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岩溶前表面稳定性研究

覆盖岩溶前表面稳定性研究

一、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屠文锋[1](2021)在《爆破动力诱发裂隙岩体破坏突水机理与过程调控方法》文中指出隧道对我国“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关键性支撑作用。未来10年间将新建数万公里隧道,其建设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由于地下水及其储存构造-溶洞、断层等重大灾害源普遍赋存,隧道施工中突涌水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隧道安全施工与高效建设。针对隧道安全施工面临的基础理论难题与重大技术挑战,由于人们对爆破扰动下隧道突涌水机理的科学认识不足,缺少有效的灾害过程调控方法,难以实现突涌水灾害主动防控。围绕爆破动力诱发裂隙岩体破坏突水机理与过程控制,本研究采用理论与模拟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岩体爆破物理模拟与数值试验方法,建立了爆破动力扰动下隔水岩体破坏突水判据和防突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系统剖析突水动力灾变演化过程,建立了考虑爆破扰动作用的突涌水过程调控机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高压脉冲致裂原理与岩体爆破冲击理论,建立了炸药质量与非炸药式激发能量关联关系,提出了高压脉冲致裂定量模拟爆破动力的方法,破解了以往无法精确模拟爆破动力的难题。基于离散元颗粒动力接触膨胀荷载法与动刚度计算方法,引入爆炸正弦应力波加载方法,并通过叠加原理动态更新计算过程,建立了裂隙岩体三维爆破模拟方法。采用二维管道域模型对预制裂隙施加恒定水压力,并与爆炸荷载耦合作用,实现了爆炸冲击作用下含水裂隙的扩展模拟。针对不同裂隙初始水压力、爆炸荷载条件,开展了单次与循环爆破作用下裂隙岩体破坏过程模拟,揭示了爆破动力-水压作用下的裂隙岩体变形破坏规律。(2)基于爆破动力物理模拟试验方法,研制了含水裂隙动力损伤性能测试系统,由爆破动力模拟与测试装置、裂隙内水压加载与监测装置、内裂隙损伤与外裂缝扩展监测装置组成,实现了含水裂隙动力损伤测试的定量表征。针对不同爆破强度、裂隙初始水压、加载围压和爆破距离试验条件下的大尺度类岩石试件,开展了多组含水裂隙与干燥裂隙爆破动力损伤对比试验,发现了爆破诱发含水裂隙水压内升与应变振荡现象。相同初始水压下,水压内升幅值随爆破强度增大呈对数型增长,而对于动态应变幅值则呈S型增长。相同爆破强度下,水压内升幅值随初始水压增大呈S型增长,而对于动态应变幅值则呈指数型增长。随着爆破距离增加,水压内升幅值和动态应变幅值均呈反比例降低。随着加载围压的增大,裂隙水压内升与动态应变幅值均呈指数型增长。(3)对于有限边界方形试件,裂隙内水压较低时,唯有单次大当量爆破才能导致爆心处新生裂纹即刻贯通至含水裂隙。裂隙内水压较高时,单次大当量爆破会导致爆生裂隙与预制裂隙瞬时贯通并延伸至边界。爆破冲击诱发的裂隙内水压内升导致裂隙岩体有效应力改变,进一步影响岩体应力分布状态,促使含水裂隙萌生、起裂、扩展与贯通,并影响着含水裂纹的扩展模式。(4)基于裂隙岩体细观破坏特征分析,建立了反映岩体内部不均质性诱发的局部渐进破坏应力-渗流耦合模型。基于含水裂隙动力扩展模型,计算爆破-水压作用下裂隙压剪与拉剪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建立了隧道裂隙岩体动力破坏突水判据,提出了基于安全系数的隧道施工安全指导方法。基于裂隙岩体爆破动力模拟试验新认知,提出了隧道防突结构破坏的科学分区:开挖破坏区、渗透破坏区和层裂破坏区,揭示了裂隙岩体渐进破坏力学机制。(5)开挖破坏区受爆破扰动、卸荷以及原始损伤累积影响,通过计算由岩体波速降低率得到的强度折减系数来动态修正岩体扰动系数,建立了考虑循环爆破动力扰动的开挖破坏区厚度计算方法。爆炸应力波传播至前方充水溶洞等灾害源边界时,临空面岩体产生拉破坏,致使临近的防突岩体呈现明显的层裂破坏区,考虑爆炸应力波反射作用,建立了爆破扰动、水压作用下层裂破坏区厚度的计算方法。防突岩体中间为渗透破坏区,受富含水的层裂破坏区的强渗透影响出现塑性破坏区域,基于渗流微分方程和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层裂区水压传递下的渗透破坏区计算方法。上述分区均有效考虑了爆破动力扰动,通过叠加计算来确定隧道防突最小安全厚度,解决了以往分区未全部考虑爆破影响和计算值偏保守的问题,对类似隧道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6)基于隧道工程地质信息判识与风险动态评估信息,融入防突结构性能评估与以光纤激光微震为载体的多元信息融合监测,提出了四阶段施工动态决策模型:地质基础判识→突水概率评估→防突性能分析→危害量级评判。利用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得到突涌水主控因素,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分析,构建了多指标施工决策模型与决策标准。以防突结构性能调节为目标,针对不同灾害源与隧道未来开挖轮廓范围位置关系,建立了防突结构性能过程调控模型,实现了重大突涌水灾害的过程分析与科学决策。

李天雨,范秋雁,韩伟,梁家珲[2](2020)在《覆盖岩溶临空面对水平承载桩嵌固端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溶地区基岩岩面起伏很大,当水平承载桩嵌固在覆盖岩溶临空面附近时,覆盖岩溶临空面可能会失稳,导致嵌固端失去承载能力。该文设计了含覆盖岩溶临空面和一个软弱结构面组合地质条件下的嵌固端室内模型,考虑了临空面在桩前和临空面在桩后两种工况。进行水平加载试验后,结果表明:临空面和结构面的存在降低了嵌固端的承载力,且桩前临空面对桩嵌固端承载力的影响更显着。在此基础上,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含覆盖岩溶临空面和结构面的嵌固端岩体承载力验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计算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

钟宣[3](2020)在《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类工程的兴建,已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岩溶地区兴建工程,而各种不良地质问题也伴随而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地基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岩溶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虽有,但在岩溶场地应用稳定性评价方面还是十分的缺乏。除此之外,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沉降变形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阅览文献资料,结合桂林地区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和理论基础上对桂林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的研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就此,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上提供一些参考价值:(1)对CFG桩复合地基三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2)分析两种典型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公式;(3)总结了稳定因素对覆盖岩溶临空面及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从定性到定量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溶洞顶板稳定性的评价方法;(4)对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三种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简明性进行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更为适用;通过静载荷试验沉降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公式计算结果相对规范法更加优越,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行性,可用于工程实践中。(6)CFG桩复合地基与桩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时,不仅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复打措施也保证了稳定性,同时,突出了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张帅[4](2020)在《降雨诱发软硬互层顺倾斜坡失稳地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软硬互层斜坡是一种包含各类断裂破碎层及不整合面(带)的广义软硬组合结构体边坡。该类斜坡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与均质体斜坡相比,软硬互层斜坡的岩体结构较为复杂,层间结合较差。在极端条件(如降雨、地震)下,该类斜坡中软岩层强度折减较大,易出现“短板效应”,进而发生失稳破坏。由于其赋存环境、岩土特性及力学性质的不同,该类斜坡的降雨力学响应也呈现出独特的性状。已建的叙大铁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较多的软硬互层斜坡,特别是在四川古蔺站场开挖时边坡出现降雨失稳滑动,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施工工期及后续运营安全性。本文以古蔺站场滑坡为依托原型,通过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建立了相应的概化模型,开展了大型室内降雨物理试验及数值仿真计算,探索了该类斜坡在降雨工况下的不同力学行为。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西南山区降雨诱发的典型软硬互层斜坡灾害进行野外踏勘和系统的资料整理,厘清了软硬互层斜坡降雨失稳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分布特征,初步查明了该类斜坡降雨失稳灾害类型及诱发条件。针对典型依托斜坡工点在工程开挖及降雨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初步分析了其发生两次失稳破坏的形成机理,并构建相应槪化模型。2、基于自主研发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室内雾化降雨系统,开展了五组大型室内降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在考虑坡高及岩层结构组合因素的基础上,再现了近水平斜坡表层平推、中倾斜坡前端崩滑、浅层溜滑-多层回退、缓倾等厚度斜坡滑移-拉裂-弯曲、缓倾不等厚度层间错动-浅表层推挤等四种失稳模式。3、基于相似理论、量纲关系等推导了物理试验的相似常数,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渗透性试验等确定了模型试验所需的软、硬岩相似材料配比,分别为硬岩的相似材料配比重晶石粉∶石英砂∶石膏∶水泥∶水=36∶45∶0.5∶0.5∶18;软岩的相似材料配比重晶石粉∶石英砂∶石膏∶黏土∶水=40∶32∶9∶1∶18。综合采用内部和外部监测系统对坡体含水率变化、变形扩展等进行动态监测,从多方位揭示了该类斜坡在降雨破坏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及破坏机理。4、通过室内软岩崩解试验探讨了其随时间的动态损伤效应,揭示了坡内岩体的破坏行为及机理,验证了坡体破坏过程中优先流效应及优先流通道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室内岩体软化系数进行测定,分析软硬岩遇水强度折减情况,得出其软化系数随时间呈幂函数型变化规律:软岩=-0.095 ln()+0.323;硬岩=-0.043ln()+0.7435。将该规律借助于fish编程引入UDEC离散元分析中,构建了软硬互层斜坡降雨失稳分析数值模型。5、揭示了降雨对软硬互层斜坡失稳的主要作用为裂隙不均匀切割效应和裂隙优先流效应。通过将坡体不同降雨时段的破坏特征与坡内相应时段的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数值变化结合分析,构建了坡体内部力学参数变化与坡体破坏特征之间的联系,为类似斜坡的防灾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6、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对软硬互层斜坡的降雨失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坡度、岩层厚度对该类斜坡破坏模式的潜在影响,查明了坡体中优先流通道分布状况;并对不同坡体结构互层斜坡的降雨失稳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缓倾顺层坡体的破坏深度最深,损伤方量最大;不等厚软硬互层斜坡中,坡内软岩占比越大,破坏损伤严重。坡内硬岩占比越大,坡体稳定性越强。

朱要强[5](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李国胜[6](2020)在《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的特点,总结其基础设计方法和土洞及表层(或浅层)岩溶的处理方法。当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6.6.6条规定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当岩溶以上有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的覆土,且岩溶稳定、基岩顶标高总体基本相同时,可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基和箱基。对于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覆土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用CFG桩等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当覆土承载力较低时,可采用人工挖孔桩、冲击成孔灌注桩或旋挖桩,不能采用管桩或其他预制桩。采用桩基时,应保证桩端以下3倍直径且不小于5m深度范围内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6条第6款规定的"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的规定,可根据具体工程的覆土厚度、临空面坡度和软弱面倾斜方向等,分析其影响程度;不是所有临空面都影响地基稳定。嵌岩桩承载力大多由桩身混凝土强度控制,应重视桩身强度验算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李武奇[7](2019)在《被动区溶洞对抗滑桩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抗滑桩的被动区存在溶洞时,对抗滑桩的稳定性有影响。本文基于相似理论原理,进行两个室内相似模型试验:一为被动区溶洞长轴方向水平方向的模型(横长轴溶洞模型),二为长轴方向为纵向的模型(纵长轴溶洞模型),通过分析桩水平位移、主被动区位移、声发射绝对能量值、主应变的大小及方向等对两个被动区溶洞模型的受荷变形过程及桩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横长轴溶洞模型的破坏荷载比纵长轴溶洞模型的破坏荷载大,破坏荷载比为1.65,说明当被动区存在的溶洞长轴方向为横向时,抗滑桩的稳定性更好。两个溶洞模型在桩水平荷载下的破坏模式不同。横长轴溶洞模型沿桩底主动区侧开裂破坏,裂纹扩展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0°角左右;纵长轴溶洞模型则是溶洞顶板失稳破坏,裂纹由模型表面开始扩展,向溶洞延伸,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左右。桩水平荷载作用下,溶洞的纵向轴方向呈伸长状态,横向轴方向呈收缩状态。两个模型主动区与被动区溶洞顶板处均产生了隆起现象,横长轴溶洞模型主动区终位移量大于纵长轴溶洞模型主动区终位移量,其被动区终位移量小于纵长轴的终位移量,横长轴溶洞模型与纵长轴溶洞模型主动区的终位移量比值为11.8,被动区的终位移量比值为0.88。声发射数据显示,两个模型变形过程均可分为弹性变形、裂纹稳定扩展及裂纹加速扩展三个阶段。纵长轴溶洞模型在加载至破坏荷载13%时开始进入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在加载至破坏荷载的73%时开始进入裂纹加速发展阶段,而横长轴溶洞模型在加载至破坏荷载的40%时才开始进入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在加载至破坏荷载的79%时开始进入裂纹加速扩展阶段。对试验进行模拟计算表明,两个模型都在桩底主动区侧与溶洞顶板处出现了应力集中,但两个模型出现的最大变形区的位置不同,纵长轴溶洞模型的最大变形区出现在溶洞顶板处,而横长轴溶洞模型的最大变形区出现在桩脚主动区处,这是由于纵长轴溶洞模型顶板过薄,顶板处塑性区与溶洞贯通所致。

范秋雁,李武奇,黄伟[8](2019)在《岩溶地区桩的稳定性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笔者对岩溶地区桩的稳定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垂直承载桩的稳定性问题分为溶洞顶板稳定性问题及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问题,将水平承载桩的稳定性问题分为主动区、被动区及桩端下部存在溶洞时的稳定问题及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问题。并分别对上述各类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所解决的问题,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广大学者在岩溶地区桩的稳定性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靳宝萍[9](2019)在《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文中指出在较为坚硬地层中,岩体由于结构面的存在被分割成不同形状的空间岩块。在天然状态下,各形状的空间岩块保持原有的静力平衡状态。当对边坡或地下洞室进行开挖等扰动后,使其临空面上的部分岩块打破原来的静力平衡状态,从而导致部分岩块首先沿结构面滑动,然后引起链式反应,进而影响整个岩体工程的安全。由于地下洞室处于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关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内容较少。目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基于Unwedge软件,该软件仅能计算地下洞室各结构面切割形成不同块体的规模及稳定性,但具体的位置无法确定。本文以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研究对象,借助以往地下洞室的地质编录图及现场的地质调查,利用块体理论对地下洞室进行稳定性评价,确定洞室块体具体的位置及破坏方式,为支护提供合理意见。在各洞室的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水电站地下水的渗漏,通过对地下水监测点与各平洞的测压管多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水电站各区域地下水渗漏情况,从而寻找其渗漏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减少渗漏的发生,确保水电站的长期安全运行。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块体理论以及现场地质调查分析各洞室围岩稳定性,确定该区域地下洞室局部破坏共存在三种方式:洞室岩体由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岩块,进而发生破坏,该类型只存在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同时在该支洞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形成临空面的作用下造成洞室坍塌;广泛分布于各洞室的由于渗水造成的脱皮掉块现象。2)根据洞室现场出现的塌方现象,确定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由T9、F3、T7结构面组成的4号关键块体位于洞室顶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掉块现象;洞室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作用下形成临空面,进而造成洞室坍塌现象。利用这一区域裂隙面的走向延伸,预测在该洞室可能出现塌方的具体位置。3)对水电站五大区域进行洞室稳定性分析及现场调查,左岸大岩淌滑坡区域各排水洞由于结构面形成的块体基本没有,但因其部分穿越覆盖层,洞室内会出现局部塌方现象,断层剪切带密集发育,使得岩体整体性较差,洞室稳定性较低;左岸和右岸各灌浆平洞围岩稳定性较高,岩体整体性好;在马崖高边坡中的各高程排水洞中,结构面组合没有形成的块体,但马崖高边坡卸荷裂隙穿越230m、260m排水洞,使得洞室出现较大裂隙,岩体稳定性降低,其余洞段岩体处于稳定状态,无破坏现象;在地下厂房区域,除1#施工支洞外,厂房各层排水洞其围岩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4)对水电站各区域进行渗水调查,结合各洞室监测点多年数据分析:左、右岸灌浆平洞渗漏主要发生在靠近坝址一侧,主要是库水对边坡渗透作用;左岸大岩淌滑坡渗水主要由于滑坡变形引起的,水源来自降雨;右岸地下厂房渗水主要是来自马崖边坡卸荷所产生的大裂隙,降雨通过裂隙进入地下厂房,通过地下厂房排水洞排出。通过追踪邹家沟在地表的延伸及地下岩溶通道出露位置,判断位于邹家沟处的灌浆平洞渗水主要来自其邹家沟地表水,由于其所处地形,导致山体两侧的地表水汇聚在此,沿着地表裂隙进入灌浆平洞。根据监测数据其现场调查,此处灌浆帷幕于2014年7月帷幕出现渗水现象。对右岸2#斜向交通洞喷水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利用该处量水堰多年的流量监测数据,结合区域断裂的走向及在地表出露的岩溶通道判断该处渗漏主要是降雨以及库水所导致,雨水主要是通过地表近东西走向的大断裂进入2#斜向交通洞,库水主要是通过右岸350m灌浆平洞位于F2断层附近的灌浆帷幕,经过岩溶通道到达2#斜向交通洞。

赵文兰[10](2019)在《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密切其他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变的刻不容缓。然而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发育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岩溶塌陷和基坑边坡稳定性被破坏等地质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影响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岩溶塌陷处治对策,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境内岩溶发育类型众多,面积广泛,占西南岩溶发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文以广西地区岩溶发育特点为背景,结合岩溶发育基本情况,从岩溶发育机理、影响因素和溶洞分类三个方面对影响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岩溶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浅埋溶洞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浅埋型溶洞规模较小,根据溶洞规模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将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体简化为固支模型和悬臂模型。考虑到导致岩层失稳的因素众多,故选择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基坑边坡岩体破坏机制,建立溶洞与基坑边坡临界面间岩体势能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势函数,推导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提出与基坑边坡周围隐伏溶洞处理与否的判别标准。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有基坑开挖卸荷、岩溶水压力、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溶洞形态与空间位置等。本文依托广西岩溶区“桂东广场”基坑边坡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岩溶水压力,岩层厚度、溶洞空间位置对基坑直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岩溶水压力加速了溶洞的破坏,当岩层厚度足够大时其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溶洞位于不同位置时,对基坑直立边坡变形的影响特征不同,固支梁模型直立边坡变形集中于固支梁中间界面周围较稳定,悬臂梁模型最大变形位置随岩层厚度与岩溶水压力变化敏感。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解析解和数值试验,结合广西岩溶地质情况,从宏观区域预防到工程技术处治,从处治原则到具体处治措施,对岩溶塌陷处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爆破动力诱发裂隙岩体破坏突水机理与过程调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突涌水灾变演化机理方面
        1.2.2 爆破试验与模拟方法方面
        1.2.3 防突安全厚度计算方面
        1.2.4 隧道突涌水灾害控制方面
        1.2.5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爆破冲击物理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
    2.1 爆破冲击物理模拟试验方法
        2.1.1 爆破动力模拟试验装置
        2.1.2 爆破动力定量模拟方法
        2.1.3 干燥裂隙扩展试验研究
    2.2 爆破动力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
        2.2.1 爆破离散元模拟分析方法
        2.2.2 爆破模拟参数取值与标定
        2.2.3 二维裂隙扩展数值模拟结果
        2.2.4 三维裂隙扩展数值模拟结果
    2.3 裂隙扩展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2.3.1 单裂隙扩展对比分析
        2.3.2 交叉裂隙扩展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爆破冲击下岩体裂隙水压内升机制
    3.1 含水裂隙岩体爆破冲击模拟试验
        3.1.1 含水裂隙动力损伤性能测试系统
        3.1.2 爆破模拟试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3.2 爆破冲击下裂隙水压动态响应规律
        3.2.1 单次爆破冲击下水压内升规律
        3.2.2 水压内升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3.2.3 循环爆破作用下水压变化特征
    3.3 爆炸冲击下应力波响应规律
        3.3.1 能量特征与破裂信号分析
        3.3.2 岩体震动速度响应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爆破冲击下含水裂隙岩体变形机制
    4.1 单次爆破冲击下裂隙岩体变形规律
        4.1.1 爆破冲击下裂隙动态扩展规律
        4.1.2 爆破冲击下动态应变变化特征
        4.1.3 应变振荡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2 循环爆破作用下岩体损伤演化规律
        4.2.1 循环爆破冲击下裂隙扩展规律
        4.2.2 循环爆破冲击下应变变化规律
    4.3 含水裂隙岩体动力破坏离散元模拟
        4.3.1 含水裂隙扩展离散元模拟程序
        4.3.2 含水裂隙岩体动力破坏模拟结果
        4.3.3 循环爆破下裂隙扩展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爆破扰动下裂隙岩体动力破坏突水机理
    5.1 裂隙岩体渐进破坏应力-渗流耦合模型
        5.1.1 细观破坏模型基本假定
        5.1.2 裂隙岩体渐进破坏模型
        5.1.3 模型论证分析与验证
    5.2 裂隙岩体动力破坏突水临灾判据
        5.2.1 含水裂隙动力破坏力学模型
        5.2.2 含水裂隙拉剪破坏判据
        5.2.3 含水裂隙压剪破坏判据
    5.3 突涌水灾害演化过程分析
        5.3.1 裂隙岩体渐进破坏过程
        5.3.2 爆破扰动下防突结构破坏分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钻爆法隧道突涌水防突最小安全厚度
    6.1 爆破冲击下围岩扰动破坏区范围
        6.1.1 爆轰压力及应力波衰减规律
        6.1.2 爆破冲击下扰动破坏区计算方法
        6.1.3 围岩扰动破坏区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6.2 循环爆破作用下扰动破坏区范围
        6.2.1 基于爆破扰动系数D的H-B准则修正
        6.2.2 循环爆破作用下扰动破坏区计算方法
        6.2.3 循环扰动破坏区影响因素分析
    6.3 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层裂破坏区范围
        6.3.1 爆炸应力波反射作用机制
        6.3.2 层裂破坏区范围计算方法
    6.4 渗流作用下渗透破坏区范围
        6.4.1 渗透破坏区范围计算方法
        6.4.2 渗透破坏区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6.5 防突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分析
        6.5.1 掌子面扰动破坏区计算验证
        6.5.2 层裂破坏区与渗透破坏区计算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爆破诱发突水灾害施工决策与过程调控
    7.1 钻爆法隧道突水灾害控制决策指标
        7.1.1 不良地质因素统计分析
        7.1.2 爆破开挖施工信息分析
        7.1.3 岩体多元信息指标分析
        7.1.4 施工决策指标体系
    7.2 隧道突涌水灾害安全施工决策方法
        7.2.1 钻爆法隧道施工动态决策模型
        7.2.2 决策指标综合权重确定方法
        7.2.3 钻爆法隧道安全施工决策标准
    7.3 钻爆法隧道突水灾害过程调控方法
        7.3.1 突涌水灾害过程调控模型
        7.3.2 爆破施工与防突性能调控因素分析
        7.3.3 调控实施过程与调控措施
    7.4 爆破诱发突水过程控制与工程验证
        7.4.1 隧道工程基本概况
        7.4.2 爆破施工调控结果分析
        7.4.3 防突结构性能调控结果分析
        7.4.4 突涌水动态调控验证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3)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岩溶的分布
        1.1.2 岩溶地区工程隐患
    1.2 复合地基的概述
    1.3 CFG桩复合地基
        1.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1.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4.1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1.4.2 试验研究现状
        1.4.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桂林岩溶地区工程性质分析
    2.1 桂林市自然地理概况
    2.2 桂林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2.3 桂林地区岩溶地基不良地质现象
        2.3.1 溶洞
        2.3.2 土洞
        2.3.3 岩溶塌陷
        2.3.4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
        2.3.5 基岩面起伏(溶槽、溶沟)
    2.4 桂林岩溶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3.1.1 置换作用
        3.1.2 排水固结作用
        3.1.3 振动挤密作用
        3.1.4 桩土约束作用
        3.1.5 褥垫层的作用
    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计算
        3.2.1 概述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3.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3.3.1 概述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方法
        3.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分析
    4.1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
        4.1.1 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问题
        4.1.2 桩端下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4.2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因素分析
        4.2.1 溶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4.2.2 土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4.2.3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4.3 岩溶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4.3.1 复合地基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4.3.2 复合地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4.4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4.4.1 桩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4.4.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例及现场试验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条件
    5.3 CFG桩复合地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5.4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5.4.1 试验目的
        5.4.2 CFG单桩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5.4.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5.5 CFG桩复合地基强度及变形计算
        5.5.1 对工程案例进行承载力计算
        5.5.2 对工程案例进行沉降变形计算
        5.5.3 CFG桩复合地基几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5.6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对比分析
        5.6.1 受力情况对比分析
        5.6.2 上部荷载传递路径对比分析
        5.6.3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5.6.4 经济性对比分析
        5.6.5 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降雨诱发软硬互层顺倾斜坡失稳地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雨斜坡灾害形式研究现状
        1.2.2 斜坡降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1.2.3 顺层斜坡降雨失稳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研究区域典型地形地理特征
    2.2 研究区域岩性特征
    2.3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及降雨特征
        2.4.1 地下水分布特征
        2.4.2 河流水系分布特征
    2.5 研究区顺层软硬互层斜坡典型的降雨失稳灾害模式
    2.6 古蔺站场滑坡
        2.6.1 古蔺站场滑坡地质环境条件简述
        2.6.2 古蔺站场滑坡失稳特征
        2.6.3 古蔺站场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初步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硬互层岩质斜坡降雨模型试验原理及设计
    3.1 试验原理
    3.2 软硬互层岩质斜坡降雨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3.2.1 相似原理
        3.2.2 相似常数确定
    3.3 降雨试验模型尺寸及材料选取
        3.3.1 地质原型及试验模型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3.3.2 模型斜坡相似材料的比选
        3.3.3 相似材料岩样渗透性测试
    3.4 室内降雨试验模型装置总体设计
        3.4.1 模型试验装置设计
        3.4.2 模型试验传感器的选取及测点布置
    3.5 试验模型流程及试验方案拟定
        3.5.1 试验准备及模型搭建
        3.5.2 试验工况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软硬互层斜坡岩体软化特性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软弱岩体的物理-力学-水理性质试验研究
        4.2.1 软岩物理性质
        4.2.2 软岩力学性质
        4.2.3 软岩水理性质
    4.3 软岩遇水崩解试验
        4.3.1 试验设备及方法
        4.3.2 试件的制备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4.4.1 试验设备
        4.4.2 试件的制备
        4.4.3 试验分组
        4.4.4 试验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条件下软硬互层顺倾岩质斜坡降雨力学响应对比研究
    5.1 软硬互层模型斜坡现象描述及特征分析
        5.1.1 不同坡度软硬互层斜坡破坏过程现象
        5.1.2 不同岩层厚度软硬互层斜坡破坏过程现象
    5.2 软硬互层斜坡降雨响应规律特征分析
        5.2.1 软硬互层20°坡体降雨响应规律特征分析
        5.2.2 含水率变化特征分析
        5.2.3 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5.2.4 土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5.3 软硬互层斜坡试验模型不同破坏阶段演化过程
        5.3.1 第二次降雨结束时坡体破坏演化特征分析
        5.3.2 第四次降雨结束时坡体破坏演化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降雨诱发软硬互层斜坡失稳数值研究分析
    6.1 离散元数值计算UDEC简介
        6.1.1 UDEC基本原理
        6.1.2 离散元渗流理论简介
    6.2 计算流程及计算参数的拟定
        6.2.1 数值计算几何模型的建立
        6.2.2 模型的本构模型和力学参数选取
        6.2.3 边界条件和初始应力设置
        6.2.4 计算流程
    6.3 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6.4 敏感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降雨
        2.1.2 水系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5.2 滑坡基本特征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7.3.1 DAN3D预测结果
        7.3.2 公式预测结果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溶和土洞
    1.1 岩溶
    1.2 土洞
2 土洞地基处理方法
    2.1 阻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法
    2.2 挖填法、灌注法及注浆法
    2.3 强夯或重锤夯实处理法
    2.4 垫层处理法
    2.5 高压旋喷法
    2.6 桩基法
3 表层和浅层岩溶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3.1 石笋、石林裸露(或上覆土层厚度较小)时处理方法
    3.2 镶补、嵌塞、洞底支撑、调整柱距及跨越等处理方法
    3.3 炸开溶洞顶板再处理方法
    3.4 悬臂梁处理方法
4 岩溶以上覆土厚度较大时基础设计
    4.1 独立基础及条基
    4.2 筏基及箱基
    4.3 CFG桩或其他刚性桩复合地基
    4.4 摩擦型灌注桩
5 岩溶地区桩基础
    5.1 桩基础选型
        (1)挖孔桩。
        (2)冲击桩。
        (3)旋挖桩。
    5.2 桩基设计等级
    5.3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5.3.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
        5.3.2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5.4 抗压桩桩身强度验算及抗拔桩桩身抗裂验算
        5.4.1 抗压桩桩身强度验算
        5.4.2 抗拔桩桩身抗裂验算
    5.5 嵌岩深度
    5.6 桩端基岩厚度
    5.7 桩端基岩临空面
        5.7.1 临空面的分类
        5.7.2 有关规定及其理解
        5.7.3 临空面稳定性计算方法
        5.7.4 实际工程中遇到临空面时的处理方法
    5.8 超前钻
        5.8.1 钻孔数量
        5.8.2 应注意问题
6 结论

(7)被动区溶洞对抗滑桩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岩溶地区垂直承载桩稳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1.2.2 岩溶地区水平承载桩稳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1.3 相关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相关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模型及试验准备
    2.1 相似理论基础
    2.2 试验模型设计
        2.2.1 模型尺寸及物理参数确定
        2.2.2 模型箱设计
        2.2.3 模型架设计与制造
    2.3 加载与测试系统
    2.4 试验加载量测方案
第三章 相似材料研究及模型制作
    3.1 相似材料
        3.1.1 河砂与重晶石级配分析
        3.1.2 原材料配比研究
    3.2 试验模型浇筑
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破坏过程定性分析
        4.1.1 横长轴溶洞模型破坏定性分析
        4.1.2 纵长轴溶洞模型破坏定性分析
    4.2 变形和破坏过程定量分析
        4.2.1 横长轴溶洞模型分析
        4.2.2 纵长轴溶洞模型分析
    4.3 对比分析
        4.3.1 定性分析
        4.3.2 变形与破坏过程定量分析
第五章 模拟对比分析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物理力学参数
        5.2.2 模型建立与单元格划分
        5.2.3 本构模型选择、约束条件与加载方式
    5.3 破坏判别准则
    5.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5.4.1 模型破坏判别
        5.4.2 水平推力与桩水平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5.4.3 水平推力与主动区、被动区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5.4.4 水平推力与溶洞收敛曲线分析
        5.4.5 云图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8)岩溶地区桩的稳定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垂直承载桩溶洞顶板稳定性问题
2 垂直承载桩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问题
3 岩溶地区水平承载桩稳定性问题
4 今后研究方向
5 结论

(9)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不足及需要完善之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层岩性
    2.3 区域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6 本章小结
3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
    3.1 地下洞室局部破坏现状分析
    3.2 块体分析原理
    3.3 地下厂房洞室群地质概况
    3.4 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3.5 地下厂房1#交通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3.6 厂房1#施工支洞塌方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渗漏分析
    4.1 水文地质条件
    4.2 地下洞室群地下水渗漏现状分析
    4.3 各区域渗漏分析
    4.4 重点地段渗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10)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发育机制、特征研究现状
        1.2.2 地下空洞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岩溶区不良地质灾害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溶洞发育机制及特征分析
    2.1 岩溶发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2.1.1 岩溶发育机制
        2.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2.2 溶洞分类
        2.2.1 溶洞主要分类方法
        2.2.2 其他分类方法
    2.3 广西溶洞发育特征
        2.3.1 广西地区概况
        2.3.2 广西溶洞发育特性
    2.4 桂东广场工程地质情况
        2.4.1 工程概况
        2.4.2 地质构造
        2.4.3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
        2.4.4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建筑基坑边坡岩层安全厚度研究
    3.1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破坏机理
    3.2 突变理论
        3.2.1 突变理论简介
        3.2.2 尖点突变模型
    3.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安全距离的确定
        3.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3.3.2 溶洞边坡系统势能确定
        3.3.3 安全厚度的确定
    3.4 桂东广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安全厚度实例研究
        3.4.1 桂东广场固支梁模型实例研究
        3.4.2 桂东广场悬臂梁模型实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隐伏溶洞建筑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1.1 数值模拟研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4.1.2 ANSYS数值分析简介
    4.2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稳定性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4.2.2 数值模拟本构模型选取
        4.2.3 数值模拟
        4.2.4 基于数值模拟的岩层安全厚度分析
    4.3 基于数值模拟的工程实际岩层厚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
    5.1 岩溶塌陷处治原则
    5.2 区域预防
        5.2.1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5.2.2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5.2.3 保护环境
        5.2.4 提高认识,群策群防
    5.3 岩溶塌陷处治技术
        5.3.1 岩溶分类
        5.3.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的防治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爆破动力诱发裂隙岩体破坏突水机理与过程调控方法[D]. 屠文锋. 山东大学, 2021(11)
  • [2]覆盖岩溶临空面对水平承载桩嵌固端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研究[J]. 李天雨,范秋雁,韩伟,梁家珲. 工程力学, 2020(10)
  • [3]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D]. 钟宣.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4]降雨诱发软硬互层顺倾斜坡失稳地质力学机制研究[D]. 张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J]. 李国胜. 建筑结构, 2020(03)
  • [7]被动区溶洞对抗滑桩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D]. 李武奇. 广西大学, 2019(06)
  • [8]岩溶地区桩的稳定性研究综述[J]. 范秋雁,李武奇,黄伟. 红水河, 2019(05)
  • [9]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D]. 靳宝萍. 三峡大学, 2019(06)
  • [10]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D]. 赵文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覆盖岩溶前表面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