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一、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冷文,刘高华[1](2021)在《Multisim在单管放大电路失真分析中的验证和辅助作用》文中提出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是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部分,在对应的验证实验中关于信号失真的分析主要采用示波器观测和电位器及信号源调整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失真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不够细致和全面,导致最大不失真输出的测量误差较大。通过Multisim软件的深度开发,结合具体电路案例的仿真结果,对信号失真进行量化描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验证和延展说明;同时结合Multisim的综合仿真功能,提出仿真软件的辅助设计方法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以达到降低测量误差的效果。结果表明,仿真设计思路和结果对实验方法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二乐[2](2021)在《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便捷、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的特性,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广泛采用变频牵引系统,由牵引变流器产生的共模电压引起严重的电机轴承电蚀问题,增加了电机检修及维护成本,威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地铁牵引电机的轴电流问题开展建模及仿真预测,并提出有效抑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文针对地铁变频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机轴电流建模、参数提取、系统仿真及抑制措施开展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及模型参数提取展开研究。建立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集中参数模型,设计了电机杂散电容、轴承油膜电容、共模电阻及共模电感的测试方案和参数提取方案;设计了牵引电机轴电压测试方案;搭建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仿真与实测的共模电流和轴电压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围绕轴电流高频模型及参数提取进行研究。针对集中参数模型电机端口阻抗频率特性在高频段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基于电机阻抗频谱测试,提出一种轴电流高频模型并设计了参数提取方案。搭建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共模电流及轴电压时域波形,并与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适用场合,分析表明当频率小于共模阻抗第一个谐振频率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采用集中参数模型也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当频率高于共模阻抗第一个谐振频率时,应当采用高频模型。然后对地铁牵引系统轴电流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建立了计及接地系统的牵引电机轴电流等效电路,搭建了地铁牵引电机变频供电系统轴电流仿真模型,以异步调制方式为例,分析油膜击穿对共模电压、共模电流、轴电压、轴电流的影响及低速下轴电流的特点,分析表明在油膜击穿和低速运行下流过轴承的电流较大,严重威胁轴承寿命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接地参数对轴电流的影响,分析表明安规电容、机壳保护电阻、汇流排至车轨间电感对轴电流的影响较小。最后基于屏蔽原理对轴电流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静电屏蔽对电火花放电(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EDM)轴电流和转子接地轴电流的抑制原理,并设计了端部屏蔽与槽口屏蔽两种轴电流抑制方案,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采取屏蔽措施前后的电机杂散电容,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通过屏蔽措施抑制轴电流的有效性。对比两种屏蔽措施的抑制效果和屏蔽体的重量,结果表明端部屏蔽的方案优于槽口屏蔽的方案。

柳思宇[3](2021)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电动汽车已成为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充电桩不仅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最常见的基础设备,同时也是电动汽车能否实现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重要前提。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是解决充电桩功率因数过低、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过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目前充电桩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基于三相VSR整流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二是基于充电机REG50050和上位机触摸屏HMI-7569的充电桩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分析了充电桩的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针对所设计的三相六开关电压型PWM整流器(VSR),推导了坐标变换与前馈解耦后的数学模型,阐述了三相VSR整流器的控制算法与传统SVPWM与快速SVPWM两种不同的调制算法。并对同步旋转参考坐标系锁相环与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确定了PFC电路的主要参数指标,按照此标准选择了合适的器件,并使用仿真软件PLECS对功率管的热损耗进行仿真。详细设计了IGBT的保护电路、驱动电路、过零电路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等辅助电路。搭建了基于三相VSR整流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充电桩系统的实验平台,设计了各个部分之间的CAN通信网络连接方式,并对充电桩系统的充电电源模块进行实验,并分别测出各个充电模块的波形与实验数据。同时制作了三相VSR整流器实验样机,并对此电路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实验,验证了本次设计的可行性。

张伟[4](2021)在《非接触式电压传感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压测量广泛应用于存在电力输送计量、家用电器使用以及智能设备控制等各个领域,是科技发展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人们对科技进步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对于电压测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存的电压测量方法大部分为直接测量,将测量仪表接入被测量系统进行信号的提取,这无疑会给原有的电子系统造成较大影响,使原系统偏离原有工作状态,而间接法主要有电压互感器测量,虽然会降低对被测系统的影响,但是较多应用于高压环境,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监测。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场耦合原理的适用于接点两端接触电阻电压测量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具有对被测系统干扰小、工作稳定、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铁路转辙机内部狭窄空间下的接点两端的接触电阻电压测量。针对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的研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适用于转辙机内部空间的高分压比的感应电极结构以确保在现场复杂感应电场下最大程度地采集到的符合要求的感应信号,同时还要保证屏蔽外界高频干扰电信号以获得稳定且能准确反映线路电压的频率为50HZ的接触电阻两端电压信号,为后续的信号处理环节提供稳定且强度足够的感应信号。设计模拟转辙机接点组故障系统,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进行搭建测试平台,模拟各种转辙机接点组触点故障的发生,并利用设计的感应电极即信号采集电路进行相关模拟数据测试。设计高阻抗后续处理电路,包括差分输入、稳定性提高、二阶带通滤波等电路来提高对于杂波信号的抑制以及对感应信号的提取,达到在不影响采样环节的前提下,对获得的耦合电信号进行采集与处理,并利用电路设计仿真软件对提取的信号进行仿真处理。设计整合信号采集(电极)、处理电路、转换电路,获得稳定的触点电压测量系统,并在测试平台上对系统进行重复测试与标定,通过调整精密电阻箱的输出阻值以模拟转辙机接点电阻变化,并对感应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制作出适用于现场环境的非侵入式电压测量系统。

田清华,李巾帅[5](2021)在《基于Multisim的三相交流负载星型连接电路仿真》文中研究说明三相交流电路星型连接是电路连接的重要形式.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研究三相负载在星型连接时,有中线负载变化、无中线负载变化对电路的影响及中线的作用.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仿真效果较好.

孙朝鹏[6](2020)在《基于LabVIEW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检测系统》文中指出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在满足能源供给的同时,也要重视能源的质量。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使得电网中的谐波和冲击越来越多,这对电能质量问题的影响也愈发的严重。而传统电能质量分析仪不能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报警,且与网络互联传输数据不方便,开发新型电能质量分析系统是必然趋势。本文基于虚拟软件LabVIEW,设计开发了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系统。本文中概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其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介绍了谐波分析FFT算法,发现其在频谱分析时产生的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问题,为了抑制此现象,提出加窗插值的FFT算法。文中基于FFT算法提出新的加窗插值最大旁瓣衰减窗,并对算法进行谐波、间谐波检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算法计算量小,推导公式并不复杂,便于谐波、间谐波的检测分析。结合以上理论,本文设计基于LabVIEW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它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有效值的实时检测,能够进行功率分析、三相不平衡度、电网谐波的分析,并在电能质量异常时发出报警。而且能够输出保存波形,测量基本电能质量指标。其相比于传统的电能质量分析装置,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上位机界面友好、实时传输数据,精确度高等特点。最后,对论文中设计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运行测试。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结果误差小,实际测量过程中则主要考虑系统硬件上带来的误差。硬件上使用阿尔泰公司的数据采集卡,搭建硬件数据采集电路,采集原始的电压和电流信号供给LabVIEW电能质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实时的处理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设计并搭建了硬件数据采集电路,将采集的数据提供给LabVIEW分析系统,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实时处理能力。图[37]表[15]参[60]

吴玲敏,李佳伟[7](2020)在《基于Multisim10的三相电路仿真分析》文中指出采用Multisim10软件对三相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不仅可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而且更加直观,生动地反应出三相电路的特性。同时还能避免实验室操作时高压状态对实验者可能造成的各种危险。

乜春颖[8](2020)在《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势,且满足高电压大功率的运行需要,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由于使用一个电源供电,所以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耐压高的优势,但是这种结构产生零序电流,使电机转矩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把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应用于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中,抑制零序电流,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拓扑结构和工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两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空间电压矢量原理及其空间分布;阐述零序电流的产生原因及特性,将零序电流抑制项加入矢量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中;为改善电机驱动性能,在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代价函数中消除权重因子,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使用同一变量等级消除权重因子,把瞬时功率理论应用在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消除权重因子,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来抑制零序电流、降低转矩脉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对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矢量控制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和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模型预测控制能有效抑制零序电流;对有无权重因子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无权重因子的模型预测控制可以提高电机动态性能。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建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整体框图、主电路模块、逆变器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对主要器件进行选型,利用Multisim检测硬件电路的有效性,搭建基于TMS320F28335的功能性验证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对于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文[9](2020)在《Multisim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分析电工技术课程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现状,以基尔霍夫定律和三相负载星型连接为例分析教学中如何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平台进行电路分析实验的仿真设计与验证。通过多次模拟仿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难懂的理论和定理,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打破实验平台的局限性,节省实验成本,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钱超[10](2019)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干扰抑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动汽车以其零污染、节能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替代传统燃油车,解决人们未来绿色出行问题的较好选择。在汽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被运用到电动汽车上。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等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大电流和高开关频率特性,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尤其是对驱动系统车载通信网络产生干扰从而影响相关控制信号的传输。其结果将可能导致整车设备尤其是电控单元的误动作,影响整车的控制性能。同时,车辆信息交互中的传输延时及车辆复杂运行环境引起负载转矩瞬变干扰导致的转速突变也会影响到车辆控制的平稳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干扰,从通信抗干扰设计和软件控制策略角度系统性的制定相关干扰抑制措施或干扰补偿策略,并进行实验验证。具体工作如下:1.从电动汽车系统出发,研究了其整车结构以及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针对驱动系统面临的主要干扰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控制策略推导出主要干扰类型对控制的影响,说明了对驱动系统进行干扰抑制设计的必要性。2.在第1点的分析基础上,针对驱动系统通信面临的主要干扰,以CAN总线为例,研究了不同干扰类型的干扰抑制原理,以此为基础完成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CAN通信接口电路的硬件抗干扰设计,并通过电路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3.考虑到车载通信传输过程中存在延时干扰,而传统的控制器设计大都忽略通信传输延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考虑通信传输过程延时的控制器设计算法。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4.在控制闭环中,除了延时干扰外,车辆运行过程中负载扰动转矩突变引起车辆转速抖动也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干扰因素之一。本文从系统逆的角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的干扰抑制补偿策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最后,进一步通过台架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通信抗干扰硬件电路的干扰抑制效果。并将基于本文抗干扰电路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电动汽车上,在实际电动车上对本文设计的电路和算法进行了可行性与实用性验证。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二、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Multisim在单管放大电路失真分析中的验证和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管放大电路的失真分析理论基础
2 实验过程描述和仿真软件的应用
    2.1 静态工作点调整和失真结果测量
    2.2 NPN器件不同静态工作点对失真的影响
    2.3 输出失真波形的深入分析
    2.4 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的测量
    2.5 仿真软件对最大不失真输出测量的辅助
3 结束语

(2)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轴电流形成原因
        1.1.2 变频供电下轴电流的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轴电流产生机理
        1.2.2 轴电流等效电路模型
        1.2.3 轴电流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
        1.2.4 轴电流抑制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电机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研究
    2.1 电机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
    2.2 电机杂散电容测试及提取
        2.2.1 电机杂散电容测试方案
        2.2.2 电机杂散电容提取
    2.3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测试与提取
        2.3.1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测量
        2.3.2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提取
    2.4 电机共模电阻与共模电感测试与提取
    2.5 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研究
    3.1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
        3.1.1 现有的轴电流模型
        3.1.2 改进的轴电流高频模型
    3.2 高频模型参数测试
        3.2.1 整机端口测试
        3.2.2 拆机端口测试
    3.3 高频模型参数提取
    3.4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的验证
        3.4.1 端口阻抗频率特性验证
        3.4.2 共模电流与轴电压时域验证
    3.5 集中参数模型与高频轴电流模型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地铁牵引电机系统轴电流分析
    4.1 地铁牵引电机轴电流等效模型
    4.2 地铁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计算
    4.3 接地系统参数对轴电流的影响
        4.3.1 安规电容对轴电流的影响
        4.3.2 车体保护电阻和电感对轴电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静电屏蔽的轴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5.1 静电屏蔽抑制轴电流原理
        5.1.1 静电屏蔽对EDM电流的抑制原理
        5.1.2 静电屏蔽对转子接地电流的抑制原理
    5.2 屏蔽方案
        5.2.1 无静电屏蔽时电机杂散电容计算
        5.2.2 屏蔽方案
    5.3 端部屏蔽方法及抑制效果
        5.3.1 端部屏蔽方法
        5.3.2 端部屏蔽对杂散电容的影响
        5.3.3 端部屏蔽对两种类型轴电压的抑制效果
    5.4 槽口屏蔽方法及抑制效果
        5.4.1 槽口屏蔽方法
        5.4.2 槽口屏蔽对杂散电容的影响
        5.4.3 槽口屏蔽对两种类型轴电压的抑制效果
    5.5 两种方案的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相PFC整流器电路研究现状
        1.2.2 三相PFC整流器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数学模型与控制方法
    2.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2.2 三相六开关PFC变流器工作原理
    2.3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数学模型
        2.3.1 PFC电路在传统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2 PFC电路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4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的控制策略
        2.4.1 滞环控制
        2.4.2 双闭环PI控制
    2.5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的调制算法
        2.5.1 传统SVPWM调制算法
        2.5.2 快速SVPWM调制算法
    2.6 锁相环设计
        2.6.1 基本锁相环原理
        2.6.2 同步旋转参考坐标系锁相环
        2.6.3 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硬件结构设计
    3.1 设计要求与硬件整体结构
    3.2 IGBT器件选型与损耗计算
        3.2.1 器件选型
        3.2.2 损耗计算与热仿真分析
    3.3 IGBT外围保护电路设计
    3.4 交流侧电感设计
    3.5 直流侧电容设计
    3.6 辅助电路设计
        3.6.1 IGBT驱动电路设计
        3.6.2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6.3 输入交流侧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3.6.4 输出直流侧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3.7 过零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相PFC电路仿真分析
    4.1 三相PWM整流器仿真介绍
    4.2 传统SVPWM与快速SVPWM扇区划分对比
    4.3 SRF锁相环与DSOGI锁相环对比
    4.4 自然整流工作模式
    4.5 滞环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4.6 基于双闭环PI控制下的整流静态模式工作模式
    4.7 基于双闭环PI控制下的整流负载扰动工作模式
    4.8 外接PWM逆变器仿真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实验分析与充电桩控制系统设计
    5.1 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设计
        5.1.1 充电桩的系统结构
        5.1.2 充电桩主要电路与控制系统
        5.1.3 充电桩通信设计
    5.2 充电桩实验平台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3 三相PFC电路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4)非接触式电压传感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电压测量方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3 非接触电压传感器设计难点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目标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感应极板设计及仿真分析
    2.1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2 感应电极COMSOL建模仿真分析
        2.2.1 待测导线电场仿真分析
        2.2.2 多类型单层电极仿真分析
        2.2.3 单层屏蔽层电极仿真分析
        2.2.4 双层电极仿真分析
        2.2.5 双层电极带填充层填充仿真分析
    2.3 感应电极结构设计以及参数确定
        2.3.1 感应极板选型以及参数计算
        2.3.2 耦合电容、等效阻抗及分压比计算
        2.3.3 可拆装电极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传感器系统处理电路设计
    3.1 感应电压信号
        3.1.1 电极感应信号分析
        3.1.2 信号处理回路各部分的确定
    3.2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计算
    3.3 滤波电路设计计算
    3.4 稳定性提高电路设计计算
    3.5 Multisim电路仿真以及简单信号处理
        3.5.1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3.5.2 滤波电路仿真
        3.5.3 稳定性提高电路仿真
    3.6 本章小结
4 传感器测试系统搭建以及测试
    4.1 测试系统设计以及搭建
        4.1.1 测试系统设计
        4.1.2 电极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式的确定
        4.1.3 测试系统器件的选用
    4.2 感应电压非接触在线测试
        4.2.1 不同程度电阻变化感应电压测试
        4.2.2 不同参数电极以及采样电阻测试对比分析
        4.2.3 感应信号放大滤波处理分析
        4.2.4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Multisim的三相交流负载星型连接电路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Multisim简介
2 三相交流负载星型连接电路搭建
3 电路仿真
    3.1 有中线时的电路仿真
        3.1.1 负载对称时的电路仿真
        3.1.2 负载不对称时的电路仿真
        3.1.3 负载一相断路时的电路仿真
        3.1.4 负载有一相短路时的电路仿真
    3.2 无中线时的电路仿真
        3.2.1 负载对称时的电路仿真
        3.2.2 负载不对称时的电路仿真
        3.2.3 负载一相断路时的电路仿真
        3.2.4 负载有一相短路时的电路仿真
4 结论

(6)基于LabVIEW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2.1 电能质量分析方法
        1.2.2 电能质量监测仪器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参数及其指标
    2.1 电能质量定义与基本参数
    2.2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2.2.1 概念
        2.2.2 电压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2.2.3 电压偏差标准(GB12325-2008)
    2.3 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
    2.4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2.4.1 含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统
        2.4.2 没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统
        2.4.3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限值
    2.5 电网谐波分析
        2.5.1 谐波的含义和性质
        2.5.2 谐波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5.3 谐波限值标准(GB/T14549—1993)
        2.5.4 谐波畸变的指标
3 加窗插值FFT谐波及间谐波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FFT在谐波及间谐波检测中的局限性
        3.2.1 快速傅里叶变换理论
        3.2.2 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
    3.3 加窗插值FFT算法实现谐波及间谐波检测原理
    3.4 加窗插值FFT算法实现谐波检测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硬件数据采集系统
    4.1 系统的总体结构
    4.2 信号调理电路
        4.2.1 滤波电路仿真验证
        4.2.2 放大电路仿真验证
    4.3 数据采集卡
    4.4 本章小结
5 虚拟仪器设计平台LabVIEW
    5.1 虚拟仪器与LabVIEW平台
        5.1.1 虚拟仪器介绍
        5.1.2 LabVIEW简介
    5.2 LabVIEW上位机界面的设计
        5.2.1 系统的层次结构
        5.2.2 电能质量参数分析系统的软件实现
    5.3 系统软件测量模块测试
        5.3.1 电压有效值测量
        5.3.2 频率偏差测量
        5.3.3 谐波含量测试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
    6.2 检测系统的运行测试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基于Multisim10的三相电路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的意义
2 Multisim软件
3 Multisim在三相负载分析中的应用
    3.1 星形负载联接的三相电路的仿真
        3.1.1 负载作Y形联接
        3.1.2 负载作△形联接
    2.2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的仿真
3结语

(8)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现状
    1.3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2.1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1.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1.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1.3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2 零序电流特性分析
    2.3 双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OW-PMSM 控制策略及零序电流抑制
    3.1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3.2 基于矢量控制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
    3.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
        3.3.1 无权重因子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3.3.2 无权重因子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研究
    4.1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本体仿真模型搭建
    4.2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对比分析
    4.3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对比分析
        4.3.1 突加负载仿真
        4.3.2 突加转速仿真
    4.4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无权重因子模型预测控制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研究与分析
    5.1 系统设计方案
    5.2 硬件电路设计
        5.2.1 整流电路
        5.2.2 驱动电路
        5.2.3 检测电路
    5.3 硬件电路仿真分析
    5.4 软件设计
    5.5 功能验证实验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9)Multisim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工技术课程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现状
2 Multisim仿真实验在电路分析中的优势
3 Multisim在电路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3.1 基尔霍夫定律的仿真验证
    3.2 三相交流电路负载星形连接仿真验证
4 结论

(10)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干扰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2 车载通信总线干扰抑制研究现状
        1.2.3 针对干扰抑制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分析
    2.1 电动汽车系统结构分析
    2.2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2.1 整车控制器控制策略
        2.2.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原理
        2.2.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控制结构
    2.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干扰分析
        2.3.1 电磁干扰分析
        2.3.2 转矩干扰分析
    2.4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干扰危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通信总线抗干扰设计
    3.1 驱动系统总线干扰抑制原理
        3.1.1 线束串扰的抑制
        3.1.2 共模干扰的抑制
        3.1.3 瞬态浪涌的抑制
    3.2 通信电路抗干扰设计
        3.2.1 CAN电路电源设计
        3.2.2 CAN接口电路设计
    3.3 故障重启恢复策略设计
    3.4 电路抗干扰设计仿真
        3.4.1 仿真平台
        3.4.2 仿真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干扰抑制策略研究
    4.1 考虑通信延时的控制策略研究
        4.1.1 延时干扰产生机理分析
        4.1.2 考虑延时的驱动系统控制结构
        4.1.3 考虑通信延时环节的控制器设计
    4.2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的干扰抑制策略研究
        4.2.1 转矩扰动影响和特性
        4.2.2 扰动观测器设计
        4.2.3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的干扰抑制策略设计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4.3.1 仿真平台
        4.3.2 仿真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分析
    5.1 台架硬件验证实验
        5.1.1 测试实验平台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电动汽车上车应用实验
        5.2.1 测试实验平台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ultisim在单管放大电路失真分析中的验证和辅助作用[J]. 冷文,刘高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
  • [2]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D]. 杨二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控制系统设计[D]. 柳思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4]非接触式电压传感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D]. 张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Multisim的三相交流负载星型连接电路仿真[J]. 田清华,李巾帅.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6]基于LabVIEW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检测系统[D]. 孙朝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Multisim10的三相电路仿真分析[J]. 吴玲敏,李佳伟.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07)
  • [8]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策略研究[D]. 乜春颖.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9]Multisim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中的应用[J]. 周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04)
  • [10]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干扰抑制策略研究[D]. 钱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Multisim在三相交流电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