 |
3.评价体系缺乏标准 |
四、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 |
(一)优化课程目标 |
1.借“新高考”契机落实课程目标 |
2.选择地域适用性的课程目标 |
3.建立多元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体系 |
(二)丰富课程内容 |
1.保障教师的自主选择权 |
2.构建内容的层次性 |
3.搭建共享平台 |
(三)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
1.扩展教学场域 |
2.运用多形式交叉授课 |
3.落实组织有效性 |
(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
1.配置创新性教学方法 |
2.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
3.提升教师决策能力 |
(五)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
1.建立三级评价机制 |
2.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
3.明确教学评价标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云南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及教学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导论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章 云南省“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 |
第一节 全国专递课堂建设背景 |
一、全国专递课堂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发展 |
二、全国专递课堂建设目标 |
三、全国专递课堂发展的动力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的基本概况 |
一、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背景 |
二、云南省“1+N”专递课堂应用概述 |
第三节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实际应用和管理 |
一、“1+N”专递课堂具体建设学校和班级的选择 |
二、专递课堂具体操作应用和流程 |
三、云南省“1+N”专递课堂的组织管理 |
四、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三章 云南省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教学成效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个案研究对象 |
一、个案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项目背景情况 |
四、样本的构成 |
第二节 专递课堂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一、专递课堂对主辅课堂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二、接受专递课堂前后主辅课堂与对照组的成绩对比情况 |
三、是否接受过专递课堂对于教育薄弱地区学生学业的影响 |
第三节 学生相关人口学信息对于成绩的影响 |
一、专递课堂对于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 |
二、专递课堂对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影响 |
三、专递课堂对于父母受教育水平不同学生的影响 |
第四章 云南省“1+N”专递课堂建设成效分析 |
第一节 访谈调研 |
第二节 “1+N”专递课堂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解决了教学点缺师少教导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 |
二、提高乡村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区域教师队伍总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
三、缩小教育资源鸿沟,营造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 |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师生能力共同提升 |
第三节 “1+N”专递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多校互动加大教学难度 |
二、主辅课堂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协同备课与课后反馈不足 |
三、容易受设备和网络影响,主辅教师缺乏相关的使用培训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专递课堂管理体系 |
一、实现各部门全方位、无阻碍的交流与监管 |
二、健全各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
三、建立体系化的奖惩准则 |
第二节 学校应促进专递课堂与日常教学的结合,实现常态化应用 |
一、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 |
二、定期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
三、形成完善的校内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教师需融合新型教学模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
一、加强课前教师间的合作 |
二、促进课中各班级间的协调 |
三、注重课后的反馈和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农村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现状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必要性 |
2.个人经历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一、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1.农村小学 |
2.国家课程 |
3.课程开设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农村小学发展历程 |
2.国家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
3.国家课程设置的相关政策 |
4.有关国家课程开设现状方面的研究 |
5.有关国家课程开设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1.理论梳理 |
2.调查研究阶段 |
3.调查结果分析及整理 |
4.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
1.文献法 |
2.个案研究法 |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
1.个案的选取 |
2.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研究的基本过程 |
1.进入研究现场 |
2.研究资料的收集 |
3.整理与分析资料 |
(五)研究伦理与效度 |
1.研究伦理 |
2.研究效度 |
三、M小学国家课程开设总体状况 |
(一)M小学基本情况 |
1.调查地区概况 |
2.调查学校概况 |
(二)M小学的国家课程能否开齐 |
(三)M小学的国家课程能否开足 |
(四)M小学的国家课程是否开好 |
1.学生主观感受 |
2.学校教学质量 |
四、农村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的影响因素 |
(一)学校内部因素 |
1.学校管理 |
2.教师方面 |
3.学生方面 |
4.学校配套设施 |
(二)课程本身 |
1.国家课程的城市化偏向 |
2.课程评价体系 |
(三)学校外部因素 |
1.家庭因素 |
2.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 |
五、农村小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
(一)提高学校整体课程意识,着重培养校长领导力 |
(二)增加教师配置,教师结构合理化 |
(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强岗后专业培训 |
(四)整合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
(五)转变教育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湖北省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 |
1.3.3 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 |
1.3.4 研究评价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农村小规模学校 |
1.4.2 教育质量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法 |
1.5.3 访问法 |
1.5.4 统计法 |
1.6 研究思路和逻辑安排 |
1.6.1 研究思路 |
1.6.2 逻辑安排 |
2. 湖北省H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及问题 |
2.1 湖北省H区农村小规模学校现状 |
2.2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
2.3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发展面临困境 |
2.4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
2.5 本章小结 |
3.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 |
3.1 进行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 |
3.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精准“扶志” |
3.3 构建资源共享区域教育新生态 |
3.4 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化教师培养 |
3.5 以“四种课堂”为抓手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 |
3.6 本章小结 |
4.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1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得更齐、更好 |
4.2 农村小规模学生学业、学习态度和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 |
4.3 促进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5.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及其原因 |
5.1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慢、带宽不足 |
5.1.2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5.1.3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 |
5.1.4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信息素养不高 |
5.2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1 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5.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和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协同合作不够 |
5.2.3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化培训针对性不够 |
5.2.4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不够 |
5.3 本章小结 |
6.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健全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拥有充足的教育信息化经费 |
6.2 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和中心学校协同合作,切实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质量 |
6.3 加强信息化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
6.4 加大力度培养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信息素养,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教育局访谈提纲 |
附件2: 学校访谈提纲 |
附件3: 学校调查问卷 |
附件4: 教师问卷 |
附件5: 主讲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6: 辅助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7: 学生问卷 |
第A部分 基本情况 |
第B部分 学业发展 |
第C部分 情感和行为 |
第D部分 技术及课堂感知 |
附件8: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8)动机激发视角下农村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解析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 |
1.2.2 理论基础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激发的影响 |
2.1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对学习动机激发的影响要素 |
2.1.1 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注意要素的影响 |
2.1.2 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相关要素的影响 |
2.1.3 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自信要素的影响 |
2.1.4 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学习动机满意要素的影响 |
2.2 数字教育资源课堂应用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影响 |
3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设计 |
3.1 研究设计与准备 |
3.1.1 研究环境分析 |
3.1.2 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
3.1.3 学习者动机水平分析 |
3.1.4 学习者特征分析 |
3.1.5 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
3.2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设计 |
3.2.1 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筛选 |
3.2.2 ARCS动机激发策略与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结合 |
3.2.3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 |
3.2.4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设计 |
4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 |
4.1 研究过程设计 |
4.2 《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第一轮教学实践) |
4.2.1 《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 |
4.2.2 《慈母情深》的教学实施 |
4.2.3 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
4.2.4 教学反思 |
4.3 《四季之美》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第二轮教学实践) |
4.3.1 《四季之美》的教学设计 |
4.3.2 《四季之美》的教学实施 |
4.3.3 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
4.3.4 教学反思 |
4.4 研究讨论 |
4.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4.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4.3 单元测试结果分析 |
4.4.4 研究结果 |
4.5 动机激发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建议 |
5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研究创新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
二、文献述评 |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论文类 |
三、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研究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统计概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五)研究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理论 |
(一)核心条件——科学本质理论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 |
(三)实验教学条件理论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要素的提取和归类 |
(一)要素提取 |
(二)要素归类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确认 |
(一)理论分析框架构成要素的确认 |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价值 |
第二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内容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及检测 |
(四)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二)学生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 |
(一)缺失、封闭的实验室建设条件 |
(二)偏差、乏力的实验教学条件 |
(三)盲目、被动的实验学习条件 |
四、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一)复杂、苛刻的小学科学课程实验 |
(二)忽视“理念+资金+管理”的实验室 |
(三)教师“意识、素养”偏差 |
第三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改进策略 |
一、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 |
(一)涵义 |
(二)特点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的理论依据 |
(一)科学本质观 |
(二)大课程论 |
(三)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创建理念体系策略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三)实验教学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四、关于开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体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课数字教学内容资源需求体系建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武新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山东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调查研究[D]. 张路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云南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及教学成效研究[D]. 朱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农村小学国家课程开设现状的个案研究 ——以山东省M小学为例[D]. 王丹丹.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湖北省H区为例[D]. 王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动机激发视角下农村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D]. 王恺.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 陈志昆. 江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