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研究

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研究

一、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1](2021)在《基于医院内外情景的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医疗健康需求呈井喷式上涨,医疗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发展势在必行。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如,医疗资源需求大、隐私信息等),医疗信息系统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仍然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医疗信息系统如何有效的发挥其对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医疗技术服务创新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相关影响关系仍存在争议。这主要是由医疗服务过程复杂,影响机制不明确产生的。因此,关于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如何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有待补充。信息系统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医疗服务场景,也使得医生参与医疗服务过程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本研究是基于新的医疗服务场景中医生主动参与医疗服务过程的视角,选取医生主动参与的两个主要研究情景,包括:(1)医院内医生使用智能辅助系统;(2)医院外医生使用在线医疗平台。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1)探索医院内智能辅助系统对医疗效果的影响;2)分析医生在医院外情景中主动参与的信息效应影响;3)分析医生在医院外情景中主动参与的说服效应影响。本研究基于医疗信息系统影响文献展开,结合知识视角框架、沟通说服理论分别对医院内与医院外医生使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影响展开讨论分析。本研究分别收集了医院内(两家医院)与医院外(在线医疗问答网站)的医疗健康数据。首先,结合医生系统实际使用数据,通过类实验(Quasi-experiment)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医院内医疗信息系统有效使用与医疗花费、处方准确度的因果关系,并从个体和组织压力视角理解其影响边界。其次,结合主题分析技术(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对医生在线生成内容(知识分享)进行主题模型分析,并实证分析医生在线分享知识结构对在线医疗服务选择的影响。进一步,结合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方法和多模态数据,从情感视角实证分析医生在线参与方式对服务选择的影响路径及边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医院内医疗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花费、提高处方准确度,但工作负荷与组织制度压力会削弱其积极影响。在线医疗平台中,不同的医生知识分享形式,对于医疗服务选择的影响不同,具体地,当医生采取全面型策略进行知识分享时,反而会减少患者通过在线医疗平台进行医疗咨询的行为,但这一负向影响会随着医生的参与行为削弱,例如,医生的跨边界行为以及专业状态。进一步发现医患沟通中的情感传递通过在线回复和医生身份特征(个人简历图片)的形式积极影响在线服务选择行为,而专业知识传递仅在医生处于高专业状态时产生积极影响关系。本研究成果为理解信息技术对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揭示了在我国医疗情景中个体、环境因素对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如何发挥影响并改善医疗质量的影响关系,填补了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影响的研究空白。其次,深入分析医生在线知识分享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探索医生在线参与行为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最后,通过结合多模态数据形式,系统地分析了医患在线沟通对在线服务选择的影响路径及边界。实践方面,本研究成果将为提高信息系统在医院内的实施效果提供实践与政策指导。通过对在线医疗平台的分析,为实施方如何通过在线平台满足部分患者医疗需求,从而缓解医院就医压力等医疗卫生现状问题。最终实现信息系统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服务创新融合,提高信息系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有效性。

田冬杰[2](2020)在《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医患双方在切身利益、交易环节、服务诉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利益诉求极端不同时,医患之间就会处于对立面,进而发生医患矛盾。经研究,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医患矛盾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医患矛盾、增进医患沟通,满足医院管理升级的现实需求,本课题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指导下探究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建立健全医患信息流通的通路,提出缩小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研究方法:本文以某二级综合医院为例,以医院服务场景下的医务人员、来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医患双方为研究对象,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HCRM)中的患者服务模块、内部管理模块、管理决策模块的指导下对医患信息不对称情况开展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从医学知识、角色定位、认知和谐及就医差异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通过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信息不对称重点人群,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信息不对称现况分析,使用柏拉图分析法找出患方信息缺失的具体表现。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1.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医学专业均对信息不对称产生影响。女性比男性对医患信息不对称感知相对明显,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所学专业非医学类的人群,对信息不对称感知越明显。2.关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认知结果分析主要集中在医学知识、角色定位、双方认知和谐和就医过程差异四个方面。3.医患信息不对称存在要存在于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的16个环节以及非医疗专业服务方面,其中:门急诊部分的挂号、面诊、检查/治疗环节的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20%以上,住院部分患方对疾病的认知、辅助检查及化验、治疗方案中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40%以上;在非医疗专业方面,患者权益中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及投诉权,患者服务中的导医、预约、咨询、便民服务和综合服务项目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20%以上。4.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果显示,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有:患者服务模块的患方咨询通道及患方获取医疗信息的质量;内部管理的服务信息展示方式、医院导视系统设计、服务硬件设备以及设施、信息不对称发生的重点人群、医患沟通机制质量;管理决策模块的SOP规范升级、规章制度设计升级、引入第三方机构、以客户为中心。研究结论:立足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理论(HCRM)依循“患方服务-内部管理-管理决策”这三个维度思考缩小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建议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第一,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例如在挂号环节,咨询服务台可以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导医服务的精准度,快速解决来院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困惑,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第二,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在增强医方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意识的同时,医方还需“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医院服务系统,如SOP规范。这一系统的支持是帮助医方又好又快地落实“CRM”管理的核心内容。此外,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改善仅依赖医方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因此还需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下功夫。其中,硬件方面主要包括行为识别系统的升级与迭代,如根据投诉与反馈,定期更新行为识别系统,提供更为清晰的导视系统和服务流程说明。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来院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教育、员工服务话术以及更为规范的服务人员沟通行为。根据某二级综合医院在调研阶段的实践,依托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升级、更新与创新是缩小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第三,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个体的努力以及服务流程的调整往往局限于其经验。医方只有把感性的经验落定为有效的机制、规章制度、管理系统才能更彻底地实现医患信息不对策局面的改观。因此,本文认为服务机制方面的首问负责制、智能导诊制、信息动态跟踪制等的完善、内部职工管理方面的分配机制、第三方服务机制等可为改善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供制度保障。

李玉梅[3](2020)在《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患者购买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在医疗领域,患者通过付费获得高质量的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医生通过提供高质量线上服务获得收入和声誉,需求与供给的迅速增长促进了线上付费医疗咨询服务市场蓬勃发展。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优势,但存在交流信息传递效率低、难以实现医疗检查等劣势,患者面临线上、线下两渠道的医疗咨询服务选择。同时,由于其信任品属性,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线上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供患者辨别医生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出服务购买决策。了解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患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促进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以社会行为学研究范式为指导,基于供给端的线上医疗咨询服务销售数据,探讨患者购买线上医疗咨询服务行为相关问题。首先,探讨了患者如何在线上、线下渠道医疗咨询服务之间进行选择。线上、线下医疗咨询都能够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诊疗服务,本文将通过分析线下门诊咨询服务价格提高对患者购买线上医疗咨询服务行为的影响,探索患者线上、线下渠道医疗咨询服务购买决策问题。基于北京市收取医事服务费取代挂号诊疗费而导致患者感知线下咨询服务成本提高事件,实现自然实验设计,采用倾向值匹配分析,结合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线下门诊咨询服务价格提高对患者购买线上咨询服务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线下门诊咨询服务价格提高,使线上付费医疗咨询服务总销量增加,本地线上付费医疗咨询服务销量增加,外地线上付费医疗咨询服务销量减少。其次,提出了基于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患者购买行为影响模型,并进行了实证验证。针对患者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患者购买决策问题,考虑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信任品属性及服务的线上交付特征,基于医生声誉、服务价格、服务信息量、服务速度等服务质量线索,并引入服务市场竞争程度、疾病风险两个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建立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模型,并进一步探索了各服务质量线索对患者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付费金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医生声誉、服务价格、服务回复速度对服务患者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效应,而服务信息量有负向影响效应。最后,探索了服务质量线索对患者的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持续购买行为的影响。针对患者线上医疗咨询服务重复购买决策问题,本文进一步探索了上述各服务质量线索对来自线上、线下渠道的首次、重复购买患者的服务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线上咨询经验增加,服务信息量、服务回复速度对患者购买行为影响增强,医生声誉、服务价格对患者购买行为影响减小。线上患者进行购买决策时更依赖医生声誉,而期望获得高信息量。本研究将消费者服务购买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相关研究扩展到线上医疗咨询服务领域。研究结果为医生发展线上咨询服务,提高服务销量、收入提供实证结果参考;为线上医疗咨询平台医患服务匹配、平台服务设计提供实证依据;为提高医疗服务系统效率,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持。

夏宇[4](2020)在《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与渠道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传统产品的需求量增速下降以及制造业中激烈竞争导致的边际利润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进行战略转型,由提供产品转而开始提供解决方案,并开始关注产品后市场服务这一商业模式。产品后市场服务指消费者在已购商品的后续使用过程中所需的服务,其依托于产品市场中的耐用性商品,并与之呈互补性,涉及部件替换、升级、维护、技术支持、咨询、培训、融资等。以汽车后市场为例,2018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人民币,且随着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未来的不断上涨,汽车后市场服务将长期处于不断增长的万亿级体量。产品后市场服务使得制造企业将价值链延伸进了服务领域。因此,进入产品后市场服务的制造企业需要同时兼顾产品市场的利润与服务后市场的利润,体现为锁定效应与客户群效应,也为企业的商业运营决策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除了自行提供产品后市场服务以外,制造商还可以将服务外包,通过第三方服务商运营服务后市场。现有文献对产品后市场服务和服务外包的研究,大多以质性研究或案例研究的形式对产品服务后市场和服务外包的形成原因、经济实质、对社会和企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也有文献结合供应链管理以及不对称信息等企业运营问题,对制造企业的服务运营策略进行量化建模。然而,他们的研究没有考虑产品后市场服务中产品与服务之间的联系,也没有考虑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对供应链结构以及信息传递机制的影响。本文以产品后市场服务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建立了包括制造商、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模型,并融合第三方服务商的外包决策以及产品-服务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供应链中的销售模式、渠道模式选择以及私有信息对供应链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如下:首先,针对产品后市场服务的特点,研究提供产品后市场服务的制造商的销售模式问题。本文构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垂直式产品服务供应链,分别考虑了产品和服务独立销售定价模式与产品和服务捆绑销售定价模式,研究了两种销售模式下供应链中成员的决策和利润,通过比较供应链的绩效与消费者福利,探寻制造商的销售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随着消费者产品价格敏感系数、消费者服务价格敏感系数以及制造商的服务成本系数的上升而下降,随着消费者服务水平敏感系数和市场的潜在规模的上升而上升,且供应链成员利润对各参数的敏感性不同。当市场规模较小时,应选择捆绑定价,否则应选择独立定价。当消费者对于服务水平敏感时,应选择捆绑定价,否则应选择独立定价。当提供服务的成本较低时,应选择捆绑定价,否则应选择独立定价。为了进一步探讨市场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两种销售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消费者效用模型。通过效用模型发现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捆绑组合价格的敏感系数大于单独对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消费者单独对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大于消费者单独对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捆绑销售时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敏感系数大于独立销售时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敏感系数。根据以上关系,本文发现当制造商独立定价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制造商独立定价下消费者对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和制造商捆绑定价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组合的价格敏感系数比较接近时制造商选择捆绑定价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其次,本文将第三方服务商的出现加入到了供应链模型之中,分析第三方服务商的存在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在捆绑定价模式的假定下,本文建立了由制造商、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网络式供应链模型,分别讨论了可变授权费用和固定授权费用两种制造商在服务后市场的盈利模式。研究发现固定授权费用下市场供给量以及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润均会增加,但服务商的利润为保留利润;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以及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与潜在市场规模和消费者对服务的敏感系数正相关,与服务商提供服务时的服务成本系数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系数负相关;制造商制定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系数呈反比。通过对比垂直式渠道和网络式渠道下模型的均衡解,本文发现虽然供应链成员间在制定价格时无法协调利各方的润分配,导致供应链不能协调,但制造商在进行服务渠道模式选择时,只要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服务时的成本系数足够低,就应该引入将服务进行外包并选择网络式渠道,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紧接着,本文研究了垂直式渠道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首先通过在模型中加入零售商的私有产品需求信息,研究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成员决策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有动机向制造商报告一个高于实际的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以提升自己的利润。当零售商观察到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为低时,制造商将提供较低服务水平以降低成本,同时零售商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捆绑价格使得市场供给量提高;当零售商观察到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为高时,制造商将提供较高的服务水平,此时市场供给量降低。此外,当零售商存在私有信息时,制造商的利润降低。而零售商的利润以及消费者的福利变动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当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为低时,私有信息使得零售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升高;当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为高时,私有信息使得零售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降低。然后,本文对制造商消除不对称信息影响的菜单合约进行了合约设计,给出了合约的具体参数,并证明制造商可以通过消除不对称信息来提升自己的利润。最后,本文研究了网络式渠道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第三方服务商因靠近服务后市场而获得的私有服务需求信息,由于第三方服务商处于供应链中游,其私有信息将同时在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产生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第三方服务商私有的服务需求信息对供应链的影响,发现第三方服务商有动机向制造商和零售商报告一个低于实际的消费者对后市场服务水平的价格敏感系数,以提升自己的利润。然后讨论在给定制造商决策的基础上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间的信号博弈。本文证明分离均衡不存在,继而给出了混同均衡存在的条件。接着,本文借用Lexicographically Maximum Sequential Equilibrium(LMSE)的概念来对均衡进行筛选。在求出LMSE下零售商信念的前提下,本文利用数值实验的方法绘出了供应链成员在不同市场信号下的利润,以及供应链成员的期望利润,发现当供应链中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间存在不对称信息时,第三方服务商的利润总是降低,但零售商的境况取决于零售商对需求的预测结果。当预测结果偏差较大时,零售商的利润上升,供应链的绩效上升,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缓解了供应链中的双重边际效应。基于上述结果,本文给出了求解制造商决策的算法。最后,本文研究了制造商用于消除不对称信息影响的菜单合约。通过显示原理,构建了不对称需求下菜单合约应满足的优化问题后,本文利用启发式算法求解出了菜单合约下制造商利润的上限和下限。通过数值模拟,本文对比了制造商使用菜单合约和使用批发价契约时的利润,发现当供应链中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间的需求信息偏差较小时,制造商应选择菜单合约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否则制造商应选择批发价合约消除双重边际效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基于产品后市场服务中产品市场与服务后市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产品市场与服务后市场中的市场需求函数,进而构建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垂直式产品-服务供应链模型。本文考察了两种销售模式:分别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独立销售和将产品和服务进行捆绑销售。在求得了均衡下供应链成员利润之后,本文对比了两种销售模式下的企业利润与消费者福利。第二,本文将第三方服务商引入到了垂直式供应链中,形成了网络式供应链,构建了由制造商、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网络式产品-服务供应链模型。本文考察了制造商的两种授权费用收取方式:可变的授权费用和固定的授权费用。根据均衡下供应链成员利润,本文对比了两种授权模式下的企业利润。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网络式渠道与垂直式渠道下供应链的效率与消费者福利。第三,本文考虑了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垂直渠道中可能出现的不对称信息的情况。假定零售商具有私有的产品需求信息,本文研究了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成员利润以及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并利用显示原理讨论了制造商使用菜单合约消除不对称需求信息的机制设计问题。最后,本文考虑了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网络式渠道中可能出现的不对称信息情况。假定第三方服务商具有私有的服务需求信息,本文首先讨论第三方服务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紧接着讨论了制造商使用菜单合约消除不对称信息后供应链的利润,进而给出了制造商使用菜单合约的时机。简而言之,本文分别基于销售模式、渠道模式选择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了产品服务供应链中的运营决策问题。本文得到的关键管理学启示包括:当制造商独立定价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制造商独立定价下消费者对服务的价格敏感系数和制造商捆绑定价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组合的价格敏感系数比较接近时制造商应选择捆绑定价模式;制造商在进行服务渠道模式选择时,只要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服务时的成本系数足够低,就应该引入将服务进行外包并选择网络式渠道;垂直渠道下制造商可以通过消除不对称信息来提升自己的利润;网络渠道下消除不对称信息可能会影响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之间信号传递机制对双重边际效应的缓解效应,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效率,使自己的利润降低。然而,本文的研究仅考虑确定的需求、不对称的需求信息以及传统的分销渠道,未考虑制造商在服务后市场中的其他运营渠道和供应链成员的风险态度。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这些局限切入,分析产品后市场服务的供应链管理决策问题。

赵晗[5](2020)在《医疗服务参与对患者信任的影响 ——基于湖南省651名城区居民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以往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基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较为深入地考察和分析医疗服务参与和患者信任的关系,具体讨论这些问题:患者信任的水平现状是怎样的?患者的医疗服务参与水平是怎样的?患者的医疗服务参与对于患者信任的影响是怎样的?本研究试图对患者信任作以上较为针对性的问题论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启示。基于湖南省近两年内有过就医经历的651名城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实证考察了湖南省城区居民的医疗服务参与的水平现状及其患者信任度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多维探讨了患者在医疗服务中信息搜寻、沟通互动和责任意识的参与对患者信任的影响。主要使用统计软件SPSS,首先对湖南省城区居民的医疗服务参与水平和患者信任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以患者在医疗服务参与中的信息搜寻、沟通互动和责任意识作为自变量,以患者信任作为因变量,建立起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相关的变量之后,患者的医疗服务参与水平显着影响患者的对医信任度,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虽然不同的医疗服务参与维度对患者信任的影响力度和在统计上的显着性都有所差异,但我们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信息搜寻参与、和医生的沟通互动参与以及参与的责任意识都对患者信任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性别、城市、就诊类型和是否从事医疗相关职业等控制变量也会对患者信任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在最后主要基于医疗服务参与的视角,从患者自身、医方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患者信任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

周瑜[6](2020)在《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公共服务是人类聚居的产物,与城市起源同步,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作为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成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历史性命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为公共服务发展同时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本论文的核心问题是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公共服务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具体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来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使其既适应于中国人口资源约束的基本国情,又能够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首先,本文对论题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公共服务应被视为一个追求社会经济动态平衡的系统,其发展不是停留在引入新变化的浅层意义上,而应具有动态适应的演化逻辑。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公共服务的动态平衡和变化适应提供了可能性,使之能够变得更加柔性,更能在“不可或缺”与“过犹不及”中找到恰到好处的位置,恰如其分的力度。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提出了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时代挑战,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自上而下、条块分割的传统公共服务模式与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多中心、扁平化、即时性等难以适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公共服务理念,在制度层面推动深层次变革,为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指引。本文基于对公共服务的系统认知,指出供给主体、治理机制、技术工具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件,这些组件之间的关系结构和耦合变化将推动形成新的公共服务模式。因此,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有关公共服务主体及主体关系,组织及治理机制,技术创新应用的国外内文献,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公共服务还缺乏整体性认识和深入本质的研究,但同时学者们正在慢慢地从降维的单一视角转向使用更加系统和接近现实的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中人类互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作为统领性理论,以集体行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公共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作为支撑性理论,构筑起跨学科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公共服务研究,认为公共服务具有不可或缺、过犹不及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特点,并对公共服务进行复杂系统的解构。在此基础上,剖析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如何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集体行动,以及降低供需匹配的交易成本等作用于公共服务,从而将新兴数字技术的特性纳入公共服务发展范式。基于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对数字技术应用影响公共服务效率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测量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信息对称程度、集体行动能力和供需匹配成本这三个潜变量,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公共服务效率,然后构建三个潜变量与公共服务效率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论证了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三个潜变量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对英国、新加坡、爱沙尼亚以及中国等若干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公共服务的先行实践进行总结借鉴。鉴于城市群成为我国公共服务密度最高、压力最大的区域,本文还结合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公共服务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群背景下,指出公共服务对于雄安新区和城市群发展的“杠杆”作用,并剖析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使公共服务从“单一主导”向“多元互动”,从“层级管控”向“平台生态”,从“路径依赖”向“数据驱动”,从“同质固化”向“情境适应”转变,呈现出公共服务多种主体“价值共创”的新格局。最后,本文从树立“价值共创”公共服务理念,率先推动政府职能和角色转变;以数据信息资源为关键纽带,建立激励相容的协同发展机制;搭建开放共用的赋能平台,形成动态适应的服务能力生态圈等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未来,更多的公共服务将以高度联通的方式跨越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之间的边界来提供,甚至形成一个接受自主选择的公共服务市场,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找到良好平衡,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福利国家,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更可持续的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

王晴[7](2020)在《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服务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中国国内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的病例,政府告诫人们呆在家里,少外出,避免增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作为普通大众尽管被隔离在家中,但由于对于疫情缺乏基本了解而迫切希望通过咨询医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以及自身健康状况,因此在线健康社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线健康社区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就诊模式。人们逐渐从线下就诊模式转变为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诊模式。在线健康社区同时解决了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提高了就诊和健康咨询服务效率。然而,在线健康社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用户属于健康信息缺乏的一方因而高度依赖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双方存在相当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带来的风险,在线健康社区一方面允许医生发布个人资料,另一方面允许用户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对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进行反馈与评价。与其他信息相比,来源于其他相似用户的经历在潜在用户看来可信度更高,能够指导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制定购买决策也能够对医生的服务价格策略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购买决策以及在线健康社区医生定价策略的影响。本文通过Hoteling模型研究基于在线健康社区中两位医生所提供的具有替代性的健康咨询服务的背景下,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医生定价策略的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在选择医生时不仅看重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的信息质量,也关注情感支持的匹配度。虽然所有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都希望医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咨询服务,但不同的用户对于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情感支持匹配度有不同的偏好。有些用户认为一位医生的服务比另一位医生更适合,而其他用户则相反。每个用户对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都有自己的评估。在线评论可以提供更多有关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的信息。本文区分了两种情况: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在感知两位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时,是以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信息质量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以及以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情感支持匹配度起着重要作用的情况。前者称为信息型服务,后者为情感型服务。且本文将以没有在线评论的情况作为基准来研究在线评论对两位医生之间竞争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医生间竞争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信息质量和情感支持匹配度对医生间的竞争的影响是不同的,每种类型对在线健康社区医生都有不同的影响。在线健康社区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中的信息质量使用户感知到的两位医生之间的效用变得同质,会加剧了双方的竞争。情感支持匹配性使用户对医生所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感知异化,将削弱了双方的竞争。

罗吉[8](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刘建伟[9](2019)在《零工经济中的内部竞争机制与外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零工经济,又被称为Gig经济,其应用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基于计算机技术,Gig经济平台将资源的供给方与需求方进行连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促进资源在供给与需求方之间进行再分配。典型的Gig经济应用平台包括在线住宿资源共享平台小猪短租和Airbnb等,在线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好大夫在线和春雨医生等。这些应用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革新和补充了原有的资源分配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营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Gig经济当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合法性问题,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问题等。因此,关于Gig经济的出现,学术界和企业界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将从Gig经济的内部竞争机制和外部效应两个角度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答。首先,本文基于在线医疗资源共享平台的大规模数据,对Gig经济内部竞争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资源供给方的价格和提供无偿服务两种主动信号的作用机制。对于前者,我们发现卖方的定价作为一种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质量信号会积极影响其最终的收益,而且还间接地通过影响用户的感知质量来起作用。对于后者,我们发现卖方提供无偿服务具有正向的信号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专业技术职称较低,平台使用经验较少和定价较高的卖方。这表明,提供无偿服务可以帮助卖方建立在线声誉,突出自身服务质量,并弥补一些卖方在线下具有的缺陷。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在线家庭住宿共享平台:小猪短租和Airbnb的数据,对Gig经济对本地市场的外部效应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当地旅游景点的受欢迎程度和游客体验的影响,和对当地就业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对于前者,本文发现在线家庭住宿共享的进入会通过其住宿供给能力的扩张效应提升当地旅游景点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也会通过其本地化的房东交互式服务提升当地景点游客的体验。另外,也发现了酒店住宿供给对这种促进作用的稀释。对于后者,对当地就业的影响方面,本研究发现在线家庭住宿共享的进入会促进当地人口的就业,尤其对那些家庭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男性人口较多的地区来说,这种作用会更加强烈。本文以两种典型的零工经济应用模式为例,基于大规模实证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零工经济内部面对信息不对称时,卖方通过定价策略和提供无偿服务来发送质量信号,彼此竞争的问题;外部对当地旅游景点的受欢迎程度和游客体验,以及对当地人口的就业状况的影响机制问题。两个角度的研究丰富了现有关于Gig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考虑到Gig经济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市场的不完备性;定价和无偿服务模式的信号作用机制;通过供给能力扩张和替代效应来影响本地旅游市场;通过商业促进效应来影响本地人口就业这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Gig经济的经营人员可以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加深对内部运行机理的理解,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最大化收益。对于当地市场规划人员,可以基于我们的研究成果发现Gig经济对于本地市场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考虑与当地的Gig经济管理者合作,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发展,进而使得本地市场从其发展中受益。

何爽[10](2019)在《考虑患者生成信息的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线健康打破了医疗资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满足了人们对医疗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线健康的模式使在线健康服务的价格与医生服务质量相挂钩,肯定了医生的服务价值。作为在线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在线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促进医生提供在线服务的积极性,保证医生付出劳动得到合理回报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是否影响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当信息精度不同时,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影响如何;疾病类型是否会影响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的结果。根据研究问题,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了前人于在线健康领域的成果与不足,通过对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线反馈机制及社会理论的介绍,了解到提供在线健康服务的医生与患者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在线反馈机制通过对信号的传递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在信息不对称中的劣势地位。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是向患者传递在线医生服务质量信号的两个信息渠道,由此我们结合前人经验,为研究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服务价格影响的积累了理论基础。(2)构建考虑效用差异的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数学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质量和匹配度两个维度构建患者效用模型,根据在线健康咨询平台中系统生成信息和患者生成信息这两个评估医生服务质量的信息渠道衡量医生医疗服务质量效用部分;用患者需求与在线医生服务不匹配带来的成本表示效用损失。同时考虑患者诊后报道的外部选择构建患者需求。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发现:系统生成信息占据优势的医生的最优定价随着两个信息渠道效用差异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患者生成信息精度的不断提高,评论效用和系统效用差异的增大分别对在线医生最优定价的影响不断增大和减小。分析在线医生最优价格策略,为患者和医生更好的参与到在线健康的互动中及在线健康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建议。(3)通过“好大夫在线”平台收集相关数据,利用Stata14.0软件通过回归模型验证了系统生成信息和患者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价格、收益影响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可以缓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在选择在线医生时了解在线医生的服务质量;且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服务价格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医生所属医院等级、医生职称、发表文章数量、个人主页开通时间等因素对在线医生价格、收益的影响程度较小,且不同疾病影响因素还不一样。因此医生要获得最大收益,要根据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等条件制定最优价格,努力获得患者和平台对其的认可与评价。当前我国对在线健康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学者们对在线健康领域的问题不断挖掘研究,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的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的影响,通过第三章数学建模和第四章实证研究这两个子研究的相互补充解决了本文提出的三个研究问题,对在线健康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院内外情景的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院信息系统影响研究
        1.2.2 在线医疗社区知识分享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医疗信息系统在医疗服务创新中的影响
        2.1.1 医疗信息系统界定
        2.1.2 面向知识设计的医疗信息系统影响
    2.2 知识基础视角理论框架
    2.3 沟通说服理论
        2.3.1 信息量与类别感知理论
        2.3.2 沟通修辞理论
    2.4 医疗信息系统影响的理论框架
        2.4.1 知识视角框架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响
        2.4.2 基于沟通说服理论的医生在线知识分享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内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3.1 问题描述
    3.2 理论模型构建
        3.2.1 知识视角框架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响理论模型
        3.2.2 访谈过程
        3.2.3 访谈结果以及调节变量的识别
    3.3 研究假设
    3.4 实证研究数据和方法
        3.4.1 实验设计
        3.4.2 数据收集
        3.4.3 变量描述
    3.5 实证模型
        3.5.1 倾向值匹配
        3.5.2 系统对医疗质量影响主效应的双重差分分析
        3.5.3 个体因素压力和组织环境压力调节效应的三重差分分析
    3.6 实证分析结果
    3.7 稳定性检验
        3.7.1 平行趋势检验
        3.7.2 替代变量
    3.8 分析结果讨论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生在线知识分享的信息效应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情景
        4.2.2 理论基础
        4.2.3 研究假设
    4.3 实证研究设计
        4.3.1 数据收集
        4.3.2 在线问答中医生知识分享主题模型分析
        4.3.3 变量描述
    4.4 实证模型及分析结果
        4.4.1 实证模型
        4.4.2 实证分析结果
        4.4.3 稳定性检验
    4.5 分析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医生在线知识分享的说服效应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5.2.1 研究情景
        5.2.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3 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5.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5.3.2 变量测量
        5.3.3 回归模型构建
    5.4实证分析结果
        5.4.1 回归模型结果
        5.4.2 稳健型检验
    5.5 分析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医疗信息系统简介
附录B 在线医疗社区情景介绍
附录C 在线医疗社区文献综述部分详细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况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技术路线
    六、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表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
    二、专家咨询表
第二部分 医患信息不对称现况调查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二、医患信息不对称调查结果分析
    三、德尔菲法调查结果
    四、讨论与小结
第三部分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建议对策
    一、创新“以患方为中心”的服务
    二、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
    三、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
第四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医患不对称调查问卷(医方)
附录二 信息不对称调查问卷(患方)
附录三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指标及建议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四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指标及建议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文献综述 医患信息不对称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 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3)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患者购买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线上与线下服务渠道交互影响相关研究
        1.3.2 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患者购买行为相关研究
        1.3.3 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相关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线上医疗咨询
        2.1.1 线上医疗咨询服务
        2.1.2 信任品
    2.2 消费者信息处理及决策理论
        2.2.1 消费者决策过程理论
        2.2.2 信号理论
        2.2.3 心理账户理论
        2.2.4 手段目的链理论
        2.2.5 从众效应
        2.2.6 线索利用理论
    2.3 价格效应
        2.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2.3.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2.4 感知服务质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门诊咨询服务价格对患者购买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影响分析
    3.1 问题描述
    3.2 实证分析
        3.2.1 实证框架
        3.2.2 数据收集
        3.2.3 倾向值匹配分析
        3.2.4 实验数据描述统计
        3.2.5 双重差分模型
    3.3 患者购买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分析_
        3.3.1 平行趋势检验
        3.3.2 结果分析
        3.3.3 稳健性检验
    3.4 本地与外地患者线上医疗咨询服务购买行为分析
        3.4.1 平行趋势检验
        3.4.2 结果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上医疗咨询服务患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问题描述
    4.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4.3 实证分析
        4.3.1 数据收集
        4.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4.3.3 统计描述
        4.3.4 研究方法
    4.4 服务质量线索对线上医疗咨询销量影响分析
        4.4.1 结果分析
        4.4.2 稳健性检验
    4.5 服务质量线索对线上医疗咨询销售额影响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分析
    5.1 问题描述
    5.2 患者咨询经验
    5.3 实证分析
        5.3.1 数据收集
        5.3.2 变量描述
        5.3.3 分析模型选择
    5.4 患者信息采纳差异分析
        5.4.1 计数模型比较
        5.4.2 线上医疗咨询服务购买经验对信息采纳差异影响分析
        5.4.3 患者来源渠道对其信息采纳影响差异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与渠道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产品后市场服务的现状
        二、产品后市场服务的特征
        三、后市场服务的渠道选择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研究动机
        二、问题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回顾
        一、产品后市场服务
        二、服务型供应链
        三、供应链渠道选择
        四、供应链中的不对称信息
        五、研究现状总结与评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内容结构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垂直渠道研究
    第一节 垂直式渠道中产品和服务独立定价销售模式
        一、独立定价问题描述
        二、供应链成员的决策
    第二节 垂直式渠道中产品和服务捆绑定价销售模式
        一、捆绑定价问题描述
        二、捆绑定价模型求解
    第三节 垂直式渠道定价销售模式的算例分析
        一、制造商采用独立定价
        二、制造商采用捆绑定价
        三、市场潜在规模
        四、制造商的服务成本系数
        五、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垂直式渠道中制造商的定价策略选择
        一、捆绑定价的效用模型
        二、均衡结果对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网络渠道研究
    第一节 网络式渠道数学模型
        一、网络渠道决策问题
        二、可变的授权费用
        三、固定的授权费用
    第二节 均衡结果分析讨论
        一、渠道模式选择
        二、双重边际效应
    第三节 数值分析
        一、制造商成本系数
        二、消费者服务敏感系数
        三、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
        四、市场潜在规模
    第四节 拓展模型
        一、前市场的结构变化:竞争的零售商
        二、不同的支付模式:收益共享契约
        三、信息披露策略:制造商与服务商之间的非对称信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垂直渠道下的不对称产品需求信息研究
    第一节 私有需求信息对供应链的影响
        一、不对称信息问题的提出
        二、私有信息对服务水平和市场供给量的影响
        三、私有信息对供应链的影响
    第二节 制造商服务水平不变时的菜单定价
        一、菜单合约问题
        二、菜单合约制定
    第三节 制造商的服务水平可变时的菜单定价
        一、制造商的服务水平
        二、制造商的服务水平和菜单合约的联合制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渠道下的不对称服务需求信息研究
    第一节 不对称信息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均衡分析
        一、第三方服务商和零售商间的信号博弈
        二、制造商的决策
    第三节 制造商的菜单定价
        一、问题的提出
        二、菜单合约的制定
        三、制造商的合约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网络渠道下不对称服务需求信息时求解制造商最优决策的算法
    网络渠道下不对称服务需求信息时求解制造商菜单合约的算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
        一、发表论文
        二、工作论文
    相关项目
    所获奖励

(5)医疗服务参与对患者信任的影响 ——基于湖南省651名城区居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一节 信息搜寻参与和患者信任
    第二节 沟通互动参与和患者信任
    第三节 参与的责任意识和患者信任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变量测量
    第三节 统计模型
第四章 结果分析
    第一节 医疗服务参与的表现及其结构
    第二节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水平及其结构
    第三节 医疗服务参与对患者信任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简要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公共服务内涵界定
        二、数字技术及其影响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公共服务及其创新的研究
        二、关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研究
        三、关于公共服务治理机制的研究
        四、关于公共服务技术创新的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城市复杂系统理论
        二、集体行动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五、新公共治理理论
        六、小结
第三章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系统特性和解构
        一、公共服务的系统特性
        二、对公共服务的系统解构
    第二节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
        一、数字化减少了公共服务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网络化提高了公众成功参与集体行动的可能
        三、智能化降低了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交易成本
    第三节 数字技术影响下公共服务的发展转向
        一、公共服务由“单一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变
        二、公共服务由“层级管控”向“平台生态”转变
        三、公共服务由“路径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
        四、公共服务由“同质固化”向“情境适应”转变
第四章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单一配给制
        二、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双轨制
        三、政府职能转变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地域差距仍然较大
        二、公共服务渠道较为单一,公共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三、公共服务呈现碎片化,跨部门联动协同严重不足
        四、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多样,供给响应速度相对滞后
        五、数字化应用实践活跃,缺乏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时代挑战
        一、公共服务成为破解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
        二、公共服务“线上线下”环节亟待深度融合
        三、“数字鸿沟”可能带来新的公共服务差距
第五章 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
        一、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
        二、信息对称程度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三、集体行动能力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四、供需匹配成本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第二节 解释变量的问卷设计与计算
        一、问卷设计与测试
        二、解释变量的计算处理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的公共服务效率评价
        一、效率评价DEA模型设定
        二、效率评价指标数据选取
        三、数据处理和效率评价结果
    第四节 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特征与各变量的交叉分析
        二、北京、上海、广州的数字技术应用及公共服务效率对比
    第五节 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回归分析
        一、二阶结构方程模型设定
        二、数字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
        三、信息对称程度对数字技术应用和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四、集体行动能力对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五、供需匹配成本对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中介作用
    第六节 实证分析结论
第六章 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政府即平台”战略
        一、建立政府数字服务统筹机构
        二、倡导开放标准和通用模块
        三、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断迭代
    第二节 新加坡:建设领先的电子政府
        一、以总体规划为指引,明确愿景目标和战略重点
        二、采取多层次集成的组织方式,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三、以对公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十分注重实际成效
    第三节 爱沙尼亚:数字上的国家
        一、兼顾数据互通和数据保护
        二、私营在线服务与电子政务互促
        三、重视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服务
    第四节 中国: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
        一、上海“随申办市民云”APP
        二、广东“粤省事”移动小程序
    第五节 案例总结与启示
        一、公共服务创新类型的多样性
        二、避免分散和封闭式信息系统
        三、以公民为中心设计服务体验
        四、以开放式平台构建创新生态
第七章 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实现路径——以雄安新区为场景
    第一节 公共服务是京津冀协同和雄安新区发展的杠杆解
        一、基于城市群系统分析雄安新区设立的意义
        二、公共服务对于雄安新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第二节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公共服务提供了创新条件
        一、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与概念内涵
        二、数字孪生城市与传统智慧城市的区别
    第三节 数字孪生城市背景下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以全面数字化为起点打通城市数据
        二、将社会“自组织”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三、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动态学习和适应
        四、推动公共服务内容模块智能化耦合
第八章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树立“价值共创”公共服务理念,率先推动政府职能和角色转变
        一、扮演好公共数据信息经纪的角色
        二、建立与公民的持续互动合作关系
        三、设立功能集成的数字化建设机构
    第二节 以数据信息资源为关键纽带,建立激励相容的协同发展机制
        一、建立数据资源利益共享机制
        二、建立主体间的责任分担机制
        三、建立公共服务全时透明机制
        四、建立低成本的信任生成机制
    第三节 搭建开放共用的赋能平台,形成动态适应的服务能力生态圈
        一、提供平台化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
        二、激励市场提供个性化民生服务
        三、全方位提高各类人群的数字素养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字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服务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在线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1.3.2 在线评论相关研究
        1.3.3 在线评论对医生服务定价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框架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在线健康社区中的在线评论
        2.1.1 在线评论的概念
        2.1.2 在线评论的特征
    2.2 自我意识理论
    2.3 在线健康咨询服务
    2.4 社会支持理论
    2.5 信号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
    3.1 研究变量的提出
        3.1.1“好大夫在线”数据获取
        3.1.2 变量指标分析
        3.1.3 参数说明
    3.2 研究模型的构建
        3.2.1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价值感知
        3.2.2 在线健康咨询用户类型
        3.2.3 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类型
        3.2.4 在线评论影响医生服务定价模型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价决策分析
    4.1 医生服务的最优定价
        4.1.1 信息型服务
        4.1.2 情感型服务
    4.2 在线评论对最优价格的影响
        4.2.1 信息型服务
        4.2.2 情感型服务
    4.3 信息质量对称情况下在线评论的影响
        4.3.1 信息型服务
        4.3.2 情感型服务
    4.4 医生评论数量不对称情况下在线评论的影响
        4.4.1 信息型服务
        4.4.2 情感型服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述评
        2.1.1 “长尾”理论
        2.1.2 机制设计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4.2.1 政府财政限制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4.7 小结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5.6 小结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6.1 基本机制设定
        6.1.1 承诺机制设计
        6.1.2 政府监管机制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零工经济中的内部竞争机制与外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零工经济概述
        1.2.2 零工经济内部竞争研究现状
        1.2.3 零工经济外部影响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零工经济内部竞争机制与外部效应相关理论
    2.1 零工经济的内涵
    2.2 零工经济的内部竞争相关理论研究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零工经济内部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
    2.3 零工经济的外部效应相关理论研究
        2.3.1 外部效应理论
        2.3.2 零工经济外部效应相关理论
    2.4 研究模型简介
        2.4.1 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
        2.4.2 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2.4.3 双重差分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零工经济平台内部竞争中卖方定价的信号作用
    3.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3.2 研究假设提出
    3.3 实证研究
        3.3.1 数据描述
        3.3.2 实证研究模型
        3.3.3 实证分析结果
    3.4 理论贡献和实际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零工经济平台内部竞争中卖方提供免费服务的信号作用
    4.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4.2 研究假设提出
        4.2.1 免费服务对卖方收入的影响
        4.2.2 卖方特征的调节作用
    4.3 实证研究
        4.3.1 数据描述
        4.3.2 实证研究模型
        4.3.3 实证分析结果
    4.4 研究结论和意义
        4.4.1 研究结论
        4.4.2 理论和实际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零工经济平台中家庭住宿共享对当地旅游景点的外部效应
    5.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5.2 研究假设提出
        5.2.1 家庭住宿共享对当地景点受欢迎程度的外部效应
        5.2.2 家庭住宿共享对当地景点游客旅行体验的外部效应
    5.3 实证研究模型和数据
        5.3.1 数据描述
        5.3.2 研究变量构建
    5.4 实证研究
        5.4.1 非模型检验
        5.4.2 实证模型构建
        5.4.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理论贡献和实际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零工经济平台中家庭住宿共享对当地就业的外部效应
    6.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6.2 研究假设提出
        6.2.1 家庭住宿共享对本地就业率的外部效应
        6.2.2 家庭住宿共享对本地就业率的外部效应的异质性
    6.3 实证研究模型和数据
        6.3.1 研究数据和变量构建
        6.3.2 实证研究模型
    6.4 实证分析结果
        6.4.1 实证分析主要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5 理论贡献和实际意义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考虑患者生成信息的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2.1.1 在线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理论
        2.2.2 在线信誉反馈机制
        2.2.3 社会交换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效用差异的在线医生最优服务价格数学建模
    3.1 模型假设
    3.2 医生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市场需求
    3.3 外部选择对在线医生市场需求的影响
    3.4 均衡分析
    3.5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患者生成信息的在线医生服务价格实证研究
    4.1 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理论模型及假设
        4.1.1 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理论模型
        4.1.2 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研究假设
    4.2 “好大夫在线”医生个人主页数据获取
    4.3 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指标分析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相关性分析
    4.6 回归分析
        4.6.1 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服务价格的影响
        4.6.2 患者生成信息和系统生成信息对新增咨询量的影响
        4.6.3 患者生成信息、系统生成信息和服务价格对医生收益的影响
    4.7 稳健性检验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在线健康服务三个参与方的管理启示
    5.1 对提供在线健康服务的医生制定服务价格的管理启示
    5.2 对提供健康信息与实现医患互动的平台的管理启示
    5.3 对使用在线健康服务的患者的管理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1.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6.1.2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可能的贡献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意义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
        6.3.2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院内外情景的医疗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的实证分析[D]. 李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D]. 田冬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3]线上医疗咨询服务的患者购买行为研究[D]. 李玉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产品后市场服务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与渠道模式优化研究[D]. 夏宇.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医疗服务参与对患者信任的影响 ——基于湖南省651名城区居民的调查[D]. 赵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数字技术影响公共服务的经济学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周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在线评论对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服务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D]. 王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9]零工经济中的内部竞争机制与外部效应研究[D]. 刘建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考虑患者生成信息的在线医生服务价格策略研究[D]. 何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