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论文文献综述)
祁正梅[1](2020)在《奶牛乳房炎临床症状及中西药治疗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威胁奶牛繁殖功能和正常利用年限的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健康状况及环境因素有直接联系。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一方面会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奶牛利用年限下降,泌乳功能逐渐降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该文主要论述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西药治疗措施。
马博,卜三平,周鸿淼,王艳萍,刘鸽[2](2020)在《新疆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巴州地区八县一市规模化奶牛场1 800头奶牛的7 200份乳样使用兰州隐形乳房炎诊断试剂(LMT)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发现1 800头奶牛中隐性乳房炎奶牛头数为432头,患病率为24%(432/1800)。试验分离到的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0%,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80.8%(42/52),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头孢氨苄的耐药率为5.7%(3/52),对多西环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为0%(0/52)。并出现了25株菌多重耐药性,所占比例为48%(25/52)。
马博,卜三平,周鸿淼,王艳萍,刘鸽[3](2019)在《新疆巴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致奶牛隐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新疆巴州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隐性乳腺炎中所起的作用,实验对巴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患隐性乳腺炎奶牛的乳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此奶牛场隐性乳腺炎的患病率为14.5%,最终确定13株分离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样本数的7.1%(13/184)。该结果为巴州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隐性乳腺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肖霞,李维静,胡雪,顾梦恬,卜仕金[4](2019)在《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乳腺炎的防治作用,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比较了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和氯唑西林对乳腺炎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随机选择60头进入干乳期的临床健康奶牛,在最后一次挤奶后每头牛的每个乳区分别灌注一管受试药物或对照药物(氨苄西林-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入选的每头奶牛分别在干奶前、以及产后1、3、5 d,采集每个乳区的乳样进行体细胞计数和细菌学检查。在药物处理后至产后14 d内,每天对受试动物进行临床型乳腺炎检查。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氯唑西林对分离自奶牛乳腺炎的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8、8μg/mL>128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25、0.25、2、1μg/mL;对乳房链球菌的MIC50分别为4、8、16、128μg/mL;对停乳链球菌的MIC50分别为8、8、8、128μg/mL;对无乳链球菌MIC50分别为0.25、4、0.25、32μg/mL。临床药学研究显示,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腺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不同细菌感染治愈率介于66.6%~100%之间,新感染发生率低于8.3%。在治愈率、新感染率及细菌学清除率方面和对照药物(氨苄西林-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头孢洛宁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干乳期奶牛每乳区灌注一管250 mg的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能有效治疗干乳期隐性乳腺炎和预防新的乳腺炎感染。
李维静[5](2014)在《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及残留消除研究》文中认为奶牛乳腺炎是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头孢洛宁(Cephalonium,CEPL)是第一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干奶期奶牛乳腺炎。本试验通过对头孢洛宁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有效性及其在产犊后泌乳奶牛牛奶中残留消除规律等研究,为头孢洛宁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头孢洛宁对乳腺炎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和氯唑西林对乳腺炎病原菌的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氯唑西林对分离自奶牛乳腺炎的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8、8、>128μg/ml,MIC90分别为64、64、>128、>128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25、0.25、2、1μg/ml,MIC90分别为16、16、32、128pg/ml.对乳房链球菌的MICso分别为4、8、16、128μg=ml,MIC90分别为8、16、64、>128μg/ml;对停乳链球菌的MICso分别为8、8、8、128μg/ml,MIC90分别为16、8、128、>128μg/ml;对无乳链球菌MICso分别为0.25、4、0.25、32μg/ml,MIC90分别为4、16、4、>128μg/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洛宁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2、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乳腺炎的药效学研究本研究随机选择60头进入干乳期的临床健康奶牛,在最后一次挤奶后每头牛的每个乳区分别灌注一管受试药或对照药物。对入选的每头奶牛分别在干奶前、以及产后1、3、5天,采集每个乳区的乳样进行体细胞计数和细菌学检查。在药物处理后至产后14天内,每天对受试动物进行临床型乳腺炎检查。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腺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治愈率、新感染率及细菌学清除率方面和对照药物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表明进入干乳期奶牛每乳区灌注一管250mg的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能有效治疗干乳期隐性乳腺炎和预防新的乳腺炎感染。3、头孢洛宁在牛奶中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试料中残留的头孢洛宁和头孢匹林及其代谢物去乙酰化头孢匹林用含乙腈提取和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牛奶中3种药物的标准曲线在2.5μg/kg-100μg/kg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2.5μg/kg,定量限为5μg/kg。回收率均在75%以上。日内变异系数在1.67%~9.68%之间,日间变异系数在2.21%~6.62%之间。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牛奶中头孢洛宁和苄星头孢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适用于牛奶中头孢洛宁和头孢匹林残留量的检测。4、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弃奶期研究40头进入干乳期的健康奶牛,干奶前挤干每个乳区内乳汁后,每个乳区分别注入一支250mg的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给药后奶牛不再挤奶直至产后下一泌乳期开始,产犊后连续采集每头泌乳牛前10次所挤的奶样,将每头奶牛每次采集的4个乳区混合奶样中取100ml供残留检测。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采用上述建立的HPLC/MS检测方法测定。残留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的奶牛产犊后前10次挤奶样品中头孢洛宁的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根据欧盟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10μg/kg,当干乳期时间长于40d或以上时,建议弃奶期可定为0d。
上官陶[6](2011)在《Lysostaphin乳腺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细胞制备》文中提出本研究以pEGFP-C1为载体骨架,通过PCR扩增牛2.8kb的β-酪蛋白5’调控区及0.6 kb的3’侧翼区(poly A)序列作为调控序列,制备成含有绿色荧光和新霉素筛选标记的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EPB),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转染试剂FuGene HD将PEPB反复转染牛乳腺上皮细胞3-5次,用催乳素诱导后,经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目的蛋白在乳腺细胞中的表达。然后用PEPB载体电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后,把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并提取其基因组,因为Lysostaphin基因是外源基因,经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转基因克隆胚的制备与鉴定,为制备Lysostaphin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提供核供体细胞。结果表明,Lysostaphin基因在牛乳腺细胞正确表达,并整合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得到了转Lysostaphin基因的核供体细胞和转基因克隆胚。1.构建Lysostaphi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重组Lysostaphin蛋白,通过对其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证实重组Lysostaphin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抑杀菌作用,可以作为功能基因制备转抗病基因动物2.利用PCR技术从牛的基因组中扩增β-酪蛋白5′(BBC5)和3′端(BBC3)序列,从PELY载体中扩增人生长激素信号肽和Lysostaphin成熟肽序列(Hgh-Lys),首先并将BBC5和BBC3序列定向连接到初级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BCP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BCT,然后将Hgh-Lys和PBCT经过双酶切定向连接构建成PBS载体,最后将PBS与pEGFP-C1经过双酶切定向连接后,成功构建了Lysostaphin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EPB。3.利用FuGENE HD转染试剂,将经无内毒素纯化的PEPB质粒转入牛乳腺上皮细胞,经催乳素诱导后,经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EPB载体能够介导Lysostaphin基因成熟肽序列在乳腺细胞中的表达。4.利用电转染的方法,将纯化的PEPB质粒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24小时后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同时加入G418进行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后,提取细胞基因组进行PCR以及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该阳性细胞可以用作转基因的核供体细胞。5.选取阳性克隆细胞,利用SCNT技术制备转基因克隆胚胎,选择具有绿色荧光表达的阳性克隆胚胎,经过PCR鉴定,说明转Lysostaphin基因核供体细胞制备成功。
王鑫[7](2010)在《陕西省渭南地区猪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目的: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课题对陕西省渭南地区进行口蹄疫病原检测,对口蹄疫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相关的背景和发病资料以期确定口蹄疫疾病在陕西省渭南地区的分布、发病及流行特点,分析诱发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遗传变异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该地区不同规模猪场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研究口蹄疫的分布规律、发病流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口蹄疫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①本课题根据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区域保守性,在对比众多株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以确定PCR检测方法是否符合大规模的FMDV病临床检测。②本研究通过对各地采取问卷调查、现场问询调查、定点采样方式获取猪群发病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并通过在陕西省渭南地区不同地点进行定点采样,采集对象为各种原因发病的不同年龄猪,病料分别来自临渭区、华县、潼关、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大荔、富平、韩城市、华阴市11个地区,共1037份样品,运用自己建立的PCR方法对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所建立的PCR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地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临渭区、华县、潼关等11个地区采集的1037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8份,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5.2%。各地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临渭区10.2%、华县28.1%、潼关23.6%、蒲城县16.3%、澄城14.7%、白水11.9%、合阳7.6%、大荔35.6%、富平7.1%、韩城20%、华阴14.3%。结论:①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完全适用于大规模的口蹄疫病毒病临床检测。②通过对各地采取问卷调查、现场问询调查、定点采样方式获取猪群发病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并通过陕西省渭南地区在各地定点采样,并进行PCR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陕西省渭南地区的口蹄疫疫病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5.2%,其中大荔地区阳性检出率高达35.6%,实验数据表明陕西省渭南地区各个县市均有口蹄疫病毒阳性病料的检出,口蹄疫病毒感染在渭南地区的发病猪群中普遍存在。③根据陕西省渭南地区的养猪状况及特点,在全市范围内的普遍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疫病防制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前提下,进一步控制口蹄疫病毒传播的任务非常艰巨,各级畜牧兽医的主管部门领导应从意识上进行高度重视,基层畜牧业从业人员及兽医工作人员则要认真对待,全面建立健全综合防制策略,以便更好地有效的控制口蹄疫疫情的蔓延和传播。
王伟玉[8](2010)在《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5和CP8免疫原性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奶牛乳腺炎严重影响到奶牛产业的发展,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从患乳腺炎的奶牛分泌的乳汁中分离出的金葡菌94%-100%的细菌细胞壁带有荚膜,70%-8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5型或8型荚膜多糖,因此造成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的主要因素被认为是CP5和CP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荚膜多糖与细菌的毒力和抗吞噬作用有关,致使金葡菌不能被免疫系统有效清除。研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反应的特异性荚膜多糖疫苗可能是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荚膜多糖属于小分子,是不完全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反应,因此不能作为独立的抗原使用。通过化学方法利用载体蛋白与荚膜多糖偶联,制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荚膜多糖抗体的大分子偶联物,提高小分子荚膜多糖的免疫原性的技术在国内外已有报道。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以己二酰肼为间桥,碳二亚胺为偶联剂,将荚膜多糖与不同的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大分子结合物。由于细菌的鞭毛蛋白具有佐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应答,因此在载体的选择方面,我们以鞭毛蛋白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荚膜多糖免疫原性的影响。为了提高鞭毛蛋白中赖氨酸的含量,我们在鞭毛蛋白的N末端加上一个多聚赖氨酸,以提高多糖衍生物对鞭毛蛋白的攻击力,形成连续的多糖片段。由于连续的多糖片段和鞭毛蛋白的佐剂作用,我们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偶联物。在偶联物的鉴定过程中,主要用薄层层析、Sepharose CL-6B层析图谱、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对偶联物进行鉴定,结果证明偶联物偶联成功,并确定了偶联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偶联物免疫小鼠,免疫采血后,采用间接ELISA法、MTT法和小鼠攻毒试验检测荚膜多糖偶联物的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作用。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二免后两周,多糖偶联物均表现出免疫原性,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IgM荚膜多糖抗体,三免后的IgG抗体水平显着高于二免小鼠的抗体水平,说明说明偶联物小鼠产生了免疫记忆反应。而单独的多糖组,在第三次免疫后,没有发生明显的抗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没有产生免疫记忆反应。在用多糖偶联物免疫的小鼠中,用Lys-flic-cp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显着的高于用flic-cp、flic-m-cp和BSA-cp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flic-cp组小鼠的抗体水平显着高于flic-m-cp和BSA-cp组小鼠的抗体水平,这说明lys-flic和flic具有免疫佐剂作用,能够增强荚膜多糖偶联物的体液免疫效果,同时lys-flic的佐剂作用较flic显着增强。在对小鼠的细胞免疫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5型和8型均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荚膜多糖与蛋白载体偶联后,偶联物极显着的促进了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lys-flic-cp较flic-cp、bsa-cp和flic-m-cp具有更为显着的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flic-cp较bsa-cp和flic-m-cp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也显着提高,这表明lys-flic具有比flic更强的免疫增强作用。本试验中,我们对三免后的小鼠,在三免后的第14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偶联物免疫小鼠的成活率高于单独的多糖对照组,其中cp与lys-flic偶联物免疫小鼠的成活率最高,提示lys-flic的免疫增强作用。
王文勇,刘宝汉[9](2009)在《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制》文中研究说明
刘磊[10](2009)在《石家庄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查清石家庄地区奶牛乳房炎中致病菌的感染几率,在应用国际通用的CMT进行奶牛全群试验后,将奶牛进行分群,确定健康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牛、临床性乳房炎感染牛。进一步采取乳池奶,应用传统的方法分离鉴定所采集的奶样中的病原菌。从石家庄地区(新华区、鹿泉、灵寿、新乐、行唐、平山、深泽等地)共采集奶样206份,分离纯化出172株细菌,经鉴定,其中葡萄球菌27.91%(48/172)、链球菌11.63%(20/172)、肠杆菌58.14%(100/172)是主要致病菌。在检出菌的奶牛中,21%的奶牛分离出一种细菌,79%的奶牛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被检的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肠杆菌。选取8株大肠杆菌、10株链球菌和16株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溶血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只对环丙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等较敏感;葡萄球菌溶血能力较强,另两种细菌溶血能力弱或不溶血,说明葡萄球菌在奶牛乳房炎的患病过程中,致病力较强。采集92份隐性乳房炎的奶样,分别应用常规法和基因扩增法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样58份,无乳链球菌感染样16份,大肠杆菌感染样46份。采用多重PCR从基因水平上对受感染奶样进行了检测,结果对70份临床疑似奶牛乳房炎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建立的PCR方法检测阳性样品数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82.5%:传统生化方法检测阳性样品数为53份,阳性检出率为75.5%,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2%,表明本实验建立了快速且特异性强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奶牛乳房炎的三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超微粉中草药组方体外药敏试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细胞破壁中草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稍差,其MIC为250mg/ml,而对无乳链球菌作用最差,MIC在1000mg/ml以上。但总体效果较好。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化学实验室合成的稀土配合物Eu(α-NMA)3 phen·H2O检测了对分离菌株抑菌作用,进而验证Eu萘甲酸的抑茵特性。用琼脂扩散法和滤纸片法(直径为0.5cm)测定配合物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致病酵母的抑制作用,采用SDS-PAGE技术观察配合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蛋白的作用情况。并比较配体phen,稀土Eu离子和配合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菌体蛋白及膜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Eu和配体配合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了新的特性,配合物对细菌的膜蛋白没有明显影响。然而Eu萘甲酸具有广谱抑菌性,并对大肠杆菌蛋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针对石家庄市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结合生产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控制以下关键点的技术措施:①严格控制饲养环境中的病原体:②防止挤奶后乳头的污染;③科学合理使用挤奶器以减少乳房炎的发病几率;④控制由于牛感染造成的疾病传播;⑤防止干乳期乳房的感染;⑥通过接种疫苗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⑦设计合理的奶牛卧床,减少病原微生物直接侵入乳房;⑧定期检查牛群,时时监控,建立合理强制性监管机制。⑨建议使用中药超微粉防治奶牛乳房炎。
二、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乳房炎临床症状及中西药治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病原因 |
1.1 饲养管理不到位 |
1.2 病原微生物侵入 |
1.3 营养因素 |
1.4 药物使用不合理 |
2 临床症状 |
3 治疗措施 |
4 结束语 |
(2)新疆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乳样LMT检测结果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3 生化鉴定结果 |
2.4 分离株的16S rRNA扩增 |
2.5 分离株的药敏结果 |
3 讨论 |
(3)新疆巴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致奶牛隐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样品来源: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隐性乳腺炎的检测及奶样的采集: |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化鉴定: |
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 rRNA鉴定: |
2 试验结果 |
2.1 乳样采集结果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3 生化鉴定结果 |
2.4 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扩增 |
3 讨论与分析 |
(4)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体外药敏试验 |
1.4 试验动物 |
1.5 临床试验分组及给药 |
1.6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体外抑菌试验 |
2.2 治愈情况 |
2.3 新近感染发生情况 |
2.4 产后体细胞数 |
3 讨论 |
4 结论 |
(5)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及残留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
2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
2.1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
2.2 遗传因素 |
2.3 饲养管理 |
2.4 环境因素 |
2.5 其他因素 |
3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
3.1 亚临床型乳腺炎 |
3.2 临床型乳腺炎 |
4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
4.1 乳汁体细胞计数(SCC) |
4.2 化学检验 |
4.3 电导率值检验法 |
5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 |
6 奶牛乳腺炎的抗生素治疗 |
7 头孢洛宁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头孢洛宁对引起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
摘要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受试药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药物储备液的配置及保存 |
2.2 菌液的制备 |
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 结果 |
3.1 受试药对乳腺炎大肠杆菌的MIC测定结果 |
3.2 受试药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链球菌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 |
3.3 受试药乳腺炎金葡菌药敏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性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药品 |
1.3 仪器 |
1.4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动物的入选和剔除标准 |
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3 试验动物分组 |
2.4 给药方案 |
2.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6 有效性评价参数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治愈情况 |
3.2 新近感染发生情况 |
3.3 产后体细胞数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
一、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的HPLC-MS/MS测定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1.3 标准品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样品的前处理 |
2.2 样品的确证 |
2.3 色谱条件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内标法) |
2.5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的测定 |
2.6 回收率的测定 |
2.7 精密度测定 |
2.8 结果计算和表达 |
3 结果 |
3.1 确证 |
3.2 质谱检测条件及质谱图 |
3.3 色谱图 |
3.4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 |
3.5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6 添加回收率 |
3.7 精密度 |
4 讨论 |
4.1 液相条件优化 |
4.2 质谱条件优化 |
4.3 基质效应 |
4.4 前处理方法优化 |
4.5 氮吹浓缩条件的选择 |
4.6 检测方法的评价 |
二、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1.3 标准品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1.5 受试药物 |
1.6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给药方法 |
2.2 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的前处理 |
2.4 样品中头孢洛宁的检测 |
2.5 休药期计算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Lysostaphin乳腺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细胞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Lysostaphin 概述 |
1.1 Lysostaphin 的理化性质 |
1.2 Lysostaphin 的酶学性质 |
1.3 产生菌生理学功能 |
1.4 抗菌作用机制 |
1.5 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
1.6 药效学研究 |
1.6.1 体外实验 |
1.6.2 动物实验 |
1.6.3 应用前景展望 |
1.7 结论 |
第二章 重组Lysostaphin 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质粒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扩增与鉴定 |
2.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3 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
2.2.4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诱导时间的确定 |
2.2.5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2.2.6 重组蛋白的活性研究 |
2.3 结果 |
2.3.1 基因合成与扩增 |
2.3.2 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
2.3.3 IPTG 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 |
2.3.4 重组Lysostaphin 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2.3.5 重组Lysostaphin 的体外活性研究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Lysostaphin 牛乳腺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质粒和菌株 |
3.1.1.2 动物组织 |
3.1.1.3 主要试剂 |
3.1.2 方法 |
3.1.2.1 目的基因的获取与鉴定 |
3.1.2.2 β-酪蛋白5′端与3′端扩增及PBCT 载体构建与鉴定 |
3.1.2.3 Lysostaphin 基因初级乳腺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3.1.2.4 Lysostaphin 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3.2 结果 |
3.2.1 目的基因的获取与鉴定 |
3.2.2 β-酪蛋白5′端与3′端扩增及PBCT 载体构建与鉴定 |
3.2.3 Lysostaphin 基因初级乳腺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3.2.4 Lysostaphin 牛乳腺表达载体的鉴定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PEPB 介导Lysostaphin 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细胞 |
4.1.1.2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PEPB 重组质粒的纯化 |
4.1.2.2 乳腺细胞的解冻与体外培养 |
4.1.2.3 乳腺上皮细胞的转染 |
4.1.2.4 Lysostaphin 基因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4.2 结果 |
4.2.1 重组质粒PEPB 的纯化 |
4.2.2 乳腺细胞的解冻与体外培养 |
4.2.3 乳腺上皮细胞的转染及绿色荧光的表达 |
4.2.4 Lysostaphin 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的表达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转Lysostaphin 基因细胞的制备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细胞 |
5.1.1.2 试剂 |
5.1.2 方法 |
5.1.2.1 特异表达载体PEPB 的纯化 |
5.1.2.2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解冻与培养 |
5.1.2.3 G418 最小致死浓度的测定 |
5.1.2.4 电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单克隆细胞的筛选与扩大培养 |
5.1.2.5 单克隆核供体细胞的PCR 鉴定 |
5.1.2.6 Southern blot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阳性细胞的基因组中 |
5.1.2.7 转基因克隆胚的制备与验证 |
5.2 结果 |
5.2.1 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纯化与鉴定 |
5.2.2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转染与筛选 |
5.2.3 单克隆核供体细胞PCR 鉴定 |
5.2.4 Southern blot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阳性细胞的基因组中 |
5.2.5 转基因克隆胚的获得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陕西省渭南地区猪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当前我国猪传染病流行特点 |
1.1.1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增加 |
1.1.2 病原多元化、症状复杂化 |
1.1.3 病原体变异后毒力增强 |
1.1.4 细菌继发性感染日趋严重 |
1.1.5 病症非典型化 |
1.2 猪口蹄疫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
1.2.1 口蹄疫病毒的研究历史 |
1.2.2 口蹄疫病毒的形态学特征与理化特性 |
1.2.3 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 |
1.2.4 口蹄疫病毒的培养特性 |
1.2.5 口蹄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 口蹄疫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
1.3.1 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流行现状 |
1.3.2 口蹄疫感染的传染源 |
1.3.3 口蹄疫感染传播途径 |
1.3.4 口蹄疫感染的易感动物与感染途径 |
1.4 口蹄疫的病理研究进展 |
1.4.1 口蹄疫的发病机理 |
1.4.2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
1.4.3 口蹄疫的病理变化 |
1.5 口蹄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1 目前的防治措施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口蹄疫病毒PCR 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毒株 |
2.1.2 病料的采集与保存 |
2.1.3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病料处理 |
2.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3 DNA 的提取 |
2.2.4 PCR 的扩增 |
2.2.5 特异性试验 |
2.2.6 敏感性试验 |
2.3 结果 |
2.3.1 特异性PCR 产物鉴定结果 |
2.3.2 敏感性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4.1 口蹄疫病毒PCR 鉴别诊断方法学探讨 |
2.4.2 口蹄疫病毒PCR 鉴别诊断方法的特异性 |
2.4.3 口蹄疫病毒PCR 鉴别诊断方法的敏感性 |
第三章 陕西省渭南地区的猪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猪口蹄疫的流行病学调查 |
3.1.2 病料的采集与保存 |
3.1.3 试剂和工具酶 |
3.1.4 检测方法 |
3.1.4.1 病料处理 |
3.1.4.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4.3 DNA 的提取 |
3.1.4.4 PCR 的扩增 |
3.2 结果 |
3.2.1 区域问卷调查 |
3.2.2 病料检测结果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陕西省渭南地区的口蹄疫疫病动态分析 |
3.3.2 口蹄疫发病的原因 |
3.3.3 口蹄疫的防制策略 |
结论 |
1 建立猪口蹄疫病毒PCR 检测方法 |
2 陕西省渭南地区的猪口蹄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5和CP8免疫原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注释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
2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 |
3 奶牛乳腺的防御机制 |
第二章 奶牛金黄葡萄球菌乳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5 型和8 型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免疫原性的方法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原性 |
2 多糖与蛋白的偶联方法 |
3 载体蛋白的选择 |
研究目的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Lys-flic,Flic 和Flic-m 的制备 |
1. 材料 |
1.1 菌株 |
1.2 试剂盒 |
1.3 生物试剂及培养基 |
1.4 12%的SDS-PAGE 凝胶配制 |
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2.2 重组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提取和纯化 |
3. 试验结果 |
3.1 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分析 |
3.2 重组蛋白的SDS-PAGE 电泳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5、CP8 和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及鉴定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荚膜多糖与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 |
2.2 偶联物的鉴定 |
3. 试验结果 |
3.1 偶联物的制备及薄层层析鉴定 |
3.2 偶联物的 Sefinose CL-6B 鉴定 |
3.3 偶联物结合率的测定 |
3.4 偶联物的免疫学鉴定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5 偶联物的免疫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免疫学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设备 |
1.4 实验动物 |
1.5 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特异性CP5 抗体吸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壁上的研究 |
2.2 动物分组和免疫 |
2.3 间接ELISA 法检测血清IgG、IgM 及IgG 亚类水平 |
2.4 MTT 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 |
2.5 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
2.6 数据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特异性CP5 抗体吸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壁上的研究 |
3.2 CP5 偶联物对血清IgM 抗体水平的影响 |
3.3 荚膜多糖CP5 偶联物对血清IgG 抗体水平的影响 |
3.4 CP5 偶联物对血清IgG 亚类水平的影响 |
3.5 CP5 偶联物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 CP5 偶联物对小鼠的攻毒保护作用 |
第四章 CP8 偶联物的免疫学研究 |
1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和免疫 |
2.2 特异性CP8 抗体吸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壁上的研究 |
2.3 间接ELISA 法检测血清IgG、IgM 及IgG 亚类 |
2.4 MTT 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 |
2.5 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
2.6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特异性CP5 抗体吸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壁上的研究 |
3.2 CP8 偶联物对血清IgM 抗体水平的影响 |
3.3 荚膜多糖CP8 偶联物对血清IgG 抗体水平的影响 |
3.4 CP8 偶联物对血清IgG 亚类水平的影响 |
3.5 CP8 偶联物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 偶联物对小鼠的攻毒保护作用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Lys-flic、flic、flic-m 的制备 |
2 荚膜多糖与蛋白的偶联 |
2.1 荚膜多糖的免疫原性 |
2.2 偶联方法的选择 |
2.3 载体蛋白的选择 |
2.4 偶联物的鉴定 |
3 偶联物的免疫学研究 |
3.1 关于小鼠血清抗体吸附在金葡菌外壁上的研究 |
3.2 偶联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附录 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石家庄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 |
1.2 乳房的防御能力 |
1.3 乳房炎的发病规律 |
1.4 发房炎的症状 |
1.5 乳房炎引起的乳腺的组织化学及乳汁成分的变化 |
1.5.1 组织化学变化 |
1.5.2 乳汁成分的变化 |
1.6 乳房炎的诊断研究现状 |
1.7 乳房炎的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
1.7.1 搞好挤奶卫生 |
1.7.2 改善挤奶技术和设备 |
1.7.3 增强乳房特异性抵抗力 |
1.7.4 微量元素可预防奶牛的乳房炎 |
1.8 乳房炎治疗的研究进程 |
1.8.1 西药治疗 |
1.8.2 中药治疗 |
1.8.3 防治乳房炎的不同疗法 |
2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奶牛及其试剂 |
2.1.2 检测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奶牛急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2.2 不同乳区奶牛急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
2.2.3 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2.4 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
2.2.5 新乐市某奶牛场不同胎次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统计 |
2.3 小结 |
3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被检奶牛 |
3.1.2 材料 |
3.1.3 细菌分离与培养 |
3.1.4 药敏试验 |
3.1.5 扫描电镜观察 |
3.2 结果 |
3.2.1 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
3.2.2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检出率分析 |
3.2.3 奶牛乳房炎各乳区细菌的检出数的分析 |
3.2.4 分离菌的药敏结果 |
3.2.5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生化鉴定结果及扫描电镜观察 |
3.3 小结 |
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无乳链球菌、沙门氏菌和酵母菌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的结果 |
4.2.2 多重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4.2.3 应用结果 |
4.3 小结 |
5 奶牛乳房炎治疗的研究 |
5.1 新型乳康的杀菌实验 |
5.1.1 材料和方法 |
5.1.2 结果 |
5.1.3 小结 |
5.2 Eu萘甲酸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结果和分析 |
5.2.3 小结 |
5.3 针对感染机制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的关键控制点(HACCP) |
5.3.1 饲养环境中对病原菌感染的控制 |
5.3.2 由感染牛造成传播疾病的控制 |
5.3.3 挤奶器科学合理的使用减少乳房炎的发病几率 |
5.3.4 挤奶后防止乳头的污染 |
5.3.5 免疫接种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
5.3.6 干乳期防治乳房的感染 |
5.3.7 设计合理的奶牛卧床,减少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附录 |
一、英文缩略词 |
二、HACCP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乳房炎临床症状及中西药治疗措施[J]. 祁正梅.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07)
- [2]新疆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 马博,卜三平,周鸿淼,王艳萍,刘鸽. 养殖与饲料, 2020(02)
- [3]新疆巴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致奶牛隐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J]. 马博,卜三平,周鸿淼,王艳萍,刘鸽.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9(06)
- [4]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研究[J]. 肖霞,李维静,胡雪,顾梦恬,卜仕金.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6)
- [5]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及残留消除研究[D]. 李维静. 扬州大学, 2014(01)
- [6]Lysostaphin乳腺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细胞制备[D]. 上官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7]陕西省渭南地区猪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D]. 王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 [8]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5和CP8免疫原性技术的研究[D]. 王伟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9]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制[J]. 王文勇,刘宝汉. 中国畜牧兽医, 2009(09)
- [10]石家庄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研究[D]. 刘磊.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